晒太阳有哪些注意事项 把握好晒太阳的时间
晒太阳有哪些注意事项 把握好晒太阳的时间
冬季晒太阳最好不要超过两小时,并且要避开正午的阳光(上午11点到下午三点),这个阶段太阳的紫外线较强,容易晒伤皮肤。而晒太阳的时间太久,身体温度升高,代谢功能和心脏的供血都会加快,大脑容易缺氧引起头晕脑胀。
晒太阳对皮肤的好处
1、晒后背脾胃和
春天晒晒后背,能驱除脾胃寒气,有助改善消化功能。此外,清代曾有人指出,“背为阳,心肺主之”,晒后背还能疏通背部经络,对心肺大有裨益。
2、晒头顶补钙生发
太阳晒过头顶,能充分促进钙质的吸收。
许多人晒太阳时,常喜欢戴着帽子。其实,春天阳光并没有那么强烈,穿着厚衣服又戴上遮阳帽,根本不能发挥晒太阳的作用。如果天气好,晒太阳时最好摘掉帽子。
3、户外活动时间越长越保护眼睛
户外光亮的强度是户内的10倍以上。美国、新加坡等多项研究发现,户外活动时间越长,越能保护眼睛。但为了防止阳光伤到眼睛,户外活动时不能直视太阳。
新生儿晒太阳晒多久
新生儿晒太阳不宜时间过长或过短,那么新生儿晒太阳多久合适呢?晒太阳的时间长短,应该是随着宝宝年龄大小而定的。爸爸妈妈要学会循序渐进,可以由刚开始的十几分钟逐渐增加至1-2小时为宜。也可以每次15-30分钟,规定每天晒太阳的数次。每次晒太阳的时间长短随宝宝年龄大小而定,要循序渐进。晒后注意补水。特别强调的是,照射的时间要逐渐延长,可由十几分钟逐渐增加至1小时,最好晒一会儿到荫凉处休息一会儿。晒太阳时,如果出现头痛、头晕、心慌、皮肤潮红或灼痛等反应,应立即到阴凉处休息。并给予清凉饮料或淡盐水,或用温水给小儿擦身。
婴儿每天晒太阳的那些事
一、新生儿晒太阳的时间
一般出生后3—4周后的婴儿,才能抱到户外晒太阳,而且开始的时间要短,只一部分如脚腿等,然后再慢慢地增加晒太阳的时间和范围。头部和脸部一般不要直接照射,可置阴凉处或戴遮阳。
二、一般新生儿晒太阳的顺序
1、最初的二三天,可从脚尖晒到膝盖,约5—10分钟即可。
2、然后可扩大晒的范围,从膝盖扩大到腿根部。
3、除去尿布,可连续二三天都晒到肚脐,时间约15—20分
4、最后可增加晒背部约30分钟。
晒太阳时新生儿如果流汗,要用毛巾擦净,再喂以白开水或果汁,以补充水分。小儿晒太阳的时间最好在早上9—10点及下午的4点左右为宜。
三、新生儿晒太阳注意事项
1、晒太阳时,阳光要与皮肤直接接触。隔着玻璃或穿着衣服晒太阳,紫外线的效果会减少30% 以上。
2、空腹及早餐后1小时内不宜晒太阳。
3、有佝偻病症状或从未服过鱼肝油,钙片的宝宝,不适宜晒太阳。应在服用维生素D制剂一段时间后,再接受日光照射。
4、晒太阳有时会引起日光性皮炎。宝宝由于皮肤干燥,花粉刺激等原因,在晒太阳后会出现红斑、丘疹、局部脱皮等症状。食用一些食物如芥菜、马齿苋、马兰头、无花果后晒太阳时,也可以引起光敏性药疹或日光性皮炎。
5、宝宝晒太阳时,可以戴上小眼镜保护眼睛或躺着晒时用小伞遮住头部,保护眼睛。不要长时间曝晒,容易灼伤宝宝的皮肤,产生不良后果。
冬天宝宝晒太阳注意事项
把握好晒太阳的时机
一天之中上午的六点到十点,紫外线偏低,能够使人感觉到紊乱柔和,可以活血化瘀。下午的四点到五点。此时晒太阳能够促进肠道中的钙、磷的吸收。帮助增强身体体质,促进骨骼的侦查行钙化。所以健康的人每天应该晒太阳30到60分钟。
晒太阳时不要穿得太多
秋冬天,很多妈妈给宝宝穿得像球一样,这样很难达到晒太阳的目的。因为冬季太阳中的紫外线相对较弱,穿得太厚,紫外线难以透过衣服到达皮肤。所以尽量不要捂得太厉害,好选择宽松、柔软的棉质类衣服。晒太阳时,可以给宝宝戴一顶有帽檐的小帽子。因为年龄特别小的宝宝,毛发较稀疏,而且头颅骨骨板薄,对紫外线的抵抗能力较差;另外,带帽檐的帽子还可以保护宝宝的眼睛。
晒太阳时间不用太久
晒太阳的时间不用太久,半个小时左右就可以了,或者晒会儿太阳又到树下凉会儿再晒,特别注意太阳光线猛烈的时候不要晒伤皮肤。
晒太阳后要及时补水
晒太阳时宝宝因为流汗运动等原因会损失一部分水分,所以晒完太阳之后家长应及时给宝宝补充水分。同时,应该及时给宝宝洗脸并涂上润肤露,避免宝宝皮肤过于干燥而出现皮肤问题。
晒完太阳不能马上进屋
由于室外光线较强而屋内相对较弱,眼睛一时间难以适应,会出现眼花看不清的现象。为了防止眼睛昏花,好花几分钟时间先让眼睛看看暗处,再动身进入室内。
婴儿晒太阳的最佳时间
宝宝可在室内阳台上晒太阳,待宝宝满月以后,就可以到户外晒太阳了。婴儿晒太阳的最佳时间有哪些?
春季婴儿晒太阳的最佳时间:一般在10点-11点。
夏季婴儿晒太阳的最佳时间:9点-10点。
冬季婴儿晒太阳的最佳时间:冬季一般在中午11—12点左右。
给婴儿晒太阳时可以先开窗,让宝宝有一个适应的过程,此时要注意避免对流风;然后在保暖的前提下,到户外晒太阳。如果受条件限制不能经常晒太阳,可以给宝宝加服一些鱼肝油,以预防佝偻病。
每次晒太阳的时间长短随宝宝年龄大小而定,要循序渐进,可由十几分钟逐渐增加到半小时或1小时为宜。晒后注意补水。特别强调的是,照射的时间要逐渐延长,可由十几分钟逐渐增加至1小时,最好晒一会儿到荫凉处休息一会儿。晒太阳时,如果出现头痛、头晕、心慌、皮肤潮红或灼痛等反应,应立即到阴凉处休息。并给予清凉饮料或淡盐水,或用温水给小儿擦身。
产后缺钙怎么补 适当晒太阳
产后除了补充丰富的钙质食品外,还可适当到户外晒太阳;通过晒太阳让体内产生更多的维生素D3,维生素D3有助促进钙吸收。注意,不能暴晒太长时间。中等强度的阳光30分钟-60分钟是安全的。晒太阳时最好晒后背,晒后脑勺。要注意保护眼睛。补钙的标准是:阳光+运动+充足的钙=骨健康。
宝宝晒太阳的好处 把握晒太阳的时间
晒太阳也要选择合适的时间,晒太阳时间以上午9-10时或下午4-5时最好。冬天阳光不太晒还好,夏天的时候尽量选择晨夕时间。建议每次晒太阳的时间以15-30分钟为宜,根据宝宝月龄循序渐进。尤其是新生儿,可以在开始的前几天从脚丫晒到膝盖,每次5-10分钟,当宝宝适应之后再扩大范围。有些妈妈毫无时间概念,在太阳底下一坐就是一两个小时。孩子皮肤娇嫩,长时间在太阳底下晒,会导致皮肤失去水分,被紫外线照得粗糙起疙瘩!
晒太阳补钙的注意事项
1、晒太阳时,不要隔着玻璃。研究表明,隔着玻璃测试,紫外线透过不足50%,若到距窗口4米处,则紫外线更少,不足室外的2%。
2、空腹及早餐后1小时内不宜晒太阳。
3、有佝偻病症状或从未服过鱼肝油、钙片的宝宝,不适宜晒太阳。应在服用维生素D制剂一段时间后,再接受日光照射。
4、晒太阳有时会引起日光性,皮炎。宝宝由于皮肤干燥、花粉刺激等原因,在晒太阳后会出现红斑、丘疹、局部脱皮等症状。食用一些食物如芥菜、马齿苋、马兰头、无花果后晒太阳时,也可以引起光敏性,药疹或日光性,皮炎。
5、宝宝晒太阳时,可以戴上小眼镜保护眼睛或躺着晒时用小伞遮住头部,保护眼睛。不要长时间曝晒,容易灼伤宝宝的皮肤,产生不良后果。
6、要尽量暴露皮肤,不直射眼睛即可,后脑勺,屁股,双手双脚都可。
春季孕妇晒天阳有哪些注意事项
在脱掉厚厚的冬装,人们尽情享受着春天的温暖,特别是春日那暖暖的阳光。其实,孕妇晒太阳也是有讲究的。在晒太阳时,太阳光里的紫外线可以作用到人体,合成人体所需要的维生素D,这样可以促进人体对钙质的吸收,因此孕妈要多晒太阳,特别是孕中期——胎宝宝成长的关键期。
虽然晒太阳对孕妈的健康来说是件好事,但是如果没有把握好晒太阳的方法,很可能伤害到孕妈的皮肤,因此孕妈晒太阳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隔着窗户玻璃晒太阳没效果
有些孕妈可能懒得到户外去晒太阳,喜欢在窗边隔着玻璃晒,这样只是能感觉到太阳的温度,不能起到促进钙质吸收的效果,因为隔着窗户晒太阳的话,紫外线进不到房间里面。如果孕妈实在不想到外面去,那么可以把窗户打开来晒或者到阳台上晒,但是最好是能到户外接受全身日光浴。
二、如果出太阳的话尽量坚持每天都晒太阳
孕妈也怕经常晒太阳会被晒黑,但是这是孕妈为了胎宝宝而必须做的课程。一般来说,冬天的阳光比较弱,因此冬天可以晒久一点,不应少于一两个小时。夏天因为阳光太强烈,一般只要晒半个小时以上就可以了。特别是对于整日坐在办公室接触不到阳光的孕妈来说,每天晒太阳的时间要尽量充足。
三、选择最佳的日晒时间
一般来说,冬天的阳光比较短,就算是中午也不会那么强烈,因此冬天的任何时候都可以晒。而夏天就不一样了,一般夏天中午是不会有人特意去晒太阳的,适合孕妈晒太阳的时间是早上9点左右和下午4点左右。时间不宜过长,晒久了会使皮肤受到伤害。
夏季孕妈晒太阳有讲究
一般来说,孕妇之所以要晒太阳主要还是因为太阳光里的紫外线可以作用到人体,合成人体所需要的维生素D,这样就可以促进人体对钙质的吸收,所以,孕妈妈在有太阳的时候要多晒晒太阳,特别是孕中期,胎宝宝成长的关键期。
那么,虽然晒太阳本身是一件为了孕妈妈健康的事情,但是如果没有把握好晒太阳的方法,那么不仅不会起到什么作用,相反的可能伤害的孕妈妈的皮肤,所以,孕妈妈晒太阳要注意以下事项:
一是隔着窗户玻璃晒太阳没效果。
有些孕妈妈可能懒得到户外去晒太阳,觉得窗户有很多的阳光照进来,所以就干脆拿把椅子坐在窗户下晒,但是其实这样,只是能感觉到太阳的温度,而不能起到促进钙质吸收的效果,这是因为,隔着窗户玻璃,用处最大的紫外线更不进不到房间里面,所以,如果孕妈妈真的实在不想到外面去,那么可以把窗户打开来晒或者到阳台上晒。但是最好是能到户外接受全身日光浴的洗礼。
二是如果有出太阳的话尽量坚持每天都晒太阳。
虽然很多时候晒太阳,孕妈妈们都会被晒黑,但是这是孕妈妈为了胎宝宝而必须做的必修课程,一般来说冬天的阳光比较弱一点,不会那么热,所以冬天可以晒久一点,不应该少于一两个小时。而夏天因为阳光太强烈,所以一般只要半个小时以上就可以了。特别是一些整天坐在办公室,接触不到阳光的孕妈妈来说,每天晒阳光的时间要尽量满足。
三是选择最佳的日晒时间。
一般来说冬天的阳光比较短,就算是中午也不会那么强烈,所以冬天任何时候都可以晒。而夏天就不一样的,一般夏天中午是不会有人特意去晒太阳的,夏天适合孕妇晒的阳光主要出现在早上九点左右和下午四点左右。时间要在合理的时间内,也不能说干脆晒长点,晒久了会使皮肤受到伤害。
冬天晒太阳时间越长越好吗
针对有些老人喜欢晒太阳取暖的习惯,久久健康小编提醒大家:晒太阳时间并非越长越好,晒太阳时间过长会损伤皮肤,破坏人体的自然屏障,使大气中有害的化学物质、微生物侵袭人体,造成感染,还可引起视力减退。
冬季天气寒冷,不少人,特别是老年人都习惯在室外长时间晒太阳取暖。其实冬天久晒太阳未必好。
晒太阳是有好处的,但一定要掌握好度,如果长时间的在户外晒太阳,紫外线照射积累到一定时间,仍会发生日晒效应而影响到人体健康。
老人冬天晒太阳应避免的是:坐得太长,关节僵硬;晒得太久容易头昏瞌睡;晒得太暖而脱衣,则容易受凉;运动或活动量不宜过大
老人冬季应该选择活动量小的项目,如散步、慢跑、跳舞、打太极拳、慢骑自行车等运动。运动量过大,对患有高血压、心脏病、呼吸道疾病的人有害无益。
因此,冬天老人们在室外长晒太阳的时间太长的话是有害无益的。
小孩子晒太阳多长时间好啊
维生素D进入人的血液后能帮助吸收食物中的钙和磷,可以预防和治疗小儿佝偻病。紫外线还可以刺激骨髓制造红细胞,防止贫血,并可杀除皮肤上的细菌,增进皮肤的抵抗力。室内晒太阳时,不要隔着玻璃窗、纱窗,这样会减少紫外线的透入。
宝宝太小时不能直接到室外曝晒,只能在室内,斜射阳光时打开窗子给宝宝晒太阳,每天晒l~2次即可,一般健康婴儿2周后即可在室内晒太阳。
一般出生3~4周的宝宝才能抱到户外晒太阳,而且开始的时间要短,只晒一部分如脚腿等,然后再慢慢地增加晒太阳的时间和范围。头部和脸部一般不要直接照射,可置阴凉处或遮阳带帽子。
空腹及早餐后1小时内不宜晒太阳。有佝偻病症状或从未服过鱼肝油,钙片的宝宝,不适宜晒太阳。应在服用维生素D制剂一段时间后,再接受日光照射。晒太阳有时会引起日光性皮炎。出现红斑、丘疹、局部脱皮,食用一些食物如芥菜、马齿苋、马兰头、无花果后晒太阳时,也可以引起光敏性药疹或日光性皮炎。
小孩在山上的时候建议最好选择在早上9点到10点,或者晚上的4点到5点之间,否则其他时间下,阳光直射,紫外线强度比较高,对于小孩子的皮肤还是不太好的,孩子的皮肤比较娇嫩,过强的阳光照射,会导致皮肤有一些红斑,晒伤。
夏季出汗有什么好处 夏季怎样排汗才正确
1、掌握好最佳时间,在阳光底下散步
阳光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D,能够促进钙的吸收,但是晒太阳的时间要把握好。最佳的晒太阳时间是早上10点之前,还有下午4点之后,而且也不能晒太久,大概是15分钟即可。这个时间段去晒晒太阳,出出汗,你的身体能量逐渐能被激活,流过一身汗之后身体会很舒服的。
2、适度反序运动,促进排汗
反序运动能够促使身体主动出汗,通过逆向思维的运动方法来调节身体排汗。可以选择倒走,不过在走之前要坐下热身活动。倒走的时候两臂夹紧,随着脚步后移,双臂记得要摇动,这才能活跃身体产生热量。
新生儿晒太阳的注意事项
1、晒太阳时,阳光要与皮肤直接接触。隔着玻璃或穿着衣服晒太阳,紫外线的效果会减少30% 以上。
2、空腹及早餐后1小时内不宜晒太阳。
3、有佝偻病症状或从未服过鱼肝油,钙片的宝宝,不适宜晒太阳。应在服用维生素D制剂一段时间后,再接受日光照射。
4、晒太阳有时会引起日光性皮炎。宝宝由于皮肤干燥,花粉刺激等原因,在晒太阳后会出现红斑、丘疹、局部脱皮等症状。食用一些食物如芥菜、马齿苋、马兰头、无花果后晒太阳时,也可以引起光敏性药疹或日光性皮炎。
5、宝宝晒太阳时,可以戴上小眼镜保护眼睛或躺着晒时用小伞遮住头部,保护眼睛。不要长时间曝晒,容易灼伤宝宝的皮肤,产生不良后果。
6、宝宝晒太阳可以从刚开始的5-10分钟起逐渐增加,每次日光浴尽量不要超过30分钟。日光浴应每天进行,长期坚持,才能起到良好的健身防病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