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退烧药有哪些

退烧药有哪些

对乙酰氨基酚(又名扑热息痛)

用法:每千克体重10 ~ 15 毫克/ 次,每4 小时1 次,每24 小时不超过5 次。

优点:吸收快速而完全,口服30 分钟内就能产生退热作用。副作用相对比较小,对胃肠道基本没有刺激,对血小板功能以及凝血功能没有影响,没有肾毒性,所以安全性比较高。对2 岁以下的孩子,医生通常习惯用这种药物。而且它可与牛奶、果汁同服。

缺点:退烧虽然起效快,但控制体温的时间相对其他药物要短,控制退烧时间约为2 ~ 4 小时。

布洛芬

用法:可用于婴幼儿的退热,缓解由于感冒、流感等引起的轻度头痛、咽痛及牙痛等。按体重一次5 ~ 10mg/kg,需要时每6 ~ 8 小时可重复使用,每24 小时不超过4 次。

优点:它和对乙酰氨基酚是世界卫生组织( W H O ) 推荐的两种退热药,也是较为安全的退烧药。它的优点是退热平稳且持久,控制退烧时间平均约6 小时左右,最高可达8 小时。而且它对于39℃以上的高热退烧效果比对乙酰氨基酚要好。

缺点:有轻度的胃肠道不适,偶有皮疹和耳鸣、头痛、影响凝血功能及转移酶升高等,也有引起胃肠道出血而加重溃疡的报道。还有报道说它在脱水、血容量低和心输出量低的状态下偶见可逆的肾损伤,过量服用可能有中枢神经系统抑制、癫痫发作等副作用。所以一般多用于3 岁以上高热的孩子。

尼美舒利

用法:儿童常用剂量为每千克体重5mg/ 天,分2 ~ 3 次服用。

优点:曾经有人将尼美舒利和布洛芬进行比较,发现尼美舒利突出的优点是较少有消化系统不良反应。因为它对肝损害的发生率比较低( 约1/100 万) ,所以,在临床中常被广泛应用于炎症性发热疼痛的治疗。

缺点:近年来全球已有多起与应用尼美舒利有关的重度肝脏损害的报道。2002-2005 年, 西班牙、土耳其、爱尔兰等国家已将该药撤出市场。

赖氨匹林

用法:肌内注射或静脉注射。儿童一天按体重 10 ~ 25mg/kg, 分2 次给药。

优点: 解热作用强, 起效快,作用缓和而持久,可避免口服阿司匹林和布洛芬对胃肠道的刺激。由于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均为片剂、水溶液及混悬液( 滴剂) , 没有静脉注射及肌肉注射剂型,所以对于口服药物困难的孩子,医生也常选择这类药。

缺点:因为含有阿司匹林,长期应用可能诱发瑞氏综合征,有的会诱发过敏性休克和哮喘重度发作。所以16 岁以下的儿童都应该谨慎使用,应用时应注意询问过敏史。

注意!

这类药有明显的剂量依赖性, 即随剂量上升而疗效上升,所以要防止过量用药, 否则会引起肝脏损害。

[特别提醒]

◆ 体温升高是人体的自然防御反应,可使抗体合成增加、吞噬细胞活性增强,有时还有助于诊断和预后的判断。一般情况下,孩子发热超过38.5℃,才可使用退热药物,且24 小时内不能超过4 次。

◆ 退烧只是治本,一定要找到病因,在治疗病因的基础上用退烧药,才是相对安全和有效的。

一些必备退烧药有哪些

现在很多的刚出生的小孩身体素质不是很好,常常发烧,从而引发各种各样疾病。作为孩子的家长我们更应该家中背一些常用的退烧药,用来防止退烧,那么常用的退烧药有哪些呢?

常用的有:水杨酸类药有阿斯匹林(醋柳酸、乙酰水杨酸)、水杨酸钠、,为人们所熟知和常备。 但是虽然是一些退烧药,但是大家也不能随意滥用。因为如果随意滥用这些碟退烧药的haun话有可能引发任命。比如:阿司匹林的致死量为每公斤 0.15克。所以大家对于这些一定要提高警惕。一以免发生不当的危险

吃奥司他韦还用吃退烧药吗 流感吃退烧药要注意什么

流感发烧后,体温如果不是很高的话,是不用吃退烧药的,因为退烧药对我们的身体是有很大的影响的。再提问超过38.5度时,就要考虑使用退烧药了。

宝发烧在38.5℃以下时,不要急着给宝宝吃退烧药,可以多让宝宝喝些白开水,并尝试物理降温,比如在脑门上敷凉毛巾、用温水擦拭颈部、腋窝等部位。

如果患者是小孩,在小孩发烧时一定要选择小儿专用的退热药,而不能选择成人退热药,因为小儿的肝肾功能发育不成熟,解毒能力差,成人用药物对宝宝肝肾的刺激较大。

在使用退烧药的过程中,应注意掌握药量。因为任何退烧药都不宜大量服用,特别家长在使用退烧药时,不宜持续让宝宝服用超过3天。另外,给宝宝服用退烧药后,要让宝宝多喝白开水,并细心观察宝宝对退热药有无过敏反应,如出现皮疹、恶心、呕吐、甚至哮喘等症状,应立即停药。

当一日只需服用两、三次退烧药就能退烧时,建议选择单一退烧药品,因为每增加一种药品,就会使吃错药的风险增加一倍。同时一旦出现不良反应,也很难鉴别是哪种药物导致的,因此用一种退烧药就能控制发烧时,不要交替使用两种。

现在发烧怎么了办啊


病情分析:发烧一般是感冒,有炎症引起的,这些都是比较常见的发烧病因了。意见建议:需要适当的用退烧药,常用的退烧药有布洛芬,氨咖黄敏胶囊,复方氨酚烷胺胶囊,也需要针对发烧的病因用药,适当的要多喝水,不要吃辛辣的食物。

新生儿感冒吃什么药

间隔用药退烧药一般都在婴儿中心温度(肛温或腋温)超过38.5度时才开始服用,而且每次服药中间一定要间隔4—6小时。少量使用退烧药有水剂、锭剂、栓剂和针剂,水剂较温和。栓剂由直肠吸收,效果快速,婴儿拒绝吃药时也能退烧,非常方便,但须少量,密集使用容易退烧过度,体温陡降,或是反覆刺激肛门,造成腹泻。打退烧针是最不安全的,有的婴儿甚至会过敏休克。

单独使用不同的退烧药最好不要随意地互相并用,因为剂量不好控制,单独使用比较安全。另外,服退烧药须遵医嘱。因为退烧药的毒性反应之一,就是让体温升高。过多地给婴儿服用退烧剂,婴儿非但不会退烧,反而会烧得更厉害。

小儿发烧用药要专一

药物成分相似,联合使用毒副作用会增加

成主任解释说,退烧药的成分都差不多,主要有布洛芬、对乙酰胺基酚、扑热息痛、氨基比林等。使用一种就可以了,如果将两种药物联合使用,药物毒副作用会增加,很可能导致孩子大汗淋漓、失水过多,甚至是引起休克。目前儿童常用的退烧药有美林等,单独使用一种就可以达到退烧目的。没有用完的退烧药,只要在保质期内仍然可以使用,不用每次都买新的。

慎用酒精帮孩子降温

另外,酒精擦身引起血管收缩在孩子身上表现明显,不利于降温,如果使用不当还可能引起酒精中毒。在单独使用一种退烧药时,还应注意用药剂量,特别是两岁以下孩子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发烧时还应大量喝水,以及时补充体液。

吃奥司他韦还用吃退烧药吗

在患有流感后,许多患者都会出现持续高烧的症状,而奥司他韦是抗病毒药物,并不能达到退烧的效果,因此当体温达到38.5度以上时,是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退烧药进行退热的。

如果发烧体温在38.5度以内,可以适当采用物理降温的方法来降低体温。

吃退烧药要注意以下几点:

1.超过38.5度再用药

流感发烧后,体温如果不是很高的话,是不用吃退烧药的,因为退烧药对我们的身体是有很大的影响的。再提问超过38.5度时,就要考虑使用退烧药了。

宝发烧在38.5℃以下时,不要急着给宝宝吃退烧药,可以多让宝宝喝些白开水,并尝试物理降温,比如在脑门上敷凉毛巾、用温水擦拭颈部、腋窝等部位。

2.小儿发烧需选择小儿退热药

如果患者是小孩,在小孩发烧时一定要选择小儿专用的退热药,而不能选择成人退热药,因为小儿的肝肾功能发育不成熟,解毒能力差,成人用药物对宝宝肝肾的刺激较大。

3.注意药量

在使用退烧药的过程中,应注意掌握药量。因为任何退烧药都不宜大量服用,特别家长在使用退烧药时,不宜持续让宝宝服用超过3天。另外,给宝宝服用退烧药后,要让宝宝多喝白开水,并细心观察宝宝对退热药有无过敏反应,如出现皮疹、恶心、呕吐、甚至哮喘等症状,应立即停药。

4.不宜交替使用多种退烧药

当一日只需服用两、三次退烧药就能退烧时,建议选择单一退烧药品,因为每增加一种药品,就会使吃错药的风险增加一倍。同时一旦出现不良反应,也很难鉴别是哪种药物导致的,因此用一种退烧药就能控制发烧时,不要交替使用两种。

退烧药有哪些

布洛芬

商品名:美林、恬倩、臣功再欣等

用法:可用于婴幼儿的退热,缓解由于感冒、流感等引起的轻度头痛、咽痛及牙痛等。按体重一次5~10mg/kg,需要时每6~8小时可重复使用,每24小时不超过4次。

优点:它和对乙酰氨基酚是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两种退热药,也是较为安全的退烧药。它的优点是退热平稳且持久,控制退烧时间平均约6小时左右,最高可达8小时。而且它对于39℃以上的高热退烧效果比对乙酰氨基酚要好。

缺点:有轻度的胃肠道不适,偶有皮疹和耳鸣、头痛、影响凝血功能及转移酶升高等,也有引起胃肠道出血而加重溃疡的报道。还有报道说它在脱水、血容量低和心输出量低的状态下偶见可逆的肾损伤,过量服用可能有中枢神经系统抑制、癫痫发作等副作用。所以一般多用于3岁以上高热的孩子。

对乙酰氨基酚(又名扑热息痛)

商品名:泰诺林、百服宁、安佳热等

用法:每千克体重10~15毫克/次,每4小时1次,每24小时不超过5次。

优点:吸收快速而完全,口服30分钟内就能产生退热作用。副作用相对比较小,对胃肠道基本没有刺激,对血小板功能以及凝血功能没有影响,没有肾毒性,所以安全性比较高。对2岁以下的孩子,医生通常习惯用这种药物。而且它可与牛奶、果汁同服。

缺点:退烧虽然起效快,但控制体温的时间相对其他药物要短,控制退烧时间约为2~4小时。

尼美舒利(慎用)

商品名:瑞芝清

用法:儿童常用剂量为每千克体重5mg/天,分2~3次服用。

优点:根据已发表的学术论文,专家们将尼美舒利和布洛芬进行比较,发现尼美舒利突出的优点是较少有消化系统不良反应。因为它对肝损害的发生率比较低(约1/100万),所以,在临床中常被广泛应用于炎症性发热疼痛的治疗。

缺点:近年来全球已有多起与应用尼美舒利有关的重度肝脏损害的报道。2002-2005年,西班牙、土耳其、爱尔兰等国家已将该药撤出市场。

赖氨匹林

商品名:来比林

用法:肌内注射或静脉注射。儿童一天按体重10~25mg/kg,分2次给药。

优点:解热作用强,起效快,作用缓和而持久,可避免口服阿司匹林和布洛芬对胃肠道的刺激。由于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均为片剂、水溶液及混悬液(滴剂),没有静脉注射及肌肉注射剂型,所以对于口服药物困难的孩子,医生也常选择这类药。

缺点:因为含有阿司匹林,长期应用可能诱发瑞氏综合征,有的会诱发过敏性休克和哮喘重度发作。所以16岁以下的儿童都应该谨慎使用,应用时应注意询问过敏史。

注意:这类药有明显的剂量依赖性,即随剂量上升而疗效上升,所以要防止过量用药,否则会引起肝脏损害。

柴胡注射液

中药柴胡提取的注射剂,该药退热作用较慢且弱,副作用少。规格为每支2毫升,用量3岁以内小儿每次肌肉注射1/3~1/2支,大于4岁每次一支。

安乃近药效明显,但不良反应也屡见不鲜

安乃近

属于呲唑啉基类活性药物,规格有注射剂和片剂,主要副作用为肾毒性、胃肠道出血、严重皮疹,致死性粒细胞缺乏为其最严重副作用。目前27个国家禁止或限制使用安乃近,但国内有的地方医院还在使用,值得引起人们高度重视。

宝宝使用退烧药不宜持续超过3天

在给高热小儿使用退热药时,家长应该注意药物的选择。

小儿的肝肾功能发育不成熟,解毒能力差,宝宝发烧时千万不要让其服用成年人的退热药,因为这些药物刺激宝宝的肝肾。“给宝宝服用退烧药时,一定要选用小儿专用的退热药,如泰诺林、美林等副作用较小的药。”

在使用退烧药的过程中,李继玲提醒家长还应注意掌握药量。因为任何退烧药都不宜大量服用,特别家长在使用退烧药时,不宜持续让宝宝服用超过3天。另外,给宝宝服用退烧药后,要让宝宝多喝白开水,并细心观察宝宝对退热药有无过敏反应,如出现皮疹、恶心、呕吐、甚至哮喘等症状,应立即停药。

新生儿感冒吃什么药

间隔用药退烧药一般都在婴儿中心温度(肛温或腋温)超过38.5度时才开始服用,而且每次服药中间一定要间隔4-6小时。少量使用退烧药有水剂、锭剂、栓剂和针剂,水剂较温和。栓剂由直肠吸收,效果快速,婴儿拒绝吃药时也能退烧,非常方便,但须少量,密集使用容易退烧过度,体温陡降,或是反覆刺激肛门,造成腹泻。打退烧针是最不安全的,有的婴儿甚至会过敏休克。

单独使用不同的退烧药最好不要随意地互相并用,因为剂量不好控制,单独使用比较安全。另外,服退烧药须遵医嘱。因为退烧药的毒性反应之一,就是让体温升高。过多地给婴儿服用退烧剂,婴儿非但不会退烧,反而会烧得更厉害。

相关推荐

科学服用宝宝退烧药的5原则

38.5°C以下通常不必用药。一般腋下温度超过37.2°C定义为发烧。对于绝大多数3个月以上的宝宝以及成人而言,轻度发烧本身并不危险。腋下温度38.5°C以下的患者,如果精神状态尚好,学习、工作未受影响,没必要用药。此时,可用物理降温方法,包括洗温水澡或用温水浸过湿热的毛巾擦拭身体。 普通发热建议只用1种药。安全性高的退烧药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如泰诺林、必理通等)是退烧药首选,适用于3月以上的儿童和成人,合理使用安全性高,但过量使用可能造成肝脏损害。布洛芬(如美林、芬必得等)退烧作用较强

发烧能吃药吗

退烧药水剂、锭剂、栓剂和针剂,一般以水剂较温和,最普遍使用的是含扑热息痛的糖浆,如小儿清热止咳口服液、小儿美林糖浆、小儿百服宁滴剂等级,阿斯匹灵锭剂退烧效果也好,但某些特定的病毒感染,例如水痘或流感,阿斯匹灵可能引发雷氏症候群,不宜使用。 栓剂用来塞肛门,由直肠吸收,效果快速,小孩拒绝吃药时也能退烧,非常方便,但用量宁取少量,密集使用容易退烧过度,体温陡降,或是反覆刺激肛门,造成腹泻。打退烧针,是最不安全的,的孩子甚至过敏休克。 退烧的方法很多,一定可以降温,父母不必一时性急,因小失大。不同的退烧药

婴幼儿退烧药哪些

1.布洛芬。相信很多爸爸妈妈们都很熟悉布洛芬,这是最为常见的婴幼儿退烧药。这一类药物能够治疗婴幼儿的感冒或者是流感的问题。特别是当宝宝出现了咽痛情况,还伴随发烧情况,那么就可以选择布洛芬进行治疗。世界卫生组织从药物性质考虑,也推荐婴幼儿选择布洛芬作为婴幼儿退烧药,更为安全且平稳持久。不过,要是孩子的体质不适应布洛芬,可能存在肠胃不适的问题。布洛芬更适合三岁以上的孩子。 2.对乙酰氨基酚。兑现氨基酚也是常见婴幼儿退烧药。该药物容易被吸收,退烧的效果是比较明显的。对乙酰氨基酚的最大优点在于其副作用比较小,对于

儿童发烧用药四大原则

医生表示儿童发烧要慎用退烧药,体温38.5℃以下不需用药。到底儿童发烧是不是该用药,如何用药,什么准则呢?妇幼保健院儿科医生表示,儿童用退烧药要慎重,不能盲目用药,儿童发烧用药至少要遵循以下4点: 儿童发烧用药遵循四原则 一首先,孩子腋下温度如果在38.5℃以下,精神状态尚好,学习、工作未受影响,是没必要用药的,可以试试用物理降温方法,包括洗温水澡或用温水浸过湿热的毛巾擦拭身体。 二其次,如果是普通发热建议只用1种药。可首选安全性高的退烧药乙酰氨基酚,适用于3月以上的儿童及成人,合理使用安全性高,

退烧药哪些副作用

正所谓“是药三分毒”,化学类药物一般见效快的优点,同时也可能会带不同的副作用。 常见儿童退烧药的副作用普遍是对胃肠道刺激作用,从以上对6种儿童退烧药的分析可以了解到,不同退烧药成分对应产生的副作用情况。相较而言,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的副作用是最小的。但像安乃近、氨基比林的副作用就更为明显,可能会引起虚脱,甚至发生休克,过敏体质的孩子会产生药疹、荨麻疹,危及患儿生命。这些类别的药物也正逐渐被淘汰掉。 由于退热针剂副作用较多,因此婴幼儿应首选口服退热药物,常用的对乙酰氨基酚(如泰诺)和布洛芬(如美林

小孩子感冒发烧吃药好还是打针好

退烧药 退烧药是一种可以通过调节人体机能使人体体表血管扩张、进而借助于出汗等过程使散热增加,同时抑制寒战、使机体产热减少的药品。它能效地控制发烧,使体温降低,但不能根本解除引起发热的原因。发烧是许多疾病共的症状之一,治疗发烧不论病因病情地使用退烧药是不行的。 家庭用药原则 1、短期低烧免用药:低烧通常指体温在38.5℃以下的发烧,这种体温升高在小儿几乎看不出什么异常,在成人则往往已经引起明显的不适反应。 2、儿童发烧早诊治:儿童不同于成人,其对一般低烧的反应往往不明显,但其体温升高快,往往下午还

宝宝发烧物理降温的方法 酒精擦浴

婴儿的皮肤很薄,酒精渗透性很强,可能通过皮肤吸收入血的。而且酒精擦浴也会刺激皮肤,引起毛细血管收缩,阻碍散热,体温会更高。这种方法已经被摒弃了。 如果经过物理降温处理,宝宝的体温还是超过38.5℃,此时就要选用药物退烧。 物理降温中的冰敷、酒精擦拭方法已经被摒弃,肌注退烧针会损伤臀大肌,影响臀大肌的发育,很多医生也不太主张。因此无论家庭还是医院,口服退烧药都是最好的降温法。传统的退烧药阿司匹林片剂口服、安乃近滴剂滴鼻,还各式各样的退热栓,这些已经基本被淘汰。特别在广东,以上传统退烧药在没医生指导下使

孩子发烧退烧药能不吃就不吃

据专家介绍,退烧药是一种可以通过调节人体机能使人体体表血管扩张、进而借助于出汗等过程使散热增加,同时抑制寒战、使机体产热减少的药品。它能效地控制发烧,使体温降低,但不能根本解除引起发热的原因。发烧是许多疾病共的症状之一,治疗发烧不论病因病情地使用退烧药是不行的。退烧药毒副作用。 退烧药很常用,但其毒副作用也是常见的。诸如药疹、胃肠道反应、血液系统反应及对肝肾功能的损害等,尤其是当久用或过量使用此类药物时,毒副作用更加显著。因此,退烧药必须慎重使用,基本原则应该是能不吃就尽量不吃。家庭用药原则 1.

如何正确使用退烧药

退烧药水剂、锭剂、栓剂和针剂,一般以水剂较温和,最普遍使用的是含扑热息痛的糖浆,如小儿美林糖浆、小儿百服宁滴剂等级,阿斯匹灵锭剂退烧效果也好,但某些特定的病毒感染,例如水痘或流感,阿斯匹灵可能引发雷氏症候群,不宜使用。 栓剂用来塞肛门,由直肠吸收,效果快速,小孩拒绝吃药时也能退烧,非常方便,但用量宁取少量,密集使用容易退烧过度,体温陡降,或是反覆刺激肛门,造成腹泻。打退烧针,是最不安全的,的孩子甚至过敏休克。退烧的方法很多,一定可以降温,家长不必一时性急,因小失大。 另外,不同的退烧药最好不要随意的互

退烧药哪些副作用

正所谓“是药三分毒”,化学类药物一般见效快的优点,同时也可能会带不同的副作用。 常见儿童退烧药的副作用普遍是对胃肠道刺激作用,从以上对6种儿童退烧药的分析可以了解到,不同退烧药成分对应产生的副作用情况。相较而言,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的副作用是最小的。但像安乃近、氨基比林的副作用就更为明显,可能会引起虚脱,甚至发生休克,过敏体质的孩子会产生药疹、荨麻疹,危及患儿生命。这些类别的药物也正逐渐被淘汰掉。 退烧药存在一定的肝肾毒性和神经毒性,使用时一定要注意用量。 由于退热针剂副作用较多,因此婴幼儿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