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感冒慎用含苯药
老人感冒慎用含苯药
据《家庭保健报》报道,目前,许多感冒药中都含有一种叫做苯丙醇胺的成分,它具有强烈的收缩血管作用,能迅速缓解流鼻涕、鼻塞等感冒早期症状,而对发烧、头痛、咳嗽等无缓解作用。
专家表示,苯丙醇胺具有迅速收缩全身微小血管而使血压升高的作用,因此,患有癫痫、高血压、冠状动脉硬化等疾病的患者服用之后容易引起头痛、头昏、心悸、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甚至诱发中风、癫痫发作等。此外,由于老年人肝脏功能衰退,即使服用正常剂量的药物,体内药物的浓度也比年轻人较高,致使药物的副作用加强或持久。因此,老年人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避开这类感冒药。
如何选择感冒药
在常用感冒药里,除了泰诺林这类只含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的药物,几乎都是复合制剂,由2~5种药物成分组成。有的人嫌麻烦,干脆选择“全能感冒药”。不过感冒时最好还是要知道自己哪不舒服,然后有针对性地选择,不一定挑那些成分非常全的感冒药。
刚感冒时,多数人会发烧、头痛、肌肉酸痛,如果仅有这些症状,选择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解热镇痛药就足够了。已经使用阿司匹林、布洛芬等防治血栓性疾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的人,选择感冒药时应该征求医生意见,避免重复用同一类药,增加不良反应风险。另外,胃不好的人和哮喘患者选择解热镇痛药需谨慎。
感冒时常会伴有打喷嚏、流鼻涕、流眼泪等过敏症状,抗组胺药如马来酸氯苯那敏(即“扑尔敏”)和苯海拉明可缓解。但要注意,这类药物会引起打瞌睡、嗜睡的副作用,白天工作,尤其是驾驶、操作精密仪器或高空作业的人,切不可服用含“敏”或“苯”的感冒药。
如果仅出现鼻塞、打喷嚏、流鼻涕等症状,选择复方盐酸伪麻黄碱缓释胶囊(新康泰克)就足够了。这类药只含有伪麻黄碱或去氧肾上腺素等解充血药,以及扑尔敏等抗过敏药。不过,高血压、甲亢、眼压高的人应慎用。
有的人感冒时不发烧,但会咳嗽,患者可选择没有“氨酚(对乙酰氨基酚的简称)”但含右美沙芬的感冒药,如美敏伪麻溶液(惠菲宁)。右美沙芬是复方感冒药中常见的止咳药成分,可待因也是不错的镇咳药,但它具有成瘾性,一般只推荐用于剧烈咳嗽者。
治疗感冒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抗菌药物对病毒无效,所以感冒一开始就用抗菌药,还会延长病程,出现用抗菌药物引起的副反应。只有继发了细菌感染,特别是流行性感冒引起了气管炎、肺炎、鼻窦炎等时,才应加服抗菌药物,此时建议患者就医治疗。
二、感冒初起时,应多喝水、多休息,以利及时排出病毒释放的毒素,提高自身免疫力,战胜病毒。
三、复方抗感冒制剂中多含有抗过敏的成分,如扑尔敏、苯海拉明等,这些药服用后容易困倦,所以驾驶机动车或从事机械操作的患者要慎用。
四、孕妇、哺乳期妇女要慎用抗感冒药。
五、复方抗感冒药中如含有伪麻黄碱,对前列腺增生的老年患者易引起排尿困难;高血压患者也要慎用。
六、某些中药口服液含有一定量酒精,对酒精过敏者要注意选用不含酒精的口服液。
七、服用抗感冒药期间应禁止饮酒,以免加重对肝肾功能的损害。
八、感冒之后,经过休息或一般治疗,一周左右就能康复,若无其他情况,不需特殊治疗。
如何选择感冒药
(1 根据症状选择:发热头痛的患者应选择含解热镇痛药成分的抗感冒药;鼻塞、流涕的感冒患者应选择含抗组胺成分和血管收缩药成分的抗感冒药;咳嗽症状较重者应选用含右美沙芬的抗感冒药。
(2 根据工作选择:对驾驶车船、高空作业或操作精密仪器的人,避免使用含氯苯那敏或苯海拉明的感冒药,因为二者均有嗜睡的不良反应。
(3 根据年龄选择:婴幼儿禁用含咖啡因及伪麻黄碱的感冒药,因为婴幼儿神经系统抑制功能尚未健全,咖啡因及伪麻黄碱会造成中枢神经兴奋,甚至诱发高热惊厥;孕妇慎用抗感冒药,因为部分抗感冒药可致胎儿畸形;老年人由于肝、肾功能减退,长期或大剂量服用解热镇痛药可因药物蓄积引起肝肾功能损害,老年人伴心脏病高血压患者使用含伪麻黄碱的感冒药,易使血压升高,诱发心绞痛。
(4 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患有心脏病、高血压、甲状腺机能亢进、青光眼、前列腺增生及对拟交感神经药敏感的患者应慎用含有盐酸伪麻黄碱成分的制剂;支气管哮喘患者禁用阿司匹林、慎用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药物。慢性支气管炎和肺炎患者应慎用含右美沙芬的药物,因其镇咳作用可影响痰液排除导致呼吸道阻塞;癫痫患者慎用含氯苯那敏的药物,因其可诱发癫痫发作;消化性溃疡、血小板减少症、有出血症状者慎用含对乙酰氨基酚、阿司匹林、布洛芬的抗感冒药。
老年人使用苯二氮卓类药物要慎重
波士顿Brigham及妇女医院的研究人员报道,即使是低剂量苯二氮卓类药物和那些短半衰期药物也可增加老年人髋部骨折的危险。
据一项在1222名髋部骨折老人和4888名对照者中进行的研究表明,剂量相当于3毫克/天以上安定的苯二氮卓类药物可使髋部骨折的危险增加50%以上。
Philip S. Wang博士及其同事从1994年新泽西州向65岁以上老人退还药费的记录中收集资料,并在分析时对慢性病指标进行了校正。
与长效制剂安定、氟安定、利眠宁和氯硝安定相比,应用其它苯二氮卓类药物可使个体发生骨折的校正后危险比从未用过此类药物者增加50%。该研究结果发表在6月出版的《美国精神病学杂志》上。
Wang博士的小组观察到,在用药的前14天内髋部骨折的危险增加60%;使用时间超过28天时,危险增加80%;但在15~28天之间,这一危险则没有显著增加。
研究人员指出,不能将这些结果解释为最安全的方式就是始终避免在老人中使用苯二氮卓类药物。他们建议临床医生应对使用该类药物的危险和未治疗潜在适应证(如焦虑症状、激动或失眠)所带来的危害进行权衡。
老人感冒慎用“苯”类感冒药
目前,许多感冒药中都含有一种叫做苯丙醇胺的成分,它具有强烈的收缩血管作用,能迅速缓解流鼻涕、鼻塞等感冒早期症状,而对发烧、头痛、咳嗽等无缓解作用。
专家表示,苯丙醇胺具有迅速收缩全身微小血管而使血压升高的作用,因此,患有癫痫、高血压、冠状动脉硬化等疾病的患者服用之后容易引起头痛、头昏、心悸、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甚至诱发中风、癫痫发作等。
此外,由于老年人肝脏功能衰退,即使服用正常剂量的药物,体内药物的浓度也比年轻人较高,致使药物的副作用加强或持久。
因此,老年人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避开这类感冒药。
如何正确选用感冒药
刚感冒时,多数人会发烧、头痛、肌肉酸痛,如果仅有这些症状,选择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解热镇痛药就足够了。已经使用阿司匹林、布洛芬等防治血栓性疾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的人,选择感冒药时应该征求医生意见,避免重复用同一类药,增加不良反应风险。另外,胃不好的人和哮喘患者选择解热镇痛药需谨慎。
感冒时常会伴有打喷嚏、流鼻涕、流眼泪等过敏症状,抗组胺药如马来酸氯苯那敏(即“扑尔敏”)和苯海拉明可缓解。但要注意,这类药物会引起打瞌睡、嗜睡的副作用,白天工作,尤其是驾驶、操作精密仪器或高空作业的人,切不可服用含“敏”或“苯”的感冒药。
如果仅出现鼻塞、打喷嚏、流鼻涕等症状,选择复方盐酸伪麻黄碱缓释胶囊(新康泰克)就足够了。这类药只含有伪麻黄碱或去氧肾上腺素等解充血药,以及扑尔敏等抗过敏药。不过,高血压、甲亢、眼压高的人应慎用。
有的人感冒时不发烧,但会咳嗽,患者可选择没有“氨酚(对乙酰氨基酚的简称)”但含右美沙芬的感冒药,如美敏伪麻溶液(惠菲宁)。右美沙芬是复方感冒药中常见的止咳药成分,可待因也是不错的镇咳药,但它具有成瘾性,一般只推荐用于剧烈咳嗽者。
感冒药用不对对身体有哪些伤害
高血压别选伪麻黄碱。伪麻黄碱是感冒药和鼻炎用药的“常客”,感冒时鼻黏膜充血肿胀引起鼻塞,它能通过收缩血管缓解这一症状。但是,甲状腺功能亢进、糖尿病、眼压高、前列腺肥大等患者服用伪麻黄碱,很可能加重原有疾病。“有高血压或心脏病的老年人,以及儿童使用时要特别小心。”台北市立万方医院药剂科副主任郭莉娜提醒。
退烧药可能伤肝。并非所有感冒者都会发热,如果没有发热、肌肉酸痛、头痛等症状而大量服用含对乙酰氨基酚(即“扑热息痛”)的感冒药,无疑会加大其副作用发生的风险。美国的研究人员曾对300例严重肝功能衰竭患者调查表明,38%病例与服用扑热息痛有关。
前列腺肥大慎服扑尔敏。马来酸氯苯那敏(即“扑尔敏”)和苯海拉明能抑制中枢神经系统,患者服后会乏力、犯困。老年人过量服用可能出现头晕、头痛、低血压等。此外,“前列腺肥大患者不当服用抗组胺药,可能尿不出来。”前台大医院药师李慧玲提醒。
咖啡因可能引起失眠。有些感冒药还添加了咖啡因。台北市药师公会理事、社区药店药师徐祥玉提醒,长期使用这类感冒药可能造成失眠,甚至可能上瘾。
为了避免感冒药的潜在伤害,成人服感冒药5—7天症状仍未缓解,或发热持续3天,应停药尽快就医。
男子感冒吃错药
普通感冒经常在冬春季节及季节交替时发生,感冒常有喷嚏、鼻塞、流涕、咽部不适、咳嗽、少量咳痰等不舒服的表现,严重者还可能出现发热、乏力、畏寒、四肢酸痛、头痛、食欲不振等。
引起普通感冒的罪魁祸首是鼻病毒。鼻病毒易变异,总有新型发生,所以容易重复感染。由于目前还没有能消灭感冒病毒的特效药,而抗细菌药物对普通感冒无效且易产生消化道不良反应、诱导细菌耐药等后果,故普通感冒的治疗主要以对症处理为主。
不同感冒症状,选择不同的感冒药物
由于感冒目前尚无特效的抗病毒药物,所以治疗以缓解感冒症状为主,同时注意休息、适当补充水分、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继发细菌感染。
针对普通感冒的症状,临床上常用的感冒药物种类及主要成分如下:
①如果有鼻塞、流涕、打喷嚏等症状,可使用能收缩血管而缓解鼻塞等不适症状的有效治疗药物成分,这一类药物叫做减充血剂;其主要成分是伪麻黄碱,这是常见的非处方药:如新康泰克、日夜百服咛、白加黑等中都有。另外,能够迅速起到抗过敏作用的一类药物:抗组胺药,也有助于缓解感冒引起的鼻塞、流涕、打喷嚏症状。其中,氯苯那敏、苯海拉明为很常见的抗组胺药,含有氯苯那敏的非处方药:如惠菲宁、快克,而苯海拉明添加在白加黑(黑片)中。
②如果有咳嗽症状,可服用缓解剧烈咳嗽症状的药物成分,如新康泰克、泰诺、日夜百服咛、惠菲宁、白加黑等,其含有的成分是右美沙芬,是最常见的镇咳药。
③如果有咳痰症状,可用稀释痰液或液化粘痰,使之易于咳出的药物:常用的有氨溴索,也可以使用沐舒坦;另外,复方甘草口服液、桃金娘油等也是很好的化痰药。
④如果有发热、咽痛、全身酸痛症状,可以服用含解热镇痛的感冒药物,可以起到降温、止痛的作用,同时还有显著抗炎的药物。这一类在感冒药物中普遍使用,如退烧药物:必理通、散利痛、美林,以及幼儿退热滴剂——泰诺林;另外,新康泰克(红装)、克感敏、芬必得等等中都含有这一类成分。但是,普通感冒体温达38.5C以上时才需要药物退热治疗。
不同人群感冒时药物的选择
计成说,由于感冒药多为复方制剂,其成分存在同种药物或同类药物的交叉;但同时,由于感冒药多为非处方药,可由病友自主选择;故在选择感冒药时,病友应注意选择其中一种,避免重复用药;重复用药可能导致同种药物成分的超量使用,增加该药物成分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儿童,尤其婴幼儿高热时容易引起惊厥,会给患儿带来损害。为了避免惊厥的发生,对体温过高患儿,特别是持续发热者,应适当使用退热药。如美林、小儿百服宁等。对2-5岁的儿童,伪麻黄碱的剂量为成人的1/4;对6-12岁的儿童,伪麻黄碱的剂量为成人的1/2,因为婴幼儿神经抑制机制尚未健全,伪麻黄碱会引起其中枢兴奋,且儿童尽量使用糖浆或混悬剂制剂。阿司匹林不用于儿童感冒。不足15岁的儿童禁用粘痰溶解药:厄多司坦。
孕妇与乳母孕,可选用对乙酰氨基酚作为退热药物,目前经验表明桃金娘油对孕妇无危险性。孕妇尽量不使用阿司匹林、苯海拉明、布洛芬等,以防止胎儿发育受到影响或孕期延长;孕妇禁用可待因;孕3月内禁用右美沙芬,慎用氨溴索。哺乳期女性尽量不使用苯海拉明、氯苯那敏等,禁用可待因,因其可通过乳汁被乳儿吸收,而影响幼儿。
肝肾功能异常及老年病友、肝肾功能不全、血小板减少者应慎用含有对乙酰氨基酚、阿司匹林、布洛芬等成分的感冒药物;老年人及肝肾功能不全病友慎用可待因。有出血症状者和(或)有溃疡病穿孔病史者应慎用含有阿司匹林、布洛芬等成分的感冒药物,因为上述药物可刺激胃黏膜屏障,导致胃出血。
从事驾驶、高空作业或操作精密仪器等行业工作者,应慎用含氯苯那敏、苯海拉明的感冒药,因其可导致神经功能一过性紊乱和注意力不集中,容易出现头晕、嗜睡、倦乏等副作用,对上述职业病友在工作中可能造成严重后果。
心血管疾病病友未控制的严重高血压或心脏病病友禁用含有伪麻黄碱成分的感冒药物,因为伪麻黄碱可致血压升高,大剂量可引发早搏、心动过速,甚至心室颤动,对病友造成危险。
呼吸系统疾病病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重症肺炎呼吸功能不全的病友应慎用含有可待因和右美沙芬的感冒药物。哮喘病友禁用乙酰半胱氨酸,因其可引起呛咳、支气管痉挛。
总体而言,感冒药名目众多,成分不同,病友应结合自身症状和自身情况选用药物,需仔细阅读药物的说明书。有疑问可及时咨询药师,或应及时就医。
小儿感冒要慎用复方感冒药
近两日儿科门诊接诊的主要都是小儿发烧感冒患者,医生发现许多孩子感冒后,家长都习惯给他们服用相对而言副作用较小的非处方药,但这些感冒药往往只能起到缓解或控制感冒症状的作用,却无法清除感冒病毒。
非处方药相对来说副作用的确较小,但市面上的小儿感冒药实际上只能起到缓解或控制感冒症状的作用,而无法清除感冒病毒,因为感冒正常的病程都需要7天。在这期间,可以让小孩子多喝水,注意休息,尽量少服用感冒药。如果要针对小儿感冒症状用药,最好选用一些单剂方药,也就是专门单独针对流鼻涕或咳嗽等某一症状的感冒药,尽量不要让孩子服用复方药,这样能减少药物的副作用。小儿发烧如果低于38℃最好不要用药。吴谨准还提醒家长们,如果小儿感冒超过7天还不见好转,就需要上医院检查,由医生对症下药。
另外,医生也提醒说,在秋冬季呼吸道疾病高发的日子,家长应当让小儿在家里多晒晒太阳,勤洗手,多呼吸新鲜空气,少到人多的地方去或者空气不流通的场所去。饮食上应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可以适当吃一些酸甜的食物,如糖醋排骨、糖醋鱼等,还可以吃些豆制品、肉、鱼类、蛋类等富含蛋白质的食物,这样能减少患感冒的几率。
空调型感冒慎用枇杷膏
夏季因为吹空调感冒咳嗽的人很多,很多人会用口感好、效果佳的枇杷膏止咳,其实这样并不十分对症。
空调型感冒多属于“寒包火”型感冒,其引起的咳嗽可选用治疗风寒的药物。目前市面上销售的川贝枇杷膏多用于风热感冒引起的咳嗽、口干、咽疼、黄痰等。风寒引起的咳嗽、稀白痰等症状应选用感冒清热冲剂等宣肺散寒。
治疗空调型感冒引起的风寒咳嗽,可先用萝卜煮水喝。用3碗水先将1个萝卜煮熟,再放葱白6根、生姜15克煮至剩一碗汤,连渣服下。如果服用3天仍不缓解,建议到医院就诊,遵医嘱用药。
此外,枇杷膏本身是止咳药,而不是感冒药,感冒还没有咳嗽时,不应服此药。普通的枇杷膏(未标注无糖)会加蜂蜜、麦芽糖和糖浆,不建议糖尿病患者服用。
感冒的西医治疗方法
感冒了是自己买药吃还是去医院看?
普通感冒可对症治疗,根据药店的药师指导购买药品:
1.普通感冒,就算不吃药,7-10天可自愈。轻者注意休息,注意保暖,大量饮水即可。症状明显者可适当对症吃药,减轻症状。
2.对症治疗:早期用抗感冒药、抗组胺囊药、解热镇痛药改善局部及全身症状。
以下的情况需要注意,最好到医院就诊:
1.严重感冒:全身症状明显,伴有严重的咽痛,头痛,低热等,或是由于症状明显,导致无法进行日常工作生活时,需要到医院检查下,区分细菌或是病毒的感染。
抗病毒治疗:可服用土霉素、麦迪霉素或肌注青霉素、庆大霉素等。
抗生素治疗:如阿莫西林、阿奇霉素等。
2.如果治疗一段时间(7天以内),病情仍不好转,需要警惕是否已转成慢性,立即停药。
3.本次感冒的症状与以往的不太相同。伴有其他症状。需与传染性疾病初发症状或特异性感染相鉴别。
下面人群需要特别注意,一旦感冒最好就医:
1.伴有慢性疾病正在服用药物患者,如:心脏病、高血压、甲亢、青光眼、前列腺肥大等。
2.体弱的老人、3岁以下小儿婴幼儿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切不可盲目给孩子用药,以免产生意外。如病程3天不愈或是症状比较严重,停药就诊。
3.怀孕或是准备怀孕的妇女,特别是孕期前4周。
如何选择感冒药--只选对症的,合适的
感冒药并非多多益善,也并非越贵越好。同时服用好几种药容易成分过量,损害肝肾。了解抗感冒药的成分及作用,并对照药品说明书,结合自身症状,分析适应症和禁忌症,避免盲目、重复用药,做到谨慎合理使用抗感冒药。
抗感冒西药按其作用可分为解热镇痛成分、抗组胺成分、收缩血管成分、中枢兴奋成分、中枢性镇咳成分、祛痰成分、抗病毒成分。
解热镇痛成分有:对乙酰氨基酚、阿司匹林、非那西丁、水扬酰胺、布洛芬;
抗组胺成分有:盐酸吡咯吡胺、特非那丁、扑尔敏;
收缩血管成分有:伪麻黄碱;
中枢性镇咳成分有:氢溴酸右美沙芬;
祛痰成分:愈创木酚甘油醚,溴环己胺醇;
中枢兴奋成分有:咖啡因;
抗病毒成分有:金刚烷胺、马啉双胍等。
(1 根据症状选择:发热头痛的患者应选择含解热镇痛药成分的抗感冒药;鼻塞、流涕的感冒患者应选择含抗组胺成分和血管收缩药成分的抗感冒药;咳嗽症状较重者应选用含右美沙芬的抗感冒药。
(2 根据工作选择:对驾驶车船、高空作业或操作精密仪器的人,避免使用含氯苯那敏或苯海拉明的感冒药,因为二者均有嗜睡的不良反应。
(3 根据年龄选择:婴幼儿禁用含咖啡因及伪麻黄碱的感冒药,因为婴幼儿神经系统抑制功能尚未健全,咖啡因及伪麻黄碱会造成中枢神经兴奋,甚至诱发高热惊厥;孕妇慎用抗感冒药,因为部分抗感冒药可致胎儿畸形;老年人由于肝、肾功能减退,长期或大剂量服用解热镇痛药可因药物蓄积引起肝肾功能损害,老年人伴心脏病高血压患者使用含伪麻黄碱的感冒药,易使血压升高,诱发心绞痛。
(4 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患有心脏病、高血压、甲状腺机能亢进、青光眼、前列腺增生及对拟交感神经药敏感的患者应慎用含有盐酸伪麻黄碱成分的制剂;支气管哮喘患者禁用阿司匹林、慎用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药物。慢性支气管炎和肺炎患者应慎用含右美沙芬的药物,因其镇咳作用可影响痰液排除导致呼吸道阻塞;癫痫患者慎用含氯苯那敏的药物,因其可诱发癫痫发作;消化性溃疡、血小板减少症、有出血症状者慎用含对乙酰氨基酚、阿司匹林、布洛芬的抗感冒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