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多大可以吃成人饭菜
宝宝多大可以吃成人饭菜
一般2岁半到三岁后,孩子才可以吃成人饭菜。因为宝宝的咀嚼能力需要慢慢锻炼,食物要由细软逐渐变得粗硬,慢慢过渡才能适应成人饭菜,以免引起消化、吸收不良。如果宝宝出现腹泻或者便秘等症状,那就是宝宝消化不了大人的食物,需要再推后一些。在这之前,宝宝的饭菜应该单独做,需要更软更烂。1岁左右,蔬菜、肉类等副食可切成碎末,2岁左右可切成细丝、薄片、小丁。
宝宝辅食的做法
12个月之前不能吃的食物
在母乳喂哺4-6个月至1岁左右断奶之间,是一个长达6-8个月的宝宝从吃奶到吃成人饭菜的过渡期。
爸妈们都乐于为宝宝们购买或自制各种各样营养美味的辅食,以期望宝宝们健康长大,但宝宝稚嫩的消化系统,对于食物是非常挑剔的,有好多食物,都是暂时不能出现在他们的小餐桌上。
这里我们特别提醒:我们的妈妈在为孩子增加营养的同时,是否想到了:好些美味食物,在不知不觉中给孩子埋下疾病的种子。为了给孩子健康的身体,我们要特别小心这几种严重危害孩子健康的饮食!
1不宜吃的主食
不宜吃蛋清,不宜吃水煮蛋,不宜吃荷包蛋
重口味要不得,婴儿不宜吃盐
不宜吃菠菜等含有大量草酸的蔬菜
不能吃生的或者没有煮熟的鸡蛋
不宜馒头蘸菜汤,麦麸类易引发腹腔疾病
不宜乱吃鱼、虾、蟹,海鲜味美怕过敏
不宜吃炸油条、炸油饼、炸肉、炸鸡等油炸食物
不宜吃汤圆,黑芝麻糊的也不行
不宜吃动物肝脏
不宜吃香肠、火腿、午餐肉
不宜吃竹笋等不易消化的蔬菜
不宜吃粽子等粘性食品
2不宜吃的零食
不能喝蜂蜜水!
不宜吃瓜子、花生等坚果
不宜吃口香糖、泡泡糖
不宜吃爆米花
不宜吃糖、蛋糕、巧克力等甜食
不宜吃豆子、豆浆等豆制品
不宜吃柑橘类水果
不宜吃芒果,季节交替吃水果要小心
不宜吃猕猴桃
老人带孩子小心12个误区
误区1:多给宝宝吃谷物类粮食,比吃蛋白质食物好。
专家观点:宝宝最好六个月以后逐渐添加谷物,因为宝宝胃肠道中的淀粉酶含量很少,消化功能很弱,不像成人的消化功能那么强,如果过早过多添加谷物类,容易导致消化不良。
误区2:给宝宝喂米汤比母乳更有营养。
专家观点:小儿喂养最核心的一个观念就是母乳喂养,如果母乳条件好、奶水足,就要保证母乳喂养,米汤可以作为补充,但不能给宝宝喝得太多。因为米汤的主要成分是碳水化合物,一般100毫升米汤中含有10克左右的糖,如果用米汤代替奶来喂养宝宝,会导致营养摄入不足。
误区3:要早点给宝宝添加辅食。有的老年人认为宝宝两到三个月就可加辅食,这样长得更快。
专家观点:添加辅食,是帮助婴儿进行食物品种转移的过程,使以乳类为主食的乳儿,逐渐过渡到以谷类为主食的幼儿。但不能操之过急,要循序渐进,按照月龄大小和实际需要来添加。2-3个月可以添加鱼肝油,5-6个月可添加蛋黄、米汤、菜汁等。7-9个月可添加鱼泥、米糊、果泥、碎肉末、大豆制品等。10-12个月可添加稠粥、米饭、面条、水果、蔬菜等。添加辅食一定要注意:1、由少量到多量,2、由单一到多种,3、由粗到细,4、由软到硬。
误区4:多给宝宝喂菜水比白水好。
专家观点:大多老年人认为菜水比白水好,把食物用水煮一下后,再把菜水让宝宝喝下去。这是一种错误的观点, 应该让宝宝多喝白开水,有利于排泄代谢产物,减轻宝宝的肾脏负担。
误区5:宝宝不长牙就不能吃饭。
专家观点:这种观点是错误的,一般来说,婴儿在6个月大时就已经开始长牙,但有些宝宝长牙可能会早些或晚些,无论长牙早或者晚,5-6个月就应该添加辅食了,可以吃一些蛋黄、米糊等食物,这样会更利于宝宝成长发育。
误区6:宝宝吃大人的饭没事。
专家观点:这种观点也是完全错误的。因为成人的口味较重,菜里面放得盐较多,如果让小宝宝经常吃成人饭菜,摄入盐量过大,会影响肾脏功能,不利于宝宝生长发育,建议老年人一定要改掉这个习惯。
误区7:给宝宝喝甜味的饮料对身体好。
专家观点: 宝宝应该少喝饮料,喝过多的饮料容易影响宝宝的食欲,还会降低消化功能,从而造成腹泻、腹胀、腹部不适,所以吃新鲜水果要比喝甜饮料好。
误区8:让宝宝不停地吃东西,长得胖胖的,这样才健康。
专家观点:很多老年人都有一个错误的观点,那就是“吃饱了总比饿着强。”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其实宝宝的营养摄入很容易过量,造成很多肥胖儿,如果让宝宝不停地吃东西,容易加重宝宝的胃肠负担,会经常出现不消化、积食的现象,孩子三天两头腹泻、发烧,其实就是吃得太多了,我们不主张饿着,但应该适量。
误区9:要把孩子包得严严实实,这样不容易感冒。
专家观点:给孩子穿衣服要讲究季节性,不能一年四季都把孩子捂得严严实实的,包得太严实反倒容易感冒。在此提醒老年人,给孩子穿衣服,一定要科学合理,根据环境温度,天气冷就多穿点,天气热就少穿点。
误区10:宝宝一哭就是饿了,就该喂奶了。
专家观点: 孩子哭也有可能是别的原因。如果是配方奶喂养,主张“定时喂养”。
误区11:宝宝胃口小就是缺乏食欲。
专家观点:宝宝食量大和食量小是有差异的,在任何年龄阶段都存在,妈妈不要以宝宝食量大小来衡量宝宝是否吃得好,有些宝宝虽然胃口小,但生长发育指标正常,宝宝就是健康的。
误区12:既然宝宝不爱吃饭,就让宝宝多吃零食。
专家观点:导致宝宝不爱吃饭的原因有很多,父母应该与医生好好沟通,尽可能寻找原因,而不要强迫吃饭,或者追着吃饭,更不要给宝宝多吃一些零食,其实这种做法反而会抑制食欲,导致宝宝更加厌食和喂养困难,不利于宝宝健康成长。
发展7到8个月宝宝的感知力
1、给宝宝准备不同颜色的气球,一边让宝宝看,一边对宝宝说:“这是红气球”,“这是黄气球”,“这是蓝气球”,让宝宝感知不同的颜色,发展宝宝的颜色视觉。
2、给宝宝看大小不同的实物图片,让宝宝感知和分辨它们的大小,如大狮子和小老鼠,大皮球和小皮球等,一边让宝宝看,一边指着图片对宝宝说:“大狮子、小老鼠”,“大皮球、小皮球”。
3、给宝宝摸棉花和小方木,让宝宝体验物体的不同质地。
4、在床上放一些玩具,如小摇铃、拨浪鼓、小皮球等,让宝宝趴在床上,成人逗引宝宝伸手去够这些玩具,发展宝宝的触觉和手眼协调能力。
5、此时的宝宝虽还不能吃成人的饭菜,但仍可将宝宝抱到饭桌前,闻一闻饭菜的味道,并且尝一尝,发展宝宝的嗅觉和味觉。
怎样用大人饭给宝宝做断奶食品
大人饭菜中哪些食物可以作为断奶食品
在断奶期间,可以用同一食材制作大人和宝宝的食物。断奶初期(4-6个月)和中期(7-9个月),宝宝可以吃的食物较少,只能吃豆腐、白肉鱼、蔬菜等。断奶后期(10-12个月),宝宝可以吃的食物有所增加,在做大人饭菜时多使用宝宝可以吃的食材,但是要将食物做成便于宝宝进食的形状,并根据断奶阶段调整合适的口味。
断奶食品味道要保持清淡
大人的口味相比于婴儿来说很重,大人觉得不咸的食物其实对小婴儿来说已经咸透了。宝宝断奶食品味道一定要清淡,用同一种食材同时制作大人和宝宝食物时,调味前要先将宝宝吃的食物取出。添加过多调味料的食物是绝不能作为断奶食品的。
如果将炒菜或者炖菜中的肉加工称断奶食品,就要把肉放在开水中,去除油脂,如果炖菜的味道本身就比较清淡,可以直接加水调稀即可。如果味道渗进肉中,可以将渗入味道的那部分去除,让宝宝吃没入味的部分。
在做大人饭菜过程中如何取出用于断奶食品的材料
断奶结束期,虽然可以在宝宝的断奶食品中使用咖喱粉,但是咖喱的味道太浓烈,并不适合喂给宝宝吃。所以在制作大人和宝宝食物时,应该在放咖喱粉前就取出宝宝要吃的食物。
在做大人饭菜的过程中,取出断奶食品的时机要根据断奶阶段和烹饪方法来灵活掌握。断奶初期是在烹饪开始前从食材中取出,断奶中期和后期是在调味料前取出。
根据宝宝断奶的不同阶段来改变断奶食品的形状
在利用大人饭菜制作断奶食品时,要将食物按断奶的不同阶段做成合适的形状。比如,断奶初期要将食物碾成泥状,或者用汤泡得绵软;断奶中期,可碾成碎块状;断奶后期,做的松软成行就可以。
在用海鱼、蔬菜和鸡蛋制作断奶食品时,可将其煮熟,用筷子捣碎。若在断奶后期和结束期同时制作大人和宝宝吃的小肉丸或者肉馅食物,一定要在给食物调味前取出一部分,单独作为宝宝的食物材料。
宝宝多大吃磨牙饼干呢
婴儿磨牙饼干是采用饼干工艺制作的一种食品。一般原料有白米、蔬菜、红萝卜、南瓜、洋葱、菠菜、高梁、青豌豆、砂糖、盐、果糖等。磨牙饼干可以帮助乳牙萌出,改正咬奶头的现象,而同时也及时地训练了婴儿的口腔咀嚼功能。
一、宝宝几个月吃磨牙饼干
1、磨牙饼干口味丰富,并有一定的营养价值,受到部分消费者的青睐。但是,磨牙饼干不适宜给过小的宝宝使用,因为宝宝在食用时,饼干会产生大量粒度不均的碎屑并容易断裂,有呛噎宝宝的风险。磨牙饼干硬度也不能满足宝宝磨牙的需要,较容易被宝宝咬碎并溶解在口中,起不到磨牙的效果。
2、婴儿乳牙的萌出大多在4-10个月间,晚的到12个月。一般一周岁的孩子会有6-8颗牙。在乳牙萌出的过程中,婴儿的唾液量增加,流口水,欢喜咬硬的东西,会将手指放入口中或咬妈妈的乳头等。这些现象都是在萌出前的乳牙在压迫牙龈神经引起的异常感觉的表现,提示着幼小的乳牙正在努力克服牙龈的覆盖,所以在这个时间里,可以供给婴儿一些磨牙饼干,帮助乳牙萌出,改正咬奶头的现象,而同时也及时地训练了婴儿的口腔咀嚼功能。
二、宝宝吃磨牙饼干注意事项
1、磨牙饼干能很好的缓解宝宝在出牙期的不适感,但是在给宝宝吃磨牙饼干时一定要注意安全。家长一定要注意随时观察磨牙饼干的硬度,由于宝宝口水多容易把饼干浸泡至断裂,大块的饼干卡住宝宝是非常危险的。
2、磨牙饼干有个让妈妈们头疼的问题,那就是被宝宝口水泡过的饼干成糊状弄脏宝宝的衣服和其它东西。
八个月宝宝辅食添加原则
八个月龄的宝宝可以吃混合性食物和禽肉类泥糊食品了。这个时候新手爸妈该如何科学为宝宝添加辅食呢?每天添加辅食的次数基本不变,一天三次,添加的时间不变,在吃奶时添加。可以尝试的辅食种类更加丰富,但不能吃成人饭,要避 免让小儿接触有调味品的食物,避免吃那些不易消化吸收的食物和不新鲜的食物,可以选择营养价值较高、加工精细的混合状泥糊食品。
每餐添加辅食量以奶量基本不减少为原则,因为辅食量过多,势必使每餐奶量减少,从而影响小儿发育。在添加辅食的过程中如果小儿患病,可以暂时停止添加,待其疾病恢复以后再重新开始添加。
宝宝多大吃盐比较好
一岁以后开始再加盐最好
很多家长习惯在宝宝四到六个月添加辅食时,添加油盐酱醋等调料,让食物的味道更鲜美。会使宝宝对食物本身的味觉感知发生偏差,无形中让宝宝适应了较厚重的口味,以后的饮食习惯会偏向于对调料、添加剂的口味依赖,易出现挑食、偏食现象。
过早吃“大人饭”好吗 宝宝多大可以吃大人饭菜
在宝宝1岁之后,家长就可以开始考虑让宝宝和大人吃同样的食物了。具体什么时候开始,每个家庭的情况也不尽相同,还需要综合下面这些因素:
咀嚼能力的强弱是决定宝宝能否吃大人饭菜的关键因素,但每个宝贝的咀嚼能力不同,需要通过后天锻炼才能提升。那怎么做才能加强宝宝的咀嚼能力呢?
要按照从细到粗、从稀到稠、从少量到多量、从一种到多种的原则,正确添加辅食!家长需要根据宝宝的接受程度,适时改变食物的形状和软硬度。
1、宝宝6个月大时,要给他吃一些糊状或泥状的食物,最开始添加的辅食建议是米粉;
2、7、8个月大时,可以给宝宝吃些软烂的粥或面条了,粥和面里可以加一些菜碎。刚开始加菜碎时,宝宝的大便里可能会带些菜渣,但只要没有腹泻等消化不良的情况,家长也不用过于担心;
3、8、9个月大时,此时宝宝已经长牙了,可以给宝宝吃一些有硬度的食物了,比如磨牙饼干、或烤馒头片,不仅能提升宝宝的咀嚼能力,还能缓解长牙期的不适感;
4、1岁左右,可以将蔬菜、肉类等副食切成碎末,给宝宝吃。
除了咀嚼能力,还要考虑孩子的消化能力。如果宝宝的消化能力不好,吃了大人的饭菜,必然会出现呕吐、腹泻等消化不良的症状,时间长了,还会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所以,想知道孩子消化能力好不好,你只要看宝宝大便是否正常,或者监测生长发育的情况就可以了。
宝宝什么时候能吃大人饭菜,还取决于你家的菜谱和食物本身。如果使用的食材安全健康、营养均衡,少油少盐的菜,在宝宝1岁之后就可以尝试一起吃了;如果你家的菜谱使用的是盐分超标或辛辣刺激性食物,即便到了3岁左右,也不能给宝宝吃。因为宝宝在3岁之前,身体各个器官都处于一个稚嫩的阶段,辛辣刺激性食物会刺激胃肠道,易引起上火,使宝宝出现便秘、流鼻血、口舌干燥、咽喉肿痛等症状。另外,还会过度刺激宝宝的味觉器官,导致宝宝出现偏食的现象。
所以,在宝宝3岁以前,家长在做菜时尽量不要放葱、姜、蒜、辣椒等刺激性的食物。待3岁以后,可以少放一些,但还是不能放辣椒。另外,最好采用蒸炖煨煮等烹调方式。
宝宝多大可以吃成人饭菜 5岁以内不要吃补品
5岁以内是宝宝发育的关键期,补品中含有许多激素或类激素物质,可引起骨骺提前闭合,缩短骨骺生长期,结果导致孩子个子矮小,长不高;激素会干扰生长系统,导致性早熟。
此外,年幼进补,还会引起牙龈出血、口渴、便秘、血压升高、腹胀等症状。
宝宝多大可以吃成人饭菜 1岁之内不要吃蜂蜜
周岁内宝宝的肠道内正常菌群尚未完全建立,吃入蜂蜜后易引起感染,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宝宝周岁后,肠道内正常菌群建立,故食蜂蜜无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