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急性呼吸衰竭的预防

急性呼吸衰竭的预防

一、防治原发病 针对引起呼吸衰竭的原发疾病进行预防,或在发病后及时进行积极处理,包括:

1.积极防治肺炎和各种感染性疾病。

2.积极防止发生各种意外。

3.防止药物中毒或其他中毒。

二、防止与去除诱因的作用

对于可能引起呼吸衰竭的疾病,还必须同时防止诱因的作用,例如对于创伤,休克患者,要避免吸入高浓度氧,输给久存血库的血液或输液过量等,以免诱发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有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必须作手术时,应先检查病人的肺功能储备力,对肺功能已有损害或慢性呼吸衰竭的病人更应积极防止及去除各种诱因的作用,以免诱发急性呼吸衰竭。

三、畅通气道和改善通气

常用的方法有:

①清除气道内容物或分泌物;

②解除支气管痉挛;

③用抗炎治疗减轻气道的肿胀与分泌;

④必要时作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术;

⑤给以呼吸中枢兴奋剂;

⑥掌握适应症,正确使用机械辅助通气。

四、改善缺氧

呼吸衰竭时必定有严重缺氧,因此纠正缺氧,提高Pao2水平对每个患者都是必要的,其目的在于短期内争取使Pao2升至6.67~8.0kPa(50~60mmHg),动脉血氧饱和度升至85%左右。

Ⅰ型呼吸衰竭有缺氧而无二氧化碳潴留,可吸入较高浓度的氧(一般不超过50%),慢性Ⅱ型呼吸衰竭时,由于呼吸中枢反应性的变化,一般认为给氧原则上以持续低浓度低流量为宜,应使Pao2达到安全水平8.0~9.33kPa(60~70mmHg),以求能供给组织以必要的氧而不致引起二氧化碳麻醉,然后根据病人情况调整并逐渐提高吸入氧的浓度及流量,如在给氧时出现二氧化碳分压进行性上升,则须助以人工通气以促进二氧化碳的排出。

五、密切观察监护,综合治疗,注意纠正酸碱平衡紊乱与水电解质紊乱;维持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的功能;防治常见的严重并发症。

呼吸衰竭的定义及分类

呼吸衰竭这是一种对人体健康具有很大危险性的一种疾病,病情严重的话甚至还会出现生命的危险。前些日子和老妈聊到养生的话题,她跟我说到,他们居委会那里一个小姑娘才二十多岁,平时身体看起来也是好好的,可是不知道怎么了就突然检查有了肺炎,又因为出现了呼吸衰竭的情况就走了,让人感到很可惜,告诉我在平时的时候一定要好好照顾身体,不过对于呼吸衰竭她不是很明白,让我帮她找一找呼吸衰竭的定义有哪些,具体有什么。

一、定义

呼吸衰竭是各种原因引起的肺通气和(或)换气功能严重障碍,以致在静息状态下亦不能维持足够的气体交换,导致缺氧伴(或不伴)二氧化碳潴留,从而引起一系列生理功能和代谢紊乱的临床综合症。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发绀等。

二、分类:

临床上,呼吸衰竭有几种分类方法:

(一)根据发病的急缓分为

慢性呼吸衰竭:呼吸功能减退逐渐加重,造成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因机体代偿,患者多能适应,患者仍能从事日常生活。常见于COPD,ILD,重症肺TB等。

急性呼吸衰竭:由于突发事件,呼吸抑制造成呼衰,如喉头水肿、异物、痰栓等阻塞气道。

慢性呼吸衰竭急性加重

(二)按动脉血气分为:Ⅰ型呼吸衰竭和Ⅱ型呼吸衰竭(目前多采用动脉血气分法)。

定义:在海平面正常大气压、静息状态、呼吸空气条件下,PaO2<60mmHg和/或PaCO2>50mmHg,并排除心内解剖分流和原发于心排血量降低等因素,即为呼吸衰竭。

按动脉血气分析分为两种类型

1.Ⅰ型:缺氧而无二氧化碳潴留(PaO2<60mmHg,PaCO2降低或正常)。

2.Ⅱ型:缺氧伴CO2潴留(PaO2<60mmHg,PaCO2>50mmHg)。

上述就是有关呼吸衰竭的定义和具体的情况,看到这里,老妈才觉得呼吸衰竭是这么严重的情况,叮嘱我在外面日常的生活中一定保证饭菜要营养,没事的话可以多多锻炼一下,定时的去医院检查,好好的锻炼自己的呼吸功能,太多烟雾的地方一定要带口罩,听到这里,我觉得父母对于孩子总是担心不够啊。

呼吸衰竭分型有哪些

呼吸衰竭的分类:(1)按动脉血气分析分类 ①Ⅰ型呼吸衰竭 缺氧无CO2潴留,或伴CO2降低(Ⅰ型)见于换气功能障碍(通气/血流比例失调、弥散功能损害和肺动-静脉样分流)的病例。②Ⅱ型呼吸衰竭 系肺泡通气不足所致的缺O2和CO2潴留,单纯通气不足,缺O2和CO2的潴留的程度是平行的,若伴换气功能损害,则缺O2更为严重。只有增加肺泡通气量,必要时加氧疗来纠正。

(2)按病程分类 按病程又可分为急性和慢性。急性呼衰是指前述五类病因的突发原因,引起通气,或换气功能严重损害,突然发生呼衰的临床表现,如脑血管意外、药物中毒抑制呼吸中枢、呼吸肌麻痹、肺梗塞、ARDS等,如不及时抢救,会危及患者生命。

慢性呼衰多见于慢性呼吸系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病、重度肺结核等,其呼吸功能损害逐渐加重,虽有缺O2,或伴CO2潴留,但通过机体代偿适应,仍能从事日常活动。

呼吸衰竭分型是比较多的,但是多数的呼吸衰竭分型都是因为一些疾病所导致的,人们要充分的认识到这一点,才能正确对这种疾病予以治疗。最后,我们可以知道,呼吸衰竭主要是由于多器官衰竭引起的,是需要人们及时去医院进行详细的检查的。

呼吸衰竭分类

按动脉血气分析分类

呼吸衰竭图册1.Ⅰ型呼吸衰竭:缺氧无CO2潴留,或伴CO2降低(Ⅰ型)见于换气功能障碍(通气/血流比例失调、弥散功能损害和肺动-静脉样分流)的病例。氧疗是其指征。

2.Ⅱ型呼吸衰竭:缺O2伴CO2潴留(Ⅱ型)系肺泡通气不足所致的缺O2和CO2潴留,单纯通气不足,缺O2和CO2的潴留的程度是平行的,若伴换气功能损害,则缺O2更为严重。只有增加肺泡通气量,必要时加氧疗来解决。

按病变部位

可分为中枢性和周围性呼衰。

按病程

可分为急性和慢性。

急性呼衰是指呼吸功能原来正常,由于前述五类病因的突发原因,引起通气,或换气功能严重损害,突然发生呼衰的临床表现,如脑血管意外、药物中毒抑制呼吸中枢、呼吸肌麻痹、肺梗塞、ARDS等,因机体不能很快代偿,如不及时抢救,会危及患者生命。

慢性呼衰多见于慢性呼吸系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病、重度肺结核等,其呼吸功能损害逐渐加重,虽有缺O2,或伴CO2潴留,但通过机体代偿适应,仍能从事个人生活活动,称为代偿性慢性呼衰。一旦并发呼吸道感染,或因其他原因增加呼吸生理负担所致代偿失调,出现严重缺O2、CO2潴留和酸中毒的临床表现,称为失代偿性慢性呼衰。

按病因

1、泵衰竭: 即由于呼吸驱动力不足(呼吸运动中枢)或呼吸运动受限(周围神经麻痹,呼吸肌疲劳,胸廓畸形)引起呼吸衰竭称泵衰竭; 2、肺衰竭: 由于气道阻塞,肺组织病变和肺血管病变所致的呼吸衰竭称为肺衰竭。

突发急性呼吸衰竭该怎么处理啊

急性呼吸衰竭来势凶猛,可威胁到生命安危,所以必须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下面就让急诊科的专家为大家介绍一下突发急性呼吸衰竭该怎么办啊?

一、建立通畅的气道。在氧疗和改善通气之前,必须采取各种措施,使呼吸道保持通畅。

二、氧疗。是通过提高肺泡内氧分压(PaO2),增加O2弥散能力,提高动脉血氧分压和血氧饱和度,增加可利用的氧。氧疗一般以生理和临床的需要来调节吸入氧浓度,使动脉血氧分压达8kPa以上,或SaO2为90%以上。氧耗量增加时,如发热可增加吸入氧浓度。合理的氧疗提高了呼衰的疗效,如慢阻肺呼衰患者长期低浓度氧疗(尤在夜间)能降低肺循环阻力和肺动脉压,增强心肌收缩力,从而提高患者活动耐力和延长存活时间。

三、增加通气量、减少CO2潴留。

四、纠正酸碱平衡失调和电解质紊乱。

五、合理使用利尿剂。综上所述,在处理呼衰时,只要合理应用机械通气、给氧、利尿剂(速尿)和碱剂,鼻饲和静脉补充营养和电解质,特别在慢阻肺肺心病较长期很少进食、服用利尿剂的患者更要注意。所以呼衰的酸碱平衡失调和电解质紊乱是有原因可查的,亦是可以防治的。

什么是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是指新生儿出生后不久即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和呼吸衰竭等症状,主要是由于缺乏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所引起,导致肺泡进行性萎陷,患儿于生后4-12小时内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呻吟、发绀、吸气三凹征,严重者发生呼吸衰竭。发病率与胎龄有关,胎龄越小,发病率越高,体重越轻病死率越高。

它主要发生在早产儿临床以进行性呼吸困难为主要表现病理以出现嗜伊红透明膜和肺不张为特征故又名肺透明膜病。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指新生儿出生后已了现短暂(数分钟至数小时)的自然呼吸,继而发生进行性呼吸困难、发绀、呻吟等急性呼吸窘迫症状和呼吸衰竭。多见于早产儿、过低体重儿或过期产儿。患儿肺内形成透明膜为其主要病变,故又称新生儿肺透明膜病。

呼吸功能衰竭是什么

呼吸功能衰竭(Respiratory failure)是各种原因引起的肺通气和(或)换气功能严重障碍,以致不能进行有效的气体交换,导致缺氧伴(或不伴)二氧化碳潴留,从而引起一系列生理功能和代谢紊乱的临床综合征。在海平面大气压下,在静息条件下呼吸空气,并排除心内解剖分流和原发于心排血量降低等情况后,动脉血氧分压(PaO2)低于 8kPa(60mmHg),或伴有二氧化碳分压(PaCO2)高于6.65kPa(50mmHg),即为呼吸衰竭(简称呼衰)。呼吸功能衰竭因起病的急缓,分为急性或慢性呼吸衰竭。急性呼吸衰竭在数秒或数小时内迅速发生。而慢性呼吸衰竭在数日或更长时间内缓慢发生,机体内相应产生一系列代偿性的代谢改变。

呼吸衰竭的分类

一、按动脉血气分析

Ⅰ型呼吸衰竭:缺氧无CO2潴留,见于换气功能障碍(通气/血流比例失调、弥散功能损害和肺动-静脉样分流)的病例。如严重肺部感染、间质性肺疾病、急性肺栓塞等。

Ⅱ型呼吸衰竭:也叫高碳酸性呼吸衰竭。缺O2伴CO2潴留(Ⅱ型)系肺泡通气不足所致的缺O2和CO2潴留,单纯通气不足,缺O2和CO2的潴留的程度是平行的,若伴换气功能损害,则缺O2更为严重。最常见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二、按病变部位

可分为中枢性和周围性呼衰。

三、按病程

可分为急性和慢性。急性呼衰是指呼吸功能原来正常,由于前述五类病因的突发原因,引起通气,或换气功能严重损害,突然发生呼衰的临床表现,如脑血管意外、药物中毒抑制呼吸中枢、呼吸肌麻痹、肺梗塞、ARDS等,因机体不能很快代偿,如不及时抢救,会危及患者生命。

慢性呼衰多见于慢性呼吸系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病、重度肺结核等,其呼吸功能损害逐渐加重,虽有缺O2,或伴CO2潴留,但通过机体代偿适应,仍能从事个人生活活动,称为代偿性慢性呼衰。一旦并发呼吸道感染,或因其他原因增加呼吸生理负担所致代偿失调,出现严重缺O2、CO2潴留和酸中毒的临床表现,称为失代偿性慢性呼衰,本章将予重点阐述。

四、按病因

近年来也有学者提出呼吸衰竭分类根据可分成:

1、泵衰竭: 即由于呼吸驱动力不足(呼吸运动中枢)或呼吸运动受限(周围神经麻痹,呼吸肌疲劳,胸廓畸形)引起呼吸衰竭称泵衰竭;

2、肺衰竭: 由于气道阻塞,肺组织病变和肺血管病变所致的呼吸衰竭称为肺衰竭。

治疗上应针对病因处理。按照呼吸功能不全侧重程度又可将呼吸衰竭分成氧合衰竭和通气衰竭如肺间质病,肺炎等。ARDS主要表现氧合衰竭,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则二者兼有之。

相关推荐

严重肺气肿会死吗

虽然肺气肿早期症状不明显,或者是在或有的仅在劳动、运动时感到气短、乏力,但是如果不及时治疗的话,肺部病变逐渐加重,通气功能逐渐丧失,最终发展为自发性气胸、呼吸衰竭、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睡眠呼吸障碍,严重影响呼吸系统、神经系统、循环系统的正常功能,导致多种难治性并发症有时可以致命。此外,肺气肿患者易出现精神障碍,失眠、抑郁、焦虑、烦躁等症状,所以积极的治疗才是关键和根本。 肺气肿一般不会致死,但是当并发一些疾病时,可导致死亡。肺气肿主要是呼吸受限,生活质量下降。如果为肺大疱导致的肺气肿,可并发自发性气胸,不及

狂犬病可能并发哪些疾病

一、狂犬病常见并发症 急性心力衰竭、尿崩症、高血压、呼吸性碱中毒、低血压、急性呼吸衰竭 二、狂犬病并发病症 1.颅内压增高:正常人颅内有一定压力,称为颅内压(简称颅压),通常是指在水平卧位、身体松弛的状态下,经腰椎穿刺接上一定内径的管子所测得压力,因而又确切地称之为脑脊液压力。正常成人如超过1.96kPa(200mmH2O)即为颅内压增高; 2.下丘脑受累引起抗利尿激素分泌过多或过少(引起尿崩症). 3.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引起高血压、低血压、心律失常(室上性心动过速、心动过缓,甚至停搏)或体温过低。 4.常

呼吸功能衰竭容易与哪些症状混淆

睡眠呼吸暂停:指睡眠期间呼吸暂时停止。最常见的原因是上呼吸道阻塞,经常以大声打鼾、身体抽动或手臂甩动结束。睡眠呼吸暂停伴有睡眠缺陷、白天打盹、疲劳,以及心动过缓或心律失常和脑电图觉醒状态。 心源性呼吸窘迫:是指由于静水压增加等因素所引起的心源性呼吸困难,常见于左心功能不全所致心源性肺水肿,进而导致的呼吸衰竭。心源性呼吸困难主要由左心和(或)右心衰竭引起,两者发生机制不同,左心衰竭所致呼吸困难较为严重。急性左心衰竭时,常出现阵发性呼吸困难,多在夜间睡眠中发生,称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呼吸抑制多见于阿片类药物中

治疗脑萎缩哪些药品效果最好

1、参志胶囊 【成份】人参、远志、石菖蒲、黄芩、黄连、大黄、当归、白芍、川芎、丹参、葛根。 【剂型】胶囊剂 【适应症】共济失调,小儿多动症,小脑萎缩,老年痴呆,智力低下,脑外伤后综合征,脑萎缩,中风,缺血性脑卒中,癫痫,脑外伤,帕金森病。 【禁忌】尚不明确。 2、注射用过氧化碳酰胺 【成份】过氧化碳酰胺。 【价格】暂无报价 【剂型】注射剂 【适应症】一氧化碳中毒,胸腔积液,气胸,病毒性脑膜炎,慢性呼吸衰竭,急性呼吸衰竭,小儿肺炎,急性心力衰竭,妊高征,脑萎缩,慢性支气管炎,心绞痛,肺炎,脑梗塞,肺结核,哮

左肺纤维化早期症状

约15%的IPF病例呈急性经过,常因上呼吸道感染就诊而发现,进行性呼吸困难加重,多于6个月内死于呼吸循环衰竭。绝大数IPF为慢性型(可能尚有介于中间的亚急性型),虽称慢性,平均生存时间也只有3.2年。慢性型似乎并非急性型演变而来,确切关系尚不了解。 主要症状有:①呼吸困难劳力性呼吸困难并进行性加重,呼吸浅速,可有鼻翼搧动和辅助肌参予呼吸,但大多没有端坐呼吸。②咳嗽、咳痰早期无咳嗽,以后可有干咳或少量粘液痰。易有继发感染,出现粘液脓性痰或脓痰,偶见血痰。③全身症状 可有消瘦、乏力、食欲不振、关节酸痛等,一般

烫伤会产生哪些严重并发症

1、脓毒症:烫伤使皮肤对细菌的屏障作用发生缺陷;较重的病人还有白细胞功能和免疫功能的减弱。故容易发生感染。致病菌为皮肤的常存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或外源性沾染的细菌(如绿脓杆菌等)。 化脓性感染可出现在创面上和焦痂下。感染还可能发展成为脓毒血症、脓毒性休克。此外,在使用广谱抗生素后,尤其在全身衰弱的病人,可继发真菌感染。 2、肺部感染和急性呼吸衰竭:肺部感染可能有多种原因,如呼吸道粘膜烧伤、肺水肿、肺不张、脓毒症等。还可能发生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或肺梗塞,导致急性呼吸衰竭。 3、急性肾功能衰竭:并发休克前

吸氧治疗时应注意什么

吸氧治疗是纠正缺氧的针对性措施,临床上以增加吸氧浓度,提高肺泡氧分压,氧饱和度和含量,保证细胞组织的氧供应。 吸氧治疗的给氧方式有两种:一种是低浓度吸氧,另一种是高浓度吸氧。 低浓度吸氧(吸氧浓度低于50%):一般用于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等,也称慢性阻塞性肺病,在慢性呼吸衰竭失去代偿时,吸氧必须考虑血氧分压的增加,血氧分压太高可以削弱颈动脉窦对呼吸中枢的反射性刺激,从而减少通气量,有加重二氧化碳潴留的可能。所以要谨慎用氧,一般使用低浓度持续吸氧,必要时加用机械呼吸治疗。 高浓度给氧(吸氧浓度大于5

肺气肿会死吗

肺气肿一般不会致死,但是当并发一些疾病时,可导致死亡。肺气肿主要是呼吸受限,生活质量下降。 如果为肺大疱导致的肺气肿,可并发自发性气胸,不及时治疗可致死。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在某些诱因下(感染、手术应激等),可发生急性呼吸衰竭。另外,慢性阻塞性肺气肿长期发展,可也严重影响呼吸功能,导致慢性呼吸衰竭。同时,可并发肺源性心脏病,发生右心衰竭。这些情况都有可能导致死亡。 当然,以上疾病通过积极治疗,是可以防止发生,或控制病情的。一般并不会致死。如果是老年性肺气肿,更是正常现象。

急性心力衰竭预防

综合性防治心衰的方案包括将专科医生、基层医生、患者及其家人的努力结合在一起,可以显著提高防治的效果和改善患者的预后。 1.一般性随访 每1~2个月一次。了解患者基本状况、肺部Up音、水肿程度、心率和节律等药物应用的情况。 2.重点随访 每3~6个月一次。增加心电图、生化检查、BNP/NT-proBNP检测,必要时做胸部X线和超声心动图检查。 3.患者教育 (1)让患者了解心衰的基本知识,能识别反映心衰加重的一些临床表现。 (2)掌握调整基本药物的方法:①水肿再现或加重、尿量减少或体重明显增加2~3kg,利

呼吸衰竭的临床表现

1.按动脉血气分析 (1)Ⅰ型呼吸衰竭 缺氧无CO2潴留,或伴CO2降低(Ⅰ型)见于换气功能障碍(通气/血流比例失调、弥散功能损害和肺动-静脉样分流)的病例。氧疗是其指征。 (2)Ⅱ型呼吸衰竭 缺O2伴CO2潴留(Ⅱ型)系肺泡通气不足所致的缺O2和CO2潴留,单纯通气不足,缺O2和CO2的潴留的程度是平行的,若伴换气功能损害,则缺O2更为严重。只有增加肺泡通气量,必要时加氧疗来解决。 2.按病变部位分类 可分为中枢性和周围性呼衰。按病程又可分为急性和慢性。 急性呼衰是指呼吸功能原来正常,由于前述五类病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