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益关节健康的食疗有哪些
有益关节健康的食疗有哪些
1、南瓜
南瓜富含类胡萝卜素,该营养素有助于降低罹患类风湿关节炎等疾病风险。其中大量的维生素C也有益骨骼和软骨健康。
2、蘑菇
圆蘑菇和香菇中都含有抗炎成分,有助于人体抗击炎症,进而缓解关节疼痛。
3、初榨橄榄油
多项研究发现,初榨橄榄油富含具有抗炎属性的多酚类物质,有助于缓解人体肌肉和关节疼痛。
4、绿茶
绿茶中多种抗氧化剂有助缓解四肢僵硬和关节疼痛。茶水中挤点柠檬汁,缓解关节疼痛的效果会更明显。因为柠檬等柑橘属水果有益骨胶原的形成,对保护软骨起到关键作用。
5、生姜
生姜的抗炎属性已经过多项研究的证实。其食用方便随意,既可炒菜或熬汤,又可泡茶。冬季关节炎多发,吃生姜具有很好的疗效。但生姜能稀释血液,所以在服用抗凝药期间最好不要吃。
步行有什么好处
有益心脏
步行能锻炼心脏功能,增强血管弹性,对调节血压有一定作用。步行还能加速人体的血液循环,减少甘油三酯和胆固醇在动脉壁上的积聚,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
有益关节
步行能增强肌肉力量,强健腿脚筋骨,且步行能引起关节压力变化,促进关节软骨滑液分泌,提高关节灵活性,预防和延缓退化性关节炎,有益关节健康。
减肥瘦身
步行能消耗身体多余的热量,加强身体的新陈代谢,减少身体的脂肪积聚,使人体重保持在合适的范围。且加大运动量时,能起到减肥瘦身的目的。
提高免疫力
长期步行,对强身健体、提高身体免疫力、减少疾病,预防和辅助治疗慢性病方面有积极的作用。
上班族健康食疗
毛豆:
膳食纤维特别丰富,被誉为蔬菜中的“纤维冠军”。常吃毛豆可以清洁消化壁和增强消化功能,减缓消化速度和最快速排泄体内有毒物质。
海带:
含有大量的膳食纤维,可促进肠道蠕动,增进消化液分泌,使消化残渣在肠中动行加快,迅速排出体外。
莴苣:
具有开通、消积的用处,富含维生素C、天然叶酸、铁。经常食用莴苣笋,可促进肠道蠕动,预防便秘。
空心菜:
有“南方奇蔬”之称,含有大量的纤维素和半纤维素、胶浆、果胶等食用纤维素,有治疗便秘、便血、痔疮的用处。
韭菜:
有“洗肠草”之称,它含有较多的粗纤维,且比较坚韧,不易被胃肠消化吸取,能促进大肠蠕动,但炎天建议偶尔食用。
冬食荠菜有益健康
冬令时节,荠菜应市。
荠菜味鲜美、清香、爽口。无论炒食、做馅、制汤、凉拌,均别有风味,老少皆宜,助人食欲。其营养丰富,据科学测定每百克可食部分中,含蛋白质21.2克,脂肪1.6克,糖类24克,粗纤维5.6克,还含有丰富的钙、磷、铁、胡萝卜素、尼克酸及维生素C等,以及十余种人体所需的氨基酸。
冬季气温低,多食荠菜不仅有利于保暖,更在于其丰富的粗纤维、矿物质、氨基酸等都十分有益于人体健康;同时作为一种蔬菜食疗,对高血压、冠心病患者,食之有明显功效。它还是“道地药材”:带花、果的全草,含荠菜酸、生物碱、氨基酸、黄酮类等成分,入药味甘淡、性凉、无毒,功效和肝明目、凉血止血,主治吐血、尿血、崩漏、痢疾,对高血压、头疼、目痛或视网膜出血等症也有良效。
跑步多了伤膝盖吗
正确、科学、适量地慢跑非但不伤膝盖,反而有益关节健康。
高强度和过量的跑步才会引发关节问题,但对于普通健身跑步的人来说,跑步则是有利于关节健康的。掌握科学的跑步方法,能有效减少跑步带来的运动损伤,如肌肉拉伤、关节扭伤等急性运动损伤,髌骨劳损、跟腱炎等慢性劳损等。人体的关节也一样,经常运动,能让关节软骨受到适当刺激,促进新陈代谢,这样关节滑液才能在关节内到处流动,起到润滑和提供营养的作用。相反,如果长期不运动,关节周围的肌肉组织会日渐萎缩。久而久之,关节失去了保护,损伤的几率自然会增高。
膝盖是否损伤怎么判断
一、你的体重是否超标?
体重每增加1磅(0.45千克),步行或跑步时膝关节承受的压力就会分别增加3磅和10磅。如果身体质量指数(BMI)超过25,膝关节的健康就会大打折扣。肥胖症会加速软骨磨损,是骨质疏松症的最大风险因素之一。
因此,减掉多余体重(特别是脂肪),可以大大降低严重膝关节疾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一项研究发现,体重超标者减肥11磅,可以使骨质疏松症危险降低50%。
二、你经常锻炼吗?
经常锻炼有助于保持膝部力量。不经常锻炼则会导致肌肉力量减退、关节得不到足够支持。一项研究发现,股四头肌力量每增加20%—25%,膝关节骨质疏松危险就会降低20%—30%。每天至少适度运动30分钟,每周至少运动5天。
最有益膝关节的运动包括:对膝关节冲击力极小的游泳与散步或慢跑等有氧运动相结合;有益全身运动、拉伸肌肉群和改善肌腱及韧带的太极拳;增强身体核心肌肉群和腿部肌肉力量的瑜伽等。
三、锻炼是否热过身,重复动作是否过多?
运动有益关节健康,但是肌肉和关节运动过度则物极必反。无论是工作、娱乐还是锻炼,最好不要盲目重复相同动作,否则容易导致肌腱松弛或软骨磨损,最终造成关节损伤甚至关节炎。要避免过度使用肌肉和关节,就应关注身体发出的“求救信号”。
运动、做家务或其他活动的过程中或者之后,如果出现肌肉关节疼痛不适,则应放慢动作,或适当休息调整。疼痛2周还不见好转,则应看医生。专家建议,为了防止肌肉关节过劳伤,最好在运动前热身5—10分钟,运动后做5—10分钟整理动作。
四、每天的站姿、坐姿是否正确?
汽车车轮变形必然导致轮胎异常磨损。同理,身体肌肉、关节、韧带等出现异常也会直接影响到膝关节的健康。为了保持身体各部的协调性,保持正确站姿非常重要。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原标题:你是否善待自己的膝盖?测一测就知道了
你穿的鞋合脚吗?
不合脚的鞋子会导致双脚受力分布不均,也会给膝关节带来更大压力。比如,高跟鞋、厚底鞋(松糕鞋)、人字拖等鞋子都不宜长时间穿着。因为此类鞋子会导致足踝、膝关节、大小腿肌肉过度紧张,增加脚踝及膝关节损伤。此外,扁平足、脚弓异常、两腿长短不一等都不利膝关节健康,这些人最好去医院接受相应的矫正措施。
哪些小细节有益老人健康
过马路戴顶红帽子
现在的马路变得越来越宽,再加上很多绿灯时间设置不合理,年轻人过马路时间刚刚好,而老年人行动缓慢,还没来得及过去就跳到红灯了,停在路中间既尴尬又危险。因此老人出行要着装轻便,戴顶红色或黄色等颜色鲜艳的帽子,便于司机看清自己,但是帽子尽量不要带沿,以免遮挡视线;穿双防滑鞋,鞋带不能太长,或干脆穿粘扣的鞋,以免路上摔倒。此外,走到路中间就变灯时也不要慌张,首先要像交警一样伸直手臂、竖起手掌,对司机做出“停”的手势,再看看有没有安全岛可以躲避,千万别为赶时间强行跑过马路。
坐公交带个小挂钩
有时公交车一等就是二十多分钟,很多老人站久了就吃不住了。建议老人出行,拄个带小板凳的拐棍,等车时可以就地坐一会儿,但上了车就不能坐它了,否则刹车时容易发生意外。此外,老人买完菜、为孩子拿书包坐车时,东西拿在手里沉,放地上又容易滚走,建议老人去超市买个“S”形挂钩,方便将物体挂在公交车栏杆上。
床略高于膝盖
老人的床不能过高,否则坐下时不得不身体前倾,容易失去重心跌倒,而如果床过矮的话,起身时又会使不上劲。老人的床以40—50厘米高为宜,一般应稍高于膝盖,宽度要比平躺时宽30—40厘米,既有利于舒展筋骨,还能解除疲劳。有些老人床边会放椅子当扶手,这样反而容易在下床时绊倒。床的四周不要放过多陈设,铺块柔软的地毯即可,减少磕碰意外。
洗澡时穿橡胶底拖鞋
老人洗澡时容易滑倒、晕倒。建议浴室铺小块的马赛克砖防滑,老人洗澡时穿双大小合适的防滑底橡胶拖鞋。老年人握力差,动作迟缓,冷热水龙头难以控制自如,建议装感应水龙头,或让家人调好温度后再用。为避免晕倒,洗澡前不宜过饱、过饥和过度疲劳;时间不宜过长,以15—20分钟为宜;如果洗浴过程中出现头晕、眼花、恶心等症状,应立即步出浴池,到外面喝水休息。
穿对襟拉链款式的衣服
经常跑步有益于关节健康
很多人担心跑步会伤害膝盖,并诱发关节炎。所以很多人,尤其膝盖有问题的人不大敢跑步,但是中医指出,经常跑步有益于关节健康。
在这项研究中,选取了一组有关节炎风险的人每天跑步,另一组人则不运动。技术显示,跑步者的软骨健康得到明显提升,这表明跑步有利于关节健康。跑步可刺激软骨修复一些自身的小损伤,人体撞击地面会促进软骨特定蛋白质的合成,使其更健壮。人到了一定的年纪,比如40岁,软骨每年都会流失一部分。如果你的膝盖没有毛病,每周以适当速度跑步5—6次,软骨和关节将会非常健康。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你的膝盖已经受过损伤,或曾接受过膝盖手术,以及跑步姿势不正确,则会增加关节炎风险。其次,超重9公斤的人不应该剧烈跑步,否则会压迫膝盖发炎,形成骨刺,并加速软骨流失。
正确的跑步姿势是,抬头,后背保持挺直放松;脚落地的时候,膝关节应该略微弯曲;胳膊弯曲大约90度,让手臂尽量摆开。还要选择合适的跑步计划,例如初级:10—12周跑5公里;中级:6—11周跑10公里;高级:11周跑10公里。
知道了经常跑步有益于关节健康,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你的膝盖已经受过损伤,或曾接受过膝盖手术,以及跑步姿势不正确,则会增加关节炎风险。
保护膝关节的建议
很多老年人在做膝关节屈伸活动时都会听到“喀嚓,喀嚓”的摩擦音。洛阳东方医院骨科副主任医师郭新庆介绍,在关节响的过程当中,膝关节敲打是不正确的,这时可按摩足三里这个穴位,对膝关节响动有一定好处,做法为手向下抚摸,食指摸到膝关节下放凹陷处,小拇指所在的部位就是足三里,在按摩的过程当中,拇指按压足三里做旋转式按摩。
同时,很多膝关节患者都存在体重超标,甚至肥胖的情况。因为体重过重会使膝关节受到的压力增大,加速关节软骨的磨损,导致膝关节炎。另外,关节炎发生疼痛时,人往往不愿意活动,进一步导致体重增加。因此,适当的运动,保持正常体重,对膝关节而言尤为重要。但值得注意的是,膝关节炎同样是一种劳损性疾病。医生建议中老年人适度运动,减少爬楼梯、爬山、自行车等运动。如出现关节疼痛、肿胀等症状,应及时就诊。人到中年,膝关节可能会出现各种问题,那么中年人如何保护膝关节?中医给出了保护膝关节的4个建议。
1.控制体重。研究发现,即使体重稍有增加也会导致关节炎提高3倍。体重增加1公斤,膝关节承受的压力平均会增加5公斤。
2.坚持锻炼。运动有益关节健康。建议女性经常跳绳,每周进行2—3次腿部力量训练。
3.10%原则。即每周运动时间和运动强度增幅不超过前一周的10%。力量训练、灵活性训练、有氧锻炼以及核心肌肉群锻炼都能预防膝盖受伤。
4.看病不拖。借助核磁共振成像和关节内窥镜检查等手段,更快确诊疾病。
除此之外,游泳对膝关节的负重最小,是膝关节损伤者最理想的运动方式。其次,散步、骑车对膝关节也无太大的影响。
除了选择适宜的运动方式外,加强膝盖周围肌肉力量的训练也能防止膝盖受伤,“站桩”就是常所说的蹲马步,就是这种对膝盖有益的保护运动。另外,增加臀部肌肉力量可减少膝关节受伤几率。如果臀部肌肉不发达,做动作时就不能保证身体回到正确位置,膝关节受伤的几率就会增加。
知道了中年人如何保护膝关节,不常运动的人,保护膝盖要穿合适的鞋子,比如鞋底不能太软、抓地力要牢等。剧烈运动时,可戴上护膝。膝关节, 由股骨内、外侧髁和胫骨内、外侧髁以及髌骨构成,为人体最大且构造最复杂,损伤机会亦较多的关节,属于滑车关节。
糖友们的春节健康食谱
主食
细粮、粗粮6︰4
作为四大主食,面粉、大米、小米和玉米含糖量都为74%—76%。小米和玉米膳食纤维较多,能减缓对葡萄糖的吸收,但如果吃太多,也可能加重胃肠的负担,影响蛋白质和一些微量元素的吸收。糖友不妨记住一个吃主食的黄金法则,即细粮与粗粮的比例为6︰4。
亲朋聚会时用餐时间往往较长,主食吃得太晚可能导致低血糖。所以,糖友在外就餐时,应该主动要求先给自己上一份主食。
主菜
首选清蒸和水煮
主菜中的肉食以每天2—3两为宜。少吃胆固醇含量高的食物,如动物内脏、蛋黄、鱼子等;肉丸、肉饼、火腿、香肠等高动物油脂的加工食品也不适合。烹调方式上,应以清蒸、水煮、汆、卤、凉拌等低油烹调的食物为主,比如说鱼最好吃清蒸的,而非红烧,油炸食品应该避免。
深海鱼类(如金枪鱼)是海鲜的首选。但有些海产品的胆固醇含量很高,如每克虾皮的胆固醇量甚至比猪肝和羊腰子还高。另外,要少吃虾头、鱿鱼、蟹黄等。
配菜
豆腐不能敞开吃
总体来看,蔬菜含糖、脂肪和热量都很低,但胡萝卜、洋葱和蒜苔含量将近10%,最好少吃。
有些糖友把豆制品算在素食里,以为可以随便吃,实际上它们的热量可不低。尤其是油豆腐、豆皮等含油量高,糖尿病患者吃的时候要适量。而且过多摄入蛋白质会加重肾脏负担。因此,豆制品并非“多多益善”。
吃菜时,应将汤汁沥干以减少油脂摄取;喝汤时,选清汤而非浓汤,并除去上层浮油;还可以采取以水代油的烹饪法,即将主料和辅料上浆后,放入开水锅中汆一下,再采用其他方法做熟。
水果
橙子柚子餐间吃
对糖友来说,除了主食,水果也被列为“严加看管”的对象。对于餐后血糖低于10毫摩尔/升的糖友来说,适当进食西瓜等含糖量较低的水果是允许的。推荐橙子、柚子、柠檬、李子、杏、菠萝、草莓、樱桃等,这些水果每100克含糖量少于10克。适宜在两餐之间吃。
饭后不宜马上吃水果,一般选在空腹时,如上午9—10点、下午3—4点,或者晚上9点左右。能缓冲饥饿感,预防低血糖。
饮品
多喝绿茶少饮酒
在饮品中,最提倡是茶类,如绿茶、花茶、乌龙茶、大麦茶等。不含糖的茶饮品,糖友可以随时饮用。
牛奶和豆浆也是糖友的好饮料,富含蛋白质、钙等多种营养成分,但是喝时不能加糖。购买时最好选“纯牛奶”或“原味豆浆”,酸奶要选脱脂的。
酒品最好选择含糖度低且营养丰富的干红、干白类葡萄酒。限制酒量的同时要注意,绝不能空腹饮酒,因为这可能导致低血糖。
干果
少磕花生和瓜子
亲友间高谈阔论时,常少不了各式各样的干果,但糖友,尤其是合并高脂血症的人不能随便吃。
坚果的脂肪含量高,属于高热量食品。25粒花生米就相当于半两馒头;2两花生核桃约产热500千卡左右,是一般糖尿病患者一天所需总热量的1/3至1/4。不限量吃会导致血糖升高,所以最好少吃或不吃。如果一定要吃,必须先计算出热量,扣除相应的主食。
每天走多少步最健康 步行有什么好处
步行能锻炼心脏功能,增强血管弹性,对调节血压有一定作用。步行还能加速人体的血液循环,减少甘油三酯和胆固醇在动脉壁上的积聚,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
步行能增强肌肉力量,强健腿脚筋骨,且步行能引起关节压力变化,促进关节软骨滑液分泌,提高关节灵活性,预防和延缓退化性关节炎,有益关节健康。
步行能消耗身体多余的热量,加强身体的新陈代谢,减少身体的脂肪积聚,使人体重保持在合适的范围。且加大运动量时,能起到减肥瘦身的目的。
长期步行,对强身健体、提高身体免疫力、减少疾病,预防和辅助治疗慢性病方面有积极的作用。
适量喝啤酒可治疗关节疼痛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研究发现,啤酒中以可溶原硅酸(OSA)形式存在的硅,一半可被身体吸收。硅对骨骼及结缔组织的生长发育起到重要作用,有助于降低骨质疏松症危险。《骨骼与矿物质研究杂志》刊登一项新研究发现,在男性和年轻女性中,较大量硅的摄入,对骨骼具有保护作用。而在西方人的饮食中,喝啤酒是摄入硅的主要方式。尽管目前还没有硅摄入量的推荐标准,但研究人员表示,即使少量饮用啤酒,也有益关节健康。比如,每天喝20—25毫升啤酒。
此外,英国《自然》杂志刊登一项涉及1700名平均年龄为48岁女性的研究发现,常喝啤酒的女性骨骼会变强壮,从而降低患骨质疏松症的几率。研究结果显示,少量饮用啤酒也能保持骨骼健康。而且,啤酒中还富含有助于保持骨骼健康的植物雌激素。
中年人如何保护膝关节
很多老年人在做膝关节屈伸活动时都会听到“喀嚓,喀嚓”的摩擦音。在关节响的过程当中,膝关节敲打是不正确的,这时可按摩足三里这个穴位,对膝关节响动有一定好处,做法为手向下抚摸,食指摸到膝关节下放凹陷处,小拇指所在的部位就是足三里,在按摩的过程当中,拇指按压足三里做旋转式按摩。
同时,很多膝关节患者都存在体重超标,甚至肥胖的情况。因为体重过重会使膝关节受到的压力增大,加速关节软骨的磨损,导致膝关节炎。另外,关节炎发生疼痛时,人往往不愿意活动,进一步导致体重增加。因此,适当的运动,保持正常体重,对膝关节而言尤为重要。但值得注意的是,膝关节炎同样是一种劳损性疾病。医生建议中老年人适度运动,减少爬楼梯、爬山、自行车等运动。如出现关节疼痛、肿胀等症状,应及时就诊。人到中年,膝关节可能会出现各种问题,那么中年人如何保护膝关节?中医给出了保护膝关节的4个建议。
1.控制体重。研究发现,即使体重稍有增加也会导致关节炎提高3倍。体重增加1公斤,膝关节承受的压力平均会增加5公斤。
2.坚持锻炼。运动有益关节健康。建议女性经常跳绳,每周进行2—3次腿部力量训练。
3.10%原则。即每周运动时间和运动强度增幅不超过前一周的10%。力量训练、灵活性训练、有氧锻炼以及核心肌肉群锻炼都能预防膝盖受伤。
4.看病不拖。借助核磁共振成像和关节内窥镜检查等手段,更快确诊疾病。
除此之外,游泳对膝关节的负重最小,是膝关节损伤者最理想的运动方式。其次,散步、骑车对膝关节也无太大的影响。
除了选择适宜的运动方式外,加强膝盖周围肌肉力量的训练也能防止膝盖受伤,“站桩”就是常所说的蹲马步,就是这种对膝盖有益的保护运动。另外,增加臀部肌肉力量可减少膝关节受伤几率。如果臀部肌肉不发达,做动作时就不能保证身体回到正确位置,膝关节受伤的几率就会增加。
知道了中年人如何保护膝关节,不常运动的人,保护膝盖要穿合适的鞋子,比如鞋底不能太软、抓地力要牢等。剧烈运动时,可戴上护膝。膝关节, 由股骨内、外侧髁和胫骨内、外侧髁以及髌骨构成,为人体最大且构造最复杂,损伤机会亦较多的关节,属于滑车关节。
补阳气的食物
1、胡萝卜:胡萝卜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能保持眼睛和皮肤的健康。患有皮肤粗糙和夜盲症、眼干燥症、小儿软骨病的人,食之大有裨益。胡萝卜可以生食或与大米煮粥,都是春季的健康食用方法。
2、荠菜:荠菜富含蛋白质和10多种氨基酸,还含葡萄糖、蔗糖、乳糖等,荠菜味甘性平,能调和脾胃,且有明目的功效。用荠菜煮粥营养丰富,味道甘美。
3、香椿:含视黄醇、维生素C、维生素A、钙、钾、磷等。香椿味辛、苦,性温。能祛风散寒、止痛消炎。多吃香椿对春季风寒感冒、风湿性关节炎发作、肠炎等病的治疗有益。香椿可以煮粥,可以与鱼清蒸,也可以做成香椿炖羊肉、香椿炖猪肉等菜肴。
得了骨关节炎怎么锻炼 耐力锻炼
耐力锻炼不仅有益关节,更重要的是有益心、肺,并能改善精神状态。在各种耐力锻炼项目中,走路、水中运动和骑自行车是最常用的。走路是骨关节炎患者理想的锻炼方式,没有特殊情况应当鼓励多走路,除非是严重的髋、膝、踝关节疾病、关节不稳的患者。
注意:步速可控制在60步/分钟以内,每日进行20~30分钟。以后逐渐加长锻炼时间,在3周内达到每次锻炼可以维持20~30分钟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