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酒精性肝病的危害

酒精性肝病的危害

1、上消化道出血

酒精肝引起的门脉高压症,多发生上消化道出血酒精肝的危害,还可能由于急性胃糜烂、溃疡病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VB)酒精肝的危害,如果不能及时有效的处理和应对酒精肝的危害,会出现休克等情况危机生命,死亡的几率较高。

2、腹水与感染

酒精肝因电解质、渗透压、营养等因素导致出现大量腹水酒精肝的危害,类似于肝硬化和肝癌病人的腹水,因此导致恶性循环容易出现电解质紊乱酒精肝的危害或者危机整个系统导致死亡。

3、电解质紊乱或酸碱平衡失调

乙醇代谢产生高乳酸血症、酮症,导致AG(阴离子间隙)代谢性酸中毒酒精肝的危害,乙醇过度麻醉抑制呼吸可致呼吸性酸中毒酒精肝的危害,戒酒综合征过度呼吸可致呼吸性碱中毒酒精肝的危害。

引起酒精肝的危害因素有哪些

(1)饮酒量,饮酒年限:国外学者认为,引起酒精性肝病的最低饮酒量及年限为每天160g,连续5年;引起酒精性肝硬化的饮酒量和年限是每天 160g,连续20年。但小于上述摄入量,也可发生酒精性肝病。另有报告,男性每天饮酒40g,女性每天饮酒20g,发生肝硬化的危险增加。一般而言,每天80g以下相对安全。此外,其危害性与饮酒方式也有关,如一次大量饮用的危险性比小量分次饮用为大,早年饮酒发生肝病危险性高。

(2)性别因素:从国外情况看,女性对酒精较男性敏感,其安全饮酒剂量(每周140g)较男性(每周210g)低。女性嗜酒者患急性和慢性酒精相关疾病较男性多见,比男性更易发生酒精性肝病,且治疗后易复发,其原因可能有两方面:其一是女性平均体重比男性低,且体内含水分相对较少,而含脂肪较多,因此,饮等量酒精,女性血中酒精浓度较男性高;其二是女性胃内乙醇脱氢酶较男性低。

(3)遗传因素:严重嗜酒者中三分之二不发生酒精性肝病,且发病者中仅20%-30%患者最终可发展成肝硬化,提示对酒精中毒及酒精性肝病的易感性与遗传有关。

(4)营养因素:营养不良,蛋白质缺乏时,酒精毒性可能起协同作用。在营养充足的情况下,饮酒在一定范围内不会一起肝损害,但超过酒精中毒临界值,膳食调节就保护作用。

(5)乙型和丙型肝炎病毒感染:乙型和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可增加酒精性肝病的严重性,同样,乙型和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引用酒精具有较大的危险性。

酒精肝发病三大因素

1、酒精因素:引起酒精肝发病的最低饮酒量及年限为每天160g,连续5年;引起酒精性肝硬化的饮酒量和年限是每天160g,连续20年。但小于上述摄入量,也可发生酒精性肝病。另有报告,男性每天饮酒40g,女性每天饮酒20g,发生肝硬化的危险增加。

此外,其危害性与饮酒方式也有关,如一次大量饮用的危险性比小量分次饮用为大,早年饮酒发生肝病危险性高。

2、营养因素:酒精肝发病有哪些诱发因素?营养不良,蛋白质缺乏时,酒精毒性可能起协同作用。在营养充足的情况下,饮酒在一定范围内不会一起肝损害,但超过酒精中毒临界值,膳食调节就保护作用。

3、性别因素:从国外情况看,女性对酒精较男性敏感,其安全饮酒剂量(每周140g)较男性(每周210g)低。女性嗜酒者患急性和慢性酒精相关疾病较男性多见,比男性更易发生酒精性肝病,且治疗后易复发,其原因可能有两方面:

喝多少酒不伤肝

喝多少酒才不伤肝,喜欢喝酒的人注意了,给酒量设定精确安全界限,在享受喝酒中给自己预留一个安全措施,自己算一算,最近5年之内喝酒要是超过100公斤就很有可能得酒精性肝病。若连续5年以上每天摄入酒精超过40克(8钱),即累计73公斤以上,有48%会患上不同程度的酒精性肝病;而喝酒年数大于5年,酒精总摄入量超过100公斤的酗酒人群中,患病比例更大。浙医一院已经研究出了一个公式,为喝酒量划出安全界限。

计算酒精摄入量可以套用以下的公式:摄入的酒精量(克数)= 喝酒量(毫升数)×含酒精的浓度(%)×0.8。例如,一次喝52度(52%)的白酒100毫升,摄入的酒精量就为41.6克(100×52%×0.8)。但是,这个安全剂量并不是“铁板一块”,女性和本身就有肝炎的患者对酒精的敏感度更高,即使低于以上的安全剂量也会患病。

著名肝病专家、浙医一院副院长厉有名教授带领课题小组在杭州、宁波、象山等地随机抽取了2万名成人进行调查。结果发现,浙江省酒精性肝病患病率为4.34%。其中酒精性肝硬化占0.68%,酒精性肝炎占1.51%,酒精性脂肪肝占0.94%,轻症酒精性肝损伤占1.21%;还有8.83%的患者合并乙肝病毒感染,这会加重酒精性肝病的发病程度。

男女患酒精性肝病的比率为8∶1。强体力劳动(如煤矿工人等)中酗酒者酒精性肝病的患病率最高。相同劳动强度的酗酒者中,渔民的患病率比较低,这可能和他们经常吃脂肪量较少的海鲜有关。如果酗酒再加上大口吃肉的高脂肪饮食方式,得酒精性肝病的危险增大。

此外,喝酒方式不同,对肝脏的伤害也不同。长期喝酒自然比偶尔一次豪饮严重;每天喝酒则比隔三差五喝酒危害大;偶尔一次豪饮又比一天之内分次喝酒危害大。厉教授说,一般在酒精性肝炎阶段,体检时就能发现,此时治疗的效果比较好;但如果发展到肝硬化阶段,病情就不可逆转。

酒精肝的危害有多大

各种酒都有不同含量的酒精,酒精进入人体后只有10%自肠胃排出,90%则在肝脏中代谢。酒精的主要成分是乙醇,乙醇进入肝细胞后经氧化为乙醛。乙醇和乙醛都具有直接刺激、损害肝细胞的毒性作用,能使肝细胞发生脂肪变性、甚至坏死,长期大量饮酒,极有可能形成酒精肝,那酒精肝的危害性大吗?

目前,酒精性肝病患者,在我们周围很常见。酒精性肝病表现多样,初期通常表现为脂肪肝,进而可发展成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肝纤维化和酒精性肝硬化。在严重酗酒时,可诱发广泛肝细胞坏死甚或肝功能衰竭。酒精性肝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与饮酒量、饮酒年限、性别、遗传、营养、乙型和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等有关。酒精对身心的伤害作用,是由它在血液中的浓度来决定。

那酒精肝的危害性大吗?酒精性肝病患者治疗首先是终身戒酒,包括含酒精的饮料,如啤酒、果酒以及药酒等。摒弃有害的生活方式,合理饮食,适量运动,合理保肝治疗。消化道症状严重的病人必须保证营养物质的补充,摄入高热量食物及多种维生素,同时还要注意及早到医院进行治疗,避免形成酒精性肝硬化。

脂肪性肝炎及时用药才能避免悲剧

酒精性肝病是由于长期大量饮酒导致的中毒性肝损害,其表现多样,初期通常表现为脂肪性肝病,进而可发展成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肝纤维化和酒精性肝硬化。

不过,真正因为嗜酒而导致肝脏遭受如此灾难的毕竟还是少数,而且只要早一日远离酒精,根本不会陷入肝病的泥潭。因此,从此种意义上来说,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更需要警惕。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主要与和代谢异常相关的疾病有关,如:体重增长迅速、内脏性肥胖、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压等因素。现在,随着肥胖和糖尿病的发病率增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严重危害着全球民众的健康。在发达国家,此种肝病已约占全部人口的20%;在我国,它也成了我国最常见的慢性肝病之一。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是最需做的事情,比如少喝酒,吃低脂、低碳水化合物的饮食,做有氧运动等。

及时用药才能避免悲剧

值得提醒的是,由于酒精性肝病患者在严重酗酒时可诱发广泛肝细胞坏死甚或肝功能衰竭;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如果不能及时治疗,也会发展为单纯性脂肪性肝病以及由其演变的脂肪性肝炎和肝硬化。因此,光靠生活方式的干预显然是不够的。如果不能在该用药时及时用药,很可能到最后追悔莫及。因为,目前临床上还没有能根本治愈肝炎、肝硬化和肝癌的有效药物。最积极有效的措施是:主动预防脂肪性肝病、积极治疗脂肪性肝病,从源头杜绝各种终末期肝病的发生。

酒精肝发病的原因

一般在酒精性肝炎阶段,体检时就能发现,此时治疗的效果比较好;但如果发展到肝硬化阶段,病情就不可逆转。喜欢喝老酒的赶快算一算,最近5年之内喝酒要是超过100公斤就很有可能得酒精性肝病。浙医一院已经研究出了一个公式,为饮酒量划出安全界限。

著名肝病专家、浙医一院副院长厉有名教授带领课题小组在杭州、宁波、象山等地随机抽取了2万名成人进行调查。结果发现,浙江省酒精性肝病患病率为4.34%。其中酒精性肝硬化占0.68%,酒精性肝炎占1.51%,酒精性脂肪肝占0.94%,轻症酒精性肝损伤占1.21%;还有8.83%的患者合并乙肝病毒感染,这会加重酒精性肝病的发病程度。

男女患酒精性肝病的比率为8∶1。强体力劳动(如煤矿工人等)中酗酒者酒精性肝病的患病率最高。相同劳动强度的酗酒者中,渔民的患病率比较低,这可能和他们经常吃脂肪量较少的海鲜有关。如果酗酒再加上大口吃肉的高脂肪饮食方式,得酒精性肝病的危险增大。

厉教授进一步分析说,若连续5年以上每天摄入酒精超过40克(8钱),即累计73公斤以上,有48%会患上不同程度的酒精性肝病;而饮酒年数大于5年,酒精总摄入量超过100公斤的酗酒人群中,患病比例更大。计算酒精摄入量可以套用以下的公式:摄入的酒精量(克数)=饮酒量(毫升数)×含酒精的浓度(%)×0.8。例如,一次喝52度(52%)的白酒100毫升,摄入的酒精量就为41.6克(100×52%×0.8)。但是,这个安全剂量并不是“铁板一块”,女性和本身就有肝炎的患者对酒精的敏感度更高,即使低于以上的安全剂量也会患病。

此外,喝酒方式不同,对肝脏的伤害也不同。长期饮酒自然比偶尔一次豪饮严重;每天饮酒则比隔三差五饮酒危害大;偶尔一次豪饮又比一天之内分次喝酒危害大。厉教授说,一般在酒精性肝炎阶段,体检时就能发现,此时治疗的效果比较好;但如果发展到肝硬化阶段,病情就不可逆转。

目前国内外尚缺乏大规模酒精性肝病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厉教授领导的该课题则填补了这一空白,并获浙江省科技创新二等奖。在这一铺垫下,由中华肝病学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牵头的全国饮酒情况及酒精肝流行病学调查已于近日启动,它将通过对我国18岁以上人群饮酒情况及全国酒精性肝病流行病学分布调查研究,为进一步研究饮酒与肝病的关系提供科学依据。

为什么饮酒过量会造成肝病

很多人听到酒精性肝病,都会有着这样的疑惑,肝病与饮酒有关系吗?答案是肯定的,酒精性肝病就是因为长期饮酒过量而导致的慢性肝病,这是因为各种酒都有不同含量的酒精,酒精进入人体后只有10%自肠胃排出,90%则在肝脏中代谢。酒精的主要成分是乙醇,乙醇进入肝细胞后经氧化为乙醛。乙醇和乙醛都具有直接刺激、损害肝细胞的毒性作用,能使肝细胞发生脂肪变性、甚至坏死。酒精性肝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与饮酒量、饮酒年限、性别、遗传、营养、乙肝病毒感染等有关。

那么,饮多少酒、喝多长时间会造成肝脏疾病?目前多数研究认为,连续5年以上每天摄入酒精超过40克,有48%会患上不同程度的酒精性肝病;每日摄入80―100克酒精时,酒精性肝病的危险性增加5倍;每日摄入超过160克则增加25倍;如果持续饮酒8年,每日平均消耗酒精227克,则33%嗜酒者会发生酒精性肝炎,14%发生酒精性肝硬化。一次大量饮用的危险性比小量分次饮用大,早年饮酒发生肝病危险性高。女性对酒精较男性敏感。女性体型较小,体内脂肪含量高,喝相同量的酒,其血液中酒精浓度也高于男性,同时女性胃内乙醇脱氢酶较男性低,因此比男性更易发生酒精性肝病。女性甚至在停止喝酒后也容易由酒精性肝炎变成肝硬化。营养不良,蛋白质缺乏,可以加重酒精对肝脏的毒性,因此吃适量的脂肪和高蛋白饮食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减轻酒精对肝脏的毒性。但过量饮酒,超过酒精中毒临界值,膳食调节就没用了。

当发生慢性酒精中毒时,病人慢慢地会发现记忆力大不如从前,判断力减退;当戒酒时,部分病人出现幻视、幻听、狂躁等精神异常;性欲减退,严重者甚至会造成不孕不育;有些人患糖尿病;食欲下降,急慢性糜烂性胃炎、慢性胰腺炎和慢性胆囊炎也时常发生。还有些病人会合并动脉硬化、心肌炎、冠心病;更多的损害是在肝脏,约75%发生脂肪肝。因此,大家饮酒时一定要注意,千万不要过量,以免引起肝病,当然已经患上肝病的话,就更要避免饮酒,以免加重疾病。

酒精肝的危害性都有哪些

患上了酒精肝这个疾病的现象在我们的身边并不是特别的少见了吧,酒精肝的发生给我们的健康肝脏带来了及其严重的危害性的,为此我们一定要及时的去治疗的,那么酒精肝这个疾病的危害是什么样的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酒精肝,全称为酒精性脂肪肝,是酒精性肝病中最早出现,最为常见的病变。酒精肝是由于长期大量饮酒(嗜酒)所致的肝脏损伤性疾病。轻度酒精性脂肪肝多无症状,中、重度酒精性脂肪肝可呈现类似慢性肝炎的表现,如轻度全身不适、倦怠、易疲劳、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腹胀等。在治疗肝病药物的选择上,尽量选择一些毒副作用小的天然植物保肝药物来护肝,因为有些治疗肝脏疾病的药物毒副作用较大,造成了对肝脏的2次伤害。

酒精肝即酒精性脂肪肝,相对于甲肝、乙肝等令人骇人听闻的肝病而言,酒精肝似乎不易被人重视,因为酒精肝早期无显著性标志症状,因而常常容易被人忽略,或者被当做普通的消化体统疾病而拖延治疗。事实上,早期酒精肝只要治疗及时,是可控可治的。虽然肝脏损伤会影响蛋白质和维生素的合成吸收,导致营养不良,但是只要及时戒酒,辅助以药物治疗,同时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酒精肝完全可以扼杀在萌芽里。因而,早期肝损伤不会引发或加重糖尿病。

各种酒都有不同含量的酒精,酒精进入人体后只有10%自肠胃排出,90%则在肝脏中代谢。酒精的主要成分是乙醇,乙醇进入肝细胞后经氧化为乙醛。乙醇和乙醛都具有直接刺激、损害肝细胞的毒性作用,能使肝细胞发生脂肪变性、甚至坏死,长期大量饮酒,极有可能形成酒精肝,那酒精肝的危害性大吗?

目前,酒精性肝病患者,在我们周围很常见。酒精性肝病表现多样,初期通常表现为脂肪肝,进而可发展成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肝纤维化和酒精性肝硬化。在严重酗酒时,可诱发广泛肝细胞坏死甚或肝功能衰竭。酒精性肝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与饮酒量、饮酒年限、性别、遗传、营养、乙型和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等有关。酒精对身心的伤害作用,是由它在血液中的浓度来决定。

那酒精肝的危害性大吗?酒精性肝病患者治疗首先是终身戒酒,包括含酒精的饮料,如啤酒、果酒以及药酒等。摒弃有害的生活方式,合理饮食,适量运动,合理保肝治疗。消化道症状严重的病人必须保证营养物质的补充,摄入高热量食物及多种维生素,同时还要注意及早到医院进行治疗,避免形成酒精性肝硬化。

有关于酒精肝这个疾病的危害就先给您介绍到这里了,酒精肝的发生可以说是给我们的健康造成的危害是非常严重的,我们对于酒精肝这个疾病的发生一定要及时的去治疗,不可以耽误病情,生活当中一定要做好相关的预防措施。

酒精肝的形成因素都有哪些呢

第一,饮酒量,饮酒年限。据调查数据显示女性每日饮酒精20g或男性每日饮酒精40g,数年后可使肝脏受损。 然而发展至肝硬化的平均界限是每日160g,维持8~10年,持续饮酒对于酒精性肝病发生的主要原因。此外,其危害性与饮酒方式也有关,如一次大量饮用的 危险性比小量分次饮用为大,早年饮酒发生肝病危险性高。

第二,遗传因素。严重嗜酒者中三分之二不发生酒精性肝病,且发病者中仅20%-30%患者最终可发展成肝硬化,提示对酒精中毒及酒精性肝病的易感性与遗传有关。

第三,性别因素。从国外情况看,女性对酒精较男性敏感,其安全饮酒剂量(每周140g)较男性(每周210g)低。女性嗜酒者患急性和慢性酒精相关 疾病较男性多见,比男性更易发生酒精性肝病,且治疗后易复发,其原因可能有两方面:含水分相对较少,而含脂肪较多,因此,饮等量酒精,女性其一是女性平均 体重比男性低,且体内血中酒精浓度较男性高;其二是女性胃内乙醇脱氢酶较男性低。

第四,营养因素。营养不良,蛋白质缺乏时,酒精毒性可能起协同作用。在营养充足的情况下,饮酒在一定范围内不会一起肝损害,但超过酒精中毒临界值,膳食调节就保护作用。

喝酒伤肝可用公式算

问题:喝多少酒才不伤肝?

方法:给酒量设定精确安全界限

聪明之处:摄入多少酒精用公式一算就清楚

喜欢喝老酒的赶快算一算,最近5年之内喝酒要是超过100公斤就很有可能得酒精性肝病。浙医一院已经研究出了一个公式,为饮酒量划出安全界限。

著名肝病专家厉教授带领课题小组在杭州、宁波、象山等地随机抽取了2万名成人进行调查。结果发现,浙江省酒精性肝病患病率为4.34%。其中酒精性肝硬化占0.68%,酒精性肝炎占1.51%,酒精性脂肪肝占0.94%,轻症酒精性肝损伤占1.21%;还有8.83%的患者合并乙肝病毒感染,这会加重酒精性肝病的发病程度。

男女患酒精性肝病的比率为8∶1。强体力劳动(如煤矿工人等)中酗酒者酒精性肝病的患病率最高。相同劳动强度的酗酒者中,渔民的患病率比较低,这可能和他们经常吃脂肪量较少的海鲜有关。如果酗酒再加上大口吃肉的高脂肪饮食方式,得酒精性肝病的危险增大。

厉教授进一步分析说,若连续5年以上每天摄入酒精超过40克(8钱),即累计73公斤以上,有48%会患上不同程度的酒精性肝病;而饮酒年数大于5年,酒精总摄入量超过100公斤的酗酒人群中,患病比例更大。计算酒精摄入量可以套用以下的公式:摄入的酒精量(克数)=饮酒量(毫升数)×含酒精的浓度(%)×0.8。例如,一次喝52度(52%)的白酒100毫升,摄入的酒精量就为41.6克(100×52%×0.8)。但是,这个安全剂量并不是“铁板一块”,女性和本身就有肝炎的患者对酒精的敏感度更高,即使低于以上的安全剂量也会患病。

此外,喝酒方式不同,对肝脏的伤害也不同。长期饮酒自然比偶尔一次豪饮严重;每天饮酒则比隔三差五饮酒危害大;偶尔一次豪饮又比一天之内分次喝酒危害大。厉教授说,一般在酒精性肝炎阶段,体检时就能发现,此时治疗的效果比较好;但如果发展到肝硬化阶段,病情就不可逆转。

目前国内外尚缺乏大规模酒精性肝病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厉教授领导的该课题则填补了这一空白,并获浙江省科技创新二等奖。在这一铺垫下,由中华肝病学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牵头的全国饮酒情况及酒精肝流行病学调查已于近日启动,它将通过对我国18岁以上人群饮酒情况及全国酒精性肝病流行病学分布调查研究,为进一步研究饮酒与肝病的关系提供科学依据。

厉教授还透露,他们下一步的目标是寻找人体基因中对酒精敏感的酶。今后人们只要到医院里做个检查,就能知道体内酒精代谢酶的多少、活动能力,这将成为人们量力而饮的精确证据。

相关推荐

为什么饮酒会引起肝病呢

各种酒都有不同含量的酒精,酒精进入人体后只有10%自肠胃排出,90%则在肝脏中代谢。酒精的主要成分是乙醇,乙醇进入肝细胞后经氧化为乙醛。乙醇和乙醛都具有直接刺激、损害肝细胞的毒性作用,能使肝细胞发生脂肪变性、甚至坏死。 酒精性肝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与饮酒量、饮酒年限、性别、遗传、营养、乙型和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等有关。 目前多数研究认为,连续5年以上每天摄入酒精超过40克,有48%会患上不同程度的酒精性肝病;每日摄入80—100克酒精时,酒精性肝病的危险性增加5倍;每日摄入超过160克则增加25倍;如果持续饮酒8

酒精性肝病的病理诊断

酒精性肝病一、轻症酒精性肝病 病人临床症状轻微,肝功能正常或轻度异常,诊断主要靠详细询问饮酒史,结合临床、肝穿活检有助确诊。此型在中日友好医院136例酒精性肝病肝穿中占31.3%,较日本的报告所占比例为大。 轻症酒精性肝病中可见酒精性肝病的基本病变,如大泡脂变、灶壮气球样变、坏死灶伴pmn侵润及小叶中心窦周纤维化,但病变程度较轻,均在1级范围。由于病变较轻,肝小叶结构无破坏,戒酒后可以完全恢复。 酒精性肝病二、酒精脂肪肝 临床症状多较轻,有不同程度肝肿大,肝重量常达2000-2500g,甚至达3000g以

得了酒精肝怎么办

在酗酒严重的西方国家,酒精性肝硬化占肝硬化病人的50%-70%,故酒精性肝病在国外很早就受到重视,但在我国尚未引起足够重视。酒精性肝病会出现一系列症状和体征,轻症酒精性肝病会出现如腹胀、乏力、肝区不适、厌食等常见症状;酒精性肝炎会出现严重的腹胀、乏力、肝区不适等症状,部分病人出现发热、白细胞增多(主要是中性粒细胞增多),酷似细菌性感染等症状,并出现黄疸、肝肿大和压痛,少数有脾脏肿大、面色灰暗、腹水、浮肿、蜘蛛痣等症状;酒精性脂肪肝、轻度脂肪肝多无症状,中、重度脂肪肝少数病人有低热、腹泻、四肢麻木、手颤、性

女性饮酒为何伤肝赛过男人

节日后,酒精性肝病发病患者明显增多。我国近7年间,因大量长期饮烈性白酒造成酒精中毒的患者上升28.5倍,死亡人数上升30.6倍。大家都知道,适量饮酒对大多数人的健康并没有损害,少量饮用某些酒,如葡萄酒,对身体还有一定的好处。但是,长期过量饮酒,特别是饮用高度数的酒,就会使肝细胞发生脂肪变性、炎症坏死和纤维化,最终导致肝硬化甚至肝癌。本版邀请北京天坛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徐有青博士给读者谈谈饮酒的一些注意事项及酒精性肝病的预防和治疗。 患病后注意事项50岁的王先生,有饮酒史二十多年,两年前诊断为酒精性肝硬化。春节

喝酒伤肝谨防肝硬化

在我国,也有不少人嗜好饮酒。大家都知道,适量饮酒对大多数人的健康并没有损害,少量饮用某些酒,如葡萄酒,对身体还有一定的好处。但是,长期过量饮酒,特别是饮用高度数的酒,就会使肝细胞反复发生脂肪变性、坏死和再生,最终导致肝硬化。 ■酒精性肝病有三种类型 酒精性脂肪肝一般没有症状,有人可出现乏力、倦怠、食欲不振、腹胀、恶心、呕吐等表现,还会有肥胖、肝脏肿大等体征。 酒精性肝炎患者发病前往往短期内曾大量饮酒,临床表现除了有酒精性脂肪肝的症状外,还有发热、腹痛、腹泻等,且有明显的体重减轻。患者可出现贫血和中性粒细胞

酒精性肝病有哪些治疗方法

疾病治疗 治疗酒精性肝病的治疗原则是:戒酒和营养支持,减轻酒精性肝病的严重程度,改善已存在的继发性营养不良和对症治疗酒精性肝硬化及其并发症。 戒酒 戒酒是治疗酒精性肝病的最重要的措施,戒酒过程中应注意防治戒断综合征。 营养支持 酒精性肝病患者需良好的营养支持,应在戒酒的基础上提供高蛋白,低脂饮食,并注意补充维生素B、维生素C、维生素K及叶酸。 药物治疗 (1)糖皮质激素可改善重症酒精性肝炎。 (2)美他多辛可加速酒精从血清中清除,有助于改善酒精中毒症状和行为异常。 (3)S一腺苷蛋氨酸治疗可以改善酒精性肝

详解酒精肝的隐形杀手

酒精肝是由于长期大量饮酒(嗜酒)所致的肝脏损伤性疾病。近十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交圈的扩大,全球酒的消费量猛增。同时,酒精肝的发生亦显著增加。在我国由于饮酒导致酒精肝的发生率也呈明显上升趋势,已成为不容忽视的隐型杀手。 为什么饮酒会引起肝病呢? 各种酒都有不同含量的酒精,酒精进入人体后只有10%自肠胃排出,90%则在肝脏中代谢。酒精的主要成分是乙醇,乙醇进入肝细胞后经氧化为乙醛。乙醇和乙醛都具有直接刺激、损害肝细胞的毒性作用,能使肝细胞发生脂肪变性、甚至坏死。 酒精性肝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与饮酒量、

长期过量饮酒可引起酒精性肝硬化

酒是日常生活中的常见饮品,少量饮酒对身体并无太大危害,而长期过量饮酒使肝细胞反复发生脂肪变性、坏死和再生,就可能导致酒精性肝硬化。 1g酒精到底是多少? 1g酒精相当于25~40ml的啤酒;8~10ml的黄酒;5~12ml的葡萄酒;3~7ml的保健酒;2~3ml的白酒。 长期饮酒危害大到底有多大 1、长期饮酒引发酒精性肝病:酒精的主要成分乙醇及其代谢产物乙醛具有肝毒性,可直接对肝脏造成损害,男性乙醇摄入量≥40g/d、女性≥20g/d,连续5年以上可引发酒精性肝病。据统计,长期嗜酒者中60%~90%有脂肪

酒精肝患者传染吗

酒精肝患者传染吗?答案是否定的,酒精肝不会传染,因为酒精肝是长期过量饮酒导致的慢性肝脏性疾病,是由于酒精对肝脏的损伤作用主要由乙醇本身及其代谢产物乙醛所致。乙醇和乙醛的大量聚集会降低肝细胞内各酶的生物活性,影响糖、脂肪和蛋白质的正常代谢,改变细胞膜结构,造成肝细胞破坏、脂肪沉积、甚至肝纤维化、肝硬化。另外,乙醛是血管活性物质,可引起毛细血管扩张。有些人因体内缺乏乙醛代谢酶,不能迅速将乙醛转化成乙酸,故饮少量白酒后即可出现面颊、颈胸部皮肤潮红,严重者可出现心慌、气急或抑郁。 轻度酒精性肝病无自觉症状,严重者

哪些人喝酒更容易伤肝

1、饮酒量和饮酒年限: 女性发生酒精性肝病的酒精摄入阈值为12-22g/d,而男性则为24-46g/d,饮酒年限≥10年与酒精性肝损害的发生密切相关。 2、饮酒方式: 与伴餐饮酒相比,空腹饮酒对肝脏造成的损害更大。 3、种族和遗传: 我国汉族的嗜酒人群和酒精性肝病的患病率要低于西方国家。 4、个体营养: 维生素缺乏(例如维生素A或E),可能潜在地加重酒精对肝脏的损害;肥胖或超重可增加酒精性肝病的进展。 5、饮食结构: 进食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深海鱼类中含量丰富)的饮食可促进酒精性肝病的进展,而饱和脂肪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