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支正是什么意思 支正的配伍功效

支正是什么意思 支正的配伍功效

1、支正穴配合谷穴:治疗头痛;

2、支正穴配神门:为原络配穴法,有安神定志的作用,主治癫狂,精神病;

3、支正穴配肩髎:有舒筋通络的作用,主治肩臂,手指疼痛,挛急。

针刺少商有什么作用 少商穴穴位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筋膜-指甲根。有指掌侧固有动,静脉所形成的动,静脉网;布有前臂外侧皮神经和桡神经浅支的混合支,正中神经的掌侧固有神经的末梢神经网。

肩外俞疼痛是什么原因

肩外俞疼痛的原因

1.肩颈麻痹,肩关节周围肌肉,韧带,肌腱,关节囊等软组织损伤时就会导致肩外俞出现疼痛的现象,可以采用热敷,推拿按摩或是针灸,拔罐等手法,以帮助舒筋活血,消炎止痛。

2.过度劳累的情况下,也会导致肩外俞出现疼痛现象,适度进行按摩可以帮助缓解疼痛。

肩外俞的作用与功效

肩外俞类属手太阳小肠经,穴起舒筋活络,散风止痛之功,主要用于肩背疼痛,颈项强急,肺炎,胸膜炎,低血压等症。

配伍大椎,天宗,曲垣,肩井,肩髎以舒筋活络,治疗风寒湿痹阻之肩背酸痛。

配风池,大椎,秉风,列缺,后溪以祛风散寒,治疗风寒入络之颈项强急,落枕等症。

配肩髃,肩髎,手三里,曲池,支正,合谷,以除痹止痛,治疗经脉痹阻之肘臂痛,不能举,上肢冷痛等症。

支正的准确位置图片 支正的功效与作用

1、缓解治疗头痛、目眩、项强、颌肿、肘挛、指痛、癫狂、消渴等。

2、按摩支正穴的功效:安神定志,清热解表,通经活络;沟通心经与小肠经气血。

支正穴的准确位置在哪里

支正的准确位置

科学定位:在前臂背面尺侧,阳谷与小海连线上,腕背横纹上5寸处。

快速取穴法:

1.正坐位,掌心向胸,在阳谷与小海连线的中点,再向下量1.5寸(拇指)处。

2.正坐位,手上举,当阳谷与小海的连线上,阳谷穴上5寸,尺骨内侧缘处取穴。

阳谷取穴:在手掌小指侧腕背横纹上,活动手掌,会感觉到连接前臂不动的骨头和连接手掌活动的骨头,即是尺骨茎突远端尺侧和三角骨,在这两个骨头之间的凹陷处取阳谷穴。

小海取穴:屈肘,在肘内侧摸到两个突起的骨性标志,即为尺骨鹰嘴与肱骨内上髁,两者连线的中点凹陷处。

支正穴是小肠经通到心脏的络穴,心脏和小肠是相表里的,所以说心脏和小肠全靠它来联络。支正穴可以从心脏那里吸取一些血液和能量,然后冲击小肠经,小肠经的功能增强了,能够及时化解掉痰湿,所以说支正有安神定志,清热解表,通经活络,疏调经气之功,主要用于治疗头痛项强,目眩,肘挛,手指痛,消渴,疥疮,神经衰弱,癫狂,扁平疣等症。

按摩大椎的作用与好处 大椎穴常用配伍

1,配风门,烈缺,支正,合谷,外关,风池,起散寒解表功效,治疗风寒外袭之感冒,头痛,鼻塞,流涕,咳嗽哮喘等症。

2,配尺泽,鱼际,曲池,内庭,合谷,以解表清热,治疗风热外袭之感冒,头痛,咽喉肿痛,咳嗽,肺炎喘嗽等症。

支正如何扎针 支正的作用功效

支正穴是小肠经通向心脏的络穴,心和小肠相表里,所以说心脏和小肠要靠支正穴来联络。

支正穴能从心脏汲取血液和能量,然后冲击小肠经,增强小肠经运化痰湿的功能,因此支正穴具有安神定志、清热解表、通经活络,疏调经气的功效,多用于头痛目眩、热病癫狂,头项强痛、肘臂酸痛等症的治疗。

支正的准确位置图片

支正穴的位置:位于人体的前臂背面尺侧,当阳谷与小海的连线上,腕背横纹上5寸。

十二正经穴位 5神门穴

位置:在腕部,腕掌侧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

局部解剖:血管、神经分布同灵道。

主治:心痛,心烦,怔忡,惊悸,健忘,不寐,癫狂,痫症,痴呆,胁痛,掌中热,目黄。现多用于无脉症,神经衰弱,心绞痛,癔病,舌骨肌麻痹,产后失血,淋巴腺炎,扁桃体炎等。

刺灸法:直刺0.3~0.5寸。可灸。

配伍:配支正为原络配穴法,有益气,养心安神的作用,主治心神失养,健忘失眠,无脉症。配大椎、丰隆,有醒脑安神,豁痰开窍的作用,主治癫狂,痫证。 配关元、中极,有安神益肾的作用,主治遗溺,遗精。 配膈俞、血海,有活血止血的作用,主治呕血、吐血、便血。

支正的准确位置图及作用功效 支正是什么意思

支,意思是树的分支;正,气血运行的道路正确,该穴意思是指小肠经气血大部分循小肠经本经流行,支正穴物质由养老穴提供,但因养老穴的阳气大部分上走天部,小肠经本穴处的气血物质处于空虚之状,因此经穴外部的气血汇入本虚循小肠经而行,气血运行的通道为小肠正经。

支正的准确位置图 支正穴的功效主治

类属:支正穴为小肠经络穴。

功效:疏风清热,通经活络,清心宁神。

主治:1.头痛,目眩,热病,消渴。2.癫狂,好笑,善忘。3.项强,肘挛,手指疼痛。

常用配伍:头目疾患配伍风池,太阳;神志病配伍少海,神门,鸠尾,心俞;消渴配伍胆俞,胰俞,足三里,三阴交;循经病配伍完骨,小海,肩贞。

相关推荐

腰阳关是什么意思 腰阳关的配伍功效

腰阳关穴配腰夹脊穴、秩边穴、承山穴、飞扬穴:治坐骨神经痛、腰腿痛; 腰阳关穴配肾俞穴、次髎穴:治腰脊痛、四肢厥冷、小便频数。 补腰阳关、肾俞、次髎、泻委中:治腰脊痛、四肢厥冷、小便频数; 腰阳关穴配膀胱俞、三阴交:治遗尿、尿频。

会阳是什么意思 会阳的配伍功效

1.会阳穴配承山穴:治痔疾; 2.会阳穴配百会穴、长强穴:治疗痔疮、脱肛; 3.会阳穴配曲池穴、血海穴:治疗瘙痒、阴部皮炎。

金门是什么意思 金门的配伍功效

金门穴配太阳穴、合谷穴:治疗头痛; 金门穴配跗阳穴、委中穴、环跳穴:可麻醉止痛、提高痛阈。

横骨的意思是什么 横骨的配伍功效

横骨穴配关元穴、肾俞穴、志室穴、大赫穴:缓解治疗阳痿、遗精、崩漏、月经不调; 横骨穴配中极穴、三阴交穴:缓解治疗癃闭。

正的作用 正刺灸操作手法

进针深度:针0.5-0.8寸,留15分钟。艾炷灸3-5壮,或温和灸10-15分钟。 功能主治:清热解表,祛邪舒筋。主治颈项强痛,肘臂疼痛,手指挛痛,热病,癫病。 配穴:配曲池治疗肘臂痛;配天髎,天柱治疗颈项强痛;配间使治疗癫病。

侠溪是什么意思 侠溪的配伍功效

1、侠溪穴配太阳穴、风池穴、太冲穴、头临泣穴、阳白穴:治偏头痛、眩晕、耳鸣耳聋、目外眦痛。 2、侠溪穴配阳谷穴:治疗颔肿口噤。 3、侠溪穴配和髎、颊车穴:治疗颔颊肿。 4、侠溪穴配阳辅、太冲:治疗腋下肿、马刀瘘。 5、膝阳关、侠溪:治疗膝外廉痛。 6、合谷、阳谷、腕骨、劳宫、商阳、侠溪、厉兑泄血:治疗发热。

肩外俞的作用 肩外俞配伍治疗方法

1.配大椎,天宗,曲垣,肩井,肩髎,以舒筋活络,治疗风寒湿痹阻之肩背酸痛。 2.配风池,大椎,秉风,列缺,后溪,以祛风散寒,治疗风寒入络之颈项枪机,落枕等。 3.配肩髃,肩髎,手三里,曲池,正,合谷,以除痹止痛,治疗经脉痹阻之肘臂痛,不能举,上肢冷痛等。

下廉是什么意思 下廉的配伍功效

1、腹胀、腹痛:下廉穴配足三里穴; 2、腹胀配伍穴位:天枢穴、中脘穴、足三里穴、下廉穴; 3、头痛配伍穴位:头维穴、神庭穴、下廉穴; 4、牙痛配伍穴位:颊车穴、地仓穴、下廉穴

太溪是什么意思 太溪的配伍功效

第1步配少泽治咽痛、齿痛;配飞扬治头痛目眩;配肾俞、志室治遗精、阳痿、肾虚腰痛(《腧穴学》); 第2步配少泽,有滋肾阴,清虚热的作用,主治咽喉炎,齿痛; 第3步配飞扬,为原络配穴法,有滋阴补肾的作用,主治头痛目眩; 第4步配肾俞、志室,有温肾壮阳的作用,主治遗精。阳痿,肾虚腰痛。

气海俞是什么意思 气海俞的配伍功效

1.气海俞穴配三阴交穴:治白浊、遗精; 2.气海俞穴配灸关元穴、膏肓、足三里穴:治喘息短气(元气虚惫); 3.气海俞穴配关元穴、命门穴(重灸)、神阙穴(隔盐灸):急救中风脱证; 4.气海俞穴配足三里穴、脾俞穴、胃俞穴、天枢穴、上巨虚穴:治胃腹胀痛、呃逆、呕吐、水谷不化、大便不通、泄痢不止(脾气虚弱); 5.气海俞穴配足三里穴、合谷穴、百会穴:治胃下垂、子宫下垂、脱肛; 6.气海俞穴气海俞穴配足三里穴、天枢穴:治腹胀、肠鸣; 7.气海俞穴配关元穴:治产后恶露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