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衰弱疾病的诊断标准
神经衰弱疾病的诊断标准
神经衰弱是一种功能障碍性病症,临床症状表现繁多,但要诊断本病,应具备以下五个特点:
(1)神经衰弱患者有显著的衰弱或持久的疲劳症状。
如经常感到精力不足,萎靡不振,不能用脑,记忆力减退,脑力迟钝,学习工作中注意力不能集中,工作效率显著减退,即使是充分休息也不能消除疲劳感。对全身进行检查,又无躯体疾病如肝炎等,也无脑器质性病变。
(2)表现以下症状中的任何两项:
①易兴奋又易疲劳。
②情绪波动大,遇事容易激动,烦躁易怒,担心和紧张不安。
③因情绪紧张引起紧张性头痛或肌肉疼痛。
④睡眠障碍。表现为入睡困难,易惊醒,多梦。
(3)上述情况对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造成不良影响。
(4)病程在3个月以上。
(5)排除了其他神经症和精神病。
此外,在诊断神经衰弱时,要注意与其他可能造成类似神经衰弱症候群的疾病相鉴别。如结核病、肝炎、风湿病、甲状腺机能亢进、糖尿病等慢性消耗性疾病常产生躯体和精神疲劳感,易误诊为神经衰弱;因职业关系的化学性职业中毒,也常以神经衰弱症状群为早期症状;还有头部的慢性炎症,如慢性鼻炎、慢性鼻窦炎、慢性咽炎等,也常出现神经衰弱的症候群。所以应全面了解病史,认真进行体格检查,结合必要的实验室检查,一般是可以鉴别的。
神经衰弱的诊断标准
神经衰弱诊断标准
我国的诊断标准有如下几种,至少具备下列四组症状中的三项,方可诊断为神经衰弱。
1、情绪症状
紧张、易激动、烦恼。
2、衰弱症状
精神疲乏、脑力迟钝、注意力难集中、记忆困难、工作学习不能持久。
3、兴奋症状
工作学习、用脑均可引起兴奋,回忆及联想增多,自己控制不住,可对声光敏感,并且语言增多。
4、心理症状
紧张性疼痛头痛、腰背或肢体痛,睡眠障碍如入睡困难、多梦、易醒、醒后乏力,植物神经功能障碍如心悸、多汗。另外,在诊断时还应注意与其它疾病的鉴别,应排除疲劳综合征、应激综合征、躯体疼痛、药物中毒、抑郁症、精神分裂症、心理障碍等类似疾病。
神经衰弱的检查鉴别
为了排除可能的器质性病变,需作心电图、脑电图、脑电地形图、经颅多普勒、CT头颅扫描等检查。排除其它病因引起的神经衰弱样表现,应予以鉴别的有:神经衰弱综合征、焦虑症和轻抑郁症、精神分裂症。
确诊神经衰弱需要做的一些检查项目就先为大家介绍到这了,希望大家看完上面文章后可以对这些知识有深入的了解。大家在生活中如果怀疑自己患上神经衰弱这种疾病的话,就可以去正规医院做上面的检查,医生看了检查报告就会给出结论的,该怎么治疗就怎么治疗。
神经衰弱做什么检查方法
为了消除这些观念及排除可能的器质性病变,故需作心电图、脑电图、脑电地形图、经颅多普勒、CT头颅扫描等检查。
诊断
由于神经衰弱症状的特异性差,几乎可见于所有的精神与躯体疾病之中。按照等级诊断的原则,只有排除其他精神疾病,方能诊断本症。
确诊神经衰弱需以下各条:
1.或为用脑后倍感疲倦的持续而痛苦的主诉;或为轻度用力后身体虚弱与极度疲倦的持续而痛苦的主诉。
2.至少存在以下两条:①肌肉疼痛感;②头昏;③紧张性头痛;④睡眠紊乱;⑤不能放松;⑥易激惹:⑦消化不良。
3.任何并存的自主神经症状或抑郁症状,在严重度和持续时间方面不足以符合本分类系统中其他障碍的标准。
鉴别诊断
在许多国家,神经衰弱一般不用作诊断类别。许多过去诊断为神经衰弱的病例,符合现在抑郁障碍或焦虑障碍的标准。但对有些病例,采用神经衰弱的描述比任何其他的神经症性综合征都更为合适。在采用神经衰弱的诊断类别时,首先应排除抑郁性疾病和焦虑障碍。精神分裂症患者早期可有类似神经衰弱症状,但痛苦感不明显,求治心不强烈。随着病程的发展和精神症状的出现,不难鉴别。
治疗
1神经衰弱的心里治疗是首要的治疗方法。在神经衰弱的心里治疗方法一般在临床上市选择解释支援治疗,对于神经衰弱患者需要建立好良好的心态,对于这种疾病要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对于神经衰弱较为严重的患者需要进行药物的治疗。对于神经衰弱已经比较严重的患者需要进行药物的治疗,药物治疗可以有效的缓解神经衰弱,但是有一定的副作用。
3目前临床上有很多的患者在采用理疗的治疗方法。理疗现在在临床上已经成为治疗神经衰弱的主要方法,就目前临床上来说神经衰弱患者多数已经采用像是针灸、耳针静电或交流电离子到如导入等理疗。
通过这些检查方法,和这些诊断方法就能够及时的诊断出来自己是否患有神经衰弱这个疾病,如果有神经衰弱疾病的话,那么心理上该控制好了,也要记得消除自己心中的焦虑,让自己开心起来,如果工作压力大的话,那么最好是给自己换一种工作方式,让自己的疾病得到更好的控制。
神经衰弱的有关鉴别方法
需要与神经衰弱鉴别的疾病有:
1.脑器质性和躯体疾病 神经衰弱症状常见于各种脑器质性疾病,如脑动脉硬化、颅内占位病变、颅内感染、颅脑损伤后;各种急、慢性工业中毒;以及各种慢性躯体疾病,如肺结核、溃疡病、慢性肝炎、鼻窦炎、甲状腺及肾上腺疾病等。如果神经衰弱症状发生于上述疾病之后,则应诊断为上述相应的脑或躯体疾病。
2.重性精神病 神经衰弱症状可见于精神分裂症和抑郁症等重性精神病的早期、病程中和缓解期。这类患者早期可有神经衰弱症状,往往不主动关心自己的健康,不积极要求治疗,并有相应的精神病性症状存在,可资鉴别。
3.其他神经症性障碍 神经衰弱症状也常见于焦虑障碍、恶劣心境、躯体化障碍、疑病症等。如果患者有这类疾病的典型症状,按等级制诊断原则,不再诊断为神经衰弱,而诊断为各种相应的疾病。
这里需特别提到适应不良问题,尤其是大学生远离家乡、亲人,学习方法与中学不同,生活环境也不一样。特别在寄宿制学生中,对集体生活感到很不习惯,发生类似神经衰弱症状群,其实都是适应不良。以往对适应不良认识不足,颇多被诊断为神经衰弱。有些患者到处求医、服药,但效果不佳,而经心理治疗,短程心理分析,疗效显著。
4.疲劳反应 正常人在脑力或体力过度劳累之后,常会产生疲劳反应,出现头痛、头昏、嗜睡、精力不足、注意力不集中、失眠、或烦躁、易怒等症状。但这些症状历时短暂,引起疲劳的因素消除后,经过充分休息,即可迅速恢复常态;一般并不引起患者过分烦恼或不愉快的情感体验。如果工作负担已减轻,适当休息之后,上述症状仍持续存在,或时轻时重,迁延不愈,达3个月以上者,则应诊断为神经衰弱。在流行学调查时,除要求符合症状学标准和严重程度标准外,病程必须持续达3个月以上,对排除其他疾病是非常重要的。
5.慢性疲劳综合征 慢性疲劳综合征(chronic fatigue syndrome)这是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CDC)建议使用于一类病因未明,以慢性疲劳为特征的综合病征的名称。该综合征的诊断标准如下:
主要标准:①新近起病的严重而虚弱性疲劳,持续至少6个月;②没有发现引起疲劳的内科或精神科疾病。
次要标准:包括广泛的头痛,肌痛,关节痛,发热,咽痛,淋巴结痛,肌无力,活动后持久的疲劳,神经心理症状(如易激惹、健忘、注意力不集中、思维困难、抑郁等),睡眠障碍,突然发生的疲劳等。(要求至少有其中8项症状)。
客观标准:包括低热(口表37.6~38.0℃或肛表37.9~38.8℃),非渗出性咽炎,颈前或腋下淋巴结长大、触痛。
这类疾病被疑为Epstein-Barr病毒感染或免疫异常。由于有低热、咽痛及淋巴结长大等客观体征,因而与神经衰弱有别。
由于神经衰弱的许多症状,颇多与焦虑障碍或抑郁性神经症或隐匿型抑郁症相似,在临床上应首先排除抑郁与焦虑性障碍,并从症状演变、治疗效果来判断,避免把神经衰弱当作“垃圾箱”。还要与精神分裂症的早期症状、颅脑外伤后综合征、适应不良及过度疲劳区别。过度疲劳引起疲乏无力、头昏脑涨、注意力不能集中等症状,经休息后即可恢复。
如何检查诊断神经衰弱
神经衰弱的病症表现有很多种,但也不是出现了一些类似神经衰弱的症状表现就是患了神经衰弱,因此说神经衰弱的检查环节是非常有必要的。
●神经衰弱诊断标准
我国的诊断标准有如下几种,至少具备下列四组症状中的三项,方可诊断为神经衰弱。
情绪症状:紧张、易激动、烦恼。
衰弱症状:精神疲乏、脑力迟钝、注意力难集中、记忆困难、工作学习不能持久。
兴奋症状:工作学习、用脑均可引起兴奋,回忆及联想增多,自己控制不住,可对声光敏感,并且语言增多。
心理症状:紧张性疼痛(头痛、腰背或肢体痛),睡眠障碍(如入睡困难、多梦、易醒、醒后乏力),植物神经功能障碍(如心悸、多汗)。另外,在诊断时还应注意与其它疾病的鉴别,应排除疲劳综合征、应激综合征、躯体疼痛、药物中毒、抑郁症、精神分裂症、心理障碍等类似疾病。
●神经衰弱的检查鉴别
为了排除可能的器质性病变,需作心电图、脑电图、脑电地形图、经颅多普勒、CT头颅扫描等检查。排除其它病因引起的神经衰弱样表现,应予以鉴别的有:神经衰弱综合征、焦虑症和轻抑郁症、精神分裂症。
怎么检查神经衰弱呢
在许多国家,神经衰弱一般不用作诊断类别。许多过去诊断为神经衰弱的病例,符合现在抑郁障碍或焦虑障碍的标准。但对有些病例,采用神经衰弱的描述比任何其他的神经症性综合征都更为合适。在采用神经衰弱的诊断类别时,首先应排除抑郁性疾病和焦虑障碍。精神分裂症患者早期可有类似神经衰弱症状,但痛苦感不明显,求治心不强烈。随着病程的发展和精神症状的出现,不难鉴别。
神经衰弱症状:
1、脑力不足、精神倦怠
患者经常感到精力不足、萎靡不振,或脑力迟钝、不能集中注意力、记忆力减退、工作效率减退。
2、对内外刺激的敏感
一般的活动如读书看报、收看电视等活动,看完后非但不能放松神经,消除疲劳,反而精神特别兴奋,不由自主地会浮想联翩;尤其是睡觉以前,本应该静心入睡,
却不由自主地回忆、联想往事,神经兴奋无法入睡;此外,还有病人对周围的声音、光线特敏感
3、情绪波动、易烦易怒、缺乏忍耐性
神经衰弱的病人,由于内抑制减弱,遇事(刺激)易兴奋,从而缺乏正常人的耐心和必要的等待。
4、紧张性疼痛
神经衰弱患者往往感到头重、头胀、头部紧压感,或颈项僵硬,有的还表现为腰背、四肢肌肉痛。这种疼痛的程度与劳累无明显关系,即使休息也无法缓解。
5、失眠、多梦
神经衰弱病人,由于大脑皮质的内抑制下降,神经易兴奋,睡眠时不易引起广泛的抑制扩散,难以入睡或不够深沉,容易惊醒或睡眠时间太短,或醒后又难以再睡。
上面内容中我们给大家分析了当面对这个神经衰弱疾病的时候该如何选择方法来检查,让自己的疾病得到及时的确诊,也让自己的疾病确诊之后得到及时的治疗,神经衰弱虽然说问题不大,但是不管疾病,不给疾病及时治疗的话,那么就会造成很大的危害,也会让神经衰弱引发失眠的现象。
神经衰弱诊断标准
神经衰弱的诊断:
由于神经衰弱症状可见于多种疾病,因此对每一位以神经衰弱症状为主诉的患者,都必须详细询问病史,包括:家族遗传史,个体发育情况、既往生活经历、劳动和社会活动能力、人际关系、个性特点、遭受过的精神创伤、既往躯体健康情况,以及目前面临的困难问题。然后综合病因、症状特点、病程演变及检查结果做出诊断。
1.CCMD-3关于神经衰弱的诊断要点,仅供参考。确诊须符合以下各条:
(1)符合神经症的诊断标准。
(2)以脑和躯体功能衰弱症状为主,特征是持续和令人苦恼的脑力易疲劳和体力易疲劳,经过休息或娱乐不能恢复,并至少有下列2项:①情感症状,如烦恼、心情紧张、易激惹等;②兴奋症状,如感到精神易兴奋,但无言语增多,有时对声光很敏感;③肌肉紧张性疼痛或头晕;③睡眠障碍,如入睡困难、多梦、醒后感到不解乏、睡眠感丧失、睡眠觉醒节律紊乱;⑤其他心理生理障碍,如头晕眼花、耳鸣、心慌、胸闷、腹胀、消化不良、尿频、多汗、阳痿、早泄或月经紊乱等。
严重标准:病人因明显感到脑和躯体功能衰弱,影响其社会功能,为此感到痛苦或主动求治。
病程标准:符合病症标准至少已3个月。
排除标准:①除以上任何一种神经症亚型。②排除分裂症、抑郁症。
2.ICD—10(1992)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列述了神经衰弱诊断要点,仅供参考。确诊须符合以下各条:
(1)或为用脑后倍感疲倦的持续而痛苦的主诉,或为轻度用力后身体虚弱与极度疲倦的持续而痛苦的主诉。
(2)至少存在以下两条:①肌肉疼痛感;②头昏;③紧张性头疼;④睡眠紊乱;⑤不能放松;⑥易激惹;⑦消化不良。
(3)任何并存的植物神经症状或抑郁症在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方面不足以符合本分类系统中更为特定障碍的诊断标准。
典型的神经衰弱,如果没有任何其他精神障碍为症状,神经系统和身体检查无阳性发现,诊断是不困难的。有三种纯粹的形式常常可以在医院外的人群中见到,辨认它们有助于掌握神经衰弱的要点。
第一种是精神易兴奋与精神易疲劳相结合的纯粹形式。
这是从小逐渐发展形成的个人特点。既没有情绪症状,也没有任何心理生理症状。由于没有痛苦,他们并不就医,医生也不认为他们精神上的特点是病态。他们根据经验掌握了自己的特点,对生活有相应的妥善安排,做事待人不过分,脑力效率也不低,甚至很有创造性。精神易兴奋和精神易疲劳相结合的形式,作为一种素质跟其他特殊的素质一样,是各有长短的。儒家主张“君子自强不息”,老子相信.“柔弱胜刚强”,各有一定的道理。普通人好像一般照相机用的胶卷,只能在白天或闪光灯下才能照出清晰的照片,巴甫洛夫学派所谓弱型的人则像是一种感光性极强的胶片,光圈稍大便容易照坏,但在暗处或万米高空中却可以照出清晰的地面照片来。一概而论地说弱型不好,是片面的。关键在于自知之明,知道自己是一种什么样的“胶卷”,应用得法,是可以照出好照片来的,显然,作为一种素质它本身并不使人痛苦,这跟作为一组症状而构成神经衰弱f临床相的一部分是不同的。弄清楚这一点很重要。
第二种纯粹的形式可以视为一种特殊的脾气或气质。
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表现:①易怒。与人相处容易生气、发脾气或与人争吵,发过脾气以后冷静下来难免有些后悔;②急躁。遇事不冷静,做事恨不得马上完成,没有耐心,怕麻烦,不耐等待(如候车、等人和排队购物等);③烦恼多。易由于不良的社会处境而烦恼,如生活琐碎、经济不宽裕、各种人际关系问题等。显然,只有上述脾气特点而没有任何其他症状的人不会自认有病,也不会找医生。当然,医生也不认为这些脾气是病。
第三种纯粹的形式是容易失眠、头痛或有其他不适感。
但他们既没有精神易兴奋和易疲劳,也没有任何情绪症状。这种情况充其量只能视为心理生理障碍,不能诊断为神经衰弱。
以上三种形式都可以单独出现,这三者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有人脾气很坏却从来也不头痛,脑力效率也很高,也有人性情很温柔却经常头痛头昏。有人心里有一点儿事就睡不着,有人一闹情绪就蒙头大睡,夜里睡了白天还能继续睡。这些日常生活中可以碰到的各式各样人充分说明了这一点。有一位患者,经常睡眠不太好,难入睡,睡眠浅,易惊醒。但是,他脑子很好使,尤其难得的是,待人文质彬彬,从来没有见他发过脾气和与人争吵过,始终保持理智而冷静。所有这一切使我们感到,巴甫洛夫学派把高级神经活动及其类型的学说跟人类神经症直接联系起来,是过于简单化了。
神经衰弱病人的痛苦,不仅在于单个的症状本身,还在于症状之问互相影响和彼此加剧,这里,病人对待症状的态度和解释无疑起着重要的作用。精神科门诊的神经衰弱病人照例症状丰富而且病程也比较长。走出精神科门诊,尤其是在基层保健室里.我们经常会碰到病情轻和症状少的人。那么,要有多少才能够诊断为神经衰弱呢?精神易疲劳和情绪症状这两者是诊断神经衰弱所必不可少的。符合这种标准的病人照例有多少和轻重不等的心理生理症状,但心理生理症状对于诊断神经衰弱却不是必需的。但是,神经衰弱症状的特异性低,也就是说,很多其他疾病都可以有这类症状。举例说,脑动脉硬化的早期跟神经衰弱在症状上是很难区别的。因此,必须排除其他疾病才能确定神经衰弱的诊断。首先,要排除脑和躯体的各科器质性疾病。其次,要排除各种精神病和歇斯底里。最后,还要排除其他各种神经症。举例说,某病人完全符合神经衰弱的症状、病期和严重程度标准,同时,这位病人也符合焦虑性神经症的症状、病期和严重程度标准,那么,诊断应该是焦虑性神经症,而不是神经衰弱。
神经衰弱的诊断都有什么
由于神经衰弱症状的特异性差,几乎可见于所有的精神与躯体疾病之中。按照等级诊断的原则,只有排除其他精神疾病,方能诊断本症。
确诊神经衰弱需以下各条:
1.或为用脑后倍感疲倦的持续而痛苦的主诉;或为轻度用力后身体虚弱与极度疲倦的持续而痛苦的主诉。
2.至少存在以下两条:
①肌肉疼痛感;
②头昏;
③紧张性头痛;
④睡眠紊乱;
⑤不能放松;
⑥易激惹:
⑦消化不良。
3.任何并存的自主神经症状或抑郁症状,在严重度和持续时间方面不足以符合本分类系统中其他障碍的标准。
神经衰弱的诊断都有什么就为大家讲到这了,神经衰弱患者只有一步步的治疗好自己的疾病,才能彻底治愈,神经衰弱才不会彻底康复,另外对于神经衰弱疾病的诊断,神经衰弱患者要去专业的神经衰弱疾病做好判断,只有去专业的医院诊断才是科学的。
神经衰弱的诊断标准是什么
神经衰弱是由于长期情绪紧张和神经压力,使大脑神经活动能力减弱,病情迁延。神经衰弱的临床症状表现繁多,故在对其进行诊断时长面临误诊的风险。因此做好神经衰弱的诊断工作,十分地有必要。
1、神经衰弱患者有显著的衰弱或持久的疲劳症状,如经常感到精力不足,萎靡不振,不能用脑,记忆力减退,脑力迟钝,学习工作中注意力不能集中,工作效率显著减退,即使是充分休息也不能消除疲劳感。对全身进行检查,又无躯体疾病如肝炎等,也无脑器质性病变。
表现以下症状中的任何两项:
①易兴奋又易疲劳。
②情绪波动大,遇事容易激动,烦躁易怒,担心和紧张不安。
③因情绪紧张引起紧张性头痛或肌肉疼痛。
④睡眠障碍。表现为入睡困难,易惊醒,多梦。
2、上述情况对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造成不良影响。
3、病程在3个月以上。
4、排除了其他神经症和精神病。
需要与脑器质性和躯体疾病,辅助检查可与之鉴别:
1、精神分裂症:精神分裂症早期和缓解期,可出现神经衰弱症状。但患者对其疾病抱无所谓态度,无迫切求治要求,并有相应的精神病性症状,可资鉴别。
2、其他神经症:神经衰弱症状也常见于焦虑症、疑病症、抑郁性神经症等。若患者有这类疾病的典型症状,按等级鉴别诊断原则,应首先诊断为其他类别的神经症。
3、抑郁症:鉴别诊断常很困难,特别是轻度抑郁症患者常被误诊为神经衰弱。这是因为抑郁症患者常有失眠、疲乏、注意力不集中、精神缺乏和各种躯体不适感,两类症状类似,躯体检查均无相应阳性体征,如忽视检查患者抑郁情绪往往导致误诊。因此,临床上诊断神经衰弱时,必须排除抑郁症。抑郁症患者表现为情绪低落、愉快感桑、对日常生活兴趣丧失、自责自罪、常萌生消极自杀的意念。患者的症状可呈现晨重夜轻的节律性波动,早醒是抑郁症睡眠障碍的特点。抑郁症病程可有周期性缓解。
4、慢性疲劳综合症:这是一组新近提出的以疲劳为主要表现的,不能以休息解决的。病程持续半年以上的综合症、且未发现引起疲劳的内科或精神科疾病,常伴低热、咽喉痛、淋巴结疼痛、肌无力、肌肉痛、关节痛、头胀痛、活动持久性疲劳、神经心理症状(如易激惹、健忘、注意力不集中、思维困难、抑郁等)、睡眠障碍(表现为睡眠过多或失眠)。体格检查发现有低热(37.6℃-38.6℃),非渗出性咽炎,及颈前、后部或咽峡部淋巴结肿大、触痛。由于有低热、咽喉痛、淋巴结增大及触痛等客观体征,因而有助于与神经衰弱鉴别。
神经衰弱和神经官能症有什么区别
没有什么大的区别,在现行的中国精神疾病诊断分类标准中还保留有神经衰弱,无神经官能症,而在国外的一些标准中基本上没有这两种诊断,一般将他们归入了神经症的范畴。神经衰弱和神经官能症都是精神病的范畴。
神经官能症更明显的是生理方面的反应,之所以称为神经功能症,就是指的神经功能紊乱,临床反应比较明显。而神经衰弱是一种综合症,不是单一指的哪一方面的问题,因为它涉及到了身心状态的变化,最典型的表现是对睡眠,饮食,精神状态的影响,一般以持续的低精神唤起主要表现。
神经衰弱要做什么检查
诊断标准
神经衰弱是一种功能障碍性病症,临床症状表现繁多,但要诊断本病,应具备以下五个特点:
(1)神经衰弱患者有显著的衰弱或持久的疲劳症状。
如经常感到精力不足,萎靡不振,不能用脑,记忆力减退,脑力迟钝,学习工作中注意力不能集中,工作效率显著减退,即使是充分休息也不能消除疲劳感。对全身进行检查,又无躯体疾病如肝炎等,也无脑器质性病变。
(2)表现以下症状中的任何两项:
①易兴奋又易疲劳。
②情绪波动大,遇事容易激动,烦躁易怒,担心和紧张不安。
③因情绪紧张引起紧张性头痛或肌肉疼痛。
④睡眠障碍。表现为入睡困难,易惊醒,多梦。
(3)上述情况对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造成不良影响。
(4)病程在3个月以上。
(5)排除了其他神经症和精神病。
此外,在诊断神经衰弱时,要注意与其他可能造成类似神经衰弱症候群的疾病相鉴别。如结核病、肝炎、风湿病、甲状腺机能亢进、糖尿病等慢性消耗性疾病常产生躯体和精神疲劳感,易误诊为神经衰弱;因职业关系的化学性职业中毒,也常以神经衰弱症状群为早期症状;还有头部的慢性炎症,如慢性鼻炎、慢性鼻窦炎、慢性咽炎等,也常出现神经衰弱的症候群。所以应全面了解病史,认真进行体格检查,结合必要的实验室检查,一般是可以鉴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