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家摔伤该怎么办
老人家摔伤该怎么办
1
如中风或蛛网膜下腔出血者,立即扶起,只会加重出血症状;脑供血不足引起的晕厥,病人本应平卧,如将其扶起,反而加重脑部缺血状况;如发生骨折或脱臼,搀扶会加剧损伤,尤其是脊柱骨折病人若损及脊髓神经,可引起截瘫。
2
应先观察老人的表情、神态,如神志清醒的,可询问摔倒的原因,然后给予帮助。如心绞痛病人,应让其服下急救药,送医院。遇到昏迷或有语言障碍的病人,即打急救电话120。呕吐病人,应将其头部侧向一边,以防呕吐物返回流入呼吸道引起窒息。
3
在确认无脊柱损伤时才可搬动病人,要一个托头、胸部,一个托腰、臀部,一个托腿、脚,动作宜缓慢平稳。动作粗暴只会加重病情。
大雪节气起居养生 防摔伤
下大雪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出行不便。雪后容易出现摔伤意外伤害。下雪天,老人容易摔伤手腕、股骨等骨折状况,年轻人则容易出现软组织挫伤。下雪后,老年人应当减少户外活动,出行时最好由他人搀扶,年轻人则应该放慢步行或骑行速度,避免滑倒。
老人骨头摔伤不宜吃什么
1、忌多吃肉骨头
有些人认为,骨折后多吃肉骨头,可使骨折早期愈合。其实不然,现代医学经过多次实践证明,骨折病人多吃肉骨头,非但不能早期愈合,反而会使骨折愈合时间推迟。
2、忌偏食
骨折病人常伴有局部水肿、充血、出血、肌肉组织损伤等情况,机体本身对这些有抵抗修复能力,而机体修复组织,长骨生肌,骨痂形成,化瘀消肿的原料就是靠各种营养素,由此可知保证骨折顺利愈合的关键就是营养。
3、忌不消化之物
骨折病人因固定石膏或夹板而活动限制,加上伤处肿痛,精神忧虑,因此食欲往往不振,时有便秘。所以,食物既要营养丰富,又要容易消化及通便,忌食山芋、芋艿、糯米等易胀气或不消化食物,宜多吃水果、蔬菜。
老人倒走锻炼不科学
专家说老年人锻炼是非常好了,可以活动老人身体的各个零件,但是有一点,老人倒走这点是不科学的。
老年人腿脚本来就不灵便,脚底下稍微绊一跤或一打滑,就容易仰面摔过去。程东源告诉记者,这种摔法是最危险的,“人在摔倒时,会有自我保护意识。如果向前摔,手还可以帮助缓冲,将危险降低。但仰着摔的话,根本不可能进行自我保护。”这就造成两种结果——如果是屁股先着地,有可能出现腰椎、尾骨损伤;如果是头部先着地,很可能导致颅内血肿。
“有的老人这样摔了一跤之后,当时还没什么事,可没过两天就去世了。”专家认为,不管何种情况,一旦仰面摔了跤,必须马上去正规医院就医。“这也许还有挽救的机会。”
“倒着走能治腰肌劳损”、“倒走200步胜过正走1000步”……在各大网站上,“倒着走”的作用被渲染得神乎其神。也因此,公园里、操场中、马路上总能见到倒着走的人。一位67岁的天津老人甚至扬言,要用10天时间从天津倒着走到北京。
而以下事件却与此形成鲜明的对比:2007年1月,成都一62岁老人因练习倒着走,竟摔死在自家楼下;2006年3月,北京一位60多岁的大妈独自倒走时,不慎从1.5米高的水泥台上摔下来……
那么,最适合老人的健身方法是什么呢?
专家认为,对老年人来说,快步走比较安全,而爬山等运动项目由于易损伤膝关节,就不太适合。赵冬指出,其实老人锻炼应该融入生活的每一个细节,没必要太刻意。
“比如坐公交车的时候提前一站下车,强迫自己多走几步,就能达到一定的锻炼效果。”
老年人锻炼时倒走并不科学
老年人腿脚本来就不灵便,脚底下稍微绊一跤或一打滑,就容易仰面摔过去。程东源告诉记者,这种摔法是最危险的,“人在摔倒时,会有自我保护意识。如果向前摔,手还可以帮助缓冲,将危险降低。但仰着摔的话,根本不可能进行自我保护。”这就造成两种结果——如果是屁股先着地,有可能出现腰椎、尾骨损伤;如果是头部先着地,很可能导致颅内血肿。
“有的老人这样摔了一跤之后,当时还没什么事,可没过两天就去世了。”专家认为,不管何种情况,一旦仰面摔了跤,必须马上去正规医院就医。“这也许还有挽救的机会。”
“倒着走能治腰肌劳损”、“倒走200步胜过正走1000步”……在各大网站上,“倒着走”的作用被渲染得神乎其神。也因此,公园里、操场中、马路上总能见到倒着走的人。一位67岁的天津老人甚至扬言,要用10天时间从天津倒着走到北京。
而以下事件却与此形成鲜明的对比:2007年1月,成都一62岁老人因练习倒着走,竟摔死在自家楼下;2006年3月,北京一位60多岁的大妈独自倒走时,不慎从1.5米高的水泥台上摔下来……
那么,最适合老人的健身方法是什么呢?
专家认为,对老年人来说,快步走比较安全,而爬山等运动项目由于易损伤膝关节,就不太适合。赵冬指出,其实老人锻炼应该融入生活的每一个细节,没必要太刻意。
老年人骨折了怎么办
老年人在年龄增大以后,骨质会逐渐变得疏松,行动变得不再便利。如果不小心摔倒了,那么很容易导致骨折的发生。那么,老年人在骨折之后应该怎么办呢?来听听专家的介绍。
老年人骨折怎么办?首先我们必须做好护理
1、心理护理。当老年人带着病痛来到医院求医,映入他眼帘的是护士、医生、病人、病房,等待的是各种检查、治疗、手术,自理能力丧失,就会表现出烦躁、焦虑、恐惧、激动、多语、失眠等症状,为解除老人的思想负担,子女们要给予老人以安慰。
2、营养护理。一些骨折老人怕给子女增添麻烦,控制饮食减少小便次数。这时应向他们说明营养的重要性,鼓励多饮水、多进食易消化食物,保持大小便通畅,避免便秘。
老年人骨折怎么办?其次要做好骨折的治疗
1、防止骨延迟愈合。老年女性病人,由于雌激素水平低下,骨细胞活动性降低,钙的吸收利用率下降,骨折愈合时间明显延长。这时,可给她们服用钙剂,进食含高钙食物,并用适量维生素D增加钙的吸收利用。
2、功能锻炼。骨折术后老人早期可活动健康肢体和伤肢肌肉,3周以后可以做伤肢的关节运动。老年人运动不可过量,慢慢增加次数,离床活动时要有专人扶助,以防止跌倒。
老年人骨折之后要怎么办?通过专家的介绍,我们都已经有所了解了。另外,家人一定要帮助老人做好家庭的护理,也要督促老人进行适当的锻炼,防治老年人骨折。
脑袋摔了个包偏方治疗
孩子在小的时候时候磕磕碰碰都是难免的,这都是很正常的,可是就该害大人们担心了。小孩子脑袋摔了个包怎么办,在这方面比较有经验的妈妈给我们总结了下面的内容,想要了解的朋友可以看看,脑袋摔了个包,可以采用以下的方法治疗。
1.头上撞了包的第一时间最好的处理办法就是马上就用用力按住被撞的地方,不让包鼓出来,按个十几二十分钟松开,一般就不会鼓个大包了,然后再涂上香油,止痛,防止出现伤疤
2.如果头上已经撞了个包,那就试试白花油,涂上去之后轻轻按摩,活血化瘀的。
3.对于孩子来说可能接受不了白花油,那就煮一个鸡蛋,趁热剥壳,然后包鼓起的地方滚动,凉了就再换一个,一般两个鸡蛋用掉,包就小了,颜色也不会那么乌青了,因为鸡蛋有吸附淤血的作用。
相信大家在看了上面的内容以后,对于脑袋摔了个包怎么办这个问题都有了了解,以后宝宝不小心摔倒的时候也不会再那么的手无足措,当然我更希望的是每一个妈妈都可以照顾好自己的宝宝,每一个宝宝都永远都不会摔倒。
老人摔倒怎么办
老人摔倒别先急着扶起来
其实正确的做法是先看看对方有没有意识,如果晕过去了,可以掐人中、合谷、劳宫穴,等他清醒过来。如果是老人摔倒了,不问三七二十一把他扶起来,可能还会坏事。需要做的就是问问他话,看他意识是否清醒,然后打120求救。
老人突然跌倒好先不要扶。这是为什么呢?首先应分析一下老人摔倒的常见原因:
中风引起脑内血管突然破裂出血,患者会发生昏迷、偏瘫等。
因心脑血管疾病以及颈椎病引起的眩晕,患者一般无意识障碍。
大脑一时性严重缺氧缺血,患者会发生短暂性意识丧失。
心绞痛急性发作。不慎摔跤,导致了骨折及癫痫等。
由上述原因引起的突然摔倒,一般不可急于搀扶,否则很可能“帮倒忙”。对中风或蛛网膜下腔出血者,如果立即扶起,会加重出血症状,反而使病情急转直下。
脑供血不足引起的晕厥,病人平卧更有利于改善脑供血不足,如此时将其扶起,反而加重脑部缺血。如发生骨折和脱臼,不当的搀扶会加剧损伤,尤其是脊椎骨折的病人若伤及脊髓神经,可引起截瘫。脑血管破裂出血的患者,扶起反而会加重病情。
因此,遇到老人摔倒时,要先观察其表情、神态,如神志清醒,可询问摔倒的原因,然后给予帮助。如是心绞痛病人,可先让其服下急救药,再视情况送往医院。遇到昏迷或有语言障碍的病人,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碰到呕吐病人,应将其头部转向一边,以防呕吐物反流入呼吸道引起窒息。搬动病人时,动作宜缓慢、平稳,好让病人保持平卧。
看了这些,希望大家在老人摔倒的时候能给予正确的帮助。但是本文的初衷,绝对不是给大家一个冷漠的借口。看到老人摔倒,不要立即扶起来,但是也不要冷漠的转身走开。
老年人摔倒该这样办
如果摔倒时只有自己一个人的话,只能靠自己。首先慢慢动动身体,看看四肢还能不能懂,然后想办法翻身跪立,慢慢地用手撑起来,能找到一个支撑物好。如果发现四肢动不了,就平躺着,大声呼喊或想办法打电话呼救。如果摔倒时还有其他人在,就向身边的人请求帮助。大家虽然调侃“老人扶不扶”,但真正遇到了,还是会热心帮忙的。老人摔倒后果很严重,防止摔倒以及摔倒后及时扶起来才是关键。于老人自身,应该多补钙多锻炼,强身健体;作为子女,多多关心爸妈,能一起住就一起住。如果工作在外,条件不允许,也要想办法让爸妈住进养老院,毕竟养老院的其他老人和工作人员都能给爸爸妈妈一点照应,尽量避免让老人独居。我们小时,父母为我们付出了一切;如今父母老了,我们也不能吝啬对他们的关爱。
老年帕金森病患者如何减少摔跤
人老了,身体状况越来越差,很容易患上一些老年性疾病,特别是一些严重的老年性疾病,例如帕金森症。老年帕金森患者的日常护理很重要,因为姿态不稳和摔跤在老年帕金森病患者中很是常见,因此我们一定要特别注意这些老年患者的安全。
研究人员发现,老年帕金森病患者比没有该病的同龄人更容易摔跤。为了调查锻炼能否降低摔跤的发生率,研究者随机选取142名平均年龄72岁的患者,分为接受常规护理组和以家庭为基础的锻炼组。
所有患者在之前的12个月里至少都摔过一次跤。锻炼组开始的6周每周接受1次理疗医生的家庭出诊,医生帮助他们制订一份锻炼计划,并达到目标。
此后患者继续自己锻炼,每个月接受电话随访。研究者指出,8周和6个月内,锻炼组较常规护理组出现摔跤减少的趋势,6个月的时候,需要就诊的损伤性摔跤的几率也降低。这些患者6个月内功能达标检测评分有明显改善,生活质量也有提高。
平衡功能受损和摔跤是晚期帕金森病患者的主诉,使用抗帕金森病的药物治疗或者大脑深部刺激对上述症状通常不会有改善。现在需要找到一种替代方法,避免患者活动性降低,减少医疗护理费用,而有计划的家庭锻炼可能是训练帕金森病患者减少摔跤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老人家摔伤后注意三个问题
一、摔倒损伤后,用不用看医生?
答:一位70岁的大妈滑倒右腕摔伤,自己在家热敷,以为养几天就会好,没想到患处越来越痛,手腕不能活动,而且睡不好觉。自己擦了活血药也不见效。后来经过门诊拍片检查,发现右腕桡骨骨折错位,后经医生及时手法复位,外敷膏药并打上夹板,才使得疼痛缓解,骨折处得到固定。这样的病例门诊并不少见,所以伤后最好请医生检查为妥。
另外,受伤后的24小时内是不应热敷的,因为那样会加速局部出血和肿胀。建议在24小时后再热敷,有促进血液循环、消肿止痛的作用。
二、可以自行用药吗?用什么药呢?
答:当医生检查确定没有骨折或韧带损伤后,如果只是单纯的软组织挫伤,自行用药是可以的。通常使用的是具有活血止痛作用的药膏或舒筋活血的口服药,例如跌打丸、七厘散等,药店的OTC类药物也可以选择使用。
三、外伤后必须拍X线片吗?
答:很多受外伤的病人常会在就诊时要求拍摄X线片,那么外伤后是否必须拍X线片?患者受伤后,受伤的部位都会有一定的表现和体征,如局部是否肿胀、有没有淤青等。因此,是否需要拍X线片,要在专业医生对患者仔细检查后,怀疑有骨折脱位等损伤的征象,为进一步明确或帮助治疗时再决定是否拍X线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