痴呆如何鉴别诊断
痴呆如何鉴别诊断
一、脑变性病
(一)阿尔采木氏病(Alzheimer’s disease)
早期表现为记忆障碍并日益加重。初起时只有近记忆障碍,定向力不佳,工作效率减低,有错构或虚构,在此基础上痴呆日渐加重,计算力减退,判断力低下,反应迟钝,理解困难,以后出现言语障碍和失语、失用、失认等。行为紊乱,有刻板动物,偶有片断的幻觉和妄想,发病年龄在40~60岁。
(二)匹克氏病(Pick’s disease)
发病年龄多在40~60岁间,女性多于男性,初期突出症状为行为障碍,患者少动懒散,对别人的日常生活如饮食、睡眠、衣着不留意,早期即可有个性改变,也可有记忆障碍。患者失去既往的机智,工作粗心大意,早期即可出现局灶症状,如失用、失读、失写或失认等。智能障碍主要是抽象思维困难,尚有记忆力减退。其痴呆发展较迅速,病程较短,在一个至数年内多因继发生感染或衰竭死亡。
(三)Huntington病(Huntington’s disease)
智能减退的发生通常非常隐袭,首先出现的症状是工作效率降低,对日常事务不能很好地处理。认知缓慢,智能损害和记忆障碍在舞蹈症状出现后立即明显起来,没有失语和失认。集中力和判断力进行性受损,解决问题的始动性差,必算能力,近记忆力,手眼协调能力较差。抑郁症状极常见,亦可有人格障碍,神经症状即为舞蹈样运动,少数患者肌强直也常见。
(四)Parkinson病(Parkinsons’s disease)
临床以震颤、肌强直、运动减少、姿势异常为特征,可伴有人格改变,智力障碍,精神病表现等。其智力障碍的特征为记忆力、理解力、判断力、计算力降低,始动性差,进行智力测验是困难的,一方面与其表现困难有关,另外由于患者体力和精神活动迟缓,也容易造成判断上的错误。
(五)肝豆状核变性(hepatolenticular degeneration)
常有一些精神症状,如情绪异常,智能减退,人格改变及幻觉妄想之类的重性精神病症状。智能障碍出现可早可晚,主要表现注意力不集中,计算、记忆、理解,判断能力减低,以后病情逐渐加重,导致严重痴呆。
(六)皮质—纹状体—脊髓联合变性(cortico-striato-spinal degeneration)
临床表现为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抽搐或肌阵挛发作,智能减退、记忆力、注意力、理解力、判断力、抽象概括思维能力减低,社会适应能力、生活自我照管能力也降低,随着病情的发展,痴呆症状也日趋严重。
二、脑血管病
(一)多发梗塞性痴呆(multiple infarct dementia, MID)
进行性痴呆,反复多次梗塞导致的局灶性神经体征及全身性动脉粥样硬化改变为主,病程多呈阶梯性加重。智能障碍主要为近事记忆的减退及工作能力的下降,尤其对人名、地名、日期及数字最先健忘。患者工作能力的下降,首先表现于效率的降低和向导管主动性。对于脑力工作,如思考、理解均感到迟缓困难。疾病逐渐发展,致使患者的记忆力,理解力和分析综合能力的障碍更加严重,但患者的判断力在相当长的时间无损害,定向力也比较完整,到晚期,患者思维迟钝,联想困难,言语表达能力也出现不同程度的障碍,不仅近事记忆障碍,而且远事记忆也明显障碍,甚至个人日常生活也难于处理。
(二)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subcortical arteriosclerotic
encephalopathy) 又称Binswanger病或慢性皮质下白质脑病。临床表现为进行性发展的痴呆和多种神经局灶体征。精神症状中以隐渐发展的记忆障碍最多见。其他尚有轻度精神错乱、性格改变、淡漠、兴趣减退、妄想、语量贫乏、回答问题缓慢、不切题等。晚期则常出现严重的判断和定向障碍,甚至生活不能自理。所有患者均有慢性进行性痴呆,在1~2个内缓慢发展,可延续达12年久。轻度痴呆有记忆、抽象思维与计算力障碍,伴有或不伴有综合分析能力减退,尚能自理生活;中度者除上述症状外,尚有时间定向障碍,部分丧失社交与自理生活能力;重度者严重定向、记忆、抽象思维、计算与综合分析能力障碍,伴有或不伴有语言障碍,生活不能自理。
(三)短暂性全面遗忘症(transient general amnesia)
是一种起病突然,以发作性的严重记忆障碍为主要临床相的综合征。多数患者于中年后期或老年期起病,男多于女。发作前无任何先兆,患者的记忆结构突然而完全地停止发挥作用,造成患者不能铭记发病当时的经历。随着发作的延续,患者不能记住当时情况的表现更趋明显,同时患者还表现出对发作前的日期、星期甚至年份都有明显的片断的逆行性遗忘。因此也有定向障碍。
(四)血栓性血管炎(thromboangiitis)
又称Buerger氏病。临床表现为缓慢进行的精神活动迟钝及智能日渐衰退。有的还有人格改变及欣快情绪。智能衰退主要以记忆,判断力,社交能力,抽象思维能力的减退较明显。
三、代谢性疾病
(一)甲关旁腺功能减退(hypoparathyroidism)
临床表现为疲乏无力,情绪不稳,易激动及心境改变。有明显的社会退缩,注意力不能持久,记忆力减退,判断力差,如不及时治疗则发展为器质性痴呆,有手足抽搐症,癫痫发作。
(二)肾上腺皮质机能亢进(hyperadrenocorticism)
亦称柯兴氏症。躯体症状及体片为满月脸,水牛背,腹部及大腿皮肤紫纹。还有精神症状及智能减退的表现,患者情感淡漠,软弱无力,记忆力,注意力,判断力及抽象概括思维能力差,随着病情的加重,痴呆也越来越明显。
(三)尿毒症性脑病(uremic encephalopathy)
表现为疲倦无力,迟钝无欲,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能集中,思维贫乏,个性改变,病情加重可出现昏迷,严重痴呆。
(四)慢性肝功能不全(chronic hepatic insufficiency)
其临床表现为注意散漫,记忆力减退及工作效率降低,领会迟钝,反应缓慢,言语减少,以后逐渐发展为昏迷,严重痴呆,如上躯体症状及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较易诊断。
四、颅内感染
(一)散发性脑炎(sporadic encephalitis)
除一些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外,尚有一些精神症状,如意识障碍、幻觉、妄想、情感淡漠,情绪不稳定及运动和行为障碍,智能障碍等。智能障碍可有记忆减退、虚构,注意力涣散,其中以近记忆和机械记忆受累尤重。严重时可发展为重度痴呆。
(二)流行性乙型脑炎(epidemi encephalitis B)
除一些躯体症状及神经系统体征外,尚伴有精神症状,精神萎靡,可有幻觉妄想,有的出现性格改变。智能障碍亦多见,表现为抽象概括能力损害明显,而领会,识记、计算能力等方面较轻。
(三)麻痹性痴呆(dementia paralytica)
麻痹性痴呆是神经系统梅毒中最常见的一类慢性脑膜脑炎,临床表现除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外,在早期常有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易疲劳,思维活动迟缓,思考问题非常费力,理解和判断能力差,并有个性方面的改变。发展阶段表现缺乏责任感,又无信用。记忆力显著减退,从近记忆力逐渐到远记忆力,对简单的计算都不能。此外在抽象概括、理解、推理和判断方面明显受损,晚期痴呆日趋严重,即使很简单的问题也不能理解。言语零星片断,含糊不清,不知所云。对家人不能辨认,情感淡漠等。
(四)艾滋病痴呆综合症(AIDS dementia syndrome)
临床表现无力、倦怠、丧失兴趣、性欲缺失为开始症状,以后出现近记忆障碍,注意障碍,言语迟缓,情感平淡,社会性退缩,定向障碍等。晚期出现明显的痴呆,缄默、截瘫和大小便失禁等。
五、颅内占位性病变
(一)脑肿瘤(brain tumor)
颅脑肿瘤可出现各种不同的表现及不同程度的精神障碍。记忆障碍是最常见的精神症状,早期为近记忆减退或近事遗忘,过去经验的记忆也不能复现,可有柯萨可夫综合征。情感淡漠、无故哭笑,情绪不稳,偶可有欣快。智能障碍表现为计算、理解和判断能力缺损,工作效率低,甚至不能工作,还有人格改变、行为异常、知觉障碍等。
(二)硬膜下血肿(subdural hematoma)
临床表现除其神经症状及体征外,尚有注意力不集中、迟钝、少动、记忆力下降及阵发性精神异常。
六、低氧血症和缺氧血症
(一)肺性脑病(pulmonoencephalopathy)
临床表现神志淡漠、肌肉震颤、嗜睡、昏睡、记忆力、注意力、领悟力、理解力降低,并有定向障碍,也可有重性精神病的部位症状。
(二)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
临床表现除其躯体症状与体征外,尚有注意力涣散,情绪不稳,疲乏无力,易激动,失眠,记忆减退,理解力、判断能力差等症状。
七、营养缺乏性脑病
(一)硫胺缺乏(athiaminosis)
临床表现意识模糊,共济失调和眼肌麻痹。还表现主动性言语和动作减少,无精打采。说话内容前后矛盾,逻辑障碍,理解力差,反应能力减退,知觉能力下降,记忆紊乱。定向障碍,注意力不集中等。
(二)烟酸缺乏(anlacinosis)
又称糙皮病。临床表现疲乏无力,失眠,心悸,记忆力下降,情绪不稳,易激惹,个性改变,定向障碍,错构,虚构,后期精神活动逐渐衰竭,缓慢地达到痴呆状态。
(三)叶酸缺乏(folic acid deficiency)
临床表现疲倦,无力,头昏,头晕,易激惹,健忘,失眠,精神迟钝,情感反应淡漠,始动性障碍,精力不足,言语减少等。
(四)维生素B12缺乏(vitamin B12deficency)
临床表现感觉和运动异常,有些患者表现兴奋,易激惹,偏执状态,发作性定向随意,进行性痴呆。
八、中毒性疾病
(一)一氧化碳中毒(carbon monoxide poisoning)
临床表现头晕、头痛、疲乏、效率和自控能力下降,可有失语、失用、失认等症状,也可有淡漠,精神迟钝,记忆力下降,定向障碍,虚构等症状。
(二)铅中毒(lead poisoning)
临床表现入睡困难、易醒、多梦、情绪焦虑易激惹,常有基础体温低、脉搏、血压偏低的“三低”症状。慢性中毒者表现记忆力下降,疲乏无力,性格改变,反应迟钝,淡漠或激动越不安等症状。
(三)汞中毒(mercury poisoning)
临床表现失眠、多梦、记忆力下降。情绪紧张,易波动和激惹,易发生口吃,缺乏信心,工作能力下降,理解力,判断力,抽象概念思维能力降低。
(四)慢性有机磷农药中毒(chronic organophosphorus pesticide poisoning)
临床表现头痛、头晕、记忆力障碍,注意力不能集中,失眠、多梦,情绪低沉或焦虑易激动,疲乏无力,理解力、判断力差。
九、颅脑外伤
(一)拳击员痴呆(demenia pugilistica)
临床表现头痛,头晕,情绪不稳,注意力不能集中,记忆力下降,理解力、判断能力差,工人效率低等。
(二)其他脑外伤(other brain injury)
临床表现从轻者记忆力下降、头晕、注意力不能集中,到严重痴呆状态,表现呆滞、淡漠、缺乏主动性、思维迟钝、理解判断力减退、记忆力差、情绪不稳等。
十、其他
(一)类肉瘤病(sarcoidosis)
又称结节病。临床表现一些神经系统症状的体征,还表现记忆困难,人格改变,情感淡漠,判断力缺乏,进行性忽视个人卫生,急性躁动不安和幻觉所致的后遗性痴呆。
(二)正常压力脑积水(normal pressure hydrocephalus)
临床表现为渐进性精神活动衰退,步态不稳,小便失禁,近事遗忘淡漠,思维缓慢,言语动作减少,情绪反应亦减退,病情逐渐加重,其记忆、计算、定向日趋减退,以至痴呆,最后昏迷死亡。
如何正确诊断脑血管硬化
【诊断标准】
(1)有脑动脉硬化的症状和体征,而初发于45岁以上者。
(2)排除了颅内肿瘤、炎症、中毒、外伤等原因。
(3)有高血压史,特别是Ⅱ期以上的高血压。
(4)有眼底动脉硬化的表现。
(5)心血管系统及其他部位具有某些动脉硬化者:冠状动脉硬化的临床和心电图改变,主动脉硬化的X线征,颈动脉、锁骨下动脉杂音,桡、颞、足背动脉硬化征。
【鉴别】
(1)神经衰弱
脑动脉硬化症早期可有类似神经衰弱的症状。但其特点是发病年龄在40~50岁以后,一般没有明显的精神因素。临床表现以情感脆弱、远近记忆力减退为突出与神经衰弱者不同。此外,表现思维活动迟钝、工作能力下降也较显著。眼底视网膜动脉、外周动脉(桡动脉、颞浅动脉)以及心肾动脉的硬化,血脂增高均为诊断本病的有力根据。其鉴别列表如下。
(2)高血压病时的精神障碍
本病与高血压病的精神障碍的鉴别,详见前一节。
(3)老年性痴呆及早老性痴呆
本病后期出现明显的痴呆症状时,应与老年性痴呆和早老性痴呆相鉴别。老年性痴呆的发病年龄较晚,一般在60岁以后,虽然病程发展缓慢,但无明显波动性,而且疾病早期即表现出自知力不完整,并伴有性格的改变。早老性痴呆的病人,其语言障碍以及痴呆的程度均较脑动脉硬化症时的精神障碍为重,而且性格的改变也较明显,病人多无自知力。
(4)其他
本病的痴呆状态,应与麻痹性痴呆相鉴别。具有明显的焦虑、抑郁情绪时,应与更年期忧郁症及抑郁症相鉴别。伴有癫痫发作时,应与原发性癫痫或其他症状性癫痫相鉴别。某些局灶性症状较突出且呈进行性发展的脑动脉硬化性精神病病人应与颅内占位性病变(肿瘤及脑寄生虫病)相鉴别。
该病诊断的要点在于疾病本身的临床症状特点、神经系统体征及特殊检查(如血、脑脊液华氏反应、眼底检查、脑电图、脑超声波、脑血管造影、脑CT检查等)。结合本病所表现的逐渐加重的记忆减退和工作效率降低、较长久的保持人格特征及自知力等临床特点加以鉴别。
酒精中毒如何鉴别诊断
鉴别诊断包括:
一、急性中毒,主要与引起昏迷的疾病相鉴别,如镇静催眠药中毒、一氧化碳中毒、脑血管意外、颅脑外伤等。
二、戒断综合征,主要与精神病、癫痫、窒息性气体中毒、低血糖症等相鉴别。
三、慢性中毒智能障碍和人格改变,应与其他原因引起的痴呆鉴别。
肝病、心肌病、贫血、周围神经病,也应与其他原因的有关疾病相鉴别。
阿尔茨海默病诊断
1.实验室检查,作为痴呆症评估内容的一部分,是确定痴呆症病因和老年人中常见并存疾病所不可或缺的检查项目。甲状腺功能检查和血清维生素B12水平测定是确定痴呆症其他特殊原因的必查项目。还应进行下列检查:全血细胞计数;血尿素氮、血清电解质和血糖水平测定;肝功能检查15。当病史特征或临床情况提示痴呆症的原因可能为感染、炎性疾病或暴露于毒性物质时,则还应进行下列特殊实验室检查:如梅毒血清学检查、血沉、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检查或重金属筛查。
2.酶联免疫吸附(ELISA)夹心法检测AD患者脑脊液tau蛋白、AB蛋白,生化检测CSF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5-HT等神经递质及代谢产物水平的变化。
3.脑CT 在弥漫性脑萎缩的CT诊断中,颞叶和海马萎缩、下角扩大(横径>7.7mm)有助于AD病人与正常脑老化的鉴别。脑CT可排除如由脑积水、慢性硬膜下血肿、脑肿瘤和脑梗死等所致与AD相似的痴呆等症状和临床病程的器质性脑病。AD于早期其脑CT可能正常。AD是海马型痴呆,尸检和CT可见海马萎缩。海马萎缩与早期记忆损害有关,这预示可能发生AD。因此,CT示海马萎缩可作为早期诊断的标志。
4.脑电图 AD病人的脑电地形图中,delta及theta功率弥漫性对称性增强,alpha功率在大部分区域下降。
5.神经心理学及量表检查 对痴呆的诊断与鉴别有意义,常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韦氏成人智力量表、临床痴呆评定量表和Blessed行为量表等,神经心理测试可确定记忆、认知、语言及视空间功能障碍的程度,建立痴呆的诊断,Hachinski缺血积分量表用于与血管性痴呆的鉴别。
老年痴呆如何检测更准确
老年痴呆如何检测:
临床诊断
1.根据病史及精神检查其主要临床相为痴呆综合征。
2.起病缓慢,呈进行性,可有一段时间不恶化,但不可逆。
3.病程在四个月以上。
4.通过神经系统检查及脑电图、ct检查排除脑动脉硬化及其他原因引起的痴呆。
检查检验
脑电图检查,第一阶段多数正常。第二阶段可见到慢波明显增多,第三阶段可见到全面的慢波,为重度异常。rn脑部ct检查,第一阶段多数正常。第二阶段可见到脑室增大及脑沟变宽等异常,也有少数病人检查结果正常。第三阶段ct检查结果为全面的脑萎缩。
所需检查
ad患者的脑电图变化无特异性。ct、mri检查显示皮质性脑萎缩和脑室扩大,伴脑沟裂增宽。由于很多正常老人及其他疾病同样可出现脑萎缩,且部分ad 患者并没有明显的脑萎缩。所以不可只凭脑萎缩诊断ad。spect和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可显示ad的顶-颞叶联络皮质有明显的代谢紊乱,额叶亦可能有此现象。ad病因未明,目前诊断首先主要根据临床表现作出痴呆的诊断,然后对病史、病程的特点、体制检查脊神经系统检查、心理测查与辅助检查的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排出其他原因引起的痴呆,才能诊断为ad。
在我国心理测查包括一些国际性的测试工具。最常用的有建议只能状态检查,是一个非常简单的测试工具。此外,阿尔茨海默病评定量表亦是国际通用的测试工具。在鉴别诊断方面,应注意与血管性、维生素b缺乏、恶性贫血、神经梅毒、正常压力脑积水、脑肿瘤以及其他脑原发性病变如匹克病和帕金森病所引起的痴呆相鉴别。此外, 亦要注意与抑郁症导致的假性痴呆及谵妄相鉴别。
老年痴呆如何检测?上述几方面是专家给出的分析,希望得到大家的重视和关注,当然老年痴呆危害及其严重,想要彻底降低疾病危害的发生,大家在把握了老年痴呆如何检测之后,还需积极咨询相关专家的建议。
老年精神障碍的治疗方法
治疗方法:
老年性痴呆的鉴别诊断 老年性痴呆还应与老年抑郁症性假性痴呆鉴别。老年抑郁症的某些表现与器质性痴呆很相似。在情绪低落的基础上,呈现精神运动性迟钝,对环境兴趣减少,注意不集中,有明显近记忆减退。由于衰老,患者体重减轻,行为懒散,生活不能自理,步行时战战兢兢,跨步艰难,给人以强烈的痴呆印象。患者多诉述其躯体不适,而忽略其情感体验,容易导致误诊。一般情况睛,内源性抑郁症起病较急,病程较短,仔细询问病史常能发现明显的抑郁症状,患者有痛苦的内心体验,而无记忆和智能的显著衰退。有情感障碍的家族史,以及抗抑郁治疗有效,对抑郁症的诊断很有帮助。
此外,正常压力脑积水、额叶肿瘤、麻痹痴呆、B族维生素缺乏、症状隐蔽的脑梗塞等器质性痴呆也应通过仔细询问病史和相应的实验检查,加以排除。若无颅内占位病变或颅压增高,脑脊液应列入常规检查;脑超声波,脑电图均有利于发现局灶性病变。在无CT检查条件时,放射性核素脑扫描,气脑造影,脑血管造影,仍可对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重要帮助。
老年性精神障碍的处理 宜采取以下综合措施:①良好的家庭照顾;②舒适的休养环境;③支持性心理治疗;④鼓励参加文娱治疗活动;⑤保证足够的营养;⑥预防感染等躯体合并症和走失等意外;⑦合理的药物治疗。对激动不安,有幻觉、妄想的患者可使用舒必利、奋乃静、氟哌啶醇或氯丙嗪等抗精神病药物。为了夜间镇静,可加用水合氯酫、异丙嗪、安定或氯硝基安定等。有情绪抑郁或焦虑者,可分别采用阿米替林、丙咪嗪、多虑平或安定等抗抑郁或抗焦虑药物。延缓衰老过程,改善记忆和智力的特效药物,仍在探索之中。血管扩张药、抗凝血药、高效维生素、中枢神经兴奋药、核糖核酸、卵磷脂、氢化麦角碱、脑复新、氯酯醒、高压氧等均曾试用于老年性痴呆患者,其疗效尚难肯定。
老年痴呆症如何诊断鉴别
老年痴呆症是老人疾病的一种,怎么鉴别家中老人到底得没得老年痴呆?可以从下面几点来观察,有一些老人会对最近的事记忆稍好,但是执行能力差,有时像个傻子。有时会情感失控、不爱主动的去做事情,冲动行为减退,不适当的待人接物和礼仪举止,有时怒,有时喜,不停地把能拿到的可吃或不可吃的东西放入口中试探,食欲增大,老是爱模仿别人的行为等,记忆力减退较轻。出现轻度的不认人现象,认知功能减退,自发性活动减少,情感反应慢、记忆力差,不记事等,有时显的特别的焦虑、想打人,想法特别。有时还会尿床尿裤子等,这些都是初期的老年痴呆症表现。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的时候还有一些老人会爱忘事,刚做过的事情就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了,忘的一干二净,给他提示也不能回忆起来,有是还会有一些算数、该做和不该做方面的人格障碍,这些现象在正常老年人中都是不常见的。有些老人会经常性的抑郁,给别人说事情是感觉很难过,情绪很低落的感觉,对事物也缺乏兴趣,对什么该高兴的事也没有高兴的感觉,还老是觉得自己好像是范了什么错,自己很是无用,也不爱吃饭,没有食欲,体重明显减轻,经常性睡不着觉,有悍则睡眠过度,活动量开始减少,不爱参加活动,稍一活动就感到累的不行,或体力下降,难以集中思维,变得优柔寡断,反复想到死亡或者老想着自杀,这是一种明显的抑郁症的症状。
人年纪大了,病也多了,若得了痴呆症,就会带来很多的麻烦事儿,老人患病了就需要家人的陪伴,有人照顾,但是现实中却不尽然,很多人都没有时间跟精力全身心的去照顾老人,都有自己的家庭和事业,顶多也就是花钱雇人照顾,所以,人老了,一定要了解预防这种痴呆症的方法,有效的进行平时多锻炼、多运动,让老年病得到避免、减轻、控制和杜绝。
老年痴呆症的鉴别诊断
鉴别诊断老年痴呆症与痴呆
老年痴呆症是由神经退行性变、脑血管疾病、颅内感染、脑外伤、脑肿瘤、代谢性疾病等疾病所导致的一组症候群,其主要表现为认知力和记忆力不断恶化,日常生活能力进行性减退,并有各种神经精神症状及行为障碍。老年痴呆症只在老年人中发病,病情为进行性发展,最终将导致患者死亡。老年痴呆症是导致老年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发生时应该进行积极的治疗,改善预后。
痴呆是指由精神原性的或脑损害的疾病,如脑组织变性、脑血管疾病、颅内感染、脑肿瘤等疾病,这与能引发老年痴呆症的疾病相同,其临床表现主要为智力下降,如记忆力下降、学习能力下降等,与老年痴呆症有一些相同之处。但痴呆可以任何成年人中发生,病情可进行性发展或是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停止恶化,不一定会导致患者死亡。对于一些痴呆患者,通过一定的治疗,病情是可以得到好转的。
鉴别诊断老年性痴呆与血管性痴呆
老年性痴呆的病因尚未明确,可能与遗传及环境因素有关。以记忆力减退为主要症状,并伴有判断力、定向力、综合分析能力、及辨别能力的降低;患者可出现精神及行为异常表现,如情感淡漠、抑郁、焦虑不安、无目的徘徊、突发尖叫、举止不得体等,并伴有失眠及攻击行为;病变严重时,患者仅存片段记忆,并伴有大小便失禁及肢体僵直,导致日常生活完全不能自理。
血管性痴呆主要是由脑血管病变引起,如动脉粥样硬化、脑梗死、高血压脑病等。症状具有波动性,病初以“脑衰弱综合征”为主要表现,如持续性头痛、眩晕、肢体麻木、睡眠障碍、耳鸣等,可伴有记忆力轻度受损;中后期以神经精神症状为主,如情感脆弱而哭笑无常、发音不清、吞咽困难、幻觉等,并伴有尿失禁及肌麻痹。
鉴别诊断老年痴呆与老年抑郁症
抑郁症常以情绪低落、失眠、食欲不振、对生活无兴趣为主要症状,并同时有许多身体不适,如全身无力、头晕、心慌等。常有自杀企图。痴呆病人虽然也可有抑郁情绪,但主要表现为记忆障碍,定向力不佳。
痴呆患者会尽自己的能力回答问题,简单的题目可能做对,但较复杂的则不会,做错了也自认为是对的。而抑郁症患者则无兴趣做这些题目,不主动回答问题,对患者劝说后,可能做一些题目,测查的结果分数很低,但可以发现,一些难度较大的题目回答正确,反而简单的题目常回答错误。
鉴别诊断良性老年性遗忘与老年痴呆症
良性老年性遗忘发病机理是生理性增龄过程;非进行性病程(持续多年不会明显加重,一般认为4~5年内无进展者大致确定为正常老化);主要症状是记忆力减退,不能回忆细节和近事遗忘;无定向力障碍、无社会活动障碍、无人格改变、无幻觉和妄想;自知力良好,能意识到自己的记忆问题,并认为不会发展为痴呆。
老年痴呆的发病机理是脑病病理性过程;进行性病程;主要症状是记忆力减退,不能回忆既往学过的东西和学习新东西的能力受损,同时伴有智力障碍;有定向力障碍、有社会活动障碍、有人格改变、有幻觉和妄想;自知力有障碍。
怎么鉴别诊断酒精中毒
酒精中毒,无疑是饮酒造成的,酒精中毒其实也就是我们俗称的醉酒,酒精在医学上也叫做乙醇,对人体中枢神经系统会产生抑制作用,一旦严重,就会导致酒精中毒,而中毒的患者常常会呼吸、心跳抑制而死亡,所以是一种比较严重的疾病,那么,一般酒精中毒鉴别诊断怎么做呢?
其实酒精中毒一般是因为遗传、身体状况、心理、环境和社会等诸多因素导致的,但一般就个体而言,差异较大,遗传被认为是起关键作用的因素。而一般在进行诊断的时候,多是需要从实验室检查上开始。
方法1.
血清乙醇浓度:急性中毒时呼气中乙醇浓度与血清乙醇浓度相当。
方法2.
动脉血气分析:急性中毒时可见轻度代谢性酸中毒。
方法3.
血清电解质浓度:急慢性酒精中毒时可见低血钾、低血镁和低血钙。
方法4.
血清葡萄糖浓度:急性酒精中毒时可见低血糖症。
方法5.
肝功能检查:慢性肝病时可见肝功能异常。
方法6.
心电图检查:可见心律失常如心肌损害。
而在进行鉴别诊断的时候,一般包括急性中毒,主要是与引起昏迷的疾病相鉴别,如镇静催眠药中毒一氧化碳中毒、脑血管意外、颅脑外伤等。戒断综合征,主要与精神病、癫痫窒息性气体中毒、低血糖症等相鉴别。慢性中毒智能障碍和人格改变,应与其他原因引起的痴呆鉴别。肝病心肌病、贫血、周围神经病也应与其他原因的有关疾病相鉴别。
如何正确诊断脑血管硬化
脑动脉硬化病程较长,但是虽然长期患病,但病人性格特征保持完整,自知力也较良好。体格检查多有眼底动脉或全身动脉硬化。血液检查可发现血胆固醇、血脂高于正常范围。脑血流图也往往显示脑动脉硬化的图形。上述各点可作为诊断本病的根据。此外,脑CT头部断层扫描,也可显示脑沟变宽、脑室扩大。
【诊断标准】
(1)有脑动脉硬化的症状和体征,而初发于45岁以上者。
(2)排除了颅内肿瘤、炎症、中毒、外伤等原因。
(3)有高血压史,特别是Ⅱ期以上的高血压。
(4)有眼底动脉硬化的表现。
(5)心血管系统及其他部位具有某些动脉硬化者:冠状动脉硬化的临床和心电图改变,主动脉硬化的X线征,颈动脉、锁骨下动脉杂音,桡、颞、足背动脉硬化征。
【鉴别】
(1)神经衰弱
脑动脉硬化症早期可有类似神经衰弱的症状。但其特点是发病年龄在40~50岁以后,一般没有明显的精神因素。临床表现以情感脆弱、远近记忆力减退为突出与神经衰弱者不同。此外,表现思维活动迟钝、工作能力下降也较显著。眼底视网膜动脉、外周动脉(桡动脉、颞浅动脉)以及心肾动脉的硬化,血脂增高均为诊断本病的有力根据。其鉴别列表如下。
(2)高血压病时的精神障碍
本病与高血压病的精神障碍的鉴别,详见前一节。
(3)老年性痴呆及早老性痴呆
本病后期出现明显的痴呆症状时,应与老年性痴呆和早老性痴呆相鉴别。老年性痴呆的发病年龄较晚,一般在60岁以后,虽然病程发展缓慢,但无明显波动性,而且疾病早期即表现出自知力不完整,并伴有性格的改变。早老性痴呆的病人,其语言障碍以及痴呆的程度均较脑动脉硬化症时的精神障碍为重,而且性格的改变也较明显,病人多无自知力。
(4)其他
本病的痴呆状态,应与麻痹性痴呆相鉴别。具有明显的焦虑、抑郁情绪时,应与更年期忧郁症及抑郁症相鉴别。伴有癫痫发作时,应与原发性癫痫或其他症状性癫痫相鉴别。某些局灶性症状较突出且呈进行性发展的脑动脉硬化性精神病病人应与颅内占位性病变(肿瘤及脑寄生虫病)相鉴别。
该病诊断的要点在于疾病本身的临床症状特点、神经系统体征及特殊检查(如血、脑脊液华氏反应、眼底检查、脑电图、脑超声波、脑血管造影、脑CT检查等)。结合本病所表现的逐渐加重的记忆减退和工作效率降低、较长久的保持人格特征及自知力等临床特点加以鉴别。
老年痴呆患者的鉴别诊断
1、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 仅有记忆力障碍,无其他认知功能障碍,如老年性健忘,人类的单词记忆,信息储存和理解能力通常在30岁达到高峰,近事和远事记忆在整个人生期保持相对稳定,健忘是启动回忆困难,通过提示回忆可得到改善,遗忘是记忆过程受损,提示也不能回忆,老年痴呆患者还伴有计算力,定向力和人格等障碍,这在正常老年人很少见。
2、抑郁症 DSM-Ⅳ提出抑郁症状包括抑郁心境,诉说情绪沮丧,对各种事物缺乏兴趣和高兴感,有罪或无用感,食欲改变或体重明显减轻,睡眠障碍如失眠或睡眠过度,活动减少,易疲劳或体力下降,难以集中思维或优柔寡断,反复想到死亡或自杀,临床诊断抑郁心境至少要有一个症状,诊断重度抑郁要有5个以上症状,持续超过2周。
阿尔茨海默病诊断
1.实验室检查,作为痴呆症评估内容的一部分,是确定痴呆症病因和老年人中常见并存疾病所不可或缺的检查项目。甲状腺功能检查和血清维生素B12水平测定是确定痴呆症其他特殊原因的必查项目。
还应进行下列检查:全血细胞计数;血尿素氮、血清电解质和血糖水平测定;肝功能检查15。当病史特征或临床情况提示痴呆症的原因可能为感染、炎性疾病或暴露于毒性物质时,则还应进行下列特殊实验室检查:如梅毒血清学检查、血沉、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检查或重金属筛查。
2.酶联免疫吸附(ELISA)夹心法检测AD患者脑脊液tau蛋白、AB蛋白,生化检测CSF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5-HT等神经递质及代谢产物水平的变化。
3.脑CT 在弥漫性脑萎缩的CT诊断中,颞叶和海马萎缩、下角扩大(横径>7.7mm)有助于AD病人与正常脑老化的鉴别。脑CT可排除如由脑积水、慢性硬膜下血肿、脑肿瘤和脑梗死等所致与AD相似的痴呆等症状和临床病程的器质性脑病。
AD于早期其脑CT可能正常。AD是海马型痴呆,尸检和CT可见海马萎缩。海马萎缩与早期记忆损害有关,这预示可能发生AD。因此,CT示海马萎缩可作为早期诊断的标志。
4.脑电图 AD病人的脑电地形图中,delta及theta功率弥漫性对称性增强,alpha功率在大部分区域下降。
5.神经心理学及量表检查 对痴呆的诊断与鉴别有意义,常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韦氏成人智力量表、临床痴呆评定量表和Blessed行为量表等,神经心理测试可确定记忆、认知、语言及视空间功能障碍的程度,建立痴呆的诊断,Hachinski缺血积分量表用于与血管性痴呆的鉴别。
酒精中毒诊断鉴别
诊断
根据病史、临床症状表现和实验室检查资料可以诊断。
鉴别诊断
一、急性中毒,主要与引起昏迷的疾病相鉴别,如镇静催眠药中毒,一氧化碳中毒,脑血管意外,颅脑外伤等。
二、戒断综合征,主要与精神病,癫痫,窒息性气体中毒,低血糖症等相鉴别。
三、慢性中毒智能障碍和人格改变,应与其他原因引起的痴呆鉴别,肝病,心肌病,贫血,周围神经病,也应与其他原因的有关疾病相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