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冰袋外敷法有哪些功效

冰袋外敷法有哪些功效

冰敷法是用冰袋直接或以冰水调合药末敷于患处或一定的部位,以治疗疾病的方法。

冰之为药,早在唐代陈藏器的《本草拾遗》中就记载,冰“味甘大寒无毒,主去热烦”。明代李时珍则在《本草纲目》中明确收录了“伤寒阳毒,热盛昏迷者,以冰一块置于膻中,良”的外治方法。现代本法不仅常用于高热昏迷病人的急救,而且还用于治疗一些疼痛、出血病证。以藉冰的大寒之性,直接作用于患处或特定部位,达到降温散热、止血止痛、消除肿胀等目的。

【操作方法】

将冰袋置放于患处冷敷,若为高热病人,可将冰袋敷于病人的前额、颈部、腋下及腹股沟等部位;若治鼻衄,可冰敷患者太阳穴或前额。一般每次冰敷时间不宜过长,但用于高热病人,则需持续应用,且要经常更换冰袋,直至体温下降。

【主治病症】

一、中暑

降温灵(《中医内科急症证治》)冰1块,置于患者腹部,使体温降至基本正常为止。功能降温消暑。主治中暑暑入阳明型。

二、流行性乙型脑炎

冰袋外敷法(《传染病学》)冰袋,用冰袋和井水冷敷头部(前额、头枕部)与冰敷大血管流经的浅表部位(如两侧颈部、腋下与腹股沟等处),以肛温控制在38.5℃以下为宜。功能降温。主治流行性乙型脑炎高热不退者。

三、阳强不倒

冰块外敷法(经验方) 冰块适量。将冰块摩擦勃起之阴茎15分钟。功能助阴降火。主治热盛之阳强不倒。

【注意事项】

1.冰敷完毕,要用干毛巾擦干冰敷部位的皮肤。

2.冰敷时间不宜过长,一般在20分钟左右。

3.年老体弱、虚寒证、妇女妊娠、经期等不宜冰敷。

4.外伤破损、劳累、炎症后期、心脏疾患、水肿病人不宜冰敷。

5.冰敷时,如果发现病人有不良反应,则应立即停止。

发热的物理疗法

1.冰袋

冰袋的使用 将碎冰和冰水装入容器内。冰袋置于体表大血管处:如颈部、腋下、腹股沟等部位。冰袋、冰帽不可直接接触皮肤,应加隔一层治疗巾以防皮肤冻伤。冰块融化后,应及时更换,以保证效果。有时凉毛巾头部外敷,冰棍包扎塑料袋内外敷,也是外敷的一个变种。现代有新式的分子材料冰袋(超低温冰袋),也是一种较好的材料。当一个患者高热,退热剂服用发挥效果需要一段时间的时候,1个或2-3个冰袋外面包裹毛巾的外用于颈部、腋下、腹股沟等部位的大血管处,会很快带走大量热量,使患者很快的感觉有所舒适。但物理降温不推荐于患者自觉畏寒,浑身发冷,寒颤的发热早期阶段,此时应以保温或退热药物应用为主。

2.温水擦浴

温水擦浴适合于高热患者的降温。方法是用32℃~34℃左右的温水擦拭患者的全身皮肤。在腋窝、腹股沟、窝等血管丰富的部位擦拭时间可稍长一些,以助散热。胸部、腹部等部位对冷刺激敏感,最好不要擦拭。出疹的孩子发热不要用温水擦浴降温。

3.酒精擦浴

酒精擦浴适合于发热较高的患者。方法是用30%~50%浓度的酒精,如无酒精亦可用白酒代替,用小毛巾浸湿后擦拭患者颈部、四肢、后背、手足心等部位。尤其重点擦拭腋下、肘部、窝、腹股沟等血管丰富的部位。注意对麻疹等出疹性疾病不宜采用酒精擦浴。

4.冷盐水灌肠

冷盐水灌汤的降温效果显著,但不适合家庭中操作。方法是取生理盐水200~300mL,温度以4℃~6℃为宜,将肛管用甘油等润滑油擦拭后插入肛门,再将准备好的盐水用注射器注入或灌入,灌入后需用手将患者肛门夹紧10分钟左右,以防盐水排出。

5.热水泡脚

泡脚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不适。发烧时泡脚的另一妙处在于能帮助降温。泡脚可以用足盆或小桶,倒入2/3盆水,水温要略高于平时,温度在40摄氏度左右,以能适应为标准。泡脚时抚搓双脚,既使血管扩张,又能减轻发烧带来的不适感。

宝宝发烧可以用酒精物理降温吗

对于宝宝发烧,在体温低于38.5℃,同时精神还不错的情况下,我们主要是建议物理降温的方法来降温,常用的物理降温方法有:

1.减少所穿的衣物,如果是新生儿或者小婴儿,应该松开包被,不应捂汗,以达到散热退烧的目的。

2.头枕冰袋或冷湿敷法:用冰袋应注意局部勿冻伤;最好冰袋外面用布包裹;注意冰袋有无漏水。湿敷是将小毛巾在冰块盆内浸湿,拧毛巾至不滴水为适度,放在前额,适时更换,共20-30分钟。

3.温水擦拭:即用温水毛巾擦拭全身。这是一种很好的降温方法,适合所有发热的儿童。水的温度32-34℃比较适宜,每次擦拭的时间10分钟以上。擦拭的重点部位在有大动脉、大静脉走行的地方,如:腋下,肘窝,腹股沟等。很多家长会在颈部进行降温擦拭,需要注意的是,一定不能双侧颈部同时擦拭,以免影响孩子呼吸。

4.温水浴:水温约比发热儿童体温低3-4℃,每次5-10分钟。很多家长认为孩子发热就不能洗澡,其实,恰恰相反,给孩子洗个温水澡,可以帮助孩子降温。温水浴适合所有发热的孩子。

也有很多家长会问,可以用酒精进行擦拭吗?

酒精擦拭降温的原理在于,它能通过皮肤血管扩张,增强皮肤血管散热能力,使体温下降,缓解症状。但我们一般不建议使用酒精,尤其是3个月以内的宝宝,皮肤娇嫩,角质层发育不完善,皮下血管丰富,血液循环旺盛,发烧的时候毛细血管处在张开的状态,更容易吸收酒精,如果酒精擦拭时间长,擦拭的面积又大,是有可能引起酒精中毒的。

另外酒精挥发速度快,挥发时迅速带走了热量,容易引起寒颤,导致体温再次升高。所以酒精并不适合给孩子降温使用,其实温水就可以达到很好的物理降温的目的。

同时,家长们在给孩子进行物理降温的同时,需要注意给孩子补充水分,这是最基本的降温方法,适合所有发热的宝宝,最好选择白开水。

宝宝发烧了怎么办 冰枕冰敷降温

用冰袋给宝宝降温有助于宝宝局部散热退烧,但一定要注意,冰袋外面最好裹一层布,以免冻伤宝宝皮肤。

相关阅读:小儿推拿退烧图解

腰肌劳损应该怎么治疗

①中药外敷法:可分别取当归、防风、牛膝、桂枝、赤芍、羌活、五加皮、威灵仙、艾叶各100克,将这些药物装入布袋中封口,用水煎煮,待温热后直接将布袋外敷于患处。患者可每天敷一次,直至病情好转。

②中药擦洗法:可分别取伸筋草、海桐皮、独活、当归、钩藤各9克,乳香、没药、川红花各6克,将这些药物用水煎煮后,用温热的药液直接擦洗息处。患者可每天擦洗2次,每次擦洗1小时左右,直至病情好转。

以上这些方法,可起到舒筋活血止痛的作用,对腰肌劳损有很好的疗效。其中,中药外敷法对因天气变化而疼痛发作的患者效果明显,而中药擦洗法则对损伤后的筋络痉挛痛具有明显的疗效。

除此之外,腰肌劳损患者还可通过口服药物来缓解疼痛。①疼痛稍轻的患者,可选择消炎痛(即吲哚美辛,每次口服25-50毫克,每天服3次)、芬必得(即布洛芬缓释胶囊,每次口服300~600毫克,每天服2次)、扶他林(即双氯芬酸钠,每次口服25毫克,每天服3次)等镇痛药,但这三种药具有一定的胃肠道反应,所以合并有胃肠道疾病的患者应慎用或禁用。有胃肠道疾病的患者可选用戴芬(每次口服75毫克,每天服1次)或西乐葆(每次口服100毫克,每天服1次),这两种药均属于新型缓释药,对胃肠道的刺激较小,效果也不错。②对疼痛剧烈的患者,可使用麻醉剂或阿片类止痛药。如在疼痛剧烈时,患者可口服曲马多控释片50~100毫克,也可肌肉注射或口服强痛定50~100毫克,这两种药都具有较强的止痛作用。③对肌肉痉挛引起的疼痛,患者可选用肌松剂,如鲁南贝特(每次口服150毫克,每天服2~3次)、妙纳(每次口服50毫克,每天服3次)、宜宇(即盐酸乙哌立松片,每次口服50毫克,每天服3次)。

小孩发烧的物理疗法有那些呢

发烧是体温升高,腋下温度在37.5℃到38℃之间为低烧,在39℃到40℃为高烧,超过40℃称为超高热。

高烧时应正确、合理地采用各种物理降温法,如低水温浴、温湿敷法、冰敷法、头部冷敷或头部枕冰袋,酒精擦浴等。

1.低水温浴:水温低于患儿体温i℃,例如发烧39℃,水温为38℃,脱去患儿衣服,将患儿轻轻放于盆中,用水冲洗全身3分钟,出浴后用大毛巾迅速擦干全身,并穿上衣服,浴后30分钟测体温一次,并记录。在洗浴过程中,要注意观察患儿面色、呼吸、有无发抖等情况,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洗浴。

2.温湿敷法:取低于患儿体温1℃的温水一盆,将二条洗脸中号毛巾放入水中,浸透拧出少许水份,以不滴水为宜,不能拧太干,太干不起作用。脱去患儿上衣,迅速将湿毛巾围于胸背部,外面用干大毛巾包裹湿毛巾,每隔5~10分钟更换一次湿毛巾,持续做20到30分钟,敷毕擦干胸背部,穿好上衣,盖好棉被。

3.冰敷法:取冰一块,放在水池或盆内,将冰砸成小块,放在盆中去掉棱角,将冰块倒入冰袋(家用热水袋亦可)至半满或2/3满,放平冰袋,用手挤压出袋内空气,迅速将盖拧紧,同时将冰袋倒过来抖几下检查冰袋是否有漏水,用干毛巾擦干冰袋外水渍,用布包好。冰袋不能直接放在病儿皮肤上,否则容易造成冻伤,或使病儿发抖,可放在头部、腋下、腹股沟等处,用冰袋后,30分钟测体温一次,如已降到38.5℃以下,即可撤去冰袋。

4.头部冷敷或头枕冷水袋:头部冷敷用一块中号毛巾,在自来水龙头上浸湿、稍拧干,以不滴水为原则,折成四折放于前额。每5分钟左右更换一次,冷敷时间可长可短,应视体温下降程度而定。头枕冷水袋方法同冰敷法。在操作过程中冰袋及冷水袋均不应放至肩上。头部冷敷或头枕冷水袋适宜于有高热抽风史的病儿,其优点可防止体温上升又可保护脑细胞。

5.酒精擦浴:酒精擦浴作用强而快,对婴幼儿的降温效果较好,当高烧达39.5℃以上,家中无退烧药的情况下,不妨使用酒精擦浴。

首先配好溶液,用95%酒精一份加水二份即可,如95%酒精100毫升加水200毫升,如无95%酒精,用普通白酒亦可,一般白酒度数为65度左右,即用白酒100毫升加水136毫升。液体配好后用软布蘸配好的酒精液,不能拧太干,自上而下从里向外,从肩部外侧到手背,再换一敷布自腋下沿手臂内侧到手心,擦完一侧再擦另一侧。擦下肢时应从骼骨开始经大腿内侧至足背,再换一敷布,从腹股沟沿大腿内侧至足心,然后自股下经膝下至足跟,擦完一侧再擦另一侧。当你擦到腋下、腹股沟、脚心、掌心等处时,应稍停留一些时间,直至皮肤发红为止,这样可以达到退烧作用。擦浴时不能用力过猛,以免擦伤皮肤,同时要注意保暖,擦浴时仅露出所要擦浴的部位即可,否则容易着凉。擦浴后半小时测体温一次。

内痔怎么治好的块 外敷法

外敷法就是用药物敷于患处,此种方法通常有清货、消肿、止痛、收敛、止血等功效。

外敷中药配方:银花、黄柏、苦参、当归、徐长卿、白芷、蝉蜕、防风、川椒、五倍子。

宝宝发烧物理降温的正确做法

对于宝宝发烧,在体温低于38.5℃,同时精神还不错的情况下,我们主要是建议物理降温的方法来降温,常用的物理降温方法有:

1.减少所穿的衣物,如果是新生儿或者小婴儿,应该松开包被,不应捂汗,以达到散热退烧的目的。

2.头枕冰袋或冷湿敷法:用冰袋应注意局部勿冻伤;最好冰袋外面用布包裹;注意冰袋有无漏水。湿敷是将小毛巾在冰块盆内浸湿,拧毛巾至不滴水为适度,放在前额,适时更换,共20-30分钟。

3.温水擦拭:即用温水毛巾擦拭全身。这是一种很好的降温方法,适合所有发热的儿童。水的温度32-34℃比较适宜,每次擦拭的时间10分钟以上。擦拭的重点部位在有大动脉、大静脉走行的地方,如:腋下,肘窝,腹股沟等。很多家长会在颈部进行降温擦拭,需要注意的是,一定不能双侧颈部同时擦拭,以免影响孩子呼吸。

4.温水浴:水温约比发热儿童体温低3-4℃,每次5-10分钟。很多家长认为孩子发热就不能洗澡,其实,恰恰相反,给孩子洗个温水澡,可以帮助孩子降温。温水浴适合所有发热的孩子。

也有很多家长会问,可以用酒精进行擦拭吗?

酒精擦拭降温的原理在于,它能通过皮肤血管扩张,增强皮肤血管散热能力,使体温下降,缓解症状。但我们一般不建议使用酒精,尤其是3个月以内的宝宝,皮肤娇嫩,角质层发育不完善,皮下血管丰富,血液循环旺盛,发烧的时候毛细血管处在张开的状态,更容易吸收酒精,如果酒精擦拭时间长,擦拭的面积又大,是有可能引起酒精中毒的。

另外酒精挥发速度快,挥发时迅速带走了热量,容易引起寒颤,导致体温再次升高。所以酒精并不适合给孩子降温使用,其实温水就可以达到很好的物理降温的目的。

同时,家长们在给孩子进行物理降温的同时,需要注意给孩子补充水分,这是最基本的降温方法,适合所有发热的宝宝,最好选择白开水。

风湿性关节炎民间偏方

1.醋敷法

根据患处大小,用医用纱布制成药垫,放在陈醋中浸泡5分钟,捞出挤出外溢醋水,以不滴水为度,外敷患处,另取热水袋在药垫上加热30~40分钟(其中换1次药垫,热水袋凉了即换热水),每日1次,15日为1个疗程。疗效不明显者,隔2~3日,再热敷1个疗程。

2.烟酒松香散

取新鲜烟叶、松香、高粱酒各适量。将烟叶捣烂取汁,与松香粉和匀,晒干备用。用时,根据患处需要,将药粉加高粱酒调成糊状,外涂患处,外用纱布覆盖,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7日为1个疗程。此法有祛风止痛功效。

3.麻叶热敷法

从初伏第1天起,取新鲜青麻叶(像小扇子大),用7层麻叶直接外敷于患处,将患处曝露在太阳光下晒1~1.5小时(其余身休部位遮阳).到晚上取下。每隔2日1次,每伏包敷4次,共10~12次。

宝宝发烧的物理疗法

1.低水温浴:水温低于患儿体温i℃,例如发烧39℃,水温为38℃,脱去患儿衣服,将患儿轻轻放于盆中,用水冲洗全身3分钟,出浴后用大毛巾迅速擦干全身,并穿上衣服,浴后30分钟测体温一次,并记录。在洗浴过程中,要注意观察患儿面色、呼吸、有无发抖等情况,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洗浴。

2.温湿敷法:取低于患儿体温1℃的温水一盆,将二条洗脸中号毛巾放入水中,浸透拧出少许水份,以不滴水为宜,不能拧太干,太干不起作用。脱去患儿上衣,迅速将湿毛巾围于胸背部,外面用干大毛巾包裹湿毛巾,每隔5~10分钟更换一次湿毛巾,持续做20到30分钟,敷毕擦干胸背部,穿好上衣,盖好棉被。

3.冰敷法:取冰一块,放在水池或盆内,将冰砸成小块,放在盆中去掉棱角,将冰块倒入冰袋(家用热水袋亦可)至半满或2/3满,放平冰袋,用手挤压出袋内空气,迅速将盖拧紧,同时将冰袋倒过来抖几下检查冰袋是否有漏水,用干毛巾擦干冰袋外水渍,用布包好。冰袋不能直接放在病儿皮肤上,否则容易造成冻伤,或使病儿发抖,可放在头部、腋下、腹股沟等处,用冰袋后,30分钟测体温一次,如已降到38.5℃以下,即可撤去冰袋。

4.头部冷敷或头枕冷水袋:头部冷敷用一块中号毛巾,在自来水龙头上浸湿、稍拧干,以不滴水为原则,折成四折放于前额。每5分钟左右更换一次,冷敷时间可长可短,应视体温下降程度而定。头枕冷水袋方法同冰敷法。在操作过程中冰袋及冷水袋均不应放至肩上。头部冷敷或头枕冷水袋适宜于有高热抽风史的病儿,其优点可防止体温上升又可保护脑细胞。

5.酒精擦浴:酒精擦浴作用强而快,对婴幼儿的降温效果较好,当高烧达39.5℃以上,家中无退烧药的情况下,不妨使用酒精擦浴。

宝宝发烧咳嗽呕吐怎么回事 宝宝高烧怎么办

孩子正常腋下体温为36~37℃,37.5~38℃为低热;38.1~38.9℃为中等度发热;39℃~40℃为高热,而40℃以上是超高热。对于高烧的孩子,家长最好先对孩子做一些降温处理,再及时去医院。到医院后把孩子在家中发烧情况及处理情况告知医生。有些家长怕降温后会影响医生对病情的判断,其实一般不会影响。把体温降至38.5℃以下对孩子才比较安全。

1、3个月以内婴儿一般不用退烧药物,如果出现高烧主要是物理降温。孩子高烧可以应用的物理降温措施包括:头枕冰袋或冷湿敷法。用冰袋应注意局部勿冻伤;最好冰袋外面用布包裹(布套);注意冰袋有无漏水,冰袋使用后30分钟测体温,体温降至38.5℃以下时可取下冰袋。湿敷是将小毛巾在冰块盆内浸湿,拧毛巾至不滴水为适度,放在前额,适时更换,共20~30分钟。

2、而3个月以上的宝宝,体温超过 38.5℃ ,同时精神不好,就需要喂退烧药了,一般每 4~6 小时给宝宝服用用一次。宝宝精神好,并且体温控制在 38.5℃ 以下,才不用太担心;在宝宝保证舒适的基础上,可以物理降温,擦洗,洗澡均可。

3、注意保持环境通风,凉快清爽。

4、当宝宝反复发高烧并且持续不退、精神不振时,应该及时带宝宝上医院就诊。

上火牙疼的厉害怎么办 冰敷止痛

做法:

1.将冰箱内的自制冰块拿出来放入塑料袋内绑好。

2.然后将装有冰块的袋子外面多套个袋子避免漏出,再用干毛巾包裹好。

3.最后将其敷在牙痛部位20分钟左右即可。

功效:上火牙疼时,可以使用冰敷法来使神经末梢的敏感性降低而起到减轻疼痛的作用。

注意事项:冰敷时间不宜过长,一般20分钟左右为宜,如果出现皮肤红痛或其他不适症状时,应立即停止,防止冻伤。

宝宝发烧的物理疗法

发烧是身体有潜在感染或发炎而引起的一种临床症状。原因可轻可重,如果没有伴随其他症状,就可能只是体温控制中枢失去平衡。但重者也可能危及生命。尤其有发烧以外症状出现,就可能是疾病的前因,不可忽视。

1.低水温浴:水温低于患儿体温i℃,例如发烧39℃,水温为38℃,脱去患儿衣服,将患儿轻轻放于盆中,用水冲洗全身3分钟,出浴后用大毛巾迅速擦干全身,并穿上衣服,浴后30分钟测体温一次,并记录。在洗浴过程中,要注意观察患儿面色、呼吸、有无发抖等情况,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洗浴。

2.温湿敷法:取低于患儿体温1℃的温水一盆,将二条洗脸中号毛巾放入水中,浸透拧出少许水份,以不滴水为宜,不能拧太干,太干不起作用。脱去患儿上衣,迅速将湿毛巾围于胸背部,外面用干大毛巾包裹湿毛巾,每隔5~10分钟更换一次湿毛巾,持续做20到30分钟,敷毕擦干胸背部,穿好上衣,盖好棉被。

3.冰敷法:取冰一块,放在水池或盆内,将冰砸成小块,放在盆中去掉棱角,将冰块倒入冰袋(家用热水袋亦可)至半满或2/3满,放平冰袋,用手挤压出袋内空气,迅速将盖拧紧,同时将冰袋倒过来抖几下检查冰袋是否有漏水,用干毛巾擦干冰袋外水渍,用布包好。冰袋不能直接放在病儿皮肤上,否则容易造成冻伤,或使病儿发抖,可放在头部、腋下、腹股沟等处,用冰袋后,30分钟测体温一次,如已降到38.5℃以下,即可撤去冰袋。

4.头部冷敷或头枕冷水袋:头部冷敷用一块中号毛巾,在自来水龙头上浸湿、稍拧干,以不滴水为原则,折成四折放于前额。每5分钟左右更换一次,冷敷时间可长可短,应视体温下降程度而定。头枕冷水袋方法同冰敷法。在操作过程中冰袋及冷水袋均不应放至肩上。头部冷敷或头枕冷水袋适宜于有高热抽风史的病儿,其优点可防止体温上升又可保护脑细胞。

5.酒精擦浴:酒精擦浴作用强而快,对婴幼儿的降温效果较好,当高烧达39.5℃以上,家中无退烧药的情况下,不妨使用酒精擦浴。

腰肌劳损的治疗方法

①中药外敷法

可分别取当归、防风、牛膝、桂枝、赤芍、羌活、五加皮、威灵仙、艾叶各100克,将这些药物装入布袋中封口,用水煎煮,待温热后直接将布袋外敷于患处。患者可每天敷一次,直至病情好转。

②中药擦洗法

可分别取伸筋草、海桐皮、独活、当归、钩藤各9克,乳香、没药、川红花各6克,将这些药物用水煎煮后,用温热的药液直接擦洗。

患者可以选择每天擦洗2次,每次擦洗的时间为1小时左右,直到病情逐渐的好转。以上的这些方法,可以起到舒筋活血止痛的效果,对腰肌劳损有很好的疗效。

相关推荐

冰敷的正确方法 把握冰敷时间

冰敷时间每次20-30分钟,如需较长施加冰敷,每次至少间隔30-60分钟,冰袋外面要加布袋,经常观察局部皮肤冰敷情况,及时出处理,预防组织坏死。

怎样快速去下眼袋呢

一:冰牛奶敷眼睛 因为牛奶美白的功效,如果把牛奶放入冰箱冷冻在拿出敷在眼睛上,能起到镇定的作用,在敷眼睛的时候不能把冰牛奶直接放到眼睛上,这样会刺激到眼睛反而不好,应该在冰牛奶的外面包裹一层纱布,在放到眼睛上。 二:维E+按摩法 如果是因为年岁渐长,眼部肌肤逐渐下垂形成的松弛眼袋,则维生素E外用很不错,把市售的维生素E胶囊挤破涂抹在眼袋处,并配合指压按摩使之充分吸收。从内眼角向外,按眼部的轮廓,由内向外抹开以加强提升效果。每圈5~10秒,重复5次。大约每隔两天涂抹一次,坚持一段时间。不过,如果是水肿型的

腰椎间盘突出怎么治疗

中医治疗腰间盘突出效果明显,复发的可能性低。 杜仲泡澡 原料:杜仲50克。 做法:直接将杜仲煎水后取药汁,倒入泡澡水中即可,每日1次,每次20分钟。 功效:补肝肾、强筋骨;适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腰部酸痛。 三七母鸡汤 原料:三七10克,母鸡1只。 做法:将母鸡拔毛去杂洗净后,将三七放于鸡肚子中,加水放锅中煲煮2小时候后调味即可食用。每周一次。 功效:活血、化瘀、镇痛。适用于腰椎间盘突出属气虚血瘀型。 首乌酒 原料:生首乌250克,白酒500克。 做法:将生首乌捣烂,浸泡在白酒中24小时后,隔水蒸60分钟,

面部粉刺外敷法

脸上长粉刺,实在不好看。但是它就是在脸上生根发芽,令很多MM困扰不已。这可怎么办呢?粉刺是发生在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皮肤病,发生的因素多种多样,但最直接的因素就是毛孔堵塞。所以要清除粉刺,就要选择好外敷的产品。手动DIY外敷法,面部粉刺一一解决。 绿豆粉面膜: 将绿豆粉加水搅拌成糊状,晚上睡觉前洗净张粉刺的地方,把面膜涂在上面,15~20分钟后用清水洗净。坚持2星期,粉刺便会慢慢隐去。 鲜牛奶: 鲜牛奶半杯煮沸,待其温热后以棉花蘸湿,轻搽于脸上,片刻后,牛奶渗入毛孔,软化黑头粉刺,再用清水洗去,然后轻轻将粉刺

发烧用热水敷还是冷水敷好呢

一般这种情况应该是用热水敷的,可以使水分快速蒸发从而带走热量,冷水的话虽说让病人感觉凉爽,但是对于体内的热量散发并没太大作用。当然如果特别严重的话还需要去医院进行输液治疗。 冷敷热敷,如何具体实施 冷敷的常用方法“干、湿”两种: ①干冷敷法。在橡胶制成的冰袋[或橡胶手套等代用品)中,装入半袋碎冰[或冰水或冷水),扎紧袋口后,在冰袋与皮肤之间用毛巾、布套等隔开。冷敷的间隔时间一般为1—2个小时,每次敷20分钟,每日可效多次。 ②湿冷敷法。用两块小毛巾或纱布浸在盛冷水的盆里(如冰则放入冰块,没冰则用新

眼皮肿如何消肿

1、茶敷 把一小杯茶放入冰箱中冷冻约15分钟,然后用一小块化妆棉浸在茶中,再把它敷在眼皮上,能减轻眼袋浮肿程度。 2、睡前按摩 睡觉前用无名指在眼肚中央位置轻压按摩10次,每晚持之以恒,以纾缓眼部浮肿的问题,也能舒缓眼部的疲惫。 3、水果敷眼 睡前在眼下部皮肤上贴无花果或黄瓜片,坚持使用可减轻下眼袋。也可利用木瓜加薄荷浸在热水中制成茶,晾凉后经常涂敷在眼下皮肤上。木瓜茶不仅可更新疲劳的眼睛,而且还减轻眼下囊袋的功效。 4、冰敷 一早醒来眼睛浮肿,可用冰敷十分钟。肿泡眼的急救法就是冰敷,可利用冰汤匙或是化

巧用橄榄油让你越来越美

橄榄油的美容功效很多,滋润肌肤,帮助软化死皮等等。根据它的这些功效,我们可以利用橄榄油美容。橄榄油美容现在已经成为一种很时尚的美容方法,今天介绍的橄榄油消除眼袋,眼袋的朋友赶快看过来吧。 橄榄油热敷 橄榄油除了可以冷敷之外,还能够热敷。热敷橄榄油的话,我们首先把少量的橄榄油精华液加入水稀释,然后把它稍微的加温,之后我们棉花棒蘸取适量的橄榄油溶液涂抹在眼袋的地方,稍微的按压几下,最好是能够配合指腹的轻轻拍打,让橄榄油能够充分的吸收。 橄榄油冷敷 把橄榄油精华液均匀的涂抹在眼袋的位置,茶包可以先放在冰箱

五大妙招帮你祛除眼袋

1、坚持睡前做眼部按摩 很多美眉的眼袋过重是因为平时并不注重保养,而使得眼袋越来越重了,一些睡前还拿着手机不肯放下的美眉们就是这样。眼袋比较严重的美眉们,如果把夜晚临睡觉前玩手机的时间来做一些眼部的按摩,眼袋也会轻很多哦!美眉们可以坚持在睡前,洗完脸之后,在脸上涂抹上爽肤水,趁着爽肤水还没干透的时候,按摩眼部皮肤,用中指和食指以弹琴的形式进行拍打,这样可以刺激眼部皮肤的血液循环,缓解眼袋问题。美眉们把爽肤水替换成护肤精油,也同样的去眼袋效果哦,最重要的是持之以恒。 2、冰敷眼部皮肤 眼袋的美眉们也可

经常熬夜怎样祛眼袋效果好

精油祛眼袋 精油护肤早已成了一种护肤风尚,它天然安全的成分,让人用后很放心,而且效果非常好,能轻松解决多种肌肤问题。用调配好的精油在眼袋处进行按摩,不仅能够增加肌肤的弹性,还能效淡化黑眼圈和眼袋处的黑色素,令暗沉的肌肤重新恢复明亮,从而达到去眼袋的效果。 晨起热敷眼部 材料:毛巾、热水 做法:清晨洁面后,将毛巾放入热水中浸透,轻轻沥干水分,将毛巾折叠成长条状,之后敷于眼部肌肤,闭上眼睛放松保持3分钟左右,重新将毛巾重新打湿敷眼,次数可根据自己的眼袋严重情况来决定,完成以上步骤后,再进行日常的眼部保养就可

宝宝游泳后发烧如何处理 冷敷

宝宝游泳后发烧,妈妈可以给宝宝冷敷,用冰袋放在宝宝额头或两侧颈部,也可放在腋下及双侧腹股沟的部位,注意一定要在冰袋外裹一层布,以防局部冻伤宝宝的皮肤,且只能给稍大的宝宝使用,一般6个月以内的宝宝不建议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