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豆功能主治
小豆功能主治
利水除湿,和血排脓,消肿解毒。治水肿,脚气,黄疸,泻痢,便血,痈肿。
①《本经》:"主下水,排痈肿脓血。"
②《别录》:"主寒热,热中,消渴,止泄,利小便,吐逆,卒澼,下胀满。"
③《药性论》:"消热毒痈肿,散恶血、不劲烦满。治水肿皮肌胀满;捣薄涂痈肿上;主小儿急黄、烂疮,取汁令洗之;能令人美食;末与鸡子白调涂热毒痈肿;通气,健脾胃。"
④《食疗本草》:"和鲤鱼烂煮食之,甚治脚气及大腹水肿;散气,去关节烦热,令人心孔开,止小便数;绿赤者,并可食。暴利后气满不能食,煮一顿服之。"
⑤《蜀本草》:"病酒热,饮汁。"
⑥《食性本草》;"坚筋骨,疗水气,解小麦热毒。"
⑦《日华子本草》:"赤豆粉,治烦,解热毒,排脓,补血脉。"
⑧《纲目》:"辟温疫,治产难,下胞衣,通乳汁。"
⑨《本草再新》:"清热和血,利水通经,宽肠理气。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0.3~1两;或入散剂。外用:生研调敷。
【宜 忌】
①陶弘景:"性逐津液,久食令人枯燥。"
②《食性本草》:"久食瘦人。"
③《随息居饮食谱》:"蛇咬者百日内忌之。"
脚癣病的食疗方
(1)糠粞饼
【组成】糠粞500克,红糖200克。
【功能主治】养心健脾,除湿。适用于湿脚气病。
【用法用量】用糠粞和水加糖做成团于或饼蒸熟。
(2)赤小豆红枣汤
【组成】赤小豆50克,花生米(带衣)50克,谷麦芽各50克,红枣10个,白糖少许。
【功能主治】温肾健脾利水。适用于湿脚气病兼有浮肿。
【用法用量】将赤小豆、花生米、谷麦芽、红枣加水煮汤至熟烂,再放糖少许。
(3)猪肝绿豆粥
【组成】猪肝100克,绿豆30克,大米200克,味精、食盐少许。
【功能主治】益肝清热利湿。适用于于脚气病。
【用法用量】先煮绿豆稍烂后加入米,最后再加猪肝、味精、食盐。
牛膝的功能主治
【功能主治】
生用散瘀血,消痈肿。治淋病,尿血,经闭,癥瘕,难产,胞衣不下,产后瘀血腹痛,喉痹,痈肿,跌打损伤。熟用补肝肾,强筋骨。治腰膝骨痛,四肢拘挛,痿痹。
①《本经》:"主寒湿痿痹,四肢拘挛,膝痛不可屈,逐血气,伤热火烂,堕胎。"
②《别录》:"疗伤中少气,男肾阴消,老人失溺,补中续绝,填骨髓,除脑中痛及腰脊痛,妇人月水不通,血结,益精,利阴气,止发白。"
③《药性论》:"治阴痿,补肾填精,逐恶血流结,助十二经脉。"
④《日华子本草》:"治腰膝软怯冷弱,破癥结,排脓止痛,产后心腹痛并血运,落胎,壮阳。"
⑤《本草衍义》:"与苁蓉浸酒服,益肾;竹木刺入肉,捣烂罨之,即出。"
⑥张元素:"强筋。"
⑦《本草衍义补遗》:"能引诸药下行。"
⑧《滇南本草》:"止筋骨疼,强筋舒筋,止腰膝酸麻,破瘀坠胎,散结核,攻瘰疬,退痈疽、疥癞、血风、牛皮癣、脓窠。"
⑨《纲目》:"治久疟寒热,五淋尿血,茎中痛,下痢,喉痹,口疮,齿痛,痈肿恶疮,伤折。"
⑩《本草正》:"主手足血热瘙痹,血燥拘挛,通膀胱涩秘,大肠干结,补髓填精,益阴活血。"
⑾《本草备要》:"酒蒸则益肝肾,强筋骨,治腰膝骨痛,足痿筋挛,阴痿失溺,久疟,下痢,伤中少气,生用则散恶血,破癥结,治心腹诸痛,淋痛尿血,经闭难产,喉痹齿痛,痈疽恶疮。"
藿香的功能主治
快气,和中,辟秽,祛湿。治感冒暑湿,寒热,头痛,胸脘痞闷,呕吐泄泻,疟疾,痢疾,口臭。
①《别录》:"疗风水毒肿,去恶气,疗霍乱、心痛。"
②《本草图经》:"治脾胃吐逆,为最要之药。"
③《珍珠囊》:"补卫气,益胃气,进饮食,又治吐逆霍乱。"
④《汤液本草》:"温中快气。肺虚有寒,上焦壅热,饮酒口臭,煎汤漱。"
⑤《本草述》:"散寒湿、暑湿、郁热、湿热。治外感寒邪,内伤饮食,或饮食伤冷湿滞,山岚瘴气,不伏水土,寒热作疟等症。"
⑥《本草再新》:"解表散邪,利湿除风,清热止渴。治呕吐霍乱,疟,痢,疮疥。梗:可治喉痹,化痰、止咳嗽。"
藿香的功能主治
【功能主治】快气,和中,辟秽,祛湿。治感冒暑湿,寒热,头痛,胸脘痞闷,呕吐泄泻,疟疾,痢疾,口臭。
①"疗风水毒肿,去恶气,疗霍乱、心痛。"
②"治脾胃吐逆,为最要之药。"
③补卫气,益胃气,进饮食,又治吐逆霍乱。"
④"温中快气。肺虚有寒,上焦壅热,饮酒口臭,煎汤漱。"
⑤"散寒湿、暑湿、郁热、湿热。治外感寒邪,内伤饮食,或饮食伤冷湿滞,山岚瘴气,不伏水土,寒热作疟等症。"
⑥"解表散邪,利湿除风,清热止渴。治呕吐霍乱,疟,痢,疮疥。梗:可治喉痹,化痰、止咳嗽。"
薄荷的功能主治
⒈用于风热感冒,温病初起。该品辛以发散,凉以清热,清轻凉散,为疏散风热常用之品,故可用治风热感冒或温病初起,邪在卫分,头痛、发热、微恶风寒者,常配银花、连翘、牛蒡子、荆芥等同用,如银翘散。
⒉用于头痛目赤,咽喉肿痛。该品轻扬升浮、芳香通窍,功善疏散上焦风热,清头目、利咽喉。用治风热上攻,头痛目赤,多配合桑叶、菊花、蔓荆子等同用;用治风热壅盛,咽喉肿痛 ,常配桔梗、生甘草、僵蚕、荆芥、防风等同用。
⒊用于麻疹不透,风疹瘙痒。该品质轻宣散,有疏散风热,宣毒透疹之功,用治风热束表,麻疹不透,常配蝉蜕、荆芥、牛蒡子、紫草等,如透疹汤;治疗风疹瘙痒,可与苦参、白鲜皮、防风等同用,取其祛风透疹止痒之效。
⒋用于肝郁气滞,胸闷胁痛。该品兼入肝经,能疏肝解郁,常配合柴胡、白芍、当归等疏肝理气调经之品,治疗肝郁气滞,胸胁胀痛,月经不调,如逍遥散。
啤酒功能主治
1.啤酒以大米、麦芽为原料,加入少量酒花,经糖化、低温发酵制成,有健脾开胃等功效,素有“液体面包”之称。
啤酒2.啤酒特别是黑啤酒可使动脉硬化和白内障的发病率降低,并对心脏病有抵抗作用。经常饮用啤酒,可以减少患骨质疏松症的几率。
3.啤酒中的B族维生素及啤酒花浸出物可增加食欲,帮助消化和利尿消肿。
4.啤酒中的菸酸则可软化血管、降低血压、改善血液循环,预防动脉硬化。
5.啤酒中所含的糖分能提供大量热能;二氧化碳则可清热解暑、生津止渴。
郁金的功能主治
行气解郁,凉血破瘀。治胸腹胁肋诸痛,失心癫狂,热病神昏,吐血,衄血,尿血,血淋,妇女倒经,黄疸。
①《药性论》:"治女人宿血气心痛,冷气结聚,温醋摩服之。"
②《唐本草》:"主血积,下气,生肌,止血,破恶血,血淋,尿血,金疮。"
③《珍珠囊》:"凉心。"
④李杲:"治阳毒入胃,下血频痛。"
⑤《本草衍义补遗》:"治郁遏不能散。"
⑥《纲目》:"治血气心腹痛,产后败血冲心欲死,失心颠狂。"
⑦《本草通玄》:"治痘毒入心。"
⑧《本草正》:"止吐血,衄血;单用治妇人冷气血积,结聚气滞,心腹作痛。"
⑨《本草述》:"治发热,郁,咳嗽,齿衄,咳嗽血,溲血,头痛眩晕,狂痫,滞下,淋,并眼目鼻舌咽喉等证。"
⑩《本草备要》:"行气,解郁;泄血,破瘀。凉心热,散肝郁。治妇人经脉逆行,"
⑾《本草从新》:"能开肺金之郁。"
⑿《要药分剂》:"凉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