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为什么会有抑郁症

为什么会有抑郁症

一、环境诱因:如在生活中出现一些令人感到有压力的生活事件及失落感都有可能会导致一个人患有抑郁症,比如说丧偶(尤其老年丧偶,几乎八、九成的人会得此病)、离婚、丢掉工作、失去健康、财务危机等。

二、疾病因素:常见的有糖尿病、心脏病、中风、癌症等患者,都易患抑郁症。像甲状腺机能亢进,即使是轻微的情况,也会患上忧郁症。忧郁症也可能是严重疾病的前兆,如帕金森症、胰脏癌、脑瘤、阿兹海默症等。

三、家族遗传性。研究人员发现,如果家庭中有抑郁症的患者,那么其他家庭成员患病的危险性就会增高,这可能是遗传导致了抑郁症易感性升高,其中双相抑郁症的遗传性更高些,这是一种抑郁症的发病原因。

四、社会环境因素。人际交往、工作压力、家庭矛盾等等诸如此类的社会心理因素都可能导致抑郁症的发生。除此之外,一些严重的躯体疾病,如脑中风,心脏病发作,激素紊乱等常常引发抑郁症,并使原来的疾病加重。另外,抑郁症患者中有1/3的人有物质滥用的问题。

抑郁症遗传几率大

据研究显示,抑郁症遗传的几率为40%,这个数字究竟有什么含义?专家解释说,虽然抑郁症会遗传,但没有重大事件的刺激,孩子和父母一般不会同时患上抑郁症。所以即使自己患有抑郁症,也不必忧心忡忡,避免孩子遭受不必要的打击,能很好地让他远离抑郁症。

张女士最近特别关心抑郁症的问题。丈夫五六年前患了抑郁症,治疗之后没有明显的抑郁反应,但整个人一直有些不振作。最近她发现11岁的儿子好像也有抑郁倾向:不爱说话、成绩好但很自卑、觉得自己比不上别人、不敢展示自己、对自己的长相不满意。张女士越想越不明白,为什么成绩优秀的儿子会如此没自信,是遗传了丈夫的抑郁症吗?

专家说,张女士的问题不是空穴来风——抑郁症的确会遗传,但同时他也强调,孩子虽会有潜在的抑郁症风险,但没有外界刺激,一般不会发作。像张女士儿子这样的情况,需要心理医生诊断,才能确定是不是抑郁症。

母亲患抑郁影响较大

父母任何一方患抑郁症,都会遗传给孩子,但遗传并不代表他一定会得抑郁症。美国有一项研究,征集了数千名怀孕的抑郁症母亲,接下来在孩子5到10岁时观察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结果发现,如果母亲患抑郁症,孩子控制不良情绪、和人交往的能力会相对比较弱,但并没有明显的“一对一”关系,也就是说,母亲患抑郁症,孩子不一定也有抑郁症。

另外研究也发现,女孩受父母抑郁症影响,要比男孩大一些。家有女儿的抑郁父母,要特别注意孩子的心理健康。

良好家庭关系可防抑郁症

父母一方有抑郁症,会不会遗传给孩子?据研究显示,抑郁症遗传的几率为40%,这个数字究竟有什么含义?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精神心理科主任潘集阳解释说,虽然抑郁症会遗传,但没有重大事件的刺激,孩子和父母一般不会同时患上抑郁症。所以即使自己患有抑郁症,也不必忧心忡忡,避免孩子遭受不必要的打击,能很好地让他远离抑郁症。

张女士最近特别关心抑郁症的问题。丈夫五六年前患了抑郁症,治疗之后没有明显的抑郁反应,但整个人一直有些不振作。最近她发现11岁的儿子好像也有抑郁倾向:不爱说话、成绩好但很自卑、觉得自己比不上别人、不敢展示自己、对自己的长相不满意。张女士越想越不明白,为什么成绩优秀的儿子会如此没自信,是遗传了丈夫的抑郁症吗?

潘医生说,张女士的问题不是空穴来风——抑郁症的确会遗传,但同时他也强调,孩子虽会有潜在的抑郁症风险,但没有外界刺激,一般不会发作。像张女士儿子这样的情况,需要心理医生诊断,才能确定是不是抑郁症。

母亲患抑郁 影响较大

父母任何一方患抑郁症,都会遗传给孩子,但遗传并不代表他一定会得抑郁症。美国有一项研究,征集了数千名怀孕的抑郁症母亲,接下来在孩子5到10岁时观察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结果发现,如果母亲患抑郁症,孩子控制不良情绪、和人交往的能力会相对比较弱,但并没有明显的“一对一”关系,也就是说,母亲患抑郁症,孩子不一定也有抑郁症。

另外研究也发现,女孩受父母抑郁症影响,要比男孩大一些。家有女儿的抑郁父母,要特别注意孩子的心理健康。

抑郁因家事而起 影响较大

目前还没有技术可以检测出,抑郁症究竟通过什么方式遗传,而潘医生建议,父母可根据自己抑郁症的程度,来简单地预测一下孩子患抑郁症的风险。如果是重度抑郁,一两次刺激都可能引发孩子患上抑郁症;而轻度抑郁,孩子患抑郁症的风险也比较小。

那么哪些情况,容易让孩子得上潜在的抑郁症呢?潘医生说,最值得关注的一种情况,是父母的抑郁症本身是因家庭关系不合而起,长期不和睦的气氛,很容易让孩子形成和抑郁有关的习惯——自卑、消极、很难高兴起来。

保护孩子:创造家庭好环境

避免孩子遭受刺激而患抑郁症,良好的家庭环境是最好的保护。潘医生指出,下面这些情况,是父母应该尽量避免的。比如,长期在孩子面前吵架、喜欢向孩子诉苦、经常给他讲一些悲观的想法。据他观察,如果夫妻没有患抑郁症的一方比较乐观,将对孩子有积极的影响,得抑郁症的可能也随之降低。

对症贴士:亲子同患抑郁 家庭治疗帮忙

如果孩子已经有抑郁倾向,别着急,家庭治疗将同时帮助父母和孩子,共度抑郁症。这种全家人一起参与的心理治疗,不仅能发现个人抑郁的症结,同时也能给整个家庭面对抑郁的持续力量。亲子同患抑郁,建议联络心理医生,安排家庭治疗。

焦虑症和抑郁症的区别

.抑郁症常伴有焦虑症状

抑郁症常伴有焦虑症状,但抑郁症以抑郁为主,焦虑往往只是抑郁症患者表现出来的一种情绪反映,同时还伴有其他情绪反映,如强迫、疑病、恐惧等。临床中可用症状量表进行测试,分清症状的主次。

焦虑症经常与抑郁症合并存在

就临床上来说,有百分之八十以上的抑郁症患者会有焦虑的情况,对于患有抑郁症以及焦虑症的患者来说,应该先治疗抑郁症再治疗焦虑症。

抑郁症很可能发展成为帕金森病

根据美国神经病学学会的医学杂志《神经学》上的一项发表在2015年5月20日的大型研究发现,抑郁症患者可能更容易患上帕金森症。

“我们用二十多年的时间观察到了抑郁症和帕金森病之间的联系,因此抑郁症可能是帕金森病的早期症状或疾病的一个危险因素。” Peter Nordstrm博士说,该项研究内容发表在瑞典于默奥大学期刊上。

研究人员还研究了同胞兄弟姐妹之间的关联,没有发现,一个孩子有抑郁症,其他孩子会有帕金森病这样的联系。“这个发现为我们提供了更多的证据表明这两种疾病是相关联的,” Nordstrm说。“如果这两种疾病相互独立,但都是由早期相同的遗传或环境因素造成的,那么我们会看到这两种疾病会在同胞兄妹之间发生,但事实上这种情况没有发生。”

2005年底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开始研究年龄在50岁及50岁以上的所有瑞典公民。他们找出来在1987年到2012年间被诊断为患有抑郁症的140688人作为实验组。这些人与三个对照组进行配对观察,对照组中参与者的性别和出生年份与实验组相同且没有被诊断为抑郁症,一共有421718位参与者作为对照组。

之后对这项研究进行了长达26年的跟踪调查。在此期间,1485名抑郁症患者并发了帕金森病,约占1.1%,而有1775人未患抑郁症而患了帕金森病,约占0.4%。

研究开始后平均4.5年就有被诊断为帕金森病的病人。随时间的延长患帕金森氏症的可能性逐渐降低。与没有抑郁症的人相比,研究开始后的一年之内抑郁症患者有3.2倍的可能性患上帕金森病。在研究开始后的15到25年间,抑郁症患者约有50%的可能性患上帕金森症。

更严重的抑郁患者也更容易患帕金森病。相比因抑郁症住院只有一次的患者,因抑郁症住院五次以上的患者有40%的可能性患上帕金森症。与门诊治疗抑郁症的人相比,因抑郁症住院的患者有3.5倍的可能性患帕金森病。

当研究人员调整与抑郁症相关的其他条件时,抑郁症和帕金森病之间的关联并没有因此改变,比如创伤性脑损伤、中风、酒精和药物滥用等。

经常玩手机易得抑郁症

在该研究中,28名19~58岁的参与者安装了一款能测试位置信息和使用频率的应用。测试者进行的抑郁症问卷调查显示:一半的人没有抑郁症状,而另一半人显示出轻度至重度抑郁症的症状。通过手机GPS定位追踪发现精神压力大的人们通常都宅在家里。研究还显示,有抑郁症状的人平均每天手机使用时间达68分钟以上,而没有抑郁症状的人使用时间为17分钟。

研究团队成员、芝加哥西北大学费恩伯格医学院行为介入技术中心主任大卫?莫尔表示:花费在手机上时间越多的人,患抑郁症的几率越高;喜欢宅在的家里要比喜欢外出的群体更容易患上抑郁症。而且有抑郁症状的人生活起居缺少规律,比如他们每天出门上班的时间都不一样。据悉,通过用户手机数据分析预测抑郁症状的准确率可达87%。

抑郁症是可以自愈的吗

1.轻度的抑郁症自我治愈有所效果,但是中度重度患者需要寻求专业精神心理医生的帮助才可治愈。可以说,只有那些做事认真、追求完美的人才比较容易得抑郁症,所以患者和家属大可不必感到羞耻,社会也应该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怀和支持。

2.药物治疗。目前,这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之下进行。通过西药治疗的抑郁症患者,再配合心理的治疗才会有完整的效果。

3.心理疗法。心灵重塑疗法、催眠疗法、完形疗法等心理流派的治疗成果,都为我们诠释了这个事实:心病需要心药治。

4.物理疗法在抑郁症的临床治疗上,也是常见的方法,但一般是针对精神疾病及重度的抑郁症患者,通常使用的方法有电休克治疗、迷走神经刺激术、重复跨颅磁刺激(rTMS)、光疗、微创。但目前,针对抑郁症的治疗,物理疗法的应用仍然存在很大的争议,也会较大程度存在复发的情况。

5.自我调适。个人采用一些切实的自我调适方法也是可以有效缓解甚至消除抑郁症状,这其中主要是指轻度或中度的抑郁症状。比如坚持运动锻炼、冥想放松、阅读书籍、人际交往等.虽然抑郁症一般预后良好,但由于人们普遍对抑郁症是精神病吗存有疑问,因此造成一部分抑郁症患者受到传统认识的偏见影响,为怕被人歧视而不能及时进行系统治疗,从而贻误病情,不仅身心遭受痛苦折磨,更有自残自杀的风险。因此如果您有抑郁倾向,或者对抑郁症等心理问题存有疑问,最好尽快到心理门诊进行咨询。

以上介绍了一些治疗抑郁症的方法,其实,我们都知道在日常生活中也还是比较少的人患有抑郁症的,但是那些已经患有抑郁症的人还是需要家属的耐心的陪护以及劝解,同时要用一定的药物配合治疗,这样才会痊愈的比较快!

青春期抑郁症如何治疗好呢

1、青春期抑郁症的发病与遗传因素有关:家族内发生抑郁症的概率约为正常人口的8~20倍,且血缘越近,发病概率越高。调查发现,青春期抑郁症中约71%有精神病或行为失调家族史。抑郁症儿童青少年的一级亲属终生患该症的比率在20%~46%范围内。在家族遗传方面,导致儿童抑郁症的危险因素包括:亲子分离或早期母婴联结剥夺;父母患有精神病;家族中有抑郁症和自杀史;某些慢性躯体病。 2性格缺陷也是青春期抑郁症的病因之一。例如被动—攻击型人格、强迫型人格、癔症型人格等。有些学者认为急性抑郁症儿童病前个性多为倔强、违拗,或为被动—攻击性人格;慢性抑郁症则病前多表现为无能、被动、纠缠、依赖和孤独;而隐匿性抑郁症患者病前会有强迫性和癔病性格特征。

抑郁症也会遗传

有研究表明抑郁症确实会遗传的,可是抑郁症最重要的还是外界的刺激作用,没有刺激一般是不会发作的,由此可见,良好的家庭氛围还是比较重要的。

父母一方有抑郁症,会不会遗传给孩子?据研究显示,抑郁症遗传的几率为40%,这个数字究竟有什么含义?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精神心理科主任潘集阳解释 说,虽然抑郁症会遗传,但没有重大事件的刺激,孩子和父母一般不会同时患上抑郁症。所以即使自己患有抑郁症,也不必忧心忡忡,避免孩子遭受不必要的打击, 能很好地让他远离抑郁症。

张女士最近特别关心抑郁症的问题。丈夫五六年前患了抑郁症,治疗之后没有明显的抑郁反应,但整个人一直有些不 振作。最近她发现11岁的儿子好像也有抑郁倾向:不爱说话、成绩好但很自卑、觉得自己比不上别人、不敢展示自己、对自己的长相不满意。张女士越想越不明 白,为什么成绩优秀的儿子会如此没自信,是遗传了丈夫的抑郁症吗?

张女士的问题不是空穴来风——抑郁症的确会遗传,但同时他也强调,孩子虽会有潜在的抑郁症风险,但没有外界刺激,一般不会发作。像张女士儿子这样的情况,需要心理医生诊断,才能确定是不是抑郁症。

母亲患抑郁 影响较大

父母任何一方患抑郁症,都会遗传给孩子,但遗传并不代表他一定会得抑郁症。美国有一项研究,征集了数千名怀孕的抑郁症母亲,接下来在孩子5到10岁时观 察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结果发现,如果母亲患抑郁症,孩子控制不良情绪、和人交往的能力会相对比较弱,但并没有明显的“一对一”关系,也就是说,母亲患抑 郁症,孩子不一定也有抑郁症。

另外研究也发现,女孩受父母抑郁症影响,要比男孩大一些。家有女儿的抑郁父母,要特别注意孩子的心理健康。

为什么抑郁症患者会有自杀的冲动

抑郁症这是现在很常见的疾病,患上抑郁症就会很容易引发很大的危害,对于这样的疾病,大家不要过于担心,只要做好治疗,治愈是完全有可能的,同时我们建议大家对于抑郁症要有一个基本的认识。

抑郁症是让很多人都无法接受的,因为这对我们的思想干扰是极大的,说不定什么时候我们就有了极端想法,这对我们的生活影响是非常大的,对于抑郁症患者的治疗,还要加强饮食护理。

环境因素和应激:经济困难,人际关系紧张或是生活方式的巨大变化,都会促发抑郁症。为什么抑郁症患者会有自杀的冲动?有时抑郁症的原因和疾病有关,一些严重的疾病,像脑中风,心脏病,激素紊乱等常常会引发抑郁症,并使原来的抑郁症加重。另外,抑郁症患者中有1/3的人有物质滥用的问题。

生物化学因素:一个人患有抑郁症时,大脑中往往有某些被称为神经递质的化学物质出现减少。人们认为,如果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这两种神经递质之间不平衡,就可以导致抑郁症或焦虑症。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减少常常导致情绪低落、动力下降以及食欲和性欲改变。

遗传因素:遗传因素也是导致抑郁症患者走上自杀道路的原因之一。如果家庭中有抑郁症的患者,那么患上抑郁症的危险较很高了,这可能是因为遗传导致抑郁症容易感性升高,是常见的引起抑郁症的原因。其中双相抑郁症遗传性较高一些。然而,并非有抑郁症家族史都会得抑郁症的,而且并非得了抑郁症都有家族史,这表明遗传因素并不是抑郁症的唯一因素。

幼年患有抑郁症的原因时间

1、一些家庭的会招致幼年患有抑郁症,如失父母之爱,如父母离异、丧亡、不和等。这些会给孩子细小的心灵蒙上阴影,从而促使幼年患有抑郁症。

2、假使幼年在生活中不断遭受蔑视和丢弃,抑郁成疾,最终就会构成抑郁症。而这些幼儿大多是被遗弃儿童或残疾、低能儿童。

3、还有些幼年抑郁症患者是遗传要素招致的,如他们的家族中有抑郁症患者。

抑郁症是影响青少年成长心理的重要因素

青少年成长心理不健康常表现为抑郁症,青少年抑郁症主要表现在:意志活动减退、郁闷情节。如意志活动减退的青少年:其基本含义是动性活动明显减少,生活被动,就算是日常生活中最寻常的事件都会使其产生厌恶的感觉。其次抑郁情节主要表现在每时每刻都情绪低落、悲伤或空虚等。

如果青少年患有抑郁症常常会有自杀的想法和冲动,据统计:著名艺人张国荣跳楼而亡,还有海明威举枪自尽事件等,都是因为其患有抑郁症的原因,那么为什么抑郁症患者会想要自杀呢?首先是虚构出的感受不停地产生强度的变化,导致自杀的念头被不断强化。其次是抑郁症患者的信念完全被虚构的现实占领了,在他们的脑海中只有那些片面的,灰色的,主观的绝望。

因此抑郁症是影响青少年成长心理的重要因素。那么该怎样治疗青少年抑郁症呢?研究表明运动是抑郁症患者自我治疗的基础。青少年想要摆脱抑郁症可以多多参加一些体育运动,在参加大量运动后抑郁症病人便不会在专注于自身的不良感觉,因此能够适当减弱抑郁的感觉。此外,参加运动同样有助于青少年找回自信,能让他们及时发现自己的能力还没有丧失,恢复自信,同样也能有效减轻抑郁症病情。

相关推荐

长期抑郁易中风

一项新的研究显示,如果50岁以上的人持续患抑郁症,患中风的风险就翻倍,即使抑郁症症状消失,出现中风的风险还是偏高。 美国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研究人员分析了16178名50岁以上人的健康数据。从1998年到2010年,研究对象每两年接受一次访问,回答抑郁症症状、中风病史及中风危险因子等相关问题。通过比较分析后发现,研究对象如果在连续两次访谈时都抑郁症症状,出现首次中风的风险就增加两倍以上;如果第一次访问时就抑郁症症状,但第二次访问时症状已消失,此后出现中风的风险仍上升约66%。在研究的12

老人患抑郁的原因哪些

导致抑郁症的原因一、遗传基因 假使一个人的家族中抑郁症史,那么他们患抑郁症的可能性就远高于正常的人。研讨显现,父母其中1人得忧伤症,子女得病几率为25%;若双亲都是忧伤症病人,子女患病率进步至50%~75%。环境诱因,如在生活中一些令人感到压力的生活事情及失落感都可能招致一个人患抑郁症,比方说丧偶(特别老年丧偶,简直八、九成的人得此病)、离婚、丢掉工作、财务危机、失去安康等。药物要素,假使一个人长期的在生活中服用一些高血压药、治疗关节炎或帕金森症的药,那么就大大增加了患抑郁症的风险性。 导致

轻度抑郁症的症状哪些

首先,情绪上的变化是最明显的临床表现。患抑郁症的患者通常出现易疲劳、全身无力的状况,即使是轻度抑郁症,这种精神不振、全身性疲惫的感受也经常出现。许多人还出现冷漠的心态,对周围的人和事情都不再感兴趣,也不愿意与人交往,不愿意与人沟通,经常产生一种自闭的心理。在这种情况下,患者产生悲观失望的情绪,容易被激怒,经常感到焦虑,情绪上明显的抑郁状态,虽然消极悲观的情绪经常出现,但由于处于轻度抑郁症阶段,所以并不表现出绝望的心态。 其次,出现不明原因的躯体不适。虽然抑郁症的发病率很高,发病后比较隐蔽难

长期住养老院老人易患老年抑郁症

近期,研究表明,长期住在护理院、养老院等养护机构的老年人中,44%的人患抑郁症症状,其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都不理想。研究显示,抑郁症症状的老年人在医疗、社活动、身体功能以及生活质量等方面都面临严重问题。 针对65岁以上老年人进行了这些抑郁症调查,这些老年人都长期居住在护理机构或养老院,专人照顾饮食起居。对老人的统计调查发现,这些老年人中已26%的人被确诊患抑郁症,另18%的人持续愤怒、泪眼汪汪、反复焦虑等抑郁症症状。 研究显示,抑郁症症状的老年人在医疗、社活动、身体功能以及生活质量等方面

你该如何预防抑郁症

据媒体报道,10月25日上午,青年演员尚于博因患抑郁症不幸辞世。俞灏明也因不堪病痛折磨,患上严重抑郁症。 心理学家认为全球4%-15%的人随时受到抑郁症的影响,这种常见的精神疾病可能发作于任何人身上。抑郁症是一种危害人类身心健康的常见病,约13~20%的人一生中曾过抑郁的体验,其终生患病率为6.1~9.5%。专家们认为,随着人们生活压力的加大和工作节奏的加快,更多的人感到紧张、疲劳和郁闷,加上经济拮据、失业和下岗等因素,发病率进一步增加。由于抑郁症的发病年龄绝大多数处于工作年龄段,严重的抑郁症

抑郁症为什么自杀 没抑郁症也想自杀吗

其实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正常人偶尔也出现自杀的念头,一般来说也都属于一种正常的心理行为,只要及时加以疏导就不很严重的后果。但是,自杀在患抑郁症等精神障碍的人群中则愈发常见和变得不正常,所以我们要对身边的抑郁症患者采取及时的治疗。

导致患上抑郁症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一、环境诱因:如在生活中出现一些令人感到压力的生活事件及失落感都可能导致一个人患抑郁症,比如说丧偶(尤其老年丧偶,几乎八、九成的人得此病)、离婚、丢掉工作、失去健康、财务危机等。疾病因素,常见的糖尿病、心脏病、中风、癌症等患者,都易患抑郁症。像甲状腺机能亢进,即使是轻微的情况,也患上忧郁症。忧郁症也可能是严重疾病的前兆,如帕金森症、胰脏癌、脑瘤、阿兹海默症等。 二、家族遗传性:研究人员发现,如果家庭中抑郁症的患者,那么其他家庭成员患病的危险性就增高,这可能是遗传导致了抑郁症易感性升高,其

抑郁症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导致抑郁症的原因一、遗传基因 假使一个人的家族中抑郁症史,那么他们患抑郁症的可能性就远高于正常的人。研讨显现,父母其中1人得忧伤症,子女得病几率为25%;若双亲都是忧伤症病人,子女患病率进步至50%~75%。环境诱因,如在生活中一些令人感到压力的生活事情及失落感都可能招致一个人患抑郁症。 比方说丧偶(特别老年丧偶,简直八、九成的人得此病)、离婚、丢掉工作、财务危机、失去安康等。药物要素,假使一个人长期的在生活中服用一些高血压药、治疗关节炎或帕金森症的药,那么就大大增加了患抑郁症的风险性。 导

抑郁情绪并非抑郁症

数据显示,全世界平均每40秒就一人自杀,而1/4自杀人群缘于抑郁。前一阵好莱坞影星罗宾?威廉姆斯、翻译家孙仲旭皆因抑郁而自杀,预防自杀先防抑郁,但是目前社抑郁症的预防及治疗干预仍不足。 深圳最近一次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完成于2005年,当时的数据显示,深圳18岁以上居民抑郁症的终生患病率为7.74%,略高于国内其他地区水平;然而这些抑郁症患者中,到医院接受正规治疗的仅9.76%。 抑郁症是一种疾病,然而当前社对其认识多存在误区。例如些人将偶然的抑郁情绪误认为是抑郁症,还人由于耻感而不敢正

产后抑郁症吃什么药

抑郁症吃什么药好,抑郁症叫做精神感冒,主要以精神疲惫、心情郁闷、不愿意与外界接触更不愿意和他人交流,甚至焦虑和恐惧等为主要表现;这是一种比较顽固的精神类疾病,病程比较长、治愈相对来说些困难,需要一个时间段的治疗过程,西药的毒副作用比较大,长期用要对机体依赖性和耐药性,对大脑也抑制作用,建议选择针灸、静电疏通、穴位注射药物、口服中药和心理疏导综合治疗,针灸调节神经、静电疏通通经通络、穴位注射药物营养大脑的神经、中药辨证论治还可以安神养心、心理疏导帮助患者走出抑郁症的阴影。 抑郁症吃什么药好,通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