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食主义者的患癌风险比较低吗
素食主义者的患癌风险比较低吗
素食者患癌风险更低?
专家表示,研究表明,经常吃大鱼大肉的人患癌风险的确更高,而素食者天天吃果蔬,膳食纤维摄取充足,患大肠癌风险比正常人低。
然而,长期吃素可能造成营养失衡。奥地利一项研究发现,素食者可能因动物性脂肪摄取太少而增加患癌风险,是爱吃肉的人的2~2.5倍。
因此,想要防癌,并非素食可以解决,均衡饮食更重要,不偏食,不挑食,尽量以天然食材为主,加工品以每周1~2次为限,且每天吃5份不同颜色的蔬果。
哪些饮食习惯隐藏致癌风险
专家指出,大肠癌的发病与饮食习惯有很大关系,长期食用高脂肪、高蛋白、低纤维的食物,加上精神紧张、压力过大、运动减少,都是导致癌症发生的高危因素。
饮食中高热量、动物脂肪和胆固醇等摄入过多,纤维素和维生素等明显缺乏,溶解和吸收致癌物质的危险性就越大。高脂肪饮食可增加肠道内胆汁酸的分泌,后者道黏膜有潜在的刺激和损害。而缺乏稀释致癌物的纤维素,又容易造成代谢后致癌物浓度增高。如果长期处在这种刺激和损害中,就可能诱发肿瘤细胞的产生,导致大肠癌。
油炸、煎烤食品、腌制品中含有致癌物,某些其他微量元素缺乏,也会增加大肠癌的发病率。油腻饮食能够增加结肠中胆汁酸与中性固醇的浓度,改变大肠菌群的组成,逐渐在肠道内形成致癌物质。而食品添加剂,用亚硝酸盐处理过的肉、鱼(如咸肉、火腿、咸鱼等)和一些药物(如匹拉米酮、利眠宁、土霉素等)也存在致癌物质。
素食主义者的坏处
长期吃素食很容易造成蛋白质摄入不足,其中以动物蛋白为主。吃素食能够帮助补充植物蛋白,但是动物蛋白的不足很容易使人体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比例失衡,因而造成消瘦、记忆力下降等症状。
素食中丰富的膳食纤维一方面能促进肠胃消化,另一方面膳食纤维有缓泻作用,能够促进肠道蠕动,减少肠内残留物通过肠道的时间,但是过多的膳食纤维又会加速肠胃道中矿物质营养元素排出,长期吃素容易造成矿物质的流失。
长期吃素食很容易造成身体缺乏铁元素、锌元素等营养素,这些营养素的缺乏容易使人出现疲惫感。另外缺锌还会影响到儿童的正常发育,缺铁还容易导致贫血症的发生。
吃素食的人出现社交困难主要是因为饮食习惯与他人不同的饮食习惯造成的困扰。另外还可能与家人、朋友出现不同的分歧,影响到正常的人际交往。
吃素食减肥吗
持食素的人摄入的热量和脂肪,要比非素食主义者摄入更少。因此,素食主义者的体重,往往也比同等身高的非素食主义者更低。从这方面来看,选择低脂肪含量的素食食谱可能对减肥有所帮助。但是,与非素食主义者一样,一些素食主义者也可能会选择那些使人发胖的饮食,比如吃大量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或者吃营养价值很低甚至毫无营养价值的食物,反而使能量摄入比设定的要多很多,没能达到减肥,还造成营养不足。
在制定素食食谱时,应该像对待非素食食谱一样谨慎,确保它们营养均衡。对于铁、钙、维生素D、维生素B12、锌和蛋白质这些营养成分,非素食主义者通常很容易能够从动物性食品中获得,但是素食的饮食常常难以满足。
长期吃素的人容易贫血
用纯粹吃素食的方式来控制体重,从营养学的角度来说,我们不主张这样。营养师表示,长期纯素食饮食会带来一定的营养问题。
与脂肪相比,素食的能量低,也更容易被消化排空,所以只吃素食的人更容易饿,反而会吃得更多,有些甚至又吃一些脂肪含量较高的食物,比如薯片、面包、巧克力等,最终效果并不一定好,甚至造成体重越减越重。
我们在日常多吃一些素食可以帮助我们达到一个非常不错的减肥效果,素食中富含了很多的营养物质可以被我们身体所吸收,同时也可以有效地帮助我们促进肠道的消化,可以大大降低自身出现肥胖的几率,大家都应该多吃一些。
科学吃素 给素食主义者的9点建议
据美国《赫芬顿邮报》报道,现在素食主义者越来越多,其中包括很多演艺圈和政界的名人,他们都开始倡导不食用动物制品。不过,要做一位严格的素食主义者并不是那么容易,以下9个问题是素食主义者需要注意的。
做好成为素食主义者的心理准备
素食营养学家Julieanna Hever指出,“当人们挑战常规的饮食习惯,难免与家人和朋友发生冲突,家人可能会苦口婆心地劝阻你,你还会失去一些和朋友聚餐的机会,此时就是考验你心理的时候了,你为什么要成为素食主义者?你的内心有没有一个强大而坚定的理由?如果没有,那么很可能因为身边人的三言两语就放弃了。”
需补充维生素B12
素食主义者最容易缺乏的就是维生素B12,因为这种营养素在植物性食物中几乎没有。B12有助于保持神经及血细胞健康,并合成DNA。缺乏B12会让人感觉困倦、身体虚弱、便秘、体重减轻、神经出现问题以及产生精神抑郁等。所以一些吃素的人容易患抑郁症或容易出现精神疾患。维生素B12主要的来源是肉、蛋、奶、海鲜。如果你不吃肉了,那么还是要喝点牛奶、酸奶。研究发现,奶类的维生素B12利用率比肉要高,按同样的食物维生素B12含量来算,食用奶制品能够最有效地升高血液中维生素B12的水平。
需要补充铁
铁有两种形式:血红素铁和非血红素铁。40%的血红素铁都来源于动物制品,很容易被身体吸收。素食主义者只能摄入非血红素铁,它不易被身体吸收,因此素食主义者需要摄入更多的铁来保持身体健康。含铁丰富的植物有:豆类植物、葵花籽、葡萄干、深色绿叶植物。维生素C含量高的食物如辣椒、柑橘、西兰花等能够促进铁的吸收。
多食富含蛋白质的食物
蒙特利尔素食主义营养师Valerie Rosser指出,我们每餐都需要摄入蛋白质。蛋白质是人体组织的构成成分,它会分解为氨基酸,帮助细胞生长及修复。美国医学科学院建议,成人每天的蛋白质应为每公斤体重摄入0.8克,如果你有68公斤则每天要摄入54克蛋白质。Rosser指出,富含蛋白质的食物有大豆、小扁豆、藜麦等。
拒绝垃圾食品
精细白面制作的面包和饼干、含糖饮料以及其他类型的快餐食品都会让你的素食饮食失败。吃素不是吃垃圾食品。Rosser指出“加工食品带给我们的只有卡路里,没有营养价值,营养物质在加工过程中几乎都被破坏殆尽了。”
要留心大豆蛋白制作的“假肉”
现在有很多素菜馆用大豆蛋白制作仿荤食品,包括素鸡、素鸭、素鱼等,对这类食品目前营养学界仍有很多争论。不过可以肯定的是,一些肉类替代品经过了高度加工,含有过量钠及防腐剂等,所以要仔细分辨产品成分。健康的豆类食品可以食用豆腐、豆浆、腐乳、水煮毛豆等未经过度加工的豆类制品。
不可急于求成
如果你之前一直大鱼大肉,那么很难一天就成为素食主义者。当你决定成为素食主义者时,可以慢慢地在饮食中增加更多植物食品,尤其要首先拒绝那些非天然的、经过加工的肉类。在这个过程中,时刻注意感受身体的变化,循序渐进确保成功。
素食让你情绪稳定
成为素食主义者不仅仅是造福动物和环境,对我们自身也有好处。2012年《营养》杂志的一篇研究发现,与素食主义的饮食相比,非素食的饮食包含更多的花生烯酸,它会刺激神经变化,引起情绪低落。
植物也可满足你对钙的需求
一项欧洲杂志的研究发现,当素食者每天消耗525毫克的钙,他们骨折的风险与非素食者相类似。重点是要吃大量不同类的含钙高的天然食品。如豆类、菌类、绿叶植物等都含有较丰富的维生素D,可以帮助身体吸收钙质。
素食主义者的利弊 减少疾病的发生
素食食材脂肪含量少,基本不含胆固醇,素食主义者吃素食能降低心血管疾病甚至癌症发生的可能性。
素食主义者的饮食盲区
素食主义是一种饮食文化,而有这种文化孕育的群体也日渐增多,素食主义者在饮食方面确有很多误区。
一、小火炒菜
维生素C、B1都怕热。因此炒菜避免用小火闷,应该用旺火炒。再有,加少许醋,也有利于维生素保存。还有些蔬菜更适于凉拌来吃,比如黄瓜、番茄等等。
二、久存蔬菜
上班族通常喜欢一周做一次大采购,把采购回来的蔬菜存在家里慢慢吃,这样虽然节省时间、方便,但是要知道,蔬菜每多放置1天就会损失大量的赛尔号营养素,例如菠菜,在通常状况下(20℃)每放置一天,维生素C损失高达84%。因此,应该尽量减少蔬菜的储藏时间。如果储藏也应该选择干燥、通风、避光的地方。
三、丢掉含维生素最多的部分
人们的一些习惯性蔬菜加工方式也影响蔬菜中赛尔号营养素的含量。例如,赛尔号有人为了吃豆芽的芽而将豆瓣丢掉,实际上豆瓣的维生素C含量比豆芽多2~3倍。
再比如,做饺子馅的时候把菜汁挤掉,维生素也会损失70%以上。赛尔号正确的方法是,切好菜后用油拌好,再加盐和调料,这样油包菜的方法,饺子馅就没那么多汤了。
四、菜做好了不马上吃
很多人喜欢做好了饭菜后放在锅里温着或者放在保温桶里面,赛尔号等上一段时间再吃。这样也会损失大量的营养物质,试想,辛辛苦苦做好的饭菜,因为没有立刻吃而使饭菜变得毫无营养,该多可惜啊。
五、吃菜不喝汤
炒菜时,蔬菜中大量的营养物质都溶解在菜汤里了,不喝多可惜。
六、先切菜后洗菜
食堂的大师傅经常为了省事儿,先切菜再放在一起赛尔号冲洗一下。很多人不以为然,其实这样做也会令大量的维生素白白流到了赛尔号水中。
七、偏爱吃炒菜
很多减肥的人相信肉菜一起炒可以降低脂肪的摄入赛尔号,其实蔬菜更容易吸收油脂。
八、生吃蔬菜不洗干净
现在蔬菜污染越来越严重,有各种农药和寄生细菌的残留赛尔号,因此生吃蔬菜最好洗干净、去皮。
九、吃素不吃荤
时下素食者越来越多,尽管有利于防止动脉硬化赛尔号,但是一味吃素也不对:一是人每天必须要从肉里摄入一定量胆固醇,适量的胆固醇还有利于防癌;二是单纯吃素会导致蛋白质摄入不足,容易引起消化道肿瘤。三是维生素B2摄入不足。四是由于蔬菜中普遍缺乏锌,因此,素食者也容易严重缺锌。一个比较好的方法是根据自己的身体特点,搭配着吃。既可以取得素食的效果,也可以避免素食对身体的损害。
不管你是不是素食主义者,也不管你因为何由成为一个素食主义者,小编都希望这篇文章对你有些帮助。
素食虽养生 不能盲目被追捧
素食不该受追捧
作为一种饮食文化,素食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接纳,甚至演变成了一种流行趋势。除了对健康的追求外,吃素还被赋予了更深层次的内涵,体现出了回归自然、保护地球的文化理念。各种素食书籍、素食餐馆也受到了追捧,素食俨然成为了一种环保、健康的生活理念。但是,素食对健康的影响究竟如何?北京协和医院营养科主管营养师李宁为我们做出了解答。
要不要吃素 先看你的出发点
“人类是杂食性动物,每一种食物中都含有其他食物不能替代的营养成分,真正从健康的角度出发,我们还是提倡荤素搭配、均衡饮食。”李宁说。素食主义者作出这样的选择,是出于各种原因,或是为了健康,或是为了宗教信仰,或是考虑到了动物保护和环保。当然,如果从信仰或环保的角度看,素食主义者作出个人牺牲,是不容置疑的。但如果单纯为了追求健康或保持身材而选择素食,就值得商榷了。
很多人认为素食更健康,实际上,是弄错了参考标准。素食主义者在强调素食对健康的好处时,对比的往往不是均衡的健康饮食,而是过度食用肉类等动物性食物的不健康饮食。其实,这种素食强调的是以植物性食物为主,辅以少量、适量的动物性食物,也就是均衡饮食概念中的一种。所以,为了追求健康而吃素,是没有必要的。
素食的类型很多,每一种类型的素食,允许摄入的食物范围不同,在营养上也有较大差异。对健康的成年人来讲,如果实在要吃素,最好选择层级比较低的素食类型。
看似好处多 其实是混淆概念
素食主义者认为,吃素食对人体健康有各种好处,如,不含有对心血管有害的物质,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降低人体罹患癌症的几率;减轻身体各器官的负担;对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等疾病有利;帮助净化血液、排毒养颜等。
这其中存在着两个误区:一是,很多所谓的好处,并没有十分确切的科学依据;二是,即使是正确的,也说的是植物性食物的好处,而不是素食的好处。当然,下这样结论的前提,是以均衡、健康的方式摄入动物性食物。
首先,并没有确切的研究结果表明,荤素搭配、均衡饮食的人,癌症、心血管问题等各种疾病的发生率,要比单纯吃素的人高,其次,认为吃素食可以排毒养颜,有一定的道理。植物性食物中含有较多的膳食纤维,可以促进胃肠道蠕动,预防便秘,利于身体排毒。而肉类等动物性食物中是没有膳食纤维的。但是,荤素搭配的均衡饮食,同样可以摄入足够的膳食纤维,也能够达到同样的效果。
女人体臭不能吃那些
1、红肉
截止目前的科学研究发现,肉食主义者的汗与素食主义者的汗相比,从气味上来说,素食主义者的汗气味更淡,在预防体臭上具有压倒性优势。
2、膳食纤维多的食物
膳食纤维多的食材不但会导致汗液发臭,同时也很容易导致肠道中有大量气体囤积,出现容易放臭屁的现象。这是因为膳食纤维丰富的食材中常常含有大量的氧和二氧化碳,容易在化学反应的过程中生成甲烷,放出臭屁。
3、咖啡
咖啡因对人体的中枢神经有刺激性作用,同时能够促进汗腺功能的活跃,导致臭味源增加,出现体臭现象。同时,咖啡中的酸味物质很容易导致口干,唾液不足很容易让细菌和硫化物等口臭的原因物质增殖,进而出现口臭症状恶化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