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耳道炎和中耳炎区别
外耳道炎和中耳炎区别
人体耳的结构分为外、中、内三个阶段,其中外耳和中耳是以鼓膜作为分界的,
外耳的炎症可以通过外耳道直接观察到,特别是出现化脓时,脓液可从外耳道流出,另外由于外耳道皮下组织的特殊性,在外耳道内一旦长了疖子一类病变,会比身体其它位置的疖子让人更痛苦难耐。
中耳的炎症位置较深,主要影响到听骨链和鼓室,进而影响听觉传导,导致听觉障碍。另外,由于中耳通过咽鼓管与咽部相连,故中耳炎症一般都有咽部不适感,或者咽部充血水肿的临床症状。如果中耳炎症非常严重,还可能导致鼓膜穿孔,脓液也会从外耳道流出,需要和外耳炎症鉴别诊断。
无论是外耳还是中耳炎症,抗炎治疗都是正确的措施。楼主第二天的症状可以认为是炎症发展导致对听骨链和鼓室的影响,进而影响听力,待炎症消退,听力自然恢复。
中耳的炎症如果治疗不恰当可能会遗憾终身(听力),如果觉得还不太清楚,或者觉得治疗后效果仍然不佳,建议去更高级医院,以免误诊。
症状体征
以耳内闷胀感或堵塞感,听力减退及耳鸣为最常见症状,常发生于感冒后,或不知不觉中发生,有时头位变动可觉听力改善,有自听增强,部分病人有轻度耳痛,儿童常表现为听话迟钝或注意力不集中。
鼓膜穿孔会引发什么疾病
1、中耳炎 中耳炎是鼓膜穿孔引起的最常见的并发症,由于鼓膜穿孔,导致外界的细菌极易进入中耳,引起中耳炎发生,严重的甚至并发中耳胆脂瘤,危害患者的耳部健康。
2、外耳道炎鼓膜穿孔之后,鼓膜的防御作用减弱,外耳道与中耳直接相通,更容易受到中耳影响,引起外耳道炎。
3、耳聋耳鸣鼓膜穿孔的并发症还表现在患者的耳部听力上,鼓膜穿孔之后,鼓膜的有效振动面积减少,对声音的敏感度降低,就会引起听力下降的现象,造成耳聋耳鸣的发生。
4、脑部脓肿鼓膜穿孔不及时处理,导致穿孔变大,中耳更容易受到炎症侵袭,诊治蔓延至骨质、颅部,就会引起脑膜炎、脑脓肿等严重的鼓膜穿孔的并发症。
外耳道炎和中耳炎之间的区别
耳朵是我们身体当中非常重要的器官,如果平时生活当中不注意耳朵的保养,这个时候将会给耳朵造成炎症的发生,也会直接地影响着我们的身体健康。外耳道中耳炎是怎么回事呢?外耳道炎和中耳炎是两种不同的耳朵的疾病。中耳炎是包括细菌和病毒,这个时候都会直接地引起中耳炎的发生。我们下面就来具体的了解一下。
区分外耳道炎和中耳炎
大家对于外耳道炎和中耳炎并不是十分的了解,那么外耳道中耳炎有什么样的表现呢!外耳道炎会直接的对我们的外耳道造成一定的伤害包括耳朵出现了接种就会引起疼痛,会直接地影响我们的耳道鼓膜以及中耳。细菌会直接的进入到外耳道,这个时候就会引起炎症的表现,这种情况下就会影响我们的听力,而急性的中耳炎则会直接地造成耳聋和耳鸣的症状区分外耳道炎和中耳炎,一定要尽快到医院去进行诊治。
耳朵疼什么原因
可能大家都有过耳朵疼的经历,偶尔因为挖耳导致耳道受损,会导致耳朵疼。但是如果耳朵经常疼痛,患者一定不能听之任之,务必重视起来,及时前往就医。导致耳朵疼的原因很多,医治的方法很多,但是不能因为症状较轻就不去就医。
一、耳源性耳朵痛
1.耳廓疾病:耳廓软骨炎、耳廓皮炎及湿疹、耳廓丹毒、先天性展管伴感染、外耳结核、耳廓血肿。
2.外耳道疾病:外耳道炎、外耳道疖、恶性外耳道炎、外耳道真菌病、外耳道叮聆栓塞、外耳道胆脂瘤、外耳道外伤、耳道阻塞性角化症。
外耳道发炎是引起耳朵疼痛的原因之一。外耳道发炎一般还会伴有灼热感,且疼痛感比较强烈。嘴巴在吃东西的时候还会加重疼痛感,严重者还会引带着同一侧的头部都在疼。
外耳道发言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洗澡或者游泳的时候,水进入外耳道未被及时擦干,从而开始腐蚀外耳道的皮肤,导致外耳道发炎。耳朵是人体的听觉器官,和大脑神经紧密相连,外耳道炎是我们肉眼可以及时严查的疾病,严重者还会有分泌物流出,所以耳朵疼千万不可忽视,要自己检查一下耳朵里是否有分泌物,及时清理外耳道。
3.中耳疾病:大疱性鼓膜炎、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急性发作、鼓膜外伤、气压创伤性中耳炎、急性乳突炎、结核性中耳炎、中耳恶性肿瘤。
中耳炎前期的表现主要就是耳痛,有时还会感觉到耳朵受到压迫。一般中耳炎在耳朵产生疼痛感2-3天之后会流出脓液或者出现听力明显下降。
中耳炎如果得不到及时的治疗还会引起一系列的并发症,例如头痛、听力下降。更加严重的后果是中耳炎将会影响大脑的健康,如果治疗不及时,将会影响大脑的发育。
二、神经性耳朵痛
具体是舌咽神经痛;膝状神经节痛;喉上神经痛;颈神经丛痛。
三、反射性耳朵痛
1.耳周疾患:耳周急性淋巴结炎、腮腺炎。
2.鼻部疾患:急性鼻窦炎、上颌窦癌。
3.口腔、咽部疾患:智齿冠周炎、舌根部溃疡、急性扁桃体炎、扁桃体摘除术后、咽部肿瘤、咽部脓肿、咽部溃疡。
4.喉部疾病:喉结核、下咽癌、茎突过长。
耳朵里面疼怎么回事
在我们的生活中,可能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就是平时挖耳朵的时候不小心如果是掏的过深,就很有可能会导致耳朵里面疼的情况发生,有的时候这种疼痛感很快就会消失,但是有的时候却会疼很久。其实,如果是长时间出现了耳朵里面疼的话,则有可能是一些疾病导致的,具体耳朵里面疼怎么回事?
当出现耳朵里面疼的情况的时候,人们自然而然的会认为是耳朵出现了某些疾病,其实人面五官都是相通的,其他的器官如果是有什么疾病发生的话,一样会导致耳朵里面疼的情况出现。具体什么原因会引起耳朵里面疼?
一、耳源性耳朵疼
1、耳廓疾病:耳廓软骨炎、耳廓皮炎及湿疹、耳廓丹毒、先天性展管伴感染、外耳结核、耳廓血肿。
2、外耳道疾病:外耳道炎、内耳道、恶性外耳道炎、外耳道真菌病、外耳道叮聆栓塞、外耳道胆脂瘤、外耳道外伤、耳道阻塞性角化症。
3、中耳疾病:大疱性鼓膜炎、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急性发作、鼓膜外伤、气压创伤性中耳炎、急性乳突炎、结核性中耳炎、中耳恶性肿瘤。
二、反射性耳朵疼
1、耳周疾患:耳周急性淋巴结炎、腮腺炎。
2、鼻部疾患:急性鼻窦炎、上颌窦癌。
3、口腔、咽部疾患:智齿冠周炎、舌根部溃疡、急性扁桃体炎、扁桃体摘除术后、咽部肿瘤、咽部脓肿、咽部溃疡。
4、喉部疾病:喉结核、下咽癌、茎突过长。
知道了耳朵里面疼怎么回事,如果是您再次出现了这种情况的话,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来进行对照,看是因为什么原因导致的,找到了导致耳朵里面疼的原因,在进行针对性的治疗,这样才可以让您彻底的解决耳朵里面疼的问题。
耳朵总是痒怎么回事 预防耳内进水防止外耳道发炎
我们的外耳道深达2.5~3厘米,而且还不直,外耳道皮肤还有许多纤细的绒毛。游泳或洗澡、洗头时耳内进水,水不容易出来,会诱发急性外耳道炎,如果治疗不及时会导致听力下降。特别对那些已经有中耳炎或鼓膜穿孔的人,还非常容易导致中耳炎。中耳一旦发炎就会出现耳朵长期流脓的症状,最重会导致渐进性的听力损害,治疗起来也非常繁琐、费事、费力。那么,一旦外耳道内进水了怎么办呢?你可以通过单脚垫脚蹦跳的运动让水流出来,或用棉签把水吸出,再不行可以用电吹风把耳内的水蒸发出来。
外耳道炎的诊断与鉴别
外耳道炎需要和其它外耳道疾病如外耳道真菌病等鉴别:
外耳道后壁疖肿严重者可使耳后沟及乳突区红肿,应注意与急性乳突炎鉴别,急性乳突炎者多有急性或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病史,发热较明显,无耳廓牵拉痛,而有乳突部压痛;有鼓膜穿孔或鼓膜明显充血,脓液较多;X线乳突摄片示乳突气房混浊或有骨质破坏。
外耳道炎的检查方法:
外耳道疖检查有耳廓牵引痛及耳屏压痛,外耳道软骨部皮肤有局限性红肿,外耳道后壁疖肿严重者可使耳后沟及乳突区红肿,弥漫性外耳道炎检查亦有耳廓牵拉痛及耳屏压痛,外耳道皮肤弥漫性红肿,外耳道壁上可积聚分泌物,外耳道腔变窄,耳周淋巴结肿痛,外耳道皮肤增厚,皲裂,脱屑,分泌物积存,甚至可造成外耳道狭窄
外耳道炎很容易和其他一些耳部疾病相混淆,很多患者会将外耳道炎误认为是中耳炎,为了避免这种状况出现,耳鼻喉科专家将外耳道炎的准确诊断依据进行了详细总结。
外耳道炎诊断方法:
一、外耳道皮肤受水浸渍,中耳脓液刺激,挖耳损伤继发感染。外耳道湿疹、糖尿病亦可为诱因。
二、耳痛呈跳动性,张口咀嚼时加重,可放射到颞部。常伴头痛、发热和全身不适。
三、耳道皮肤呈弥漫性充血、糜烂、结脓痂。疖肿局限于外耳道外1/3,呈丘状隆起,成熟时顶部有脓点。
四、耳屏压痛,耳郭牵拉痛,或乳突皮肤红肿压痛,耳周淋巴结可肿大压痛。
肝胆湿热上结耳道,熏灼肌肤,故弥漫性肿胀为甚,疼痛较剧。肿甚堵塞耳窍,故有暂时听力减退,耳部脉络多连头面,故痛连腮部头部。若邪毒阻滞脉络,则耳前后痰核肿大疼痛;若热腐肌肉,则化脓;肝胆郁热,故发热或寒热往来,口苦咽干,舌质红,舌苔黄腻等;脉弦数也是肝热之象。
患者诊断为外耳道炎后,一定要及时进行治疗耳鼻喉科专家指出,在确诊患有外耳道炎之后,应及时的到正规的耳鼻喉医院进行治疗,以免延误了最佳的治疗时机而使病情发生恶化,造成更加严重的后果。耳鼻喉科是专门针对耳鼻喉类疾病而设立的科室,对于外耳道炎、中耳炎等疾病都有着非常高效的治疗手段。
温馨提示:外耳道炎的诊治大家就要在日常生活中认真的重视,希望患者朋友能够了解外耳道炎的注意因素,在日常生活中多加注意,避免这种疾病因为治疗不当诱发更为严重的后果。
外耳道炎和中耳炎有什么区别呢
1、炎症发生部位的不同:外耳道炎发生于外耳道,所谓外耳道是一条自外耳门至鼓膜的弯曲管道,全长约2.1~2.5cm,外耳道内表面覆有一层皮肤,皮肤内感觉神经末梢丰富,所以外耳道患疖肿时,会异常疼痛。而中耳炎发生于中耳,中耳是耳的一个解剖结构,在层次上位于外耳和内耳之间,包括鼓室、咽鼓管、乳突窦和乳突小房,为一含气的不规则腔道,大部分在颞骨岩部内。中耳是传导声波的主要部分,故发生中耳炎时会出现耳鸣耳聋的症状。
2、炎症发生的原因不同:外耳道发炎,为耳道有水进入,水中的细菌侵犯耳道,或挖耳后皮肤损伤,细菌乘机侵入引起,也可因异物、中耳炎脓液、游泳时进水等诱发。中耳发炎则经常是普通感冒或咽喉感染等上呼吸道感染所引发的疼痛并发症。
3、炎症发作时症状不同:外耳道炎发作时耳内跳痛,张口、咀嚼和打哈欠时疼痛加剧,拉耳廓或压耳屏有明显疼痛。外耳道炎常长在外耳道口,呈局限性隆起,整个外耳道皮肤红肿,脓肿形成后顶部变软,脓熟后可自行溃破,流出少量稠厚脓液,常带有血丝,此时疼痛很快明显缓解。而慢性中耳炎是中耳粘膜、鼓膜或深达骨质的慢性炎症,常与慢性乳突炎合并存在。
4、炎症对听力的影响不同,外耳道炎一般对听力影响不大,而急性中耳炎则会引起耳鸣耳聋。
弥漫性外耳道炎是如何引起的
温度和湿度变化
温度上升或湿度增加,外耳道软骨段皮肤的角质层吸收水分、细胞间发生水肿,常可导致耵聍的化学变化和耵聍腺管栓塞,耵聍排出减少,从而降低了耵聍应有的防御作用。
外耳道皮肤pH值改变
健康人的外耳道皮肤稍偏酸性。如外耳道进水或使用不当的滴耳液,可使外耳道pH值转为碱性,使抵抗力下降,外耳道皮肤变得脆弱,容易遭受细菌等的入侵。随着外耳道pH值的增高,这就给微生物的入侵创造了有利条件,特别是给假单胞菌属创造了一个合适的生长环境,多数细菌能在皮肤有轻微损伤的情况下入侵皮肤,通过皮肤分泌系统穿过真皮进入皮下组织,形成弥漫性外耳道炎。
中耳炎分泌物的刺激
慢性中耳炎、长期外耳道流脓,脓性分泌物的持续刺激,常可导致外耳道皮肤受损。
挖耳
许多人有不良的挖耳习惯,常用手指、特别是用长指甲挖耳时,更易损伤外耳道表皮。用发夹、火柴棒、牙签、钥匙等硬物挖耳,经常有损伤外耳道皮肤的可能。外耳道皮肤的直接损伤和污染常导致细菌感染。
变态反应
在许多疾病中,变态反应起着重要作用,外耳道也存在过敏变态反应,并常在此基础上继发感染。
全身性疾病
如糖尿病,内分泌功能紊乱,贫血等也是致外耳道皮肤感染的原因。
细菌学研究指出,细菌性外耳道炎中,外来菌是主要的细菌来源。从正常外耳道分离出来的细菌主要是表皮葡萄球菌和棒状杆菌属,而假单胞菌在正常外耳道中很少被发现。这也就提示外来细菌在正常外耳道寄生、繁殖,并引起感染,其中环境因素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革兰阴性细菌是在病态外耳道炎中最容易被培养出来的细菌,其中假单胞菌占33%~66%,肠球菌和变形杆菌也是经常被培养出来的细菌。葡萄球菌是最常见的革兰阳性细菌,也是外耳道疾病中最常被培养出来的病原微生物之一。在弥漫性外耳道炎中,真菌和酵母菌也时有发现,占培养率10%,但无明确的临床意义。
双氧水治疗儿童中耳炎有效吗
中耳炎分型很多,使用双氧水不是消毒,目的是清除外耳道和中耳内的脓液。不同类型的中耳炎特点不同,非化脓性中耳炎如卡他性中耳炎可以有听力下降、堵闷感,自听过强等症状,化脓性中耳炎分为急性中耳炎和慢性中耳炎,急性中耳炎可以有耳痛、听力下降、外耳道流脓等症状,慢性中耳炎分为慢性单纯性中耳炎、慢性骨疡性中耳炎和慢性胆脂瘤性中耳炎,都有长期外耳道流脓症状,听力下降症状,骨疡性和胆脂瘤性中耳炎脓液有臭味,可以引起脑脓肿。
双氧水治疗儿童中耳炎有效吗?氧化氢溶液适用于化脓性外耳道炎和中耳炎、文森口腔炎、齿龈脓漏、扁桃体炎及清洁伤口。清洁伤口,3%溶液。高浓度对皮肤和粘膜产生刺激性灼伤,形成一疼痛“白痂”。以本品连续应用漱口可产生舌乳头肥厚,属可逆性。本品溶液灌肠时,当含过氧化氢(H2O2)浓度≥0.75%可发生气栓或(和)肠坏疽。
双氧水可以治疗儿童中耳炎,但其它治疗方法如下:
1、手术治疗中耳炎:中耳炎手术进行时间平均约需1.5个小时左右,视困难度增减。若连同准备、麻醉及恢复一起算,约需 2~3个小时。如果是珍珠瘤的话,就需要较多的时间。首先是做切口,切口可以从耳前或后皮肤切开进入,视破洞大小以及位置而定,较小的破洞甚至直接修补,不须动到外耳。如果要从耳后开,则术前需要将头发剃至耳上三公分。如果要从耳前开,则只需要将鬓角剃至耳壳上缘即可。开刀时在显微镜下将病变组织除去后,即修补耳膜。若有听骨缺损的问题,则同时处理。接下来将外耳道用软胶填塞,接着伤口缝合,中耳炎手术即完成。
2、药物治疗中耳炎:中耳炎是一种发生在任何年龄阶段的炎症,这个疾病给患者的身心健康带来很大的伤害,很多患者都想尽早康复。由于很多人都缺乏对中耳炎用药的认识,他们往往不知道该怎样用药。单纯型以局部用药为主:可用抗生素水溶液或抗生素与类固醇激素类药物混合液,如 0.25%氯霉素液、氯霉素可的松液、氧氟沙星滴耳液、聪聪滴耳油能治疗中耳炎及外耳道炎等预防复发达到根治。
耳炎的简介
耳炎可分为外耳炎及中耳炎。
外耳指的是耳和耳道。中耳在耳膜之内,包括三个精致的耳骨。耳道分泌油脂和耳垢,若耳道有水进入,水中的细菌侵犯耳道,形成外耳道炎。外耳炎是外耳道皮肤的炎症性病变。外耳炎为弥漫性,多由挖耳后皮肤损伤,细菌乘机侵入引起,也可因异物、中耳炎脓液、游泳时进水等诱发。发作时耳内跳痛,张口、咀嚼和打哈欠时疼痛加剧,拉耳廓或压耳屏有明显疼痛。听力影响不大,是与急性中耳炎的区别之点。严重时伴有耳下淋巴结肿痛及发热。外耳道炎时整个外耳道皮肤红肿,少量脓性分泌物,急性治疗不当可转为慢性。亦有起病即为慢性表现,如外耳道不适、微痛、微痒、少量黄色分泌物或皮屑等。
中耳炎是累及中耳( 包括咽鼓管鼓室 鼓窦及乳突气房 )全部或部分结构的炎性病变绝大多数为非特异性炎症尤其好发于儿童可分为非化脓性及化脓性两大类。非化脓性者包括分泌性中耳炎、气压损伤性中耳炎;化脓性者有急性和慢性之分,特异性炎症少见,如结核性中耳炎等。
中耳炎和外耳炎的区别
中耳在耳膜之内,包括三个精致的耳骨。外耳指的是耳和耳道。
中耳炎就是中耳发炎,经常是普通感冒或咽喉感染等上呼吸道感染所引发的疼痛并发症。慢性中耳炎是中耳粘膜、鼓膜或深达骨质的慢性炎症,常与慢性乳突炎合并存在。急性中耳炎未能及时治疗,或病情较重,也可能形成慢性中耳炎。
耳道分泌油脂和耳垢,若耳道有水进入,水中的细菌侵犯耳道,就会引发外耳炎。外耳道疖和外耳道炎均为外耳道皮肤的炎症性病变。外耳道疖为局限性、化脓性;外耳道炎为弥漫性,多由挖耳后皮肤损伤,细菌乘机侵入引起,也可因异物、中耳炎脓液、游泳时进水等诱发。发作时耳内跳痛,张口、咀嚼和打哈欠时疼痛加剧,拉耳廓或压耳屏有明显疼痛。听力影响不大,是与急性中耳炎的区别之点。
外耳道疖常长在外耳道口,呈局限性隆起,脓肿形成后顶部变软,脓熟后可自行溃破,流出少量稠厚脓液,常带有血丝,此时疼痛很快明显缓解。外耳道炎时整个外耳道皮肤红肿,少量脓性分泌物,急性治疗不当可转为慢性。亦有起病即为慢性表现,如外耳道不适、微痛、微痒、少量黄色分泌物或皮屑等。
鼓膜炎病人的饮食宜忌
鼓膜炎在饮食上,多食菊花脑、菊花茶、芹菜、绿豆芽、丝瓜、苦瓜等,忌水产品和猪头肉、公鸡、鹅等发物,也忌辣椒、榨菜、生姜等刺激物。
1.注意保持耳部卫生,忌用不干净的器械挖耳,洗头、游泳时,避免污水入耳。
2.积极治疗流感,防止继发鼓膜炎。
3.忌食辛辣刺激食物。
4.可同时服用中药治疗。
急性鼓膜炎:
1.局部给予热敷及理疗。
2.使用酚甘油或复方新霉素滴耳剂滴耳
3.出现炎症时,可全身给予抗生素、磺胺类药物治疗。
4.并发外耳道炎、中耳炎,按照外耳道炎、中耳炎给予相应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