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抽搐的急救措施有啥
小儿抽搐的急救措施有啥
小儿抽搐的急救措施有啥?
1、防止患者在剧烈抽撞时与四周硬物碰撞致伤,但毫不可用强力把抽搐的肢体压住,以免引起骨折。
2、应该将小儿平放于床上,头偏向一侧并略向后仰,颈部稍抬高,将患者领带、皮带、腰带等松解,注重不要比患者跌坠地上。
小儿抽搐的急救措施有啥?
3、迅速清除口鼻咽喉分泌物与吐逆物,以保证呼吸道通畅与防止舌根后倒,为防止牙齿咬伤舌,应以纱布或布条包绕的压舌板或筷子放于上下牙齿之间。并以手指掐压人生圹位及合谷穴位,以上要求必须在几秒钟内迅速完成。
小儿抽搐的急救措施有啥?高热、癫痫、破伤风、狂犬病、缺钙等均可引起抽筋,这属全身性的,另有局部性的如腓肠肌(俗称小腿肚子)痉挛,常由于急剧运动或工作疲劳或胫部剧烈扭拧引起,往往在躺下或睡觉时出现。
抽搐急救流程有哪些呢
患者应掌握一些现场自救互救原则和方法:
1、癫痫发作时应将手帕等物卷成卷置于患者舌下,以防患者舌咬伤。对于发作超过1分钟不停止的情况应该尽快拨打医疗求助电话,同时让患者采取侧卧体位以防窒息。
2、小儿发热惊厥时应该采取降低体温的措施,如用温水擦浴等,尽快去医院治疗。
3、急性心源性脑缺血发作则应立即拨打医疗求助电话,同时应给患者吸氧,对心搏骤停的患者应迅速实施心肺复苏,直到医疗急救人员到来。
当伴有意识及行为改变的癫痫发作时:
1、简单部分性发作:抽搐,麻木,出汗,眩晕或恶心,听觉,视觉,嗅觉,味觉障碍,强烈的“幻觉”。
2、复杂部分性发作:扯衣服,不停地有吞咽动作,到处走动。
3、失张力发作:突然肌肉失去控制,导致突然倒地,很快恢复。
4、肌阵挛发作:整个或局部躯体剧烈地短暂抽搐,常常导致患者倒地。
5、失神发作:常被称为小发作,短暂的意识丧失,完全不知道周围发生的事情。
通过以上对于抽搐急救流程的祥细介绍。相信对于部份人已对抽搐急救流程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应该要引导抽搐患者避开危险,并且要一直陪同患者,直到完全恢复为止。也可以通过抚慰患者,并及时拨打120急救电话,等待救护车的到来。
孕妇夏天中暑了怎么办
孕妇中暑原因和危害:
孕妇妊娠期间,由于孕妇的生理负荷加大,机体代谢产热增多,而且她们的皮下脂肪层比任何时候都要厚,这一切都不利于产热和散热的平衡。如果再碰上居住环境狭小、不通风,就很容易发生中暑。孕妇中暑轻则头晕、胸闷、多汗、恶心,重则高热、昏迷、抽搐,不仅严重影响孕妇的健康,对胎儿的危害有时甚至是毁灭性的。
孕妇中暑后急救措施:
1、如发现产妇有中暑的症状,应立即离开高温环境,到通风较好的凉爽处休息。
2、解开衣服,多饮些淡盐水或服十滴水、仁丹、解暑片、藿香正气水等,短时间内即可好转。
3、出现高烧、昏迷、抽搐者,应让患者侧卧、头向后仰,保证呼吸道畅通。在呼叫救护车或通知急救中心的同时,可用湿毛巾或用30-50%的酒精擦浴前胸、后背等处。
孕妇如何做好中暑防范措施:
1、注意个人卫生,经常用温水擦洗。
如用冷水洗浴,皮肤污垢不易消除,且孕妇受凉容易感冒,如用热水泡浴,高温会伤害胎儿正在发育的中枢神经系统,造成胎儿畸形。
2、衣着应凉爽宽大。
孕妇最好选择真丝或棉织的衣料做贴身的衣裤,衣着宜宽松,胸罩和腰带不宜束缚过紧。
癫痫病的大发作急救措施有哪些
癫痫发作时急救措施有一下几点:
1、用软垫子保护病人的头部。
2、不要采取任何措施企图弄醒患者。
3、不要限制患者的发作症状,患者在抽搐时旁人不能按压患者的躯体。
4、患者发病结束的时候,可以小心的改变患者的恢复姿势,改善患者的呼吸状况。
5、救助者应等到患者完全恢复再离开,但是在患者没有恢复之前静止给患者吃任何东西。
6、在患者发病的时候,家属不要在患者口中放筷子,手指之类的物品,这样在不经意间会对患者或是患者家属造成极大的伤害。
小儿癫痫急救措施
小儿癫痫急救措施,和所有癫痫病一样,小儿癫痫病的发作如果没人看守是十分危险的,因为患者发作时通常失去知觉,也根本无法对自自己进行施救。如果遇到小儿癫痫发作,应该怎样对其进行正确的急救护理呢?下面是相关介绍。
小儿癫痫发作时,家长切不可手忙脚乱,自乱方寸,一定要了解科学的急救措施。
1、解开衣领、袖口,让呼吸道通畅,将头、身体侧向一边,以防口水、粘液等物流入气道。
2、速将患儿扶住,防止摔倒,然后放在平地或安全地方。
3、要一直守侯在患儿身边,等待抽风停止。
4、仔细观察发作时哪些部位抽动,是否有意识和知觉,记录持续时间,以便向医生描述。
5、如果抽风持续10分钟不缓解,或10分钟内多次发作,则应电话呼救或立即送医院。
6、抽风停止后,做好清理、安慰工作,消除患儿的紧张情绪。
7、患者正在发作时应尽量避免过度惊慌,不知所措,更不要采取以下不适当的措施:①强行将硬物或手指塞入患者囗内;②强行按压或捉住患者;③即时服药、喝水;④与患者争执。
8、如果患者发作时间过长,持续不止或一次接一次地发作的话,则属于危重情况,应及时抢救,此时应立即向医院或急救中心求救。
以上对小儿癫痫病的急救措施进行了介绍,癫痫病发病要及早检查治疗,以免病情加重,诱发多种症状。
成人高烧抽搐的急救措施
1、侧卧或头偏向一侧
立即将患者侧身俯卧,头稍后仰,下颏略向前突,不用枕头。或去除枕头,让患者平卧,头偏向一侧。这样的体位,舌根不会阻塞呼吸道,呕吐也不会引起窒息。切忌在惊厥发作时给患者灌药,否则有发生吸入性肺炎的危险。
2、保持呼吸道通畅
解开衣领,用软布或手帕包裹压舌板或筷子放在上、下磨牙之间,防止咬伤舌头。同时用手绢或纱布及时清除患者口、鼻中的分泌物,保持呼吸道的通畅。
3、控制惊厥
用手指捏、按压患者的人中、合谷、内关等穴位两三分钟,并保持周围环境的安静,尽量少搬动患者,减少不必要的刺激。
4、降低体温
在患者前额、手心、大腿根处放置冷毛巾,并经常更换;保持毛巾的温度不要过高,或将热水袋中盛装凉水或冰水,外用毛巾包裹后放置患者的枕部、颈部、大腿根处。50%酒精擦浴,使大静脉走行处如颈部、两侧腋下、肘窝、窝、腹股沟处皮肤发红,有利散热。
上面的内容非常详细的为大家介绍了有关成人在高烧出现抽搐的现象时,家人应该采取的急救措施有哪些方面,希望能够给更多的人群起到一个帮助的作用。需要注意的是,在患者发烧抽搐的时候家人切不可大力的摇晃,以免造成患者窒息的情况出现。
抽搐的急救护理措施有哪些
(1)立即让病人原地平卧,头偏向一侧并略向后仰,颈部稍抬高,松解衣领、皮带或绥带等。
(2)保持病人呼吸道通畅、吸氧,防止舌根后坠,对强直阵挛型持续发作的病人,应及时清除口鼻咽喉分泌物与呕吐物并放置牙垫。进行心电、呼吸、血压监测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3)注意做好病人防护,防止坠床、舌咬伤及由误吸造成的窒息和吸入性肺炎,对出现于重呼吸抑制的病人,应及时予以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防止病人在剧烈抽搐时与周围硬物碰撞致伤,但不可强力按压抽搐的肢体,以免引起损伤。
(4)立即建立静脉通道,选用药物止惊,静脉注射地西滓或肌注苯巴比妥钠,或以10%水合氯醛加生理盐水保留灌肠,迅速控制发作并寻找病因,予以相应的治疗。
(5)伴有高热者应配合降温处理。
小儿癫痫病发作的应急措施
对于婴儿癫痫,一定要及时处理婴儿癫痫发作,不然会对癫痫患者造成生命危险,那么婴儿癫痫的急救措施有哪些?
1、移开患儿身旁的硬物,协助患儿侧卧,以利于患儿口涎的流出,保持患儿的呼吸道通畅。然后迅速将毛巾、衣服、手帕等柔软的东西垫到患儿的头下,解开其上衣领扣。如果来不及做上述安排,发现患儿要摔倒时,家长应迅速扶住患儿,顺势让其倒下,以防其自己倒地摔伤。
2.如果癫痫发作时患儿的口是张开的,家长应迅速用缠裹纱布的压舌板或筷子垫在患儿嘴巴一侧的上、下牙之间,以防止其咬伤舌头。如患儿已经咬紧牙关,则不能用暴力和坚硬物品强行去撬他的嘴,以免其牙齿脱落,阻塞呼吸道。
3.患儿抽搐停止后,要过几分钟、几十分钟甚至几个小时才能恢复正常。在这段时间里,家长可给患儿更换被汗液、尿液浸湿的衣裤,并给其换个舒适的环境,让其安静入睡。有一些患儿在这段时间里会处于一种朦胧状态,甚至会出现一些无目的的冲动、自伤、伤人、毁物等狂躁性行为,家长对这些患儿应严格看护。
应该密切观察婴儿癫痫患者的病情,详细记录婴儿癫痫病情发作时的情况吗,如果婴儿癫痫连续数次出现癫痫大发作,并且一直不能恢复神志,应当立刻把婴儿癫痫患者送到医院抢救,不能延误病情。
小儿急惊风处理不当影响智力
你的孩子幼儿有没有试过面色发青,双眼上翻,牙关紧闭,口唇阵阵抽动,叫不应,拧不哭,好像都没了呼吸,只有歇一阵叹息一下?如果你的答案是肯定的,那么你的孩子极有可能患了急惊风。急惊风又称高热抽搐、高热惊厥等,是小儿常见的急症,一般在3岁以下的小儿最为多见。如果小儿急惊风不及时处理,就会造成脑细胞损伤,影响小儿智力的发育。小儿急惊风迅速进行物理降温是首要的措施
一大早,梁香香就带着未满两周岁的儿子白白,从老家搭便车往大港探亲。预计经过一天的车程,就可以见到已经外出打工一年的儿子他爹。香香一面紧紧抱着儿子,一面小心翼翼地保护那一小瓮家中自酿的,儿子他爹特爱喝的米酒。突然,香香感到白白热成一团火,而且全身在抽动!白白面色发青,双眼上翻,牙关紧闭,口唇阵阵抽动,叫不应,拧不哭,好像都没了呼吸,只有歇一阵叹息一下。
香香吓得高声大叫:“停车!往回走送卫生院!送卫生院!”香香记得约在半个多小时之前,汽车行经一个圩镇,那里必定有卫生院。司机立即掉转车头,香香也赶紧把车窗关上,避免孩子再吹风……
小儿容易发生“急惊风”
白白到底是怎么了?
梁香香从清风习习的家乡出发时为白白穿的衣服一定比较多,到了山外天气变得炎热,正午的太阳和发动机的热气更使车内的温度升高,加上香香还把白白紧紧搂在怀中,白白不“热成一团火”才怪。白白在这么热的情况下突然全身抽搐,面色发青,双眼上翻,牙关紧闭,面部肌肉和口唇阵阵抽动,叫不应、拧不哭,出现叹息样不规则呼吸。很明显,不足两周岁的白白发生了“急惊风”。
急惊风又称高烧抽风、高热惊厥、高热抽搐等,是小儿常见的急症。小儿因身体发育还不完善,发高烧(一般指超过39摄氏度)时容易引起大脑功能紊乱而发生意识不清、全身抽搐等症状,如果不及时处理,抽搐发作次数多了、时间长了,就会造成脑细胞的损伤,影响小儿智力的发育。
这种在发高烧时出现抽搐的情况,一般在3岁以下的小儿最为多见;新生儿、婴儿发生抽搐和呼吸不规则都比较轻微,容易被忽视;而5周岁以上的小孩,单纯的高热引起的抽搐比较少见。
小儿急惊风迅速进行物理降温是首要的措施
急惊风的现场急救措施以迅速进行物理降温为第一。对于急惊风而言,只要把体温降了下来,控制在39摄氏度以下,绝大多数患儿都不再发生抽搐(个别小儿体温在38摄氏度左右仍有可能发生抽搐,那是与小孩个体的因素如缺钙等有关)。因此,我们要千方百计采取有效的物理降温措施。例如:用冷湿毛巾敷头部或用冰袋放置在枕后、颈部两侧(如没有现成的冰袋,可用塑料薄膜袋装碎冰或冰棍来代替);用30~40摄氏度的温水擦身至皮肤微红;用40%左右的酒精擦身,尤其是腹股沟、腋下、腘窝、手心、脚心等部位;把患儿放在空气流通、新鲜的地方,必要时可用扇子或用电风扇在周围吹,以加速空气流通,达到降温的目的。
服药、打针、补液、灌肠等药物降温的办法,对现场急救来说并非上策。一来现场一般难以找到现成的药物和设备;二来在没有确诊之前应用药物降温有可能掩盖病情,影响正确诊断;三来药物有可能带来其他副作用;四来大部分急惊风能被物理降温所控制。因此,急惊风的现场急救还是迅速进行物理降温为好。
小儿急惊风迅速进行物理降温是首要的措施
临床研究已经证实:一次高热惊厥超过15分钟,大脑细胞将发生水肿,需要脱水和吸氧治疗。如能及时应用物理降温,可以有效地防止大脑细胞受损伤,避免给孩子留下后遗症。
在进行物理降温的同时应注意:①家人要保持镇静,切勿大呼小叫,也不要试图大声呼唤孩子的名字来叫醒他;②应让小孩安静平卧在较凉爽通风的地方,头偏向一侧,松开衣领,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口内分泌物或呕吐物反流入气管内,并小心照管,防止抽搐发作时碰伤、坠床、咬伤舌头(可用小毛巾卷实成条放置于上下大牙之间);③用拇指甲按压小儿鼻唇沟中部上方的人中穴,有可能止住抽搐;④在送往医院过程中要继续做物理降温,并密切观察呼吸情况,必要时应做人工呼吸。
从梁香香的“错”吸取经验教训
梁香香的做法有如下几点需要纠正:一是带幼小的孩子出远门不知寒热变化,没有及时增减衣服;二是途中对孩子关心不够,直到“热成一团火”、“全身抽动”才发现有问题,出了问题便吓得高声大叫,没有冷静处理;三是急着把孩子送往须行车半个小时的卫生院,会耽误急救时间,增加大脑细胞受损伤的机会;四是把车窗关上使车内更热,也没有为孩子除去衣服,不利于孩子体温发散;五是随身带着的一小瓮米酒,是酒精擦浴进行物理降温的极好代用品,而梁香香不懂得马上利用它来擦拭孩子的身体,以便达到迅速降低体温、止住抽搐的效果。
如果梁香香不发生上述错误,她的孩子白白有可能根本就不会发生急惊风;就算白白发生了急惊风,也能及时得到物理降温而把抽搐止住,防止或减少脑细胞的损害。希望梁香香的经验教训,及本文的关于小儿急惊风疾病护理知识能使广大网友获益。
高热惊厥的急救措施有哪些
高热惊厥的急救措施有哪些
高热惊厥是儿科临床常见的急症。多见于6个月至3岁的小儿,常常发生在上呼吸道感染初期,体温骤然升高的时候,一般表现为全身性抽搐,持续时间短,恢复快,大都预后良好,一般到学龄期后不再发生,但约40%的患儿会复发。孩子反复抽搐发作对大脑会有损害,所以父母和幼儿园的老师都应该学习掌握一些这方面的知识,防止发生惊厥性脑损伤,减少后遗症。孩子一旦在家中发生高热惊厥,不要惊慌,可按以下步骤急救:
1、要保持安静,立即让小儿平卧
脸向右边,解开衣扣以利呼吸,及时清除口鼻中黏液,防止吸入呕吐物或其他分泌物而窒息。
2、防止孩子咬伤舌头
把筷子缠上布垫放在上下磨牙之间,如果牙关紧闭不必强行内插。立即用手指压住人中、合谷。
3、进行物理降温
解开孩子的领口、裤带,用温水或酒精擦拭头颈部、两侧腋下和大腿根部,也可用凉水毛巾较大面积地敷额头部降温,但一定不要湿敷胸腹部。
4、送医看诊
待孩子停止抽搐,呼吸通畅后再送往医院。如果抽搐5分钟以上不能缓解,或短时间内反复发作,预示病情严重,必须急送医院。在运送途中,注意将口鼻暴露在外,伸直颈部保持气道通畅。要密切观察孩子的面色有无发青、苍白,呼吸是否急促、费力甚至暂停。应注意,有的父母缺乏医学知识,一见孩子抽风便不知所措,慌忙用衣被包裹孩子前往医院,而且包得很紧,很容易使孩子口鼻受堵,呼吸道不通畅,甚至窒息死亡。、
上面那就是对高热惊厥的急救措施有哪些的介绍,希望我们平时都能掌握一些这样的常识,这样在遇到这样的问题就能避免很多危险的出现,但是也是要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和治疗的。
抽搐怎么办
1.首先要让发生抽搐的患者采取侧卧位,这样可以避免唾液和呕吐物等吸入气管,舌头向后坠入咽喉部使得器官被阻塞造成患者缺氧。
2.需要注意观察患者的情况,特别需要注意抽搐是从哪一侧开始的,等到医生来到之后向医生积极的报告,以保证患者可以获得及时的治疗。
3.如果抽搐发生的比较突然,来势凶猛,但是发作的时间一般来说会比较的短,一般不超过2-3分钟,最长可能不会超过5-6分钟,这个时候需要将暖水瓶等危险物品马上拿开,迅速的将患者移到比较安全的地方,如果是因为高热导致的抽搐,还需要将患者的衣服解开,在头、颈、腋下、大腿根部用冰袋冷敷,并给病人喝冷盐开水。
4.一旦是出现抽搐需要及时的防止患者咬伤舌头,可以采取用筷子或者是压舌板等缠上手帕等物品放在患者的上下牙齿之间。
5.为防止唾液或呕吐物吸入气管,或舌头向后坠入咽喉部引起窒息,要让病人侧卧,呈昏睡体位,以保持气道通畅。同时要松开病人的皮带、领带、钮扣等,使之易于呼吸。
6.一般来说可以等到患者抽搐结束之后在就医,但是如果患者反复的出现抽搐的症状,就需要立即拨打急救电话,立即将患者送到医院进行诊治。
抽搐急救措施有哪些?以上是小编总结的几个抽搐的时候应该及时作出的措施,一旦是发生了抽搐就一定要及时的进行救治,在抽搐的原因不是很明确的时候不要做过多的救治,可以拨打急救电话,及时的将患者送到医院进行救治。
夏季高发疾病,宝宝最高发3种疾病预防手册 乙型脑炎
乙型脑炎主要通过蚊子传播。90%的病人发生在7、8、9三个月,特别是2-7岁儿童发病率最高,孩子患病时,往往起病较急,体温在1-2天内高达39℃-40℃,伴头痛、恶心和喷射性呕吐,同时多伴有嗜睡和精神倦怠,继而出现意识混乱、抽搐,甚至呼吸衰竭。
1、潜伏期,感染后4~21天,一般为10~14天是潜伏期,身体基本没有症状。
2、前驱期,突然发病,体温在1~2天内高烧39~40℃,伴头痛、恶心和呕吐。
3、极期
(1)高热:体温高达40℃以上;
(2)意识障碍:包括嗜睡、意识混乱、昏迷或定向力障碍等;
(3)惊厥:局部小抽搐、肢体阵挛性抽搐、全身抽搐或强直性痉挛,持续几分钟至几十分钟,伴有意识障碍;
(4)呼吸衰竭:多发生在重症病例,主要由于脑实质炎症、脑水肿、颅内压增高、脑疝和低血钠脑病所致;
(5)颅内高压:颅内压增高表现为剧烈头痛、喷射性呕吐、血压升高和脉搏变慢;婴幼儿常有前囟隆起。
1、降低体温,密切观察和记录体温,及时采取有效降温措施,高热宝宝头部放置冰帽、冰枕,腋下、腹股沟放置冰袋或用酒精擦。遵医嘱服药降温过程中注意观察生命体征。
2、保持呼吸道通畅,鼓励并协助宝宝翻身、拍背;痰液黏稠超声雾化吸入,必要时吸痰;给氧,减轻脑损伤。
3、控制惊厥,及时发现烦躁不安、口角或指(趾)抽动、两眼凝视、肌张力增高等惊厥先兆。扶宝宝躺下,头偏向一侧,松解衣服和领口,清除口鼻分泌物;牙垫或耐咬无毒的东西放在上下牙齿之间。遵医嘱使用止惊药物。
4、注意病情变化,密切观察宝宝病情,记录生命体征、意识、瞳孔等的变化。备好急救药品及抢救器械,以便随时投入抢救。
1、防止蚊子叮咬是预防乙脑的根本措施;
2、首选蚊帐,绝对无化学刺激;其次是驱蚊液;
3、儿童于8月龄和2周岁各接种1剂次乙脑减毒活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