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酒精脂肪肝如何治疗 改变饮食习惯
非酒精脂肪肝如何治疗 改变饮食习惯
过量摄入脂肪、糖分和加工食品是造成脂肪肝的主要原因。通常在加工食品和快餐中发现的反式脂肪与胰岛素抵抗、炎症和甘油三酯增加相关。
同样,在玉米糖浆、果汁和其他调味饮料中发现的果糖(食用甜味剂)也与脂肪肝相关。果糖还与胰岛素抵抗和炎症恶化相关。大量摄入软饮料会导致个体肝脏和内脏脂肪含量显著增高,这种脂肪围绕着内脏器官并与慢性疾病相关。远离反式脂肪、糖和加工食品会改善个体的肝脏状况。个体可以通过食用全麦制品、蛋白质、豆类和鱼类以及大量的水果和蔬菜来促进肝脏健康。富含橄榄油和其他单不饱和脂肪酸的地中海式饮食也可能有益于改善胰岛素抵抗、抗炎和降低肝脏脂肪。
为何脂肪肝患病率呈上升趋势
据报道,日本成年人的非酒精性脂肪肝患病率为21.8%,欧美国家非酒精性脂肪肝患病率为20%。男性的脂肪肝患病率为68%,女性的脂肪肝患病率为32%,平均发病年龄均为52岁。脂肪肝在不同人群的临床表现也有所不同。很多轻度的脂肪肝没有任何症状,因而容易被漏诊,这也增加了脂肪肝实际患病率的统计难度。但大体上看,脂肪肝的患病率在近年来呈现明显增高的趋势,这是为什么呢?
生活方式改变
营养过剩和营养不良均可以导致脂肪肝。生活条件改善了,很多人抛弃了清淡饮食的习惯,以肥甘厚腻的饮食取而代之,结果吃出了脂肪肝。越来越多的青年男女开始注重自己的身材,过度节食后也会出现脂肪肝。还有一些人由于生活压力增加,而选择长期过度饮酒,这会导致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生。
保健意识增强
目前,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自己的健康,每年定期进行体检。体检时,不少人发现了自己患有脂肪肝,而在体检前却没有任何脂肪肝的症状。这种保健意识的增强增加了脂肪肝的检出率。
诊断水平提高
在过去,由于医疗条件的限制,局灶性脂肪肝常被误诊为其他肝病。近些年来,随着CT、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在临床的应用以及医生医疗技术的提高,增加了对脂肪肝的正确诊断。
儿童肥胖会导致哪些后果 ?
严重肥胖可导致多种并发症,临床上常见的并发症是脂质代谢紊乱、糖 尿病、心血管并发症、非酒精脂肪肝、代谢综合征、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等。 有些是在儿童期就已经有表现,如高脂血症、高血压、糖代谢紊乱、阻塞性睡 眠呼吸暂停等,延续至成人可成为不可逆的疾病如2型糖尿病、冠心病和脑 卒中等。在儿童期,也会发生一些心理问题如抑郁、焦虑等,要引起家长的 关注。
非酒精脂肪肝如何治疗 运动
久坐不动的生活方式是NAFLD的促成因素之一。研究发现规律的有氧运动(不改变饮食或体重不变)可以减轻肝脏及其他内脏的脂肪沉积且可以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每周参加2~3次运动,每次运动30~60分钟的受试者肝脏脂肪显著减少。
个体可以通过在日程安排中优先安排体育锻炼,使定期锻炼成为常规。
老年人脂肪肝预防护理
酒精性脂肪肝易发展为酒精性肝炎,肝硬化,并可发生肝功能衰竭。非酒精性脂肪肝分4个阶段:脂肪肝,脂肪肝炎,脂肪肝炎伴纤维化,肝硬化,故脂肪肝可威胁人们的健康,做好预防可防止脂肪肝的发生。
一级预防:避免长期大量饮酒,合理膳食,控制体重,慎用或不用皮质激素,四环素等药物,避免接触黄磷,四氯化碳等。
二级预防:对高危人群实施血生化和肝脏B超检查。
三级预防:患脂肪肝炎或酒精性肝炎时需卧床休息,积极护肝治疗,避免发展成肝硬化、重症肝炎、肝性脑病及肝肾综合征等。
危险因素及干预措施:如发现恶心、呕吐、发热、黄疸、腹水ALT与AST明显升高,并发肝炎、肝硬化时立即卧床休息,去除病因,给予护肝药物。注意糖、蛋白质及热量维生素的补充,防止发生肝功能衰竭。出现精神异常,嗜睡,合并肝性脑病时,在上述治疗基础上抗肝昏迷治疗。
冰糖葫芦放冰箱可以吗 吃太多糖有什么坏处
1、糖尿病这个主要是遗传控制的,然后就是后天的如肥胖,长期大量喝酒等,吃糖这个也有一定的风险。不过一般来说不会明显的增加糖尿病的风险的,可以正常的吃,只是注意保护好牙齿为宜,糖吃多了坏牙齿的。
2、有些人知道喝酒容易引起脂肪肝,但是不知道吃糖也会引起脂肪肝,其实,如果长期摄入高糖,容易引起非酒精脂肪肝。
3、如果我们摄入糖分过多,就会刺激睡眠神经,虽然吃糖能够补充能量,让精力充沛,但是,当糖分消耗以后,就会让人昏昏欲睡。
重度脂肪肝的诊断鉴别
一、单纯性脂肪肝:肝脏的病变只表现为肝细胞的脂肪变性。根据肝细胞脂变范围将脂肪肝分为弥漫性脂肪肝、局灶性脂肪肝,以及弥漫性脂肪肝伴正常肝岛。
二、脂肪性肝炎:是指在肝细胞脂肪变性基础上发生的肝细胞炎症。据统计,长期大量嗜酒,40%左右会出现这种情况,而非酒精性脂肪肝一般很少发生脂肪性肝炎。
三、脂肪性肝纤维化:是指在肝细胞周围发生了纤维化改变,纤维化的程度与致病因素是否持续存在与脂肪肝的严重程度有关。酒精性肝纤维化可发生在单纯性脂肪肝基础上,而非酒精性则是发生在脂肪性肝炎的基础上。肝纤维化继续发展则病变为脂肪性肝硬化。
四、脂肪性肝硬化:脂肪性肝硬化是脂肪肝病情逐渐发展到晚期的结果。近年来,随著酒精性肝病和非酒精性肝病的增多,脂肪性肝硬化已占到中国肝硬化病因的第二位(第一位是病毒性肝炎及肝硬化)。在酒精性肝炎中肝硬化的发生率为50%以上,少部分非酒精性脂肪肝也会发展成为肝硬化。
老年人更易得脂肪肝
由于疾病或药物等因素导致肝细胞内脂质积聚超过肝湿重的5%,我们称之脂肪肝。脂肪肝包括酒精性脂肪肝和非酒精性脂肪肝2大类。其中老年人因代谢、肥胖、因病服药等因素导致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病率最高。2012年有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老年人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病率已经超过50%。非酒精性脂肪肝是慢性肝病的主要原因,而且研究也表明非酒精性脂肪肝与高血脂、糖尿病、高血压、心脑血管的发病密切相关。因而我们要积极重视老年人脂肪肝的防治,以降低肝病的致残死亡以及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由于早期的脂肪肝属可逆性疾病,所以及时诊断并治疗常可恢复正常。一旦发现患有脂肪肝,我们需要积极地采取生活方式的干预,必要时进行药物治疗。
非酒精脂肪肝如何治疗 减重
减重对改善脂肪肝非常有效,因为它可以改善胰岛素抵抗、甘油三酯和内脏脂肪。尽管体重减轻>5%才会使肝细胞内脂肪减少,但只要减轻3%就可以使肝脂肪变性得到明显改善。因为肝细胞内甘油三酯的消耗不仅与体重减轻有关,也与摄入食物的组成及特定的运动强度有关。低碳水化合物及低脂饮食可减轻肝脂肪变性。
脂肪肝与肝癌有关联吗
脂肪肝分为非酒精性脂肪肝与酒精脂肪肝两类,是典型的文明病。脂肪肝形成的早期,肝脏内没有炎症性改变,肝细胞损害较轻,常无任何症状,肝功能检查可能正常,肝也未必肿大,所以易被人们忽视。
导致脂肪肝的六大因素有:肥胖、肝炎恢复期、糖尿病、嗜酒、药物、营养不良、三酰甘油高。通俗地说,就是肥胖、吃得太多、吃得太油,以致营养过剩。
脂肪肝常在B超时被发现,准确度高达97%。长期过度饮酒会导致肝脏代谢功能障碍,使肝内脂质囤积,形成酒精性脂肪肝。
最新研究表明,肥胖和胰岛素抵抗也能导致脂肪肝。无论是哪种类型的脂肪肝,只要处于轻度阶段,病情是可以逆转的。如果此时持之以恒地进行饮食调节并配合适当的运动,细胞内沉积的脂肪将会逐渐减少,肝脏可以恢复正常。
如果脂肪肝继续发展,肝脏内出现炎症性改变,称为脂肪性肝炎,转氨酶化验检查结果升高,这时有些患者可发展成肝纤维化,经过数年后,有些患者会出现肝硬化相关的并发症,包括肝细胞癌。所以说脂肪肝与肝癌是有关联的,不得不小心防范。
脂肪肝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病因治疗:由于脂肪肝有营养、酒精、药物、妊娠、炎症等各种不同的致病原因,因此查明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是彻底解决脂肪肝的关键。
药物治疗:治疗脂肪肝原则上不用降血脂药,如果血脂水平较高,可在综合治疗基础上,适当给予降血脂药,并严密监测肝功能的变化。治疗脂肪肝的关键是去除病因,如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必须戒酒,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则要改变生活方式,少食肥甘、增加运动量、控制体重。可以适当服用一些中成药进行调理,如含有五味子、柴胡、茵陈、绿豆、猪胆粉等中草药成分的葵花护肝片,能够疏肝理气、健脾消食,解酒、降脂、解毒、抗炎功效也不错,是呵护肝脏健康的好帮手。
特色治疗:根据脂肪肝的各种病因以及综合现代人的工作、生活习惯和环境等各种因素,抑制脂肪堆积,促进脂肪代谢。
饮食调节,合理膳食,节制饮食,减少高脂高热食物摄入,不盲目减肥。成人每日进食建议谷类食物400克,蔬菜、水果300克,奶、奶制品、豆制品200克,肉、蛋100克。另外要少喝酒或不喝酒,尤其是酒精性脂肪患者,应绝对禁酒,避免酒精对肝脏的损害。
治疗脂肪肝运动是最好的药
运动是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最好的药。据新加坡《联合早报》近日报道,新加坡鹰阁医院、亚洲肝脏疾病和移植中心肠胃专科顾问医生韦俊韬表示,只要每天肯花30分钟运动,脂肪肝病情就会减轻,甚至被逆转。
“脂肪肝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生活方式病,因此改变生活习惯是最重要的治疗方法。对于非酒精性脂肪肝,坚持运动是治疗时最基本的方法。而‘运动是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最好的药’,已经成为医生们普遍认同的观点。”北京大学肝病研究所所长,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肝病科主任魏来教授接受《生命时报》记者采访时指出。当然,酒精性脂肪肝的最基本治疗是戒酒。
不少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都有久坐或不活动的习惯。尤其是那些晚餐进食高热量、高蛋白、高脂肪的人,若吃完就坐着不动,时间久了,体内过剩的营养就会转化为脂肪,积存在肝脏,进而形成脂肪肝。魏来介绍,多运动不但能消耗多余能量,还可以增加胰岛素受体的敏感性,以维持相对正常的血脂、血糖水平。
魏来认为,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每天都应该坚持运动,最好每次都维持在1小时左右。采取哪种运动方式并不重要,关键是自己喜欢,有兴趣坚持下去。同时,必须达到一定的运动量。合理的减重速度是0.45-0.9公斤/周。“根据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制定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疗指南》,坚持有氧运动6个月后,患者体重的下降幅度应保证平均每月不到0.45千克,或体重指数>27公斤/米2合并血脂、血糖、血压两项异常者才考虑药物降脂治疗。”
除了运动,脂肪肝患者还应恪守一天三餐的准则,不吃零食、甜食,杜绝宵夜。研究证明,饮食过量,好吃零食、甜食、夜宵以及不吃早餐的饮食习惯,会扰乱代谢功能。不吃早餐的人可能因白天工作量大又存在饮食不均衡、营养不足等问题,也会诱发脂肪肝。
脂肪肝的癌变几率有多少
近十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脂肪肝的发生也逐年升高。具相关资料显示:肝癌是全球最常见的癌症之一。那么脂肪肝的癌变几率有多少?如何预防呢?
脂肪肝的癌变几率有多少?
一些研究表明,大约有0%~0.5%的脂肪肝和0%~2.8%的脂肪性肝炎患者在大约20年后会发生肝癌。但是,非酒精性脂肪肝一旦发展成隐源性肝硬化,肝癌的发生率将会增加到4%~27%。最近,阿沙医生对195例非酒精性脂肪肝肝硬化和315例丙型肝炎肝硬化进行了长期的跟踪随访。在他们诊断为肝硬化后,平均随访3年多,就有25例(12.8%)非酒精性脂肪肝肝硬化和64例(20.3%)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发生肝癌;每年平均有2.6%的非酒精性脂肪肝肝硬化癌变,有4.0%的丙型肝炎肝硬化癌变。
也就是说,非酒精性脂肪肝发展到隐源性肝硬化以后,12.8%在3年后有可能癌变,其癌变率仅比丙型肝炎肝硬化少了不到8个百分点,每年的癌变率比丙型肝炎肝硬化仅低1.4%。全球丙肝病毒的感染率约为3%,而脂肪肝的发生率为9%~46%,是丙型肝炎发病率的3~15倍!
非酒精性脂肪肝与肝癌有关吗?
一些医生开始对一些不明原因的肝硬化(隐源性肝硬化)和肝癌(隐源性肝癌)进行调查。医生们发现,大部分隐源性肝硬化的病因实际上就是非酒精性脂肪肝,而且,隐源性肝硬化确实能够发展成为肝癌。2002年,伯格尼斯医生对641例肝癌的病因进行调查时发现,有6.9%的肝癌患者病因不明。以后经过分析确定,这些患者都是由非酒精性脂肪肝发展而来的。马瑞欧医生调查了100例肝癌患者,发现至少有13%的肝癌患者与非酒精性脂肪肝有关。
非酒精性脂肪肝是怎样癌变的?
在脂肪肝形成的早期,肝脏内没有炎症性改变,肝细胞损害较轻,患者常常没有任何症状,肝功能检测也是正常的,往往在查体时B超检查时被发现。这种轻的肝脏脂肪变性一般病情不影响工作和学习。
如果继续发展,肝脏内会出现炎症性改变,称为脂肪性肝炎。这时候,由于肝脏发炎,肝细胞坏死,转氨酶就会从肝细胞中释放出来,实验室检查则发现转氨酶升高。如果在这时加以控制,有52%~79%的患者稳定或肝纤维化逆转,有26%~37%的患者发展成进展性肝纤维化,有9%~20%的患者进展成为隐源性肝硬化。
一旦诊断为隐源性肝硬化,5~7年后有40%~60%的患者会出现肝硬化相关的并发症,包括肝腹水、门脉高压性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肝衰竭和肝细胞癌。
非酒精脂肪肝如何治疗 服用鱼油
在鲑鱼、金枪鱼和鳟鱼等冷水鱼中发现的ω-3脂肪酸可有效降低PCOS女性的甘油三酯水平、炎症和胰岛素抵抗。然而,摄入足够的鱼以达到治疗量的ω-3脂肪酸是相当大的挑战,因此个体可以选择鱼油补充剂。《临床内分泌学和代谢》杂志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PCOS女性食用4克鱼油,补充8周后,肝脂肪和甘油三酯明显减少。
脂肪肝是疾病风险增加的信号
毫不夸张地说,脂肪肝已经不单纯是富贵病,中招人群广泛,成为世界公认的肝脏疾病,被认为是原因不明肝硬化的常见缘由,其中超越50%的人是糖尿病的后备军。
而对普通人来说,体检中发现的脂肪肝,非常现实地提醒你:可能是很多疾病的先行指标。
多年研究结果表明,患脂肪肝的人,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中风机会比正常人大大增加;而血糖和血脂升高的人,也会逐渐出现脂肪肝,会增加降糖和降脂药物的困难。如果脂肪肝患者不采取及时的治疗措施,改变不良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任其发展下去,就会造成肝纤维化、肝硬化,极大增加患肝癌的危险。
资料更显示,约30%的酒精性脂肪肝可发展为肝硬化;约15至25%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可进展为肝硬化,此过程短则几年,长则数十年,与患者病情和体质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