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粉桃的形态
白粉桃的形态
兰州白粉桃果实肥大,果皮稍厚,向阳面呈紫红色,肉质细腻,柔软、甘甜,密汁丰富,芳香飘溢,味道醇美。
白粉桃 白粉桃富含蛋白质、脂肪、维生素、挥发油、有机酸、矿物质、粗纤维和水化合物等多种成份。能解饥消渴,补养身体;且有增进人体胆汁分泌,促进消化和治疗便秘等功效。每到春暖花开的四月,绵延几十公里的桃林变成了花的海洋,一棵棵桃树上长满了艳丽似锦的桃花,一朵朵粉红的桃花恰似满天红霞洒落人间,景致美不胜收。五月初,桃树上就结了果实,六月份还未长熟的桃子是青绿色的,个头也不大,到了七八月份,长熟的桃子就变成了诱人的粉红色,果实肥大,芳香飘溢,没有熟透的桃子,清脆可口,但缺少香味。等到桃子熟透了,有一种入口即化的香甜。咬一口足可以汁液四溢,从手直流进袖筒深处。
桃胶的形态
由桃树上分泌出来的桃树油经化学反应而制得的浅红色黄色粘稠液体,经进一步干燥,粉碎为固体颗粒状,是一种浅红色黄色透明的固体天然树胶。于夏秋采收,其成分与阿拉伯树胶大致相同,天然桃胶性状大小不等,有的混有杂质,假桃胶颗粒大小相等,没有杂质,没有淡淡的清香,大家注意鉴别。
桃树枝干部位出现肿胀,然后流出淡红色黄色透明树脂,尤其雨后流胶现象更为严重。冻状胶体颜色逐渐变成淡红色。如果天气干燥,胶状物转变成淡红色坚硬胶块呈结晶状,粘附于枝干表皮。雨后流胶量大并且胶大多数在干后呈浅黄色或白色透明固体,因为暴雨使桃树吸收大量水分,把体内胶质稀释后,第一批流出来的胶呈浅黄色或白色透明树胶,此种胶质营养成分含量低。
桃胶的分泌主要由于桃树树干受损或者被真菌感染产生,是桃树的自我防卫机制,一般果农称其为流胶病,高发于每年的6月直8月,其由真菌引,降雨会使病菌扩散,随着气温上升,树体流胶点增多,病情逐渐严重,流胶部位易被腐生菌侵染,使桃树皮层和木质变褐、腐烂,致使树势衰弱,严重时,枝干或全株会枯死。
白粉桃的食用方法
白粉桃不宜食用过多,否则会生热上火,应控制一天一个以内。
白粉桃适合生吃,一定要削皮食用,表皮细菌毛虫很多。
白粉桃的烹调方法
白粉桃食用前可放在清水中,加适量的食用碱,浸泡3分钟后再用清水洗净即可,既可以清除农药,亦可以清除表皮的细毛。
桃子形态特征
桃是一种乔木,高3-8米;树冠宽广而平展;树皮暗红褐色,老时粗糙呈鳞片状;小枝细长,无毛,有光泽,绿色,向阳处转变成红色,具大量小皮孔;冬芽圆锥形,顶端钝,外被短柔毛,常2-3个簇生,中间为叶芽,两侧为花芽。
叶片长圆披针形、椭圆披针形或倒卵状披针形,长7-15厘米,宽2-3.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宽楔形,上面无毛,下面在脉腋间具少数短柔毛或无毛,叶边具细锯齿或粗锯齿,齿端具腺体或无腺体;叶柄粗壮,长1-2厘米,常具1至数枚腺体,有时无腺体。
花单生,先于叶开放,直径2.5-3.5厘米;花梗极短或几无梗;萼筒钟形,被短柔毛,稀几无毛,绿色而具红色斑点;萼片卵形至长圆形,顶端圆钝,外被短柔毛;花瓣长圆状椭圆形至宽倒卵形,粉红色,罕为白色;雄蕊约20-30,花药绯红色;花柱几与雄蕊等长或稍短;子房被短柔毛。
果实形状和大小均有变异,卵形、宽椭圆形或扁圆形,直径(3)5-7(12)厘米,长几与宽相等,色泽变化由淡绿白色至橙黄色,常在向阳面具红晕,外面密被短柔毛,稀无毛,腹缝明显,果梗短而深入果洼;果肉白色、浅绿白色、黄色、橙黄色或红色,多汁有香味,甜或酸甜;核大,离核或粘核,椭圆形或近圆形,两侧扁平,顶端渐尖,表面具纵、横沟纹和孔穴;种仁味苦,稀味甜。花期3-4月,果实成熟期因品种而异,通常为8-9月。
碗莲的主要品类
杏黄
花蕾长桃形,花淡黄--黄绿色,基部黄色。花瓣瘦长,花初开杯状,盛开碟状,花期早,6月5日始花,群体花期长,为32天。[2]
玫红重台
花蕾桃型,花紫玫红色,花径7-9cm,重台型。单朵花期达一星期,着花繁密,花色鲜艳,雌蕊大部分瓣化,极少能结实。
青莲姑娘
花蕾桃型,紫--红色,花径10cm左右,重瓣型,着花较多,部分结实。
小舞妃
花蕾长桃型,黄-白-红色,基部淡黄色,中部白色,尖端淡紫色,单瓣型,花径16-20cm,着花较多,雌蕊发育正常,可结实。
羊城碗莲
花蕾桃形,紫红色,重瓣型,开花较多,花径8-10cm,雌蕊泡状,结实少。
白雪公主
花蕾桃型,白色,花径12cm左右,重瓣型,雌蕊多数泡状或瓣化,极少结实,洁白如雪。
重水华
花蕾桃形,粉红色,花径6-8cm,复瓣型,着花较多,花期较长。
白鹤
花淡绿--白--粉红色,花径10-12cm,重瓣型,着花较密,雄蕊雌蕊绝大部分瓣化,地下茎繁殖系数高。
迎宾芙蓉
花蕾长桃型,绿--粉红色,花径7-10cm,单瓣花型,雄蕊、雌蕊发育正常,结实多。
碗莲 红碗莲
花蕾桃型,红--紫红色,重瓣型,花径10cm左右,开花较多,雌蕊泡状,很少结实,是传统碗莲品种。[4]
山茶红
花蕾紫红色,圆桃形,重瓣型,花径10cm左右,开花较多,雌蕊泡状,结籽少,花色独特。
锦旗
花蕾圆桃型,红--紫红色,花径10-12cm,重瓣型。着花较多,部分结实。
小三色莲
花蕾长桃型,瓣尖红色,中部粉白色,基部黄色,花径10-12cm,开花密,开花早,雌蕊发育正常,结实多,该品种花色丰富,株型一般分为叶型、茎型、穗型和根型等。叶型和茎型明显地影响田间群体结构状况和小气候,研究它们对利用和改善田间小气候、提高光能利用率和作物产量有着重要意义,因此农业气象研究中对株型观测着重于叶型和茎型的矮小,是碗莲中的珍品。
火花
花蕾桃型,红--紫红色,花径7-8cm,单瓣型,雄蕊雌蕊发育正常,能够结实,着花繁密,开花早,花叶俱小,花色鲜艳。
碗莲 冰娇
花蕾桃型,黄绿色,花径13-15cm,着花繁密,雌蕊有心皮7-10枚,多数发育正常,可结实,为珍贵黄色品种。
红艳三百重
花蕾圆桃型,红--紫红色,花径10cm左右,重瓣型,花瓣达300瓣左右,雌蕊心皮正常,极少泡化,花姿优美,花色鲜艳,花瓣之多,实属罕见,获全国评比二等奖。
粉松球
花蕾桃型,粉红色,重瓣型,花径10cm,着花较多,雌蕊瓣化,不结籽。
紫玉莲
花蕾桃形,紫红色,重瓣,花径8-10cm,开花较多,雌蕊大多瓣化。
红蜻蜓
花蕾桃形,红--玫红色,重瓣,花径8-10cm,开花较多,雌蕊发育正常。
紫金荷
花蕾桃形,紫红色,单瓣,花径8-10cm,开花多,雌蕊发育正常。
东方明珠
花蕾桃型,粉红色,花径10-15cm,重瓣型,着花繁密,雄蕊、雌蕊绝大部分瓣化,不结实,该品种在第七届全国荷展中获一等奖。
金合欢
花蕾圆桃型,黄绿色,花径8-10cm,半重瓣型,着花较少,雌蕊发育正常。
碗莲 桌上莲
花蕾桃形,红--紫红色,重瓣型,花径12cm,开花较多,雌蕊泡化。[2]
披针红
花蕾桃型,粉紫红色,重瓣型,花径12cm,开花多,雌蕊有时泡状,花瓣细长,披针状。
红颜滴翠
花蕾桃形,玫红色,重瓣,开花多且早,花径9-11cm,雌蕊大多瓣化,开花繁多。
喜盈门
花蕾长桃形,玫红色,复瓣型,花径6-8cm,开花多,雌蕊发育正常,花色艳丽。
案头红
花蕾长桃形,红--玫红色,复瓣型,花径在8-11cm,开花多,雌蕾发育正常,结实,花色红艳,小巧玲珑。
小桃红
花蕾长桃形,桃红色,复瓣型,开花多,花径7-9cm,雌蕊发育正常。
小红盏
花蕾长桃形,玫红色,重瓣型,花径9-12cm,雌蕊泡化。
粉玲珑
花蕾桃形,粉红色,花径6-10cm,重瓣型,雌蕊常泡状,有时瓣化,少数能结实,着花较繁密。
特艳
花蕾桃形,桃红色,花径8-12cm,重瓣型,开花多,开花早,雌蕾泡化或部分泡化,该花的出色之处在于花瓣的颜色一致,而且特别鲜艳,开花多,确是碗莲中的上品。
睡美人
花蕾桃形,玫红色,重瓣型,花径9-12cm,开花多,雌蕊瓣化。
桃红宿雨
花蕾桃形,桃红色,重瓣型,花径在9-12cm,开花繁密,雌蕊多泡化。
春水绿波
花蕾长桃形,绿白色,单瓣型,花径9-12cm,着花量较多,雌蕊发育正常。
冰清玉洁
花蕾桃形,纯白色,重瓣型,花径在9-12cm,开花多,开花早。雌蕊发育正常。
萤光
花蕾长桃形,白绿色,单瓣型,花多,花径9-12cm,雌蕊发育正常。
昭君顾影
花蕾桃形,粉红色,重瓣,花径10-12cm,开花较多,雌蕊泡化或瓣化。
玉鹂
花蕾桃形,玫红色,重瓣,花径7-9cm,雌蕊多泡化。
初恋
花蕾圆桃形,玫红色,重瓣型,花径8-12cm,雌蕊全部瓣化,不结实。
红珊瑚
花蕾圆桃形,玫红色,重瓣,花径9-12cm,开花较多,雌蕊发育基本正常。
黄鹂
花蕾桃形,黄绿色,复瓣,花径9-12cm,开花多。
出水黄鹂
花蕾橄榄形,黄绿色,开花较多,开花早,花径10-13cm,雌蕊发育正常。
繁星
花蕾圆桃型,粉红色,花径在7cm左右,着花繁密,雌蕊大多数瓣化。
碗莲 莺莺
花蕾圆桃型,淡黄色,花径5—6cm,着花多,复瓣型,雌蕊发育正常,为珍稀黄碗莲品种。
皇冠
花蕾圆形,重瓣,碗状,淡黄色,群体花期26天,着花较密,雌蕊泡状、瓣化或结实,雌蕊变瓣黄绿色,花蕾扁圆,花开缓慢。
金奖章
粉红--黄色,花茎10—12cm,重瓣,开花多,雌蕊发育正常。
小莲座
粉红--白色,花径15-25cm,重瓣,花瓣为细长型,丰花,有莲台
核桃的形态
一般高达3—5米,树皮灰白色,浅纵裂,枝条髓部片状,幼枝先端具细柔毛(2年生枝常无毛)。也有高达20-25米,树干较别的种类矮,树冠广阔。树皮幼时灰绿色,老时则灰白色而纵向浅裂。小枝无毛,具有光泽,被盾状着生的腺体,灰绿色,后来带褐色。 [1]
羽状复叶长25~50厘米,小叶5~9个,稀有13个。椭圆状卵形至椭圆形,顶生小叶通常较大,长5~15厘米,宽3~6厘米,先端急尖或渐尖,基部圆或楔形,有时为心脏形。全缘或有不明显钝齿,表面深绿色,无毛,背面仅脉腋有微毛,小叶柄极短或无,有些外壳坚硬,有些比较软。
奇数羽状复叶长25-30厘米,叶柄及叶轴幼时被有极短腺毛及腺体小叶通常5-9枚,稀3枚,椭圆状卵形至长椭圆形,长约6-15厘米,宽约3-6厘米,顶端钝圆或急尖、短渐尖,基部歪斜、近于圆形,边缘全缘或在幼树上者具稀疏细锯齿,上面深绿色,无毛,下面淡绿色,侧脉11-15对,腋内具簇短柔毛,侧生小叶具极短的小叶柄或近无柄,生于下端者较小,顶生小叶常具长约3-6厘米的小叶柄。
雄柔荑花序长5~10厘米,雄花有雄蕊6~30个,萼3裂,雌花1~3朵聚生,花柱2裂,赤红色。
花期5月,雄性葇荑花序下垂,长约5-10厘米、稀达15厘米。雄花的苞片、小苞片及花被片均被腺毛。雄蕊6-30枚,花药黄色,无毛。雌性穗状花序通常具1-3(-4)雌花。雌花的总苞被极短腺毛,柱头浅绿色。 [1]
果实椭圆形,直径约5厘米,灰绿色。幼时具腺毛,老时无毛,内部坚果球形,黄褐色,表面有不规则槽纹。
果序短,杞俯垂,具1-3果实;果实近于球状,直径4-6厘米,无毛。果核稍具皱曲,有2条纵棱,顶端具短尖头。隔膜较薄,内里无空隙,内果皮壁内具不规则的空隙或无空隙而仅具皱曲。 [1] 核桃壳是内果皮,外果皮和内果皮在未成熟是为青色,成熟后脱落。新核桃种皮甚苦。
花粉的形态
各类植物的花粉各不相同。根据花粉形状大小,对称性和极性,萌发孔的数目、结构和位置,壁的结
花粉 构以及表面雕纹等,往往可以鉴定到科和属,甚至可以鉴定到植物的种。花粉形态的研究可为分类鉴定和花粉分析中鉴定化石花粉提供依据,同时也为植物系统发育的研究提供有价值的资料。
大多数花粉成熟时分散,成为单粒花粉。但也有两粒以上花粉粘合在一起的,称为复合花粉粒。许多花粉结合在一起,在一个药室中至少有两块以上的,称为花粉小块。在一个或几个药室中全部花粉粒粘合在一起的,称为花粉块。花粉小块和花粉块主要见于兰科和萝藦科植物。
花粉粒在四分体中朝内的部分,称为近极面。朝外的部分称为远极面。连接花粉近极面中心点与远极面中心的假想中的一条线,称为极轴,与极轴成直角相交的一条线称为赤道轴,沿花粉两极之间表面的中线为赤道。在有极性的花粉中,可以分为等极的,亚等极的和异极的3个类型。花粉通常是对称的,有两种不同的对称性:辐射对称和左右对称。
花粉多为球形,赤道轴[1] 长于极轴的称为扁球形;特别扁的称为超扁球形;相反地,极轴长于赤道轴的称为长球形,特别长的称为超长球形。花粉在极面观所见赤道轮廓,可呈圆形,具角状,具裂片状等等。在赤道面观,花粉轮廓可呈圆形、椭圆形、菱形、方形等等。
花粉大小因种而不同,变化很大。最小的花粉见于紫草科的勿忘草,约(4~8)微米×(2~4)微米。大型花粉直径为100~200微米〔姜属〕,120~150微米〔锦葵科的许多属种,以及牵牛,芭蕉属等〕。大多数花粉最大直径约为20~50微米。水生植物大叶藻花粉细长,约为(1200~2900)微米×(3.5~9.5)微米。
萌发孔为花粉壁上变薄的区域,花粉萌发时花粉管往往由萌发孔伸出。萌发孔按其长和宽的比例,通常分为沟、孔两类。凡长与宽之比大于2的为沟,不到2的为孔。有时短沟和长孔之间不易区分。只具沟或孔的为简单萌发孔,沟和孔共同组成的为复合萌发孔。萌发孔分布在极面,赤道面或散布于球面。分布于远极面上的单沟,又称为槽。萌发孔有许多变异,也有没有萌发孔的花粉。
花粉壁通常分为两层,即外壁和内壁。内壁的成分主要是果胶纤维素,抗性较差、在地表容易腐烂,经酸碱处理则分解;而外壁主要成分是孢粉素,抗腐蚀及抗酸碱性能强,在地层中经千百万年仍保持完好,所以研究花粉形态,主要依据外壁的结构。外壁又可分两层,即外层和内层。外层一般由3层组成,最外层为覆盖层,其上或具穿孔,发育不完全时,为具半覆盖层的或无覆盖层的花粉。下面一层为柱状层,具有柱状(或棒状)结构。再下面一层为基层。
花粉表面光滑或具各种各样的纹饰(雕纹)。纹饰的类型因种属而不同。主要的雕纹有颗粒状,瘤状,棍棒状,刺状,条纹状,皱波状,网状,脑皱状等等。
白粉桃的特点
兰州白粉桃果实肥大,平均重150克,果皮稍厚,向阳面呈紫红色,肉质细腻,柔软、甘甜,密汁丰富,芳香飘溢,味道醇美。
白粉桃富含蛋白质、脂肪、维生素、挥发油、有机酸、矿物质、粗纤维和水化合物等多种成份。能解饥消渴,补养身体;且有增进人体胆汁分泌,促进消化和治疗便秘等功效。
每到春暖花开的四月,绵延几十公里的桃林变成了花的海洋,一棵棵桃树上长满了艳丽似锦的桃花,一朵朵粉红的桃花恰似满天红霞洒落人间,景致美不胜收。五月初,桃树上就结了果实,六月份还未长熟的桃子是青绿色的,个头也不大,到了七八月份,长熟的桃子就变成了诱人的粉红色,果实肥大,芳香飘溢,没有熟透的桃子,清脆可口,但缺少香味。等到桃子熟透了,有一种入口即化的香甜。咬一口足可以汁液四溢,从手直流进袖筒深处。
桃树原产于中国西北一带,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据记载:“汉武帝初修上林苑,群臣各献鲜果,有细核桃、紫纹桃、金城桃”。金城桃即为安宁桃园出产的迟水桃,说明兰州出产鲜桃至少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明清时,兰州的焦桃被列为贡品。
兰州的安宁桃园早在清代就已观花成会。当时观花者多为才子佳人和达官显贵。清乾隆年间,兰州落泊江得符曾诗赞道: “我忆兰州好,当春果足夸。灯繁三市火,彩散一城花。碧树催歌板,香尘逐锦车。青青芳草路,到处酒帘斜”。至明国时期,随这一带住户的增多和交通的改善,安宁桃花才为众人所观赏。李少陵诗云:“山前山后花如簇,园里园外人如玉。家家户户看花忙,人面花容看不足”。每逢花期,桃花艳丽似锦,恰似漫天红霞撒落人间,景致美不胜收。
花粉的形态
各类植物的花粉各不相同。根据花粉形状大小,对称性和极性,萌发孔的数目、结构和位置,壁的结构以及表面雕纹等,往往可以鉴定到科和属,甚至可以鉴定到植物的种。花粉形态的研究可为分类鉴定和花粉分析中鉴定化石花粉提供依据,同时也为植物系统发育的研究提供有价值的资料。
大多数花粉成熟时分散,成为单粒花粉。但也有两粒以上花粉粘合在一起的,称为复合花粉粒。许多花粉结合在一起,在一个药室中至少有两块以上的,称为花粉小块。在一个或几个药室中全部花粉粒粘合在一起的,称为花粉块。花粉小块和花粉块主要见于兰科和萝藦科植物。
花粉粒在四分体中朝内的部分,称为近极面。朝外的部分称为远极面。连接花粉近极面中心点与远极面中心的假想中的一条线,称为极轴,与极轴成直角相交的一条线称为赤道轴,沿花粉两极之间表面的中线为赤道。在有极性的花粉中,可以分为等极的,亚等极的和异极的3个类型。花粉通常是对称的,有两种不同的对称性:辐射对称和左右对称。
花粉多为球形,赤道轴[1] 长于极轴的称为扁球形;特别扁的称为超扁球形;相反地,极轴长于赤道轴的称为长球形,特别长的称为超长球形。花粉在极面观所见赤道轮廓,可呈圆形,具角状,具裂片状等等。在赤道面观,花粉轮廓可呈圆形、椭圆形、菱形、方形等等。
花粉大小因种而不同,变化很大。最小的花粉见于紫草科的勿忘草,约(4~8)微米×(2~4)微米。大型花粉直径为100~200微米〔姜属〕,120~150微米〔锦葵科的许多属种,以及牵牛,芭蕉属等〕。大多数花粉最大直径约为20~50微米。水生植物大叶藻花粉细长,约为(1200~2900)微米×(3.5~9.5)微米。
萌发孔为花粉壁上变薄的区域,花粉萌发时花粉管往往由萌发孔伸出。萌发孔按其长和宽的比例,通常分为沟、孔两类。凡长与宽之比大于2的为沟,不到2的为孔。有时短沟和长孔之间不易区分。只具沟或孔的为简单萌发孔,沟和孔共同组成的为复合萌发孔。萌发孔分布在极面,赤道面或散布于球面。分布于远极面上的单沟,又称为槽。萌发孔有许多变异,也有没有萌发孔的花粉。
花粉壁通常分为两层,即外壁和内壁。内壁的成分主要是果胶纤维素,抗性较差、在地表容易腐烂,经酸碱处理则分解;而外壁主要成分是孢粉素,抗腐蚀及抗酸碱性能强,在地层中经千百万年仍保持完好,所以研究花粉形态,主要依据外壁的结构。外壁又可分两层,即外层和内层。外层一般由3层组成,最外层为覆盖层,其上或具穿孔,发育不完全时,为具半覆盖层的或无覆盖层的花粉。下面一层为柱状层,具有柱状(或棒状)结构。再下面一层为基层。
花粉表面光滑或具各种各样的纹饰(雕纹)。纹饰的类型因种属而不同。主要的雕纹有颗粒状,瘤状,棍棒状,刺状,条纹状,皱波状,网状,脑皱状等等。
吃白粉桃的注意事项
吃白粉桃的注意事项
1、哪些人不能吃白粉桃
糖尿病患者和血糖过高的人忌食白粉桃。
2、白粉桃的适用人群
糖尿病患者和血糖过高的人忌食白粉桃。
3、白粉桃的食用禁忌
3.1、未成熟的桃子不能吃,否则会腹胀或生疖痈;
3.2、即使是成熟的桃子,也不能吃得太多,太多会令人生热上火。
3.3、烂桃切不可食用。
3.4、桃子忌与甲鱼同食。
3.5、糖尿病患者血糖过高时应少食桃子。水蜜桃营养丰富:肉甜汁多,含丰富铁质,能增加人体血红蛋白数量,古人相传常吃桃子能“益颜色”,原因可能在此。
如何挑选白粉桃
食用价值:
白粉桃富含蛋白质、脂肪、维生素、挥发油、有机酸、矿物质、粗纤维和水化合物等多种成份。有解饥消渴,补养身体;且有增进人体胆汁分泌,促进消化和治疗便秘等功效。
功效:
明目,益肝,健脾,和胃,润肠,养颜护肤,发汗解表,降糖消渴
适宜人群:
健康体质平和质,气虚体质,气郁体质,湿热体质,痰湿体质,特禀体质,阴虚体质的人
食用禁忌:
一是未成熟的桃子不能吃,否则会腹胀或生疖痈;
二是即使是成熟的桃子,也不能吃得太多,太多会令人生热上火;
三是烂桃切不可食用;
四是桃子忌与甲鱼同食;五是糖尿病患者血糖过高时应少食桃子。水蜜桃营养丰富:肉甜汁多,含丰富铁质,能增加人体血红蛋白数量,古人相传常吃桃子能“益颜色”,原因可能在此。
如何挑选白粉桃:
好的白粉桃色泽鲜艳,风味甘醇,肉质细腻,汁水丰盛。
桃金娘的形态
为矮小常绿灌木,高1-2米,叶对生,叶柄短,4-6mm,叶革质,椭圆形或倒卵形,长3-6cm,宽1.5-3cm,先端钝,基部楔形,表面深绿色,无毛,背面灰绿色,密披茸毛。聚伞花序腋生,花1-3朵,直径约2cm,有红、粉红、白、玫瑰红色,状似梅花,漫山遍野,绚丽多彩。幼枝常呈红色,密披柔毛。结紫色浆果,浆果球形或卵形,布满枝头,直径可达1.4cm,顶上有宿存的萼片,状似乳头,味甜可食,花期5-7月,果期7-9月。桃金娘广泛分布於中国华南粤、闽地区,多为野生灌木,高1米左右,叶对生,卵形。花单生叶腋,花期为七月至八月。果实为浆果,未成熟时为绿色,八月至十月间成熟,成熟时则变成红色或者紫黑色,手指般大小,成熟时果肉红色,味甘,可食用。习性:喜阳光充足、温暖、湿润的环境及酸性土壤,耐瘠薄土壤,通常零星分布于低山坡疏林中。
夹竹桃 - 形态特征
常绿直立大灌木,高达5米,枝条灰绿色,含水液;嫩枝条具稜,被微毛,老时毛脱落。叶3-4枚轮生,下枝为对生,窄披针形,顶端极尖,基部楔形,叶缘反卷,长11-15厘米,宽2-2.5厘米,叶面深绿,无毛,叶背浅绿色,有多数洼点,幼时被疏微毛,老时毛渐脱落;中脉在叶面陷入,在叶背凸起,侧脉两面扁平,纤细,密生而平行,每边达120条,直达叶缘;叶柄扁平,基部稍宽,长5-8毫米,幼时被微毛,老时毛脱落;叶柄内具腺体。聚伞花序顶生,着花数朵;总花梗长约3厘米,被微毛;花梗长7-10毫米;苞片披针形,长7毫米,宽1.5毫米;花芳香;花萼5深裂,红色,披针形,长3-4毫米,宽1.5-2毫米,外面无毛,内面基部具腺体;花冠深红色或粉红色,栽培演变有白色或黄色,花冠为单瓣呈5裂时,其花冠为漏斗状,长和直径约3厘米,其花冠筒圆筒形,上部扩大呈钟形,长1.6-2厘米,花冠筒内面被长柔毛,花冠喉部具5片宽鳞片状副花冠,每片其顶端撕裂,并伸出花冠喉部之外,花冠裂片倒卵形,顶端圆形,长1.5厘米,宽1厘米;花冠为重瓣呈15-18枚时,裂片组成三轮,内轮为漏斗状,外面二轮为辐状,分裂至基部或每2-3片基部连合,裂片长2-3.5厘米,宽约1-2厘米,每花冠裂片基部具长圆形而顶端撕裂的鳞片;雄蕊着生在花冠筒中部以上,花丝短,被长柔毛,花药箭头状,内藏,与柱头连生,基部具耳,顶端渐尖,药隔延长呈丝状,被柔毛;无花盘;心皮2,离生,被柔毛,花柱丝状,长7-8毫米,柱头近球圆形,顶端凸尖;每心皮有胚珠多颗。蓇葖2,离生,平行或并连,长圆形,两端较窄,长10-23厘米,直径6-10毫米,绿色,无毛,具细纵条纹;种子长圆形,基部较窄,顶端钝、褐色,种皮被锈色短柔毛,顶端具黄褐色绢质种毛;种毛长约1厘米。花期几乎全年,夏秋为最盛;果期一般在冬春季,栽培很少结果。
花粉的形态
各类植物的花粉各不相同。根据花粉形状大小,对称性和极性,萌发孔的数目、结构和位置,壁的结 构以及表面雕纹等,往往可以鉴定到科和属,甚至可以鉴定到植物的种。花粉形态的研究可为分类鉴定和花粉分析中鉴定化石花粉提供依据,同时也为植物系统发育的研究提供有价值的资料。
大多数花粉成熟时分散,成为单粒花粉。但也有两粒以上花粉粘合在一起的,称为复合花粉粒。许多花粉结合在一起,在一个药室中至少有两块以上的,称为花粉小块。在一个或几个药室中全部花粉粒粘合在一起的,称为花粉块。花粉小块和花粉块主要见于兰科和萝藦科植物。
花粉粒在四分体中朝内的部分,称为近极面。朝外的部分称为远极面。连接花粉近极面中心点与远极面中心的假想中的一条线,称为极轴,与极轴成直角相交的一条线称为赤道轴,沿花粉两极之间表面的中线为赤道。在有极性的花粉中,可以分为等极的,亚等极的和异极的3个类型。花粉通常是对称的,有两种不同的对称性:辐射对称和左右对称。
花粉多为球形,赤道轴[1] 长于极轴的称为扁球形;特别扁的称为超扁球形;相反地,极轴长于赤道轴的称为长球形,特别长的称为超长球形。花粉在极面观所见赤道轮廓,可呈圆形,具角状,具裂片状等等。在赤道面观,花粉轮廓可呈圆形、椭圆形、菱形、方形等等。
花粉大小因种而不同,变化很大。最小的花粉见于紫草科的勿忘草,约(4~8)微米×(2~4)微米。大型花粉直径为100~200微米〔姜属〕,120~150微米〔锦葵科的许多属种,以及牵牛,芭蕉属等〕。大多数花粉最大直径约为20~50微米。水生植物大叶藻花粉细长,约为(1200~2900)微米×(3.5~9.5)微米。
萌发孔为花粉壁上变薄的区域,花粉萌发时花粉管往往由萌发孔伸出。萌发孔按其长和宽的比例,通常分为沟、孔两类。凡长与宽之比大于2的为沟,不到2的为孔。有时短沟和长孔之间不易区分。只具沟或孔的为简单萌发孔,沟和孔共同组成的为复合萌发孔。萌发孔分布在极面,赤道面或散布于球面。分布于远极面上的单沟,又称为槽。萌发孔有许多变异,也有没有萌发孔的花粉。
花粉壁通常分为两层,即外壁和内壁。内壁的成分主要是果胶纤维素,抗性较差、在地表容易腐烂,经酸碱处理则分解;而外壁主要成分是孢粉素,抗腐蚀及抗酸碱性能强,在地层中经千百万年仍保持完好,所以研究花粉形态,主要依据外壁的结构。外壁又可分两层,即外层和内层。外层一般由3层组成,最外层为覆盖层,其上或具穿孔,发育不完全时,为具半覆盖层的或无覆盖层的花粉。下面一层为柱状层,具有柱状(或棒状)结构。再下面一层为基层。
花粉表面光滑或具各种各样的纹饰(雕纹)。纹饰的类型因种属而不同。主要的雕纹有颗粒状,瘤状,棍棒状,刺状,条纹状,皱波状,网状,脑皱状等等。
白粉桃的地理分布
桃树原产于中国西北一带,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据记载:“汉武帝初修上林苑,群臣各献鲜果,有细核桃、紫纹桃、金城桃”。金城桃即为安宁桃园出产的迟水桃,说明兰州出产鲜桃至少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明清时,兰州的焦桃被列为贡品。
兰州的安宁桃园早在清代就已观花成会。当时观花者多为才子佳人和达官显贵。清乾隆年间,兰州落泊江得符曾诗赞道: “我忆兰州好,当春果足夸。灯繁三市火,彩散一城花。碧树催歌板,香尘逐锦车。青青芳草路,到处酒帘斜”。至明国时期,随这一带住户的增多和交通的改善,安宁桃花才为众人所观赏。李少陵诗云:“山前山后花如簇,园里园外人如玉。家家户户看花忙,人面花容看不足”。每逢花期,桃花艳丽似锦,恰似漫天红霞撒落人间,景致美不胜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