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黄芪有什么作用 急性肾炎水肿

黄芪有什么作用 急性肾炎水肿

用于阳气不足所致的虚性水肿,并常与防已、茯苓、白术等合而用,方如防己黄芪汤。

黄芪可调理阴虚盗汗

黄芪是很常见也很常用的一种中药,但相信很多人对它未必会熟悉,这种植物可以用来调理很多的疾病,但是人们只是遵照医嘱服用就可以了,很难对某一种中药确切的疗效进行研究。所以,对黄芪的功效也知之甚少。

现在人们都非常注意养生和保养,也推出很多有利于健康的药膳,那黄芪到是可以派上用场,所以,为了让大家加强对黄芪的了解,这里就把黄芪的功效分享给大家,希望对大家的健康有帮助。

1、调理表虚自汗:一些人体质比较虚弱,经常就不出汗,整个手掌永远都是汗津津的,让人感觉很不舒服,其实这也是一种气血不足的表现,可用黄芪配白术、防风治之,久服必效。这种中医调理的方法很有效。

2、调理阴虚盗汗:表现为晚上睡觉总会出很多的汗,包括一些更年期的女性也会有这种情况,因此可将黄芪与生地、麦冬等滋阴药同用。效果明显。

3、治疗急性肾炎水肿:黄芪可用于治疗肾的阳气不足所致的虚性水肿,并常与防已、茯苓、白术等合而用。

4、治疗慢性肾炎水肿、脾肾虚:常与党参、白术、茯苓同用。

5、调理阳气虚弱:很多人因为阳气虚弱,导致疮疡久不溃破而内陷,黄芪有促进溃破及局限作用。还可以用于痈疽久不穿头,并且常与穿山甲、皂角刺、当归、川芎同用。

6、治疗疮疡溃破:可以用于清洗溃疡和疮面,对于疮面久不收口,有生肌收口之作用,经常配银花、皂刺、地丁等。脓液清洗,与党参、肉桂等同用。

7、调理肺气虚证:黄芪对肺部的健康有帮助,主要是补气。可调理改善咳喘日久,气短神疲,痰雍于肺无力咯出等症状。常配伍紫菀、款冬等,温肺定喘,健肺气之品。

8、调理气虚衰弱:很多人因为气血虚而引起倦怠乏力,或中气下陷、脱肛、子宫脱垂等。可用黄芪达到补气健脾的作用,并且可常与党参、白术等配伍;用于益气升阳而举陷,也经常与党参、升麻、柴胡、炙甘草等合用。效果都是非常好的。

以上是一些中药的疗效,也有一些地区将黄芪当成是一种食疗天然食品,很早之前,民间流传着“常喝黄芪汤,防病保健康”的顺口溜,黄芪真是补气的良药,而且还具有良好的防病保健作用。因此,做药膳的时候可以多用。

黄芪的功效与作用

黄芪有补气固表,托毒排脓等功效。

黄芪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中医认为:黄芪味甘、性温,入脾经、肺经,应用黄芪具有补气固表,托毒排脓,利尿,生肌,在中医里面,黄芪常用于气虚乏力、久泻脱肛、自汗、水肿、子宫脱垂、慢性肾炎蛋白尿、糖尿病、疮口久不愈合等症,若有对症的话,可以服用黄芪进行症状的调理。

阴虚气虚有什么症状 阴虚又气虚可以吃黄芪么

可以适当的喝一些。

黄芪是生活中较为常见的一种中药材,一般用于泡茶或者炖汤食用,中医认为黄芪有补气固表,托毒排脓,利尿,生肌等功效,因此,黄芪在中医临床上,常用于气虚乏力、久泻脱肛、自汗、水肿、子宫脱垂、慢性肾炎蛋白尿、糖尿病、疮口久不愈合等症,黄芪有补气的作用,阴虚又气虚的人群可以适当的吃一些黄芪,可以起到补气的作用,有利于健康。

得了肾积水吃什么最好

1.鲜焖冬瓜

材料:冬瓜(含青皮)200g,白糖1匙。将洗净冬瓜切块,合白糖放入锅中加少量水,小火焖熟。

作用:利水消肿,清热解毒。用于肾炎水肿而偏热、肾积水患者。

2.老母鸡汤

材料:老母鸡(去内脏)1只,加入黄芪、陈皮各15g,砂仁6g,生姜皮15g,生山楂30g,吃肉喝汤。

作用:治慢性肾炎水肿、肾积水患者。

补肾壮骨口服液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1.服药期间应多晒太阳,多食含钙及易消化的食品。

2.婴儿及糖尿病患儿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3.感冒时不宜服用。

4.服药2周症状无缓解,应去医院就诊。

5.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6.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以上也只是介绍了补肾壮骨口服液在使用时需要注意的事项,但其实对于补肾壮骨口服液我们的了解并不多,其实,补肾壮骨口服液的主要成分牛骨胶、黄芪、党参。其中黄芪的中药疗效有:

1、表虚自汗:多用于体虚表弱所致的自汗。如表气不固,而汗出,用黄芪配白术、防风治之,久服必效。方如玉屏风散;也可配浮小麦、麻黄根等。

2、阴虚盗汗:可与生地、麦冬等滋阴药同用。

3、急性肾炎水肿:用于阳气不足所致的虚性水肿,并常与防已、茯苓、白术等合而用,方如防己黄芪汤。

4、慢性肾炎水肿、脾肾虚:常与党参、白术、茯苓同用。

5、阳气虚弱:用于疮疡久不溃破而内陷,有促进溃破及局限作用。痈疽久不穿头,常与穿山甲、皂角刺、当归、川芎同用。

黄芪可调理阴虚盗汗

现在人们都非常注意养生和保养,也推出很多有利于健康的药膳,那黄芪到是可以派上用场,所以,为了让大家加强对黄芪的了解,这里就把黄芪的功效分享给大家,希望对大家的健康有帮助。

1、调理表虚自汗:一些人体质比较虚弱,经常就不出汗,整个手掌永远都是汗津津的,让人感觉很不舒服,其实这也是一种气血不足的表现,可用黄芪配白术、防风治之,久服必效。这种中医调理的方法很有效。

2、调理阴虚盗汗:表现为晚上睡觉总会出很多的汗,包括一些更年期的女性也会有这种情况,因此可将黄芪与生地、麦冬等滋阴药同用。效果明显。

3、治疗急性肾炎水肿:黄芪可用于治疗肾的阳气不足所致的虚性水肿,并常与防已、茯苓、白术等合而用。

4、治疗慢性肾炎水肿、脾肾虚:常与党参、白术、茯苓同用。

5、调理阳气虚弱:很多人因为阳气虚弱,导致疮疡久不溃破而内陷,黄芪有促进溃破及局限作用。还可以用于痈疽久不穿头,并且常与穿山甲、皂角刺、当归、川芎同用。

6、治疗疮疡溃破:可以用于清洗溃疡和疮面,对于疮面久不收口,有生肌收口之作用,经常配银花、皂刺、地丁等。脓液清洗,与党参、肉桂等同用。

肾炎患者必须吃的十种食物

1、香菇

香菇性平,味甘,具有补气血的功效。香菇所含的特殊氨基酸,能使急慢性肾炎患者的尿蛋白显著下降,可治疗各种肾脏疾病,且无副作用。因此,肾炎病人特别适合吃。

2、白木耳

白木耳性平,味甘淡,具有滋肾、润肺、养胃的功效。据研究,白木耳中所含的银耳多糖能改善肾功能。

3、薏仁

薏仁具有健脾、清热、利湿的功效,肾炎患者水湿泛滥、水肿尿少的病人适宜用薏仁煮粥吃。

4、蚕豆

蚕豆性平,味甘,具有健脾利湿的功效,肾炎水肿的人宜食。

5、白扁豆

白扁豆适宜急慢性肾炎水肿者服食,《本草汇言》中记载:“治水肿:扁豆三升,炒黄,磨成粉。每早午晚各食1次,大人用三钱,小儿用一钱,灯心汤调服。”

6、番薯

番薯含多量的糖类和维生素,无论急性肾炎或慢性肾炎,均可充饥食用。

7、四季豆

四季豆具有清热、利尿、消肿的功效,肾炎水肿尿少者宜食。《陆川本草》“治水肿:白饭豆四两,蒜米五钱,白糖一两,水煎服。”

8、西瓜

西瓜具有利尿、消水肿、降血压的功效,适宜肾炎水肿或高血压者食用。

9、胡萝卜

急性肾炎患者,尿中仅有少量红细胞、脓细胞、微量蛋白时,适宜用胡萝卜150克,烧汤,每日当点心服食。

10、荠菜

荠菜具有健脾利水之功效,能够补充人体植物蛋白。荠菜含较多的蛋白质、糖类和维生素,且有一定的止血作用,故适宜慢性肾炎血尿和蛋白尿较多者煎水代茶饮。

相关推荐

黄芪能治什么病 黄芪治肾病的由来

黄芪最早用于肾病主要是治疗肾病水肿水肿是肾病的主要临床表现,肾病水肿多属中医的“阴水”,辨证以肾阳虚和脾气虚多见,温阳利水和益气健脾利水运用广泛,而益气健脾利水就是以黄芪为主的组方,《金匮要略》中的防己黄芪汤是其代表方。 肾病水肿辨证属于脾气虚者用防己黄芪汤利水效果是肯定的,而且随着水肿的消退,蛋白尿往往也告消失,因此认为黄芪消除蛋白尿的作用,将其用于无水肿性肾病蛋白尿,辨证属于脾气虚弱的患者,也可获得疗效。 随着中西医结合研究的开展,由于西医对肾病缺乏特异性的治疗方法,许多学者试图从中草药中寻找治

中医治肾炎食疗十八方

1)鲤鱼取1-1.5公斤重乌鲤鱼一条,剖腹洗净肠杂,用黄泥封固,放在炭火中煅焙,俟出白烟取出,待冷,研末为散。1日3次,每次温开水送服2羹匙,服完为1剂,忌盐。本方消水肿效果较好。适用于急性肾炎之风寒犯肺、三焦气滞型,以及肾炎之脾肾阳虚、水湿泛滥型。 2)玉米须玉米须100克,加水1000毫升,煎煮20-30分钟,熬成300-400毫升液体,过滤后,每日2次分服。本方适宜于水肿明显兼高血压者服食,可用于急性肾炎之风热郁肺、湿毒蕴结型,或慢性肾炎之肝肾阴虚、肝阳上亢型。 3)茅根茅根为最佳的利尿药。用鲜茅根

肾积水吃什么好

1、薏仁粥 材料:薏苡仁30g,大米100g。加水适量熬成粥,每日l餐。健脾利水消肿。 作用:用于肾脏病水肿而表现为脾气不足,肾积水患者,纳呆食少,大便软者。 2、葱白紫苏粥 材料:葱白3~5段,紫苏叶10g,粳米lOOg。先将粳米熬粥,将成之时加入葱白及紫苏叶,盖紧盖焖一会即可,宜趁热食用,每日1餐。温阳利水消肿。 作用:用于脾肾阳虚而见水肿,肾积水患者。 3、鲜焖冬瓜 材料:冬瓜(含青皮)200g,白糖1匙。将洗净冬瓜切块,合白糖放入锅中加少量水,小火焖熟。 作用:利水消肿,清热解毒。用于肾炎水肿而偏

益母草什么功效与作用 利尿消肿

益母草善走下焦,可入肾,既能利水消肿,又能活血化瘀,尤其利于水瘀互结的水肿病人,可用于治疗急性或者慢性肾炎水肿,小便短赤等症。

益母草起什么作用 利尿消肿

益母草善走下焦,可入肾,利水消肿的功效,可用于治疗急性或慢性肾炎水肿、小便短赤等症。 益母草通过其活血化瘀的功效,改善和增加肾脏血流量,使肾小球和肾小管得到很好的营养与修复,可使肾脏纤维化逆转,以消除肾炎,慢慢恢复肾功能。利尿,消水肿作用

月经提前可以喝益母草吗 益母草对月经的作用

益母草活血调经,利尿消肿。主要用于月经不调,痛经,经闭,恶露不尽,水肿尿少,急性肾炎水肿等病症。

慢性肾炎的治疗方法是什么

肾炎的患者就要小心饮食的结构,控制了酸性的物质的摄入过量,就会酸性的体质。进行饮食的酸碱的平衡对于治疗肾炎以及并发的症状防治是非常重要的。要保持良好的心情,不要过大的心理的压力,压力的过重是会导致酸性的物质沉积的,从而影响了代谢的正常的进行,将不利于治疗肾炎。 在慢性肾炎进行治疗时候,饮食控制就会很重要,原则上就要控制低盐饮食并限制水,由于大多数病人水肿和高血压;若血压很高,水肿最为明显,应予以无盐饮食,每日入液量限制在1000ml以内。尿闭者应按处理,成人蛋白质每日宜在30~40g,或按蛋白质0。6

黄芪枸杞泡水喝的功效 黄芪的功效

黄芪益气固表,利水消肿,托毒排脓,敛疮生肌的功效,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保肝、利尿、抗衰老、抗应激、降压等,主治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气虚水肿,痈疽难溃,久溃不敛,血虚痿黄,内热消渴,慢性肾炎蛋白尿,糖尿病等。

急性肾炎的饮食护理方法

(1)限制水量 急性肾炎尿少、眼睑浮肿、全身水肿及高血压,这是水代谢紊乱 食疗的表现,故限制液体量的摄人对消除浮肿,减轻心脏压力是重要意义的,液体量应视浮肿程度和排尿量而定,急性期一般以500毫升为限,以后视尿量而增加水量。 (2)限制食盐 水肿和血容量与盐关系极大,每1克盐可带人110毫升左右水,肾炎如食人过量食盐,使排尿功能受损。常会使浮肿加重,血容量增大,造成心力衰竭,故必须限制食盐及给予低盐饮食。 (3)限制含嘌呤高的食物 为了减轻肾脏负担,应限制刺激肾脏细胞的食物,如菠菜、芹菜、小萝卜、豆类

中医如何治疗急性肾炎水肿

1.宣肺利水法 凡病程短,肺经症状,以面目浮肿为主,或兼发热者,均可用宣肺利水法,一般可根据前驱残留症状来决定。 如是风寒外感后,可用麻桂五皮饮(麻黄6g,桂枝10g,陈皮10g,云苓皮30g,桑白皮15g,大腹皮15g,生姜皮6g)。如是风热外感,可用越婢五皮饮(麻黄6g,生石膏30g,陈皮10g,云苓皮30g,桑白皮15g,大腹皮15g,生姜皮6g)。 2.健脾利水法 如果病程延长,水肿由面部延及四肢,甚至全身水肿,纳食差,腹胀胸闷,身体困重,甚则恶心呕吐,舌淡红脉沉,可用防己黄芪汤合防己茯苓汤加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