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晒从认识紫外线开始
防晒从认识紫外线开始
紫外线不但会使肌肤变黑、晒伤、长斑、产生皱纹,严重的话还会使肌肤产生皮肤癌等现象,也因为紫外线对肌肤的伤害是如此之大,所以防护措施的防晒工作,更可说是十分地重要。
紫外线对肌肤的影响有多大?uva、uvb、uvc有何不同?
光线中可分为紫外线、红外线、可见光线3个部分,而紫外线又可分为uva、uvb、uvc三部分。其中uvc因为波长较短,在大气中就已经被臭氧层给吸收、散射掉了,所以无法到达地面uvb的波长居三者之中,波长仅能达到肌肤的表皮而波长较长的uva,会深入肌肤的深层,伤害肌肤的真皮层,而造成肌肤老化。
根据环保署的统计,每年的5~6月是台湾的梅雨季节,这期间不降雨的时候,紫外线指数经常达到过量级(人体曝晒在过量级时只要20分钟就会晒伤),而梅雨季后就正式进入夏季,夏季紫外线出现过量级以上的天数比例更高达77%,出现危险级(人体曝晒在危险级时只要15分钟就会晒伤)天数的比例也有49%,所以,防晒工作刻不容缓,从现在就该立刻开始!
什么是spf?pa又是什么呢?
防晒品大多标有spf或pa,spf(sunprotectionfactor)是显示防止uvb伤害的防晒效果数值,pa(protectionuva)则是指防止uva到何种程度的指标。
一般人对spf较熟悉,不过由于皮肤医学专家不断提出警告,强调uva虽然不易晒伤皮肤,但会引起肌肤老化及病变,所以pa标示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spf防晒系数的数值适用于每一个人,其计算方法是:假设紫外线的强度不会因时间改变,一个没有任何防晒措施的人如果待在阳光下20分钟后皮肤会变红,当他使用spf15的防晒品时,表示可延长15倍的时间,也就是在300分钟后皮肤才会被晒红。
pa则是1996年日本化妆品工业联合会公布的“uva防止效果测定法标准”,是目前日系商品中最广被采用的标准,防御效果被区分为三级,即pa+、pa++、pa+++,pa+表示有效、pa++表示相当有效、pa+++表示非常有效。
对紫外线有了以上的认识之后,你还要知道如何选择适合的保养品才不会功亏一溃喔!
紫外线类别波段
短波UVC
短波紫外线简称UVC,是波长200~280nm(纳米)的紫外光线。短波紫外线在经过地球表面同温层时被臭氧层吸收,不能到达地球表面。短波紫外线对人体可产生重要作用,因此,对短波紫外线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中波UVB
中波紫外线简称UVB,是波长280~320nm的紫外线。中波紫外线对人体皮肤有一定的生理作用。此类紫外线的极大部分被皮肤表皮所吸收,不能渗入皮肤内部。但由于其阶能较高,对皮肤可产生强烈的光损伤,被照射部位真皮血管扩张,皮肤可出现红肿、水泡等症状。长久照射皮肤会出现红斑、炎症、皮肤老化,严重者可引起皮肤癌。由此中波紫外线又被称作紫外线的晒伤(红)段,是应重点预防的紫外线波段。
长波UVA
简称UVA。是波长 315~400nm 的紫外线。长波紫外线对衣物和人体皮肤的穿透性远比中波紫外线要强,可达到真皮深处,并可对表皮部位的黑色素起作用,从而引起皮肤黑色素沉着,使皮肤变黑,起到了防御紫外线,保护皮肤的作用。因而长波紫外线也被称做“晒黑段”。长波紫外线虽不会引起皮肤急性炎症,但对皮肤的作用缓慢,可长期积累,是导致皮肤老化和严重损害的原因之一。[4]
UVA细分
UVA 可再细分为 UVA-2(320~340nm)与 UVA-1(340~400nm)。UVA-1 穿透力最强,可达真皮层使皮肤晒黑,对皮肤的伤害性最大,但也是对它最容易忽视的,特别在非夏季时 UVA-1 强度虽然较弱,但仍然存在,会因为长时间累积的量,造成皮肤伤害。特别是皮肤老化松弛、皱纹、失去弹性、黑色素沉淀;UVA-2 则与 UVB 同样可到达皮肤表皮,它会引起皮肤晒伤、变红发痛、日光性角化症(老人斑)、失去透明感。由此可见,防止紫外线照射给人体造成的皮肤伤害,主要是防止紫外线 UVB 的照射;而防止 UVA,则是为了避免皮肤晒黑。在欧美,人们认为皮肤黝黑是健美的象征,所以反而在化妆品中要添加晒黑剂,而不考虑对长波紫外线的防护。这种观点已有所改变,由于认识到长波紫外线对人体可能产生的长期的严重损害,所以人们开始加强对长波紫外线的防护。
皮肤防晒一定要从初春开始
春天皮肤开始毛孔舒展,代谢逐渐旺盛
春天一到,皮肤开始毛孔舒展,代谢逐渐旺盛,此时是抵抗力薄弱的时期,对紫外线也最为敏感。而由于日照时间渐长,紫外线强度加大,人们户外活动增多,从而增加了阳光对皮肤的照射。尤其是经历了漫长的寒冬之后,人们更偏爱阳光下的舒适感觉,而忽视了它对颜面的损害。实际上春季阳光中,长波紫外线较多,更易晒黑皮肤,加重色斑。初春阳光的“威力”不被很多人所认识,其实,盛夏时节人们注重防晒反而不会晒伤皮肤,人们颜面的斑斑点点很多是来源于从初春开始的“累积”。
从初春开始防晒
敏感性皮肤更要注意从初春开始防晒,否则会增加日光性皮炎和季节性性皮炎的患病几率。应尽量避免强烈日光直射,如果本身有皮肤病史,外出时要注意遮光。初春防晒选用防晒系数在SPF15左右的化妆品就可以了,可选用乳液状或水状的防晒品,能在抵御紫外线的同时还能补充皮肤水分、滋润肌肤。
什么颜色帽子最防晒黑 什么材质的帽子防紫外线最好
帽子防晒效果的关键在于材质密度的大小,棉质帽子的防晒系数高达1000以上,选择纯棉、布质等天然材质的防晒帽不仅防晒效果好,而且料子质地越轻便透气越好,戴了很舒服,不会诱发湿疹,且亲肤。
《织物品防紫外线性能的评定》中规定,UPF大于30,并且UVA透过率小于5%的产品,才能称作防紫外线产品,防护等级标识为“UPF30%”;当UPF大于50%时,表明产品紫外线防护性能极佳,防护等级标识为“UPF50%”,所以只要认准UPF50购买防晒帽就好了。
防晒衣能防紫外线吗
视情况而定。
1、如果防晒衣上不具有防晒涂层,则防晒衣不能防紫外线。
2、如果防晒衣上具有防晒涂层,且防晒衣标签上标识出的防晒指数和透射率达标,则具有防紫外线的功能。
防晒从认识紫外线开始
紫外线对肌肤的影响有多大?UVA、UVB、UVC有何不同?
光线中可分为紫外线、红外线、可见光线3个部分,而紫外线又可分为UVA、UVB、UVC三部分。其中UVC因为波长较短,在大气中就已经被臭氧层给吸收、散射掉了,所以无法到达地面UVB的波长居三者之中,波长仅能达到肌肤的表皮而波长较长的UVA,会深入肌肤的深层,伤害肌肤的真皮层,而造成肌肤老化。
根据环保署的统计,每年的5~6月是台湾的梅雨季节,这期间不降雨的时候,紫外线指数经常达到过量级(人体曝晒在过量级时只要20分钟就会晒伤),而梅雨季后就正式进入夏季,夏季紫外线出现过量级以上的天数比例更高达77%,出现危险级(人体曝晒在危险级时只要15分钟就会晒伤)天数的比例也有49%,所以,防晒工作刻不容缓,从现在就该立刻开始!
什么是SPF?PA又是什么呢?
防晒品大多标有SPF或PA,SPF(Sun Protection Factor)是显示防止UVB伤害的防晒效果数值,PA(Protection UVA)则是指防止UVA到何种程度的指标。
一般人对SPF较熟悉,不过由于皮肤医学专家不断提出警告,强调UVA虽然不易晒伤皮肤,但会引起肌肤老化及病变,所以PA标示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SPF防晒系数的数值适用于每一个人,其计算方法是:假设紫外线的强度不会因时间改变,一个没有任何防晒措施的人如果待在阳光下20分钟后皮肤会变红,当他使用SPF15的防晒品时,表示可延长15倍的时间,也就是在300分钟后皮肤才会被晒红。
PA则是1996年日本化妆品工业联合会公布的“UVA防止效果测定法标准”,是目前日系商品中最广被采用的标准,防御效果被区分为三级,即PA+、PA++、PA+++,PA+表示有效、PA++表示相当有效、PA+++表示非常有效。
健康皮肤须要从初春就开始防晒
一日之际在于晨,一年之际在于春,转眼又到了万物复苏的春季了。春天气候逐渐转暖,是一年中最美好的季节。然而,也是“百草发芽,百病发作”的季节,因此应注意保健养生。
在很多人的意识中,初春时节阳光“温柔”,还谈不到防晒问题,要预防皮肤晒伤怎么也是4月份以后的事。其实,正是这种认识让一些人的皮肤健康受到损害。
从初春开始防晒
敏感性皮肤更要注意从初春开始防晒,否则会增加日光性皮炎和季节性性皮炎的患病几率。应尽量避免强烈日光直射,如果本身有皮肤病史,外出时要注意遮光。初春防晒选用防晒系数在SPF15左右的化妆品就可以了,可选用乳液状或水状的防晒品,能在抵御紫外线的同时还能补充皮肤水分、滋润肌肤。
春天皮肤开始毛孔舒展,代谢逐渐旺盛
春天一到,皮肤开始毛孔舒展,代谢逐渐旺盛,此时是抵抗力薄弱的时期,对紫外线也最为敏感。而由于日照时间渐长,紫外线强度加大,人们户外活动增多,从而增加了阳光对皮肤的照射。尤其是经历了漫长的寒冬之后,人们更偏爱阳光下的舒适感觉,而忽视了它对颜面的损害。实际上春季阳光中,长波紫外线较多,更易晒黑皮肤,加重色斑。初春阳光的“威力”不被很多人所认识,其实,盛夏时节人们注重防晒反而不会晒伤皮肤,人们颜面的斑斑点点很多是来源于从初春开始的“累积”。
防晒从认识紫外线开始
想要画个自然美丽的妆,首先你要先懂得保养妳的肌肤。炙热的夏天已经到了,保养应该也有新措施喔!妳对防晒问题是否有足够的认识?妳知道什么是UVA、UVB或是UVC吗?在选用适合自己的防晒产品之前,我们先带妳一起认识紫外线对肌肤的影响,并了解防晒保养品中的标示所代表的意义,Let’s go!
紫外线不但会使肌肤变黑、晒伤、长斑、产生皱纹,严重的话还会使肌肤产生皮肤癌等现象,也因为紫外线对肌肤的伤害是如此之大,所以防护措施的防晒工作,更可说是十分地重要。
紫外线对肌肤的影响有多大?UVA、UVB、UVC有何不同?
光线中可分为紫外线、红外线、可见光线3个部分,而紫外线又可分为UVA、UVB、UVC三部分。其中UVC因为波长较短,在大气中就已经被臭氧层给吸收、散射掉了,所以无法到达地面UVB的波长居三者之中,波长仅能达到肌肤的表皮而波长较长的UVA,会深入肌肤的深层,伤害肌肤的真皮层,而造成肌肤老化。
根据环保署的统计,每年的5~6月是台湾的梅雨季节,这期间不降雨的时候,紫外线指数经常达到过量级(人体曝晒在过量级时只要20分钟就会晒伤),而梅雨季后就正式进入夏季,夏季紫外线出现过量级以上的天数比例更高达77%,出现危险级(人体曝晒在危险级时只要15分钟就会晒伤)天数的比例也有49%,所以,防晒工作刻不容缓,从现在就该立刻开始!
什么是SPF?PA又是什么呢?
防晒品大多标有SPF或PA,SPF(Sun Protection Factor)是显示防止UVB伤害的防晒效果数值,PA(Protection UVA)则是指防止UVA到何种程度的指标。
一般人对SPF较熟悉,不过由于皮肤医学专家不断提出警告,强调UVA虽然不易晒伤皮肤,但会引起肌肤老化及病变,所以PA标示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SPF防晒系数的数值适用于每一个人,其计算方法是:假设紫外线的强度不会因时间改变,一个没有任何防晒措施的人如果待在阳光下20分钟后皮肤会变红,当他使用SPF15的防晒品时,表示可延长15倍的时间,也就是在300分钟后皮肤才会被晒红。
PA则是1996年日本化妆品工业联合会公布的“UVA防止效果测定法标准”,是目前日系商品中最广被采用的标准,防御效果被区分为三级,即PA+、PA++、PA+++,PA+表示有效、PA++表示相当有效、PA+++表示非常有效。
对紫外线有了以上的认识之后,你还要知道如何选择适合的保养品才不会功亏一溃喔!
怎样的防晒衣防紫外线 防紫外线的防晒衣防晒效果好吗
防紫外线的防晒衣防晒效果挺好的。
防紫外线的防晒衣中含有的防晒剂防晒指数和透射率都是符合标准的,可以很好地将紫外线反射在外,抵御阳光的照射和紫外线的刺激,防晒的效果挺好的。
滑雪如何保护好皮肤
冬季寒冷、干燥,皮肤在这种气候条件下水分散失得很多,加上滑雪时形成的相对速度很大的冷风对皮肤的刺激和雪面上强烈紫外线对皮肤的灼伤是构成皮肤伤害的主要原因。
小编推荐:04年冬季最流行滑雪
为防止水分的散失和紫外线对皮肤的灼伤,可选用一些油性的有阻止水份散失功能的护肤品,然后再用防紫外线效果较好的具有抗水性的防晒霜涂在皮肤上。
防晒霜只能在短时间内有效,所以应每隔一段时间(一般2小时)就在暴露的皮肤上涂一次,切不可因为阴天不涂防晒霜,因为阴天时紫外线依然很强烈。
如果滑行中感觉冷风对脸部的刺激太厉害,可选择一个只露出双眼的头套,再加一个全封闭型滑雪镜,可将面部完全罩住,能有效阻止冷风对面部的侵入。
小编推荐:滑雪防晒最为重要——
防晒从认识紫外线开始——光线中可分为紫外线、红外线、可见光线3个部分,而紫外线又可分为UVA、UVB、UVC三部分.
让防晒食物滋养肌肤——人们最熟悉的某些蔬果,它们会神奇地转换成防晒物质,而且比防晒霜更耐用,因为它们不会被水洗掉.
1.应仔细了解滑雪道的高度、宽度、长度、坡度以及走向。滑雪者不事先了解滑雪道的状况,滑行中一但出现意外情况,根本就来不及做出反应,这一点对初学者尤其重要。
2.了解滑雪索道的开放时间,在无工作人员看守时切勿乘坐,如果误坐工作人员乘坐的下班索道,在工作人员到站后,索道即停止运行,在空中被吊上一夜,很容易被冻伤。
3.滑行中如果失控跌倒,应迅速降低重心,向后坐,不要随意挣扎,可抬起四肢,屈身,任其向下滑动。要避免头朝下,更要绝对避免翻滚。
4.在滑行中如果对前方情况不明,或感觉滑雪器材有异常时,应停下来检查,切勿冒险。
5.不要单独一人外出滑雪,以免出事后既无人知晓,又无人救援。不要擅自滑出滑雪场界线。要穿鲜艳服装,以便能及时被发现。
小编推荐:滑雪 挑战极限健身快感——因为在冬天,我们能在雪山之巅的茫茫积雪留下圣洁的足迹;在冬天的雪中木屋品玩浪漫;在冰隙与岩石间追求运动的极限;在登顶珠峰后一跃滑下......
6.外出滑雪时要告诉家人或朋友:自己去什么地方滑雪、去几个人、什么时候回来,以便出现意外时,能及时救援。
夏季防晒小常识 行得准时,躲开紫外线
11:00—15:00紫外线照射最强烈,最好在这个时候避免出行。必须出去,最好在涂抹防晒霜的同时戴上遮阳帽或打遮阳伞,还有质量好的太阳镜。
紫外线的类别波段
紫外线根据波K分为近紫外线UVA,远紫外线UVB和超短紫外线UVC。
短波UVC
短波紫外线简称UVC,是波长200~280nm(纳米)的紫外光线。短波紫外线在经过地球表面同温层时被臭氧层吸收,不能到达地球表面。短波紫外线对人体可产生重要作用,因此,对短波紫外线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中波UVB
中波紫外线简称UVB,是波长280~320nm的紫外线。中波紫外线对人体皮肤有一定的生理作用。此类紫外线的极大部分被皮肤表皮所吸收,不能渗入皮肤内部。但由于其阶能较高,对皮肤可产生强烈的光损伤,被照射部位真皮血管扩张,皮肤可出现红肿、水泡等症状。长久照射皮肤会出现红斑、炎症、皮肤老化,严重者可引起皮肤癌。由此中波紫外线又被称作紫外线的晒伤(红)段,是应重点预防的紫外线波段。
长波UVA
简称UVA。是波长 315~400nm 的紫外线。长波紫外线对衣物和人体皮肤的穿透性远比中波紫外线要强,可达到真皮深处,并可对表皮部位的黑色素起作用,从而引起皮肤黑色素沉着,使皮肤变黑,起到了防御紫外线,保护皮肤的作用。因而长波紫外线也被称做“晒黑段”。长波紫外线虽不会引起皮肤急性炎症,但对皮肤的作用缓慢,可长期积累,是导致皮肤老化和严重损害的原因之一。
UVA细分
UVA 可再细分为 UVA-2(320~340nm)与 UVA-1(340~400nm)。
UVA-1 穿透力最强,可达真皮层使皮肤晒黑,对皮肤的伤害性最大,但也是对它最容易忽视的,特别在非夏季时 UVA-1 强度虽然较弱,但仍然存在,会因为长时间累积的量,造成皮肤伤害。特别是皮肤老化松弛、皱纹、失去弹性、黑色素沉淀;UVA-2 则与 UVB 同样可到达皮肤表皮,它会引起皮肤晒伤、变红发痛、日光性角化症(老人斑)、失去透明感。
由此可见,防止紫外线照射给人体造成的皮肤伤害,主要是防止紫外线 UVB 的照射;而防止 UVA,则是为了避免皮肤晒黑。在欧美,人们认为皮肤黝黑是健美的象征,所以反而在化妆品中要添加晒黑剂,而不考虑对长波紫外线的防护。这种观点已有所改变,由于认识到长波紫外线对人体可能产生的长期的严重损害,所以人们开始加强对长波紫外线的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