睁眼昏迷的治疗偏方
睁眼昏迷的治疗偏方
【偏方一】
材料:薄荷、麝香。
制法:用生地黄汁一碗灌下。如大渴饮水不止,则用生地黄根、生薄荷叶等分捣烂,榨取汗,加麝香不许,冷水调服。觉心下顿凉,即不再服药。
【偏方二】
材料:绿青、轻粉、薄荷
制法用绿青四两、轻粉一钱,共研细。以生簿荷汁合酒把药灌下。
【偏方三】
用百草霜和水灌之。同时,针刺百会、足大趾中趾甲侧。
【偏方四】
材料:大蒜、白糖。
制法:大蒜头一次一两连皮烧焦,再加一碗水烧开、加适量白糖给患者服用。
【偏方五】
材料:橘皮、盐。
制法:用一片桔皮敷在肚脐上。再用半斤盐炒热(不要太烫),敷在桔皮上。
小儿惊厥的偏方
中药方(一)
〖 方 名 〗 小儿惊厥中医方一.
〖 组 成 〗 蝉衣6克 钩藤8克 甘草3克 珍珠母10克 炒枣仁10克 栀子4克 黄连3克 防风3克 杭芍8克 青黛3克.
〖 用 法 〗水煎20分钟,每剂煎2次.将2次药液混合,早中晚各服1次.第1周每日1剂,连服7剂.第2、3、4周隔天1剂,连用3周,共调理4周,可预防发热惊厥反复发作.
〖 主 治 〗 防止发热惊厥反复发作.
〖 出 处 〗 中药方剂大全.
中药方(二)
〖 方 名 〗 小儿惊厥方一.
〖 组 成 〗 当归3~5克 桃仁3~5克 红花3~5克 生地3~5克 赤芍3~5克 钩藤3~5克 羚羊角3~5克 白茅根3~5克.
〖 用 法 〗 鼻饲、滴管、灌肠给药.
〖 治 法 〗 清热活血,平肝熄风.
〖 主 治 〗新生儿惊厥属瘀血阻络者,症见初生1~2日突然尖声叫,抽搐阵阵发作,面目青紫,嗜睡昏迷交替出现.惊风属微型或阵挛型,两眼大睁,凝视,眼球震动,囱门饱满,呕吐拒食,指纹青紫,舌质紫或暗红色.重症者痰壅屏息,呼吸不整或阳衰气脱,四肢厥逆,爪甲青黑.
〖 加 减 〗 高热加石膏、大青叶、丹皮,黄疸加茵陈、栀子、黄芩,痰壅屏息加竹沥、苇根、化红,昏迷加石菖蒲、草决明、麝香敷脐.
〖 出 处 〗 中药偏方大全.
三:小儿惊厥如伴有高热,可在患儿的前额上放一块冷湿的毛巾,经常更换冷敷.也可用30-50%的酒精擦浴腑下、后背、头颈、大腿内侧2-3遍.
对于治疗小儿惊厥的偏方只能起到辅助的治疗作用,在选择偏方治疗的时候一定不要停止服药.具体偏方对治疗小儿惊厥的效果如果还是要根据个人的情况而定的,提醒妈妈们不要过分依赖偏方,毕竟孩子的健康才是最重要的
该怎么鉴别植物人患者状态呢
植物人,这个词相信的大家都听说过。就算在身边无法发现类似状况,在电视里我们也应该有所接触吧。我想大家都知道植物人的存在,但却不知道这种病的基本知识。在这里要给大家介绍的是植物人的几种状态。
1、脑死亡
指全脑功能的不可逆性丧失,包括脑干功能在内。临床上无自主呼吸,必须用人工呼吸器维持,一切脑干反射均消失。实验室检查EEG为电静息, SEP的P14以上波形消失,TCD血流方向呈逆行,脑血管造影颅内动脉无造影剂进入等。
2、闭锁综合征
皮质脑干束和皮质脊髓束双侧受损所致患者几乎丧失全部运动功能,仅能睁、闭眼或稍稍活动眼球,但感觉和认知完全正常。临床上患者可以睁、闭眼来对指令作出正确的应答,医师必须细致检查才能作出鉴别。
3、昏迷
昏迷是临床较常见的急性、严重的病理性意识障碍,与植物状态的鉴别在于双眼闭合,无自发睁眼,无睡眠-醒觉周期,严重病例无任何认知和运动功能,生命体征难以维持,需借助生命支持系统,如呼吸机、药物等。
4、最低意识状态
严重的意识状态的改变,有明确的意识行为(执行简单指令、视觉追踪)但不持续,最低程度但肯定地表现出对自身或外界环境的认知,有自发睁眼及睡眠-觉醒周期。
昏迷的诊断鉴别
诊断
一、病史提问
1、重点了解昏迷起病的缓急及发病过程,急性起病者常见于外伤,感染,中毒,脑血管病及休克等。
2、了解昏迷是否为首发症状,若是病程中出现,则应了解昏迷前有何病症,如糖尿病人可出现高渗昏迷和低血糖昏迷,肝硬化病人可出现肝昏迷,甲亢病人可出现甲亢危象等。
3、有无外伤史。
4、有无农药,煤气,安眠镇静药,有毒植物等中毒。
5、有无可引起昏迷的内科病,如糖尿病,肾病,肝病,严重心肺疾病等。
6、对短暂昏迷病人,应注意癫痫或晕厥等疾病。
二、查体发现
1、应仔细观察体温,呼吸,血压,脉搏,皮肤及头颈情况,高热者应注意严重感染,中暑,脑桥出血,阿托品中毒等,低体温者需注意休克,粘液水肿,低血糖,镇静剂中毒,冻伤等;脉搏过缓要注意颅内高压,房室传导阻滞或心肌梗塞,心率过快者常见于心脏异位节律,发热及心衰等;呼吸节律改变类型有助于判定脑部病损部位,要注意呼吸气味(糖尿病酸中毒有水果气味,尿毒症有尿臭味,肝昏迷有腐臭味,酒精中毒有酒味,有机磷中毒有蒜臭味);高血压可见于脑出血,高血压脑病及颅内高压等,低血压常见于休克,心肌梗塞,安眠药中毒等;皮肤呈樱桃红色为CO中毒,皮肤瘀点见于败血症,流行性脑膜炎,抗胆碱能药物中毒或中暑时皮肤干燥,休克时皮肤湿冷多汗;注意耳,鼻,眼结膜有无流血或溢液等外伤证据。
2、神经系统检查应注意有无局灶性神经系统体征,瞳孔及眼底情况,重压眶上缘有无防御反应及表情反应,重刮足底有无肢体逃避反应,注意眼球位置,腱反射是否对称及病理反射;颅内高压及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常有视乳头水肿出血;双侧瞳孔散大见于脑缺氧,阿托品类药物中毒,中脑严重病变,双侧瞳孔针尖样缩小见于脑桥被盖部出血,有机磷和吗啡类药物中毒,一侧瞳孔散大见于同侧大脑钩回疝;一侧缩小见于霍纳氏征或同侧大脑钩回疝早期。
3、注意有无脑膜刺激征,常见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和颅内出血性疾病。
鉴别诊断
许多不同的行为状态可以表现出类似于昏迷或与昏迷相混淆,而且,开初是昏迷的病人在长短不一的时间后可逐渐发展为这些状态中的某一种,一旦病人出现睡眠-觉醒周期,真正的昏迷就不再存在,这些状态与真性昏迷的鉴别,对使用恰当的治疗及判定预后是重要的。
(1)闭锁综合征:闭锁综合征(locked–in syndrome)又称失传出状态(deafferented state),病人保持警觉,意识到自己的处境,但四肢瘫痪和眼球运动神经以下的脑神经麻痹,系双侧脑桥腹侧病变引起,累及皮质脊髓束,皮质脑桥束及皮质延髓束,病人意识清醒,但只能用眼的垂直运动及眨眼来示意,本症常见于由基底动脉血栓引起的脑桥梗死,其他病因有脑干肿瘤及脑桥中央髓鞘溶解(central pontine myelinolysis),严重的多发性神经病尤其是吉兰-巴雷综合征,重症肌无力及使用神经肌肉接头阻滞药也可出现类似闭锁综合征的瘫痪状态。
(2)持久性植物状态:持久性植物状态(persistent vegetative state)病人丧失认知神经功能,但保留自主功能诸如心脏活动,呼吸及维持血压,此状态在昏迷之后出现,特点为对周围事物无意识或认知功能缺如,但保持睡眠-觉醒周期,自发动作可出现,对外界刺激会睁眼,但不会说话,不会服从命令,许多未确切下定义的综合征被用作持久性植物状态的同义词,包括α昏迷,新皮质死亡(neocortical death)及持久性无意识(permanent unconsciousness),这些名称缺少精确性,尽可能避免使用,本症的诊断要谨慎,只在长时期观察后才能做出。
(3)无动性缄默症:无动性缄默症(akinetic mutism) 病人不说话,无自发活动,激励下也不动,能睁眼注视周围,对疼痛刺激无反应或仅有局部反应,大小便失禁,存在睡眠觉醒周期,多处病变可引起包括亚急性交通性脑积水,第三脑室后部及导水管肿瘤,双侧额叶病变累及扣带皮质(双侧大脑前动脉血栓),双侧脑干上份网状结构及丘脑正中核群的局限性病变等,这类病变的共同特点是损害了接受内外环境信息的动力性网状激活系统。
(4)意志缺乏症:意志缺乏症(abulia)是一种严重的淡漠(apathy),此时病人的感觉,驱动力,心理活动都很迟钝,行为上表现不讲话,无自主活动,严重病例类似无动性缄默症,但病人能保持警觉并意识到自己的处境。
(5)紧张症:紧张症(catatonia)病人缄默不语,运动明显减少,卧床不动,能保持站或坐的能力,但固定一个姿势而极少变动,见于精神分裂症,应与器质性病变引起的木僵区别。
(6)假昏迷:假昏迷(pseudocoma)表现类似昏迷,不睁眼,不言,不动,对疼痛不躲避,但检查均无异常,这是逃避责任而假装的“昏迷”,并非癔症性昏睡,二者有时不易区别。
散发性脑炎的症状有哪些呢
散发性脑炎属于脑部疾病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生活中可能很多人对于此病并不是很了解,在病症发生的初期可能很难察觉,易耽误病情。今天,为了让大家能够对散发性脑炎这种疾病有一定的了解。小编就散发性脑炎的症状进行了一下详细的讲解,感兴趣的朋友不妨一起来看看。
1.精神障碍型
以情感障碍(情感不稳、淡漠、抑郁、欣快、恐惧)、智能障碍(理解、记忆、计算、判断、联想等能力减退)、思维障碍(缄默、多言、言语零乱及妄想)、行为障碍(动作减少、动作增多、冲动、木僵状态)等常见。精神障碍多与意识障碍(谵妄、错乱、意识模糊)并存。
2.昏迷型
起病后迅速出现严重意识障碍,如不同程度的昏迷或特殊的意识障碍。两侧大脑半球损害者,强表现为去皮质状态和睁眼昏迷;上脑干受损时出现去大脑强直;基底节受损进可出现震颤、舞蹈样作等锥体外系不自主运动;锥体束受损时出现偏瘫或双侧偏瘫。患者可因昏迷而并发肺炎,尿路感染等。
3.类脑瘤型
主要表现为头痛、呕吐、视乳头水肿、瘫痪、部分性运动性癫痫发作等,常伴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这些虽然拟似颅内占位病变的症状,但起病急,病情迅速加重,从起病至症状顶点短者仅数小时,多数均在一个月内;颅内压急剧增高,部分患者可迅速出现颅内压增高危象;头颅CT和MRI检查均可见弥散性脑水肿和脑软化区等。
脑部专家强调说:散发性脑炎属于一种比较严重的疾病,会给患者的正常智力带来很大障碍,严重的患者容易引起精神错乱和昏迷。因此,患上散发性脑炎的患者,为了不给自己的脑部健康带来影响,一定要积极的进行治疗方可,切不可讳疾忌医、延误病情。
脑益血的症状都有哪些
脑溢血的最常见的症状就是说话含糊不清,肢体上会有偏瘫的出现,有些严重的病人还会出现有昏迷,意识不清,或者是出现呕吐的情况,眼睛也会出现一些异常,如,偏盲,眼球转到有困难等,一般会引起患有脑溢血的原因是高血压,有时也会因为情绪不稳定而引起,目前,常见的治疗就是药物的保守治疗,以及手术的治疗这两种,不过对于症状轻的患者,还是推荐保守治疗。
脑溢血最常见的是因为高血压引起来的,病人发病后会出现偏瘫的情况较多,还会有语言上的障碍,如说话不清含糊等,有的病人会出现呕吐甚至是意识不清,昏迷等症状,在治疗上可以用药物保守治疗,一定要使用有效控制血压的药,对一些不适合做药物保守治疗的病人,就需要选择手术的治疗,不过在手术后特别要注意不能食用太咸的食物和含脂肪过高的食物。
脑损伤的分类
1.病理分类:分原发性和继发性脑损伤两类。原发性脑损伤是指伤后立即发生的病理性损害,包括脑震荡、脑挫裂伤。继发性脑损伤是指在原发性脑损伤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病理改变,主要是颅内血肿和脑肿胀、脑水肿。
2.临床分类:近年来以格拉斯哥昏迷分级(glasgow coma scale, 简写g.c.s,表4-12)发展而成的方案用得较多。gcs系对伤者的睁眼、言语和运动三方面的反应进行记分,最高分为15分,最低分为3分。分数越低表明意识障碍程度越重,8分以下为昏迷。
据此,再加上意识障碍的时间因素将病例分为:(1)轻型:g.c.s,13-15分,伤后意识障碍在20分钟以内;(2)中型:g.c.s,9-12分,伤后意识障碍在20分钟至6小时;(3)重型:g.c.s,3-8分,伤后昏迷或再昏迷在6小时以上。此分类简单明了但尚有些不足,故有将生命功能和眼部症状中的主要征象列为指标综合起来确定级别。
防治糖尿病的四种昏迷
在糖尿病的治疗过程中,可因失治误治或生活调理不当出现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昏迷、非酮症高渗性糖尿病昏迷、乳酸性酸中毒昏迷、糖尿病低血糖昏迷四种急危重症,若不及时抢救,会有性命之忧。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昏迷是由于严重的胰岛素缺乏,使脂肪分解加速,脂肪酸在肝脏内氧化产生的酮体大量增加,导致酮体聚积,出现酮症酸中毒。在此基础上出现昏迷的,称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昏迷。多见于突然中断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病人和未经任何治疗的初诊糖尿病人。症见烦渴,多尿,神疲,乏力,纳呆,呕恶,呼吸加深加快而后变浅变慢,呼气中可有烂苹果味,头晕,头疼,甚至休克、嗜睡、昏迷。治疗以补液、使用胰岛素、纠正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平衡失调为主。
非酮症高渗性糖尿病昏迷是指糖尿病患者在严重感染、创伤、血液或腹膜透析、使用利尿剂或肾上腺皮质激素过程中,出现的以严重高血糖、血液高渗状态、脱水、昏迷为临床特征的病症。症见高热烦渴,多饮多尿,神疲乏力,呕恶纳呆,皮肤干燥、弹性降低,唇舌干裂,眼球凹陷,血压下降等脱水表现甚至休克,呼吸浅速,心率加快,头脑昏沉,四肢抽搐,神志恍惚,定向障碍,烦躁或淡漠乃至昏迷,癫痫样大发作,偏瘫失语,偏盲或眼球震颤,病理反射阳性等。治疗以迅速大量补液、使用胰岛素、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防治感染为主。
耳背的治疗偏方
治疗偏方一:党参30克、黑胡椒10克(布包)、白鸽1只(去毛及内脏),加水适量,稍加食盐,小火炖熟,饮汤吃鸽肉,连服5~7天。
治疗偏方二:葱汁适量,滴入耳内2滴。
治疗偏方三:白毛乌骨雄鸡1只、甜酒120毫升,同煮熟食,连服5~6只。
治疗偏方四:耳鸣静,涂于耳屏前听,宫穴及耳垂后翳风穴处。
晚期肝癌的治疗偏方是哪些
晚期肝癌的治疗偏方是哪些?肝癌是现在很常见的一种疾病,这种疾病给患者的生活带来很大的影响,根据调查目前还有很多人不是很了解,治疗这种疾病的方法有很多,那么针对这种疾病的晚期有哪些治疗偏方呢?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治疗偏方1:
干燥鼠妇60克。加水适量,水煎2次,混合后分4次口服,每日1剂。功能为破血利水,解毒止痛,适用于解决肝癌剧痛。
治疗偏方2:
晚期肝癌有哪些治疗偏方?偏方用鸡骨草30克,田螺250克。先用清水养田螺24—28小时,勤换水以去除污泥,取田螺肉洗净,与鸡骨草一起作汤,佐餐食用。能够清热利湿,舒肝止痛,民间常用于黄疸型肝炎、慢性肝炎、脂肪肝、肝硬化和早期肝癌的防治。
治疗偏方3:
治疗偏方如八月札、石燕、马鞭草各30克。每日1剂,水煎服。有疏肝理气,活血解毒等功能,适用于肝痛。
治疗偏方4:
可用偏方活蟾蜍3只,大蒜1枚。将蟾蜍剥去皮,把大蒜捣烂涂在蟾蜍皮上,外敷于痛处。功能:解毒止痛,适用于肝癌疼痛。
看了上述的介绍相信大家对这种疾病也有了一定的了解了,希望通过上述能给大家带来帮助,那么针对这种疾病如果大家还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拨打我们的热线,我们有专业的医生为您解答,最后祝大家身体健康。
意识障碍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1.去皮质综合征(decorticate syndrome) 由于大脑皮质神经细胞大量破坏或变质,功能丧失,皮质下功能相对未受损或得到恢复,此时病人无意识,但有醒睡周期。同时无语言,能睁眼,眼球能转动,四肢肌张力高,有回缩动作和防御动作,有吸吮、咀嚼、握持反射,出现去皮质姿势。常见于昏迷的恢复期,不要误认为病人仍处于昏迷状态。
2. 运动不能性缄默(akinetic mutism) 又称醒状昏迷。脑干上升激活系统部分破坏所致,病人觉醒状态降低,缄默不语,不运动,大小便失禁,但定向反应存在,植物神经反应可正常,疼痛部分消失,仍保留吞咽、咀嚼反射,常有去大脑强直。
3. 闭锁综合征(locked-in syndrome) 脑桥腹侧损害,损及双侧皮质脊髓束和皮质延髓束,使病损以下运动传出功能丧失,此时病人能睁眼闭眼,不能水平运动,能垂直运动,可通过睁闭或眼球垂直运动来回答“是”或“不是”。由于未损及上升激活系统,病人意识并无障碍,但无自发语言,故又称假性昏迷。
4. 持续性植物神经障碍(persistent vegetative disturbance) 大脑皮质、皮质下损害,致病人意识障碍,无语言,无各种活动,并有植物神经功能障碍表现(植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