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斑狼疮的诊断标准
红斑狼疮的诊断标准
红斑狼疮的诊断标准具体如下:
1、颊部红斑固定红斑,扁平或高起,在两颧突出部位
2、光过敏对日光有明显的反应,引起皮疹,从病史中得知或医生观测到
3、口腔溃疡经医生观测到的口腔或鼻咽部溃疡,一般为无痛性
4、关节炎非侵蚀性关节炎,累及2个或更多的外周关节,有压痛,肿胀或积液
5、肾脏病变尿蛋白>0.5g/24小时或+++,或管型(红细胞、血红蛋白、颗粒或混合管型)
6、血液学疾病溶血性贫血,或白细胞减少,或淋巴细胞减少,或血小板减少
通过以上六项的检测后,如果符合两项或两项以上者,在除外感染、肿瘤和其他结缔组织病后,可诊断红斑狼疮。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高,分别为95%和85%。11条分类标准中,免疫学异常和高滴度抗核抗体更具有诊断意义。一旦患者免疫学异常,即便临床诊断不够条件,也应紧密随访,以便尽早作出诊断和及早治疗。
系统性红斑性狼疮的诊断标准是什么
系统性红斑性狼疮诊断
SLE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组织病理学和影像学检查。1997年美国风湿病协会(ACR)修订的SLE分类标准中,明确将血液学异常、免疫学异常和自身抗体阳性等实验室检查列入了诊断标准。SLE的实验室检查,对于SLE的诊断、鉴别诊断和判断活动性与复发都有重要的意义。
鉴别诊断
有发热、皮疹的应与皮肌炎、成人斯蒂尔病(AOSD)、系统性血管炎、感染性疾病及肿瘤性疾病等相鉴别;以关节炎为主的应与类风湿关节炎、急性风湿热等相鉴别;以肾脏受累为主的应与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相鉴别。
治疗
1.一般治疗
适用于所有SLE患者。包括心理及精神支持、避免日晒或紫外线照射、预防和治疗感染或其他合并症及依据病情选用适当的锻炼方式。
2.药物治疗
(1)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 适用于有低热、关节症状、皮疹和心包及胸膜炎的患者,有血液系统病变者慎用。
(2)抗疟药 氯喹或羟基氯喹,对皮疹、低热、关节炎、轻度胸膜炎和心包炎、轻度贫血和血白细胞计数减少及合并干燥综合征者有效,有眼炎者慎用。长期应用对减少激素剂量,维持病情缓解有帮助。主要不良反应为心脏传导障碍和视网膜色素沉着,应定期行心电图和眼科检查。
到底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病因是什么呢?目前,很多专家都表示这种疾病的病因还不是很明确,可能是与遗传或则回事内分泌有一定的关系。同时,有人指出,可能是身体被病毒所感染,或者是免疫系统出现了问题都可能诱发系统性红斑狼疮。
红斑狼疮是如何诊断的
在1985年全国风湿病会议上,上海风湿病学会受全国风湿病学会的委托,应用电脑和现代免疫技术相结合制订出13条红斑狼疮诊断标准,并经国内 27个不同地区医学院校或省级医院验证通过,该方法适合我国对早期或者不典型红斑狼疮的诊断,目前已被普遍应用,并且在1987年被正式作为我国红斑狼疮诊断标准而载入大专院校医学教科书。
我国红斑狼疮诊断标准
1.蝶形红斑或盘状红斑 :遍及颈部的扁平或高出皮肤固定性红斑,常不累及鼻唇沟部位,盘状红斑,隆起红斑上覆有角质性鳞屑和毛囊损害,归病灶可有皮肤萎缩
2.光敏感 x10’/升或溶血性贫血:日光照射引起皮肤过敏
3.口腔粘膜溃疡:口腔或鼻咽部无痛性溃疡
4.非畸形性关节炎或多关节痛:非侵蚀性关节炎,累及2个或2个以上的周围关节,特征为关节的肿、痛或渗液
5.胸膜炎或心包炎 :胸痛、胸膜磨擦音或胸膜渗液; 心包炎,心电图异常,心包磨擦音或心包渗液
6.癫痫或精神症状:非药物或代谢紊乱,如尿毒症,酮症酸中毒或电解质紊乱 所致;精神病:非药物或代谢紊乱,如尿毒症,酮症酸中毒 或电解质紊乱所致 7.蛋白尿、管型尿或血尿:蛋白尿>0.5g/dl或3+; 细胞管型,可为红细胞、血红蛋白、 颗粒管型或混合管型。
8.白细胞少于4x10’/升或血小板少于100
9.荧光抗核抗体阳性
10.抗双链DNA抗体阳性或狼疮细胞阳性
11.抗Sm抗体阳性
12.O降低
13.皮肤狼疮带试验(非皮损部位)阳性或肾活检阳性
符合上述13项中任何4项者,可诊断为红斑狼疮。
在1985年全国风湿病会议上,上海风湿病学会受全国风湿病学会的委托,应用电脑和现代免疫技术相结合制订出13条红斑狼疮诊断标准,并经国内 27个不同地区医学院校或省级医院验证通过,该方法适合我国对早期或者不典型红斑狼疮的诊断,目前已被普遍应用,并且在1987年被正式作为我国红斑狼疮诊断标准而载入大专院校医学教科书。
美国风湿病学会(ARA)1982年修正的分类标准可作为诊断SLE的依据,满足分类标准4项或者更多项者可诊断为SLE。
1 、面部蝶形红斑,弥漫红斑,扁平或高起于颧骨或鼻梁,可以是单侧。
2 、盘状红斑伴有粘着性鳞屑和毛囊口角栓,有些损害可出现萎缩疤,这些损害除面部外亦可见于其他部位。
3 、雷诺氏现象,需要观察到两种颜色。
4 、脱发,病史和医院观察到大量迅速脱发。
5 、光敏感,病史或医生观察到患者皮肤暴露区对阳光反应。
6 、口腔或鼻咽区溃疡。
7 、关节炎(非畸形),一个或多个无任何畸形的外周关节受累:
① 运动性疼痛;
② 触痛;
③ 渗出或关节周软组织肿胀。
8 、狼疮细胞,两个或更多个典型的红斑狼疮细胞,在一个视野看到,或一种细胞在两个或更多视野看到,为大家公认的方法。
9 、持续性的梅毒血清学实验假阳性。
10 、大量蛋白尿,每天超过 3.5 克。
11 、细胞管型,可以是红细胞、血红蛋白、颗粒、管状或混合型。
12 、下列一种或两种:
① 胸膜炎:胸膜性疼痛病史或为医生所诊断;或 X 线检查两侧胸膜肥厚或渗出。
② 心包炎:被心电图所证实。
13 、下列一种或两种,无血尿,无药物诱发者:
① 精神病。
② 惊厥。
14 、下列一种或两种:
① 溶血性贫血。
② 白细胞减少 1000/ 立方毫米,血小板少于 10000 。
系统性红斑狼疮与干燥综合征本是姐妹脖
小文由于总是贫血,中药治疗又不见效果,想确诊一下究竟是怎么回事,原本是挂的血液科的号,血液科的医生问了小文的症状后,又让她转到风湿免疫科去看看。小文心想不是问题严重了吧?赶紧到了风湿免疫科,经检查后医生给出的结论为干燥综合症,疑是红斑狼疮。为什么还会有疑是的诊断呢?
尽管有疑惑,但医生开的药物比较有效,经过几年持续服用强的松(现在减至一天一粒)开始指标降下去了。所以小文的疑惑就逐渐消失了,但是时间一久又没有效果了,现在服用妥抒来氟米特片,一天两次一次一片,得到控制,现在血沉正常,不过类风湿因子一直不降。小文就于是又想起了医生当初的诊断,自己到底属于什么问题呢?
其实像小文的情况,很多患者都经历过。干燥综合征和系统性红斑狼疮本来就是“姐妹病”,因为约60%的患者是两病重叠发作的。有时随着病情进展,干燥综合征会转变为系统性红斑狼疮,或是合并出现系统性红斑狼疮。因为明确诊断每一个疾病都有很系统的诊断标准,符合诊断标准才能明确诊断,所以在尚未符合诊断标准时,医生会根据病情做出疑是的诊断。
虽然系统性红斑狼疮与干燥症有许多共同之处,如两者均为自身免疫性风湿病,抗核抗体、抗RNP抗体、抗SSA抗体和抗SSB抗体阳性,但通过检查抗dsDNA抗体、抗Sm抗体及临床表现不难鉴别。
红斑狼疮的权威诊断标准
1 皮肤狼疮带试验(非皮损部位)阳性或肾活检阳性。
2 蝶形红斑,弥漫红斑,扁平或高起于颧骨或鼻梁,可以是单侧。
3 光敏感,病史或医生观察到患者皮肤暴露区对阳光反应/或溶血性贫血。
4 抗双链DNA抗体阳性或狼疮细胞阳性。
5 大量蛋白尿、管型尿或血尿。
6 非畸形性关节炎或多关节痛。
7 白细胞少于4x10’/升或血小板少于100。
8 荧光抗核抗体阳性。
9 抗Sm抗体阳性。
10 胸膜炎或心包炎。
11 精神病或惊厥。
12 C3降低。
13 口腔或鼻咽区溃疡。
这些都是红斑狼疮的诊断标准。符合上述13项中任何4项者,可诊断为红斑狼疮。
以上就是红斑狼疮的诊断标准有哪些的相关内容,红斑狼疮患者的诊断标准我想大家都已经了解了。想要了解更多相关的文章请进入内科频道。
中医怎么治疗慢性肾炎水肿
红斑狼疮肾病为自身免疫性疾病之一,属结缔组织病范围,由于体内存在的毒素不同,可分为盘状红斑狼疮肾病(DLE),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亚急性皮肤型红斑狼疮、深部红斑狼疮等类型。红斑狼疮肾病在毒素的作用下,发病缓慢,隐袭发生,临床表现多样、变化多端。盘状红斑狼疮的毒素损害,以局部皮肤为主,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毒素损害,常累及多个脏器、系统。红斑狼疮患者约70%~85%有皮肤表现。
由红斑狼疮引起的肾炎,顾名思义,是一种危险的“狼”一样的疾病。过去在诊断后,10年内有50%会发展至肾功能衰竭,现在,由于诊治方面的进步,已降至20%,此病时而活动,时而静止,在治疗上需要高度技巧。一方面要医生的医术高明,另一方面要病人加深对自己疾病的认识,配合治疗,才能得到最好的疗效。在特种门诊中,狼疮性肾炎病人约占30%,可见此病是很常见的。病人多数是年轻的妇女,而且很多患者都是采取药物的方法进行治疗,这就导致了女性月经没有的情况出现,所以对于很多患者说为什么自己没有来月经,那是因为患者治疗期间,用药的关系所导致的。
同时,通过对临床病例的观察,发现狼疮肾炎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即使原来稳定的病情,在某些因素的影响下,又可活动,而且活动的表现也不尽相同,所以,如果不是专科医生,很容易误诊误治,比如说,出现发热、关节痛、全身酸痛可能会被认为是皮肤病、皮肤过敏。出现胸腔积液或心包积液被认为是结核性胸膜炎或结核性心包炎。出现肝功能异常时可能会被认为是肝炎。因此,狼疮性肾炎病人出现上述情况最好找肾病专科看,做必要的化验检查,以免延误病情。
医学上研究这种疾病的治疗方法,从来没有中断过,不过令人高兴的是现在已经研制出相应的治疗方法。狼疮肾炎发展至尿毒症有两种可能,一种可能是肾组织严重破坏,正常肾组织只剩20%左右,这种情况只能靠透析来维持生命。另一种可能是由于狼疮肾炎活动造成组织炎症,而令肾功能下降,对这种情况我们常先用腹透析解除肾衰症状后,再用常规激素治疗、CTX冲击冶疗和配合中医药治疗,往往可以逆转尿毒症,不需要再用膜透析,而使病人恢复正常的生活。只要狼疮肾炎病史没有超过2年,B超下肾无缩小,或者短期内肾功能下降快至尿毒症的患者,用上述方法很可能使肾功能恢复。
近10年来,由于免疫检测技术的不断进步,特别近年来随着中西医疗法的结合,使本病的预后有了较大的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有了较明显的提高。红斑狼疮死亡率或存活率的高低与当地人群的经济及医疗水平有很大关系,目前我国红斑狼疮的10年存活率可达到84%上,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系统性红斑狼疮肾炎诊断标准对早期、轻型和不典型红斑狼疮肾病案例的诊断水平明显提高,暴发型并迅速死亡的案例已见多数病人的病情呈慢性过程,有些病人可有短时间的完全的自行缓解,有些病人呈一过性发作,经过数月的短暂病程后可完全恢复。
红斑狼疮有哪几种分类
红斑狼疮有以下几种类型:
一、系统性红斑狼疮:特点是体内存在多种自身抗体,以及多系统、多器官受累,以皮肤黏膜、关节肌肉、肾、神经及血液系统疾病常见。
二、皮肤性红斑狼疮:在红斑狼疮中,部分患者可仅出现狼疮特异性皮疹,系统损害不明显,不符合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分类以及判断标准,我们就称为皮肤性红斑狼疮。
三、老年性系统性红斑狼疮:是指50岁以后发病的患者,早期症状不典型,表现为乏力,不典型皮疹等。
四、男性系统性红斑狼疮:男性的发病率明显低于女性,皮疹、关节症状较女性少见。抗核抗体阳性率低,肾脏病变常见,中枢神经系统也可受累,预后相对较差。
五、药物性狼疮:是由药物诱发的狼疮样综合征称为药物性狼疮。
六、儿童狼疮:儿童狼疮一般起病急剧,多个器官受累,临床表现多种多样,首发症状为高热、皮肤损害、关节痛等。"
狼疮性肾炎症状
一、病史及症状
多见于中,青年女性,轻者为无症状蛋白尿(<2.5g/d)或血尿,无水肿 ,高血压;多数病例可有蛋白尿,红白细胞尿,管型尿或呈肾病综合征表现,伴有浮肿,高血压或肾功能减退,夜尿增多较常见;少数病例起病急剧,肾功能迅速恶化,多数肾受累发生于发热,关节炎,皮疹等肾外表现之后,重型病例病变常迅速累及浆膜,心,肺,肝,造血器官和其它脏器组织,并伴相应的临床表现,约1/4的病人以肾脏损害为首发表现,对于生育年龄妇女有肾脏疾病时应常规检查与本病有关的免疫血清学指标,本病诊断大多参照美国风湿病学会1982年制定的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标准。
二、体检发现
急性期发热较常见;多数病人有贫血貌;面部蝶形红斑为特征性改变,可伴有关节红肿,脱发,皮疹,心脏杂音或心包积液,肝脾肿大,淋巴结肿大及不同程度浮肿或胸腹水等。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诊断方法
1、 肾脏损害:这是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诊断方法之一。
2、 神经病变:癫痫发作或精神病。
3、 血液异常:溶血性贫血、白细胞减少、淋巴细胞减少或血小板减少。
4、 免疫学异常:狼疮细胞阳性、抗ds-DNA抗体阳性、抗SM抗体阳性、或持续6个月的抗梅毒血清试验假阳性。
5、 抗核抗体阳性临床上,在排除其他病症的前提下,如果具有上述11项标准中的4项或4项以上表现,均可是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诊断。。
上面就是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诊断方法的知识,希望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临床上诊断狼疮肾炎的方法
诊断要点
狼疮肾炎(LN) 的诊断依据主要是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明确诊断,典型的SLE诊断并不困难,常有多系统,多器官受累,但不典型或早期的SLE,易漏诊或误诊为其他疾病。
目前,SLE的诊断标准多采用1982年美国风湿病学会修订的SLE诊断标准(表1),11项标准中符合4项或以上即可诊断,其敏感性和特异性都较高,分别为93.1%和96.4%。
该标准对一些早期,轻型或不典型的病例易漏诊,为了提高SLE诊断的敏感性,国内1982年也提出了一个诊断标准,即在美国标准的基础上增加了皮肤LBT检查和血清补体实验,血清补体如低于正常者有助于诊断SLE,其敏感性达97.5%,特异性为93.6%。
对狼疮性肾炎的诊断要注意两点,第一,凡诊断为SLE者,要注意有无肾脏病变存在,有条件者应行肾活检病理检查,第二,由于约6%的SLE患者,以肾脏损害为最先出现和唯一的临床表现,故凡有肾小球疾病表现者,均应注意是否为SLE所致,根据详细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病理学检查,对比SLE 的诊断标准,常能作出正确诊断。
鉴别诊断
SLE与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具有共同的免疫学基础,狼疮性肾炎既可作为SLE的首发表现,又可作为SLE的主要或唯一表现,故临床极易误诊为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特提出以下几项鉴别要点:
1.原发性肾小球疾病 不发热,除非合并感染。
2.肾炎伴肾外表现如关节痛,皮疹等,尤其是青年女性,应高度怀疑狼疮性肾炎。
3.确诊为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之前,有条件者应常规行血清免疫学检查如ANA,抗ds-DNA抗体,抗Sm抗体等,以免误诊。
4.必要时行免疫病理检查(皮肤狼疮带试验和肾活检),亦有助于鉴别。
我国红斑狼疮诊断标准
我国红斑狼疮诊断标准
1.蝶形红斑或盘状红斑 :遍及颈部的扁平或高出皮肤固定性红斑,常不累及鼻唇沟部位,盘状红斑,隆起红斑上覆有角质性鳞屑和毛囊损害,归病灶可有皮肤萎缩
2.光敏感:日光照射引起皮肤过敏
3.口腔粘膜溃疡:口腔或鼻咽部无痛性溃疡
4.非畸形性关节炎或多关节痛:非侵蚀性关节炎,累及2个或2个以上的周围关节,特征为关节的肿、痛或渗液
5.胸膜炎或心包炎 :胸痛、胸膜磨擦音或胸膜渗液; 心包炎,心电图异常,心包磨擦音或心包渗液
6.癫痫或精神症状:非药物或代谢紊乱,如尿毒症,酮症酸中毒或电解质紊乱 所致;精神病:非药物或代谢紊乱,如尿毒症,酮症酸中毒 或电解质紊乱所致
7.蛋白尿、管型尿或血尿:蛋白尿>0.5g/dl或3+;细胞管型,可为红细胞、血红蛋白、颗粒管型或混合管型。
8.白细胞少于4x10’/L或血小板少于100 x10’/L或溶血性贫血
9.荧光抗核抗体阳性
10.抗双链DNA抗体阳性或狼疮细胞阳性
11.抗Sm抗体阳性
12.O降低
13.皮肤狼疮带试验(非皮损部位)阳性或肾活检阳性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诊断标准
1、系统性红斑狼疮在国内诊断的标准,系统性红斑狼疮具有特异性,敏感性,早期的病例中敏感性要高过ARA标准,表现为蝶形或者是盘状形的红斑,遇到光就容易过敏;口鼻还容易发生粘膜性溃疡;非畸形型的关节炎或者是多个关节疼痛;胸膜炎或者是心包炎;癫痫或者是精神上会出现一些症状,蛋白尿或者是管型尿或者是血尿的症状出现,患者还会出现很多的症状。
2、系统性红斑狼疮在国外的诊断标准,人们不断的研究发现寻找了一个比较好的诊断敏感,特意而且还能够反应系统性红斑狼疮病情的诊断标准方法。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诊断,国外最好的方法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性能够达到半分九十六左右。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诊断表现还有很多,患者还会表现神经系统出现异常,抽搐或者是精神病等。
如何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
目前普遍采用美国风湿病学会1997年修订的系统性红斑狼疮分类标准。分类标准的11项中,符合4项或4项以上者,在除外感染、肿瘤和其他结缔组织病后,可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高,分别为95%和85%。需强调指出的是患者病情的初始或许不具备分类标准中的4条。随着病情的进展而有4条以上或更多的项目。11条分类标准中,免疫学异常和高滴度抗核抗体更具有诊断意义。一旦患者免疫学异常,即便临床诊断不够条件,也应密切随访,以便尽早作出诊断和及早治疗。2009年acr会议上slicc对于acr的sle分类标准提出修订。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肾内科杨华彬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确诊条件为:
①肾脏病理证实为狼疮肾炎并伴有ana或抗-dsdna抗体阳性;
②以上临床及免疫指标中有4条以上标准符合(其中至少包含1个临床指标和1个免疫学指标)。
该标准敏感性为94%,特异性为92%。
系统性红斑狼疮如何诊断呢
系统性红斑狼疮如何诊断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诊断的介绍。
系统性红斑狼疮如何诊断
既然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是这么的重要,那具体要进行哪些项目检查呢?有些项目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是可以不进行的,抗Sm抗体是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标记抗体之一,特异性高达99%,但敏感性仅25%,该抗体的存在与疾病活动性无明显关系。在系统性红斑狼疮病情不活动时也可阳性,故有助于早期或不典型患者诊断,也可作为回顾性诊断的重要根据。皮肤狼疮带试验用免疫荧光法检测皮肤的表皮和真皮交界处有免疫球蛋白的沉积带,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的阳性率约为50%,狼疮带试验阳性代表系统性红斑狼疮病情的活动性,同时也具有一定的诊断特异性,其中IgG沉着诊断意义较大。
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标记之一还包括抗双链DNA(dsDNA)抗体,该方法会有进一步的提高,对确诊系统性红斑狼疮和判断狼疮活动及预后(其量随病情缓解而下降)参考价值较大。本抗体高滴度阳性常伴有肾脏损害。抗核抗体(ANA)是目前最佳的结缔组织病筛选试验,但ANA效价不能反应病情活动程度。ANA见于几乎所有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如多次阴性则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可能性不大。
以上就是关于系统性红斑狼疮如何诊断的介绍,希望对大家有一定的帮助。
红斑狼疮有哪几种类型
红斑狼疮有以下几种类型:
一、系统性红斑狼疮:特点是体内存在多种自身抗体,以及多系统、多器官受累,以皮肤黏膜、关节肌肉、肾、神经及血液系统疾病常见。
二、皮肤性红斑狼疮:在红斑狼疮中,部分患者可仅出现狼疮特异性皮疹,系统损害不明显,不符合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分类以及判断标准,我们就称为皮肤性红斑狼疮。
第三、老年性系统性红斑狼疮:是指50岁以后发病的患者,早期症状不典型,表现为乏力,不典型皮疹等。
第四、男性系统性红斑狼疮:男性的发病率明显低于女性,皮疹、关节症状较女性少见。抗核抗体阳性率低,肾脏病变常见,中枢神经系统也可受累,预后相对较差。
第五、药物性狼疮:是由药物诱发的狼疮样综合征称为药物性狼疮。
六、儿童狼疮:儿童狼疮一般起病急剧,多个器官受累,临床表现多种多样,首发症状为高热、皮肤损害、关节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