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重度营养不良要怎么办

重度营养不良要怎么办

营养不良可能会造成:

1、营养性贫血;

2、多种维生素缺乏,尤以脂溶性维生素A、D缺乏最常见;

3、抵抗力下降,易患各种感染。如反复呼吸道感染、各种疖子等;

4、容易造成低血糖,血糖严重低下的可危及生命。

5、小孩儿可造成生长发育迟缓,智力低下等。你一下子喝1升牛奶,是正常人都会有点接受不了。每天要吃主食+蔬菜水果肉,适量搭配,但是有些人是对某些食物消化不良,那就改其他食物。

小孩营养不良有什么影响吗 儿童营养不良怎么办

儿童营养不良,要培养孩子良好的饮食习惯,防止挑食、偏食,不过多的吃零食。若是轻微的营养不良,要以调节饮食为主,给以高蛋白、高热量的饮食。若是中重度的营养不良,要遵循序渐进的方法,慢慢调整。

科学搭配宝宝的饮食,适当供应蛋、奶、肉、豆制品等,补充足够的蔬菜水果,保证孩子各种营养素的及时补充。

儿童营养不良,要定期的检查孩子的生长发育指标,如体重、身高、乳牙数目,发现偏离,要尽早的加以矫正。

儿童营养不良,要多带孩子到户外,呼吸新鲜空气,多晒太阳,经常进行运动,能增加体质,帮助纠正不良的饮食习惯。此外,要保证孩子充足的睡眠和休息。

怎样防治小儿营养不良

治疗小儿营养不良,首先是调整饮食,轻、重度营养不良患儿,因消化能力尚好,可给予容易消化的食物,并供给大量维生素类,尽可能使糖、脂肪和蛋白质的比例符合3:2:1,每日每公斤体重供给热量170~250焦耳。若消化与吸收良好,每隔两三天酌情适当增加。其次是给患儿服各种消化酶,如胃蛋白酶、胰酶,帮助消化。口服维生素B1、B6与C等。中医推拿捏脊疗法也有一定疗效。极重度营养不良者应住院治疗。

预防婴幼儿营养不良症,主要从新生儿开始进行科学喂养。婴儿期尽量采取母乳喂养,特别是早产儿更应设法母乳喂养。母乳不足可采用人工喂养或混合喂养,并按时添加辅助食品。为婴幼儿制定科学生活制度,纠正不良的生活习惯,保证有充足的睡眠时间,进行合理的室外活动,锻炼身体。这样,能促进食欲,有助于消化能力的提高。对患儿患有其他慢性疾病的,应积极给予治疗,消除病因后,营养不良的情况会得到改善。

宝宝营养不良怎么办

营养不良多见于3岁以下儿童,按性质不同可分为热量营养不良和蛋白质营养不良,前者以热量缺乏为主,后者以蛋白质缺乏为主。我国儿童营养不良主要见于3岁婴幼儿,80%以上属于轻度营养不良。本病患儿主要是优质蛋白质(包括动物蛋白和豆类蛋白)摄入不足,同时缺乏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营养专家分析认为,幼儿营养不良的原因,一部分是因家庭贫穷造成;另一部分是家长缺乏营养知识喂养不当所致;还有一部分是由其他疾病引起的。

临床上,判断急慢性营养不良的主要指标有:体重。若孩子体重低于同年龄、同性别参照人群值的15~25%属于轻度营养不良;体重低于该值的25~40%属于中度营养不良;体重低于该值的40%以上属于重度营养不良。腹部皮下脂肪厚度。具体测量方法:在腹部的肚脐上,以拇指和食指相距3厘米与皮肤表面垂直成90度角,将皮肤层捏起,然后量其上缘厚度。轻度营养不良为0.4~0.8厘米;中度营养不良为0.4厘米以下;重度营养不良患儿皮下脂肪几乎完全消失。身高。轻度营养不良基本正常;中度营养不良较正常值低;重度营养不良明显低于正常值。肌张力。轻度营养不良基本正常;中度营养不良,肌张力明显降低,肌肉松弛;重度营养不良,则肌肉萎缩。

儿科专家指出,早期发现营养不良,对早期治疗和良好预后至关重要。轻中度营养不良患儿的消化能力尚好,故以调整饮食为主,可不给予药物治疗;营养不良并发贫血及多种维生素缺乏症者,应予以相应治疗。

营养不良的表现都有哪些

多见于1岁以内婴儿,体重不增是营养不良的早期表现,之后,体重逐渐下降,患儿主要表现为消瘦,皮下脂肪逐渐减少以至消失,皮肤干燥、苍白、面部皮肤皱缩松弛、头发干枯,四肢可有挛缩。皮下脂肪层消耗的顺序首先是腹部,其次为躯干、臀部、四肢、最后为面颊。

营养不良初期,身高不受影响,但随着病情加重,骨骼生长减慢,身高低于正常。轻度营养不良时精神状态正常,重度可有精神萎靡,反应差,体温偏低,脉细无力,无食欲,腹泻、便秘交替。重度营养不良可有重要脏器功能损害。水肿型营养不良临床表现:

蛋白质严重缺乏所致水肿型营养不良,又称恶性营养不良病,可见于1~3岁幼儿。由于水肿,不能以体重来评估其营养状况。水肿可由足背的轻微凹陷到全身性,常伴肝大,毛发稀疏,易脱落。

消瘦-水肿型营养不良临床表现:介于上述二型之间。一旦有了营养不良的表现,还容易因营养不良而导致并发症的出现,比如贫血、免疫力低下等,身体的抵抗力下降后,很容易遭受病菌感染。有的儿童会因营养不良而发生低血糖的情况,血糖过低轻则表现为精神萎靡,重则会引起休克。

宝宝营养不良如何食补 怎样判断宝宝是不是营养不良

1、看体重

判断宝宝是否营养不良,体重是判断标准,一般情况下,宝宝如果体重低于同龄参考值的15%~25%为轻度营养不良,低于25%~40%为中度营养不良,低于40%以上就是重度营养不良了。

2、看精神状态

其次,要看宝宝的健康状况和精神状态,营养不良的宝宝,其肌肤颜色灰暗无光泽,肌肉松弛,捏起来没什么弹性,人也常常出现一种呆呆的没精神的状态。

备注:如果宝宝吃得不少,摄入的营养也足够,但体重增长缓慢,同时,其精神状态和健康状况却很好,这种情况就不是营养不良。

小孩营养不良的危害

首当其冲的会造成孩子体格发育,一般体重他反应孩子一个近期营养状况,他有可能身高不够,头也不够,胸围不够,长时间会得一个慢性疾病。营养不良初期,身高并无影响,但随着病情加重,骨骼生长减慢,身高亦低于正常。

轻度营养不良,精神状态正常,但重度可有精神萎靡,反应差,体温偏低,脉细无力,无食欲,腹泻、便秘交替。合并血浆白蛋白明显下降时,可有凹陷性浮肿、皮肤发亮,严重时可破溃、感染形成慢性溃疡。重度营养不良可有重要脏器功能损害,如心脏功能下降可有心音低钝,血压偏低,脉搏变缓,呼吸浅表等。

由于营养不良的患儿免疫功能低下,故易患各种感染,如反复呼吸道感染、鹅口疮、肺炎、结核病、中耳炎、尿路感染等;小孩腹泻常迁延不愈加重营养不良,形成恶性循环。营养不良可并发自发性低血糖,患儿可突然表现为面色灰白、神志不清、脉搏减慢、呼吸暂停、体温不升但无抽搐,若不及时诊治,可致死亡。

宝宝营养不良如何预防

1、定期检查

定期检查宝宝各项生长发育指标,如身高、体重、乳牙数目等,以便早日发现宝宝在生长发育上的偏离,并及时加以矫治。

2、加强营养

如果条件允许,妈妈最好坚持母乳喂养,以预防宝宝在婴儿时期过于消瘦。特别是对于早产儿来说,由于其先天发育不足,喂哺困难,另一方面对营养的需求量又相对较高,更应强调母乳喂养。

而对于母乳不足或无母乳的妈妈,应给宝宝多吃含优质蛋白的代乳品(牛、羊奶、豆浆、鱼肉等),而不是单纯以淀粉类食品,如炼乳或麦乳精来喂养宝宝。年龄稍大的宝宝则应注意食物成份的正确搭配,适当摄入肉、蛋、豆制品等,补充足够的蔬菜。

3、调节饮食

培养宝宝良好的饮食习惯,防止挑食、偏食,同时不要过多地吃零食。饮食调节是治疗营养不良的基本措施,轻度营养不良以调节饮食为主,原则上以宝宝吃饱为佳;中、重度营养不良要遵循序渐进的方法,食物种类要逐渐增加,食量则以宝宝的食欲和大便情况而定。

4、重视锻炼

对于可以自由活动的宝宝,妈妈不妨选择一个好天气,将宝宝带到室外锻炼身体,多呼吸新鲜空气、多晒太阳,以帮助宝宝增强体质。通过适当的体格锻炼增强宝宝对抗疾病的能力,促进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运动过后保证充足睡眠,这样才能远离营养不良哦。

幼儿营养不良判断法

营养不良多见于3岁以下儿童,按性质不同可分为热量营养不良和蛋白质营养不良,前者以热量缺乏为主,后者以蛋白质缺乏为主。我国儿童营养不良主要见于3岁婴幼儿,80%以上属于轻度营养不良。本病患儿主要是优质蛋白质(包括动物蛋白和豆类蛋白)摄入不足,同时缺乏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营养专家分析认为,幼儿营养不良的原因,一部分是因家庭贫穷造成;另一部分是家长缺乏营养知识喂养不当所致;还有一部分是由其他疾病引起的。

临床上,判断急慢性营养不良的主要指标有:①体重。若孩子体重低于同年龄、同性别参照人群值的15~25%属于轻度营养不良;体重低于该值的25~40%属于中度营养不良;体重低于该值的40%以上属于重度营养不良。②腹部皮下脂肪厚度。具体测量方法:在腹部的肚脐上,以拇指和食指相距3厘米与皮肤表面垂直成90度角,将皮肤层捏起,然后量其上缘厚度。轻度营养不良为0.4~0.8厘米;中度营养不良为0.4厘米以下;重度营养不良患儿皮下脂肪几乎完全消失。③身高。轻度营养不良基本正常;中度营养不良较正常值低;重度营养不良明显低于正常值。④肌张力。轻度营养不良基本正常;中度营养不良,肌张力明显降低,肌肉松弛;重度营养不良,则肌肉萎缩。

儿科专家指出,早期发现营养不良,对早期治疗和良好预后至关重要。轻中度营养不良患儿的消化能力尚好,故以调整饮食为主,可不给予药物治疗;营养不良并发贫血及多种维生素缺乏症者,应予以相应治疗。

相关推荐

脑瘫儿营养不良的治疗

体重低于正常15~25%;Ⅱ度营养不良:腹壁皮下脂肪厚度在0.4公分以下,胸背、四肢、臀部脂肪消失,面颊变薄,消瘦明显,内脏功能降低,患儿烦躁,免疫功能降低,易感染疾病。体重低于正常25~40%;Ⅲ度营养不良:全身皮下脂肪层几乎消失,消瘦更甚,内脏功能减退明显,出现精神不安,胃肠功能紊乱等症状。 西医临床一般以综合康复治疗脑瘫为主,对于营养不良多采用补充钙剂、铁剂及各种维生素制剂,临床效果一般。通过对近年来有关小儿推拿、传统针灸、中医药治疗的文献研究发现,传统的小儿捏脊及中药对营养不良的治疗有着一定的优势

怎样判断宝宝是不是营养不良

判断宝宝是否营养不良,体重是判断标准,一般情况下,宝宝如果体重低于同龄参考值的15%~25%为轻度营养不良,低于25%~40%为中度营养不良,低于40%以上就是重度营养不良了。 其次,看宝宝的健康状况和精神状态,营养不良的宝宝,其肌肤颜色灰暗无光泽,肌肉松弛,捏起来没什么弹性,人也常常出现一种呆呆的没精神的状态。 如果宝宝吃得不少,摄入的营养也足够,但体重增长缓慢,同时,其精神状态和健康状况却很好,这种情况就不是营养不良。 宝宝出现营养不良,除了疾病因素,主是由于喂养不合理导致的,因此,妈妈注意以下

肌营养不良做哪些检查

1.血清酶测定 (1)血清肌酸磷酸激酶(CPK) CPK增高是诊断本病重而敏感的指标,可在出生后或出现临床症状之前已有增高,当病程迁延时活力逐渐下降。也可用于检查基因携带者,阳性率为60~80%。 (2)血清肌红蛋白(MB) 在本病早期及基因携带者中也多显著增高。 (3)血清丙酮酸酶(PK) 敏感, 20岁以下正常男女血清PK值为119.00,20岁以上男性为84.30,女性为77.50,以上三项血清酶中CRK,PK的阳性率高于Mb,三项综合检出率为70%左右。 (4)其他酶 如醛缩酶(ADL),乳酸脱

营养不足的护理

(1)找出致病因素,如喂养不当、疾病、经济困难等,通过护理并与医疗或社区工作者的合作予以消除。 (2)调整饮食:调整饮食由少到多、由稀到稠,循序渐进,以免出现腹泻,加重胃肠功能紊乱。选择易消化吸收、高热能、高蛋白质的食物。饮食调整的方法:①轻度营养不良患儿不应过快地改变原有食物,应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热卡,待体重接近正常时再恢复到供给正常需量;②中重度营养不良患儿消化吸收功能紊乱,对食物的耐受差,能量供给应从少量开始,逐渐增加,待食欲和消化功能恢复,供给高于正常生理需量的热卡,直至体重接近正常再恢复至

营养不良的护理措施有哪些

1.营养不足的护理 (1)找出致病因素,如喂养不当、疾病、经济困难等,通过护理并与医疗或社区工作者的合作予以消除。 (2)调整饮食:调整饮食由少到多、由稀到稠,循序渐进,以免出现腹泻,加重胃肠功能紊乱。选择易消化吸收、高热能、高蛋白质的食物。饮食调整的方法:①轻度营养不良患儿不应过快地改变原有食物,应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热卡,待体重接近正常时再恢复到供给正常需量;②中重度营养不良患儿消化吸收功能紊乱,对食物的耐受差,能量供给应从少量开始,逐渐增加,待食欲和消化功能恢复,供给高于正常生理需量的热卡,直至

小孩子营养不良怎样调养

孩子患有营养不良后,应及时给予营养物质的调整和补充。许多父母们一旦发现自己的孩子存在营养不良状况,就立即每天给孩子进食多种多样的高蛋白,高糖或高脂肪食物,这是十分不妥当的。因为这类孩子(尤其是重度营养不良孩子)大多都伴有消化能力的减退,按上述方法给孩子补充营养往往是适得其反的。所以,遵照“循序渐进、逐步充实”的原则是十分重的。 营养的补充以蛋白质为主,如牛奶、羊奶、豆浆、鱼粉、肉末、肝末等。同时应补充适量的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其中脂肪的补充最初应采用少量的植物油(如熟的豆油、花生油或麻油

营养不良的表现

很多人在日常生活中,都是没有一个好的生活习惯,甚至生活本身就不是很健康,这样的做法使得自身很容易受到损害,身体健康也是需自身的保护和调养,那对一些不正确生活的人,会使得身体容易出现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对人们生活也是有着很大危害的,营养不良的表现都有什么呢? 因为生活不健康,会使得很多人有营养不良的现象,尤其是在饮食上,不合理搭配,会造成身体营养缺乏,那营养不良的表现都有什么呢,也是很多人不太了解的。 营养不良的表现: 1.症状、体征 最初表现体重不增。随后出现皮下脂肪减少,逐渐消瘦。体重减轻,毛发枯黄,精

全面解读小儿营养不良成因

喂养不当(35%): 长期摄食不足,如母乳不足又未能及早添加辅食;人工喂养者,食物的质和量未能满足需,如乳类稀释过度,或单纯用淀粉类食品喂哺;突然断奶,婴儿不能适应新的食品等。 饮食习惯不良(30%): 饮食不定时,偏食,反刍习惯或神经呕吐等。 疾病因素(35%): 疾病影响食欲,妨碍食物的消化,吸收和利用,并增加机体的消耗,易引起营养不良的常见疾病有:迁延性婴儿腹泻,慢性肠炎或痢疾,各种酶缺乏所致的吸收不良综合征,肠寄生虫病,结核病,麻疹,反复呼吸道感染,慢性尿路感染等,某些消化道先天畸形(如唇裂,腭

小孩营养不良怎样调理 饮食调理

儿童出现营养不良及时的补充蛋白质,因为无论是骨细胞增生还是肌肉、脏器的发育,都离不开蛋白质,可以多给孩子吃瘦肉、鱼虾、禽肉、豆制品、奶类等富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能有利于身体的生长和大脑的发育。 儿童营养不良多吃富含维生素的蔬菜水果,因为维生素是维持生命的素,其中最重的是维生素A、B、C、D,这些都是孩子生长发育所必不可少的,而维生素最好的来源是新鲜的蔬菜水果,父母多给孩子补充。 钙和磷等微量元素是骨骼的主成分,对身体的发育有着重的影响,所以儿童营养不良多吃牛奶、豆制品、排骨、海带、虾皮、芝

老年人营养不良的症状

从饮食方面看是否存在营养摄入不足。观察我们每天饮食情况,是否做到了饮食全面营养均衡的地步,每天能否吃到肉类、鱼类或禽类,每周能否至少两次吃到豆类或蛋类;每天能否吃到半斤果蔬;每日是否喝4杯以上液体(水、茶、果汁或牛奶)。 从体重变化及摄入量看是否存在营养不良。我们看看自己的饮食摄入量和我们的体重是否成正比,轻度营养不良,近3个月内体重丢失5%或食物摄入为正常需量的50%~75%;中度营养不良,近2个月内体重丢失5%或前一周食物摄入为正常需量25%~50%;重度营养不良,近1个月内体重丢失5%,或体重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