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颌外科手术患者常见问题
正颌外科手术患者常见问题
1、哪些病人需要做正颌手术
颌面部骨骼常因先天发育异常、外科手术、外伤等原因造成形态和位置的异常,从而导致颜面部畸形和口颌系统功能障碍。正颌外科手术就是通过巧妙的设计来移动颌面部骨骼,使之达到一个合理的位置,从而改善颜面外形与口颌系统功能。很多民间俗称的“地包天”、“龅牙”、“方脸“等问题都可以通过正颌外科手术矫治。
2、患者的准备工作
目前,正颌外科手术在我国尚未纳入医保,因此需要患者自行承担所有费用。另外,正畸治疗也需要患者能够长期按时的进行复诊(每1-2月就诊一次)。因此,患者在决定进行正颌外科治疗之前,需认真考虑好是否有足够的时间与费用。
3、正颌外科矫治的治疗程序
正颌外科手术是通过移动颌骨来达到手术目的的,在移动颌骨的同时,牙齿也相应移动。因此,需要外科医生与正畸医生一起配合,才能达到“外形与功能兼具” 的治疗目的。一个标准化的正颌外科治疗程序包括:术前正畸治疗、正颌外科手术、术后正畸治疗三个部分。一般来说,术前正畸治疗时间大约在1年左右,外科住院时间在10-14天左右,术后正畸时间在1-2年左右。当然也存在着一定的个体差异。
4.正颌外科的具体治疗流程
⑴ 患者病情资料收集:患者需要到正畸科就诊进行牙列取模、拍摄X片或颌面CT;同时也要找到正颌外科医生协商后初步拟定手术方案,并进行一些必要的检查以判断患者是否适合外科手术; ⑵若术前评估未见异常,正颌与正畸医生会诊,进一步商讨患者的治疗方案和程序,之后患者开始接受术前正畸治疗;⑶正畸治疗结束后,正颌与正畸科医生再次会诊,评估患者当前的咬合关系和面型,同时进一步确认手术方案或进行适当修改;⑷ 患者联系外科医生安排入院手术事宜; ⑸ 正颌手术结束后(术后6-12周),患者可以开始术后正畸治疗直到结束治疗,获得理想的面型和稳定的咬合关系。
5、为什么需要术前和术后正畸治疗?
由于上下颌骨相对位置的异常,颌骨畸形患者的上下颌牙齿不能像正常人一样咬在一起;为了能够尽可能地使上下颌牙齿咬在一起,颌骨畸形患者的牙齿普遍存在一定程度的“代偿”。通俗的讲,也就是用牙齿的不正常来掩盖颌骨的不正常。因此,在正颌手术之前,必须去除牙齿的不正常代偿,重新排齐牙齿,恢复牙齿相对颌骨的正常位置。另一方面,正颌手术只能大概恢复患者的咬合关系,因此需要通过术后的正畸治疗精确调整患者的咬合关系;同时,稳定的咬合关系也有利于防止术后复发。
6、正颌手术的风险和常见并发症有哪些?
总体来讲,正颌外科手术是非常成熟与安全的,但是外科手术总是与风险并存,即使再优秀的外科医生也无法完全避免意外的发生。正颌外科手术的常见风险和并发症包括全身麻醉和手术两个方面。
全身麻醉(简称全麻),是指麻醉药经呼吸道吸入或静脉注射进入体内,产生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如神志丧失、全身痛觉消失、骨骼肌松弛等;由于患者自主呼吸的消失,麻醉诱导之后需要在患者的气管内插入一根导管,在呼吸机的辅助下进行呼吸,以满足麻醉药物的吸入和患者对氧气的需求。手术结束之后,停止供给麻醉药物,患者一般在60-90分钟后可获得清醒,对指令动作、定向能力和术前的记忆得以恢复。目前,全身麻醉是一项成熟和可靠的麻醉技术,但由于患者体质的不同,仍然存在一些潜在的风险,如反流、误吸和吸入性肺炎,躁动,苏醒延迟,术后恶心与呕吐,支气管痉挛,低氧血症和通气不足,急性肺不张,脑血管意外,恶性高热等;虽然上述风险的发生率极低,但一旦发生,其结果往往是致命性的。
手术的风险既包括外科手术的一般性风险,如大出血、创口感染、术后疼痛和肿胀等;又包括正颌手术特有的潜在风险,如意外骨折、固定用钛板钛钉的松动和脱落、术后口底血肿引发窒息、术后咬合功能和面型恢复欠佳、神经意外损伤等。
7、术中、术后的影响及注意事项
正颌手术是一项主要通过口内入路完成的手术,也就是说手术创口主要在口腔内。这虽然避免了面部皮肤遗留疤痕,但也增加了维持术区清洁的难度;同时,正颌手术之后需要对患者的上下颌牙齿进行颌间弹性牵引,也就是说要把患者的上下颌牙齿拴在一起,使得患者不能像正常人一样进食,而只能通过特殊的工具进流食。因此,概括起来,正颌手术对患者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点:⑴ 术后当天,由于残存麻醉药物和手术的影响,患者往往出现不同程度的头晕、头痛、喉咙痛、呕吐、四肢麻木、发热、术区疼痛等不适;⑵ 术后72小时是手术区域炎性反应和水肿的加重期,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术区肿胀、疼痛、甚至不能睁眼等反应;⑶ 术后3-4周内行颌间弹性牵引,患者不能张口说话或咀嚼食物,影响口腔卫生的保持,如遇消化不良或恶心呕吐等情况时,会有一定的误吸风险;⑷ 由于进食及口腔内定居细菌的影响,手术创口容易感染,患者每次进食后应使用具有杀菌功能的漱口水漱口,并经常使用棉签和漱口水清洁术区创口,尤其是缝线上的食物残渣等异物;⑸ 术后2周内要使用颅颌绷带压迫术区软组织,以防止血肿和促进软组织重新附着到骨表面,这会限制患者清洗头发和面部;⑹ 即使撤除颅颌绷带的包扎之后,患者在1个月内仍不能进行剧烈运动或者使用热水洗脸、洗头等,因为上述行为可能造成血管扩张充血,导致术中断裂的血管再次出血,形成血肿,引发面部肿胀及感染。
8、正颌手术后体内植入的钛板、钛钉是否需要再次手术取出?
正颌手术过程中植入骨组织的钛钉钛板是由生物相容性很好的钛金属制造而成,能够长期与人体组织“和平相处”,对大部分患者而言,这些钛钉钛板是不需要再次手术取出的;但是,仍然有极个别患者会出现对这些钛钉钛板的免疫排斥反应,出现疼痛、感染等不适感,需要再次手术将其取出;取出钛钉钛板的理想时间是手术后6个月左右,若时间太早骨组织还没有完全愈合,太晚则新生的骨组织可能将这些钛钉钛板完全覆盖,导致取出困难。
9、正颌手术的费用大概是多少?
由于手术种类、术中所用钛板钛钉的厂家不同,特别是国产品牌和进口品牌价格相差较大,因此正颌手术的花费会有不同。根据以往的经验,住院期间总的花费情况如下:单颌手术4万左右、双颌手术7万左右。需要说明的是,手术的花费会随着住院期间所用药品、耗材等市场价格的变化而变化。
10、颌骨畸形的患者什么情况需要做颏成形术手术?
“颏部”是指下颌骨中间前突的部分,对面部轮廓的美观性有很大的影响;颏成形手术不需要改变患者的咬合关系,可以在三维方向上改变下颌骨颏部的位置和大小,辅助改善面部轮廓外形。颌骨畸形可以表现为面部外形在垂直方向、前后方向、左右方向的不协调;在进行了上颌骨、下颌骨的手术,恢复正常的咬合关系之后,如果颏部外形仍不理想,就可以通过颏成形手术改善面下部三分之一的长度、突度以及左右对称性。比如,下颌骨的偏突畸形(“地包天”且偏斜到一边)患者,即使做了下颌手术,颏部仍然可能左右不对称或偏到一侧;另外,部分下颌后缩的患者,单纯的整体前移下颌骨仍可能不足,对这些患者往往需要进行颏成形术进一步改善面部外形。
11、早期治疗对儿童“地包天”的治疗效果如何?是否一定要成年后手术治疗?
对于幼儿期出现 “地包天”倾向的患者,目前有两种治疗理念:一种治疗方案,是在幼儿期开始佩戴“头帽颏兜”限制下颌骨的发育,以期纠正下颌骨的过度发育趋势;另外一种治疗方案是在颌骨的生长发育期不进行干预,18岁左右开始接受正畸-正颌手术联合治疗。但是,目前关于哪种治疗方案更好仍然存在争议,采用保守治疗的效果不能准确预测,部分患者幼儿期采用保守治疗后仍不能完全限制下颌骨的过度发育,成年后仍需手术治疗。
12、正颌手术之后如何进食?
正颌手术之后,往往需要进行颌间弹性牵引,即把上下颌牙齿拴在一起,以维持患者正常的咬合关系,时间持续2-4周左右。因此,患者在这段时间内,都无法咀嚼食物,只能进流质食物,如牛奶、果汁、各种汤类等。我们会为您提供专用的进食工具,既方便进食,又减少对手术创口的污染。在拆除弹性牵引后,患者可从半流质、软食然后过渡至正常饮食。
13、正颌手术之后如何维持口腔卫生?
正颌手术的切口大多在口腔内的粘膜上,很容易受到食物的污染;而且,口腔内本来就存在很多细菌,平时不会致病,当粘膜上存在手术切口时,这些细菌就可能导致创口的感染。因此,正颌手术之后维持良好的口腔卫生既非常困难,也非常重要。目前,正颌手术之后的口腔清洁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首先,护士会用灭菌的生理盐水帮您冲洗口腔,每天三次;其次,您在每次进食之后,应争取用清洁的温开水和专用漱口水漱口,清洁残留的食物残渣;第三,手术切口大多位于口腔前庭沟内,手术缝线上更容易存留异物,您可以使用棉签蘸取适量漱口水轻轻擦拭手术创口和缝线;最后,手术3天之后,您就可以尝试开始刷牙了(可以使用牙膏),只要动作轻柔,是不会对创口愈合造成不良影响的。
14、正颌手术后面部肿胀持续时间及应对措施
颌面部血液供应丰富,手术之后的肿胀是比较明显的;根据患者的个人体质不同,术后肿胀会持续2周至1个月的时间,个别患者甚至更久。
正颌手术之后的颌间牵引要持续2-4周左右,拆除颌间牵引之后,患者往往出现不同程度的张口受限,需要1-2周的张口和咬合训练,而颌骨的愈合需要 3-6个月的时间。因此,我们建议患者在手术1个月之后逐步恢复正常的学习和工作,但应循序渐进,并注意休息,不可过度劳累或进行剧烈运动。手术3个月之后,大多数患者可以过渡到正常的工作和生活状态。
15、进行正颌手术的住院时间是多长?什么时候可以拆线?
手术之前,大概需要2-3天的时间进行各项术前常规检查,如有异常还需要进一步检查或会诊,甚至院际会诊,如无异常则可进入等待手术的环节;等待手术的时间会随住院病人的多少而有较大不同,短的2-3天,长的1-2周不等。手术之后的住院时间为7天左右,根据患者术后恢复情况略有不同,如果术后手术创口发生感染,则可能需要较长时间的反复换药,甚至长达数月之久。口腔黏膜的手术创口大多在7-10天左右拆线。
16、正颌手术的效果是否可以准确预测?
正颌手术之后的咬合关系是可以预测的,而术后面型的改变尚不能准确预测;虽然目前有些电脑软件可以模拟手术过程中颌骨的切开和移动,并直观的预测术后面部外形的改变,受到患者的欢迎。但是,需要指出的是,虽然这些电脑软件能够模拟颌骨的移动效果,却不能很好的预测颌骨移动后软组织的改变,而软组织对面部外形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因此,目前医生只能较准确地预测术后咬合关系的改变,以及粗略地预测术后面部外形的改变。
17、术后复诊
正颌外科患者的复诊时间一般在术后1月、3月、6月、1年,之后可每年复查一次,复查的时候需要进行一些必要的X线与咬合检查。很多患者往往忽视术后复查,认为手术已经做完了就万事大吉。其实对于一个完整的正颌外科治疗过程而言,手术只是其中一个部分,术后的复查非常重要。它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愈合情况、是否有复发倾向等,便于早期采取一些措施。
什么情况需要正颌外科手术
下颌前突在临床上较为常见。除了外观受影响外,患者也常因咬字不清和咀嚼困难备受困扰,下颌前突的发病因素,有一部分是受遗传的影响,但是真正的原因多半不明。
下颌前突会使脸部下半部分向前突出。从侧面看会明显见到下巴突出,正面看则下巴会较正常人宽、大,上嘴唇显得较薄,鼻子两侧显得后缩。有部分患者会有两侧下巴大小不对称与偏斜的情形。
双颌前突(Bimaxillary Protrusion 俗名:龅牙):
双颌前突由于上下前牙突出,在外观上常见为牙齿外露,双唇无法自然闭合,嘴巴显得比较大,嘴唇较厚,相对之下,下巴显得小而后缩。再加上患者为掩饰外露的牙齿强行闭合双唇会使下巴显得更小。
双颌前突的治疗,依程度与年纪会有所不同。在青春期时可以用牙科矫正治疗,成人期则可合并正颌手术治疗。
上颌后缩(Maxillary Retrusion):
上颌后缩较多见于腭裂患者及某些先天颅面畸形患者。临床乍看下外观会与下颌前突相似,但鼻子两侧的凹陷会比较明显。主要原因为上颌发育较下颌差,而不是下颌太突出。
下颌后缩(Mandible Retrusion):
外观上下巴会显得小而短,脸型较短。下颌后缩常合并有牙齿开牙合的情形,此时上下颌都必须手术才能重建正常的脸型。部分病人会合并有颞下颌关节的问题与睡眠时的呼吸障碍,打鼾也是常见症状
牙齿隐隐作痛哪些因素
般来说,出现以下七类常见的牙列不整齐时,就需要进行正畸矫正:
※牙列拥挤,犬齿外突(虎牙)牙弓与牙齿大小无法配合,空间不够导致牙齿重叠拥挤状态,下颌则以第二小臼齿最晚萌发而拥向舌侧。
※齿间缝隙牙弓与牙齿大小无法配合,当牙齿太小牙弓太大时,就会造成牙齿排列稀、有缝隙。
※龅牙可分为牙性与骨骼性龅牙,大部分皆能以传统矫正治疗,严重之龅牙患者则要配合口腔外科手术才能达到理想之外观与咬合功能。
※开咬上颌前牙与下颌前牙应该能合上,垂直覆盖正常为2mm,若上下前牙无法咬上时为开咬,会导致上下门牙无法切咬食物,说话漏风喷口水,嘴巴无法闭紧。
※反合又称反对咬合,即下颌前牙咬到上颌前牙的外面,俗称地包天,除美观问题外,会造成咀嚼、发音等功能障碍。若属骨性颌骨不正常导致的反合,常需合并正颌手术来治疗。
※牙齿倾斜牙齿长期缺损导致相邻牙齿倾斜或对方咬牙增长,造成假牙制作困难,此时就需要用矫正方式将倾斜牙齿扶正,使牙根有很好的平行度以利假牙重建。※颜面颌骨异常颌骨发育不对会造成颜面歪斜,需要合并牙列矫正与正颌手术,将颌骨关系调到正常位置后,才能将牙齿排列在正确的颌骨上,恢复美观与功能。
活动矫治器:一般常用于乳牙和替牙期的比较简单的错和畸形的矫正,或者配合固定矫治器进行矫治。病人自己可以摘戴。
固定轿治器:最为常用的矫治器。患者自己不能摘戴。
功能轿治器:主要用于替牙期或者刚刚换完牙还处于生长发育高峰期的儿童,利用功能矫治器可以矫正骨性错和畸形。
正颌外科:严重的牙颌面畸形,比如上颌前突,上颌后缩,下颌前突,下颌后缩,单纯的矫正不能解决时,就需要通过外科手术和正畸联合矫治的方法。
颌骨先天畸形的西医正颌外科手术疗法
患者18岁之后就可以施行正颌外科手术治疗。手术之前先行设计,术后一般要再进行正畸治疗,以保证咬合关系形成尖窝关系,预防复发。
(1)主要是将上下颌骨计划性截断后,重新组合成上下齿列相对应关系较理想的位置。正颌手术在术前必须做许多精细的评估,包括颈部X线片及咬合模型的分析,而正畸及口腔颌面外科医师会针对患者的情形及需求研制治疗计划。
(2)在施行正颌手术前,常需要先接受一段时期的齿列矫正治疗,以确保手术过程中能得到一个较适当的移动力量及稳定的咬合状态,而正颌手术后仍需持续做齿列矫正,将牙齿的位置做最后细微的调整。
(3)患者术后的恢复很快,极少数的病例中会产生短暂性感觉神经麻木或骨骼愈合不佳的并发症。正颌手术后几天会有肿胀及不自主流口水的情形,需休息一周,吃流质的食物。一个月内即可恢复正常。
兔唇宝宝几岁做矫正手术最好
际医学界普遍认为,唇腭裂患儿的手术须分步骤进行。一般来说,单侧唇裂修复术在出生后三个月进行,并基本遵循国际上通用的“3个10”原则,即体重达10磅、年龄达10周、血红蛋白达10克;双侧唇裂修复术在出生后六个月进行。
腭裂修复术在出生后10至12个月进行;咽成形术一般在四至五岁进行 (不过这一手术并非必须的,在此之前患儿还要进行语音评估,若确实存在咽腭关闭不全,应进行咽成形术,若仅是发音习惯问题,则完全可以通过语音训练纠正,无需手术治疗);牙槽突裂植骨术在九岁左右进行;唇裂鼻畸形的二次矫正术,尽量到13、14岁左右进行;正颌外科手术一般在18岁左右进行。
牙齿矫正的方法有哪些
活动矫治器:一般常用于乳牙和替牙期的比较简单的错和畸形的矫正,或者配合固定矫治器进行矫治。病人自己可以摘戴。
固定轿治器:最为常用的矫治器。患者自己不能摘戴。
功能轿治器:主要用于替牙期或者刚刚换完牙还处于生长发育高峰期的儿童,利用功能矫治器可以矫正骨性错和畸形。
正颌外科:严重的牙颌面畸形,比如上颌前突,上颌后缩,下颌前突,下颌后缩,单纯的矫正不能解决时,就需要通过外科手术和正畸联合矫治的方法。可以根基自己牙齿的情况,选择矫正的方法。
儿童牙齿矫正的方法
活动矫治器:一般常用于乳牙和替牙期的比较简单的错和畸形的矫正,或者配合固定矫治器进行矫治。病人自己可以摘戴。
固定轿治器:最为常用的矫治器。患者自己不能摘戴。
功能轿治器:主要用于替牙期或者刚刚换完牙还处于生长发育高峰期的儿童,利用功能矫治器可以矫正骨性错和畸形。
正颌外科:严重的牙颌面畸形,比如上颌前突,上颌后缩,下颌前突,下颌后缩,单纯的矫正不能解决时,就需要通过外科手术和正畸联合矫治的方法。[1]
一般睡觉打呼噜能治吗
1、治疗鼾症之鼻腔手术:由于鼻中隔弯曲、鼻息肉或鼻甲肥大引起鼻气道阻塞者,可行鼻中隔成形术,鼻息肉或鼻甲切除,以减轻症状。
2、治疗鼾症之腭垂、腭、咽成形术:此手术是切除腭垂过长的软腭后缘和松弛的咽侧壁黏膜,将咽侧壁黏膜向前拉紧缝合,以达到缓解软腭和口咽水平气道阻塞的目的,但不能解除下咽部的气道阻塞,因此一定要选好适应证。
3、治疗鼾症之正颌外科:20世纪70年代以来,正颌外科治疗牙颌面畸形的技术日趋成熟,应用正颌外科治疗因颌骨畸形造成的口咽和下咽部气道阻塞的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已成为有效的方法之一。
4、治疗鼾症之经鼻持续气道正压呼吸:此法是目前治疗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最有效的非手术治疗方法,CPAP犹如一个上气道的空气扩张器,可以防止吸气时软组织的被动塌陷,并刺激颏舌肌的机械感受器,使气道张力增加。可单独作为一种疗法,也可和外科手术配合使用,但一般患者难以长期坚持。
5、治疗鼾症之各种矫治器:睡眠时戴用专用矫治器可以抬高软腭,牵引舌主动或被动向前,以及下颌前移,达到扩大口咽及下咽部,改善呼吸的目的,是鼾症治疗的主要手段或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非外科治疗的重要辅助手段之一,但对重症患者无效。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手术治疗法
1.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
这类手术适用于有扁桃体增生的成人患者,或腺样体增生所致的儿童患者。一般术后短期有效,随着青春发育,舌、软腭肌发育后,仍然可复发。
2.鼻腔手术
由于鼻中隔弯曲、鼻息肉或鼻甲肥大引起鼻气道阻塞者,可行鼻中隔成形术,鼻息肉或鼻甲切除,以减轻症状。
3.舌成形术
由舌体肥大、巨舌症、舌根后移、舌根扁桃体增大者,可行舌成形术。
4.腭垂、腭、咽成形术
此手术是切除腭垂过长的软腭后缘和松弛的咽侧壁黏膜,将咽侧壁黏膜向前拉紧缝合,以达到缓解软腭和口咽水平气道阻塞的目的,但不能解除下咽部的气道阻塞,因此一定要选好适应证。
5.正颌外科
正颌外科治疗主要用以因颌骨畸形引起的口咽和下咽部气道阻塞的OSAHS。
龅牙如何矫正
1.预防矫治
在牙及颌面部的胚胎发育和后天发育过程中,各种先天性和后天性环境因素均会影响其发育而造成牙颌畸形,如果采取各种预防措施来防止各种畸形的发生,则称之为预防矫治。如母亲妊娠期注意营养、防止过量放射线照射及药物。如龋齿的早期治疗、口腔不良习惯的早期破除,滞留乳牙、多生牙的及时拔除等,可预防牙颌畸形的发生。
2.阻断矫治
在牙颌畸形发生的早期,进行早期矫治,阻断畸形向严重发展,将颌面的发育导向正常称为阻断矫治。
如早期发现牙列严重拥挤,采用顺序拔牙治疗;早期牙源性前牙反合,使用简单合垫矫治,防止向严重的骨骼畸形发展。
尤其是反颌(俗称“地包天”),一定要尽早开始矫正,以免导致孩子面部骨骼异常生长,给孩子留下终身遗憾。
3.一般矫治
一般矫治是临床矫治中最多见的,根据不同牙颌畸形选用各类矫治器,如活动矫治器、固定矫治器、功能矫治器等。
4.正颌外科手术
主要是指对生长发育完成后的严重的骨性牙颌畸形配合外科手术的方法来矫正。外科矫正需要正畸科与口腔颌面外科医师共同合作完成,以保证其咬合关系及颌骨畸形均得到良好的矫正效果。
患者18岁之后就可以施行正颌外科手术治疗。手术之前先行设计,术后一般要再进行正畸治疗,以保证咬合关系形成尖窝关系,预防复发。
(1)主要是将上下颌骨计划性截断后,重新组合成上下齿列相对应关系较理想的位置。正颌手术在术前必须做许多精细的评估,包括颈部X线片及咬合模型的分析,而正畸及口腔颌面外科医师会针对患者的情形及需求研制治疗计划。
(2)在施行正颌手术前,常需要先接受一段时期的齿列矫正治疗,以确保手术过程中能得到一个较适当的移动力量及稳定的咬合状态,而正颌手术后仍需持续做齿列矫正,将牙齿的位置做最后细微的调整。
(3)患者术后的恢复很快,极少数的病例中会产生短暂性感觉神经麻木或骨骼愈合不佳的并发症。正颌手术后几天会有肿胀及不自主流口水的情形,需休息一周,吃流质的食物。一个月内即可恢复正常。
小孩换牙不齐怎么办 换牙完毕牙齿不整齐可矫正
如果孩子换牙完毕,确实有严重的排列不齐,等到12岁左右,所有恒牙萌出后,可到医院进行牙齿矫治。
1、活动矫治器:一般常用于乳牙和替牙期的比较简单的错和畸形的矫正,或者配合固定矫治器进行矫治。自己可以摘戴。
2、固定轿治器:最为常用的矫治器。患者自己不能摘戴。
3、功能轿治器:主要用于替牙期或者刚刚换完牙还处于生长发育高峰期的儿童,利用功能矫治器可以矫正骨性错和畸形。
4、正颌外科:严重的牙颌面畸形,比如上颌前突,上颌后缩,下颌前突,下颌后缩,单纯的矫正不能解决时,就需要通过外科手术和正畸联合矫治的方法。
什么是牙齿矫正
牙齿矫正是通过正畸或外科手术等方法治疗错颌畸形,错颌畸形是指儿童生长发育过程中,由先天因素或后天因素导致的牙齿、颌骨、颅面的畸形。
到青春快速生长发育期(一般女孩11-13岁,男孩12-14)时,牙齿替换完毕,颌骨仍有发育潜力,此时是进行固定矫治的很好时期,绝大多数错颌畸形均可在此时解决。一般的错颌畸形需要治疗一至两年,然后转入保持期。一些严重的骨性错颌,矫正后可能达不到理想的效果或因异常的生长型导致复发,需在成年后进行正颌外科手术矫正。
牙齿矫正限制年龄吗
最近30岁的钟小姐就遇到了这个问题,她有一口“大哨牙”,牙列拥挤不齐,色偏黄,由于难以清洁,最近口腔还出现了轻度口臭。所以迫切地想彻底矫正牙齿。医院口腔正畸专科主任常少海说,牙齿矫正技术已经发展了,成年人如果要矫治牙齿已没有了年龄限制。当然,是否必要和必须进行矫治,要根据患者的全身及口腔情况等因素而定。
与青少年相比,成年人的生长发育已经完成,颌面部骨缝已变为骨性融合,骨骼、神经肌肉的可塑性很低,而且成年人代谢速度变慢,生物反应性降低,因此成人矫牙比儿童矫牙要复杂得多。比如,成人的治疗手段主要是牙移动,对严重的骨性畸形需通过正颌外科手术矫治,疗程和保持时间相对较长。
常少海说,与青少年相比,成人的治疗手段主要是牙移动,对严重的骨性畸形需通过正颌外科手术矫治,疗程和保持时间相对较长。但是,相对而言,成人患者多为自主要求治疗,能主动配合治疗,对医嘱执行得较好,能保持口腔卫生,所以最终的矫治效果也较理想。
所以,成人如果觉得错牙合畸形的牙齿影响美观、功能,不管年龄,均可上医院看看,看是否适合矫牙。常少海提醒,错牙合畸形的牙齿由于不易自洁而好发龋齿,引发牙周炎症,所以能处理就处理最好。
正颌手术有风险嘛
任何的手术都是有风险的,正颌手术的危险主要是麻醉风险还要手术中出现意外感染,术后出现复发,正颌手术一般都是采取全身麻醉,而麻醉的风险包括对麻醉药物出现的过敏,对麻醉要出现的中毒,也麻醉对身体其他部位出现的意外损伤,手术后声音可能会嘶哑严重的麻醉意外还会导致身体的呼吸系统以及循环系统出现衰竭,这是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平时的时候一定要放松自己的心情。
面部和嘴部畸形是畸形新生儿的常见案例,主要是由于在胎儿产生早期遗传物质发生变异或者是遗传所引起的。根据你的描述,建议先去正规的整形医院进行诊断,判断病情的严重程度,在医生的建议下来确定是保守治疗还是手术治疗,如果畸形对面容影响较大,建议实施整形手术。此外,正颌外科手术确实存在一定的风险,不仅仅是在做手术的过程中,还包括术后可能导致的后遗症等,所以建议进行认真的权衡。
关于正颌外科手术的风险问题
很多患者在希望解决颌骨畸形的同时,对手术的风险忐忑不安、耿耿于怀,所以他们在看病或咨询时常问的一句话是“医生,这个手术有什么风险?发生风险的百分率是多少?最严重的并发症是什么?”我能理解患者提这个问题的心理状态――想做手术但又害怕出事或者手术失败,怕出现不可挽回的并发症,怕术后畸形复发,但是这对于正颌医师来说是最难回答的问题。说风险大,患者可能放弃手术;说风险小,手术出了问题又不好交代,那么如何回答这个问题呢?我试着从4个方面解释这个问题,供医师和患友们参考。
关于因手术发生死亡的问题
任何手术都会有风险,哪怕是最小的手术也是如此,最大的风险莫过于在手术中死亡,这在新闻报道中并不鲜见,众所周知的事件是某超女曾在一家美容医疗机构做整形手术而出现问题死亡。在手术中还会出现恶性高热死亡等,此类情况发生概率较小。虽然这些情况罕见,但仍然时有发生,如果这种情况出现在患者身上,那它的发生概率就是100%。不过,可以发现这些问题往往出现在一些不规范或者小型医疗机构中,在这些机构中,麻醉、手术、护理环节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其技术力量也难以应对突发的意外事件,这时患者的生命就难以得到保障了。正颌外科手术的确不是一个小手术,其对麻醉、手术技术、场地条件、护理康复要求很高,如果在上述条件不够好的医疗机构进行手术,那出现意外的发生率就会陡然增高,安全就得不到保证;但是,如在管理规范、技术力量好的单位进行正颌手术,医生可以通过他们的技术、经验把可能出现的风险降到最低,安全系数就会增加,但这并不意味着在大的医疗单位手术就不存在风险,风险依然存在,只不过发生的几率变小了。
关于正颌外科手术的并发症
正颌外科最大的并发症有骨段坏死、意外骨折等,这些并发症都与医师的技术和经验相关,经验越少的医师,越容易出现此类问题。
所以,建议大家不要去那些没有经验、技术力量无保障的机构进行手术,可以通过互联网查询此类手术在哪些机构开展得较好,从而进行选择。
关于正颌术后后遗症
“后遗症”往往指的是手术所造成的连带损伤,其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这也是患者非常关心的问题。
最常见的正颌术后后遗症为下唇麻木、感觉减退,这多半是由于骨骼劈开时牵拉下牙槽神经造成的,发生的比例大概在40%,术后可用药物(甲钴胺片)治疗,术后半年左右,95%患者可完全恢复,仅5%的患者的皮肤感觉功能恢复不全,但其面部的运动功能未受影响。
其他的后遗症还有颞下颌关节问题,正颌患者在术前大多伴有颞下颌关节症状,如关节弹响、疼痛、绞索等,大部分患者术后可得到缓解或恢复,但也有部分患者术后关节症状无改善或者反而加重,这是由于正颌手术后,颌骨骨骼位置发生了变化,关节就需要适应新的位置,逐渐发生改建,在改建和适应过程中关节出现一些轻度不适、疼痛是可以理解的,随着时间的延长症状可能会减轻。
关于术后复发与反弹
很多患者会担心术后复发的问题,患者经常将复发理解为“手术后又回到手术之前的样子”,这其实是误解,正颌术后无论如何也不会回到原来的样子,患者所理解的复发实际上是反弹。正颌手术反弹的原因多半是由连接在骨骼上的肌肉拉力造成的,这可能使已做好的骨骼位置发生轻微的位移,这个距离往往在1mm左右,这一范围较小,但这种现象绝不是复发。如果发生大的骨骼位移,往往是手术技术因素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