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按什么穴位可以通便 按摩大肠俞

按什么穴位可以通便 按摩大肠俞

大肠俞本身能够帮助改善腹胀便秘,配合足三里、支沟穴更是对于习惯性便秘有很好的缓解效果。

定位:位于人体腰部,当第四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二指宽)处。

按摩方法:大肠俞的点按可以用肘关节或者是较大力使用拇指指腹进行点按,30秒钟一次即可,力度宜以局部有酸胀感为宜,不可过度用力。

胃胀气怎么办快速排气按摩

中脘穴

胃胀:前正中线上,肚脐上4寸位置。胸骨下端与肚脐连线的中点即为本穴。

按摩方法:仰卧,用两手指尖并拢,重叠在其腹部,配合吐气的节奏,用力缓慢进行指压,同时配合腹部按摩。

刺激本穴可以调节消化机能。

大巨穴

胃胀:位于腹部,从肚脐两侧2个指幅外侧是天枢穴,再往下方1个指幅之处即为大巨穴。

按摩方法:患者仰卧,用两手拇指同时指压左右穴位,以腹部脂肪轻度凹陷为用力标准,同时配合腹部按摩,以提高腹肌机能。

大巨穴为下腹部的重要穴位,刺激本穴可以促进腹肌机能,可以改善慢性消化性器官异常,对胃胀气有效。

脾俞穴

位置:位于背部,在第11胸椎棘突下,正中线旁开1.5寸处取穴。

按摩方法:患者俯卧位,按摩者将双手掌按在其背部,以拇指同时指压左右穴位。并同时对其正下方的胃俞穴也以同样的方式进行指压。

刺激脾俞穴、胃俞穴可以促进肠胃功能与胃液的分泌,特别是对于因消化不良引起的胃胀气有很好的缓解作用。

大肠俞穴

位置:位于腰部,在第4腰椎棘突下,腰阳关(督脉)旁开1.5寸处取穴。

按摩方法:患者仰卧位,按摩者将两手掌包压在其腰部,同时用拇指用力指压本穴。

大肠俞穴的水湿之气由此外输膀胱经,按摩本穴,可促进肠道功能,缓解胃胀、便秘和肠鸣等不适症状。

足三里穴

位置: 位于外膝眼下四横指、胫骨边缘。(外侧膝眼下四横指处)

按摩方法:以拇指指腹按揉双腿足三里穴,先用力按压6秒钟后松开揉捏放松,然后再次按压如此反复多次。

足三里为足阳明胃经上的重要穴位,同时也是人体的重要保健穴位,通过穴位刺激可以调整肠胃气机,改善胃胀不适。

腹部按摩助排气法

如果是觉得想排气,但又怎么都排不出时,可以将双手对搓,有些微热之后将手放在肚脐两侧,沿顺时针按摩三十六圈,然后再逆时针按摩三十六圈,人工辅助肠道运动,帮助排气通畅。,有助于通过排气消除胃胀气。

按摩8个穴位调节肠胃

长强穴

长强穴位于调节阳经气血的督脉,有宁神镇惊,通便消痔的作用,是治疗便秘、痔疮的首选穴位。此穴在尾骨下方,尾骨端与肛门连线中点处。按摩的时候正坐,上半身前倾,以一只手伸到臀后,中指用力揉按长强1~3分钟即可,早晚各一次。除了能主治便秘痔疮外,经常揉按长强穴对腹泻、脱肛、阴囊潮湿、阴道瘙痒等都有治疗效果。

腰奇穴

腰奇穴不在身体的经络上,属于经外奇穴之一,主治癫痫、头痛、失眠、便秘、痔疮等。腰奇穴在骶部尾骨端直上两寸,骶角之间凹陷的地方。找的时候顺着脊柱向下,尾骨端往上3个横指的地方凹陷处就是。按摩的时候分双手,左右手各以中指指腹揉按1~3分钟即可。

肓俞穴

肓俞穴位于足少阴肾经,肾经之气由此贯注中焦,长按此穴可以帮助理气止痛,润肠通便。此穴的位置在腹部中部,肚脐中央旁开0.5寸,找的时候仰卧,肚脐旁边半个横指的位置就是肓俞穴。按摩时以拇指指腹自上而下的推揉肓俞穴3~5分钟,可以治疗腹痛、腹泻、痢疾、便秘、月经不调等。

秩边穴

秩边穴位于足太阳膀胱经,有舒筋活络、强壮腰膝、调理下焦的作用。此穴在骶区,横平第四骶后孔,骶正中嵴旁开3寸的位置,找的时候自两侧髂嵴连线与脊柱的交点往下推5个椎体,下缘水平线与肩胛骨脊柱缘的垂直线交点处即是。以中指指腹点按秩边穴对缓解腰骶痛、治疗便秘痔疮等都有帮助。

大肠俞

大肠俞同样位于足太阳膀胱经,是大肠之气转输后背体表的部位,常按此穴可以帮助理气降逆,调和肠胃。大肠俞穴位于腰部第四腰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处,找的时候以两侧髂嵴连线与脊柱交点下,旁开两横指就是。按的时候用拇指指端往里向下叩按,以小腹舒适为宜,可以治疗腹痛、腹胀、痢疾、便秘等症状。

天枢穴

天枢穴位于足阳明胃经,穴位平脐,犹如天地之枢纽,因而叫天枢穴,位置就在腹部,横平脐中,前正中线旁开2寸的位置。此穴可以理气调畅,调经止痛。找穴位的时候以肚脐旁开三横指处,按压有酸胀感觉的地方就是。以食指和中指稍用力按揉天枢穴位2分钟左右,就可以对消化不良、胃胀、腹泻、便秘、月经不调等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上巨虚

上巨虚穴也位于足阳明胃经,所谓的“虚”是指胫骨和腓骨之间形成的空隙,此穴就位于空隙上方,所以叫做上巨虚,主治胃肠炎、高血压、便秘、腹胀等症状,调和肠胃,通经活络。找的时候首先站位弯腰以同侧的手虎口围住髌骨的上外缘,其他的四个手指自然向下,中指指尖的地方是足三里,足三里向下四个横指的位置有个凹陷处,就是上巨虚。

上廉穴

上廉穴位于手阳明大肠经,主治肠胃,可以通经活络。穴位在前臂肘横纹下3寸,阳溪穴与曲池连线的位置上。手掌侧放,拇指伸直向上翘起,腕背桡侧凹陷处是阳溪穴,屈肘成直角,肘横纹终点与肱骨外上踝两者连线中点处是曲池。这两个穴位连线中点向上量取4个横指的地方就是上廉穴。每天以拇指指腹揉压按摩上廉1~3分钟可以帮助清肠毒治便秘,对上肢肿痛、上肢不遂也有很好的疗效。

腹部自我保健按摩法

【取 穴】 上脘、中脘、下脘、天枢、气海、关元。

 【操 作】腹部自我保健按摩法采用焦穴法、掌推上腹、摩全腹、摩小腹及双擦小腹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按摩。点穴法依次点上脘、中脘、下脘、天枢、气海、关元穴,点上脘、中脘、下脘穴时采取仰卧位,以右手屈掌指关节,伸指间关节,中指指间关节微屈,并与相邻的两指分开,以食、中、无名指分别着力于上脘、中脘、下脘的同一水平线上,呼气时颤点3穴6~9次,之后用中指指端在呼气时向下用力,点气海、关元、天枢穴6~9次;掌推上腹时,以一手掌根部置于剑突下,由上向下经胃脘部推至脐上10~15次;摩全腹则用手掌自左上腹开始,以脐为中心,按顺时针方向与逆时针方向摩全腹各36次;摩小腹时双掌重叠,自左侧开始,以关元穴为中心,按顺时针方向与逆时针方向摩小腹各36次;双擦少腹则用两手小鱼际由髂前上棘向耻骨联合方向同时擦下,以局部透热为度。

 【功 效】 腹部自我保健按摩法具有补脾健胃,消食导滞,补益气血,理气止痛,通二便等作用,尤其对改善消化系统功能最为明显,坚持应用对习惯性便秘、老年性便秘均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温里散寒通便法

【取 穴】命门、肾俞、大肠俞、脾俞、气海、关元、大横、中脘、支沟。

 【操 作】 患者取俯卧位,操作者立于患者一侧,用双手拇指点按命门、肾俞、大肠俞、脾俞穴各2分钟。之后患者取仰卧位,两腿屈曲,操作者立于患者一侧,以肚脐为中心,顺时针摩腹5分钟,再点按气海、关元、大横、中脘、支沟穴各2分钟。最后擦摩下腹部2~3分钟,以温里通便。

【功 效】 温里散寒通便法具有温里散寒,通便止痛之功效,适用于明寒积滞型便秘患者。

腹胀气快速排气法按摩 按压脾俞穴、胃俞穴、大肠俞穴

功效:具有促进胃肠功能与胃液的分泌,使消化机能活性化,缓和便秘以及肠鸣的功效。主治腹胀气、腹泻、肠鸣、呕吐、痢疾、便血、便秘等脾胃肠腑病证。

位置:脾俞穴在背部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胃俞穴在背部第12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大肠俞穴位于第4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按摩方法:治疗者将两手掌按在俯卧患者的背部,以拇指同时指压左右穴位,按压20下。其下方的胃俞穴、大肠俞穴也同样指压。

便秘的人怎样按摩通便

通便可以按摩以下三个特效穴: 中脘

本穴为胃经的募穴,是治疗诸多消化系统疾病的要穴,有和胃健脾,理气祛湿的功能,经常按摩中脘穴,能起到促进消化,通畅气血的功效,能有效缓解便秘症状。

腧穴定位:在前正中线上,脐上4寸。

按摩方法:将食指和中指并拢,按照顺时针的方向按揉5分钟,力度由轻到重,至发热为度。

大肠俞

大肠俞乃大肠之背俞穴,为大肠经气输注之处,具有调理肠胃气机,理气化滞的作用,是治疗肠道疾病的常用穴位。

腧穴定位:在脊柱区,第4腰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

按摩方法:用双手拇指指腹按揉两侧穴位,力度由轻到重,每次3-5分钟。

支沟

支沟是手少阳三焦经的腧穴,具有疏通三焦经脉及润肠,通腑的作用,是治疗便秘的有效穴。

腧穴定位:在前臂背侧,腕背横纹上3寸,尺骨与桡骨间隙中点。

按摩方法:用拇指指尖垂直按压穴位,力度由轻到重,以有酸痛感为宜,每天早晚各按3分钟,左右手交替按压。

大肠俞的功效与作用 大肠俞的按摩手法

按摩大肠俞穴时先将手搓热,然后一边缓缓吐气一边强压大肠俞穴6秒钟。以手指指腹或指节按压,并作圈状按摩。如此重复10次。

哺乳期便秘的按摩方法

腹部按摩

通过对腹部的正确按摩促进肠胃蠕动,也能改善新妈妈哺乳期便秘的情况,。所谓正确的方法就是顺应大肠走向、围着肚脐、从右侧下腹部按顺时针方向大圈按摩腹部。具体按摩方法如下:

通过按摩改善哺乳期便秘,按摩方向一定要按顺时针方向

新妈妈可以用右手或双手叠压着放于右侧下腹部,然后自下而上地向右侧肋骨推揉。然后在肚脐上方,从右向左推至左肋部,再向下推揉至左下腹部,再向右到右下腹部,接着进入第二次循环……循环往复,1分钟约30遍。每次可连续做5到10分钟,每天两次。

需要提醒新妈妈的时,按摩一定要按顺时针方向,因为这是顺应了肠道走向的推揉方式,逆时针则非但不能缓解哺乳期便秘的症状还可能会加重病情。

穴位按摩

除了对腹部进行按摩能改善哺乳期便秘的状况外,多多按摩支沟穴和大肠俞穴,也能帮助刺激肠胃蠕动,消除便秘。

支沟穴在手腕背面横纹正中间上三寸的位置。找到支沟穴后,用手指指面向下按压,或作圈状按摩。

大肠俞穴在第四腰椎棘突附近,找到第四腰椎棘突后向外约一寸五的两侧点位就是大肠俞穴。以手指指面向下按压,或做圈状按摩。

结肠炎按摩什么穴位

1、结肠炎按摩足三里穴

足三里穴位于外膝眼下约10厘米处。先用保健锤对足三里穴进行敲打,先敲打150下;然后用拇指按压100下。每天早晚各按压1次。足三里穴,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敲打、按摩此穴可以起到调理脾胃、补中益气等作用,对慢性腹泻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2、结肠炎按摩涌泉穴

涌泉穴为足少阴肾经的起始穴。敲打、按摩此穴可以起到疏通经络、养心安神、提高免疫力等作用。涌泉穴位于足底凹陷处。

3、结肠炎按摩太溪穴

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与脚跟骨筋腱之间的凹陷处。用双手手指指腹端,按揉足部的太溪约1分钟。按摩太溪穴能消食化滞、和胃降逆。

4、结肠炎按摩大肠俞穴

位于背部,第四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用手指指腹端,按揉腰部的大肠俞约2分钟。理气降逆、调和肠胃。

5、结肠炎按摩手三里

取穴:位于前臂、手肘弯曲处向前3指,在阳溪与曲池连线上,用手按就痛之处。

方法:用手指指腹端,按揉按压手臂的手三里约2分钟。

功效:通经活络、清热明目、调理肠胃。

6、结肠炎按摩大巨穴

取穴:位于下腹部,从肚脐到耻骨上方画一线,将此线四等分,从肚脐往下四分之三点的左右2寸处。

方法:用手指指腹端,按揉腹部的大巨约2分钟。

功效:消食化滞、健脾理气。

7、结肠炎按摩内关穴

取穴:位于腕部横纹上两横指处。

方法:拇指指端螺纹面轻轻按揉手臂的内关约1分钟。

功效:宁心安神,理气止痛。

8、结肠炎按摩天枢穴

取穴:位于中腹部,肚脐向左右2寸处。

方法:用拇指指腹端,推拿腹部的天枢2分钟,以有酸胀感为宜。

功效:行气解郁、和胃降逆。

9、结肠炎按摩小肠俞穴

取穴:位于骶部,骶正中嵴旁1.5寸处,与第一后骶骨孔相平。

方法:用手指指腹端,按压骶部的小肠俞。

功效:清热利湿、和中止泻。

三个小动作益肾助阳

■ 拍打功

肩井穴、肾俞穴是重要的两处穴位,拍打两穴可收到“开枢纽”之功效。特别是感觉颈肩部疲劳、腰酸背痛的时候,做此功可疏通全身气血。体验者站立、调息,以右手空心掌拍打左肩井穴,左手背向前拍打双肾俞穴;左手掌心拍打右肩井穴,右手背向前拍打双肾俞穴;重复12次。拍打时注意穴位位置要准确,拍打力度适中。

■ 强肾操

两足平行,足距同肩宽,目视前方,两臂自然下垂,两掌贴于裤缝,手指自然张开。脚跟提起,连续呼吸9次不落地。再吸气,慢慢曲膝下蹲,两手背逐渐转前,虎口对脚踝。手接近地面时,稍用力抓成拳,吸足气。而后憋气,身体逐渐起立,两手下垂,逐渐握紧。再呼气,身体立正,两臂外拧,拳心向前,两肘从两侧挤压软肋,同时身体和脚跟部用力上提,并提肛、呼吸。

■ 摩腹功

双手放在肚脐旁双侧腹部,轻轻拍打36次。然后用两手手掌和掌根自脐部始,顺时针从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部位做按揉法12圈。便秘按顺时针方向按摩,但如果大便溏泻、拉稀的人,可按逆时针方向按摩。通过对腹部穴位,如气海、关元、天枢穴及经络的按摩可疏通全身气血,调节胃肠功能。

相关推荐

脾虚按摩什么位置最好

按摩公孙穴补脾安神 公孙穴位于脾经上,且联络足阳明胃经,通冲脉,是八脉交会的要穴,具有补脾和胃,调心安神的功效,可治疗胃痛,痢疾等肠胃疾病,心烦,失眠等神经系统疾病。 补脾按摩手法:公孙穴通冲脉,对舒筋,引血,行瘀有重要作用,通过按压公孙穴消除血气阻滞的方法是,找准穴位,以大拇指稍用力按压,以有明显酸胀感为度。 取穴:此穴位于人体脚内侧,第1跖骨基底前下方的凹陷中,赤白肉际处。 按摩三阴交除湿去虚胖 三阴交是足太阴脾经上的穴位,足部的三条阴经中气血均在本穴交会,是可以经常按摩的保健穴,按摩此穴具有健脾和胃

半夜一直咳嗽不停怎么办 第3招:按摩止咳

当半夜一直咳嗽不停,我们身边又没有药物时,最安全方便有效的止咳方法,要数按摩止咳了,按摩能够有效的疏通身体穴位,通过揉、压、按的方式,帮助患者血液流通,达到止咳目的。具体操作穴位方法如下所示: 有效穴位:迎香,百会,囟会,百劳等穴,以及气管,肾上腺等耳穴。 按摩方法:1.按揉百会,百劳各50-100次,按揉迎香,囟会各30-50次,力度适中;2.棒推气管,肾上腺,内伤咳嗽积压推3分钟,频率每分钟90次,力度以轻柔缓和为宜;外感咳嗽积压推五分钟,频率每分钟120次,力度轻重兼施,以轻柔为宜。 有效穴位:太渊

熬夜便秘怎么办 穴位按摩缓解便秘

天枢穴在腹中部,与肚脐齐平,距肚脐旁开两寸。 用拇指肢端按揉该穴位,每次揉3分钟,也可配合按摩水道穴(下腹部,肚脐正中下3寸,距前正中线旁开2寸处),按摩这两个穴位,对缓解便秘有很好的保健作用。 神门穴位于手腕关节靠手掌侧,靠小指端。 虽然神门穴是位于手部的穴位,但对缓解便秘有很好的效果,用拇指稍加力度刺激改穴位或在该穴位施灸,无论多严重的便秘都可以改善。 足三里穴在胫骨外侧,膝盖下方约3个指腹处。 用揉捏的方式指压该穴位,可以促进消化器官的机能,对缓解便秘有很明显的效果。 大肠俞穴位于连接左右骨盆上端同

胃胀气怎么排气按摩

中脘穴 胃胀:前正中线上,肚脐上4寸位置。胸骨下端与肚脐连线的中点即为本穴。 按摩方法:仰卧,用两手指尖并拢,重叠在其腹部,配合吐气的节奏,用力缓慢进行指压,同时配合腹部按摩。 刺激本穴可以调节消化机能。 脾俞穴 位置:位于背部,在第11胸椎棘突下,正中线旁开1.5寸处取穴。 按摩方法:患者俯卧位,按摩者将双手掌按在其背部,以拇指同时指压左右穴位。并同时对其正下方的胃俞穴也以同样的方式进行指压。 刺激脾俞穴、胃俞穴可以促进肠胃功能与胃液的分泌,特别是对于因消化不良引起的胃胀气有很好的缓解作用。 足三里穴

大人便秘按摩

1. 治疗原则 增强肠动力,促进正常排便。 2.常用穴位及部位 大横、气海、关元、上腹、脾俞、胃俞、大肠俞、八髎、支沟、足三里等。 3.常用手法 摩法、指揉法、按揉法、擦法等。 4.操作方法 (1)基本操作:患者取仰卧位,医生坐于其右侧,先在上腹部用轻快的指摩法,约1~2分钟后,逐渐向下腹过渡。 在下腹部气海、关元处用全掌或鱼际接揉,约2~3分钟。继而按结肠部位从右下腹起沿升结肠。 横结肠、降结肠的走向(图113)按步骤施以鱼际按揉法,约3~5分钟。再以左侧大横穴为重点作指揉法,1~2分钟;再按降结肠(左

按摩什么穴位补肾

中医按摩法具有很好的补肾作用,补肾主要可以按摩以下穴位: 商阳穴 功效:商阳穴,是一个调理内息与肠胃的穴道。商阳穴位于大肠经脉上,经常掐一掐商阳穴,能旺盛大肠经的气血,调节消化道功能,加快人体新陈代谢,有强壮身体的作用。专家指出,有便秘烦恼的女性朋友不妨按摩商阳穴,以缓解便秘症状。 位置:这个穴位在手上,抬起手,在食指靠拇指的那一侧,在指甲角正后方2毫米的地方。 承扶穴 功效:中医认为,承扶穴主导了人体的生殖器官的神经,从此处经过。如果经常按压承扶穴,就能够强化阴道的收缩力,增加对性的感受力。因此,我们要

便秘按摩哪里最快排便

长强穴位于调节阳经气血的督脉,有宁神镇惊,通便消痔的作用,是治疗便秘、痔疮的首选穴位。此穴在尾骨下方,尾骨端与肛门连线中点处。按摩的时候正坐,上半身前倾,以一只手伸到臀后,中指用力揉按长强1~3分钟即可,早晚各一次。除了能主治便秘痔疮外,经常揉按长强穴对腹泻、脱肛、阴囊潮湿、阴道瘙痒等都有治疗效果。 肓俞穴位于足少阴肾经,肾经之气由此贯注中焦,长按此穴可以帮助理气止痛,润肠通便。此穴的位置在腹部中部,肚脐中央旁开0.5寸,找的时候仰卧,肚脐旁边半个横指的位置就是肓俞穴。按摩时以拇指指腹自上而下的推揉肓俞穴

腰疼按摩哪个部位最快 常见反射区按摩缓解腰痛

有效穴位:后溪,合谷,威灵,精灵等。 按摩手法:点按后溪,合谷各50-100次;掐按威灵,精灵各50-100次,也可以用拇指指甲切按20-30次。 有效反射区:腰椎,骶骨,尾骨,肾,肾上腺,腹腔神经丛,膀胱,输尿管,甲状腺等。 按摩手法:按揉腰椎,骶骨,肾,肾上腺反射区各100-150次;推按腹腔神经丛,输尿管等反射区各50-100次。 有效穴位:阳陵泉,足三里,大敦,隐白,委中,承山,昆仑,涌泉等穴位按摩手法:按揉阳陵泉,足三里,委中,承山,昆仑各穴30-50次,力度以酸痛为宜。掐大敦,隐白各穴30

便秘按摩哪里马上见效 气机瘀滞型便秘按摩方法

1,取仰卧位,按摩师用拇指指腹短按揉期门,章门,中府,云门穴(胸前壁外上方,肩胛骨喙突上方,锁骨下窝凹陷中,距前正中线6寸)各1分钟,并用掌擦法擦两肋2分钟,以有为热感为度,然后依胃肠燥热便秘按摩疗法2操作。 2,取俯卧位,用一指禅推背部两侧膀胱经,至有热感为度,再用拇指指腹端按揉肺俞,肝俞,膈俞,肾俞,大肠俞穴各1分钟。

空腹吃木瓜解决便秘困扰

木瓜对于缓解消化不良引起的便秘有一定效果。其主要理论依据是,木瓜含有一种蛋白质分解酵素,即木瓜酵素,它是维持机体正常功能的一种必需物质,可促进食物的消化、吸收,能修复组织等。此外,木瓜酵素还有助于分解蛋白质、糖类及脂肪这三大营养素,尤其对于清宿便、排肠毒和分解腰腹部脂肪效果显著。木瓜既是美味的食物,同时也是植物药,属于药食同源。 但需要提醒大家的是,糖尿病患者及糖耐量异常者禁用此偏方。此外,导致便秘的原因有很多,患者一旦长期便秘最好及时就医,必要时行相关检查,以便医生辨明病因,再对症治疗。 对于消化不良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