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的皮肤信号
糖尿病的皮肤信号
(1)红色面孔:有人调查150例糖尿病患者,大多数面色较红。
(2)皮肤疱疹:酷似灼伤性水疱,壁薄,内含透明浆液,疱周无红晕,好发于指、趾、手足的背部或底部边缘。单个或多个出现,数周内自愈,但可反复出现。
(3)颈部毛囊炎:后颈枕部出现脓头痱子样的炎症,触痛,如不及时治疗,可发展为小疖子或蜂窝织炎。脓液排除后可愈合,但常此起彼伏,反复发生。
(4)瘙痒难忍:部分糖尿病人可发生全身或局部皮肤干燥脱屑,剧烈瘙痒。妇女患者以阴部瘙痒更多见。
(5)感觉异常:四肢皮肤麻木,常有灼热感、蚁走感,行走时有踏棉垫感。有的人手足及四肢剧烈疼痛,穿衣裤、盖被时可加重疼痛。
(6)出汗反常:多汗(多见上肢和躯干)或少汗(多见下肢),甚至有的患者大汗淋漓。
(7)足部坏疽:患者足部疼痛,温觉消失,干燥易裂,发生溃疡,创口化脓、坏死、愈合困难,甚至发生足穿孔症。
(8)黄色瘤:四肢屈侧、臀、颈、膝等处皮肤可见到成群突发的黄橙色小结节或小丘疹,周围绕以红晕,有瘙痒的感觉。
糖尿病皮肤病的鉴别诊断
青红肤色:青红可能由鱼类引起的组胺中毒。由于虾、蟹、鳝鱼等动物死后,体内蛋白质迅速分解,产生大量的组胺。食用这些水产品,会使人体血液中的组胺含量增加,食用不当或过敏者面部甚至周身肤色就会呈现青红色,周身不适,有时还伴有头痛和奇痒。
全身皮肤充血:全身皮肤充血指全身皮肤毛细血管扩张,扩张的血管多为小静脉或小动脉,在皮肤上出现红丝状、网状或星状损害。使得全身皮肤充血,红肿。
青红丘疹:卡波西肉瘤皮肤损害为红色、紫红色、淡蓝黑、青红丘疹或斑块,逐渐增大融合成大的斑块、结节,结节质硬如橡皮。
肤色赤红:人的肤色是由种族、遗传等先天因素决定的,与毛细血管的分布、色素的多少、皮下脂肪的薄厚密切相关。正常人的肤色应是红润而有光泽的。但血液循环不好,或心脏、肝脏及肠出现问题,饮食不当会使人肤色赤红。
糖尿病皮肤病的病因
糖尿病皮肤病变的发病机理是以微血管病变为主的多因素的病理过程,而高血糖不过是多种代谢紊乱中的明显标志之一。从以下两个方面讨论:
(1)血管病变
多数糖尿病性皮肤病的发病机理可归纳为微血管病和组织局部缺血。许多学者对全身小血管,特别是视网膜和肾脏的小血管的研究表明,微血管的严重程度与血糖升高的程度、病程的长短及临床严重程度并无直接关系,这被认为是多种因素的作用。
(2)生化反应
皮表的生化变化对皮肤易发生多种感染起重要作用。另一方面,有人观察糖尿病患者皮肤上的细菌数并不比正常人高,相反,有些细菌还明显减少,因而认为糖尿病患者易受细菌感染主要由于菌群平衡失调,而不是组织中糖分增加之故。
糖尿病皮肤溃烂怎么护理
首先,要注意伤口的卫生,处理的不好的话容易发炎,滋生细菌,但是溃烂的地方要细细地护理,要用泡过温水的毛巾,轻轻地按压溃烂的地方,达到清洁的目的。希望你一定要注意了哦。
然后就是要注意你的饮食了,皮肤溃烂了饮食上一定要以清淡为主,不能吃辛辣油腻的食物,这类食物刺激性比较大,吃多了也容易让你的伤口发炎,所以要多吃清淡的食物,助消化,助排毒。
最后就是,待伤口结痂的时候,你可以去医院咨询一下医生,让医生给你推荐一些消炎杀菌的药涂抹伤口,每天坚持擦一擦,也能让你的病情快点好起来,但是不要自己胡乱用药哦,否则会带来麻烦的,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
罹患糖尿病怎么提前知晓
皮肤瘙痒
由于早期糖尿病患者皮肤是细菌和真菌滋生之地,患者还会出现皮肤干燥、瘙痒等症状,女性患者主要是阴部瘙痒,挠抓伤了皮肤组织以后还会发生其他感染。
毛囊炎
早期糖尿病患者体内的血糖浓度已经比正常人高,皮肤组织的含糖量也高,容易滋生细菌和真菌,发生感染,其中最常见的是毛囊炎。皮肤上会出现痱子样的炎症。这些痱子样的小疙瘩里面有脓液,触摸时会痛,把脓液排出后会愈合,但会反复发作,此起彼伏。如果不及时处理,会引起毛囊周围炎,又叫做疖。
出汗多
由于糖代谢障碍,神经功能紊乱,交感神经兴奋,汗腺分泌异常,糖尿病患者皮肤潮湿多汗,动不动就汗流浃背。这可能是神经病变的前兆,是糖尿病的并发症,患者应给予足够重视。
感觉异常
四肢的皮肤时有麻木灼热感,也有人四肢疼痛,穿衣服和盖被子的时候疼的更厉害。长期高血糖可引起神经系统并发症,但有些患者出现感觉异常后仍然不知道自己有糖尿病。
皮肤疱疹
糖尿病人身体抵抗力弱,皮肤容易感染。有的患者皮肤上会长水疱,里面有透明的浆液,多出现在手脚上。虽然水疱几周内就可愈合,但会反复出现。
另外,黄色结节、面色发红等也是糖尿病发出的皮肤“信号”,但这些在临床中不多见。王尧主任医师提醒,如果发现皮肤出现以上异常,应及时到正规医院进行糖尿病筛查,及早治疗,以防出现严重并发症。
糖尿病脚烂早期信号
糖尿病烂脚也就是我们医学上讲的糖尿病足,指的是有糖尿病病史的病人,由于血糖控制不好导致了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比如伴有双下肢动脉的狭窄,供血供氧的不足,另外伴有神经病变,对于温度、疼痛感觉不灵敏,容易烫伤或者受外伤,另外糖尿病的病人免疫力低下容易感染,当这三个因素合在一起就容易发生糖尿病足,这也就是糖尿病烂脚的前兆。
糖尿病恶化的症状 皮肤疼痛
控制血糖是预防和治疗糖尿病皮肤问题的第一步。当糖尿病影响你的皮肤,引起皮肤疼痛或糖尿病皮疹时,这是一个迹象,你的血糖水平过高了。
糖尿病皮肤痒用什么药
1、抗过敏药
如苯海拉明、西替利嗪。
2、营养神经药物
如甲钴胺、维生素B1,维生素B6。
3、改善微循环药物
如胰激肽原酶。
为了保护皮肤,糖尿病患者应该小心保养皮肤,例如可使用滋润液,滋润皮肤以免皮肤过度干燥。确保血糖在正常范围引起皮肤瘙痒的原因很多,对于经常性患者,应考虑到患糖尿病的可能。发现有瘙痒症状,特别是一些中老年人,如果皮肤瘙痒久治不愈的,应尽快到医院检查,以便明确病因,对症治疗。
糖尿病皮肤溃烂怎么护理
首先,要注意伤口的卫生,处理的不好的话容易发炎,滋生细菌,但是溃烂的地方要细细地护理,要用泡过温水的毛巾,轻轻地按压溃烂的地方,达到清洁的目的。希望你一定要注意了哦。
2 然后就是要注意你的饮食了,皮肤溃烂了饮食上一定要以清淡为主,不能吃辛辣油腻的食物,这类食物刺激性比较大,吃多了也容易让你的伤口发炎,所以要多吃清淡的食物,助消化,助排毒。
3 最后就是,待伤口结痂的时候,你可以去医院咨询一下医生,让医生给你推荐一些消炎杀菌的药涂抹伤口,每天坚持擦一擦,也能让你的病情快点好起来,但是不要自己胡乱用药哦,否则会带来麻烦的,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
皮肤上的肝病信号
No.1 皮疹
感染了病毒性肝炎,有1/5--1/3的人可以发生皮疹。常见的有红斑、斑丘疹。这些症状往往在黄疸或其他症状出现前1--6周就能出现。皮疹有的像猩红热病人出的疹子,有的是过敏性紫癜,有的是神经血管性水肿。
No.2 荨麻疹
感染了肝炎病毒以后,有人会出现急慢性的荨麻疹,而且反复发生。严重的可伴有高热、腹痛等全身症状。这种荨麻疹与一般的“鬼风疙瘩”不同,不易消退,持续时间也比较长。
No.3 指甲改变
肝炎病人指甲俗称“白甲”,它弥漫性发白,有时仅在指甲前端残留粉红色。
No.4 毛发改变
有些肝炎病人的头发变细。胡子、腋毛和阴毛也会减少。这与病人血液中的雌激素水平升高有关。
No.5 皮肤瘙痒
全身性的皮肤瘙痒。大部分是持续性的,特别是有黄疸的人,症状在黄疸出现前数月或出现后一年发生。
掉牙是糖尿病信号吗
近日,美国《网络医学博士》网站专门撰文,教糖尿病人怎样保持口腔健康,重拾健康笑脸。
控制血糖。饮食健康,合理运动,正确用药有利于血糖控制;高血糖损害口腔健康,可导致口腔干燥、牙龈疾病、细菌真菌感染。口腔感染后血糖更不易控制,而保持口腔健康有利于控制血糖。
定期看牙医,检查口腔卫生状况,每年至少2次。当出现牙龈肿痛、出血、牙齿松动、口腔干燥,就要就医;定期检查、专业洗牙对口腔健康非常重要,也有益血糖控制。
去除牙菌斑。混有食物残渣、细菌等的黏性斑块不易清除,时间越长危害越大,斑块内所含细菌常常引起牙龈炎症,而高血糖使这种情况更加恶化。
每天至少刷牙2次,每次2—3分钟。保持牙刷与牙龈成45度角,动作要轻柔,刷牙要全面,牙龈与舌头也要刷一刷。
经常使用牙线。牙刷不及之处,可用牙线帮忙清理牙缝间的斑块等污垢。
护好假牙。假牙松动或维护不好,常可致牙龈炎症。及时清洁假牙能减少感染风险。
戒烟。各种烟草均有害口腔健康。糖尿病人吸烟,可致牙龈退化、受损,牙齿骨质丢失,进而牙齿脱落,危害甚大。糖尿病人戒烟,非常必要。
需要手术时做好准备。告知医生糖尿病病情,血糖控制的好,术后感染风险小,伤口愈合也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