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体囊肿的预防和护理
黄体囊肿的预防和护理
一、黄体囊肿的具体预防措施
1.定期作妇科检查,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若发现卵巢有异常而不能确诊者,必须定期随访。同时检查对侧卵巢是否正常,结合患者年龄,是否保留生育功能,一般采用中医中药的保守治疗。
2.月经期和产后妇女应特别注意摄养、严禁房事,保持外阴及阴道的清洁,心情舒畅稳定,尽量减轻生活中的各种竞争压力,切忌忧思烦怒,学会自我调节、注意保暖,避免受寒,冒雨涉水,或冷水淋洗,游泳等,劳逸适度,饮食富于营养,宜清淡、易消化,忌食生冷刺激性食物,保持机体正气充足,气血通畅,身心健康。
二、黄体囊肿患者的日常注意事项
黄体囊肿大多数为生理现象,如果在正常范围就没有问题,但症状严重,一个小时以上也不见缓解,就要从日常生活着手,为防止黄体囊肿的出现,注意以下各项。
1.不要走太多的路程和搬重物。持重物会导致腹部用力,很容易引起宫缩。
2.疲倦时躺下休息,保持安静,会很有效。
3.不要积存压力。精神疲劳和身体疲劳一样会导致各种问题的发生,压力积攒后也容易出现腹部变硬,最好能做到身心放松。
4.防止着凉。空调使下肢和腰部过于寒冷,也容易引起高危妊娠。可以穿上袜子,盖上毯子,防止着凉也很重要。
三、黄体囊肿的护理
黄体囊肿多发生于生育年龄的妇女,但也见报道发生在12 岁少女的第1 次月经前和52 岁妇女的末次月经后第6 个月。
密切随访囊肿,4--6周后缩小或未增大,继续随访个月;若囊肿继续增大,尤其大于5厘米者,则应手术探查。每次随访时,应在月经干净后,并排空小便。
囊肿性质不明。暂缓受孕。肿瘤性者,应切除后、证实为良性者再生育。否则孕期易变恶性,或阻塞产道,且易扭转、破裂。
巧克力囊肿者,手术摘除后应尽快争取生育。黄体囊肿者,如由葡萄胎引起,则应2年后生育。
对于黄体囊肿,思想上应重视,不必忧虑、恐惧,行动上应与医生配合,定期随访。
黄体囊肿的饮食保健
黄体囊肿大多数为生理现象,如果在正常范围就没有问题,但症状严重,一个小时以上也不见缓解,就要从日常生活着手,为防止黄体囊肿的出现,注意以下各项。
一、黄体囊肿的日常保健
1.心理保健:
对于黄体囊肿,思想上应重视,不必忧虑、恐惧,行动上应与医生配合,定期随访。
2.生育保健:
(1)囊肿性质不明。暂缓受孕。
(2)肿瘤性者,应切除后、证实为良性者再生育。否则孕期易变恶性,或阻塞产道,且易扭转、破裂。
(3)巧克力囊肿者,手术摘除后应尽快争取生育。
(4)黄体囊肿者,如由葡萄胎引起,则应2年后生育。
3.药物保健:
(1)利凡诺,用于中期人工流产,妊娠终止后,黄体囊肿即缩小。
(2)天花粉,用于葡萄胎清宫;排出后,黄素囊肿逐渐缩小,张力减低。
4.护理保健:
(1)密切随访囊肿,4-6周后缩小或未增大,继续随访;若囊肿继续增大,尤其大于5厘米者,则应手术探查。
(2)每次随访时,应在月经干净后,并排空小便。
(3)囊肿性质不明。暂缓受孕。肿瘤性者,应切除后、证实为良性者再生育。否则孕期易变恶性,或阻塞产道,且易扭转、破裂。
(4)巧克力囊肿者,手术摘除后应尽快争取生育。黄体囊肿者,如由葡萄胎引起,则应2年后生育。
(5)对于黄体囊肿,思想上应重视,不必忧虑、恐惧,行动上应与医生配合,定期随访。
二、黄体囊肿的饮食原则
黄体囊肿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黄体囊肿表现有发热、寒战、腹痛、乏力、食欲不振等症。慢性盆腔囊肿炎有下腹隐痛、坠胀、月经不调等。
1.宜吃食品
宜多吃具有抗外阴肿瘤和白斑作用的食物,如芝麻、杏仁、小麦、大麦、土瓜、乌骨鸡、乌贼、乌梢蛇、猪胰、菊花、乌梅、桃子、荔枝、马齿苋、鸡血、鳗鱼、鲍鱼、蟹、鲎、沙丁鱼、文蛤、玳瑁。疼痛宜吃鲎、赤、龙虾、淡菜、海参、虎鱼、甜菜、绿豆、萝卜、鸡血。瘙痒宜吃苋菜、白菜、芥菜、芋艿、海带、紫菜、鸡血、蛇肉、穿山甲。增强体质、预防转移宜吃银耳、黑木耳、香菇、猴头菇、鸡肫、海参、薏米、核桃、蟹、石龙子、针鱼。
2.食疗方法
(1)枸杞20克,当归20克,猪瘦肉100克,煮汤加其它味料食用。
(2)败酱草20克,桃仁10克,黑木耳10克,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几天。
(3)败酱草50克,紫草根15克,水煎去渣加入红糖25克,调匀服食。4、金银花15克,败酱草30克,蒲公英20克,赤芍10克,枳壳10克,木香10克,水煎服,每日一剂,连服3-5剂。
(4)槐花10克,苡米仁20克,冬瓜仁20克,水煎去渣,取汁,加入大米50-100克,煮粥食用。
黄体囊肿的食疗方法
黄体囊肿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黄体囊肿表现有发热、寒战、腹痛、乏力、食欲不振等症。慢性盆腔囊肿炎有下腹隐痛、坠胀、月经不调等。
宜吃食品:宜多吃具有抗外阴肿瘤和白斑作用的食物,如芝麻、杏仁、小麦、大麦、土瓜、乌骨鸡、乌贼、乌梢蛇、猪胰、菊花、乌梅、桃子、荔枝、马齿苋、鸡血、鳗鱼、鲍鱼、蟹、鲎、沙丁鱼、文蛤、玳瑁。疼痛宜吃鲎、赤、龙虾、淡菜、海参、虎鱼、甜菜、绿豆、萝卜、鸡血。瘙痒宜吃苋菜、白菜、芥菜、芋艿、海带、紫菜、鸡血、蛇肉、穿山甲。增强体质、预防转移宜吃银耳、黑木耳、香菇、猴头菇、鸡肫、海参、薏米、核桃、蟹、石龙子、针鱼。
黄体囊肿是由于很多原因导致的,患有黄体囊肿会为患者带来很多的症状,黄体囊肿的出现对于人体健康的危害是很大的,所以对于黄体囊肿一定要早发现早治疗。那么对于黄体囊肿的症状大家就需要了解了,这样才能早发现疾病。
黄体囊肿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卵巢在排卵后形成黄体,正常成熟黄体直径2-3cm。若黄体腔内有大量的积液,使腔的直径超过3cm以上者则称黄体囊肿。卵巢黄体囊肿可由于某种原因引起囊肿破损、出血,严重者可引起急腹症。
一、黄体囊肿的常见病因:
(一)供应黄体的血管、淋巴系统发生了紊乱;
(二)由于植物神经系统的影响,使卵巢功能变化或卵巢酶系统功能过度增强,造成凝血机制障碍,呈出血倾向。因黄体出血过多形成黄体血肿,待血液吸收后清液滞留于黄体腔内,使黄体直径增大;
(三)垂体促性腺激素过度分泌,促使黄体过度发育。
二、黄体囊肿的分类
(一)首先来看囊肿的分类
1.功能性囊肿:
类囊肿在生育年龄的女性最为常见,发生在排卵周期的育龄妇女,有卵泡囊肿、黄体囊肿、黄素囊肿、多囊卵巢,是由于内分泌机能失调、促黄体素分泌不足、药物刺激等造成的过度生理性反应所致。
2.出血性囊肿:
有时滤泡囊肿及黄体囊肿生长过速,造成卵巢的组织牵扯而裂开流血。这些血液因没有出口出去而积在卵巢里,就称为出血性囊肿。
3.浆液性上皮囊肿及黏液性上皮囊肿:
在观察三个月后,仍然存在的囊肿有可能是属于上皮卵巢囊肿,而非功能性囊肿。
(二)黄体囊肿的分类
1.黄素囊肿:
黄体因垂体促性腺激素平衡失调,尤以妊娠黄体功能活跃,腔教大,含有教多液体。如腔增大直径超过2厘米以上,即为黄体囊肿。
2.白素囊肿:
多由黄体囊肿及囊性黄体演变所致。亦可能在正常黄体退化成为白体时,由于某种因素而形成囊肿。
3.卵泡膜黄素囊肿:
多发生于葡萄胎、侵蚀性葡萄胎、绒癌。葡萄胎伴有卵泡膜黄素囊肿者约占50-60%,实际发生率可能高于此数。偶在正常妊娠及双胎时发生。
三、黄体囊肿的发病机制
(一)肉眼形态
黄体囊肿为发生于单侧卵巢的孤立性囊肿,表面光滑,呈琥珀色,直径很少大于4cm,罕见超过8cm。但文献曾有报道达11cm。单房性,壁薄,半透明。切面可见中央腔内含有淡黄色、嗜红色液体或凝血块,囊壁部分或全部为黄色,有时卷曲成花环状。
(二)组织形态
成年女性黄体大小外观差异很大。排卵后,黄体血肿立即封闭。如囊性黄体持续存在,或囊体血肿含血量较多,都可致黄体囊肿。妊娠期和非妊娠分为两种。
1.粒层黄体囊肿:
此种最为常见,来自黄体的血肿,可发生于育龄期。直径2.5~6cm不等,最大可达11cm;大于4cm的少见,囊肿向卵巢表面突起,早期可似血肿,卵巢表面呈红褐色,内为透明或褐色浆液,囊壁浅黄色,呈特征性花环状。
2.卵泡膜黄素囊肿(黄素化卵泡膜囊肿):
此囊肿也称高反应黄体,出现于视丘—垂体机能障碍,滤泡不排卵,也未破裂,故纯属黄素化的闭锁滤泡状改变。双侧黄素化卵泡囊肿,在临床上具有重要意义,因其常伴有滋养叶细胞病变(水泡状胎块,绒毛膜癌)。
黄体囊肿会自己消失吗
一、黄体囊肿会自行消失吗
黄体囊肿会自行消失。妊娠期妇女都会有一定的黄体囊肿倾向。正常和妊娠期黄体直径小于2cm,若黄体直径达2~3cm,称囊状黄体;直径大于3cm,则称黄体囊肿。黄体囊肿无临床症状时无需处理,多数可自行消退。
二、卵巢黄体囊肿是妇科中的一种常见疾病,正常黄体是囊性结构,可使卵巢略增大。若囊性黄体持续存在或增长或黄体血肿含血量较多,血液被吸收后,均可致黄体囊肿。黄体囊肿有少部分是会随着体内激素的分泌而消失的,一旦有黄体囊肿要注意定期复查,只要不增大而且无其它不适的话可以不去处理,当黄体囊肿有时候会破裂引起腹痛及阴道流血的现象,出现这个情况要及时就医。
三、生理性的囊肿是会自行消失的,复查没有就没有多大问题了
病理性的囊肿会长大或者回声不均匀。囊肿复查没有就说明是生理性的,正常的。
四、一般来说,良性囊肿如滤泡囊肿大都在5厘米以下3厘米左右,此时应观察三个月,若两个月左右的时间内滤泡囊肿缩小或未增大,那么过一段时间后囊肿便会自行消失,这种情况无需手术.
但若囊肿继续增大(大于5厘米)就必须手术治疗了.因此,发现卵巢囊肿后应进一步定期复检,明确是功能性还是肿瘤性的,以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
五、黄体囊肿是因为怀孕后体内的激素作用,导致黄体增大,引起类似囊肿的包块,一般怀孕三个月后逐渐萎缩。
的黄体囊肿比较大,怀孕早期有可能引起破裂,蒂扭转等危险,避免性生活和剧烈的运动。如果没有异常情况发生一般怀孕三个月后自己萎缩。
黄体囊肿手术后如何护理
1、黄体囊肿的患者在做完手术之后还是不能大意,因为这个疾病有复发的可能,而一旦疾病复发便会造成很不好的后果,因此术后的病人建议做好术后的护理,并及时地道医院检查,
2、手术后的6个小时患者可以进食少量的流质食物,例如米汤、面汤等等。不过切记,千万不要给病人吃含糖份的饮料,例如甜牛奶和豆粉,否则可能引起腹胀。
3、黄体囊肿经过手术后的病人一般是没有明显的疼痛感的,因此很多人会忽略了给病人做腰部和腿部的按摩。因此建议无论是否有痛感,也要坚持为病人做按摩,且半个小时就要为病人翻身一次,以此促进病人的血液循环。
4、建议女性随访观察,且按期随访,一旦发现囊肿有增大的情况则在医生的指导下立即手术。
5、黄体囊肿的患者手术之后要保持伤口的清洁和干燥,注意观察伤口的情况,是否有红肿、发热、疼痛的现象,以防止伤口感染和发炎。也不要急于淋浴,一般建议患者在伤口愈合后10天左右采取淋浴。
6、手术后的患者可以多吃绿豆、油菜、芝麻、红豆等食物。如果黄体囊肿术后出现了腹胀腹痛的情况可以多吃橘饼、猪腰、核桃等食物。
附件囊肿会自己消失吗
李女士在单位接受妇科普查时,B超检查发现左侧卵巢有一个直径约4厘米的囊肿。由于无任何不适,所以她并没有在意,也没有接受任何治疗。最近,她的一个邻居因卵巢囊肿住院,手术后病理检查诊断为卵巢癌。想到自己卵巢上也长有囊肿,李女士不由得有几分害怕。她连忙跑到医院去复查。医生给她作了妇科检查及B超,结果双侧卵巢均未发现异常。对此结果,令她感到既惊喜又意外,她不明白长在卵巢上的囊肿为何不见了,难道卵巢肿瘤可自然消失?
李女士卵巢上的囊肿哪去了?
医生的回答是自然消退了。因为她上次发现的卵巢囊肿属于生理性囊肿,并非卵巢囊性肿瘤。那么什么样的囊肿属于可自然消退的生理性卵巢囊肿?什么样的卵巢囊肿不能消退,需要手术治疗?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了解卵巢囊肿的分类与性质。我们平常所说的卵巢囊肿是卵巢囊性肿瘤与卵巢瘤样病变的总称。
卵巢瘤样病变,又称非赘生性卵巢囊肿,多发生在育龄妇女,包括滤泡囊肿、黄体囊肿、黄素囊肿、多囊卵巢、卵巢巧克力囊肿等。滤泡囊肿和黄体囊肿出现在正常育龄妇女月经周期中的不同阶段,为生理性潴留囊肿,常为单发,亦可多发滤泡囊肿和黄体囊肿,一般直径为1~3厘米,偶尔可达5~6厘米,多数人无明显症状,只是在妇科检查时被发现,偶尔见囊肿破裂引起出血、疼痛。
其中,滤泡囊肿为常见的卵巢囊肿,是由于成熟卵泡不排卵或闭锁的卵泡持续存在,使卵泡液潴留而形成。绝大多数可于两个月内自行消失,不需特殊处理。黄体囊肿与排卵后黄体持续存在,并与出血、血浆渗出有关,妊娠时黄体也可增大成为黄体囊肿。未孕妇女的黄体囊肿一般于两个月内消失,妊娠合并黄体囊肿一般会于妊娠3个月后自然消失。
李女士今年35岁,上次妇科检查及B超检查时发现的囊肿为滤泡囊肿,现已自然消退,因此,本次复诊结果正常也就不足为奇了。黄素囊肿多见于滋养层细胞肿瘤(如葡萄胎、绒癌),它是由于大量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刺激使卵泡膜细胞黄体化而形成。葡萄胎清宫排出后或绒癌治疗后,黄素囊肿可自行消退。至于多囊卵巢、卵巢巧克力囊肿属于卵巢良性病变,也不必过于担心。
妇科普查和超声检查时卵巢囊肿的发现率很高,对于直径小于5厘米的卵巢囊肿,患者不必过分忧虑或恐惧,但应随访观察1~2个月。如为生理性囊肿,常可自然消失。
如果卵巢囊肿持续存在并增大,则应考虑有卵巢囊性肿瘤的可能性。卵巢囊性肿瘤,有良性和恶性之分,均不能自行消退,应及早手术治疗。
温馨提醒
面对疾病,不必惊慌、烦恼,只要选择正规妇产科医院,根据患者自身情况和疾病的特点,把预防保健与临床治疗相结合,同时注意保持乐观情绪,树立战胜疾病信心,定期体检,在日常生活中学会合理、科学地自我调护,就可以达到很好的治疗与预防的目的。
黄体囊肿的健康护理
黄体囊肿大多数为生理现象,如果在正常范围就没有问题,但症状严重,一个小时以上也不见缓解,就要从日常生活着手,为防止黄体囊肿的出现,注意以下各项。
第一,不要走太多的路程和搬重物。持重物会导致腹部用力,很容易引起宫缩。
第二,疲倦时躺下休息,保持安静,会很有效。
第三,不要积存压力。精神疲劳和身体疲劳一样会导致各种问题的发生,压力积攒后也容易出现腹部变硬,最好能做到身心放松。
第四,防止着凉。空调使下肢和腰部过于寒冷,也容易引起高危妊娠。可以穿上袜子,盖上毯子,防止着凉也很重要。
护理技巧:
1、侧睡
让患者侧睡,避免长时间站立或久坐,以减少该部位的疼痛,坐时给患者臀部垫个坐垫也会有帮助。
2、按摩
在产后10天内,家人可用手掌稍微施力帮孕妇作环形按摩,一直到感觉该部位变硬即可,如果子宫收缩、疼痛厉害时,应暂时停止按摩,用俯卧姿势来减轻疼痛。
3、止痛药
若是仍然感觉疼痛不舒服,影响到休息及睡眠,应通知医护人员,必要时可以用温和的镇静剂止痛。
为什么会出现黄体囊肿
黄体囊肿可由以下3种情况形成:
1、黄素囊肿
黄体因垂体促性腺激素平衡失调,尤以妊娠黄体功能活跃,腔较大,含有较多液体。如腔增大直径超过2厘米以上,即为黄体囊肿。
2、白素囊肿
多由黄体囊肿及囊性黄体演变所致。亦可能在正常黄体退化成为白体时,由于某种因素而形成囊肿。
3、卵泡膜黄素囊肿
多发生于葡萄胎、侵袭性葡萄胎、绒癌。偶在正常妊娠及双胎时发生。
黄素囊肿的病因有什么
什么是黄素囊肿?病因是什么?黄素囊肿系一综合性名称,包括黄体囊肿、白体囊肿及卵泡膜黄素囊肿。卵泡膜黄素囊肿多与葡萄胎及绒癌并发。
(1) 黄体囊肿:黄体因垂体促性腺激素平衡失调,尤以妊娠黄体功能活跃,腔教大,含有教多液体。如腔增大直径超过2厘米以上,即为黄体囊肿。
(2) 白体囊肿:多由黄体囊肿及囊性黄体演变所致。亦可能在正常黄体退化成为白体时,由于某种因素而形成囊肿。
(3) 卵泡膜黄素囊肿:多发生于葡萄胎、侵蚀性葡萄胎、绒癌。葡萄胎伴有卵泡膜黄素囊肿者约占50-60%,实际发生率可能高于此数。偶在正常妊娠及双胎时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