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用降压药有3个禁忌
服用降压药有3个禁忌
1.随意间断用药
高血压是目前全世界公认的引发脑卒中的首要危险因素。血压越高以及高血压持续的时间越长,脑卒中发生的可能性就越高。很多患者往往在治疗期间感到症状减轻或者消失,就自作主张间断用药,其实这样的服药方法很不好,会造成血压忽高忽低,使血压得不到长期控制。高血压病因复杂,至今无法根治,只能对症降压治疗,因此必须终身治疗。如果服降压药后血压降至正常水平,只能说明此时选用的降压药和服用的剂量基本合适,使血压得到控制,并不能说明高血压病已得到治愈或心、脑、肾血管受累发生的病变已恢复正常,所以仍应坚持治疗。当然,在血压平稳一个阶段后,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适当减少药量。从目前情况来看,多数高血压病患者需持之以恒终生用药。
2.睡前服用药物
高血压病人服降压药的目的,是为了控制血压过高,防止发生并发症。而当人入睡后,因为人体“生物钟”的控制,加上人体处于静止状态,可使血压自然下降。有专家观察发现,当人入睡后血压可下降20%,且以入睡后2小时最为明显。如果病人在临睡前服了降压药,2小时也正是降压药的高效期,这样两种作用重叠,就可导致血压明显下降,使心、脑、肾等重要脏器发生供血不足,甚至诱发脑血栓或心肌梗死。因血压的峰值出现在每天6~12点,故临床主张将降压药安排在晨间服用,以控制高血压的峰值,对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有积极意义。除已知当时血压过高外,一般应避免睡前服降压药。如每天多次服药,应将每天末次服药的时间安排在睡前3~4小时。
3.单纯药物治疗
药物干预是高血压患者的必需治疗原则,但是在服用药物的同时注意调整生活方式,才能更有效地发挥药物疗效,利于血压的平稳。
1、做到合理饮食。应控制能量的摄入,限制脂肪的摄入。多吃含钾、钙丰富而含钠低的食品,限制盐的摄入量,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并戒烟限酒。
2、做到适量运动。运动除了可以促进血液循环,降低胆固醇的生成外,还能促进肠胃蠕动、预防便秘、改善睡眠。高血压患者最好选择散步、慢跑、太极拳、骑自行车、游泳等有氧运动,有氧运动可以降低血压。
长期吃降压药有啥影响 损伤肾脏
对于利尿降压药而言,利尿排钾会增加肾脏的负担,因此长期食用降压药有损伤肾脏的后果出现。
高血压病人可以同时使用多种降血压药吗
1现在的降压药真的是五花八门,什么种类的都有,所以患有高血压的患者,要慎重的选择降压药物的。如果不能长期的坚持服用降压药物的话,患者的血压就降不下来的,选择再好的药物也是白搭。
2高血压病人是需要长期的坚持服用降压药物的,尤其是血压比较高的患者,一定要定时按量的服用降压药物的,有的病人的降血压的药物是服用两种以上的药物,才能控制好血压的。
3很多老年人,除患有高血压的疾病外,还患有其他的慢性的疾病,比如心脏病,高血脂等等疾病,除了服降压的药物以外,还是要服治疗其他的疾病的药物的。其他的药物也是有一定的降压药物的。需要在医生指导下用药的。
服用降压药的禁忌
随意间断用药
很多患者往往在治疗期间感到症状减轻或者消失,就自作主张间断用药,其实这样的服药方法很不好,会造成血压忽高忽低,使血压得不到长期控制。高血压病因复杂,至今无法根治,只能对症降压治疗,因此必须终身治疗。
睡前服用药物
而当人入睡后,因为人体“生物钟”的控制,加上人体处于静止状态,可使血压自然下降。有专家观察发现,当人入睡后血压可下降20%,且以入睡后2小时最为明显。如果病人在临睡前服了降压药,2小时也正是降压药的高效期,故临床主张将降压药安排在晨间服用,以控制高血压的峰值,对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有积极意义。除已知当时血压过高外,一般应避免睡前服降压药。如每天多次服药,应将每天末次服药的时间安排在睡前3~4小时。
单纯药物治疗
药物干预是高血压患者的必需治疗原则,但是在服用药物的同时注意调整生活方式,才能更有效地发挥药物疗效,利于血压的平稳。
柚子不能和什么药一起吃
暂无相冲突的药物禁忌。
会对药物产生影响的是西柚(葡萄柚)这个品种,并非是柚子、橘子、橙子这类食物,其影响药物的成分是一种叫做呋喃香豆素的活性化合物,正常情况下,在服用降压药后,需要肝脏中的一种细胞色素酶CYP3A4来进行氧化代谢,而呋喃香豆素可以强效抑制这种酶的作用,导致药物无法代谢,就会使药物在体内的浓度升高;同时,西柚中的另一种成分柚皮素也会加快肠道对药物的吸收,在自身代谢减慢+药物吸收加快的作用下,就容易出现血液中药物浓度过高的现象。
这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是非常危险的,因为高血压患者服用的降压药,都是经过医生诊断,选择了适合自己的剂量来服用,这种情况下相当于增加了用药量,结果会导致血压降得过低,会出现心慌恶心、浑身没劲等低血压症状,处理不及时的话,机体容易供血不足、心率减慢,严重甚至会出现休克,可能会有生命危险。
服用降压药的期间,最好不要吃西柚或喝西柚汁,或者在吃西柚12小时后再服用降压药,而且每次食用的量也不要超过200克,也就是一瓣西柚的大小。
高血压服用降压药物的原则
睡前服药不可取
人在睡眠后,血压比白天下降20%左右。如果睡前服用降压药,两小时后血药浓度达到高峰值,导致血压大幅度下降,心、脑、肾、等重要器官供血不足,从而使血液中的血小板、纤维蛋白等凝血物质在血管内积聚成块,阻塞脑血管,极容易引发缺血性脑中风。
吃药不跟感觉走
许多高血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仅凭自我感觉用药,感觉舒适的时候不测血压,就减量服用或停用降压药物。如果不监测血压而盲目服药,不仅不能控制血压稳定,还会使病情加重,诱发其他心脑血管疾病,甚至引发中风危及生命。
联合用药效果好
大约有2/3的高血压患者用一种降压药就可以使血压降至正常;1/5的患者需两种降压药合用,才能使血压降至正常;而另有1/10左右的高血压患者则需三种降压药合用。如果属于后两种情况,而只服一种降压药,血压自然很难降至正常水平,只有联合用药才能奏效。
加大剂量要慎重
对高血压的用药原则是,首先从小剂量开始,并认真观察用药后效果和药物的副作用。如用一种降压药效果不理想时可考虑联合用药。但大剂量用药不可取,虽然大剂量用药能使血压降的多一点,但如血压降的太快,容易引起大脑和心肌缺血,发生意外。另外,药物的副作用也会随之增加。
间断服药有危险
有些患者在服用降压药治疗一段时间后,血压有明显下降或降至正常,便自行停药,结果没有多久血压再度上升。如此这般,不仅使病情加重,还容易使机体对药物产生耐受性,造成难治性高血压,甚至诱发中风。
没有症状也用药
有些高血压患者虽然血压高,却无任何自觉症状,便以为不用服药治疗。其实,即使是无症状高血压,如果长期不服药治疗,也会使病情加重,诱发心脑血管疾病。
但有三类人不适合吃柚子
禁忌1、服避孕药的女性应忌食
美国一项研究显示,柚子对避孕药的影响最为突出。专家称“如果服用了避孕药的妇女,在性生活后食用1~2个柚子,或者直接用一大杯柚子汁送服避孕药,那么她就有可能成为一名母亲,原因就在于柚子阻碍了女性对避孕药的吸收。”
禁忌2、身体虚寒的人不宜多吃
柚子性寒,脾虚泄泻的人吃了柚子会腹泻,故身体虚寒的人不宜多吃。
禁忌3、高血压患者服药莫吃柚子
专家建议,在服用降压药期间,不要吃柚子或饮用柚子汁,否则可产生血压骤降等严重的毒副反应。蔡婆婆有高血压多年,一直按时服药,注意饮食,血压控制得很好,最近听说柚子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以及各类胰岛素等成分,能够降血脂和血糖,就常吃柚子。谁知,近日蔡婆婆在吃完大半个柚子后不久,就出现头晕恶心、心慌乏力、血压降低。服用降压药时,如果同时吃柚子,就好比服用过量的降压药,使血压明显大幅下降,甚至可诱发心绞痛、心肌梗死或中风。
服用降压药的最佳时间
常用降压药有:交感神经抑制药如可乐定、胍乙定、哌唑嗪、普萘洛尔等;主要影响血容量的降压药如氢氯噻嗪;血管紧张素I转化酶抑制剂如卡托普利;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如坎地沙坦;钙拮抗药如硝苯地平和直接舒张血管平滑肌药物如肼屈嗪等。
一般来说,我们每天的血压水平是规律波动的:24h有两个血压高峰时间,即上午6-10时,下午4-8时(所谓的“勺型曲线”)。那么在这两个高峰前半小时服药,降压作用就会比较好。但也有一些特殊情况,比如有些患者凌晨血压升高,那么就需要在睡前加服药一次。但话又说回来了,大部分人夜间入睡时血压比白天下降20%左右,故睡前服用降压药,容易导致血压大幅度下降,造成心、脑、肾等的器官供血不足,所以是否睡前用药一定要在血压监测的基础上咨询您的医生。
降压药的剂型主要分短效作用、中效作用、长效作用药物这几大类。不同的降压药饭前还是饭后服用比较好,要具体分析。
短效作用降压药:餐前服用吸收好,降压效果明显,但拉贝洛尔最好在餐后或两餐间服用,以免发生直立性低血压和引起胃部不适。
中效作用降压药:一般一天服两次,大多数空腹服用起效快,但老年人和糖尿病人,最好按血压变化决定服药时间,也可饭后或两餐间服。
长效作用降压药:长效的降压药什么时候吃最好?因为其受饮食影响不大,尤其是钙离子拮抗剂氨氯地平,所以口服吸收效果很好,不受进餐时间影响,而且每天只需服用一次,即可达到24小时平稳持久控制血压的效果。
缓释剂降压药:一般都不能咀嚼或压碎后服用。一些缓释剂如维拉帕米,最好饭后服,饭前服容易影响释放量,引起胃部不适。
常用高血压药的价格是怎样的
目前临床上比较常用的高血压药比较多,主要有美托洛尔、阿替洛尔、比索洛尔、卡维洛尔、拉贝洛尔等。由于各药店经营方式不同、进货渠道各异、进货数量不同等因素,常用高血压药的进货价格及经营费用有差异。所以,总的来说,常用高血压药的价格在全国各地并不是很一致。建议有需要的患者最好自己到正规的药店咨询。
另外,患者使用降压药要避免以下误区:
1、单一大剂量用药长期单一品种用药易产生耐药性,降低疗效。如果单纯依靠增加剂量,又容易产生不良反应。
2、临睡前用药夜间进入睡眠时,人体的血压会比白天下降20%左右。高血压患者睡前服用降压药,容易导致血压大幅度下降,造成心、脑、肾等器官供血不足,甚至诱发脑血栓或心肌梗死。
3、间断随意用药有的患者血压升高就服药,血压降低就自行停药;还有的患者感觉症状消失就不服药,这都是十分危险的。
最后笔者提醒患者们,使用降压药前应该咨询医生的意见,避免延误病情的同时也蒙受金钱损失。
高血压的治疗存在哪些误区
高血压的治疗存在以下误区:
1:血压高吃药、血压不高不吃药:有相当一部分高血压患者经测量血压升高时才服用降压药,如果测量血压正常则停用降压药。更有部分患者根据有无头晕、头痛、眼胀、乏力等不适确定是否服药。不规则服用降压药,容易导致血压较大的波动,会加重血管和靶器官的损害。因此需终生使用降压药物控制血压,当血压达标后,应在医生指导下调整降压药物剂量,按有效的维持量长期服用。
2:初次诊断或症状不明显者不用药:部分患者虽已被确诊为高血压病,但因为是初次诊断或无明显自觉症状,或年龄相对较轻,所以多数采取不服药的对策。究竟要不要服药主要取决于血压水平、有无合并其他危险因素及血管、靶器官损害情况。因此即使初次诊断的患者,或症状不明显,或年龄较轻,但只要血压水平较高、或者合并有血糖血脂异常、或有血管、心脑肾等靶器官损害,均应尽早接受药物治疗。
3:不结合自己的病情用药:有些高血压患者初始服用降压药并不是由专科医生指导下的医嘱,而是看张三李四或隔壁邻居、亲戚朋友吃什么药就直接去药店购药服用。这种做法显然极不科学。高血压发病原因及其机制极为复杂,临床类型不同,个体差异较大,不同患者可能合并有不同的危险因素或不同程度的靶器官损害。而降压药物作用机制也有多种。所以降压药物的选择一定要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不可盲目、随意选择药物服用。
4:频繁换药:有不少病人不按照医生的指导用药,而是自作主张,换来换去,结果导致血压大幅波动,长期得不到有效控制。究其原因有的是降压心切,希望能立竿见影,吃药3天效果不明显就换药;有的是吃药后有不良反应,害怕副作用;也有因为价格较高,不愿长期服用。其实任何药治病都有一个过程,在此期间尽量不要频繁换药。有时候血压控制不理想不一定是药不对,也有可能是单一药物效力不够。应对降压效果不好的原因进行认真分析,千万不可自作主张频繁换药。
5:要从便宜药吃起:一些患者误认为,降压药开始时不能吃最“好”的,否则以后降压药就不管用了,所以吃药应该从便宜药开始。这种观念是错误的。高血压患者,尤其中老年患者,或者合并有靶器官损害,应尽可能选择长效降压药物。长效降压药能够全天24小时把血压平稳地控制在理想水平,避免了短效降压药物所带来的血压较大波动,从而更有利于保护靶器官,减少脑中风和心肌梗死等急性事件的发生。长效降压药大多价格相对贵一些,而大多数短效药物价格低廉。
警惕六类药致血压升高
1.不能服用使血压升高的药物
顾名思义,高血压病的特征是血压升高。绝大部分(95%以上)病人是原发性高血压,都在服用降压药。如果服用要升高血压的药物,对高血压病人显然是不利的,应该禁用。这类药物有麻黄碱、垂体后叶素、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等。虽然患者平时服用很少,但是,像麻黄碱或与它相近似的药物,在治疗感冒、哮喘和止咳等的药物或合剂中,往往有少量这类药物,必须注意。有些滴鼻药水中也会有此药,鼻黏膜也会吸收药物,应该注意。
2.不能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
常用的有强的松、地塞米松。不少疾病都会使用它,而且往往是长期应用。它会使血压升高,也应该属禁忌药。有些中药制剂如甘草流浸膏、复方甘草合剂,久服会引起血压升高,因为甘草有激素样作用。
3.同时患有高血糖、高血脂或高尿酸血症的高血压病人,不要应用有升高血糖、血脂或血尿酸的药物
降压药中的噻嗪类利尿剂,如氢氯噻嗪(又称双氢克尿塞,dct)以及滞钾利尿剂如氨苯喋啶等,会使血糖、血脂和血尿酸升高,不能服用。一些降压小复方制剂,例如复降片、珍菊降压片和复方罗布麻片等都含有氢氯噻嗪,必须注意,常有病人在服这些降压药,同时还在服降血糖药或降血脂药,这种用法是不恰当的。
高血压人群服药七大忌
1、忌擅自乱用药物 降压药有许多种,作用也不完全一样。有些降压药对这一类型高血压有效,有些降压药对另一类型高血压有效。服药类型不对路,降压作用不能充分发挥,有时会误以为“降压药不灵”。高血压病人的药物治疗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应按病情轻重和个体差异,分级治疗。
2、忌降压操之过急 有些人一旦发现高血压,恨不得立刻把血压降下来,随意加大药物剂量,很容易发生意外。短期内降压幅度最好不超过原血压的20%,血压降得太快或过低使脑、心、肾的供血减少,都会发生头晕、乏力,重的还可导致和心肌梗死、肾功能衰竭、缺血性中风等。因此服药时要严遵医嘱,不得擅自增加药量。
3、忌不测血压服药 有些病人平时不测血压,仅凭自我感觉服药。感觉无不适时少服一些,头晕不适就加大剂量。其实,自觉症状与病情轻重并不一定一致,血压过低也会出现头晕不适,继续服药很危险。正确的做法是,定时测量血压,及时调整剂量,维持巩固。
4、忌间断服降压药 有的病人用降压药时服时停,血压一高吃几片,血压一降,马上停药。这种间断服药,不仅不能使血压稳定,还可使病情发展。
5、忌无症状不服药 有些高血压患者平时无症状,测量血压时才发现血压高。用药后头昏、头痛不适,索性停药。久不服药,可使病情加重,血压再升高,导致心脑血管疾患发生。事实表明,无症状高血压危害不轻,一经发现,应在医生指导下坚持用药,使血压稳定在正常水平。
6、忌临睡前服降压药 临床发现,睡前服降压药易诱发脑血栓、心绞痛、心肌梗死。正确的方法是睡前2小时服药。
7、忌突然停药。长期服用降压药的高血压患者,如果突然减量或停药,可使血压反跳而引起一系列反应,称为降压药停药综合症。主要表现为血压突然急剧升高,头昏、头痛、乏力、出汗等;有的因血压骤升而并发心血管痉挛、心肌梗塞或脑血管意外而危及生命。这是由于长期服药使机体产生耐药性和依赖性,突然停药而出现反射现象,血压反跳升高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