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糖尿病测血糖时间 餐前测血糖

糖尿病测血糖时间 餐前测血糖

当糖尿病人的血糖水平很高时,要注意测试空腹血糖水平。有低血糖风险者,如老年人,血糖控制相对稳定的人,也应在餐前测试血糖,以掌握病情状况。

糖尿病测血糖时间 剧烈运动前后

糖尿病人在剧烈运动后也要监测血糖。因为运动需要消耗能量,会对血糖造成较大影响,如果运动量过大,很容易造成病人低血糖昏迷。

糖友在自测血糖的注意事项

血糖监测的时间和频度,根据患者不同的情况设定。当近期血糖常常偏高时,应监测空腹及餐后2小时血糖,它们能较准确地反映出血糖升高的水平。而当近期经常出现低血糖时,最好注意监测餐前血糖和夜间血糖。可以尝试间隔一段时间,在某日的不同时间测4~6次血糖,了解一天24小时中血糖的变化规律。对于血糖控制较稳定的患者,血糖监测的间隔可以较长。但对近期血糖波动较大的人,及使用胰岛素治疗,新被确诊糖尿病,近期血糖控制不稳定,近期有低血糖发生,换药或调整剂量,妊娠,出现生病、手术、运动、外出、饮酒等各种生活应激情况的患者,应增加监测频率。另外,驾车时发生低血糖是非常危险的,因此驾车前监测血糖十分必要。

以上就是糖尿病患者在自测血糖是需要注意的问题,希望对患者朋友能有所帮助,对于糖尿病疾病,大家要给予正确的态度对待,切勿盲目逃避,及时而有效的治疗才是克制疾病的关键所在。

糖尿病一天测几次血糖 糖尿病监测血糖时间

空腹血糖:禁食8小时,早上起床后8点之前测量。当血糖水平很高时,首先要关注空腹血糖水平。

餐前血糖:在吃饭前测量血糖。除了血糖水平高的患者,有低血糖风险者(老年人、血糖控制较好的人)也应监测餐前血糖。

餐后2小时血糖:从吃第一口饭开始计时,过2小时后测量。适用于空腹血糖已取得良好控制,但仍不能达到治疗目标者。

睡前血糖:在睡觉前测量。适用于注射胰岛素的患者,特别是注射中长效胰岛素的患者。

夜间血糖:在晚上12点左右或者其他夜间时刻测量。适用于胰岛素治疗已接近治疗目标,而空腹血糖仍高者。

糖尿病测血糖时间 糖尿病一周测几次血糖

使用基础胰岛素的患者

在血糖达标前,每周监测 3 天空腹血糖,每 2 周复诊 1 次;复诊前一天加测 5 点(空腹、三餐后、睡前)血糖谱;在血糖达标后,每周监测 1~2 次 5 点血糖谱。去医院复诊前一天,加测一次 5 点血糖谱。

使用预混胰岛素的患者

在血糖达标前,每周监测 3 天 5 点血糖谱; 在血糖达标后,每周监测 1~2 次 5 点血糖谱。每月复诊 1 次,复诊前一天加测一次 5 点血糖谱。

未使用胰岛素的患者

每周 3 天,每天 5 到 7 点血糖监测,主要在药物调整期间使用。

测血糖扎哪个手指 糖尿病测血糖扎哪个手指

英国糖尿病协会研究认为测血糖应该测无名指、中指和小指,不推荐测食指和大拇指。事实上,左右手或五根手指测得的血糖并没有区别,但是在相对的情况下,临床医生常建议患者选择无名指、中指和小指,因为这几根指头平日里的活动少、感染概率低、疼痛轻、不影响日常生活,而最灵活、最敏感、用得最多的拇指和食指则应避免使用。但要说最优选择,还是首选无名指。除了之前所说的优势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我们手掌中的毛细血管有两个分支,其中一个分支就在无名指末端。因此,相对于其他手指来说,无名指占据着重要的血液枢纽,血液较为丰富。

有些患者习惯采用一扎一挤的方式采血,测量血糖的结果一直都显示正常,直到出现了一些并发症,到医院检查后才发现血糖比平时测量时高出很多。导致这种状况发生多是因为患者在采血过程中过分按摩和用力挤压扎针部位,因为这样会挤出一部分组织液,对血液标本造成稀释,使得血糖的测试结果偏低。

正确的做法是:采血前可将手臂下垂10~15秒,使指尖充血,待扎针后,轻轻推压手指两侧血管至手指前端三分之一处,让血慢慢溢出,从伤口部位冒出一个“小血滴”即可。推荐患者可以将采血后的第一滴血轻轻用棉棒拭去,因为第一滴血往往含有更多的组织液,也可能会对结果造成影响。

糖尿病患者如果要想指尖的血液充盈,又不至于造成血糖偏差。可以在测血糖前做些准备工作:

①对准备扎针的手指部位进行从指根向指尖按摩5~6次,以让它变热充血,并可以下垂手臂让它低于心脏水平,以更好地充血。

②像甩体温计那样甩甩胳膊,以让血液充满指尖。

③用橡皮筋扎住要测手指的中间指节,以让指尖充血。扎完后松开橡皮筋,让血液流畅。

1.如果采血的手指有破损、感染、疤痕或者出疹子,就暂时不要选择这个手指,此时需要用酒精对手指进行消毒,因此,最好在采血前仔细检查手指是否出现以上问题。

2.糖尿病患者长期使用同一手指采血,还会使手指皮肤脱水、干燥、粗糙,形成老茧,造成以后采血的不便。因此,在手指采血前,可以用温热的肥皂水清洗手指,因为温水还能促进血液循环,使手指更好地充血。无论是那种方法清洁,都必须等皮肤干了以后再采血以避免影响结果的准确性。

3.采血后用护手霜或者是针对糖尿病手足保护的药膏保持手指滋润,可以减少老茧的产生。

4.一旦手指发生红肿热痛,要警惕感染的发生。可以涂抹抗生素药膏并包扎。若简单处理后无缓解,请及时就医。

糖尿病的临床表现

1.多饮、多尿、多食和消瘦

严重高血糖时出现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多见于1型糖尿病。发生酮症或酮症酸中毒时“三多一少”症状更为明显。

2.疲乏无力,肥胖

多见于2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发病前常有肥胖,若得不到及时诊断,体重会逐渐下降。

目前尚无根治糖尿病的方法,但通过多种治疗手段可以控制好糖尿病。主要包括5个方面:糖尿病患者的教育,自我监测血糖,运动治疗。

糖尿病自己怎么检测 糖尿病检查血糖时间

糖尿病患者检查血糖时间一般有以下几个时间点:空腹、餐前和餐后2小时是检测血糖的常规时间点,夜间及睡前监测适合注射胰岛素的患者,出现低血糖症状时,以及剧烈运动后,也要加强对血糖的监测。

自测血糖要注意什么

糖尿病患者们在平时生活中,一定有很多关于疾病的疑问在心中吧。接下来请看下文详细解说。

一旦确诊糖尿病,自我血糖监测显得尤为重要。襄樊市中医院糖尿病科医生李宝华提醒读者:糖尿病患者应正确进行血糖监测,以便更好地控制血糖,提高生活质量。

所有的糖尿病患者都应定期检测血糖,尤其是血糖控制不稳定、使用胰岛素的患者,更应及时监测血糖。

自测血糖要注意什么---选择合适的血糖仪 一般应选择知名度高、精确度高的血糖仪,最好是定血糖仪,以免影响测量值,导致用药不准确。

自测血糖要注意什么---掌握测血糖时间 每餐前、餐后2小时、睡前、出现低血糖症状时可监测血糖;如有空腹高血糖,应监测夜间血糖。血糖控制良好或稳定的病人每周监测一天或两天。具有良好并稳定血糖控制监测的次数可更少。血糖控制差或不稳定的患者以及患其他急性病患者应每天监测直到血糖得到很好的控制。注射胰岛素或使用胰岛素分泌剂的患者应每日监测血糖1~4次。

自测血糖要注意什么---测血糖的正确方法 先洗净双手,并下垂一会儿,使血液流向指尖,便于采血。用消毒棉球消毒被采手指,晾干,指端侧面取血(因其神经分布相对少,可减轻患者疼痛)。采血完毕,干棉球压迫止血。

当血糖出现异常高或异常低时,应及时和医生取得联系,以调整用药

以上便是我们为你提供的详细内容,相信在对你心中的疑问一定有很大的帮助吧,祝你早日康复。

血糖高怎么控制 血糖检测

正常人的血糖浓度,空腹波动在3.9~6.1mmol/L之间,餐后2小时略高,但应小于7.8mmol/L。血糖高的人要学会血糖自我监测,血糖监测能够准确的反应机体实际血糖情况,及时调整饮食和运动或者药物方案,减缓糖尿病的发生发展。

血糖监测时间:

餐前血糖检测、餐后2小时血糖检测、睡前血糖检测、夜间血糖检测、出现低血糖症状时检测。

正常餐后血糖值是多少

餐后两小时血糖:体现对糖尿病的治疗效果,也是筛选糖尿病的方法之一。

夜间血糖:自行设计测夜间血糖时间,体现若早餐前血糖高,是夜间血糖一直在高还是晨时才高的。

随机血糖:机体在特殊情况下对血糖的影响,如多吃、少吃、吃特殊食品、饮酒、劳累、生病、情绪变化、经期等,及时捕捉低血糖的瞬间(约10分钟之内),当怀疑有低血糖发生时要及时测血糖。

糖尿病患者应如何检测血糖

现在很多糖尿病人都不能定期监测血糖,有的患者甚至一年才监测一两次,没有症状时干脆就不监测,这类患者约占到糖尿病患者的90%左右。其实,糖尿病人应该提高自我保健意识,不仅要定期监测“手指血糖”,还要测量“糖化血红蛋白”,只有这样才能反映近三个月来的平均血糖水平。

误区一:不上医院、无症状就不测血糖

很多糖尿病患者去医院测了血糖后才发现血糖控制不好。当医生问起有没有定期监测血糖时,很多“糖友”都表示去医院看病时才会测血糖,如果平时没有什么症状就不会测,算下来有时一年才测两次。专家认为,如果患者偶尔去医院测血糖然后开药,会对医生造成一定程度的误导,医生很可能会根据一次血糖指数而增加药量,而一次的血糖指数并不能完全反映患者平时的血糖状况。

误区二:只测空腹或早餐后血糖

如果患者次日去医院做检查、开药,部分“糖友”会在检查前一天刻意少吃饭,且加强运动,第二天只测一下餐后血糖,血糖指数还可以,但却不是平常的状态。专家认为,如果一个月测一次血糖就等于没有测。还有一部分患者血糖高,本应在早餐前打胰岛素,可是如果第二天要测血糖,就不打胰岛素了,病人说想知道自己不打针不吃药时的血糖情况,其实这对医生的诊断很不利。

误区三:光测“手指血糖”

“糖友”在测血糖的时候不能光测“手指血糖”,还要测“糖化血红蛋白”,这样才能反映最近三个月来的平均血糖水平,这更有利于医生判断病情。“手指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就好比一个班级的两个成绩,“手指血糖”反映了一次考试的成绩,而“糖化血红蛋白”反映的是3个月来这个班级的平均成绩。

教“糖友”几个小窍门

医生建议每个糖尿病患者自己备个血糖仪,这样就能在家定期监测血糖;其次养成做日记的好习惯,备个血糖值记录本,记下每次测量血糖的数值,去医院复诊的时候带给医生看,更有利于调整用药;最后就是要定期监测手指血糖,即使在没有症状的情况下也要坚持测量,每三个月都要监测一下“糖化血红蛋白”,及时了解自己这个阶段血糖的控制情况。

相关推荐

如何正确的血糖结果

血糖仪是每个糖尿病患者必备的工具,特别是需要使用胰岛素控制血糖的患者更是需要经常血糖。而由于很多患者在使用血糖仪的时候不够规范导致血糖的结果不准确而影响治疗。所以想要正确血糖,一个好的血糖仪是不够的,还需要正确的操作方式。 血糖仪需校准和清洁 血糖仪常会受到环境中灰尘的污染,在使用时血液也会不小心沾染到仪器的试区,从而对结果造成影响,因此在血糖前需留意仪器是否清洁。 长期不校准血糖仪,也会使结果出现误差。第一次使用血糖仪和换用新的一瓶试纸条时,都需要进行校准。在血糖仪受到大的撞击或跌落在地时,

诊断患有糖尿病的方法是什么

很多人如今都在定期监血糖,这其中不仅包括糖尿病患者,还包括很多不是糖尿病的人,因为他们很害怕会得糖尿病,所以他们也要定期监血糖,他们认为监血糖就能确诊是不是糖尿病。 据过去相关资料显示,空腹血糖值偏高者有9%的人会在5年内患上糖尿病,如果血糖值偏高且糖化血红蛋白值偏高者则患上糖尿病几率为38%,所以这是为何将糖化血红蛋白试列入糖尿病方法中的原因。 糖尿病新方法包括血糖试和糖化血红蛋白试,其中血糖试值:空腹血糖值在3.9~6.1mmol/L范围内,血糖小于7.8mmol/L;糖化血

在家血糖的注意事项

血糖值应保持在多少 由于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大,在治疗过程中,一般不可能要求其血糖水平达到正常人的水平,因此只要达到空腹血糖4.0~7.8mmol/L(70~140mg/dl),后两小时血糖6.0~10.0mmol/L(108~180mg/dl),任何随机时间血糖:10.0mmol/L以下(180mg/dl),同时又不发生,就可以认为血糖控制良好了。由于个体的差异,血糖控制目标也因人而异,病人有必要随时向社区全科医生进行咨询,根据自身情况确定血糖的适当范围。由于老年人容易发生低血糖,制定的血糖标准可略高一

桃胶是治糖尿病的吗 糖尿病怎样吃桃胶比较好

糖尿病患者不宜吃甜食,桃胶是很多甜品的原料,因此,糖尿病患者吃桃胶的时候不宜添加白糖、红糖等,以免造成血糖升高。 虽然桃胶一定程度上能辅助治疗糖尿病,但桃胶不易消化,过量食用可能会造成肠胃不适。糖尿病患者在医生指导下,正确食用桃胶才利于病情治疗。 糖尿病患者应该保持自我监血糖的好习惯,食用桃胶之后检血糖,可以知道桃胶对血糖波动的影响,有利于血糖的控制。

怀疑有糖尿病怎么检查

糖尿病的检查主要是根据症状和静脉血糖,典型的糖尿病的临床症状有三多一少,三多为口干、多饮、多尿,一少为体重消瘦、减轻,因此一般的人只要见到了三多一少,都会意识到是否存在糖尿病。 那么接下来就要到医院进行检查,一般会小便和静脉抽血,糖尿病的患者尿常规当中的葡萄糖会显著增多,第二个就是静脉直接血糖,静脉抽血血糖,空腹血糖≥7.0,或者OGTT两小时血糖≥11.1,或者随机血糖≥11.1,以上三个条件当中一种,加上糖尿病的症状即可诊断为糖尿病

血糖的最佳时间是什么时候

血糖的最佳时间 血糖的最佳时间是什么时候?我们经常看到有些人8点以后空着肚子抽血,殊不知此时的血糖已经失去了早血糖的意义。在早上六七点钟的空腹血糖,是相对最准确的。大家可先在家里好后将结果带给医生参考。 通常情况空腹血糖(葡萄糖氧化酶法)的正常范围是3.9~6.1mmol/L。空腹血糖6.1mmol/L就为空腹血糖升高;若有糖尿病症状又查出空腹血糖>7.0 mmol/L,或糖耐量试验血糖峰值>11.1 mmol/L,后2小时血糖>11.1 mmol/L,或具有糖尿病症状,随机血糖>11.1

缓解低血糖的方法主要有哪些

1、生活饮食规律。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戒酒。采用分制,一日进食三或四,饮食定量,勿暴饮暴食。每尽量在规定时间内进食。易出现低血糖的患者可加强监血糖,根据血糖结果可容易发生低血糖时段(三次正之间或晚上睡前)加,即从三次正中留出一部分食品作加用,以防止低血糖。 2、注意运动量和剧烈程度。糖尿病运动治疗主要适用于空腹血糖在16.7mmol/L(300mg/dl)以下的病人,特别是超重或肥胖者。运动能增加胰岛素敏感性,增加糖的摄取和糖的无氧酵解,改善血糖和血脂控制。对于1型糖尿病,建议运动前监

糖尿病常见症状有哪些

糖尿病有哪些常见症状 高血糖是典型糖尿病症状,如果持续不下,有可能加重糖尿病病情,加速糖尿病并发症的到来要及时的预防才好。正常空腹血糖的范围为3.15~6.19mmol/L,血糖2小时血糖《7.8mmol/L。当空腹血糖≥7.0mmol/L,后2小时,血糖≥11.1mmol/L为糖尿病。 1、尿液异常:当发现尿中泡沫较多且难以消散;比较粘稠、有蚂蚁舔食尿液时,应到医院就诊检血糖。 2、生活习惯改变:当无明显诱因出现口渴、多饮、多食、多尿并伴有体重减轻,或口中有甜味时应检血糖。 3、伤口愈合慢:因

血糖时间有讲究

血糖自我监可以及时全面地掌握病人血糖的控制情况,为指导病人合理饮食、运动及调整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是糖尿病整体治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日多次的血糖更能准确反映患者血糖变化的全貌,只根据一次血糖结果调整治疗,往往会出现偏差,因此,理想的自我血糖,应当是每天多时点血糖。然而,从经济学和病人依从性方面考虑,这样做并不现实。 如何确定血糖时间和频率? 这要根据患者病情的实际需要来决定。对于血糖控制比较稳定的患者,血糖的间隔可拉长一些,可以1周定一次空腹及后2小时血糖,每隔2-3周安

血糖的发生应警惕糖尿病

糖尿病发病初期常常出现反应性低血糖,特别是身体超重或肥胖、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可能会在患2型糖尿病但尚未确诊时,所以出现低血糖时医生一定要明察秋毫,不要被假象所蒙蔽。 糖尿病发病初期常常以反应性低血糖作掩护,企图“蒙混过关”。 有一部分糖尿病患者,特别是身体超重或肥胖、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可能会在患2型糖尿病但尚未确诊时出现类似的情况,所以出现低血糖时医生一定要明察秋毫,不要被假象所蒙蔽。 这些病人以前出现低血糖症状为突出表现。发生的原因主要是病人患糖尿病后,其胰岛细胞虽有损伤,但尚有一定分泌能力,只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