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辨别熊胆
如何辨别熊胆
口尝:熊胆味苦而后甜,清凉粘舌,苦味能很快扩散咽喉部有窜喉感。其他胆苦而不凉不粘舌,扩散性慢,或有腥味。水试:取熊胆少许,投入盛有清水的杯中,迅速旋转并逐渐溶解,有黄线下垂直至杯底而不扩散。如胆粒静止浮于水面,下有一条黄线者或能转动不呈圆形者表示有掺假;其他兽胆则看不到明显黄线下垂。火试:取熊胆少许,用火烧之起泡而无腥气。牛、羊、猪胆火烧亦起泡,但有明显腥气。 分墨:把墨汁涂于玻璃片上,放少许熊胆于墨汁上,则出现分墨现象。 分尘:用清水一杯,撒尘埃于水面,投入熊胆末少许,可见驱尘现象。 注意事项但其他胆汁亦能分墨分尘,故上述两法只能鉴别是不是胆汁,而不是鉴别熊胆的惟一依据。
熊胆的营养价值 熊胆的营养成分
熊胆主要含熊去氧胆酸、鹅去氧胆酸、去氧胆酸、牛黄熊去氧胆酸、牛黄鹅脱氧胆酸、牛黄胆酸、胆固醇、胆红素、无机盐、脂肪、磷质及多种氨基酸等。
熊胆粉运用
儿科常用于高热惊风及咽喉肿痛,如万应锭、麝香丸、胡氏六神丸、麝香奇应丸等。
眼科常用于目赤肿痛、翳膜遮睛、胬肉攀睛等,如熊胆粉丸、风火眼药、眼药锭、白敬宇眼药、八宝拨云散、八宝眼药、赛空青眼药、清凉眼药膏、金牛眼药(散)、熊胆粉黄芩滴眼滴、固本明目颗粒、熊胆粉眼药水等。
耳鼻喉科常用于咽喉肿痛,单双乳蛾、鼻塞流涕,如喉炎丸、复方熊胆粉通鼻喷雾剂、复方川贝清喉喷雾剂、热毒清锭、解毒利咽丸等。
外科常用于痈疽疔疖,如梅花点舌丸、绿萼点舌丸、点舌丸等。
肛肠科常用于各种痔疮、肛裂等,如熊胆粉痔疮膏、熊胆粉痔灵栓、熊胆粉痔灵膏、普济痔疮栓、化瘀止痛栓、熊胆粉栓等。
肝胆疾病常用于肝炎、肝硬化、胆囊炎、胆石症、黄疸等,如肝脾康胶囊、十味蒂达胶囊、复方熊胆粉清肝颗粒、肝胆双清口服液、肝胆双清颗粒、熊胆粉茵陈口服液、熊胆粉排石片、熊胆粉酒、七十味松石丸、松石丸、四十二味疏肝胶囊、十四味疏肝胶囊、十三味疏肝胶囊、珍熊胆粉丸、熊胆粉舒肝利胆胶囊、二十五味绿绒蒿胶囊等。
脾胃疾病常用于恶心呕吐,泄泻腹痛等,如为珍宝解毒胶囊。
心脑血管疾病常用于冠心病心绞痛、中风惊风、头痛眩晕等,如熊胆粉救心丹(丸)、天龙熄风颗粒、红龙镇痛片、心灵丸、活心丸、熊胆粉胶囊等。
外感热病常用于感冒发热、气管炎、肺炎等,如风热清口服液、痰热清注射液、熊胆粉降热胶囊、熊胆粉川贝口服液、痰热清胶囊。
肾系疾病常用于尿道感染、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等,如八味小檗皮胶囊、龙金通淋胶囊、十八味诃子利尿胶囊。
气血疾病常用于各种出血症,如八宝王胆药墨、药墨(八宝药墨)、乌龙养血胶囊。
肿瘤常用于多种癌症的治疗。主要有复方斑蝥胶囊和食道平散。
妇科常用于阴道炎、月经不调、痛经等,如复方清带散、红花如意丸。
骨伤科常用于跌打损伤、风湿痹痛等,如神农镇痛膏、熊胆粉跌打膏。
皮科常用于皮肤瘙痒、手癣足癣等,如棘豆消痒洗剂、肤净康洗剂和冰胆搽剂
珍熊胆丸有什么优点
珍熊胆丸的优点是生物利用度高,药品稳定性好,药物体积小,服用携带方便,特别是有助于吞咽有困难的患者服药。珍熊胆丸还具有崩解溶散快,溶出度高,快速释药,快速显效等特点。
服用珍熊胆丸注意事项有:1.服用珍熊胆丸要忌生冷油腻食物,鱼、虾腥物,忌烟、酒刺激食物。 2.肝肾不足引起头晕眼花、迎风流泪及脾胃虚寒、大便稀溏者慎用珍熊胆丸。
喝熊胆汁泡酒有没有什么副作用
喝熊胆汁泡酒基本没有什么副作用,不过熊胆汁味苦、性寒,注意用量。
熊胆汁的作用有:清热、解毒、护肝平肾、消炎祛痘、明目退翳、降血压、降血脂
熊胆曾是是极为珍贵的药材,熊胆汁的作用主要是清毒保肝,利胆溶石,抗动脉硬化,抗脂肪肝和降血清,胆固醇等极高的药用价值。
熊胆主含胆汁酸,氨基酸,胆色素等,并含脂肪,磷脂微量元素。
胆汁酸为主要有效成份,主要有熊去氧胆酸,鹅去氧胆酸,它们是一对双向异构体,为熊胆区别于其它胆的特征成份。
熊胆的作用
对熊胆的作用都有什么呢,它的作用也是有着很多方面,所以在对它选择的时候,也是可以放心进行,但是要注意的是,对熊胆使用的时候,都是要掌握一些技巧。
熊胆的作用:
①解痉作用
用小白鼠离体肠管,以乙酰胆碱造成的痉挛,研究了8个地区的熊胆以及野熊、野猪胆的解痉作用,其中以西藏产者解痉效力最强,其他地区所产黑熊胆及日本产琥珀色熊胆解痉效力也较强,解痉作用的主要成分是牛磺熊脱氧胆酸,其解痉原理与罂粟碱相似。
②抗惊厥作用
熊脱氧胆酸钠对士的宁引起的小鼠中毒有解毒作用,与鹅脱氧胆酸钠及胆酸钠合用能增强其解毒作用。
③对心脏的影响
云南墨胆之水溶液对离体蛙心少量兴奋,大量抑制。
去氧熊胆酸具有促使疲劳物质的分解与排泄,增加维生素B1、B2的吸收作用。性味苦、寒。
功效:清热解毒,明目,止痉。适用于小儿热盛惊风,癫痫,抽搐,黄疸;
用法与用量:外用治痈肿,痔疮,目赤云翳。用量0.5~2分,多入丸剂、散剂服用,外用适量研粉涂敷患处或用清水溶化后滴眼或外涂。
通过以上介绍,对熊胆的作用也是有着很好了解,不过要注意的是,在对它使用的时候,都是要适量进行,尤其它对治疗一些疾病上,都是有着很好的帮助作用,所以在对它选择的时候,也是要正确的进行。
熊胆的功效与作用
熊胆药用价值很高,是一种极为名贵的中药材。味苦,性寒。具有清热解毒、镇痉、镇痛、镇静、明目、清肝、润肺、杀虫之功效。治小儿惊痫、疳疾、目赤肿痛、翳障、喉痹、黄疸、胆石疝痛、胃痛、下痢、疮痈肿毒、痔疮等症。 熊胆入药已有1000余年的历史,始见于唐代《药性论》。《唐本草》说熊胆“主治时气热盛、变为黄疸、暑月久痢、疳疾心痛”。《日华子本萆》曰:“治诸疳、耳鼻疮、恶疮、杀虫”。《食疗本草》云:能胆“治小儿惊痫,去心中涎,甚良”。《本草纲目》记述:熊胆“退热清心,平肝明目去翳,杀蛔、蛲虫”。民间常用竹沥化熊胆,内服治黄疸,外用点眼治目赤、翳障,特别对痔疮涂之神效。
熊胆采集
亚洲黑熊因为人们对其胆囊的需求而被捕杀的历史已经有数千年了,刚被解救的黑熊人们为了区区3盎司重的熊胆,就到野外捕杀黑熊。直到20年前,亚洲各国(如韩国、中国、越南)才开始寻找其它的方法,结束这种残忍的做法。
东方传统医学使用脱氧熊胆酸已有3000年历史,而熊是唯一能大量产生胆酸的哺乳动物。但研究表明,熊胆完全可以用更便宜有效的人工药品和更容易采集的草药来替代。这一点也得到了许多当代中医药师的认同。
黑熊被关在狭小的笼子里长达20年世界上有八大类熊。除了熊猫,其他种类的熊的数量均由于熊胆交易而大幅减少。亚洲黑熊所受的影响最大。亚洲黑熊又叫月熊,因其胸前长有美丽的新月形金毛而得名。亚洲黑熊已被列入濒危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一,也即被列为最濒危的物种之一。
在很多亚洲国家,人们把导管插入黑熊腹内,或实施所谓的先进"无管引流法"。熊被关在窄小的笼内,以便抽取胆汁。植入导管或"无管引流"的外科手术既残酷又不卫生,许多熊因此丧命。那些侥幸存活的黑熊则被困在狭窄的铁笼里,无法伸展四肢,每天饱受抽取胆汁的痛苦。
自1993年起,亚洲动物基金的工作团队就开始为结束养熊业而积极寻找解决方案。基金会将继续与亚洲各国的有关政府部门以及社团组织合作,使身陷囹圄的黑熊脱离苦海。将继续通过协商来解救和医治这些被囚禁在养熊场内的黑熊,并且尽力让野外的黑熊能够留在属于他们的地方 - 大自然。
熊胆的功效
1、熊胆可以解酒
熊胆平肝解毒,自古熊胆就被用来平肝、利胆、明目、解酒。专家介绍说,现代药物学研究发现,它解酒醒酒的机理主要有两方面:
第一,它能在肝脏内促进酒精的氧化分解,专家明确指出:熊胆能加速酒精在体内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缩短酒精及其他醉酒物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在人体内的代谢时间,加速有毒物质的排泄,从而减轻酒精对肝脏、神经系统及其他器官的损害;推荐阅读:喝醉了怎么解酒?醉酒后吃什么好?
第二,熊胆粉还能为人体内肝脏分泌胆汁提供原料,使得肝脏解毒后的产物迅速排出,从而缓解肝脏解毒压力,保护了肝,这是因为,酒精进入人体后,最终都要经过肝脏进行化学分解,然后其分解物随胆汁经胆道到十二指肠,最后随粪便排出体外。
2、熊胆可以护肝
从中医角度讲,胆寄于肝,脏腑相联,经络相通,构成表里。胆汁来源于肝,若肝的疏泄失调,会影响到胆汁的正常排泄。反之,胆汁淤阻,又会影响到肝。故肝胆症候往往同时并见,如黄疸、胁痛、口苦、纳差、眩晕等。
熊胆粉属于肝肠循环药物,口服后很快由小肠吸收进入肝脏,成为制造胆医学教。并能刺激肝细胞和小胆管上皮细胞分泌胆汁,增加胆汁分泌量,胆汁对胆道有很好的冲刷作用,将肝脏代谢产物、毒物和胆道炎性分泌物冲刷出来,经胆道到十二指肠随粪便排出体外,减轻了肝脏和胆道系统的炎性反应和肝脏的解毒负担。
正常情况下,人体每昼夜平均分泌胆汁800毫升左右,服用熊胆粉后,胆汁分泌量可增加25%左右,可大大促进胆汁的冲刷作用,同时熊胆粉中的牛黄熊去氧胆酸能抑制小肠对有害胆汁酸的吸收,从而保护肝细胞。
熊胆用于治疗胆结石、原发肝硬化、自身免疫性肝炎、结肠癌等疾病,效果显着。胆酸可以穿透血脑屏障,可能有助于医治帕金森氏综合症、亨廷顿综合症以及老年痴呆症等疾病。
熊胆粉有副作用吗
熊胆为熊科动物黑熊或棕熊的干燥胆.现广泛采用导管活体引流熊胆汁干燥而成,即引流熊胆.天然熊胆化学成分与引流熊胆颇为相似,主要含有结合型熊去氧胆酸,鹅去氧胆酸,胆酸,去氧胆酸,蛋白质,肽,微量游离氨基酸,微量胆色素,胆固醇,脂肪酸和无机元素,其胆汁酸通常与牛黄酸,甘氨酸结合,并形成钠或钙盐而存在.熊胆为传统珍稀药材,引流熊胆开辟了丰富的药源
长期吃有毒性,短期效果不明显. 熊胆粉是一种很珍贵的重要,主要针对肝胆疾病,对胆囊炎有很好的疗效,如果使用得当,对胆结石也有消融作用.用熊胆粉配制的酒每天一两可以保肝护肝.此外还有明目的功效.
熊胆粉的作用
熊胆粉不一定是粉状,也有颗粒状还有就是一些不规则的形状,它的外表会有一些半透明的颜色,比较好辨别。熊胆粉对人体的记忆细胞也是有一定的作用,可以增强记忆力。
一.基本内容
为粉末,不规则碎片或颗粒,棕黄色,绿黄色或深棕色,半透明,有玻璃样光泽。质脆,易吸潮,气清香微腥,味极苦微回甜,有清凉感。 国家部颁标准规定,熊胆粉中主要有效成份牛磺熊去氧胆酸含量不得低于23%。
[ 性味·归经 ] 性寒、无毒、味苦回甜、气清香微腥。归肝
二.[ 药理作用·适应证 ]
1 .保肝、利胆溶石作用
熊胆有稳定细胞、增加肝血流量、增加免疫机能、增加胆汁分泌、改善胆汁脂质构成等作用。有保护肝、促进肝组织恢复作用。适用于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肝肿胀、黄疸、胆道及胆囊疾病、肝机能低下所致的诸症。还能溶解胆固醇类胆结石,有不手术治愈的报告。
2 .抗动脉硬化、抗脂肪肝及降伍清胆固醇作用
熊胆促使胆固醇转化为胆酸,胆固醇在血管壁的沉积,促进脂肪和脂肪酸的分解,改善肝机能。适用于预防乱治疗动脉硬化和脂肪肝。
3 ,镇痛、镇痉、消炎作用
熊胆有较强的止痛镇痉作用,对革兰氏阳性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适合于跌打损伤郁火实热的各种痛症,治疗小儿;凉风、结膜炎、疔痔恶疮等。
4 .降血糖及抗疲劳作用
熊胆有抑制乳酸生成,促进乳酸氢化成糖的作用,改善疲劳和倦怠。还可以促进糖和乳酸合成肝糖源,增强胰岛素的作用和分泌,因而具有降低血糖和尿糖的作用。
5 .增加 V — B1B2 的吸收作用
预防和治疗 VBl , VB2 缺乏症。如脚气、口疮、舌炎、顽固性湿疹等
6 .防治产后风等作用
产后,取熊胆 10 — 15g ,溶于黄酒或白酒服用 20 — 30 天,可以恢复体办,防治产后风等。
7、抗菌、止痛、消肿、明目、去翳作用。用于疔毒恶疮、疮痈肿痛,痔、痔瘘、跌打损伤及目赤肿痛、暴发火眼、去翳、眼边溃烂等。
8、对学习的影响。增强记忆,可改善各种记忆障碍,用于健忘、高强度脑力工作者。
熊胆粉的重要性
(一)熊胆粉是一种重要的战略资源
自然资源是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根本。当今世界综合国力地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和自然资源的竞争。在人类迈向新世纪之际,在中国走向现代化的道路上,迎来了我国加入WTO,这对我国的中医药是机遇也是挑战。越是民族的品牌,就越有世界级的分量。熊胆粉属于自然资源,是我国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是发展民族品牌不可或缺的资源。
从现代国防角度来看,熊胆资源是战略性资源。过去国防的概念主要是指保卫国家的领土完整和抵御外敌入侵。现在国防的概念不但包括了过去的涵义,而且还包含了保证国民的安全和健康。比如说兰德公司的一份报告指出美国现在最大的敌人已经不是敌对国家的战争威胁,而是不断出现的和死灰复燃的传染病(Jennifer Brower,Peter Chalk 2003)。熊类资源特别是亚洲黑熊是提供熊胆粉的主要来源,而熊胆粉是保证我国国民健康和安全的重要中医药资源。几千年来,熊胆粉为中华民族抵御病魔的侵害,维护人民的身体健康,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二)熊胆是中医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熊胆药用价值已有2000余年的历史。《唐本草》就有熊胆入药的记载,从那时起中华民族在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中就使用了熊胆。随着历史及社会的发展,明朝的《本草纲目》到近代的《名中医治病绝招》、日本《汉医汉方》国内的《中药大辞典》、《名贵中药谱》及历年的《中国药典》都有记载。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的繁衍生存,疾病的预防、治疗都对熊胆的药用价值给予肯定的评价,熊胆的应用与人民健康一直息息相关。
《本草纲目》载:熊胆气味苦寒、无毒、入肝胆心经。现代医药学研究证实,熊胆具有清热解毒、疏
肝利胆、去翳明目解痉镇痛等作用。现代医学也证实,熊胆在人类肝胆系统、心血管系统、神经精神系统等诸多病症的治疗,具有十分显著的临床疗效。
犹如虎骨、犀角一样,熊胆是中医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现我国年需熊胆粉3500公斤左右,用于30余种中成药。若全部采取杀熊取胆,至少要杀10余万头野熊。由于西方医药界惧怕中医药与之争夺市场,寻找各种借口封杀中医药。不顾事实,硬说老虎、犀牛之濒危是中医药应用所致,要进行制裁,迫使我国禁用犀角、虎骨。10余年来攻击我国养熊也属于同一目的。
二、与自然和谐共处、保护野生动植物是中国人的优良传统
中国是农业文明国家,是世界上最早的农业国,先人们需要什么动物就驯化、饲养什么动物,需要食用什么植物就栽培、种植什么植物,所以今天我们才有五谷杂粮,才有家畜家禽,才有农业、畜牧业和渔业。
保护资源持续利用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国语?鲁语上》记载:“里革断罟匡君”,奉劝君王不要在孕期猎鸟、兽、鱼,以期万物休养生息,供持续利用。孟子也说密网不下鱼池,以留小捕大,待幼鱼生长。 为保证药材可持续而充足地供应,我们祖先早已开始将野生动植物药材物种变为家养家种。唐朝已建有国家“药园”。《诗经》(之风?东山篇)载:“町疃鹿场,熠耀宵行”;(大雅?灵台篇)载:“王在灵囿,麂鹿攸伏,狍鹿濯濯。”可见3000年前西周帝王猎苑即已饲养鹿群。我国古代采用的是利用下的有效保护。 为了更好地可持续利用中药资源,政府已多次下文予以强调并组织实施。例如,从1958年就在三个地方投资大规模驯化饲养麝,迄今45年了,取得了很大成绩。1984年又从朝鲜引进活熊胆汁引流技术,开始驯化野熊,取得了巨大成功。为了保护业已濒危的野生动植物,我国政府主管部门早在80年代就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例如,《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管理条理》、《野生动物保护法》等,有效地保护了药用资源。
珍熊胆丸的用法用量有不同的吗
珍熊胆丸的优点是生物利用度高,药品稳定性好,药物体积小,服用携带方便,特别是有助于吞咽有困难的患者服药。珍熊胆丸还具有崩解溶散快,溶出度高,快速释药,快速显效等特点。
服用珍熊胆丸注意事项有:1.服用珍熊胆丸要忌生冷油腻食物,鱼、虾腥物,忌烟、酒刺激食物。 2.肝肾不足引起头晕眼花、迎风流泪及脾胃虚寒、大便稀
成人和小孩的身体发育程度不同,所以为了适应身体的吸收能力,确保科学用药,不同年龄段的人的用量通常是不同的。那么,珍熊胆丸的用法用量有不同的吗?服用时应注意什么?
珍熊胆丸以“金胆汁”为主原料,经现代工艺与传统方法结合精制而成,系独家产品。珍熊胆丸具有清热解毒,疏肝利胆之功能,治疗急、慢性肝炎、胆囊炎属肝胆湿热证者。珍熊胆丸疗效显著,是目前治疗肝胆疾病的理想药物。珍熊胆丸的用法用量是温开水送服,成人一次0.25g;重症一次0.3g~0.4g;儿童0.1g~0.15g,一日2次。
珍熊胆丸符合“以胆养肝,肝胆相照”的民族中医理论基础,动物胆汁在我国广泛运用于对肝胆疾病的治疗,熊胆汁为首选,维西母系黑熊所产“金胆汁”更为胆中极品,珍熊胆丸有效成份高于熊胆粉质量标准规定两倍多。
在服用珍熊胆丸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服用珍熊胆丸要忌生冷油腻食物,鱼、虾腥物,忌烟、酒刺激食物。2.肝肾不足引起头晕眼花、迎风流泪及脾胃虚寒、大便稀溏者慎用珍熊胆丸。3.避免劳累。4.调理饮食,需补充适量蛋白,以利病变的肝细胞修复与再生。5.禁酒。急性肝炎时期,肝损伤明显,饮酒可促使其转为重型肝炎。6.严防感染。感染会加重病情及引起肝损害、内毒素血症、微循环障碍等。
溏者慎用珍熊胆丸。
熊胆的医学作用
化学成分
含胆汁酸20%~80%, 主要为熊胆特有的熊去氧胆酸(ursodeoxycholic acid), 优品可达70%以上, 并有 鹅去氧胆酸(chenodeoxycholicacid)、胆酸及去氧胆酸等.这些胆酸通常与 牛磺酸(taurine)、 甘氨酸结合, 并形成钠或钙盐存在, 如 牛磺熊去氧胆酸(tauroursodeoxycholic acid)及牛磺鹅去氧胆酸(taurochenodeoxycholic acid), 前者系解痉有效成分.熊去氧胆酸熔点202℃, 旋光度+53.07,可借以与其他动物胆区别.化学成分研究进展:略
理化鉴别
1. 取胆仁少许投入水中, 可在水面盘旋而逐渐溶解, 显黄色线状下沉器底而不扩散;另取胆仁碎末用火烧之则起泡而无腥气.
2. 取胆仁粉末在紫外灯下应显黄白色荧光, 而不应显棕黄色光;另取粉末约0.2g溶于7% 冰醋酸溶液20ml中, 溶液不应显浅蓝色乳浊荧光(与牛、羊胆区别).
3. 取胆仁0.5g, 用5% 氢氧化钾液溶解, 煮沸水解后, 加盐酸酸化, 以乙醚萃取, 乙醚液水洗, 蒸去乙醚, 得游离的熊去氧胆酸及鹅去氧胆酸;提取物溶于2%氨水, 再加10% 氯化钡溶液, 滤过, 沉淀(去氧胆酸钡盐)加10% 碳酸钠溶液, 加热, 除去钡盐, 加盐酸酸化, 用 乙醚萃取, 蒸去乙醚, 以醋酸乙酯溶解残渣, 放置后滤过;取析出的结晶(鹅去氧胆酸不析出结晶)干燥后测定熔点, 如为202℃, 则为熊去氧胆酸.此法亦可精密称量结晶, 以测熊去氧胆酸的含量.
4. 薄层层析:取胆仁约100mg, 加甲醇10ml, 温热使溶, 放冷滤过, 滤液浓缩近干, 加20%氢氧化钠溶液5ml, 水浴水解5小时, 放冷,加盐酸至pH2~3, 以醋酸乙酯萃取2次, 合并醋酸乙酯液, 浓缩至约5 ml, 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胆酸、熊去氧胆酸、猪去氧胆酸、鹅去氧胆酸及去氧胆酸各约1mg, 分别加甲醇1ml溶解作为对照品溶液.取上述溶液点样于同一硅胶G 薄层板上, 用异辛烷-乙醚-冰醋酸-正丁醇-水(10∶5∶5∶3∶1)的上层液展开16~18cm, 取出, 晾干.喷雾30%硫酸, 105℃干燥10分钟, 供试品应有与熊去氧胆酸相同的斑点.
药理作用
胆仁具解痉作用.云南墨胆的水溶液对离体蛙心少量兴奋、大量抑制.熊去氧胆酸能促进体内疲劳物质的分解与排泄, 并能增加维生素B1、B2的吸收.熊去氧胆酸对士的宁引起的 小鼠中毒有解毒作用, 与鹅去氧胆酸钠及胆酸钠合用, 其作用能增强.尚有健胃、镇痛及促进胆汁分泌等作用。
熊胆的人工合成药品
熊胆汁中的有效成份脱氧熊胆酸1954年首次在日本成功合成。从死鸡体内提取的脱氧熊胆酸,经证明,可以有效治疗肝病。
在亚洲,合成胆酸的消费量远远超过真正的熊胆。日本、韩国、中国每年消费的合成胆酸是100吨。全球消量大约为这三个国家的2倍。
合成的脱氧熊胆酸(从猪牛胆汁中提取,甚至无需从动物身上提取),是一种没有副作用的安全药物。在全世界广泛用于治疗胆结石、原发肝硬化、自身免疫性肝炎、结肠癌等疾病,效果显著。
脱氧熊胆酸的药品名一般为ursodiol。其商品名在美国有Actigall,Urso;在英国为:Destolit,Urdox,Ursofalk,Ursogal;在南非为Ursotan。
目前正在进行使用脱氧熊胆酸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临床试验。
2002年,美国的一项医学研究表明:胆酸可以穿透血脑屏障,可能有助于医治帕金森氏综合症、亨廷顿综合症以及老年痴呆症等疾病。研究者特别强调,这种胆酸能够人工合成。
明尼苏达州大学的斯迪尔教授是医学、遗传学、细胞生物学及其发展方面专家。他正致力于使用合成脱氧熊胆酸治疗亨廷顿氏综合症。他证实:脱氧熊胆酸完全可以人工合成,无需从动物身上获取,生产成本低廉。
目前,许多西方国家都已经开始生产人工合成的脱氧熊胆酸,我国也有进口,当然他们手中持有专利,对我们的熊胆药品形成冲击。实际上,西方许多企业都在利用许多中药提取,研究人工合成药品,麻黄素、麻黄碱就是很好的例子,虽然有很好的疗效,但是副作用也较中药原药材有明显增强,甚至成为有成瘾性的毒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