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性腹腔积液怎么治疗呢
结核性腹腔积液怎么治疗呢
腹腔积液指腹水超过正常值并潴留,并发症状如发热,产生蛋白尿,出现尿 量减少的现象。一般来说细菌感染,肿瘤,结核性腹膜炎,消化道穿孔,肝硬化,都有可能引起腹水。
疗法
1.全身支持治疗给高蛋白、高热量饮食。胃肠外全静脉营养、输入白蛋白等可支持一段时间。
2.利尿治疗可缓解腹胀症状。但利尿过度,会导致脱水和低血压、低血饵和电解质紊乱,须注意调整。
3.腹腔内化疗根据原发癌选用不同化疗药物,常用药物有丝裂霉素,氟尿略脆,阿霉素,顺铅。
4.近年有用榄香烯乳,在抽净腹液后,注入400mg/mL,每周1次,同时注入地塞米松10mg,治疗2周。
5、补气利水扶正法。
腹腔积液容易与哪些症状混淆
腹腔积液需要和下列症状相互鉴别:
(一)腹腔恶性肿瘤其他部位的肿瘤腹膜转移、腹腔恶性淋巴瘤、腹膜间皮瘤等均可引起腹腔积液,如果原发肿瘤表现不明显,腹腔积液的细胞学检查则具有重要的意义。当然,如果通过体检、超声、CT、内镜、腹腔镜等发现原发的恶性肿瘤,对腹腔积液的鉴别诊断意义更加重大。
(二)肝硬化腹腔积液是肝硬化失代偿期的表现,腹腔积液为漏出液,结合肝脏疾病的相应表现一般不难诊断。
(三)结核性腹膜炎常有发热、盗汗等结核中毒症状,腹壁柔韧感是常见体征,腹腔积液为渗出液,腹腔积液中的细胞以淋巴细胞为主,PPD常呈强阳性,一般细菌培养阴性。
(四)自发性腹膜炎常在肝硬化、肝癌腹腔积液基础上并发,患者通常有发热,腹腔积液细胞数增多,在渗出和漏出之间,中性粒细胞计数增高,腹腔积液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细菌培养意义重大。
(五)其他疾病导致的腹腔积液如缩窄性心包炎、结缔组织病、Budd-Chiari综合征、Meig综合征、低蛋白血症等情况导致的腹腔积液,往往原发疾病的表现比较明显,但有时诊断也比较困难,需要结合患者全身情况,并需要结合复杂的辅助检查方能确诊。
当腹腔积液量在3000ml以上时,用手触及患者的腹部可感觉到液波震颤,当腹腔积液量在1000ml以上时可以叩出移动性浊音,而腹腔积液量小于1000ml时需要通医过超声或X线检查等方可确定是否有腹腔积液。
腹腔积液的病因
腹腔积液是多种疾病的表现,根据其性状、特点,通常分为漏出性、渗出性和血性3大类。
1.漏出性腹腔积液
常见原因有:肝源性、心源性、静脉阻塞性、肾源性、营养缺乏性、乳糜性等;
2.渗出性腹腔积液
常见原因有: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继发性腹膜炎(包括癌性腹腔积液),结核性腹膜炎,胰源性、胆汁性、乳糜性真菌性腹膜炎等;
3.血性腹腔积液
常见原因有:急性门静脉血栓形成、肝细胞癌结节破裂、肝外伤性破裂、肝动脉瘤破裂、宫外孕等。
b超盆腔积液怎么回事
如果是首次检测到子宫直肠窝有(20-30毫升)少量“积液”,不用过分紧张,更不需要马上进行“治疗”。考虑一下是否是:
(1)刚刚过了排卵的日子,“积液”就是卵泡液;
(2)月经来潮刚刚干净,“积液”是经血少量倒流引起的;
(3)经常发生便秘,下腹部不定时的反复出现隐胀痛,想排大便,排清大便后就不会腹痛。这是因为肠子的蠕动不正常而引起肠子渗出少量肠液导致腹腔液增多。如果有上述的情况,就不必急于用药,可以过1-2个月后,特别是尽快排清宿便后1-2个月再复查B超,加以对照。一般来说,盆腔有少量积液不是病,少量的盆腔积液是可以自行吸收的。如果盆腔炎的积液,积液量都会在100毫升以上,以结核性腹膜炎引起的盆腔积液最明显,可以在B超检查中检测到大量腹水。
肝硬化的诊断鉴别
诊断
失代偿期肝硬化诊断不难,肝硬化的早期诊断较困难。
1、代偿期
慢性肝炎病史及症状可供参考。如有典型蜘蛛痣、肝掌应高度怀疑。肝质地较硬或不平滑及(或)脾大>2cm,质硬,而无其他原因解释,是诊断早期肝硬化的依据。肝功能可以正常。蛋白电泳或可异常,单氨氧化酶、血清P-Ⅲ-P升高有助诊断。必要时肝穿病理检查或腹腔镜检查以利确诊。
2、失代偿期
症状、体征、化验皆有较显著的表现,如腹腔积液、食管静脉曲张。明显脾肿大有脾功能亢进及各项肝功能检查异常等,不难诊断。但有时需与其他疾病鉴别。
鉴别
1、肝脾肿大。如血液病、代谢性疾病引起的肝脾肿大,必要时可做肝穿刺活检。
2、腹腔积液。腹腔积液有多种病因,如结核性腹膜炎、缩窄性心包炎、慢性肾小球肾炎等。根据病史及临床表现、有关检查及腹腔积液检查,与肝硬化腹腔积液鉴别并不困难,必要时做腹腔镜检查常可确诊。
3、肝硬化并发症。如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等的鉴别诊断。
腹腔积液的鉴别诊断
腹腔积液的诊断一般较容易,除影像学检查外,主要依据腹部叩诊法:腹腔积液达500ml时,可用肘膝位叩诊法证实;1000ml以上的腹腔积液可引起移动性浊音,大量腹腔积液时两侧胁腹膨出如蛙腹,检查可有液波震颤;小量腹腔积液可借超声和腹腔穿刺检出,超声示肝肾交界部位有暗区。CT的灵敏度不如超声。
1.漏出性腹腔积液
(1)肝源性:常见于重症病毒性肝炎、中毒性肝炎、各型肝硬化、原发性肝癌等。
(2)营养不良性:已较少见。长期营养不良者血浆白蛋白常降低,可引起水肿及漏出性腹腔积液。
(3)肾源性:见于急、慢性肾炎,肾衰竭,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结缔组织病。
(4)心源性:见于慢性右心功能不全或缩窄性心包炎等。
(5)胃肠源性:主要见于各种胃肠道疾病导致的蛋白质从胃肠道丢失的疾病,如肠结核、胃肠克罗恩病、恶性淋巴瘤、小肠淋巴管扩张症、先天性肠淋巴管发育不良、儿童及成人乳糜泻等。
(6)静脉阻塞性:常见于肝静脉阻塞综合征(Budd-ChiariSyndrome)、下腔静脉阻塞或受压、门静脉炎、门静脉阻塞、血栓形成或受压等。
(7)黏液水肿性:见于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垂体功能减退症等所致的黏液性水肿。
2.渗出性腹腔积液
(1)腹膜炎症:常见于结核性腹膜炎、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腹腔脏器穿孔导致的急性感染性腹膜炎、癌性腹膜炎(包括腹腔或盆腔内恶性肿瘤腹膜转移)、真菌性腹膜炎、嗜酸性细胞浸润性腹膜炎等。
(2)胰源性:多见于急性坏死性胰腺炎、胰腺假性囊肿、慢性胰腺炎、胰腺癌、胰管发育不良等。
(3)胆汁性:多见于胆囊穿孔、胆管破裂,胆囊、胆管手术或胆管穿刺损伤等。
(4)乳糜性:引起乳糜性腹腔积液的病因较为复杂,可见于腹腔内或腹膜感染(结核、丝虫病)、恶性肿瘤(如淋巴瘤、胃癌、肝癌)、先天性腹腔内或肠淋巴管发育异常、淋巴管扩张或局部性受压、腹部外伤或腹腔内医源性损伤及少数肝硬化、门静脉血栓形成及肾病综合征等。
3.血性腹腔积液
(1)肝脏疾病:重症肝炎、爆发性肝衰竭、坏死后性肝硬化、肝癌晚期、妊娠期自发性肝破裂、肝动脉瘤破裂、巨大肝血管瘤破裂及肝外伤性破裂等。
(2)腹膜疾病:结核性腹膜炎、腹腔或盆腔内恶性肿瘤腹膜转移、原发性腹膜间皮瘤、腹膜或网膜血供障碍等。
(3)腹腔内其他病变:如腹主动脉瘤破裂、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胰腺炎、外伤性或创伤性脾破裂、腹腔内其他脏器损伤、肠系膜动脉或静脉栓塞或血栓形成,门静脉高压伴空、回肠静脉曲张破裂,腹腔内淋巴瘤、脾原发性淋巴瘤、胃癌与结肠癌浆膜受累、慢性肾炎、尿毒症。
(4)盆腔内病变:宫外孕、黄体破裂、子宫内膜异位、卵巢癌或卵巢黏液囊性癌。
老人胸腔积液如何治疗
1、胸腔积液免疫治疗采用异体淋巴因子激活杀伤细胞(lak)联合基因重组白细胞介素,胸腔内注射治疗晚期肺癌癌性胸腔积液完全有效55%部分有效36%无效。
2、药治疗采用榄香烯,对晚期恶性胸腔积液进行临床研究胸腔积液治疗结表明该制剂对恶性胸腔积液疗效74.8%对恶性腹腔积液疗效75.0%;接受局部注射患者有效率63.5%。
3、常见疗法其疗法还包括四环素等粘连剂治疗、放射性胶体治疗都具有较好疗效
4、胸腔积液治疗手术胸膜分流术近年来临床上应用分流器行胸腹分流术新治疗恶性胸腔积液方法此法简单安全尤适用于有包裹肺综合征、肺能重新扩张患者些病人用其常规疗法往往无效分流术虽能使胸腔积液再产生能使其保持稳定从而缓解症状达姑息治疗目
5、化疗胸腔内化疗与其胸水治疗方法比较胸腔积液治疗方法具有较突出疗效用假单胞菌苗注射液胸腔内注射治疗恶性胸膜腔积液总有效率82.7%短小棒杆菌采用胸腔闭式引流胸内注射短小棒杆菌治疗胸水有效率86.7%显效。66.0%对照组有效率73.3%显效50%说明胸腔内注射短小棒杆菌有定临床价值。
胸腔积液如何治疗
胸腔穿刺治疗
胸穿刺抽液治疗属于治疗少量胸腔积液的方法当中最为常见的一种了,但是使用这种方法之前需要看看积液的量有多少,一般情况下只有积液量达到了中量以上才建议使用这种治疗方式,同时患者的身体状况还需要符合穿刺的条件。通过胸腔穿刺抽液治疗之后患者的呼吸困难症状可以得到缓解,不过抽液时需要注意每次抽液的量以及抽液的速度,如果患者出现了不适要立即停止。
糖皮质激素治疗
使用糖皮质激素也是属于治疗少量胸腔积液的其中一种方法。糖皮质激素可以降低患者的炎症反应,使少量胸腔积液可以更快的吸收,同时也可以减少胸膜粘连以及增厚的机会。不过糖皮质激素具有免疫抑制作用,如果是结核性少量胸腔积液的话使用这种方法容易导致结合播散,所以必须要谨慎使用。
肝硬化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1.肝脾肿大
如血液病、代谢性疾病引起的肝脾肿大,必要时可做肝穿刺活检。
2.腹腔积液
腹腔积液有多种病因,如结核性腹膜炎、缩窄性心包炎、慢性肾小球肾炎等。根据病史及临床表现、有关检查及腹腔积液检查,与肝硬化腹腔积液鉴别并不困难,必要时做腹腔镜检查常可确诊。
3.肝硬化并发症
如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等的鉴别诊断。
肝硬化往往因引起并发症而死亡,上消化道出血为肝硬化最常见的并发症,而肝性脑病是肝硬化最常见的死亡原因。肝性脑病、感染肝炎、原发性肝癌、肝肾综合征、门静脉血栓形成、呼吸系统损伤、腹腔积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