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癌的症状 感染HPV后的症状有哪些
宫颈癌的症状 感染HPV后的症状有哪些
通常人类感染HPV后是没有什么症状的,而且大多数情况下可自愈。某些类型的HPV会引发生殖器疣,但与引发宫颈癌的HPV不是同一类病毒株。需要注意的是,生殖器疣即使不予治疗,也不会转变成癌症。而致癌性HPV病毒能在人体内潜伏多年,却不造成任何症状。
宫颈癌的症状 哪些人会感染HPV
HPV病毒非常常见,绝大多数有过性经历的人(不论男女)都会在人生中某个阶段感染上HPV。由于这种病毒具有潜伏性,所以在性交后数年内可能携带感染。使用避孕套能降低感染HPV的风险,但不能完全防止病毒。HPV病毒也可能引发外阴、阴道、阴茎、肛门及口腔部位的癌症(男/女)。
重度宫颈糜烂如何治疗
宫颈柱状上皮异位不需要进行任何治疗,现在诸多治疗宫颈糜烂的方法,都是错误的。但对于有症状的宫颈炎,需要进行治疗。急性炎症用栓剂药物治疗,慢性炎症可以采用激光或者冷冻等物理治疗的方法。
预防宫颈的定期检查很有必要,不是为了预防宫颈糜烂,而是为了预防宫颈癌。宫颈癌的发生与人乳头状瘤病毒(HPV)的感染有关,有些高危型HPV感染患者,在宫颈鳞柱交界区持续感染时,容易发生癌前病变和宫颈癌。宫颈癌自从有了宫颈刮片以后,死亡率有了大幅度的下降,关键就是提前预防和治疗。目前推荐21岁以后的女性应该每年进行一次宫颈刮片检查,30岁以后,可以联合作HPV检查,如果连续3次HPV和宫颈刮片检查都阴性,可以间隔时间延长到3年检查一次,65岁以后可以停止筛查。
宫颈癌的症状 宫颈癌的首要病因:HPV病毒
人类乳头状瘤病毒(HPV)是某一类型病毒的统称。大约有40种HPV病毒可感染生殖器部位,其中部分病毒引发宫颈癌的风险高。生殖器感染HPV病毒后通常可自我清理。但慢性病毒感染会造成宫颈细胞改变,而这种病变可能导致癌症。全世界范围内,90%的宫颈癌都是HPV病毒造成的。
宫颈糜烂一般会不会发展成宫颈癌
目前一些媒体在宣传宫颈糜烂是宫颈癌的一个高危因素。许多患有宫颈糜烂的女性也担心是否会发生宫颈癌。新近的研究还表明,宫颈癌是感染性癌瘤,人乳头状病毒(HPV)感染与宫颈癌的发生密切相关,没有HPV感染不会患宫颈癌。
宫颈糜烂是否增加HPV的感染率以及是否增加宫颈癌的发生?宫颈糜烂的物理治疗会不会预防宫颈癌的发生?目前没有大量的循证、前瞻性的医学研究来证实。但由于一些早期宫颈癌或者宫颈上皮内瘤变(CIN)也会呈现为糜烂样表现,因此,对于存在宫颈糜烂样改变者,最主要的还是定期作宫颈细胞学的筛查和HPV感染的筛查,以除外宫颈癌和CIN。
理论上讲,单纯的宫颈糜烂是一种生理改变,即宫颈的鳞状上皮被柱状上皮取代所致,而非真正的糜烂。而宫颈癌是宫颈鳞状上皮发生异常质的改变,其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是主要原因。需要指出的是,HPV感染是非常常见的,大部分HPV感染会自行消失;只有一小部分HPV感染患者会持续感染,最后导致宫颈癌发生。由此可见,宫颈糜烂与宫颈癌两者的发病因素和发病机制不同,病理变化也不同。单纯的宫颈糜烂,如不合并HPV感染,并不会提高宫颈癌的发生率,两者没有直接的关系。
女人容易得的癌症 宫颈癌
宫颈癌的早期症状明显:接触性的出血,如同房、妇科检查时,一碰宫颈就出血,这是典型宫颈癌症状之一。白带增多,泔水样白带增多,还伴有恶臭。尿频、尿急、尿痛、便血以及消瘦。
预防:
健康性生活,减少接触人乳头瘤病毒感染(HPV)的机会。
健康的生活方式,不吸烟,不酗酒,不熬夜。
定期检查,将癌症阻断于癌前病变阶段。
衣原体感染增加宫颈癌发病几率
对118名宫颈癌妇女癌症确诊前后的宫颈涂片进行衣原体检测,以118名无宫颈癌妇女的宫颈涂片为对照组,结果发现8%的宫颈癌患者有衣原体感染史,衣原体感染妇女患宫颈癌的危险是无性传播疾病者的17倍。
衣原体感染在美国是最常见的性传播疾病,每年新发病例达三百万例,2/3的患者无症状,如不治疗结局不良,可致慢性盆腔痛和不孕。已知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者易患宫颈癌,但其他性传播疾病和宫颈癌的关系尚不明了。研究者认为衣原体感染可能改变患者的免疫力,使其对HPV易感,从而易进展为宫颈癌;也可能是衣原体感染和其他因素如多种性传播疾病共同作用,使宫颈癌危险增加。
衣原体感染本身可能不增加宫颈癌危险。衣原体感染相对常见,而宫颈癌罕见,所以衣原体感染者不必担心自己注定会患宫颈癌。就象HPV一样,有许多妇女感染HPV,但只有很少的人患宫颈癌,单纯衣原体感染不会导致宫颈癌。如进一步研究所得结果相似,卫生官员可能会增加衣原体检测频率,通过治疗衣原体感染预防宫颈癌。通过对性传播疾病的筛查有可能降低宫颈癌发病数。
走出宫颈癌的误区
误区一:感染HPV=宫颈癌
HPV也就是人乳头瘤病毒,人乳头瘤病毒是一种属于乳多空病毒科的乳头瘤空泡病毒A属,是球形DNA病毒,能引起人体皮肤黏膜的鳞状上皮增殖。表现为寻常疣、生殖器疣(尖锐湿疣)等症状。
凡是有性生活的女性都有可能通过性接触而感染HPV病毒。约有80%的女性在其一生中都感染过这类病毒。然而,并非感染了HPV就会患宫颈癌。每个健康女性体内都有一定的免疫力。
研究标明,大多数女性的免疫系统可以把进入体内的HPV清除。只有少数女性由于无法消灭进入体内的HPV,造成HPV持续感染,才有可能引起宫颈癌前病变。其中有部分患者会进一步发展成为宫颈癌,这一过程约5到10年。
另外,感染HPV后是否会进展为宫颈癌,还与HPV的类型有关。HPV病毒大约有100多种亚型,女性生殖道感染HPV最常见的类型分别是6、11、16、18型,其中HPV6和HPV11型属于低危型,而HPV16和18型则属于高危型,来自世界各国的宫颈癌研究发现,HPV16型和HPV18型在宫颈癌患者中的感染率最高。
误区二:宫颈糜烂会变宫颈癌
许多女性都存在这样的误解,认为宫颈糜烂会引起宫颈癌,因而对宫颈糜烂感到非常恐惧,甚至胡乱就医,选择了不正规医院治疗,反而加重病情。
宫颈糜烂是慢性子宫颈炎的一种现象,表现为子宫颈口周围有鲜红或粉红色斑点,是妇科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约有20%或更多的妇女患有此病。虽然宫颈糜烂与子宫颈癌有一定的关系,但并不是必然的因果关系。另外,宫颈糜烂并非真正意义上的“烂”,它可以是一种生理现象,育龄期女性在雌激素的作用下,宫颈管内柱状上皮外翻,替代宫颈鳞状上皮,呈现出“糜烂”状。而女性在青春发育期前和绝经期由于体内雌激素水平相对低,所以“糜烂”也少见。
值得注意的是,早期宫颈癌在外观上和宫颈糜烂的表现非常相似,容易混淆。因此,如果在妇科检查中发现宫颈糜烂,不能掉以轻心,需要通过进一步的细胞学检查及活组织检查来明确诊断,排除宫颈癌的可能,并去正规医院做正确治疗。
误区三:妇科检查不必要
警示,宫颈癌的发生发展有一个渐进的自然病程,女性朋友只要定期进行宫颈癌筛查,完全有可能及时发现疾病的“苗头”,并将其扼杀在萌芽阶段。据统计,早期宫颈癌患者经治疗后,其中五年生存率可达到85%到90%。在常规的妇科检查中,巴氏涂片或液基细胞学(TCT)检查等宫颈细胞学检查,是发现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癌的重要方法。
提醒,下面的人群是宫颈癌的高发群体,更应该及时做宫颈癌筛查:
1、持续感染高危类型的HPV病毒者,即HPV病毒检测发现HPV16、HPV18呈阳性者。
2、性行为因素不良者,包括开始性生活的年龄过早、多个性伴侣、性卫生不良等都会使患宫颈癌的发病危险增加。
3、早婚早育、多产多孕的女性。
4、性病患者,无论男方或女方患有生殖道湿疣、梅毒、淋病等都会增加女方患宫颈癌的几率。
5、免疫功能低下、吸烟、营养不良者。
误区四:宫颈癌早期没有任何症状
提醒,虽然宫颈癌在早期可能不会引起患者任何的不适,有些症状也非常容易被忽视。但是育龄期女性应该学会关注身体发出的“健康警报”,观察存在的蛛丝马迹,提前发现宫颈癌,尽早治疗。下面的这些症状虽然不一定是宫颈癌,但是也需要警惕。
接触性出血:主要是指在性生活后出血或在妇科检查、大小便后出血。即使是一次、量少,也应提高警惕。
白带异常:多数宫颈癌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白带增多。因此,女性平时应该关注白带的性状、量的多少和有无臭味。尤其是当发现大量水样或黏液性白带时,必须引起注意。
宫颈癌到底有哪些误区
误区一、宫颈糜烂会变成癌许多女性都存在这样的误解,以为宫颈糜烂会引起宫颈癌,因而对宫颈糜烂感到非常恐惧。但其实,这两者其实并没有必然的联系。女性宫颈管内的柱状上皮外翻,替代宫颈鳞状上皮,医生在检查时,会发现宫颈局部充血呈现红色,就称其为 “宫颈糜烂”。糜烂并非真正意义上的“烂”,它可以是一种生理现象,育龄期女性在雌激素的作用下,宫颈管内柱状上皮外翻,替代宫颈鳞状上皮,呈现出“糜烂”状。而女性在青春发育期前和绝经期由于体内雌激素水平相对低,所以“糜烂”也少见。误区二、感染HPV=宫颈癌宫颈癌的发生和一种叫作人乳头瘤的病毒(HPV)关系密切。研究表明,持续感染高危类型的人乳头瘤病毒,是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发生的必要因素。绝大多数宫颈癌患者的体内都能检测出这种病毒。凡是有性生活的女性都有可能通过性接触而感染HPV病毒。约有80%的女性在其一生中都感染过这类病毒。然而,感染了HPV并不一定会患宫颈癌,因为每个健康女性体内都有一定的免疫力。感染HPV后是否会进展为宫颈癌,还与HPV的类型有关。HPV病毒大约有100多种亚型,女性生殖道感染HPV最常见的类型分别是6、11、16、18型,其中HPV6和HPV11型属于低危型,而HPV16和18型则属于高危型,来自世界各国的宫颈癌研究发现,HPV16型和HPV18型在宫颈癌患者中的感染率最高。误区三、“蛛丝马迹”视而不见宫颈癌在早期可能不会引起患者任何的不适,有些症状也非常容易被忽视。育龄期女性应该学会关注身体发出的“健康警报”,有时虽然只是“蛛丝马迹”,却有可能藏有隐患接触性出血 主要是指在性生活后出血或在妇科检查、大小便后出血。即使是一次、量少,也应提高警惕。误区四、不重视妇科的检查工作从感染HPV病毒,到宫颈癌的发生发展有一个渐进的自然病程,一般长达5到10年左右。因此,女性只要定期进行宫颈癌筛查,完全有可能及时发现疾病的“苗头”,并将其扼杀在萌芽阶段。目前,早期宫颈癌患者经治疗后,其五年生存率可达到85%到90%。
宫颈癌会传染吗
癌症怎么会是感染性疾病呢?宫颈癌就是一种感染性疾病。宫颈感染的这种病毒是一种被称为人乳头状瘤病毒(HPV)的病毒,感染上HPV后,大部分女性能自身清除,然而,近10%的女性无法完全清除体内的HPV,HPV与DNA整合,改变宫颈表面细胞的性质,慢慢侵蚀正常的宫颈。2008年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豪森证明了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是宫颈癌的病源,为预防宫颈癌打下了基础。
宫颈癌与感染HPV有关
恶性肿瘤与病毒有关,上世纪70年代国内外都进行过研究,包括EB病毒与鼻咽癌的关系,疱疹病毒和HPV与宫颈癌的关系,白血病毒与白血病的关系等。1992年世界卫生组织宣布,超过2/3的宫颈癌病例是由病毒HPV16型及18型引起;对1050名妇女的研究证明,在印度、菲律宾、印尼、泰国,90%以上患宫颈癌的妇女都感染了HPV;中国香港对332名妇女阴道涂片异常的研究证明,感染HPV的比例为40%。而20~24岁,40~44岁女性是感染HPV的高峰,宫颈癌多数在50岁左右发生,从感染HPV高峰年龄段到宫颈癌高发年龄段,大约走过了10年以上时间。HPV感染者体内抗体出现高峰的时间,一般是在感染后6~12个月,感染后6个月的病人疣细胞切片可看到大量病毒。病毒可通过摩擦与接触传播。
传染多通过性接触
因为HPV病毒有传染性,宫颈癌是一种传染性疾病。它的主要传播途径就是男女之间的性接触,因此也是性传播疾病。在女性第一次性交后的第一年,感染率约为百分之三十;四十岁的妇女,感染率约为百分之七十至八十。绝大部分的性传染病,是性伴侣越多,发生率也越大;但宫颈癌不同,即使只有单一性伴侣,第一次性行为,只要有性器官接触,就存在被感染的机会。
八成女性曾被HPV感染 勿太惊慌
人体免疫系统能自动清除HPV病毒
HPV是一组嗜上皮细胞(感染皮肤或粘膜)的DNA病毒的总称。它有超过100种型别,其中约40种是生殖道上皮HPV。依据其引发癌症的危险程度,HPV可以分为高危型HPV(引发宫颈癌、肛门癌、外阴癌、阴道癌等癌症)与低危型HPV(生殖器尖锐湿疣等良性病变)。
据专家介绍,感染HPV并不鲜见,80%的女性在一生中会有一次感染,即使感染了HPV也没有什么可害怕的,这种感染通常是短暂性的,它们不会给身体带来重大危害,病毒通常会在8到12个月,最长不超过两年的时间内被免疫系统“扫地出门”。只有少数免疫机能比较弱的女性,无法消灭进入体内的HPV,造成HPV持续感染。
专家表示,成年有性生活的女性只需要每年定期做妇检防癌筛查,就可最大限度地避免宫颈癌的发生。
HPV持续感染应进行治疗
所谓HPV病毒持续感染,是指间隔一年以上连续两次检查均发现HPV阳性。持续感染通常没有明显的特异症状,张秋实主任表示,虽然目前尚无针对HPV病毒的特效治疗药物,但假如发现HPV持续感染,还是应该通过局部治疗或使用干扰素来增强人体自身的免疫力,杀死病毒。
持续感染假如没得到有效控制,继而出现宫颈细胞学的改变,那么就要警惕宫颈癌的癌前病变了。据悉,癌前病变又分为三级(CIN1、CIN2、CIN3),绝大多数一级病变通常会退回到一般的普通炎症,只有达到三级才发展为宫颈癌。
宫颈癌会传染吗
1.宫颈癌是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仅次于乳腺癌,是女性恶性肿瘤的第二位,全世界每两分钟有1位妇女死于宫颈癌、每年约有46万左右的新发病例。HPV(人类乳头状瘤病毒)感染与宫颈癌的关系最初在19世纪70年代提出,经过科学家20多年的研究,发现99.7%的宫颈癌中都可以检测到HPV DNA,这是迄今为止所报道人类肿瘤致病因素中的最高检出百分数,同时也证实了HPV与宫颈癌的病因学联系。基于这一发现,科学家们开展了高危型HPV感染的早期检测,极大地促进了宫颈癌的预防和早期诊断工作。HPV感染和宫颈癌之间关系的揭示,促成了史上第一支防癌疫苗的产生
2.尽管多数HPV感染是亚临床型(无症状感染)的,但仍然可以传染、散播。宫颈HPV感染最常见的结局是没有明显的临床表现,仅在短期内可检出HPV。绝大部分HPV感染会被机体免疫力自动清除,非致瘤性HPV的平均感染时间是8.2个月,致瘤性HPV则长达13.5个月。因此,多数HPV感染是一过性的、暂时的,会在18个月内自动转阴,尽管部分表现为慢性感染。仅极少数持续感染HPV的女性在她们的一生中会发生宫颈上皮内瘤变(宫颈癌前病变),继而发展为宫颈癌,其平均潜伏期也相当长,可达若干年以上。
3.一些未婚但有性生活史的年轻女性对自己感染HPV大为不解,其实宫颈HPV感染的高峰年龄在15~25岁。文献报道生育年龄的正常女性(包括宫颈细胞学检查无异常发现)HPV感染率在5%~50%。国外的一项对有性行为的大学生的研究发现,43%的正常宫颈组织中HPV 呈阳性。另一项研究对美国女大学生的调查也有类似的结果,约1/3的女大学生为HPV阳性。相同HPV亚型可以在性伴侣中检出,由性接触传播的HPV感染者通常是青春期和年轻女性,相反,从没有性生活史的女性罕有HPV感染;直接皮肤接触也是一种传播方式,HPV引起的皮肤疣非常多见,如学龄儿童在盆浴时被传播;母亲在生产时,产道的HPV感染也可以传播至婴儿的口腔和咽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