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打完预防针发烧 发热持续不退怎么办
小孩打完预防针发烧 发热持续不退怎么办
若孩子打完预防针,发热持续不退,并随时间而逐渐增高热度,这是应仔细观察孩子的病情,看看除了发热外,还有什么不正常的表现,如咳嗽、流涕、腹泻等,这时应考虑是否孩子恰好患上了上呼吸道感染或其他疾病。应带孩子去医院检查确诊,以免延误病情。
宝宝拉肚子好了多久可以打预防针 宝宝打预防针后注意事项
宝宝在打完预防针后,需要在防疫站观察15-30分钟的。
打完预防针的当天注意不要给宝宝洗澡,以免针口感染。
宝宝注射的预防针中是有抗原的,家长要注意在之后多给宝宝喝白开水,预防宝宝发烧。
打完针后注意不要带宝宝到人多的公共场所玩耍,避免交叉感染。
一些加入吸附剂的疫苗容易出现红肿、发热、疼痛等症状,家长可用热毛巾对红肿的地方进行热敷。
接种脊灰糖丸(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糖丸)后半小时内不能吃奶、喝热水。
密切关注宝宝,看有无异常的发烧,注射地方有无异常反应。有了反应不要紧张,先到医院让医生确诊一下是否是疫苗的反应,然后安照医嘱治疗和护理宝宝。
在打预防针后的一周时间内要给宝宝吃的相对清淡一些,所吃的品种要简单,衣着不要过凉和过热。
宝宝刚打完预防针感冒了怎么办 第2步:发烧低于38.5度处理方法
如果家长给宝宝测量体温,发现宝宝感冒的症状仅仅是发烧,而且发烧的温度在38.5度以下的,宝宝没有其他不舒服、精神活泼,玩耍正常的,那么这种情况下,宝宝是属于正常的注射完预防针之后的正常发热现象。
这种现象往往在宝宝打完预防针后的24小时之内出现,持续2—3天会自动好转,家长不用太过担心,只需做好以下护理措施即可退烧。
宝宝低烧时,会感觉到有些发烧不适,这时可解开宝宝领口、外层的衣物,或者换上轻薄的衣服,有利于宝宝散热,宝宝也会舒适一些,减少哭闹。
宝宝处于低烧的情况下,体内水分容易流失较多,家长可时不时的给宝宝喂食一些凉白开,补充体内水分。另外多饮水也能带走一些热量,调节体温,让宝宝舒适一些,还能促进排尿,排出毒素。
宝宝打完预防针后出现低烧的情况下,家长们可以在家帮助宝宝进行物理降温,具体方法如下:
(1)冷湿敷
将毛巾放入冷水中浸湿,拧成半干,敷在患者的额头、面部、腋下或者腹股沟等大血管部位,每3—5分钟更换一次,可以降低血管温度,有利于患者退烧。也可用毛巾包着冰块或者使用冰枕。特别是要冷敷额头,还可以保护大脑不被烧坏。
(2)全身温水擦浴或泡澡
将宝宝的衣物解开,用温水(37℃左右)毛巾搓揉全身或泡澡,这样可以让宝宝的皮肤血管扩张,将体内的热气散出,另外水气由体表蒸发时,也会吸收体热。
注意
每次泡澡约10~15分钟,大概每4~6小时一次,擦浴后过半小时再测量体温,另外出疹子的宝宝发热时不宜用此法降温。
宝宝打完预防针发烧的情况下,体温只是处于低烧状态,一般家长给宝宝贴一片退热贴粘在宝宝的额头上即可起到降温的效果。
功效:清热解表、发汗、退烧。
适宜对象:适宜100天—6岁儿童。
(1)开天门100次
位置:两眉中间至前发际成一直线。
手法:推法——以拇指指腹,在穴位上做直线推动。
操作:两拇指自下而上交替直推。推50~100次。
要领:用力宜柔和均匀,推动时要有节律,频率大约为每分钟200~300次。
(2)推坎宫100次
位置:自眉头沿眉心向眉梢成一横线。
手法:推法——以拇指侧面或指腹,在穴位上做直线推动。
操作:两拇指自眉心向眉梢做分推,称“推坎宫”。推50~100次。
要领:用力宜柔和均匀,推动时要有节律,频率大约每分钟200~300次。
(3)运太阳100次
位置:眉梢与眼角延长线相交处,眉后按之凹陷处。
手法:以拇指或中指指端在一定穴位上,由此往彼做弧形或环形运转推动,称运法。此法以顺时针运为补,逆时针运为泻。
操作:用中指指端运,称“运太阳”。运50~100次
要领:运法宜轻不宜重,宜缓不宜急,要在体表旋绕摩擦推动,不带动深层的肌肉组织。频率为每分钟80~120次为宜,运时向耳廓方向稍用点力。
宝宝打完预防针发烧怎么办
宝宝打预防针后发烧是正常反应,一般不需要做退热处理即可自行缓解。也有宝宝打完预防针后会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症状,此时应注意休息,并补充水分。可以温水擦浴、冷敷等物理方式降温。
防疫针是由细菌、病毒或其毒素制成,尽管对这些致病因素进行了灭活或减毒处理,但这都是一些异性蛋白或带有抗原性的物质,对人体有一定刺激作用。因此宝宝打预防针后,可能会引起不同程度的局部或全身反应,其中发热是最常见的反应。而且,随着年龄增大,预防接种次数的增多,发热也会更加强烈。
对大多数婴儿来说,低热更为常见,一般不需特殊处理,1—2天后自行缓解。也有少数婴儿反应较为强烈,有时体温超过39℃,可伴有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全身反应,这时应休息,注意水分的补充,可用温水擦浴,必要时应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小儿退热片、美林、百服宁等退烧药。如果打预防针2—3天后仍有发热,可能继发感染,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接种疫苗后可能会出现一过性发热,一般情况下低于38.5℃,但也有个别的情况可能会超过这个温度。如接种疫苗引起的发热,可给予退热处置就可以,不需要口服感冒药。但也有接种疫苗后合并病毒感染所致的上呼吸道感染。那这个时候需要看是否伴有流涕、鼻塞或打喷嚏等感冒症状,或咽部有无充血等,如有这些症状可以口服感冒药。
婴儿打完预防针哭闹该怎么办
宝宝打预防针哭闹,考虑是有打预防针后的反应。例如,注射部位出现红、肿、热、痛或局部淋巴结肿大,甚至出现发热、食欲减退、呕吐、腹痛等。一般都不需要治疗。
宝宝注射疫苗后的居家照顾不可忽视。因为各种疫苗注射后都可能发生轻微的副作用,比如轻微发热、注射部位局部肿胀、发红、结硬块等等,这些都是很正常的。只要没有出现高热不退、红肿不退、活动力减弱、食欲降低等异常情况,妈妈都无需担忧。
应注意以下几点:
1.宝宝打完预防针后,可照常洗澡,但不要马上洗澡。
2.注射部位如果出现红肿,当时可用冰敷来减缓症状。
3.打完预防针后,一定要让宝宝多喝水。
4.妈妈一定要主动向医生索取“预防接种后的反应以及注意事项”。
以上就是婴儿打完预防针哭闹该怎么办的解决方法,哭闹不完还会引发一些其他症状,会导致一些呼吸道疾病、消化系统的疾病等等。为了杜绝哭闹的状况,还要采取一定的措施,这样才能更好的预防各种各样的疾病。
宝宝洗完澡能打疫苗吗
宝宝洗完澡后可以打预防针,另外要保持接种部位的皮肤清洁,给孩子换上宽松柔软的衣服,打完预防针之后也要注意不要过度揉搓打针的位置,如果宝宝打完针之后出现发热、少量皮疹、胃肠反应等也是常见的现象,家长不要惊慌,首先观察症状的程度、进展情况等,可适量用对症药物,一般疫苗接种后反应持续一两天就消失了,家长不用太担心。
打预防针无须忌口
有些父母喜欢在孩子打完预防针后,会给他吃些小鱼小虾等发物,目的是让预防针“发”出来,效果好。还有的父母做法则相反,认为必须忌口,才能有效果。很多食物都不敢给孩子吃。其实,这两种做法都没有科学依据。
预防针效果不好,与吃什么东西无关。
不管是哪种疫苗,如果灭活疫苗用量不够,或减毒活疫苗因制作、储存、运输、使用不当,导致疫苗失效,造成人体产生不了抗体,或产生很少的抗体。即使再吃“发物”也不能使抗体增多。
在儿童接种疫苗的一周内,不宜食用浓咖啡、浓茶、含酒精的饮料等饮食,不然会增加接种后的不适反应。
打甲肝疫苗的不良反应
预防接种后的反应(扎完预针后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孩子接受预防接种后,绝大多数没有或者只有很轻的反应。例如,注射部位出现红、肿、热、痛或局部淋巴结肿大,甚至出现发热、食欲减退、呕吐、腹痛等。一般都不需要治疗,只要给孩子多喝些开水,注意好好休息,经过1~2天后这些反应就会消。预防接种后暂不要给孩子洗澡,可以对症处理一些症状,如物理降温、喝抗过敏药等等。但若反应程度严重,如高热持续不退、注射局部出现化脓感染、精神差且不思饮食,应去请医生诊治。
婴幼儿注射疫苗后发烧是怎么回事
为什么会发烧
给小孩施行计划免疫的疫苗都属于异性蛋白,对人体来说是一种外来刺激,疫苗中的热源质或毒性均可使少数接种后的小儿发生疫苗反应;如小孩打完预防针后5~6小时,或24小时左右可出现体温升高,接种部位出现红肿等反应,一般持续两三天左右,无需特殊治疗。
低于38.5℃怎么办
小孩打完预防针,如果体温在38.5℃以下,小儿又没有明显的不舒服,精神活波,玩耍如常,则无须做任何处理,因为这样的发热是属于正常反应,并且很快热度就会消失。注意给孩子多喝水,室内温度适宜,打针后2~3天暂时不要洗澡,以防受凉或局部感染,必要时也可给孩子贴个退热贴或者用物理方式降温如用白酒擦身。
超过38.5℃怎么办
有的孩子反应比较重,出现全身不适、食欲低下、哭闹不安,体温常达38.5℃以上,这时应予重视,及时去医院请医生诊治;根据孩子病情,医生会酌情给予小剂量退热剂。同时给患儿多饮水。这种情况也属于反应性发热,持续时间不长,虽然发热,但并非由致病菌感染所致,故无须用抗菌素治疗;很快也会恢复。
发热持续不退怎么办
若孩子打完预防针,发热持续不退,并随时间而逐渐增高热度,这是应仔细观察孩子的病情,看看除了发热外,还有什么不正常的表现,如咳嗽、流涕、腹泻等,这时应考虑是否孩子恰好患上了上呼吸道感染或其他疾病。应带孩子去医院检查确诊,以免延误病情。
孩子打预防针后发烧怎么办
概 述免疫接种是预防儿童传染病最简便有效的手段,可是有的孩子打完预防针后会出现发烧的症状,让家长很着急。我家宝宝就是这样,我很担心是不是疫苗出了什么问题?后来我咨询医生得知,打预防针后发烧属于正常的接种反应。我还向医生请教了孩子打完预防针后发烧的处理方法并照着做了,孩子很快就恢复了,下面就给大家分享一下这些方法。
步骤/方法:1预防针都是由细菌、病毒或其毒素制成的,都是一些异性蛋白或带有抗原性的物质,尽管进行了灭活或减毒处理,但仍会对人体有一定的毒副作用,发热就是最常见的反应,如果是低热,一般不需要进行特殊处理,1—2天后会自行缓解。
2如果孩子体温较高,可采用物理降温法给他降体温。如用温水擦拭全身,用冰袋敷头部,做做全身按摩等。
3如果孩子的体温超过39°C,并伴有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全身反应,这时应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小儿退热片、美林、百服宁等退烧药。如果服药后仍然高烧不退,应急时到医院就诊。
宝宝打完预防针护理
不少初为人父人母的家长向儿科医师反映:宝宝每次在打了预防针之后的当天晚上或者1-2天后就会有些低热现象,有时甚至演变成为发烧、感冒。打预防针本来是为了让宝宝更加健康,越打越“虚”是怎么回事呢?
乙肝、卡介苗、百白破、麻疹、麻腮风、水痘、流脑、肺炎……宝宝从出生到三岁之前,需要打的预防针不仅种类数量,还很频繁。宝宝从一出生就开始打防疫针,几乎达到一月一针。宝宝在接种疫苗后,发生低热是较常见的不良反应。
一、原因
这是因为,防疫针是为了预防疾病,多数是从相应的病菌中衍化出来,一旦疫苗在体内与机体的免疫系统发生作用,就可能会导致各种不良反应。而诸如宝宝出现的低热情况,除了以上原因,还可能是由于感染导致出现上面的症状。约有3%-5%的宝宝(主要见于2岁以下儿童)注射疫苗5-12天后可出现反应。
二、症状
宝宝接种疫苗后的全身反应有发热和周身不适,小孩的发热体温一般在38.5℃以下,持续1-2天,这时候宝宝身体的抗病(一般的病菌)能力会下降,如果没有多喂水、没有注意让宝宝多休息,会演变为感染引起的发热感冒。
对这些不适,家长要密切留意接种孩子的全身反应和体温。如果宝宝出现低热,一定要给宝宝多补充水分,记住一个原则:撒尿的量至少要与平日的量一样或更多。对婴儿还要及时更换尿布,保证充足的休息。如果发热加重或低热持续3天以上都不见好转,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退热剂,或及时带宝宝去医院就诊。有些孩子在发热的同时还会出现散在的“皮疹”,一般而言,这些“皮疹”不需处理,经过一定时间可自行消退。
三、其他注意
除此之外,在小孩接种疫苗之后的10天是关键的观察期,家长要密切关注小孩的情况,关注小孩的护理。如果注射局部出现红肿疼痛,要尽量避免抓挠,并注意清洁卫生
文章当中了解到了,宝宝打完预防针我们要注意些什么?首先孩子的伤口容易出现一个硬结,妈妈们可以用热毛巾给孩子来热敷,是为了更好地让伤口尽快的恢复,防止孩子出现疼痛。
宝宝打预防针发烧怎么办 宝宝打预防针发烧持续不退怎么办
若宝宝打完预防针,发热持续不退,并随时间而逐渐增高热度,这时应仔细观察孩子的病情,看看除了发热外,还有什么不正常的表现,如咳嗽、流涕、腹泻等,这时应考虑是否孩子恰好患上了上呼吸道感染或其他疾病,引起高烧不退。应带孩子去医院检查确诊,以免延误病情。
小孩打完预防针发烧 为什么会发烧
给小孩施行计划免疫的疫苗都属于异性蛋白,对人体来说是一种外来刺激,疫苗中的热源质或毒性均可使少数接种后的小儿发生疫苗反应;如小孩打完预防针后5~6小时,或24小时左右可出现体温升高,接种部位出现红肿等反应,一般持续两三天左右,无需特殊治疗。
宝宝打完预防针护理
不少初为人父人母的家长向儿科医师反映:宝宝每次在打了预防针之后的当天晚上或者1-2天后就会有些低热现象,有时甚至演变成为发烧、感冒。打预防针本来是为了让宝宝更加健康,越打越“虚”是怎么回事呢?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必看 新生宝宝肚子胀的5大原因
图片来源于太平洋亲子网
乙肝、卡介苗、百白破、麻疹、麻腮风、水痘、流脑、肺炎……宝宝从出生到三岁之前,需要打的预防针不仅种类数量,还很频繁。宝宝从一出生就开始打防疫针,几乎达到一月一针。宝宝在接种疫苗后,发生低热是较常见的不良反应。
一、原因
这是因为,防疫针是为了预防疾病,多数是从相应的病菌中衍化出来,一旦疫苗在体内与机体的免疫系统发生作用,就可能会导致各种不良反应。而诸如宝宝出现的低热情况,除了以上原因,还可能是由于感染导致出现上面的症状。约有3%-5%的宝宝(主要见于2岁以下儿童)注射疫苗5-12天后可出现反应。
二、症状
宝宝接种疫苗后的全身反应有发热和周身不适,小孩的发热体温一般在38.5℃以下,持续1-2天,这时候宝宝身体的抗病(一般的病菌)能力会下降,如果没有多喂水、没有注意让宝宝多休息,会演变为感染引起的发热感冒。
对这些不适,家长要密切留意接种孩子的全身反应和体温。如果宝宝出现低热,一定要给宝宝多补充水分,记住一个原则:撒尿的量至少要与平日的量一样或更多。对婴儿还要及时更换尿布,保证充足的休息。如果发热加重或低热持续3天以上都不见好转,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退热剂,或及时带宝宝去医院就诊。有些孩子在发热的同时还会出现散在的“皮疹”,一般而言,这些“皮疹”不需处理,经过一定时间可自行消退。
三、其他注意
除此之外,在小孩接种疫苗之后的10天是关键的观察期,家长要密切关注小孩的情况,关注小孩的护理。如果注射局部出现红肿疼痛,要尽量避免抓挠,并注意清洁卫生
文章当中了解到了,宝宝打完预防针我们要注意些什么?首先孩子的伤口容易出现一个硬结,妈妈们可以用热毛巾给孩子来热敷,是为了更好地让伤口尽快的恢复,防止孩子出现疼痛。
宝宝打预防针后发烧
现在从宝宝出生开始就有打不完的预防针。有很多家长会注意到,有时宝宝打完预防针后的当天或者1-2天后会发低烧,严重时甚至会演变为感冒发烧。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症状,宝宝打完预防针后需要注意什么呢?
宝宝在三岁之前需要打很多的预防针,一个月一次,甚至有时半个月一次。广州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儿科主治医生谭小华告诉大家,宝宝在打完预防针后出现低热等一些不良反应都是比较常见的。
宝宝为什么会出现这些反应呢?因为我们打预防针最根本的目的就是让机体产生对该病的免疫力,预防疾病的发生。我们打的疫苗都是这种致病菌被消灭了其致病性后得到的,当疫苗在体内与免疫系统发生反应时,就有可能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比如:宝宝低热,除了疫苗的原因外,有时可能是由于感染出现一些不良反应。2岁以下的儿童约3%~5%在接种疫苗后5~12天发生反应。
宝宝在接种疫苗后出现的低热一般都是在38.5℃以下,持续时间较短,约1-2天,有时还会出现烦躁等,这时,宝宝对一般病菌的抵抗力会降低,如果在这时家长没有给宝宝多喂水,也没有让宝宝多休息,就会加重病情,转变成感染引起的感冒发烧。
对于这些宝宝的不良反应,家长一定要耐心、细致的观察宝宝的反应和体温变化。如果宝宝有低热的情况,一定要给宝宝多喂水,同时要保证宝宝喝的水要跟尿量一样甚至更多。对于婴儿来说要及时更换尿片,同时保证足够的休息。如果宝宝持续发热3天以上都没有好转的话,家长应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应用退热剂。谭小华说有时宝宝在接种疫苗后会出现散在的皮疹,一般来说,这些皮疹不需要治疗就能自愈。
另外,谭小华建议家长在宝宝打预防针后10天是关键期,家长要密切观察孩子的变化,耐心护理宝宝。如果接种部位出现红肿热痛等症状,家长要避免让宝宝抓绕,以免感染,同时
保持该部位的清洁。
孩子的成长是个漫长的过程,家长们要耐心、细心,尤其是在宝宝打完了预防针后,身体处于一个特殊的时期,家长更要多注意,如果宝宝出现低热等情况除了给宝宝多饮水外,严重时一定要及时就医,以免耽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