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病针灸怎么操作
颈椎病针灸怎么操作
针灸治疗颈椎能够通过对穴位的刺激有效的缓解颈椎不适等症状,有着治疗、缓解、保健的功效。治疗颈椎常用的主穴有颈夹脊、阿是穴、天柱穴、后溪穴、申脉穴。其中颈夹脊、阿是穴、天柱穴为局部取穴,可以疏通调节颈部气血,舒筋骨,通经络;后溪穴和申脉穴分别为手足太阳经穴,并且为八脉交会穴,后溪穴通于督脉,申脉穴通于阳跷脉,两穴上下相配,可以疏导颈部和肩胛部气血。上述穴位除阿是穴为疼痛点位置不定外,其他穴位均有固定的体表位置,具体穴位图如下:
颈夹脊:颈夹脊穴在第二颈椎到第七颈椎棘突间两侧,后正中线旁开0.5寸处。
天柱穴:正坐低头或俯卧位,在哑门(督脉)旁1.3寸,当顶后发际内斜方肌之外侧取穴。
后溪穴:后溪在手掌尺侧,微握拳,当小指本节(第五掌指关节)后的远侧掌横纹头赤白肉际。
申脉穴:在足外侧部,外踝直下方凹陷中。
配穴治疗
根据颈椎病临证分型,督脉、足太阳经证可配伍风府穴、昆仑穴;手阳明经证可配伍小海穴、少泽穴;手阳明经证可配伍肩髃穴、曲池穴、合谷穴。风寒痹阻可配伍风门、大椎;劳伤血瘀可配伍膈俞穴、合谷穴;肝肾亏虚可配伍肝俞穴、肾俞穴。兼有头晕头痛症状的可配伍百会穴、风池穴;伴有恶心、呕吐症状则可配伍中脘穴、内关穴;伴有耳鸣、耳聋症状者可以配伍听宫、外关穴。
颈椎病针灸哪些部位 颈椎病针灸的原理
颈椎病用针灸治疗主要是为了达到舒筋活血,理气止痛的功效。通过刺激颈部腧穴,起到调节颈部经气,激发颈部经气,疏通颈部经络而达治疗目的。
颈椎病针灸多少钱才能好
一、患病时间
患病时间的长短决定了价格的高低。一般情况下,患病时间较短,治疗时间较短,价格自然比较低。相应的,患病的时间越长,治疗的时间也会越长,因此价格上自然也会偏高。
二、地区不同
消费水平、经济水平、人均收入等因素对价格的影响很大,不同的地区,针灸的价格会出现较大不同,一般来说,一线城市的针灸治疗价格肯定要比二三线城市针灸治疗的价格更高。
三、数量不同
针灸施针的数量与疾病有关。因为有的患者由于时间较长,不仅是颈椎病,还可能引发了其他颈肩的不适时,那么施针的数量较多,价格也会相应的较高。如果只是单纯的颈椎病,没有其他不适时,那么施针的数量较少,价格也会相应较低。
颈椎病用针治
得颈椎病往往不是一天两天就得上的 ,所以它的治疗也不是随意的。这里推荐颈椎病用“针”治,也就是让针灸减除颈椎病的症状。针灸无副作用、治疗的效果相对显著,因此为一些人的不二选择。那么针灸治疗颈椎病还有些什么特点呢?
颈椎病用“针”治
(1)针灸没有副作用,只要是到大的正规的医院或医生给针灸来冶疗就可以了,重要的是扎在穴位准确就可以。
(2)颈椎病用“针”治,中医采用多种穴位治疗的方式。
多种穴位刺激法,如电针、温针、隔药饼灸、竹罐法、穴位激光照射、穴位注射、磁针、铍针等等都应用于本病的治疗。
(3)颈椎病针灸治疗的效果
颈椎病治疗治愈的表现:患者症状完全消失,颈椎活动度正常,但颈部X片显示退行性病变未见明显改善;颈椎病治疗显效的表现:临床症状明显减轻,劳累后颈部稍有不适,其他同上;颈椎病治疗见效的表现:临床症状减轻,可做轻工作,余同上;颈椎病治疗无效的表现:症状、体征均未见改善。
颈椎病的致病因素比较复杂,姿势不当、长期低头或导致颈部肌肉劳损等。这些颈椎病用“针”治见效的同时也要纠正自己的姿势,以此改善此种状况。
颈动脉型颈椎病该如何治疗
这种情况可以先用改善循环的药物保守治疗。如果效果不好可以做介入治疗试一试。
针灸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回答者:齐玉龙针灸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针灸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能好吗这个没有确切的答案。患这样病的人不要喝酒 这类疾病一般以做伏案工作较多者易患。从开始的局部炎症水肿形成积液,使患部肌体代谢障碍,到后期堆积形成增生。这一过程中医称之为痹症,痹也就是不通畅之意。建议可采用中药透皮给药,软坚通络,活血化瘀,以促进局部的代谢机能,从而使肌体吸收和代谢已形成的增生,达到治愈目的。
露明颈通颗粒可以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吗回答者:王功兵对这个药物不太了解的,可以试下尼莫地平,心脑欣等等
建议多关注一些医疗器械类的有治疗作用的,如对于颈部镇痛的、帮助睡眠的又安眠作用的,一些常用的合适的枕,它根据人体的颈部正常生理曲度设计,对于颈椎病的治疗和恢复有重大的意义。
颈椎病是怎样造成的 颈部受凉
颈椎病和受凉有很大关系,随着气温的降低,人们对于衣服的添加可能会不注意。一些爱美的女性,特别是座位正对空调,或是穿吊带装的女性,颈背肌肉很容易受寒,诱发颈椎病。针灸推拿学堂建议处于较为寒冷的环境中时,最好在外面穿件外套,以免颈部受凉引发或加重颈椎病。女性白领还可佩戴质地柔软的丝巾,这样既保护颈椎,又不失礼仪。
颈椎病针灸哪些部位 颈椎病针灸常用穴位
颈外侧,肩,上肢前外侧酸痛,麻木,活动无力,可连及食指,颈侧屈不利,患侧屈可向患肢放射,出现疼痛或使疼痛加重,颈外侧,肩,上肢前外侧可有压痛。
选穴:扶突,天鼎,巨骨,肩髃,曲池,手三里,合谷等。
颈外侧疼痛,压痛,头侧部可出现沉重疼痛,上颈部压痛可向头侧放射,颈侧屈可向患肢外侧放射,甚至到环指,上肢外侧疼痛,麻木,无力,可有压痛。
选穴:翳风,天牗,肩髎,臑会,天井,外关等。
颈后外侧疼痛,压痛,颈屈伸,侧屈不利,上背部酸痛,压痛,上臂后侧,前臂尺侧疼痛,可连及小指,头过伸疼痛加重,前臂尺侧,小指可出现麻木无力。
选穴:天窗,肩中俞,肩外俞,秉风,天宗,肩贞,支正,后溪等。
肩前侧酸楚疼,上及缺盆,下向上肢内侧前缘放射,可到拇指,上臂内侧前缘,前缘桡侧,拇指麻木无力,颈部可有压痛,肩前部压痛。
选穴:中府,云门,侠白,尺泽,列缺等。
头后沉重疼痛麻木,后颈酸痛僵硬,上背疼痛沉紧,上位胸椎旁酸痛,压痛。
选穴:天柱,大杼,风门,肺俞,督俞,附分,膏肓俞等。
颈椎病针灸治疗穴位有哪些
颈椎病针灸目前盛行于大街小巷,当然和颈椎病的发病率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众所周知,随着电脑、汽车、电视、手机充斥着日常生活,这些“现代文明”在给人类生活带来极大丰富、便利的同时,也给颈椎病埋下了隐患,颈椎病治疗方式众多,但是由于针灸治疗颈椎病的简验、有效,所以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颈椎病是指因颈椎间盘退化,继发上、下椎体骨质增生,压迫神经根、脊髓或影响椎动脉供血所引起的一系列症状。
临床上分为神经根型、脊髓型、椎动脉型及交感神经型四型。以神经根型最为常见,表现为颈肩疼痛,并放射至臂部或手指,颈部活动受限,重者可指麻无力及耳鸣头晕等症。系针灸主要治疗对象。本病以中年男性多见。
现代西医学采用非激素类消炎止痛药物、理疗乃至手术等,有一定效果,但尚无特效疗法,由于针灸治疗颈椎病的简验、有效,所以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但是正确选取穴位对于治疗颈椎病也显的很重要。
颈椎病针灸穴位选取如下
针灸是我国中医治疗的一颗明珠,具有悠久的历史和辉煌的历程,已在许多病的治疗中显出其强大的威力。颈椎病的治疗也离不开针灸,它方便简单、无痛苦、见效快,已为广大患者所接受。常见的进针方法有:进、退、捻、捣、搓、留。通常是将以上手法结合起来应用。
刺激强度有以下几种
强刺激:即采用较大幅度和较快的频率进行捻转、提插,甚至用更强烈的搓捣等方法,加强刺激;
弱刺激:即用较小的幅度和较慢的频率进行捻转、提插,有时仅以得气为度,使病人感受到较弱的刺激,多用于体质弱、耐受性差者;
中等刺激:即采用幅度和频率中等程度的捻转、提插,使病人得到中等强度的刺激,为临床最常用的刺激强度。
可根据以下情况取穴治疗:
(1)颈肩痛麻:颈椎病以颈、肩、背、上肢疼痛及酸胀、麻木不适为常见,在颈型及神经根型颈椎病中更为多见。在针灸治疗选择穴位时,常以病变部位的经穴为主。
常用的穴位有:大椎、风府、风池、肩井、肩髃、曲池、手三里、外关、合谷等。
对疼痛为主,且疼痛较剧、受凉加重者,在针刺时,手法不宜强,针刺应较深,而且要留针10分钟。
对疼痛以走窜不定为主者,用强刺激针刺,且刺入较浅。
对肌肤麻木、肢体沉重、疼痛有定处、阴天发作者,宜针刺与灸疗同时进行,或兼用温针疗法。
(2)头痛:临床应根据头痛的具体部位和其相应的经络选择穴位。
对头后部疼痛者,选择的穴位有:后顶、天柱、风池、风府、昆仑及疼痛最明显的部位。
对偏头痛者,选择的穴位有:风池、太阴、率谷、丘墟、头维及疼痛部位。
对头顶部疼痛者,选择的穴位有百会、前顶、通天、行间及疼痛部位。
对前头部疼痛者,选择的穴位有:上星、头维、印堂、合谷及疼痛部位。
(3)心慌:表现为心跳或快或慢。或有胸闷气短、活动后加剧,或有头昏眼花、胸前区疼痛。四肢发冷、血压升高等。多见于交感型颈椎病,或颈椎病同时患有心血管疾患者。
针灸治疗以益气养血。清心安神为原则,选择的穴位有:心俞、神门、通里、巨阙、内关、脾俞、足三里等,皆用缓慢的针刺。若有心烦、易怒,可配合太溪、三阴交;若有气喘、不能平卧者,可配合肺俞、尺泽;若腹胀不适可加针中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