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肝中毒的急救方法
鱼肝中毒的急救方法
鱼肝内除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D外,尚有痉挛毒、麻痹毒、鱼油毒等。鲨鱼肝所含维生素A为10450IU/g,一次进食鲨鱼肝47g左右,即可引起中毒。国内并有吃狗、狼、狍、熊等肝脏引起中毒的报道,其症状和治疗均和鱼肝中毒相似。
症状轻重与食量多少有关。一般在食后数小时出现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发热恶寒、嗜睡、无力、心跳加快、眼结膜充血、结膜下出血、皮肤潮红、发疹或有水疱,口周面部皮肤脱皮,以后蔓延到全身,甚至头发脱落。或有肝大及肝区压痛。婴儿多有前囟隆起及烦躁不安,偶有轻度脑膜刺激症状。
鱼肝中毒了,首先是要催吐。中毒后应该立即催吐,然后吐完喝很多的水进去,再继续催吐。这样反复数次,在等待急救车来之前都这么做。然后,立即上医院治疗,进行洗胃。补液和对症治疗等相关治疗。
煤气中毒急救方法
1、将中毒者安全地从中毒环境内抢救出来,迅速转移到清新空气中。
2、若中毒者呼吸微弱甚至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只要心跳还存在就有救治可能,人工呼吸应坚持两小时以上;如果患者曾呕吐,人工呼吸前应先消除口腔中的呕吐物。如果心跳停止,就进行心脏复苏。
3、赶快供氧。应维持到中毒者神志清醒为止。
4、如果中毒者昏迷程度较深,可将地塞米松10毫克放在20%的葡萄糖液20毫升中缓慢静脉注射,并用冰袋放在头颅周围降温,以防止或减轻脑水肿的发生,同时转送医院,最好是有高压氧舱的医院,以便对脑水肿进行全面的有效治疗。
5、如有肌肉痉挛,可肌肉或静脉注射安定10毫克以控制之,并减少肌体耗氧量。
服用鱼肝油禁忌人群
肝功能异常者不能食用鱼肝油
肝炎患者肝脏受到了损伤,肝脏的吸收代谢能力下降,过量的食用鱼肝油,会造成肝中毒现象,肝中毒会出现毛发脱落、皮肤干燥奇痒、食欲不振、肝脾肿大及颅压增高,因此肝炎患者要注意要摄入适量。
尿路结石或体质虚弱的人不能食用鱼肝油
老年人服鱼肝油剂量切勿过大。一般说来,每天服3次,每次服1丸,服2周停药1周。平时多饮水,增加尿液排泄,防止钙质沉淀。患有尿路结石或体质虚弱的人,不宜服用鱼肝油,谨防加重结石症状或发生中毒。
农药中毒急救常识
1.皮肤、黏膜刺激症状 经口误服后,口腔黏膜、咽喉受刺激,有疼痛感和轻度灼伤溃烂,形成口腔溃疡;目艮部受污染有结膜炎征兆;未经稀释的制剂污染皮肤,局部受刺激致瘙痒,可出现红斑,少数患者有皮肤过敏。
2.消化道反应 常是急性经口摄入中毒的主要症状,除口腔黏膜红肿外,常有恶心、呕吐、上腹痛,严重者尚有消化道出血及腹泻。
3.呼吸系统损害 吸入者可致咳嗽、气喘,肺内有啰音,经口中毒的严重病例,易发生吸入性肺炎及(或)肺水肿,出现咳嗽、胸闷和呼吸困难,严重者可因呼吸衰竭致死。
4.心血管损害 除心动过速或过缓外,常有血压降低,初期血压下降可能为血容量降低的影响,但后期则为毒剂本身的作用。给狗分别静脉注射纯草甘膦和表面活性剂,发现注射表面活性剂者血压降低。部分病例肌酸激酶(CK)升高。
5.神经系统症状 除头昏、乏力、出汗外,一般无严重损害;但大剂量经口严重中毒时,也可见神志异常、抽搐和昏迷。
6.肝、肾损害 受损一般较轻,常可自动恢复,但个别患者可能因溶血,造成较重的肾损害,甚至发生急性肾衰竭。
农药中毒途径
1.经皮吸收 通过皮肤接触农药而中毒是最常见、最重要的中毒途径。
2.经呼吸道吸入 经呼吸道吸入农药而引起中毒,也是最快、最常见的中毒途径。
3.经中(消化道)摄入。
现在分析几种常见的农药中毒的急救:
有机磷农药中毒
有机磷是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上的杀虫剂。目前我国生产和使用的有机 磷农药已有数十种之多,如甲拌磷(3911)、内吸磷(1059)、对硫磷(1605)、 三硫磷、敌敌畏、乐果、乙硫磷、敌百虫等。
有机磷具有高度脂溶性,极易通过皮肤进入人体;在喷洒过程的气雾易 被呼吸道吸入;消化道吸入多属误服引起。所以,有机磷中毒的途径主要是 皮肤、呼吸道及消化道。一般可分为轻、中、重型,但互有重叠。(1)轻度 中毒:出现轻度中枢神经系统及毒蕈碱样症状,心率缓慢,血压下降:腹痛、 恶心、呕吐、腹泻,尿失禁,呼吸困难,瞳孔缩小、球结膜水肿。(2)中度 中毒:除有明显的毒蕈碱样症状外,尚伴有烟碱样症状,骨骼肌兴奋、肌痛、 肌束挛缩,肌纤维颤动,晚期转为肌力减退和肌麻痹,呼吸肌麻痹可致死亡。 还可致心肌炎、心率加快、血压升高、房颤及房室传导阻滞。(3)重度中毒: 除上述症状外还发生肺水肿、脑水肿,瞳孔极度缩小、惊厥、昏迷、言语不 清、失眠或嗜睡等。
白果中毒急救措施
急救应洗胃或洗肠导泻。静脉注射生理盐水或葡萄糖溶液,以稀释血中毒浓度及治疗脱水,并可给服蛋清、活性炭。同时给予对症处理:抽搐者给予镇痉剂,面紫红者给予氧气、呼吸兴奋剂,和进行人工呼吸。
中药急救
①生甘草100克,水煎服;②白果壳50克,水煎服;③白果树皮30克,水煎服;④麝香0.3克,温水冲服。
其实,只要正确的食用白果,是不会出现中毒现象的哦。以上就是一些白果的相关知识,如果想了解更多关于白果的内容,请继续关注养生之道网中医养生频道。
中毒急救的原则
1、急性中毒的急救
急性中毒的救治要及时准确。在初步处理的同时要尽快设法查明中毒原因,立即终止接触毒物,阻止毒物继续侵害人体,并尽快使其排出或分解。
2、阻止毒物继续吸收
将病人撤离中毒现场或去除中毒源,脱去污染的衣服,皮肤粘膜沾染的毒物应尽快冲洗,可采用清凉冷水冲洗,因热水可使血管扩张而可能保进毒物吸收,故不宜采用。冲洗要充分,否则可使毒物吸收面积扩大。
3、口服中毒
口服中毒者应立即停止服用,设法促其呕吐,简单有效的办法是用手指刺激舌根部,神志清楚者可令其饮大量清水,然后刺激舌根而引起呕吐,如此反复进行,直到胃内容物全部呕吐为止。
4、腐蚀剂中毒
腐蚀剂中毒者可灌服牛奶、蛋清或植物油。对口服中毒者采用洗胃法是清除体内尚未被吸收的毒物的行之有效方法,将洗胃管经口腔插入胃,注意避免误入气管,先将胃内容物抽出,然后注入200--300毫升清洗液,再抽出洗液,然后再注入清洗液,如此反复,直至洗出液澄清为止。有必要时可进行手术切开洗胃,洗胃一般在服毒后6小时内效果较好。
婴儿食物中毒解决方法?
宝宝食物中毒急救大全之中毒特征:
在了解宝宝食物中毒的急救方法之前,爸爸妈妈们首先要了解一下宝宝食物中毒的特征。首先,宝宝食物中毒的潜伏期比较短,发病急,这就要求爸爸妈妈们要在短时间之内发现,并且及早帮助宝宝进行急救。
其次,食物中毒的宝宝多会表现出一些临床特征,比如胃肠炎、胃肠疼痛等。
最后,食物中毒不会人与人之间相互传染,但是,宝宝吃的东西和大人吃的基本是同样的烹饪手法做出来的,甚至会是来源于同一样事物,所以,如果家中有家长一同中毒,则更容易对宝宝的食物中毒进行甄别并且治疗。
宝宝食物中毒急救大全之应对方法:
面对食物中毒的宝宝,爸爸妈妈们首先要做的就是及早让宝宝脱离有毒的场所,爸爸妈妈们将宝宝被毒物污染的衣物统统脱下清洗,换上干净的衣物,并且应该对宝宝先进行催吐、洗胃、导泻、灌肠等。
其次,在帮助宝宝催吐、洗胃、导泻、灌肠的过程之中,您还需要帮助宝宝减低毒性,防治毒物被二次吸收。您可以使用一些肥皂水或者是石灰水来中和这些毒物。当然,您还可以在等待医生的过程中,喂宝宝喝一些豆浆或者牛奶,这二者也有中和酸碱,帮助毒物进行沉淀,保护宝宝食道以及肠胃粘膜的作用。
宝宝湿疹能吃鱼肝油吗 服用鱼肝油禁忌人群
肝炎患者肝脏受到了损伤,肝脏的吸收代谢能力下降,过量的食用鱼肝油,会造成肝中毒现象,肝中毒会出现毛发脱落、皮肤干燥奇痒、食欲不振、肝脾肿大及颅压增高,因此肝炎患者要注意要摄入适量。
老年人服鱼肝油剂量切勿过大。一般说来,每天服3次,每次服1丸,服2周停药1周。平时多饮水,增加尿液排泄,防止钙质沉淀。患有尿路结石或体质虚弱的人,不宜服用鱼肝油,谨防加重结石症状或发生中毒。
鱼肝中毒的症状
一般在食鱼肝后数小时出现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发热恶寒、嗜睡、无力、心跳加快、眼结膜充血、结膜下出血、皮肤潮红、发疹或有水疱,口周面部皮肤脱皮,以后蔓延到全身,甚至头发脱落。或有肝大及肝区压痛。
鱼肝中毒(fish liver poisoning)中,最主要的是鲨鱼、鳕鱼肝中毒,其他如马鲛鱼、鲤鱼等肝脏中毒亦属屡见。鱼肝内除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D外,尚有痉挛毒、麻痹毒、鱼油毒等。
鲨鱼肝所含维生素A为10450IU/g,一次进食鲨鱼肝47g左右,即可引起中毒。国内并有吃狗、狼、狍、熊等肝脏引起中毒的报道,其症状和治疗均和鱼肝中毒相似。
症状轻重与食量多少有关。
一般在食后数小时出现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发热恶寒、嗜睡、无力、心跳加快、眼结膜充血、结膜下出血、皮肤潮红、发疹或有水疱,口周面部皮肤脱皮,以后蔓延到全身,甚至头发脱落。或有肝大及肝区压痛。婴儿多有前囟隆起及烦躁不安,偶有轻度脑膜刺激症状。
砷中毒急救方法
砷中毒
砷中毒如何急救呢?
第一,吸入有毒砷化物的人应迅速离开现场。若沾到皮肤上,则应用温水、肥皂水充分冲洗。
第二,经口急性中毒者,立即进行催吐,用微温水或生理盐水、1%硫代硫酸钠溶液等洗胃(虽已口服超过6小时或已呕吐,仍应小心地洗胃)。之后,给服新鲜配制的氢氧化铁解毒剂(12%硫酸亚铁溶液与20%氧化镁混悬液,在用前等量混合配制,用时摇匀),使与砷结合成不溶性的砷酸铁,每5~10分钟服一匙,直至呕吐,停止给药。如无此药,可给活性炭悬液、牛乳或蛋清水等,再用硫酸钠或硫酸镁导泻。
必要时应用血液透析。同时迅速选用特效解毒剂,如二巯基丁二酸钠,二巯基丙磺酸钠、二疏基丙醇及青酶胺等。静脉补液促进毒物排泄并纠正水和电解质失衡。对胃肠道症状,神经炎,惊厥以及肝、肾损害等,都应给予对症治疗。如有严重溶血,可以换血。腹部及肌肉剧烈疼痛时,可用葡萄糖酸钙静脉缓注。
第三,慢性中毒可用青酶胺治疗。用药前,收集24小时尿作尿砷定量,若>66.5μmol(50μg),可连续用药5日,10日后依尿砷下降<66.5μmol/24小时(50μg/24小时)的快慢,再给一到两个5日疗程。也可给予10%硫代硫酸钠静脉注射,每日1次,每次 10~20mg/kg。其他为对症治疗。
煤气中毒急救措施 煤气中毒急救误区
中毒事件多发生在冬季,一些人中毒后,被救护的人放在室外,他们认为冷一冷、通通风就可以使中毒者苏醒。其实,寒冷刺激不仅会使中毒者加重缺氧,更能导致末梢循环障碍,诱发休克和死亡。
有些人以为在炉边放盆清水可预防中毒。科学证实,一氧化碳是不溶于水的,要想预防中毒,关键是门窗不要太严,或安装风斗,烟囱要透气良好。
煤气中毒急救
1.首先要打开门窗将病人从房中搬出,搬到空气新鲜、流通而温暖的地方,同时关闭煤气灶开关,将煤炉抬到室外。
2.检查病人的呼吸道是否畅通,发现鼻、口中有呕吐物、分泌物应立即清除,使病人自主呼吸。对呼吸浅表者或呼吸停止者,要立即进行口对口呼吸,方法是:
让病人仰卧,解开衣领和紧身衣服,术者一手紧捏病人的鼻孔,另一手托起病人下颌使其头部充分后仰,并用这只手翻开病人嘴唇,术者吸足一口气,对准病人嘴部大口吹气,吹气停止后,立即放松捏鼻的手,让气体从病人的肺部排出。如此反复进行。频率成人每分钟14至16次,儿童18至24次,幼儿30。直到病人出现自主呼吸或明显的死亡征象为止。
3.给病人盖上大衣或毛毯、棉被,防止受寒发生感冒、肺炎。可用手掌按摩病人躯体,在脚和下肢放置热水袋,促进吸入毒物的消除。
4.对昏迷不醒者,可以手指尖用力掐人保(鼻唇沟上1/3与下2/3交界处)、十宣(两手十指尖端,距指甲约0.1寸处)等穴位;对意识清楚的病人,可给饮服浓茶水或热咖啡。
鱼肝有没有毒 吃鱼肝会中毒吗
吃鱼肝有可能中毒。一般鲨鱼、鳕鱼的鱼肝是有毒的,其他如马鲛鱼、鲤鱼等肝脏中亦可能含有毒素,鱼肝中含有痉挛毒、麻痹毒、鱼油毒等,一次进食鲨鱼肝47克左右,即可引起中毒。
宝宝吃鱼肝油怎么服用 宝宝吃鱼肝油要注意什么
鱼肝油补充过量,会有一定的副作用,最严重的可以导致维生素AD中毒。急性中毒的表现是囟门隆起、呕吐;慢性中毒后的反应和缺钙的表现是一样的,比如焦虑、烦躁,骨骼、肌肉疼痛等。所以不要一次性给孩子吃大量鱼肝油,要遵医嘱。
硒中毒急救
1.硒用于光电管、光度计、电视、传真、整流器、半导体、高能蓄电池中;在化工、石油、橡胶等工业中作为催化剂、增塑剂、感光剂、硫化剂以及配制颜料。精炼或熔融含硒的金属如铝、锌等可产生二氧化硒。2.硒和硒化物可以烟尘或气体的形式经呼吸道吸入。口服时主要由十二指肠吸收,而胃和大肠几乎不吸收。亚硒酸盐和硒酸盐的口服吸收率高,硒化物次之,元素硒最差。除个别硒化物如二氯氧化硒可经皮肤吸收外,多数硒化物极少从皮肤吸收。吸收入血的硒主要与血浆蛋白质结合,转运到全身各器官和组织,并在多脏器蓄积。绝大部分硒以无机硒的形式由尿排出。3.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来自食物和饮水。3.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来自食物和饮水。不同的地区水含量有差异。大量的硒化物进入人体可产生急性毒性。以亚硒酸和亚硒酸盐的毒性最大,其次为硼酸和硒酸盐。元素硒水溶性差,因而毒性最小。部分硒化物如二氧化硒、硒化氢等对呼吸道有强烈刺激性,能致化学性支气管炎、肺炎及肺水肿。硒能取代含硫氨基酸中的硫而形成“-SeH”基;在脱氢酶系统中抑制脱氢过程,因而能抑制体内许多含硫氨基酸酶的巯基,从而干扰细胞的中间代谢,抑制细胞氧化过程。硒还可部分取代体内的维生素E,以及影响维生素A、维生素C和维生素K的代谢与利用。临床表现(1)大量吸入含硒及硒化物的烟尘,轻者可出现黏膜刺激症状如鼻塞、流涕、咽痛、咳嗽、眼刺痛、流泪,还可有头晕、头痛、乏力、恶心、呕吐等。严重者可引起化学性支气管炎。个别甚至发生化学性肺炎和肺水肿,表现为剧烈咳嗽、胸痛、呼吸困难、发绀、发热,呼气和汗液中可嗅及大蒜臭味,咽充血,两肺散在哮鸣音,肺底可有细小的湿性啰音。(2)局部皮肤接触二氯氧化硒、亚硒酸盐等可出现皮肤糜烂或灼伤,产生红斑、水疱。严重时可形成不易愈合的溃疡,并可经糜烂的皮肤吸收而中毒。另外,二氧化硒和氧化硒粉尘可引起接触性皮炎,并致甲沟炎和甲床炎;溅人眼内可产生睑结膜炎,充血红肿、流泪疼痛。急救处理1.立即脱离现场,安静休息,吸氧,给予镇静、止咳及平喘药物。1.立即脱离现场,安静休息,吸氧,给予镇静、止咳及平喘药物。2.静脉注射10%硫代硫酸钠10~20ml,可将部分硒化物还原成元素硒而解毒。3.依地酸钙钠可加重肾脏损害,巯基络合剂可增加硒的毒性,维生素C可减少硒的排泄,因此皆不宜使用。4.硒化物引起的灼伤或溅入眼内,可使用10%硫代硫酸钠冲洗,然后涂以可的松眼膏。5.防治化学性肺炎、肺水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