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抑郁症和焦虑症的鉴别要点

抑郁症和焦虑症的鉴别要点

因为抑郁症自杀率高,危险性大,故在临床诊断中,遵循抑郁症优先诊断原则,即当患者既有抑郁症状,又有焦虑症状时,如果抑郁症状足够诊断抑郁症,那么不论其焦虑症状有多重、是否符合焦虑症的诊断,都应先诊断为抑郁症。只有当抑郁症状不足以诊断抑郁症时,才观察其是否符合焦虑症的诊断。

二者鉴别一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起病年龄

焦虑症中的惊恐发作首发年龄18~35岁,平均27岁,一般不超过35岁。抑郁症首发年龄无任何限制。

核心症状

抑郁症的核心症状是心境低落、乐趣丧失、负罪感和自杀倾向。焦虑症的核心症状是警觉性增高,惊吓反应增强。

周边症状

抑郁症患者心境低落,厌烦与人接触,但不害怕突然发生的人际接触,惊恐发作病人害怕突然发生的情境,怕社交,怕去公共场所。抑郁症患者有明显的行为阻滞,而焦虑症患者发作时坐立不安,罕见行为阻滞。抑郁症患者对家人朋友冷淡,兴趣降低或消失,而焦虑症患者兴趣则保持正常。抑郁症患者的睡眠障碍主要是早醒,而焦虑症患者的睡眠障碍则主要是入睡困难。

电休克治疗

电休克治疗对抑郁症患者有效,但对焦虑症患者无效。

抑郁症和焦虑症有什么区别呢

抑郁症 典型抑郁症病人具有“懒、呆、变、忧、虑”特征,加上顽固性失眠和躯体不适;典型焦虑症病人具有“不宁、不适、不安”三A征--莫名其妙紧张不宁、全身不适和精神性不安。 焦虑症 焦虑症:严重的焦虑可影响正常的生活。常见的症状包括:震颤,紧张,气喘,出汗,头晕,注意力不集中,睡眠障碍,易怒,惊慌:反复惊慌发作(症状与心脏意外相似)可与广场恐怖症并发,病人可能有躯体症状,可能以嗜酒或吸毒来控制焦虑或抑郁。 将抑郁症和焦虑症明确鉴别是有临床意义的。两者鉴别点为:...

抑郁症与焦虑症的鉴别

什么是焦虑症

焦虑症又分为惊恐发作和广泛性焦虑两种。

惊恐发作是一种以反复的惊恐状态为主要原发症状的神经症。主要表现为突然出现濒死感或失控感,同时病人感到心悸,有胸闷、胸疼、气急、喉头堵塞窒息感,因此而惊叫、呼救。

广泛性焦虑是指一组以缺乏明确对象和具体内容的提心吊胆、紧张不安为主的症状。患者常处于心烦意乱、怕有祸事降临的恐慌预感之中。焦虑与恐怖不同,其所感到的威胁或危险是非现实或并不明确的。

抑郁症与焦虑症的鉴别原则

焦虑症可与抑郁症合并存在,调查显示,约有33~95的抑郁症患者同时合并焦虑症状。二者症状常有重叠,同时抗抑郁药对焦虑症亦有治疗效果,说明二者在发病机理及表现方面确有很多相似之处。尽管如此二者也必须鉴别,不可混淆。

因为抑郁症自杀率高,危险性大,故在临床诊断中,遵循抑郁症优先诊断原则,即当患者同时存在抑郁、焦虑症状时,如符合抑郁症诊断标准则诊断为抑郁症,余下才考虑诊断为焦虑症。

更年期抑郁的鉴别诊断

1、神经症性抑郁:抑郁性神经症又称神经症性抑郁,是由社会心理因素引起的,也往往与病人的个性偏离有关;是以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特征的神经症性障碍;常伴有焦虑、躯体不适和睡眠障碍。患者有治疗要求,但无明显的运动性抑制或幻觉、妄想,生活工作不受严重影响。

2、情感性精神障碍抑郁发作:又称内源性抑郁症,无明显心理社会因素而起病,病情较重,常为精神运动迟滞;抑郁症状时可伴有精神病性症状,如妄想、幻觉、自罪自责;尚有生物学方面改变,如抑郁情绪常有昼重夜轻的节律改变,早醒性失眠,非躯体因素所致明显体重下降;严重的自杀企图或自杀未遂的历史及家庭史,既往的双相发作史,或3次的单相抑郁发作史,易与抑郁性神经症相鉴别。

3、神经衰弱:有时有抑郁症状,但神经衰弱临床表现为主要以兴奋与易疲乏为特征,抑郁症状不是首发症状,而是继发性症状,很少有兴趣减退、轻生观念、自我评价过低等,抑郁不是持久的情绪低落,易于识别。

4、精神分裂症:常有特殊的思维障碍和常见症状如幻觉和妄想,尽管伴有抑郁症状,也不难与抑郁性神经症状相鉴别。

5、焦虑症:常伴抑郁症状,鉴别困难,有人甚至称为焦虑抑郁综合征。但首先分清谁是原发症状颇为重要。焦虑症以焦虑症状为主。如果有时有急性焦虑发作,或参考焦虑、抑郁量表的测试结果,则更易与抑郁性神经症鉴别。

失眠的并发症

失眠对人体的伤害主要是精神上的,一般不会使人致命。但长期失眠会使人脾气暴躁,攻击性强,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精神疲劳。失眠对人精神上的影响容易导致器质性的疾病,还会使人免疫力下降,使人的身体消耗较大,因为生长素的分泌主要在晚上睡着后,因此少年儿童的失眠会减少生长素的分泌,不利于身体的生长发育。

失眠症状是抑郁症、焦虑症发生前的重要症状,并贯穿于抑郁症、焦虑症患者整个病程的始终。2003年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在抑郁症患者中有61.2%的女性、68.6%的男性存在失眠症状。与此同时,失眠也是诱发抑郁焦虑情绪的重要因素之一。新近一项针对216名慢性失眠患者的研究发现,46%的患者被诊断为精神障碍,其中抑郁障碍最为常见。而另一项针对1200名患者近4年的随访研究则提示,失眠患者发生中度抑郁的相对危险性比其他人增加了4倍。

焦虑症和抑郁症的区别

1,首先就是表现上区分焦虑症和抑郁症。焦虑症一般的表现就是情绪焦虑、没有安全感、感觉不适,不能安静下来等这些症状,而抑郁症主要表现在比较慵懒、呆呆的、经常会觉得心情低沉、忧虑多梦、失眠等症状。这事在症状表现在区分焦虑症和抑郁症,大家可以做下参考。

2,从年龄分布上来区分焦虑症和抑郁症。焦虑症一般的患病人群是中年人,由于受到生活和工作的压力,才患有的焦虑症,抑郁症一般的患病人群以青年人居多,年龄段大概在25岁到35岁,儿童也会患有抑郁症,女性患有抑郁症的几率是比男性大的。

3,最后从治疗方面来区分焦虑症和抑郁症。焦虑症一般治疗后,能够很快的恢复,症状消除的也很快,但是有些治疗后迟迟恢复不了的,就需要很长时间的治疗,尤其是中年人。抑郁症第一次发作,是能够自己恢复过来的,不能恢复过来的话,在使用抗抑郁药物后,也能很快痊愈,不过是有可能复发的,复发后可以再次治疗,康复几率会提高。

抑郁症与焦虑症的鉴别

焦虑症是一种以焦虑情绪为主的神经症。焦虑症的焦虑症状是原发的。凡继发于甲状腺功能亢进等躯体疾病的焦虑症状则应诊断为焦虑综合征。由于焦虑症与抑郁症常合并发生,且二者症状多由相似之处,故应仔细鉴别。

什么是焦虑症

焦虑症又分为惊恐发作和广泛性焦虑两种。

惊恐发作是一种以反复的惊恐状态为主要原发症状的神经症。主要表现为突然出现濒死感或失控感,同时病人感到心悸,有胸闷、胸疼、气急、喉头堵塞窒息感,因此而惊叫、呼救。

广泛性焦虑是指一组以缺乏明确对象和具体内容的提心吊胆、紧张不安为主的症状。患者常处于心烦意乱、怕有祸事降临的恐慌预感之中。焦虑与恐怖不同,其所感到的威胁或危险是非现实或并不明确的。

抑郁症与焦虑症的鉴别原则

焦虑症可与抑郁症合并存在,调查显示,约有33~95的抑郁症患者同时合并焦虑症状。二者症状常有重叠,同时抗抑郁药对焦虑症亦有治疗效果,说明二者在发病机理及表现方面确有很多相似之处。尽管如此二者也必须鉴别,不可混淆。

因为抑郁症自杀率高,危险性大,故在临床诊断中,遵循抑郁症优先诊断原则,即当患者同时存在抑郁、焦虑症状时,如符合抑郁症诊断标准则诊断为抑郁症,余下才考虑诊断为焦虑症。

如何鉴别抑郁症与焦虑症强迫症

抑郁症与焦虑症、强迫症在临床上鉴别起来比较困难,只有细致地加以区分,才能保证准确无误的诊断,从而给患者恰当的治疗。

抑郁症与焦虑症

焦虑症是指以焦虑情绪为核心症状的神经症,主要特征为广泛和持续性的焦虑或反复发作的惊恐不安,同时常伴随自主神经紊乱、肌肉紧张、运动性不安等症状。当抑郁与焦虑伴发时,常有三种情况:患者表现为严重的抑郁同时伴轻度焦虑,此时焦虑症状不足以诊断为焦虑症,因而应诊断为抑郁症;患者表现为严重的焦虑同时伴轻度抑郁,此时则应诊断为焦虑症;患者的抑郁与焦虑症状均比较严重,而且症状均符合抑郁症和焦虑症的各自诊断标准时,则应作两个诊断,但出于治疗上的考虑,如果只能给予一个诊断,则可以出于抑郁症的后果更为严重而优先考虑抑郁症。

抑郁症与强迫症

强迫症是指以自我强迫为核心症状的一种神经症。鉴别抑郁症与强迫症时,可主要从患者的意识表现上加以区分。强迫症患者常表现出强迫怀疑、强迫回忆、强迫性穷思竭虑等强迫观念,害怕自己丧失控制能力而“发疯”或出现冒失行为等强迫情绪;感到有立即行动的冲动感或强烈的内在驱使,并出现屈从于强迫观念的强迫动作等。而抑郁症患者则不会有如此强烈的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

强迫症患者常因强烈的反强迫意愿而引起抑郁或痛苦情绪,但同时又无法摆脱强迫的意愿,所以内心十分痛苦而陷入抑郁状态。但是抑郁症患者则主要以情绪低落、兴趣索然、愉快感丧失、自责自罪、自我评价过低等表现为主,通常不会伴有强烈的强迫意愿。

如何正确区分焦虑症和抑郁症

1、抑郁症

这是一种大脑生物胺不足导致精神功能全面低下和抑制性心理症病,总的临床表现为心理活动阻抑、功能低下、迟缓不敏、体力、精力、脑力全面性下降;焦虑症是脑功能警觉性增高的心理疾病,临床总的特点是惊恐、紧张、植物性神经系统功能不稳定,导致病人焦虑不安。如果用一种简短通俗比拟,抑郁症症状是抑制向下的,而焦虑和紧张是惊恐向上的。

2、焦虑症

经常无须有的担心是焦虑症患者典型的症状之一。如他们会担心自己的亲人、自己的财产、自己的健康等,而这些情况在常人看来很正常,即焦虑症患者的反应与实际情况不符或偏差颇大。

焦虑症可与抑郁症合并存在

经调查显示,约有33%-95%的抑郁症患者同时合并焦虑症状。而且二者症状有重叠,如食欲下降、睡眠障碍、心肺和胃肠道不适、易激惹、疲劳等。二者在发病机理、病状表现等方面确实具有很多相同之处。但是二者又必须进行鉴别、不能混淆。因为抑郁症的自杀率高,危害性较大,患者既有抑郁症状、又有焦虑症状时,优先诊断为抑郁症。这项原则是众多精神科医生和专家总结多年经验的结果。遵循这项原则可以避免抑郁症的漏诊,及早对抑郁症进行治疗,防止自杀自伤等后果发生。

焦虑症和抑郁症的鉴别

焦虑症患者常处于心烦意乱、惊恐紧张,怕有祸事降临的恐慌预感之中,并伴有头晕、多汗、潮热、震颤、手脚麻木、胃肠道不适等症状。焦虑和恐惧不同,焦虑所感到的威胁和危险都是不现实或不十分明确的。焦虑症经常与抑郁症合并存在,临床统计,80%以上抑郁症患者有焦虑症状。在临床诊断中,有一个“抑郁症优先诊断”的原则,即既有抑郁症症状又有焦虑症状时,不论其焦虑症状多重,都应当诊断为抑郁症。这项原则是众多精神科专家多年经验的总结,已经成为国际标准。

提起神经科疾病,我们都知道这是由于我们的心理情绪出现病态而造成的,而对于这种情绪,若不及早制止,我们的生命安全将会受到极大的威胁。以上是关于焦虑症与抑郁症的鉴别方法的简单介绍,希望对您正确区分这两种疾病有帮助。

血管硬化的鉴别诊断

1、神经衰弱

早期症状类似,但神经衰弱发病年龄40岁,症状常于用脑后加重,休息后减轻,记忆力减退明显,无神经系统体征和实验室证据不支持脑动脉硬化的诊断等可以鉴别。

2、原发性高血压伴发的精神障碍

关键在于原发病的鉴别诊断,即脑动脉硬化与原发性高血压的鉴别诊断。临床上很难鉴别。因为,往往两种原发疾病同时存在。一般讲,原发性高血压伴发的精神障碍的病人发病年龄较早,精神症状出现前已有多年高血压史,精神因素常是诱发因素,精神症状发生较为迅速。情感障碍多为恐惧、焦虑,意识障碍多见,脑动脉硬化伴发的精神障碍自主神经系统症状较多。

3、颅内肿瘤

某些局灶性症状突出且呈进行性发展的脑动脉硬化伴发的精神障碍应与颅内肿瘤鉴别。后者常表现头痛且早晨明显,因咳嗽、用力而加剧,伴呕吐、视盘水肿,病程较短,进展较快,CT或核磁共振影像学检查可帮助鉴别颅内占位病变。

4、其他

伴有明显的抑郁或焦虑情绪时,应注意与抑郁症、焦虑症鉴别;伴有癫痫发作时需与原发性癫痫或其他症状性癫痫鉴别。明确的躯体体征和实验室检查可以区别功能性精神病。

抑郁症与焦虑症辨别

1、抑郁症是一种大脑生物胺不足导致精神功能全面低下和抑制性心理症病,总的临床表现为心理活动阻抑、功能低下、迟缓不敏、体力、精力、脑力全面性下降;焦虑症是脑功能警觉性增高的心理疾病,临床总的特点是惊恐、紧张、植物性神经系统功能不稳定,导致病人焦虑不安。如果用一种简短通俗比拟,抑郁症症状是抑制向下的,而焦虑和紧张是惊恐向上的。

2、典型抑郁症病人具有"懒、呆、变、忧、虑""五d征"特征,加上顽固性失眠和躯体不适;典型焦虑症病人具有"不宁、不适、不安"三a征--莫名其妙紧张不宁、全身不适和精神性不安,可资鉴别。

3、心理测定:scl-90、sds其他临床评定表,都提示忧郁分值明确显高于焦虑分值(抑郁症);焦虑症则焦虑分值大于忧郁分值。

4、年龄分布:抑郁症见于全人群患病,年龄高峰为25~35岁青年群,儿童和青少年,老年人居次。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焦虑症以中老年患者居多。

5、治疗原则:抑郁症以抗郁剂为主干药物,抗焦虑剂和助眠剂起辅助作用;焦虑症以抗焦虑剂作为主体药物,抗郁剂起辅助作用。

6、抑郁症除非难治性病例:一般预后良好,首次发作可以自行缓解,抗郁治疗疗效超过90%。有一定复发倾向,再治疗康复率能够很高,一般无精神残病后患病。焦虑症治疗后短期恢复,症状消除速度很快,但是部分病人病情延迟不能完全恢复,需要长期小剂量维持用药,尤其是中老年期焦虑症患者。

7、焦虑症可与抑郁症合并存在,经调查显示,约有33%-95%的抑郁症患者同时合并焦虑症状。而且二者症状有重叠,如食欲下降、睡眠障碍、心肺和胃肠道不适、易激惹、疲劳等。二者在发病机理、病状表现等方面确实具有很多相同之处。但是二者又必须进行鉴别、不能混淆。因为抑郁症的自杀率高,危害性较大,患者既有抑郁症状、又有焦虑症状时,优先诊断为抑郁症。这项原则是众多精神科医生和专家总结多年经验的结果。遵循这项原则可以避免抑郁症的漏诊,及早对抑郁症进行治疗,防止自杀自伤等后果发生。

焦虑症和抑郁症的区别有哪些

焦虑症与抑郁症有区别吗?答案是肯定的,焦虑症主要是对于即将要发生的事情担忧而引起的心里不安,而抑郁症主要的是身体上的症状,比如胸闷、心悸等,下面是来看下焦虑症喝抑郁症的区别。

将抑郁症和焦虑症明确鉴别是有临床意义的。两者鉴别点为:抑郁症是一种大脑生物胺不足导致精神功能全面低下和抑制性心理病,总的临床表现为心理活动阻抑、功能低下、迟缓不敏、体力、精力、脑力全面性下降;焦虑症是脑功能警觉性增高的心理疾病,临床总的特点是惊恐、紧张、植物性神经系统功能不稳定,导致病人焦虑不安。如果用一种简短通俗比拟,抑郁症症状是抑制向下的,而焦虑和紧张是惊恐向上的。

一、 焦虑症:

焦虑症:严重的焦虑可影响正常的生活。常见的症状包括:震颤,紧张,气喘,出汗,头晕,注意力不集中,睡眠障碍,易怒,惊慌:反复惊慌发作(症状与心脏意外相似)可与广场恐怖症并发,病人可能有躯体症状,可能以嗜酒来控制焦虑或抑郁。

焦虑症的病前性格大多为胆小怕事,自卑多疑,做事思前想后,犹豫不决,对新事物及新环境不能很快适应。发病原因为精神因素,如处于紧张的环境不能适应,遭遇不幸或难以承担比较复杂而困难的工作等。

临床主要表现为:与处境不相称的痛苦情绪体验。典型形式为没有确定的客观对象和具体而固定的观念内容的提心吊胆和恐惧。文献中常称为漂浮焦虑或无名焦虑;精神运动性不安。坐立不安,来回走动,甚至奔跑喊叫,也可表现为不自主的震颤或发抖;伴有身体不适感的植物神经功能障碍。如出汗、口干、嗓子发堵、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竖毛、心悸、脸上发红发白、恶心呕吐、尿急、尿频、头晕、全身尤其是两腿无力感等。只有焦虑的情绪体验而没有运动和植物神经功能的任何表现,不能合理地视为病理症状。反之,没有不安和恐惧的内心体验,单纯身体表现也不能视为焦虑。

焦虑症是一种并有显着与持续心理与身体焦虑症状的状态,又称焦虑性神经症,是以广泛性焦虑症(慢性焦虑症)和发作性惊恐状态(急性焦虑症)为主要临床表现。抑郁症主要以抑郁心境、思维迟缓和意志活动减退为主,多数病例还存在各种躯体症状。

二、抑郁症:

抑郁症:悲伤或抑郁情绪只是一个症状。抑郁症常常以躯体症状为主,病人主诉疼痛(头痛腹痛),乏力、睡眠障碍,食欲改变,情感淡漠,易怒,焦虑性能力障碍,药物滥用,想法消极,人际关系压力大,无价值感,悲观,犯罪感、羞耻感等。

躯体症状:大部分抑郁病人都有躯体及其他生物症状,例如心悸、胸闷、胃肠不适、便秘、食欲下降和体重减轻。睡眠障碍突出,多为入睡困难。

抑郁心境:基本特点是情绪低落,苦恼忧伤,兴趣索然。感到悲观绝望,痛苦难熬,有度日如年、生不如死的感觉。常用活着无意思、高兴不起来等描述其内心体验。典型者有抑郁情绪,昼重夜轻的特点。常与焦虑共存。

思维迟缓:思维联想过程受抑制,反应迟钝,自觉脑子不转了,表现为主动性言语减少,语速明显减慢,思维问题费力。反应慢,需等待很久,在情绪低落影响下,自我评价低,自卑,有无用感和无价值感,觉得活着无意义,有悲观厌世和自杀打算,有自责自罪,认为活着成为累赘,犯了大罪,在躯体不适基础上出现疑病观念,认为自己患了不治之症。

焦虑症和抑郁症的区别心理测定:

SCL-90、SDS其他临床评定表,都提示忧郁分值明确显高于焦虑分值(抑郁症);焦虑症则焦虑分值大于忧郁分值。

焦虑症和抑郁症的区别年龄分布:

抑郁症见于全人群患病,年龄高峰为25~35岁青年群,儿童和青少年,老年人居次。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焦虑症以中老年患者居多。

焦虑症和抑郁症的治疗原则:

抑郁症以抗郁剂为主要治疗药物,抗焦虑剂和助眠剂起辅助作用;焦虑症以抗焦虑剂作为主体药物,抗郁剂起辅助作用。

通过上面的简述,大家对于焦虑症和抑郁症的区别有所认识了,更多有关人体心理方面的问题,可以咨询相关的心理医生,或者在养生之道网站内搜索关键词可以找到更多相关的内容。

相关推荐

抑郁症焦虑症区分

焦虑症抑郁症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心理疾病,因其症状有点相似,所以人们常常将二者结合在一起,以为是一种疾病,并且以一种病来治疗,其实这是相当错误的。事实上,二者是完全不同的两种疾病。搞清二者的区别对两种疾病的治疗是非常有好处的。 要正确区别抑郁症焦虑症患者要掌握以下技巧: 抑郁症患者的主要特征是心情低落,而且作为精神病理状态,抑郁的程度必须达到使心理功能下降或社会功能受损害。具体来说,抑郁症有以下六种主要表现:①兴趣减退甚至消失;②对前途悲观失望;③无助感;④精神疲惫;⑤自我评价下降;⑥感到生活或生命

抑郁症焦虑症区别

相关调查数据表明,约有33%~95%的抑郁症患者同时合并焦虑状态。在临床诊断中,有一个“抑郁症优先诊断”的原则,即既有抑郁症症状又有焦虑症状时,不论其焦虑症状多重,都应当诊断为抑郁症,该原则是目前国际上通用的标准。 从发病年龄上看,抑郁症可发于任何年龄的人群,而焦虑症多见于35岁以上的中青年,尤以老年人为居多。抑郁症患者对亲人、朋友表现的很冷淡,甚至毫无感情,对以往的爱好兴趣丧失,这是与焦虑症患者的显著区别。抑郁症患者的失眠以早醒为主要特征,而焦虑者的特点是入睡困难。抑郁症患者心情低落,不愿意与人接触,但

焦虑症抑郁症的区别

很多人不了解焦虑症抑郁症的区别,把两者混为一谈,其实,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心理疾病。焦虑症偏向于无中生有的事物,而抑郁症则是偏于心情、情绪低落。对事物不感兴趣、自己心理想不来。下边就来介绍一下焦虑症抑郁症的区别: 焦虑症又称焦虑性神经症,是以广泛性焦虑症(慢性焦虑症)和发作性惊恐状态(急性焦虑症)为主要临床表现,常伴有头晕、胸闷、心悸、呼吸困难、口干、尿频、尿急、出汗、震颤和运动性不安等症,其焦虑并非由实际威胁所引起,或其紧张惊恐程度与现实情况很不相称。 抑郁症(Depression)是躁狂抑郁症的一种

焦虑症抑郁症的区别

人们从早到晚,从年初到岁末忙忙碌碌,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交流减少,真情被淡化,使人们存在一种孤立无援的感觉。长期在这种精神紧张的气氛中生活,经历着威胁与挑战、成败得失、荣辱磨难,当人们对外界刺激承受能力下降,在心理失去平衡的情况下就会表现出各种不良情绪反应,其中抑郁与焦虑就是很常见的、令人痛苦不安的两种不同情绪体验。它们即可以同时存在,也可以单独出现。轻度的抑郁与焦虑可见于正常人,但持续二周以上,且程度较严重则视为病态。 (1)焦虑。焦虑是一种内心紧张不安,预感到似乎将要发生某种危险或不利情况的不愉快的心境和

焦虑症的诊断方法

焦虑症的诊断: 1、广泛性焦虑症:过分的焦虑持续时间在半年以上,并伴有运动性不安,植物神经功能亢进和过分警惕等躯体症状至少4项;且焦虑并非器质性疾病引起。 2、惊恐发作:一个月内至少有惊恐发作3次,每次发作不超过2小时,且明显影响日常活动;这种发作并非由躯体疾病所致,也不伴有精神分裂症,情感障碍或其他神经症性疾病。 焦虑症鉴别诊断 1、需要注意鉴别的疾病有:甲状腺功能亢进,兴奋药物过量,镇静药物或苯二氮卓类的撤药反应等。 2、要区分抑郁症焦虑症抑郁症:悲伤或抑郁情绪只是一个症状,抑郁症常常以躯体症

如何确诊脑血管硬化病

一、医学检查 1、血脂测定,胆固醇》200~250mg%,甘油三脂》130mg%,β脂蛋白》450~600mg%。 2、脑血流图,包括药物试验。脑血流图有上升时间延长,重搏波减弱或消失,主峰夹角变钝,波幅下降表现。 3、脑电图,包括压颈诱发试验。 4、必要时作脑血管造影。 5、颅脑CT常有程度不等的脑萎缩和大小、数量不等的梗塞灶。 二、鉴别诊断 1、神经衰弱 早期症状类似,但神经衰弱发病年龄40岁,症状常于用脑后加重,休息后减轻,记忆力减退明显,无神经系统体征和实验室证据不支持脑动脉硬化的诊断等可以鉴别

神经衰弱症的诊断检查方法

神经衰弱的鉴别诊断 1.需要与脑器质性和躯体疾病,辅助检查可与之鉴别; 2.精神分裂症:精神分裂症早期和缓解期,可出现神经衰弱症状。但患者对其疾病抱无所谓态度,无迫切求治要求,并有相应的精神病性症状,可资鉴别。 3.其他神经症:神经衰弱症状也常见于焦虑症、疑病症、抑郁性神经症等。若患者有这类疾病的典型症状,按等级鉴别诊断原则,应首先诊断为其他类别的神经症。 4.抑郁症鉴别诊断常很困难,特别是轻度抑郁症患者常被误诊为神经衰弱。这是因为抑郁症患者常有失眠、疲乏、注意力不集中、精神缺乏和各种躯体不适感,两类症

怎么治疗抑郁症焦虑症

抑郁发作往往有复发倾向。因此,治疗目的有二:控制急性发作和预防复发。 1、药物选择: 目前仍把TCAS作为治疗抑郁的一线药,第二代非典型抗抑郁药为第二线药,其次可考虑MAOIS。 2、 双相抑郁的治疗基本和单相抑郁一样,但双相病人用抗抑郁药可能转为轻躁狂,故常将抗抑郁药和锂盐合并应用。 精神病性抑郁单用抗抑郁药效果可能不理想,往往需合并抗精神病药,如奋乃静、舒必利等。 3、疗程和剂量: 治疗的成功除正确诊断,合理选择药物外,疗程和剂量至关紧要。常见的错误在于对抑郁症的复发和自杀危险性认识不够,因此常常剂量

神经衰弱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1.需要与脑器质性和躯体疾病,辅助检查可与之鉴别; 2.精神分裂症:精神分裂症早期和缓解期,可出现神经衰弱症状。但患者对其疾病抱无所谓态度,无迫切求治要求,并有相应的精神病性症状,可资鉴别。 3.其他神经症:神经衰弱症状也常见于焦虑症、疑病症、抑郁性神经症等。若患者有这类疾病的典型症状,按等级鉴别诊断原则,应首先诊断为其他类别的神经症。 4.抑郁症鉴别诊断常很困难,特别是轻度抑郁症患者常被误诊为神经衰弱。这是因为抑郁症患者常有失眠、疲乏、注意力不集中、精神缺乏和各种躯体不适感,两类症状类似,躯体检查均无

治疗焦虑症药物的剂量问题

焦虑,是一种人人都有的情绪。但当焦虑的严重程度和客观事件或处境明显不符,或者持续时间过长时,就变成了病理性焦虑,称为焦虑症状,符合相关诊断标准的话,就会诊断为焦虑症。很多焦虑症患者都会选择用药治疗。但是,用抗抑郁药物治疗抑郁症或焦虑障碍的剂量是不一样的,即使是同一种疾病,不同的患者,剂量也不一样,个体间有差异。 治疗抑郁症,药物大多要加到治疗剂量范畴,才有效,个别患者可能要用到超大剂量才有效。 但抑郁症中,有一个亚型,即抑郁性神经症,或心境恶劣障碍,其治疗原则与上述抑郁症不同,反而跟焦虑症差不多。 焦虑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