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治疗甲亢的中药方剂

治疗甲亢的中药方剂

1、白虎汤合知柏地黄汤

用法用量:生石膏先煎好备用,取知母,甘草,生地,山药,太子参,萸肉,麦冬,生牡蛎,五味子,玄参,香附,丹皮。加水进行煎服,每天使用一剂。

功效主治:对于甲亢患者有滋阴泻火,软坚散结的功效。

适宜人群:比较适用于阴虚头旺,症见面红,心悸,汗出,急躁多怒,纳亢消瘦,舌红苔黄,脉弦数者的甲亢患者。

2、黄芪生脉饮合杞菊地黄汤

用法用量:黄芪,党参,麦冬,五味子,枸杞子,生地,山药,萸肉,白芍,香附,制首乌,生牡蛎,甘草。用水煎服,每天1剂。

功效主治:这具有益气养阴,平肝潜阳的功效。

适宜人群:一般适用于患者表现出心悸怔忡,怕热多汗,形体消瘦,神疲乏力,腰膝酸软,舌质红苔薄黄、脉细数者等气阴两虚的甲亢患者。

治疗甲亢用哪些效果理想的方法

治疗甲亢需要药物的支持:

治疗甲亢需要很多方法,然而药物是必不可少的方法之一,甲亢患者通过口服药物使病情得到控制,但需要长期服药,不能擅自停药,有的甲亢患者害怕长期服药会伤害身体,其实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绝大多数人服药物均能耐受,但确实也有少部分病人可出现过敏、骨髓抑制、肝损害。所以患有严重肝病的患者不能采用这种甲亢的治疗。对口服药物的患者,一到两个星期一定要到医院检查血象、肝功能。

中药治疗甲亢有缓解作用,临床表明,中医治疗可以针对甲亢的病根从疏肝理气、滋阴降火、化瘀活血、益气宁心、软坚散结等多方面进行有效治疗,以达到疗效显著,同时还能有效的克服抗甲状腺药物治疗所至的一系列毒副作用和不适症状,避免手术治疗所造成的不可逆的和破坏性的不良后果,治疗甲亢疗效独特、显著、无毒副作用,给甲亢病患者在治疗上提供了非常大的方便。

联合疗法治疗甲亢:

治疗甲亢用哪些效果理想的方法?甲亢属于常见的内分泌疾病之一,在治疗上要选择联合方法才能缓解症状,一般来说,亢病情重,单纯西药治疗病情控制不满意者。服用抗甲状腺药物引起皮肤过敏、白细胞减少、肝功能异常等毒性和不良反应者。甲状腺功能亢进病情较轻,西药治疗甲亢后甲状腺功能指标下降比较满意,但个别症状,如多汗、易激动、焦虑、多梦、心慌、乏力等仍比较突出者。

中医如何治疗甲亢肌无力

1、中药外敷:经梅花针叩刺穴位表皮后,将中药外涂,使药物发挥长期刺激穴位的作用,药性迅速传入经脉,以改善机体异常及免疫状态,达到治疗甲亢肌无力病症的目的。

2、中药口服:对症施治,辨证用药。有研究证明中医的脾肾与人体的免疫功能有关,补脾益肾有改善免疫功能的作用。

中医常采用以上两种方法治疗甲亢肌无力。专家提醒甲亢肌无力患者,不管是采用中医治疗还是西医治疗,一定要到正规医院,采用科学的治疗方法才可能治愈,否则不仅会加重病情,还增大了治疗难度。

治疗孕吐的中药方剂

孕吐调冲汤

党参30克,白术15克,茯苓15克,京半夏15克,陈皮8克,香附12克,白蔻12克,生姜6克,大枣12克,黄芩10克,白芍15克,牡蛎30克,甘草6克。

功能:健脾和胃,适用于妊娠期剧吐之脾胃虚弱证,症见恶心呕吐,胃腹胀闷,不思饮食,食入即吐,头晕体倦,嗜睡者。

用法:水煎,每日一剂,分两次口服。

香砂六君子汤加减

党参20克,茯苓20克,生姜6克,炙甘草6克,白术30克,法半夏12克,大枣10个,广木香5克,砂仁5克,柿蒂15克,陈皮5克,灶心土30克。

功能:健脾和胃,适用于脾胃虚弱之妊娠呕吐,症见孕妇呈现面色萎黄,肢体疲乏,口淡,呕吐,舌淡,苔白,脉细滑者。

用法:水煎服,每天一剂,分两次服用。

山萸乌梅汤

山萸肉10克,乌梅肉10克,怀山10克,麦门冬10克,天门冬10克,炒杜仲10克,炒阿胶10克,菟丝子6克,炒砂仁6克。

功能:酸收,滋阴,养血,补肾,安胎气,适用于妊娠孕吐,症见妊娠后恶心,呕吐清水或酸苦水,不思饮食,腰腹酸痛,头晕,四肢乏力等。

用法:水煎服,每天一剂,分两次口服。

平肝和中汤

代赭石10-20克,绿梅花5克,紫苏梗10克,吴茱萸1克,姜半夏6克,姜竹菇6克,陈皮6克,黄连3克。

功能:平胃降逆,平肝和中,适用于妊娠剧吐,症见食入即吐,喝水也吐,甚至呕吐黄苦水,肢软无力,精神不振,胸胁满闷,尿少色黄,口干便干者。

用法:水浓煎,每天一剂,少量顿服,10天为一个疗程。

治疗痤疮的中药方剂

1、〖辨证〗肺热郁滞。

〖治法〗清肺热,行郁滞。

〖方名〗黄芩清肺饮。

〖组成〗黄芩9克,当归6克,红花6克,川芎9克,赤芍9克,生地9克,葛根9克,花粉9克,薄荷1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出处〗《美容护肤中医八法》。

2、〖辨证〗风寒外束,阳气内郁。

〖治法〗滋阴清热化瘀,治疗痤疮秘方。

〖方名〗滋阴清热化瘀汤。

〖组成〗元参15克,天冬15克,花粉15克,赤芍15克,虎杖20克,生石膏20克,生山楂20克,桑白皮10克,白芷10克,白花蛇舌草30克。

治疗甲减的一些小偏方有哪些

治疗甲减的中药,亚甲减需要吃药吗,甲减和甲亢哪个好治。特大的一些治疗措施或者就是在于大体的一个治疗方案,对甲减如何进行的小偏方的实施,或者我们自己也可以开展到的更大的直接进度上去,把握的更有理由。

辅助治疗甲减的小偏方:

1.枣茶:红枣泥、党参、红糖各适量,开水冲泡,代茶饮。可补中益气,养血生津。

2.牡蛎海带汤:牡蛎肉2两,海带1两,加水和调料共煮。每天分2次服食。牡蛎补虚壮阳,海带补碘,共同辅助治疗甲减。

3.丹桂甲减汤传承自古代苗医,以水煎汤药为手段,把精细配伍而成的药材煎熬成汤,使药物精华浓缩,诸药药性相合,才能发挥出药方的效力,内服之后,能快速地被人体吸收,使药力发散全身,全面恢复甲状腺正常功能,同时,还能调理身体,恢复亏损的身体元气,达到养治结合的目的,使甲减彻底治愈不再复发。

治疗甲减的中药,亚甲减需要吃药吗,甲减和甲亢哪个好治。在大部分实际已经是我们学习好的这几个方面,看起来未必就是我们想要得到的,回答看起来不会十分的让我们大家没有意见,关键也是自己开始就这样去做。

甲亢掉头发

甲亢患者由于内分泌紊乱等因素可能会引起脱发的现象。甲状腺功能亢进(简称甲亢)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所至的一组常见内分泌疾病。初期是治疗甲亢的最佳时期,采用科学方法治疗甲亢是可以及时治疗的。早期甲亢不是很重,更重要的是致病因对患者身体的影响还比较小,容易查找和清除。具体的治疗方案需要结合每个患者的详细情况,来选择对的治疗方案,才会有明显效果。

关键在于要抓紧治疗甲亢本身。如果甲亢得到了控制,头发就会重新长出来。口服胱氨酸、维生素e以及中药六味地黄丸有利于头发的复生。而治疗甲亢的药物并不会引起头发脱落。

常见的盆腔炎的治疗方法

盆腔炎是令女性朋友非常苦恼的妇科疾病。患者会出现下腹痛、发热、阴道分泌物增多,持续性腹痛等症状。这种妇科疾病如果不进行及时治疗,会引起更严重的妇科疾病,有时候甚至导致患者不孕。因此盆腔炎的危害是很大的。

患了盆腔炎一定要进行及时的治疗。盆腔炎主要通过抗生素药物进行治疗。如果有肿块如输卵管积水或输卵管卵巢囊肿,可以采用手术治疗。此外中医对盆腔炎的治疗也很有疗效。中医学上将盆腔炎分为湿热瘀结型和寒凝气滞型两种。不同类型的盆腔炎需要不同的治疗方法。下面为大家推荐一些治疗盆腔炎的中药方剂。

中药方剂一:蒲公英,黄柏,鱼腥草,土茯苓,败酱草,桃仁,红花,血竭,川牛膝,生甘草。以上中药水煎服用,每日一剂。此中药方剂具有清热利湿,活血化瘀的功效。它主要用于湿热瘀结型盆腔炎的治疗。

中药方剂二:乌药,香附,当归,川芎,桂枝,炮姜,五灵脂,生蒲黄,赤芍,炙甘草。以上中药水煎服用,每日一剂。此中药方剂具有温经散寒,行气活血的功效。它主要用于寒凝气滞型盆腔炎的治疗。

中药方剂三:丹参、白芍、赤芍、连翘、乳香、没药、透骨草、皂刺、三棱、莪术。以上中药制成灌肠剂。此中药方剂具有扶正固本、活血化瘀止痛、清热利湿解毒、软坚散结的功效。

治疗尿失禁中药方剂

方名

小便失禁方。

组成

麻黄6克,杏仁10克,生石膏30克,生干草3克,白术10克,白芍10克,防风6克,陈皮6克,升麻3克,葛根6克。

用法

每日一剂,水煎服。

〖备注〗无。

〖出处〗殷洪琪方。

结语:通过以上文章介绍我们是不是对中医方剂治疗尿失禁有了一定的了解,对于治疗尿失禁的我们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辩证施治,最好是发现症状及时的治疗。以上的中药方剂希望能帮助到有这类症状的患者。

相关推荐

甲亢治疗

方法主要为抗甲状腺药物、手术和碘-131三种。这三种治疗甲亢方法都经过50年以上的临床应用并有可信的科学依据。它们各有适用范围也各有优缺点。医师应根据循证医学研究的结果,向病人介绍它们的优缺点,求得共识,选用对该病人最合适的甲亢治疗方法。 甲亢治疗方法一:抗甲状腺药物 最常用的是甲巯咪唑(又称他巴唑)和丙基硫氧嘧啶。这两种甲亢治疗药物疗效确切、安全、无创伤、经济、方便、易于购买,儿童、成年、老年病人和孕妇或哺乳病人均可应用。它们不使甲亢眼病加重,不引起永久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都能有效地治疗甲亢

牙痛的中药方剂

灵仙饮:细辛3克(后下),白芷10克,威灵仙10克。水煎2次,药液混合后分2次服,每日1剂。 功劳液:十大功劳叶9克。水煎,顿服,每日1剂,痛甚者服2剂。 糖莲饮:青莲子芯2-3克,冰糖10克。水煎,时时饮用。本方具有良好的止痛效果。适用于龋齿疼痛、风炎牙痛。对反复发作的顽固性牙痛,可用本方配入生地、石膏、细辛、白芷等,水煎服。 扁蓄饮:扁蓄50-100克。水煎2次,药液混合后分2次服,每日1剂。 绿豆甘草饮:绿豆100克,甘草15克。水煮至豆熟,去甘草,分2次食豆饮汤。 花椒方:花椒1粒,放在牙痛处,咬

中药甲亢

甲亢是常见的一种内分泌性疾病,对于大家来说应该都不陌生,随着疾病发病率的不断增加,对于甲亢治疗是刻不容缓的。那中医如何治疗甲亢。 中医治疗甲亢有非常良好的效果,它对患者滋阴补阳有很好的疗效,针对这一现象,专家对中医饮食治疗的方法做了简单的介绍,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甲亢是什么病,甲亢最好的治疗方法,中医饮食治疗甲亢的方法如何? 第一、白虎汤合知柏地黄汤:生石膏先煎好备用,取知母,甘草,生地,山药,太子参,萸肉,麦冬,生牡蛎,五味子,玄参,香附,丹皮。加水进行煎服,每天使用一剂。对于甲亢患者有滋阴泻火,软

脑膜炎治疗中药方剂

流行性脑膜炎是由脑膜炎球菌引起的脑膜发炎的疫症。细菌主要经由咳嗽,喷嚏或接吻传播。常见的病征包括发高烧、剧烈头痛、后颈僵硬;亦会有嗜睡、呕吐、惧光或皮疹等情况出现。此病可引致脑部受损甚至死亡。以下是预防流行性脑膜炎的中药处方。 中药处方(一) 【辨证】温热疫毒,深入营血,内陷心包。 【治法】清营透热,清心开窍。 【方名】疫疠解毒清心汤。 【组成】生石膏200克,犀角10克,黄连10克,黄芩15克,玄参50克,生地50克,知母15克,丹皮15克,焦栀子15克,生绿豆100克,鲜菖蒲15克,白茅根100克。

甲减的冶疗方法是什么

1、甲减是一种常常的甲状腺疾病,成人甲状腺功能减退往往会在接受其它甲状腺疾病的诊疗时导致。所以大家必须要避免由于手术治疗甲状腺或放射性131碘治疗甲亢中导致的甲减。 2、 缺碘会造成甲减的发生,所以大家在生活中应摄入适量的碘。如果怀孕时母体出现碘缺乏,将使胎儿得不到充足的碘物质进而得病。因此孕妇在怀孕期间一定要摄入充足的碘。 3、积极防止甲减病情恶化:早期诊断.早期及时有效的治疗.是防止甲减病情恶化的关键。早期采用中医药治疗可有效的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注意生活调理避免加重病情因素的刺激。 4、运动要适度。很

哪些中药方可治疗甲减

甲状腺机能减退症(hypothyroidism,简称甲减)系甲状腺激素合成 甲状腺与分泌不足,或甲状腺激素生理效应不好而致的全身性疾病。若功能减退始于胎儿或新生儿期,称为克汀病;始于性发育前儿童称幼年型甲减;始于成人称成年型甲减。 以下是甲状腺机能减退症的专方治疗: (1)助阳温肾益气汤 组成:党参10~30克,炙黄芪15~30克,仙茅9克,仙灵脾9~15克,菟丝子9~12克,熟地9~12克。 加减:阳虚甚加熟附块6~9克,肉桂6~9克,桂枝6~9克;浮肿明显加茯苓15~30克,泽泻15~30克。 用法:

甲亢丸可用于甲亢治疗

甲亢治疗过程中有许多效果显著、药效稳定的中成药方,如在中医疑难病方药手册上刊出的“甲亢丸方”,其原料、药物研究及功效具体如下,患者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服用。 甲亢丸的组成为橘红100克,清半夏150克,云苓150克,海藻150克,昆布150克,夏枯草200克,煅牡蛎150克,大贝150克,三棱100克,黄药子50克,甘草50克,琥珀10克,朱砂10克。 用法及用量为将上药共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丸重15克,每日2次,每次1丸。其适应证为因内伤七情,忧思恼怒,日久酿成痰气郁结的瘿瘤,并且其治疗效果得到临床印证,

中药治疗甲状腺炎

中药治疗甲状腺炎 我们都知道,中西治疗方法各有独特之处,治疗方法的选择也是根据患者的病情来决定的。对于甲状腺炎的治疗,很多时候大家都把治疗的方法归结于中药,因为大家都知道中药治疗甲状腺炎是很有好处的,但是面对中药治疗甲状腺炎,众多甲状腺炎患者都很迷惑中药治疗甲状腺炎有什么好处?一、中医治疗的主导方法:由于该病的早期症状不明显,发现疾病时已错过了手术治疗的时机,因此在疾病的治疗过程中,中药治疗占了主导地位。临床的实践证明,其中药治疗甲状腺炎的优势可大大减轻手术及放化疗的痛苦和毒副作用等,并且治疗效果明显,增

阑尾炎中药方剂

中医处方(一) 【辨证】湿热壅遏肠腑,气滞血瘀,热腐成脓。 【治法】清热利湿,行气活血,通里泻下。 【方名】金蒲汤。 【组成】金银花30-60克,蒲公英30-60克,冬瓜子30-60克,大活血15-30克,木香6-10克,生大黄10-20克(后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病重者每日2剂,日服4次。 【出处】朱日升方。 中医处方(二) 【辨证】小肠积热成毒。 【治法】理气泄热,解毒散结。 【方名】阑尾炎效方。 【组成】陈皮10克,青皮10克,炒枳壳10克,连翘10克,双花15克,公英15克,

治疗荨麻疹的中药方剂

中药方剂(一) 【辨证】脾失健运,复感风邪,郁于肌肤。 【治法】健脾除湿,疏风和血。 【组成】地骨皮9克,五加皮9克,丹皮9克,大腹皮9克,木槿皮9克,桑白皮15克,白藓皮15克,赤茯苓15克,冬瓜皮15克,扁豆皮15克,干姜皮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中药方剂(二) 【辨证】气血不足,卫外失固,腠理不密,玄府失固,风邪内侵,肌肤失养。 【治法】辛开腠理,和血止痒。 【组成】麻黄3克,干姜皮3克,浮萍3克,杏仁4.5克,白藓皮15克,丹参15克,陈皮9克,丹皮9克,僵蚕9克。 【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