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厚的并发症
子宫内膜厚的并发症
一、卵巢激素紊乱,易导致子宫内膜增厚异常,由于大量雌激素刺激子宫内膜所致。
二、不规则的阴道流血是子宫内膜厚的表现,在长时间闭经后出现持续的出血,表现为周期缩短,出血时间可达1个月甚至更长导致贫血。
三、正常子宫内膜增厚,对身体是有危害的,病理检查子宫内膜增殖的程度与出血的严重程度并不完全一致。
四、子宫内膜呈灰白色,表面平坦或呈息肉状突起,切面有时可见扩张的腺体形成的囊隙。
子宫内膜厚的症状
女性正常的子宫内膜厚度一般2~10毫米但是在不同的时期还会有不同的变化,子宫内膜薄是指妇女在有一定雌激素的作用下,在做超声时内膜不能达到8毫米。这些因素可导致卵子不能很好地着床,从而不能按照原计划顺利受孕。
一般正常子宫内膜厚度在2-10mm不等,子宫内膜在不同时期,厚度也是有所不同的:
增生期
增生早期,宫内膜呈一薄回声线,厚约4-6mm。增生中期,子宫内膜逐渐显示三条强回声线,其间低回声区为两层功能内膜,内膜厚度约8-10mm。增生晚期,三线二区更加清晰可见,内膜厚度加宽,约9-10mm。
分泌期
分泌期早期:月经周期第15—19日。此期内膜腺体更长,屈曲更明显。腺上皮细胞的核下开始出现含糖原的小泡,称核下空泡,为分泌早期的组织学特征。
分泌期中期:月经周期第20—23日。内膜较前更厚并呈锯齿状。腺体内的分泌上皮细胞顶端胞膜破裂,细胞内的糖原排人腺腔称顶浆分泌。此期间质高度水肿、疏松,螺旋小动脉增生、卷曲。
分泌期晚期:月经周期第24—28日。此期为月经来潮前期。子宫内膜增厚呈海绵状。内膜腺体开口面向官腔,有糖原等分泌物溢出,间质更疏松、水肿,表面上皮细胞下的间质分化为肥大的蜕膜样细胞。此期螺旋小动脉迅速增长超出内膜厚度,也更弯曲,血管管腔也扩张。分泌晚期时,子宫内膜的厚度约为5~6mm。
月经期
月经周期第1-4日。此时雌、孕激素水平下降,使内膜中前列腺素的合成活化。前列腺素能刺激子宫肌层收缩而引起内膜功能层的螺旋小动脉持续痉挛,内膜血流减少。受损缺血的坏死组织面积逐渐扩大。组织变性、坏死,血管壁通透性增加,使血管破裂导致内膜底部血肿形成,促使组织坏死剥脱。变性、坏死的内膜与血液相混而排出,形成月经血。子宫内膜厚度可以达到8-10mm。
月经的周期主要靠卵巢的激素来调节,如果卵巢激素紊乱,也必将引起月经的紊乱,子宫内膜也有相应的形态改变。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子宫内膜变化,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闭经和“功血”。需要及时到专科医院治疗。
排卵日子宫内膜厚度对于怀孕的影响 排卵日内膜厚度多少正常
在排卵日,子宫内膜厚度在8-12mm才是最适合受孕的。
在排卵自前期,由于卵泡开始生长,子宫内膜在卵泡分泌的雌激素的作用下逐渐增厚,到排卵日时,子宫内膜的厚度可以达到9-10mm。
而在排卵之后,由于黄体形成后,在孕激素的作用下子宫内膜会持续增厚,并且越来越松软。直至分泌期晚期,子宫内膜呈海绵状,有糖原等分泌物溢出。子宫内膜厚度增厚至10~12mm。
子宫内膜多厚正常
在正常范围内的正常子宫内膜厚度的影响,不同时期的子宫内膜厚度也不同:1增生期子宫内膜约9-10mm。2分泌期,子宫内膜的厚度约为5~6mm。3月经期:子宫内膜厚度可以达到8-10mm。子宫内膜的厚度是随卵巢的周期性变化而变化的,月经周期第5天起子宫内膜处于增生期,内膜不断增厚至月经第14天,可增厚至3—4mm;月经后半周期,内膜处于分泌期,但仍继续增厚,至月经来潮前内膜厚可达10mm。
在正常情况下,女性的子宫内膜厚度为8--12毫米,最低不能低于6毫米。一般来讲,在刚刚怀孕后子宫内膜厚度在10mm左右。专家指出:利于受孕的子宫内膜厚度是8毫米左右。易于受孕的子宫内膜最好时期是在黄体期。
子宫内膜厚度多少正常
1、增殖期:
月经周期第5-14日。该期子宫内膜厚度自0.5mm增生至3-5mm。增殖期分为增值早期,增值中期和增值晚期。在增殖早期,即月经周期的5-7日,这时期的子宫内膜比较薄,只有1-2mm。增值中期为月经周期的第8-10天,内膜腺体增多增长。等到了月经周期的11-14日,已经进入增殖晚期,子宫内膜进一步增厚,达到3-5mm。
2、分泌期:
月经周期第15-28日。子宫内膜自5mm增至10mm。该期与卵巢周期中的黄体期相对应。分泌期分为分泌早期、分泌中期和分泌晚期。分泌早期为月经周期的第15-19日,此期间的内膜腺体更长,弯曲更明显。分泌中期为月经周期第20-23日,子宫内膜较前更厚,并呈锯齿的形状。到了月经周期的第24-28日,此期间为月经来潮前期,相当于黄体期退化阶段。该期子宫内膜呈海绵状,厚达10mm。
3、月经期:
月经周期第1-4日。为子宫内膜海绵状功能层从基层崩解脱落期,这是孕酮和雌激素撤退的最后结果。
子宫内膜多厚正常
子宫内膜多厚正常呢?这是一个比较常识性的问题,但是还有很多女性并不了解。子宫内膜的厚薄是没有具体答案的,因为子宫内膜的厚度有一个周期性的变化,而且根据个人的体质不同,子宫内膜的厚度也是因人而异的,所以女性还是应该多了解子宫内膜这方面的知识。
一般子宫内膜的厚度根据B超等手段可以检测出来,根据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我们可以判断女性的生理周期。所以子宫内膜多厚正常并不是一个固定的答案,要根据女性的生理周期判断子宫内膜多厚正常是比较有根据的。
增生早期,宫内膜呈一薄回声线,厚约4-6mm。增生中期,子宫内膜逐渐显示三条强回声线,其间低回声区为两层功能内膜,内膜厚度约8-10mm。增生晚期,三线二区更加清晰可见,内膜厚度加宽,约9-10mm。
分泌期:黄体形成后,在孕激素作用下,子宫内膜呈分泌反应。分泌期也分早、中、晚期3期。
分泌期早期:月经周期第15—19日。此期内膜腺体更长,屈曲更明显。腺上皮细胞的核下开始出现含糖原的小泡,称核下空泡,为分泌早期的组织学特征。
分泌期中期:月经周期第20—23日。内膜较前更厚并呈锯齿状。腺体内的分泌上皮细胞顶端胞膜破裂,细胞内的糖原排人腺腔称顶浆分泌。此期间质高度水肿、疏松,螺旋小动脉增生、卷曲。
分泌期晚期:月经周期第24—28日。此期为月经来潮前期。子宫内膜增厚呈海绵状。内膜腺体开口面向官腔,有糖原等分泌物溢出,间质更疏松、水肿,表面上皮细胞下的间质分化为肥大的蜕膜样细胞。此期螺旋小动脉迅速增长超出内膜厚度,也更弯曲,血管管腔也扩张。分泌晚期时,子宫内膜的厚度约为5~6mm。
月经期:月经周期第l一4日。此时雌、孕激素水平下降,使内膜中前列腺素的合成活化。前列腺素能刺激子宫肌层收缩而引起内膜功能层的螺旋小动脉持续痉挛,内膜血流减少。受损缺血的坏死组织面积逐渐扩大。组织变性、坏死,血管壁通透性增加,使血管破裂导致内膜底部血肿形成,促使组织坏死剥脱。变性、坏死的内膜与血液相混而排出,形成月经血。子宫内膜厚度可以达到8-10mm。
子宫对于女性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器官,也是女性孕育生命的地方,作为女性来说,最好要多了解这方面的知识。通过上述的介绍我们已经了解子宫内膜多厚正常的知识,了解女性正常的生理周期,才能够为我们的健康保驾护航。
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
子宫内膜的厚度和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是有关系的。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包括子宫内膜的组织学变化和子宫内膜的生物化学变化。子宫内膜厚度多少正常和子宫内膜的组织学变化是有影响的。子宫内膜正常厚度根据周期不同,可以有1-10mm。子宫内膜功能层是胚胎植入的部位,受卵巢激素变化的调节,具有周期性增殖、分泌和脱落性变化,具体组织学变化,将月经周期分为增殖期、分泌期和月经期三个阶段(以一个正常月经周期28日为例):
1、增殖期:月经周期第5-14日。该期子宫内膜厚度自0.5mm增生至3-5mm。增殖期分为增值早期,增值中期和增值晚期。在增殖早期,即月经周期的5-7日,这时期的子宫内膜比较薄,只有1-2mm。增值中期为月经周期的第8-10天,内膜腺体增多增长。等到了月经周期的11-14日,已经进入增殖晚期,子宫内膜进一步增厚,达到3-5mm。
2、分泌期:月经周期第15-28日。子宫内膜自5mm增至10mm。该期与卵巢周期中的黄体期相对应。分泌期分为分泌早期、分泌中期和分泌晚期。分泌早期为月经周期的第15-19日,此期间的内膜腺体更长,弯曲更明显。分泌中期为月经周期第20-23日,子宫内膜较前更厚,并呈锯齿的形状。到了月经周期的第24-28日,此期间为月经来潮前期,相当于黄体期退化阶段。该期子宫内膜呈海绵状,厚达10mm。
3、月经期:月经周期第1-4日。为子宫内膜海绵状功能层从基层崩解脱落期,这是孕酮和雌激素撤退的最后结果。
月经前子宫内膜会增厚吗
很多女性会关心子宫内膜厚度多少属于正常,其实子宫内膜厚度属于一个常识性问题,正确认识子宫内膜厚度,在往后如果出现一些有关于子宫内膜厚度问题能做到心中有数,不会自己吓自己。月经前子宫内膜厚度是多少也是不少女性朋友想知道的问题,小遍在论坛上看到很多女性问月经前子宫内膜是否会增厚,增厚是否属于正常情况?
月经前子宫内膜是会增厚的,正常情况下月经前一天的子宫内膜厚度会达到12mm左右。
子宫内膜厚度呈现周期性变化。在月经周期15-19天,这段时间,子宫内膜会持续增厚,厚度甚至超过5mm,而在月经周期24-28天,子宫内膜厚度增加至10mm。因此月经前子宫内膜会增厚,而且这种情况是正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