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疱疹性咽峡炎偏方 中药内服偏方
儿童疱疹性咽峡炎偏方 中药内服偏方
组成:金银花5-15克,连翘5-10克,桔梗、竹叶荆芥穗、牛蒡子各3-10克,薄荷3-6克,生甘草3-5克。
制法:米泔水煎煮,多次分服。3天为一个疗程。I功效辛凉透表,清热解毒。
功效:适用于小儿疱疹性咽峡炎。
用法:每日1剂,分3次服。3天为一个疗程。表热重者加芦根10-30克,板蓝根3-15克,黄芩3-5克;大便燥结者加生大黄3-7克,大便通畅则停服;口渴者加玄参3-10克。
组成:绿豆30-50克,玄参12克,金银花、板蓝根各9克,白僵蚕、薄荷蝉衣各4克,木蝴蝶3克,冰糖酌量。
制法:水煎至150克。
功效:解毒散结,凉血利咽。适用于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用法每日1剂,分2次服。
组成:蝉衣、薄荷后下)、生大黄后下)、生甘草、射千各5克,鲜芦根30克,牛蒡子、连翘、玄参、焦栀子各6克,板蓝根10克。
制法:水煎2次,取药汁合并。
功效:表里双解,清解表热,清泄里热。适用于疱疹性咽炎。
用法:每日1剂,分2次服,3天为-一个疗程。汗出不多者加荆芥5克;高热甚者加生石膏先煎)30克;高热惊厥者加钩藤或制僵蚕6克;大便千结而体质偏弱者去大黄,加炒枳壳5克,决明子12克。
得了疱疹性咽峡炎要隔离多久 为什么一个孩子得了疱疹性咽峡炎,另一个孩子隔离也会犯病
二胎政策让很多家庭有两个孩子,当你发现一个孩子患有疱疹性咽峡炎时,其实很有可能另一个孩子已经感染了疱疹性咽峡炎,因为疱疹性咽峡炎的潜伏期有1-2天,而潜伏期时疱疹性咽峡炎有具有传染性,所以当你发现一个孩子得了疱疹性咽峡炎时,另一个孩子早就感染了疱疹性咽峡炎你。
因此,才会出现一个孩子得了疱疹性咽峡炎,即使采取了隔离措施,另一个孩子也会感染发作。
孩子发烧、厌食、咽喉有泡,可能得了这种传染病!小儿疱疹性咽峡炎 关于疱疹性咽峡炎的小知识
疱疹性咽峡炎是一种病毒性感染疾病,而抗生素是针对细菌及部分其他病原体的药物,病毒感染时并没有必要使用。在治疗中,输液的目的常常在于补充发热引起的水分丢失或者降温作用。
需要隔离。一般会通过与人的亲密接触,玩具、握手、餐具、飞沫等途径传染他人。尤其是学龄儿童,如果得了疱疹性咽峡炎,至少2 周后才能返回幼儿园或与其他小朋友接触。
虽然疱疹性咽峡炎大多数发生在婴幼儿和学龄前儿童,但也有大孩子、青少年和成年人患病的报道,所以说成年人也是会被感染疾病的,发热和咽喉痛是最常见的症状。所以在护理患儿时,建议大人佩戴口罩和勤洗手。
引起疱疹性咽峡炎的病毒血清型非常多,所以得过一次疱疹性咽峡炎,还是有可能因另一种血清型病毒感染再得的。
疱疹性咽峡炎恢复到什么程度就不传染了 疱疹性咽峡炎传染大人吗
会
疱疹性咽峡炎主要发生在1-7岁的幼儿身上,主要是因为这个时间段幼儿的部分组织或器官尚未发育完善,身体免疫力相对较差,容易感染肠道病毒后引起疱疹性咽峡炎。
而大人是因为免疫力高,即使感染了肠道病毒也不会出现疱疹性咽峡炎的症状,但并不代表大人不会感染疱疹性咽峡炎,所以疱疹性咽峡炎是会传染给大人的。
甚至有部分患儿是通过大人亲吻、接触后,才感染了疱疹性咽峡炎的。
咽峡炎的诊断和检查
咽峡炎的诊断根据症状、局部检查、血常规,一般诊断不难。若要明确致病菌,可进行咽拭子涂片及培养。应注意是否为急性传染病(如麻疹、猩红热、流感和百日咳等)的前驱症状或伴发症状,在儿童期尤为重要。还应与某些全身性疾病所引起的咽峡炎相鉴别,以免漏诊较严重的全身性疾病,如白血病、粒细胞缺乏症、猩红热、白喉等。
一、咽峡炎的诊断方法
(一)儿童疱疹性咽峡炎的诊断
可根据症状和特征性口腔损害作出诊断,最好通过从损害处分离到病毒或通过特征性抗体滴度升高加以证实,但这些检查并不推荐常规采用,鉴别诊断包括疱疹性口腔炎(特点为任何季节均可发病,呈现更大的,持续更久的溃疡),复发性口疮和Bednar口疮(很少发生于咽部,而已一般无全身症状),柯萨奇A组 10型病毒也会引起类似病变(淋巴结性咽炎),但口咽部损害突出,呈现白色到黄色小结,治疗为对症处理。
疱疹性咽峡炎系好发于儿童的特殊发热性疾病,临床特征为骤起高热伴有咽喉痛,头痛,厌食,并常有颈,腹和四肢疼痛,在婴儿常发生呕吐和惊厥,起病2 日内口腔粘膜出现少数(很少多于12个)小的(直径1~2mm)灰白色疱疹,周围绕以红晕,多见于扁桃体前部,但也可位于软腭,扁桃体,悬雍垂,舌部等,在以后的24小时内水泡破溃变为浅溃疡,直径一般在5mm以下,1~5日内愈合,并发症少见,症状一般7日内消失,在感染后能产生持久的免疫,但A组中其他型病毒或其他肠道病毒也可能引起再次发病。
(二)樊尚咽峡炎的诊断
1. 西医诊断
根据症状及咽部检查。咽拭涂片中如找到梭形杆菌及樊尚螺旋体,即可确诊。
2.中医诊断
证候:一侧咽痛,吞咽困难,痰涎多而粘稠,口臭,检查见一侧喉核上方有溃疡并有假膜覆盖,易拭去,溃疡面可见出血点,甚则整个喉核表面均有溃疡及假膜,伴全身发热、头痛、便秘、尿黄、口渴、舌质红、苔黄、脉弦数。
辨析:①辩证:本证的特点足一侧喉核上有溃疡及假膜覆盖,拭去假膜可见出血点,局部疼痛,并有肺胃积热的全身见证。②病机:肺胄积热,热毒上蒸咽喉,灼腐喉核肌膜,则形成喉核溃疡及伪膜,且口臭,局部疼痛以致吞咽困难;肺经有热,灼津为痰,则痰涎多而粘稠;邪热炽盛,则全身发热、头痛、口渴、尿黄;胃府积热则便秘;舌红、苔黄、脉数皆属热象。
二、咽峡炎的检查
检查可见咽峡明显充血,部分可见软腭、悬雍垂水肿。颌下淋巴结肿大,且有压痛。
儿童疱疹性咽峡炎,在软腭的后部、咽、扁桃体等处可见红色的晕斑,周围有特征性的水疱疹或白色丘疹(淋巴结节)。
樊尚咽峡炎者常有口臭,舌苔厚。病变多局限于一侧扁桃体也可累及腭弓、牙龈及咽壁。病变处覆有厚而污秽的假膜,呈黄色或灰白色,为溃疡的坏死物所构成,易于拭去,拭去后溃疡面上有小出血点。
血常规检查若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增高,提示细菌感染,若不增高,则可能为病毒感染。
如何确诊疱疹性咽峡炎
疱疹性咽峡炎的主要表现为急骤发热,可持续高热或反复高热,咽痛,吞咽时尤甚,有时诉头痛、腹痛或肌痛;血常规检查大多是血细胞计数正常或略低。
疱疹性咽峡炎疱疹主要发生在咽部和软腭,有时见于舌但不累及齿龈和颊黏膜,此点与疱疹性口腔炎迥异。
疱疹性咽峡炎的易感者主要是学龄前儿童,多见于1-10岁;手足口病也是学龄前儿童,但5岁以下占90%以上,尤其是3岁以下儿童发病率最高。
儿童疱疹性咽峡炎偏方 小儿推拿方法
位置:前臂内侧正中,自腕横纹上至肘横纹上呈一条直线。
手法:推法。以食、中指指肚,在穴位上做直线推动。
操作:用食、中二指指腹自腕推向肘部,称清天河水。推500次。
要领:用力宜柔和均匀,推动时要有节律,频率为每分钟200-300次。推的方向一定是从腕到肘,不可反向操作!
位置:在前臂尺侧小指侧),自肘关节至腕横纹呈一条直线。
手法:推法。以食、中指指肚,在穴位上做直线推动。
操作:用拇指面或食、中指面自肘推向腕,称退六腑。推500次。
要领:用力宜柔和均匀,推动时要有节律,频率为每分钟200一300次。推的方向一定是从时到腕,不可反向操作!
位置:在无名指末节罗纹面。
手法:推法。以拇指侧面或指肚,在穴位上做直线推动。
操作:向指根方向直推为清,称清肺经。推500次。
要领:用力宜柔和均匀,推动时要有节律,频率为每分钟200-300次。
位置:颈后发际正中至大椎穴呈一-直线。
手法:推法。以拇指侧面或指肚,在穴位上做直线推动。
操作:用拇指或食中指自上向下直推,称推天柱骨。推100-500下。 要领:用力宜柔和均匀,推动时要有节律,频率为每分钟200-300次。
位置:位于手背大拇指和食指的虎口处。
手法:揉法。以手指指肚,吸定于一定部位或六位上,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旋转揉动。
操作:用大拇指指肚按揉1-3分钟。
要领:揉法操作时用力应轻柔而均匀,手指不要离开接触的皮肤,应使该处的皮下组织随手指的揉动而滑动,不要在皮肤上摩擦,频率为每分钟200-300次。
位置:在掌心中央,握拳屈指时中指、无名指所指处中间,即是劳宫穴。
手法:揉法。以手指指肚,吸定于一定部位或穴位上,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旋转揉动。
操作:用中指揉,称揉劳宫。揉100-200次。
要领:操作时用力应轻柔而均匀,手指不要离开接触的皮肤,应使该处的皮下组织随手指的揉动而滑动,不要在皮肤上摩擦,频率为每分钟200一300次。
治疗疱疹性咽颊炎的药物
疱疹性咽峡炎多发于春秋季节,常见于五岁以下婴幼儿。疱疹性咽峡炎病程两周左右,开始婴幼儿突然出现发热,高烧可到39度甚至以上,待到高热褪去,口腔出现白色疱疹,疱疹溃破后因疼痛,出现孩子哭闹,拒绝饮食等现象。新手父母面对疱疹性咽峡炎常常束手无所,孩子哭闹,拒绝饮食,睡眠不安,此时要及时就医,下面就来看看疱疹性咽峡炎的常见药物吧。
婴幼儿患上疱疹性咽峡炎初期症状是高烧不退,此时关键是给孩子降温,如果体温还未超过38.5摄氏度,此时应采用物理降温,给孩子洗温水澡,温毛巾擦拭颈下,手臂内侧,大腿内侧,多喝水,可给孩子使用补液盐,防治发烧脱水。如果孩子高烧超过38.5度,就要及时给予退烧药,常用药物泰诺林和美林,根据说明书提示使用。孩子高热禁忌焐热,防止高温惊厥。
当婴幼儿口腔疱疹出现后,孩子哭闹不安,此时保持口腔卫生,可以给孩子使用淡盐水漱口,用百分之十硝酸银轻涂疱疹处,或使用冰硼散等药物减轻孩子口腔疼痛症状。
疱疹性咽峡炎属于病毒感染,利巴韦林等抗生素不适合单纯治疗此类疾病,但是如果孩子出现高热,医疗诊断合并细菌感染,应配合利巴韦林等抗生素类药物。此类药物遵医嘱,家长切不可私自给孩子服用。
疱疹性咽峡炎也可使用中药治疗,在中医范围内,疱疹性咽峡炎属温症,需要清热解毒,可配合使用含有清热解毒的金银花、板蓝根、口炎清颗粒等成方治疗。
疱疹性咽峡炎虽然传染性大,但属于自限性疾病,发病过程及时婴幼儿免疫能力提高的过程,家长不必过于担心。除用药治疗外,家长要注意做好孩子的护理工作,避免高热脱水、焐热,清淡饮食,避免刺激性食物。家里定期通风,餐具等要定期消毒。如果您的孩子已经感染了疱疹性咽峡炎,请在病程内尽量少外出,停去幼儿园。
儿童疱疹性咽峡炎偏方 外用偏方治疗
1.冰硼散、西瓜霜,柿霜任选其一,吹咽喉,每日2-3次,用于实热。 2.吴茱萸研末,醋调,外敷患儿双足涌泉穴,临睡前固定,次日晨去除,用于余热未清,阳虚内热。 3.大黄3g,黄连3g,黄芩10g,五倍子6g,柴胡12g,金银花20g,薄荷6g。
水煎佛20分钟,取汁人瓶,灌肠备用。灌肠前排尿排便,采用注50ml.射器,将中药煎剂低压缓慢注入直肠。用于疱掺性咽峡炎发热。
疱疹性咽峡炎病毒能存活多久
疱疹性咽峡炎病毒从潜伏期就开始复制,一直到疱疹性咽峡炎恢复期时,疱疹性咽峡炎病毒就会进入衰败期。
而疱疹性咽峡炎的发病周期一般为7天,因此疱疹性咽峡炎病毒大概能存活7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