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用赖氨匹林 不良反应
注射用赖氨匹林 不良反应
1.胃肠道反应:短期应用不良反应较少,偶有轻微胃肠道反应(如胃部不适、恶心、呕吐),用量较大时严重者可引起消化道出血。长期应用消化性溃疡发病率较高。
2.对血液系统的影响:本品对抗维生素K的作用,抑制凝血酶原的合成,延长出血时间,可予维生素K防治。长期使用可抑制血小板聚集,发生出血倾向。
3.对肝肾功能的影响:长期应用本品可出现转氨酶升高、肝细胞坏死及肾脏损害,及时停药可恢复。
4.水杨酸反应:表现为头痛、头晕、耳鸣、视听减退、恶心、呕吐、腹泻,严重者有精神紊乱、呼吸加快、酸碱平衡失调和出血等,甚至可出现休克。
5.过敏反应:少数病人用药后出现皮疹、荨麻疹、哮喘、血管神经性水肿或黏膜充血等过敏反应。其中哮喘较多见,而且多发于30岁以上的中年人,于服药数分钟后产生呼吸困难、喘息,特称“阿司匹林哮喘”,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6.瑞氏综合征(Reye's Syndrome):12岁以下儿童应用本品可发生瑞氏综合征,表现为开始有短期发热等类似急性感染症状,惊厥、频繁呕吐、颅内压增高与昏迷等。此种情况虽少见,但有生命危险。
注射用硫酸奈替米星的不良反应
1.肾毒性:奈替米星引起的肾脏不良反应为1000人中有7例.不良反应可表现为血清肌酐值上升.并可能伴随尿量减少.尿中出现肾小管管型细胞或蛋白质;血尿素氮值上升或者肌酐清除率下降.这些不良反应在老年人.有肾脏损害病史的病人.接受长时期或者超过推荐剂量的药物治疗的病人身上发生的更加频繁.虽然.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治疗后可能会发生永久性的肾损害.我们观察到的由奈替米星引起的肾损害通常是温和且可逆的.并且是在治疗结束后.在药物被排泄时发生的.
2.神经毒性:有关于对听觉神经和第八对颅神经的前庭分支有不良反应的报道.与奈替米星相关的听力改变在每1000人中大约发生4例.与奈替米星相关的主观听力丧失大约每250人中发生1例.与奈替米昨相关的前庭异常在每150人中发生1例.
那些可能使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相关的耳毒性发生率风险增加的因素包括:肾损害(特别是严重到需要透析的病人).药物过量:脱水.给药时伴随利尿酸和味喃葵胺酸或先前已经用过其它耳毒性药物.也报道有外周神经病或脑病.包括麻木.皮肤麻刺感.肌肉刺痛.惊厥和毒性样肌无力综合症发生.
注射用阿奇霉素不良反应
本品常见不良反应有:
胃肠道反应:腹泻、腹痛、稀便、恶心、呕吐等。
局部反应:注射部位疼痛、局部炎症等。
皮肤反应:皮疹、瘙痒。
其他反应:如畏食、阴道炎、口腔炎、头晕或呼吸困难等。
本品也可引起下列反应:
消化系统:消化不良、胃肠胀气、
注射用赖氨匹林可以肌肉注射吗
注射用赖氨匹林 通用名: 注射用赖氨匹林 曾用名: 商品名称:阿沙吉尔 英文名: ASPIRIN-DL-LYSINE FOR INJECTION 拼音名: ZHUSHEYONG LAI'ANPILIN 本品主要成分及其化学名称为:本品主要成分为赖氨匹林,其化学名为DL-赖氨酸单[2-(乙酰氧基)苯甲酸]盐。 其结构式为: 分子式:C15H22N2O6, 分子量:326.35 药品类别: 解热镇痛及非甾体抗炎镇痛药 适应症: 用于发热及轻、中度的疼痛。 性状: 本品为白色结晶或结晶性粉末。 药理毒理: 本品为阿司匹林和赖氨酸复盐,能抑制环氧合酶,减少前列腺素的合成,具有解热、镇痛、抗炎作用。 药代动力学: 静脉注射赖氨匹林后,起效快,血药浓度高,约为口服的 1.8倍,并立即代谢为水杨酸,其浓度迅速上升。肌内注射本品后,有效血药浓度可维持36~120分钟。 用法用量: 肌内注射或静脉注射,以4ml注射用水或0.9%氯化钠注射液溶解后注射。 (1)成人:一次0.9~1.8g,一日2次。(2)儿童:一日按体重 10~25mg/kg, 分2次给药。
宝宝发烧输液莫如多饮水
宝宝一发烧,爸爸妈妈们首先最像做的当然就是尽快给宝宝退烧,而输液则被很多人认为是退烧的良策。可是有专家指出:宝宝发烧输液莫如多饮水。
儿科专家表示,目前退烧药中,静脉注射及肌肉注射剂型很少,临床上有时候用赖氨匹林。
专家还指出,其实,静脉输液退烧不是其中输入的抗生素所致,而是输注的液体所致。退烧过程是需要体内通过皮肤蒸发水分才能获得。由于发烧的孩子水的摄入量相对不足,静脉输液增加了体内水量。其实多饮水也是同样效果。
专家同时强调,即使药物选择正确,剂量也适当,但要想达到理想效果,还要让孩子摄入足够的液体,这样才能保证机体通过散热达到退热的效果。因为当孩子发烧,特别是体温超过38.5℃时,服用退热药物。药物的作用就是强迫人体增加散热。散热过程主要依赖皮肤排汗过程完成。如果孩子水的摄入量不足,体内水分欠缺,即使服用退热药物也达不到预期退热效果。
注射用阿糖胞苷的不良反应
可预见的不良反应
血液和淋巴系统症状
阿糖胞苷是一种骨髓抑制剂,应用后会出现贫血、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巨幼红细胞增多和网织红细胞减少。这些反应的严重程度取决于剂量和疗程。骨髓和周围血涂片可见细胞形态学改变。5天连续静脉滴注或50mg/m2-600mg/m2快速注射后,呈双相白细胞抑制。与用药前的细胞计数、剂量或疗程无关,白细胞计数在24小时内开始下降,7—9天达低谷,然后在12天时有一个短暂的上升。第二次更严重的下降出现在15—24天,白细胞计数在随后的10天内迅速上升至用药前水平。可明显观察到在第5天出现血小板抑制,并在12—15天降至最低点,然后在以后的10天内迅速上升至用药前水平。
感染和侵染
身体任何部位的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或腐生生物感染,可能与使用阿糖胞苷单药或与其他免疫抑制性药物(其剂量已影响到细胞或体液免疫)联合使用有关。此类感染可能很轻微,也可能非常严重,甚至有时是致命的。
阿糖胞苷综合征
Castleberry描述了阿糖胞综合征。其主要表现为:发热、肌痛、骨痛、偶尔胸痛、斑丘疹、结膜炎和不适。通常发生于用药后6—12小时。皮质类固醇能预防和治疗此综合征。如认为需要治疗此综合征,皮质类固醇可与本品同时应用。
其他不良反应包括:
感染和侵染:肺炎、脓毒血症、注射部位蜂窝织炎
免疫系统症状:过敏反应、过敏性水肿
代谢和营养症状:厌食
神经系统症状:神经毒性、神经炎、头晕、头痛
眼部症状:结膜炎(可伴皮疹)
心脏症状:心包炎
血管症状:血栓性静脉炎
呼吸系统、胸部及纵隔症状:气促、咽喉痛
胃肠道症状:胰腺炎、食道溃疡、腹痛、腹泻、食管炎、恶心/呕吐、口腔和肛门炎症或溃疡
肝胆系统症状:肝功能异常、黄疸
皮肤和皮下组织症状:皮肤溃疡、脱发、色素斑、皮疹、瘙痒、荨麻疹
肾脏和泌尿系统症状:曾功能异常、尿潴留
全身和给药部位症状:胸痛、发热、注射部位反应(皮下注射部位疼痛和炎症)
大剂量治疗
感染和侵染:脓毒血症、肝脓肿
神经系统症状:昏迷、大脑和小脑功能失调,每括人格改变、嗜睡和惊厥;外周运动和感觉神经性病变
眼部症状:角膜毒性、出血性结膜炎
心脏症状:可继发死亡的心肌病
呼吸系统、胸部及纵隔症状: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肺水肿
胃肠道症状:肠坏死、坏死性结肠炎、胃肠道溃疡(包括肠壁囊样积气导致的腹膜炎)
肝胆系统症状:伴高胆红素血症的肝脏损害
皮肤和皮下组织症状:导致脱屑的皮疹、脱发
曾有报道试验性采用中等剂量阿糖胞苷(1g/m2)治疗的患者,无论是否联合其他化疗药物(metaAMSA、柔红霉素、依托泊甙),会发生无明显原因的弥漫性间质性肺炎。
曾报道,有医院对复发白血病患者采用试验性大剂量阿糖胞苷治疗后突然发生呼吸窘迫综合征,并迅速发展为肺水肿,同时在X线摄影片上可见明显的心脏肥大,并报道致死。
鞘内用药
鞘内注射后最常见的反应是恶心、呕吐和发热,这些反应是轻微和自限性的。曾有截瘫的报道。曾报道有伴或不伴惊厥的脑白质坏死;有些患者还接受过甲氨喋呤和 /或氢化可的松行鞘内注射并予中枢神经系统放射治疗。单独的神经毒性也有报道。两例缓解期患者发生失明,这两例患者的治疗包括联合用药的全身化疗、预防性中枢神经系统放射治疗和鞘内应用阿糖胞苷。
注射用赖氨匹林功效及药理作用
【功效主治】用于发热及轻、中度的疼痛
治疗疾病:痛经、头痛、偏头痛、发热
【药理作用】本品为阿司匹林和赖氨酸复盐,能抑制环氧合酶,减少前列腺素的合成,具有解热、镇痛、抗炎作用。【药代动力学】静脉注射赖氨匹林后,起效快,血药浓度高,约为口服的1.8倍,并立即代谢为水杨酸,其浓度迅速上升。肌内注射本品后,有效血药浓度可维持36~120分钟。
注射用氨苄西林钠不良反应
1.本品不良反应与青霉素相仿.以过敏反应较为常见.最常见的反应为皮疹.多发生于用药后5天.呈荨麻疹或斑丘疹;亦可发生间质性肾炎;过敏性休克偶见.一旦发生.必须就地抢救.
2.粒细胞和血小板减少偶见于应用氨苄西林钠的病人.
3.抗生素相关性肠炎少见.
4.少数病人出现血清转氨酶升高及淤胆型黄疸.
5.婴儿应用氨苄西林钠后可出现颅内压增高.表现为前卤隆起.
注射用盐酸多西环素的不良反应
胃肠道厌食恶心呕吐腹泻舌炎吞咽困难小肠结肠炎以及肛门和生殖器的炎性损伤(念珠菌过度生长)口服或注射给药的四环素类药物都会导致该类反应的发生 皮肤斑疹斑丘疹红斑偶见剥脱性皮炎光敏性皮炎肾毒性BUN的升高已有报道并有明显的剂量依赖性 超敏反应风疹血管神经性水肿过敏反应过敏性紫癜心包炎和红斑狼疮症状加重 婴儿囟门突出和成人良性颅内高压的现象已有报道这种反应在停药后会很快消失 血液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症中性白细胞减少症已见报道。
注射用绒促性素的不良反应
1、用于促排卵时,较多见者为诱发卵巢囊肿或轻到中度的卵巢肿大,伴轻度胃胀、胃痛、盆腔痛,一般可在2~3周内消退,少见者为严重的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由于血管通透性显著提高而致体液在胸腔、腹腔和心包腔内迅速大量积聚引起多种并发症,如血容量降低、电解质紊乱、血液浓缩、腹腔出血、血栓形成等。临床表现为腹部或盆腔部剧烈疼痛、消化不良、浮肿、尿量减少、恶心、呕吐或腹泻,气促、下肢肿胀等。往往发生在排卵后7~10天或治疗结束后,反应严重可危及生命。
2、用于治疗隐睾症时偶可发生男性性早熟,表现为痤疮、阴茎和睾丸增大、阴毛生长增多、身高生长过快。
3、较少见的不良反应有:乳房肿大、头痛、易激动、精神抑郁、易疲劳。
4、偶有注射局部疼痛、过敏性皮疹。
5、用本品促排卵可增加多胎率或新生儿发育不成熟、早产等。
注射用赖氨匹林禁忌症及用法用量
体温超过40℃(小儿超过39℃)则可能引起惊厥、昏迷,甚至严重后遗症,故应及时应用退热药,如出现抽搐等症状应遵照医嘱使用镇静药(特别是小儿),不同的发热性疾病各具有相应的热型,根据热型的不同有助于发热病因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此时很多人会使用注射用赖氨匹林进行治疗。
注射用赖氨匹林主要用于多种原因引起的发热、缓解轻度或中度疼痛(如类风湿关节炎、痛骨性关节炎痛),减少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心肌梗死,短暂性脑缺血或脑卒中发生概率,还可与甲氧氯普胺合用治疗偏头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