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早产儿 快学7要点
哺乳早产儿 快学7要点
1.母乳很重要
相比足月的新生儿来说,母乳对早产儿更为重要,它含有丰富的蛋白质、DHA、镁和铁,含有多种免疫成分。母乳对宝宝很重要,配方奶喂养增加了患坏死性小肠结肠炎(部分直肠坏死对早产儿来说是致命的)的风险,喝配方奶的早产儿在智力发育上不如母乳喂养的早产儿。
2.袋鼠式护理也很重要
袋鼠式护理(肌肤接触)对早产儿尤其重要,袋鼠式护理重要性: *维持宝宝正常体温 *帮助宝宝保持镇静 ,让宝宝紧贴妈妈的乳房 *将妈妈和宝宝紧密连接在一起
3.挤奶也很重要
相比足月的宝宝,早产儿消化吸收能力差,所以随着宝宝慢慢长大体质增强,挤奶也成了喂养宝宝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一天你最少得挤8次才行。
4.使用母乳增强剂帮助早产儿
早产儿需要补充各种营养元素,通常胎儿在怀孕的最后三个月会在母亲体内积攒各种营养元素,而早产儿却错过了最佳时期。建议早产儿父母使用母乳增强剂来给自己的宝宝提供更多的蛋白质和矿物质,母乳增强剂通常是用在牛奶中,使用母乳增强剂会影响母乳的抗感染性特性。母乳增强剂现在供应范围越来越广泛,使用者越来越多,这就导致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发病率越来越高。
5.根据早产儿的不同来哺乳
母乳喂养是要一个妈妈个人进行的循序渐进的过程,有些早产儿在怀孕32周后就出生,有些时间会稍微长点,一旦他们出生就要给他们进行母乳喂养。早期频繁的皮肤接触让你和宝宝给你和你宝宝更久亲密接触的时间,就算早产儿吸不到乳汁也是有益的。开始时一天就喂一到两次的样子,宝宝会在喝奶的时候睡着,妈妈们也会很累这都是正常现象。
6.宝宝放置位置和皮肤接触会有影响
宝宝的放置位置,让他紧贴你的乳房能帮他更好的喝奶。将宝宝窝在腋下呈“抱足球”姿势,在身体下放个枕头,有些妈妈喜欢这个姿势喂奶,而有些妈妈喜欢让宝宝爬在胸前呈十字型喂奶,趴着胸前时就需要用手腕和手掌托着宝宝的脖子。
7.使用乳头罩
早产儿不太会吮吸,吞咽能力弱,所以在喂奶时要减小来流量防止噎到,乳头罩能起到控制奶流量的作用。
早产儿的智力健康水平会偏低吗
关于早产儿的存活率
在过去的20年中,随着技术的发展和经验的积累,发达国家早产儿的存活率也在不断攀升。据粗略统计,在怀孕第23周出生的婴儿存活率大约为17%,而在第25周出生的婴儿存活率上升至50%,在第27周出生的婴儿,存活率更是高达90%。
到了第34周出生的婴儿,存活率已经和足月出生婴儿的存活率基本持平。有一项最新的调查结果更让我们信心百倍:在瑞典,通过医疗介入,在怀孕第22~26周出生的婴儿已经一部分安然度过了他们人生当中的第一个生日。
但是,医疗介入是否违背自然规律,尤其是多大的早产儿需要医疗介入,这些仍是有很大争议的问题。2006年,努斐尔德生物伦理理事会的一项报告就给出了医疗介入在伦理学层面的参考依据:22周零6天的早产儿通常不应予以救治,22周以下的早产儿一律不应予以救治,甚至是23周到23周零6天之间的早产儿,如果医生认为救治并非最有利于婴儿的做法,那么有权拒绝救治,不必承担任何法律责任。这项报告一出台,又对日益增长的早产儿存活率起到了抑制作用。
是否应该通过医疗手段救治早产儿,这真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但我们可以肯定的是:哪怕是和短短的十年前相比,现在早产儿的状况已经大有不同了。
长期影响
除了存活率越来越高以外,早产儿的情况并不乐观,他们还要面对存活后的一系列短期和长期的挑战。短期易出现的问题有:由于肺部发育不健全而引起的呼吸问题,大脑性麻痹以及许多致命疾病。从长期来看,早产儿则容易表现出学习和发育方面的某些缺陷。
最近有一项调查,有人从1995年的早产儿当中选出219名被调查者一他们真算得上早产,不足26周就出生了,对他们的IQ和学习能力进行了分析,并从他们的同学中挑选了153名足月出生的孩子作为对照组。结果发现,1/3的早产儿阅读能力比对照组更差,44%的早产儿学数学很吃力。这些孩子们的IQ平均值也比对照组略低。
保持信心
除了那些不可避免的问题之外,早产儿也有许多健康成长的例子,可以让早产的父母们心存希望。
最令人惊讶的例子恐怕要属艾米莉亚,泰勒了。她于2006年10月24日出生于美国迈阿密,出生时仅有21周零6天。当时她身长只有9英寸(约合22.9厘米),重10盎司(约合0.28公斤)——大约只有一只笔那么长,还不足一罐可乐重。美国儿科协会规定,不足23周的婴儿是“不得救治”的。看来,她不仅逃过了自然规律,也逃过了美国法律。多亏她妈妈索妮亚没有让医生知道她究竟有多大。
索妮亚在怀孕仅仅第19周时就出现了早产迹象。9天之后,医生认为她不能再拖了,于是为她进行了剖腹产。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小艾米莉亚不仅无需借助医疗器械就能自己呼吸,甚至还能发出微弱的哭声。医生以为她大概足够23周了,显然,索妮亚没有向医生说实话,她害怕医生会放弃对孩子的救治。
由于有一点消化和呼吸系统的问题,以及轻微的脑出血症状,艾米莉亚在医院住了4个月才回家。不过她现在是一个非常健康的宝宝。
如果你们也面临着早产问题,一定要鼓起勇气,保持信心,想想艾米莉亚·泰勒,想想伊萨克·牛顿和温斯顿·邱吉尔。后两位也都是早产儿,可他们却成了响当当的大人物,不是吗?
早产儿喂养常识大全
现在的生活条件比以前要远远高出不知道多少倍,儿童脾胃不好多半不是吃的少了,而是吃的太好了,可能是由于孩子在饮食方面不规律,正常的三餐吃的太少,平时的零食吃的太多导致的,这个时候儿童脾胃不好怎么调理成了一个大问题。早产宝宝吃什么奶好?
由于早产儿提前出生,他们的营养储备先天不足,而出生后又要快速生长,需要更多的营养物质。另一方面,他们的胃肠道还未发育成熟,消化吸收能力差,所以早产的宝宝需要特别对待。那么吃什么奶才能满足他们的需要呢?
1.早产母乳:早产母乳的热卡密度67kcal/100 ml,但成分与足月母乳不同。早产母乳中蛋白质含量高,利于早产儿快速生长的需求;乳清蛋白比例高,利于消化和加速胃排空;脂肪和乳糖量较低,易于吸收;钠盐较高,利于补充早产儿的丢失;钙磷易于吸收,利于骨骼发育。与配方奶喂养相比,喂母乳后胃排空更快。母乳中的某些成分,包括激素、肽类、氨基酸、糖蛋白,对小肠的成熟起一定作用。早产母乳中的乳铁蛋白、溶菌酶、分泌型IgA和干扰素有助于保护早产儿防御包括败血症和脑膜炎在内的感染,对于早产儿这一高危群体非常有益。母乳喂养可减少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发生,可能与分泌型IgA对消化道的保护作用和母乳中的低聚糖阻止细菌粘附于宿主的消化道粘膜有关。早产母乳中富含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如DHA)和牛磺酸,是成熟母乳的1.5~2倍,促进早产儿视网膜和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直接哺乳能增进母子的情感交流,增强母爱和母亲的信心。目前证据表明,母乳喂养时间越长,将来发生代谢综合征(肥胖、高血压、Ⅱ型糖尿病、心脑血管病)的几率越低。以上这些方面的益处均可正面影响早产儿的健康和远期预后。
但对于胎龄小、出生体重低的早产宝宝来说,纯母乳喂养摄入的包括蛋白质、矿物质等在内的营养成分不够其生长所需,生长速度较慢,有造成骨发育不良和代谢性骨病的危险,因此在国外常使用母乳强化剂(human milk fortifier, HMF)以确保其快速生长的营养需求。母乳强化剂含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按照一定的配比加入母乳中喂给宝宝吃(千万不能直接冲水喝或加在奶粉里)。在早产儿住院期间,当他们耐受纯母乳喂养之后,就可以添加母乳强化剂了。一般按标准配制的强化母乳可使其热卡密度至80~85 kcal/100 ml。在国外母乳强化剂有多种商品化产品,但目前尚未引进中国。
中国早产儿现状
早产儿是新生儿中的一个特殊的群体,是指胎龄未满37周就出生的新生儿。近年来我国早产儿发生率有逐年上升趋势,根据2005年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新生儿学组的调查资料,早产儿的发生率已由原来的5%上升为8.1%,而且出生时的胎龄也越来越小,出生体重越来越轻,逐渐接近欧美等发达国家(美国7.1%~17.1%)。因此,如果按照每年出生2000万新生儿计算,每年新增的早产儿将会会超过160万。
早产儿由于各个系统和器官都还没有发育成熟,因此也是多种疾病容易发生的髙危人群。胎龄越小,出生体重越低,发病率越高,死亡率也越高。近年来由于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的普遍建立和生命救治技术的显著提高,早产儿的存活率已经有了非常显著的提高,但同时发现:存活早产儿的远期预后并不是那么乐观,已经引起各界的高度关注。
谈到早产儿的远期预后,最令家长担心的就是脑瘫。早产儿容易发生脑损伤,这与早产儿发育中脑的生理解剖特点密切相关,是引起早产儿神经发育后遗症的主要原因,伤残类型除脑瘫外,还包括智力低下、癫痫、视听障碍等。例如,国内外的资料显示:早产儿脑瘫发生率约为3%,智力低下发生率约为7.8%;出生体重低于1500g的VLBW早产儿9%有视觉障碍,11%有听觉障碍,55%有学习困难,20%需要特殊教育。
除此之外,与早产相关的其它问题还包括眼睛和肺的问题,早产儿在生后早期常常因为这样那样的疾病而需要用氧和呼吸机治疗,这些治疗常可影响早产儿不成熟的视网膜血管形成和不成熟的支气管和肺受到损伤,从而影响早产儿的视力和需长期依赖氧气,宝宝在出院后容易发生呼吸道感染而需反复住院。
早产宝宝的营养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早产儿发生宫外生长迟缓的比例很高。出院后虽然会出现追赶生长,但有相当部分的早产儿在婴儿期、儿童期和青春期的身长、体重、头围仍然低于同矫正年龄的足月儿,这些孩子成年后患心血管疾病和Ⅱ型糖尿病的风险也相对较高。
因此早产儿不仅在出生后早期需要较长时间的住院治疗外,出院后的管理也是一个相当重要的问题,必须定期随访,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早期干预,从而预防或减轻伤残的发生。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饮食保健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是由于早产儿长期吸氧导致的未血管化的视网膜发生纤维血管瘤增生、收缩,并进一步引起牵拉性视网膜脱离和失明。如果被证实患有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在治疗之余,更需要正确的喂养和护理。
对于早产儿的喂养,一般主张早喂养,如果孩子曾发生紫绀、呼吸困难或手术产者,可以考虑推迟喂养,先适应静脉补液维持营养的供给。尽早喂养能够降低低血糖的发生率,同时会减少血胆红素的浓度。
喂养的方法最好选择母乳直接喂养,如果孩子的吮吸和吞咽功能比较弱,或体质较轻,才考虑使用奶瓶、滴管或胃管喂养。哺乳量需要根据孩子出生的天数和体重而定,可以参照一下公式:出生10天内:每日哺乳量(ml)=(婴儿出生实足天数+10)×体重(克/100);出生10天后:每日哺乳量(ml)=1/5-1/4体重(克);如果早产儿未能吃完一定的量,可以将剩下部分用静脉注射补充。
喂养的时间统一需要严格的遵守:体重1000克以下者:每小时喂一次。体重1001-1500克者:每1.5小时喂一次。体重1501-2000克:每2小时喂一次。体重2001-2500克,每3小时一次。为了孩子的健康,请父母和医护人员严格按时喂养。
早产儿对营养的需求也比足月儿要多,同样需要每天补充足够的营养。热量:每日每公斤体重需热卡110~150千卡。氨基酸:早产儿摄入氨基酸的途径必需是食物,其他渠道无法补充。蛋白质:早产儿蛋白质的需求量高于足月儿。维生素:注意补充维生素E以及其他脂溶性维生素。无机盐:需求量同样会比足月儿大。及时患儿的视网膜病变以及好转或痊愈,但在成长过程中,早产儿的患病率会比足月儿要高,需要家长的长时间悉心照顾。
哺乳早产儿 快学7要点
1.母乳很重要
相比足月的新生儿来说,母乳对早产儿更为重要,它含有丰富的蛋白质、DHA、镁和铁,含有多种免疫成分。母乳对宝宝很重要,配方奶喂养增加了患坏死性小肠结肠炎(部分直肠坏死对早产儿来说是致命的)的风险,喝配方奶的早产儿在智力发育上不如母乳喂养的早产儿。
2.袋鼠式护理也很重要
袋鼠式护理(肌肤接触)对早产儿尤其重要,袋鼠式护理重要性: *维持宝宝正常体温 *帮助宝宝保持镇静 *让宝宝紧贴妈妈的乳房 *将妈妈和宝宝紧密连接在一起
3.挤奶也很重要
相比足月的宝宝,早产儿消化吸收能力差,所以随着宝宝慢慢长大体质增强,挤奶也成了喂养宝宝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一天你最少得挤8次才行。
4.使用母乳增强剂帮助早产儿
早产儿需要补充各种营养元素,通常胎儿在怀孕的最后三个月会在母亲体内积攒各种营养元素,而早产儿却错过了最佳时期。建议早产儿父母使用母乳增强剂来给自己的宝宝提供更多的蛋白质和矿物质,母乳增强剂通常是用在牛奶中,使用母乳增强剂会影响母乳的抗感染性特性。母乳增强剂现在供应范围越来越广泛,使用者越来越多,这就导致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发病率越来越高。
5.根据早产儿的不同来哺乳
母乳喂养是要一个妈妈个人进行的循序渐进的过程,有些早产儿在怀孕32周后就出生,有些时间会稍微长点,一旦他们出生就要给他们进行母乳喂养。早期频繁的皮肤接触让你和宝宝给你和你宝宝更久亲密接触的时间,就算早产儿吸不到乳汁也是有益的。开始时一天就喂一到两次的样子,宝宝会在喝奶的时候睡着,妈妈们也会很累这都是正常现象。
6.宝宝放置位置和皮肤接触会有影响
宝宝的放置位置,让他紧贴你的乳房能帮他更好的喝奶。将宝宝窝在腋下呈“抱足球”姿势,在身体下放个枕头,有些妈妈喜欢这个姿势喂奶,而有些妈妈喜欢让宝宝爬在胸前呈十字型喂奶,趴着胸前时就需要用手腕和手掌托着宝宝的脖子。
7.使用乳头罩
早产儿不太会吮吸,吞咽能力弱,所以在喂奶时要减小来流量防止噎到,乳头罩能起到控制奶流量的作用。
早产儿营养及喂养标准
早产儿的营养及喂养:
目前各界较重视,一般主张早喂养,使其生理体重下降时间缩短,或程度减轻,低血糖率发生减少,血胆红素浓度相对减少。一般生后6~12小时开始喂糖水,24小时开始喂乳,体重过低或一般情况较差者,如曾发生紫绀、呼吸困难或手术产者,可适当推迟喂养,静脉补液。
哺喂方法:
按早产儿成熟情况不同而异,对出生体重较重的、吮吸反射良好的,可直接哺乳,反之用滴管或胃管喂养。
摄入量随早产儿出生体重及成熟程度而定,可参考早产儿摄入量计算公式。
出生10天内早产儿每日哺乳量(ml)=(婴儿出生实足天数+10)×体重(克/100)
10天后每日哺乳量(ml)=1/5-1/4体重(克)
以上摄入量为最大摄入量,如早产儿不能吃完,可将剩余部分由静脉补充,以保证蛋白质、热卡和水分的供给。
喂奶间隔时间:
可根据奶方和体重安排,一般体重1000克以下者,每小时喂一次;1001~1500克者,每1。5小时喂一次;1501~2000克,每2小时喂一次;2001~2500克,每3小时一次,或具体情况分别对待。
早产儿营养需要量的问题,是个不断探讨研究的问题:
一般认为早产儿对热量的要求高于成熟儿,每日每公斤体重需热卡110~150千卡。因早产儿安静代谢率,指肺呼吸的作功比成熟儿大,但吸收能力低于成熟儿,所以热能的供给还是以稍低开始为宜。视情况逐步加多。
蛋白质:
成熟儿从母乳中摄入的蛋白质占总热量的6~7%,早产儿摄入的蛋白质占总热量的10。2%,高于正常儿。
氨基酸:
正常儿必需氨基酸为9种,早产儿为11种,因早产儿缺乏有关的转化酶,不能将蛋氨酸转化成胱氨酸,苯丙氨酸转化成酪氨酸,因此胱氨酸、酪氨酸成为必需氨基酸,必须从食物中摄取。
无机盐:
早产儿比成熟儿需要的多,因为胎儿的最后阶段,是无机盐增加的阶段,如:钙、磷、铁都要增加,不足月的,早产儿体内就会缺乏无机盐。
维生素:
早产儿缺维生素E,易出现溶血性贫血,早产儿对脂肪的吸收率不如成熟儿,并可能缺乏脂溶性维生素及其它营养素。早产儿食配方食品还是以母乳喂养好,待研究。
总之早产儿的营养应因人而异。因情况不同,个体差异,营养上应结合个体情况细致考虑。
早产儿母乳喂养好处多
早产儿出生时无病、体重>1500克,出生2小时就可以喂养。早产儿较足月儿对蛋白质的需要量大。主要是因为生长发育迅速,如果蛋白质中乳清蛋白:酪蛋白近似母乳的70:30,足月儿每天需要量1.2g/kg,而早产儿需要量高,最高可达4g/kg(但是提供早产儿的蛋白质不能超过4g/kg)。早产儿母乳中含有的蛋白质高,而且越早产母乳中蛋白质量越高,以适应不同胎龄的早产儿需要。早产儿对蛋白质的消化能力较强,能适应高蛋白质的母乳。但是不能再高于4g/kg,否则可能引起氮质血症,酸中毒,造成生长缓慢。
必需强调的是生母母乳喂养。与足月母乳相比,早产儿母乳尤其是初乳中含有更多的氮元素、蛋白质、必需脂肪酸、各种矿物质和微量元素(钠、氯、钙、镁、锌、铜、铁)及IgA含量均高,能量也高,正适合快速生长和需要保护的早产儿,能够在较短时间内恢复出生体重,所有的生长发育参数均有提高。对能够进食的早产儿应尽量给予生母母乳喂养。早期从微量逐步增加到足量的喂养方法。不能哺乳者可由母亲挤出乳汁经过鼻饲或者用滴管口饲。
早产儿如果完全母乳喂养,出生后第二个月易产生低蛋白血症,这是因为生母的成熟乳中的总蛋白质对于快速生长的早产儿仍显太低,因此需要补充一些强化人乳的产品和早产儿配方奶以增加蛋白质和其它必需的营养素。而他人捐献的人乳多为成熟乳,其营养成分的含量往往不如早产配方奶,因而用成熟人乳喂养早产儿并不合适,而应喂哺早产配方奶。
早产宝宝要更聪明更应增加亲子互动
早产儿错过了子宫内大脑快速增长的关键时期
全球每年约1500万早产儿出生,占出生婴儿的10%~11%;中国早产儿发生率约8%~9%,目前国内对早产儿的定义为孕28周~37周,在广州,对早产儿还有“七星仔”的说法。儿童神经发育从胎儿时期就开始了,脑部的发育最为迅速,比起足月出生的宝宝,早产儿错过了妊娠后3个月在子宫内大脑呈指数增长的关键时期。因此,早产儿可能面临出生后大脑发育不甚成熟,容易导致出生后一系列神经发育紊乱问题,如感知、行为异常、学习能力低下、运动障碍、语言发育障碍等。
亲子互动可让早产宝宝发育更好
“早产的事实是不可逆的,但是婴幼儿时期的养育对早产儿来说十分关键。”婴幼儿期是儿童神经心理发育的关键期,也是注意力、情绪情感、社会行为、良好习惯发展的重要阶段。对于早产儿来说,在这一时期给予合理、有效的干预措施能够事半功倍的促进早产儿语言、运动、社交以及情绪/情感的发育。亲子互动是儿童早期生活中最重要的社会性活动,对婴幼儿的健康成长乃至整个人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良好的亲子互动有助于亲子之间情感联系更为紧密,对早产儿的生长发育帮助甚大。
互动时机
这6种亲子时机莫错过
1.喂养
母乳喂养能够建立母婴之间早期的情感互动,喂养过程中通过皮肤接触、抚摸、温柔的话语以及目光对视等互动方式,能够增加彼此的信任。喂养姿势也会影响亲子之间有效的互动;不正确的喂养姿势会引起早产儿极度烦躁。此时喂养者需要镇静,与孩子交谈、抚摸其头部,待其情绪稳定后再行喂奶。
2.沐浴
沐浴不仅能保持清洁,还能提供嬉戏和运动的机会。通过触摸婴儿皮肤、以恰当的距离用眼神交流、“妈妈语”交流,使孩子身体放松、心理舒适,这也是婴儿积极回应母亲行为的前提。
3.语言、感官
父母可通过各种感官动作与宝宝进行互动,如妈妈的呢喃(听觉)、抚摸(触觉)、与孩子对视、让孩子看卡通形象(视觉)。在面对面亲子互动中,宝宝也会通过微笑、眼神交流、咕咕发生、肢体活动等来实现早期社会情感的同步。
4.游戏
对于出生以后2~9个月的早产儿、翻身运动是一种常见的母婴互动,此外,躲猫猫、抓痒痒、弹跳游戏都是简易且有效的亲子游戏。
5.睡眠
完善的睡眠结构是中枢神经系统成熟的基础,早产儿各系统器官发育不成熟,睡眠对其尤为重要。因为早产儿入睡后大约要经过20分钟浅睡眠阶段,此时要避免外界刺激,要为早产宝宝提供安静、光线合适的环境,使孩子大脑放松,减少夜啼,促进生长激素分泌。
6.怀抱
有研究证实,怀抱多的早产儿甚至比同龄足月儿表现出更好的母婴互动。怀抱也使母亲更多地与婴儿进行感情交融,育儿能力相应增强,对孩子的反应能及时积极地回应,有利于良好亲子依恋的建立。怀抱婴儿时可像袋鼠妈妈将小袋鼠养育在育儿袋那样的方式环抱婴儿,将早产儿以60~90°角贴在父母的胸口,为其提供所需要的温暖和安全感,让早产儿学会如何适应外部环境,促进亲子之间感情依附。
早产儿喂养常识大全
早产宝宝吃什么奶好?
由于早产儿提前出生,他们的营养储备先天不足,而出生后又要快速生长,需要更多的营养物质。另一方面,他们的胃肠道还未发育成熟,消化吸收能力差,所以早产的宝宝需要特别对待。那么吃什么奶才能满足他们的需要呢?
1.早产母乳:早产母乳的热卡密度67kcal/100 ml,但成分与足月母乳不同。早产母乳中蛋白质含量高,利于早产儿快速生长的需求;乳清蛋白比例高,利于消化和加速胃排空;脂肪和乳糖量较低,易于吸收;钠盐较高,利于补充早产儿的丢失;钙磷易于吸收,利于骨骼发育。与配方奶喂养相比,喂母乳后胃排空更快。母乳中的某些成分,包括激素、肽类、氨基酸、糖蛋白,对小肠的成熟起一定作用。早产母乳中的乳铁蛋白、溶菌酶、分泌型IgA和干扰素有助于保护早产儿防御包括败血症和脑膜炎在内的感染,对于早产儿这一高危群体非常有益。母乳喂养可减少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发生,可能与分泌型IgA对消化道的保护作用和母乳中的低聚糖阻止细菌粘附于宿主的消化道粘膜有关。早产母乳中富含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如DHA)和牛磺酸,是成熟母乳的1.5~2倍,促进早产儿视网膜和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直接哺乳能增进母子的情感交流,增强母爱和母亲的信心。目前证据表明,母乳喂养时间越长,将来发生代谢综合征(肥胖、高血压、Ⅱ型糖尿病、心脑血管病)的几率越低。以上这些方面的益处均可正面影响早产儿的健康和远期预后。
但对于胎龄小、出生体重低的早产宝宝来说,纯母乳喂养摄入的包括蛋白质、矿物质等在内的营养成分不够其生长所需,生长速度较慢,有造成骨发育不良和代谢性骨病的危险,因此在国外常使用母乳强化剂(human milk fortifier, HMF)以确保其快速生长的营养需求。母乳强化剂含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按照一定的配比加入母乳中喂给宝宝吃(千万不能直接冲水喝或加在奶粉里)。在早产儿住院期间,当他们耐受纯母乳喂养之后,就可以添加母乳强化剂了。一般按标准配制的强化母乳可使其热卡密度至80~85 kcal/100 ml。在国外母乳强化剂有多种商品化产品,但目前尚未引进中国。
北鼻早产 护理要注意这些
一、早产儿护理要点
1.注意保温
早产儿的身体对于温度的顺应和协调能力有限,所以,要做好早产儿的保温工作。节制好室内温度连结在20到25摄氏度摆布,而早产儿的被窝温度要节制在30到32摄氏度摆布。此外,要注意室内的通风透气,而帮孩子更换尿布尿裤或者是洗澡的时刻,注意家长动作要快,避免使孩子着凉了。体重过轻的孩子最好便先不要洗澡,多给孩子擦拭身体即可。
2.避免感染
早产儿的护理上要特别小心,尽量不要随便让人走进早产儿的房间里,应有专人照看孩子,在护理前要患上干净清洁衣服,洗净双手,避免孩子受到了感染。
3.精心喂养
早产儿最好是进行母乳喂养,在住院期间,可以挤出母乳然后再喂养,出院后可以直接喂食。不建议准时喂奶,喂养早产儿哺乳要按需哺乳,根据孩子的发育情况和吃奶需求来喂养孩子。
4.营造安静的环境
早产儿的生活环境应该安静、卫生,在进出新生儿的房间时动作要轻,护理孩子的过程中动作要温柔,不要发生什么刺耳的声音导致孩子受到惊吓。
二、出院后如何护理早产儿?
1.定期复查
早产儿出院后,要准时回医院进行复查。一般在头六个月里,每个月都要回去复查一次,半岁以后便根据医生的要求准时复查,医生可以根据孩子的发育情况来诊断孩子的成长状况。
2.注意环境题目
早产儿对于环境的要求比较高,因为他们的身体顺应能力比较差,并且免疫力也比较低下。所以,他们所处环境必须引以重视,包括环境的卫生情况、空气的流通性、家里与周边的噪音程度等。
3.发现题目要及早便医
若是早产儿身体呈现异常的反应和现象,要及早便医诊治,以避免耽误了病情。
早产儿要母乳喂养多久
早产儿喂养是指由于胎儿不足37周早产,易产生呼吸中枢发育不成熟、肝脏功能不完善、低血糖、低血钙、智力低下的诸多病症,而对婴儿特殊照顾与喂养。
这些宝宝由于组织器官发育不成熟,身体的功能、生活能力和抵抗力都比较差,因此要加强对早产儿的喂养,在喂养、保暖和预防疾病上给予特殊护理。家长应做到,科学喂养细心护理,让早产宝宝实现追赶成长并健康成长,医生的指导下喂养,适当添加营养素。
由于早产儿特殊的体质,在喂养方法上也相对的讲究一些。早产儿喂养方法主要集中表现在四个方面。
首先是注意保温,由于早产儿体质较差,体温调节能力不足,所以,在保温上要特别注意,室温在24℃-26℃,湿度在55%-65%之间。其次是要给早产儿补充充足的微量元素,由于早产儿生长快,又储备不足维生素、钙、镁、锌、铜、铁等也都应分别在生后一周至两周开始补充。
早产儿喂养方法还要注意预防感染,早产儿室避免或不让闲杂人员入内。
最后,就是早产儿的要及时补充母乳,早产儿在营养需求方面相对比较特殊,初乳中各种人体必需的元素,蛋白质、脂肪酸、抗体的含量都高,正好适合快速生长的早产儿所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