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阴的位置作用及功效 至阴自我取穴按摩法
至阴的位置作用及功效 至阴自我取穴按摩法
1.正坐垂足,把要按摩的脚稍微向斜后方移至身体的旁侧。
2.脚跟着地,脚趾斜向外侧翘起。
3.附身弯腰,用同侧的手末四指握脚底。
4.掌心朝上,拇指弯曲,放在足小趾端外侧,趾甲角旁,拇指指尖是所在部位取穴。
5.用拇指的指甲垂直下压,掐按穴位,有刺痛感。
6.左右两侧穴位,每次左右各掐按1-3分钟,或者两侧同时掐按。
至阴的位置作用及功效
至阴穴的位置:至阴穴位于人体的足小趾末节外侧,距趾甲角0.1寸。
1、孕妇期间,胎位不正,按揉至阴穴(足太阳膀胱经上最后一个穴位,在足小指外侧的指甲角上),至阴穴可以用灸的方法进行热刺激,可以起到转胎顺产的作用,当然是在胎龄比较大了以后。
2、缓解治疗头痛、目痛、鼻塞、鼻出血、胎位不正、难产、滞产等。
3、按摩至阴穴的功效:开窍苏厥、散热生气、理气活血、正胎催产、清头明目。
中医治疗盆腔炎的方法有哪些
按摩治疗盆腔炎的单穴
中极穴:先用右手中指指腹顺时针方向按揉中极穴两分钟,再点按半分钟,以局部有酸胀感为宜,此穴对小便不通,带下病,盆腔炎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子宫穴:取坐位或仰卧位,用双手拇指分别按于两侧子宫穴,先顺时针方向按揉两分钟,再点按半分钟,以局部感到酸胀并向整个腹部放散为好,此穴对痛经,月经不调,盆腔为较好的治疗功效。
关元穴:取坐位或仰卧位,先用食指或中指顺时针方向按揉关元穴两娩,再点按半分钟,以局部有酸胀感为度,此穴对腹痛,腹泻,月经不调,盆腔炎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辩证加按
急性盆腔炎:加按带脉,中极,阴陵泉,三阴交,曲池穴,每个穴位按摩两分钟,力度以感到酸胀为佳。
慢性盆腔炎:加按气海,中极,膈俞,肾俞穴,每个穴位按摩三分钟,力度以局部微热为度。
盆腔炎的拔罐疗法
选穴:肾俞,腰眼,腰阳关,八髎,关元,曲骨,气海,归来,三阴交,足三里为主穴,月经多者,加血海穴,痛经者,加地机穴,白带多者加阴陵泉穴,发热恶寒,低热者加大椎,曲池穴。
方法:取上穴,采用单纯罐法或温水罐法,敷姜罐法,通常在腰骶部穴上置8-10个罐,若发热者,在大椎或曲池穴上施行刺络罐法,起罐后再于腹部及下肢穴位上置6-8个罐,均留罐10-30分钟,每日或隔日一次,10次为一个疗程,也可每次选2-4个穴位,先施行挑罐法,然后再在其他穴位上施行单纯罐法,留罐10-15分钟,每周1-2次,挑完以上所有穴位为一个疗程,两个疗程间隔10天。
盆腔炎的刮痧疗法
选穴:脾俞,肾俞,次髎,下髎,白环俞,带脉,气海,关元,足三里,阴陵泉,三阴交。
方法:1、用平面刮法由上而下分段拭背部两侧的脾俞至肾俞,次髎至下髎,白环俞,重点刮白环俞,此法有调理气血,益肾固精,调理经带的功效。
2、用面刮法分别刮拭腹部两侧的带脉,气海至关元,可有效改善盆腔炎症状。
3、用平面按揉法按揉下肢的足三里穴,再用平面刮法刮拭阴陵泉至三阴穴,此法有助于治疗内湿较重导致的盆腔炎症。
至阴准确位置图和作用 至阴的穴位解剖
有趾背动脉及 趾跖侧固有动脉形成的动脉网,分布有趾跖侧固有神经及足背外侧皮神经。
过敏性鼻炎的自我按摩的方法是什么
过敏性鼻炎也叫变态反应性鼻炎,当人体接触致敏物质后,即可突然出现发作性的鼻内刺痒,打噴嚏,流鼻涕,鼻塞等症状。过敏性鼻炎分为季节性和常年性两种。季节性过敏性鼻炎是指患者主要是在某一季节就发作,常年性过敏性鼻炎是指一年四季均可发病。过敏性鼻炎的治疗,主要是药物治疗,西药抗过敏药物,如口服的扑尔敏、息斯敏、开瑞坦等;局部喷伯克纳,服用中药等。
治疗过敏性鼻炎可通过自我按摩的方法:
1.按摩“抗敏1”
【取穴位置】:两目正视,瞳孔下一寸处(约相当于鼻翼旁1寸处
【按摩方法】:用两手指尖按摩其“抗敏1”50次左右。
2.按摩“抗敏2”
【取穴位置】:两侧口角下,下颌骨上缘。
【按摩方法】:用两手指尖按摩“抗敏2”50次左右。
3.开天门
【按摩方法】:用两手指尖自鼻翼两侧开始沿两鼻骨两侧向上推至攒竹穴处,再沿眉毛向外侧推至眉外端后,再向外下推至太阳穴。做20~30次。
4.按摩攒竹穴
【取穴位置】:在眉毛的内侧端。
【按摩方法】:用两手指尖按摩攒竹穴50次左右。
5.按摩角孙穴前后
【取穴位置】:双耳的耳尖端的发际处前后。
【按摩方法】:用两手指尖按摩角孙穴前后50次左右。
6.按摩风池穴
【取穴位置】:项后两侧,发际下端,凹陷处。
【按摩方法】:用两手指尖按摩风池穴50次左右。
7.叩击大椎穴
【取穴位置】:在第七颈椎棘突处(颈椎下最突出处)。
【叩击方法】:将五指并拢捶击大椎穴50次左右。
8.叩击“抗敏3”
【取穴位置】:锁骨外侧1/3下的痛点处(约相当于手太阴肺经的中府、云门穴附近)。
【叩击方法】:将五指并拢捶击“抗敏3”50次左右。
9.叩击胸前
【取穴位置】:胸骨两侧。
【叩击方法】:将五指并拢捶击沿胸骨两侧自上向下叩击50次左右。
10.按摩神阙穴
【取穴位置】:脐周围。
【按摩方法】:用两手按摩脐部50次左右。
11.按摩血海穴及阴市穴
【取穴位置】:坐位,屈膝,髌骨内侧上缘2寸及外侧上缘3寸处。
【按摩方法】:用两手拇指按压血海穴,另四指按压阴市穴,50次左右。
12.推胫骨
【取穴位置】:坐位,胫骨两侧,以内侧为主。
【推按方法】:用双手(拇指推按胫骨内侧,另四指推按外侧),30~50次。
13.按摩“抗敏4”
【取穴位置】:内踝上3寸,胫骨后缘处。(此穴为过敏性鼻炎的关键穴)
【推按方法】:用双手拇指推按“抗敏4”50次左右。
14.按摩“抗敏5”
【取穴位置】:内踝下缘。
【按摩方法】:用双手拇指按摩“抗敏5”50次左右。
15.按摩“抗敏6”
【取穴位置】:足大趾骨内侧。
【按摩方法】:用双手拇指按摩“抗敏6”50次左右。
过敏性鼻炎患者应用本法进行自我按摩,有明显地改善过敏性鼻炎症状的作用,无论是急慢性过敏性鼻炎均有较好疗效,尤其对急性者效果更佳。适用于轻、中度过敏性鼻炎者,根据病情轻重来决定每天做操的次数,一般为一到四次。
肾炎按什么穴位
1、肾炎按太溪穴
原穴都是治疗内脏方面有重要作用的穴位,而太溪就是足少阴肾经的原穴。一般认为在此穴施术,有益肾滋阴、通调冲任、清泻虚热之作用。故按摩太溪不但可治性功能障碍病症,在预防肾气不足、精液亏少、房事后阴茎痛等方面亦有一定的疗效。
按摩时,取坐式,用拇指、食指拿住穴位进行揉动,力度要求柔和,时间2分钟,此为捻动。或用拇指甲放于穴位上,然后加力,至自己勉强能忍受为止,持续半分钟。
2、肾炎按中极穴
中极为足三阴经与任脉交会之穴,在本穴施术,有通调冲任、清利膀胱之作用。常用于治疗遗精、遗尿、阳痿、疝气、尿闭、尿频、淋证、小腹痛、带下、崩漏等病。中极穴位置在腹正中线耻骨联合上1寸处,即关元穴下与耻骨联合处中间。能有效的治疗肾病。
按摩时,取仰卧位或坐式均可。用指下按穴位,角度与体表成45度角,指尖指向尾骨,按至酸痛时加揉动,速度要求缓慢,时间2分钟,此为按揉法。或用指罗纹面在中极穴上环行摩动,速度要快,以温热为度,时间3分钟。
3、肾炎按丹田穴
位于肚脐下一寸至二寸处,相当于石门穴位置。方法是将手搓热后,用右手中间三指在该处旋转按摩50至60次。能健肾固精,并改善胃肠功能。 按肾俞肾俞穴位于第二、三腰椎间水平两旁一寸处,两手搓热后用手掌上下来回按摩50至60次,两侧同时或交替进行。对肾虚腰痛等有防治作用。
4、肾炎按涌泉穴
位于足心凹陷处,为足少阴肾经之首穴。方法是用右手中间三指按摩左足心,用左手三指按摩右足心,左右交替进行,各按摩60至80次至足心发热为止,能强筋健步,引虚火下行,对心悸失眠、双足疲软无力等有防治作用。
产后腰腹痛的对症按摩法
许多产后的新妈妈会出现腰腹痛的症状,按摩法对于气血不通、肾气不足、湿寒侵袭、过度劳累等原因造成的产后腰腹痛有较好的疗效。按摩取穴以活血通气、固肾除湿为主要方向,可选择的穴位也十分丰富,比如中脘、肾俞、三阴交等。
产后腰腹痛按摩的主要部位集中在腹部和腰背部,按摩时用手掌轻轻按摩小腹部,再用手掌由上向下推揉小腹,反复进行5遍。
重点按摩中脘穴、中极穴,用时各1分钟。背部,主要按摩的穴位有八髎穴、肾俞穴等,力度要适中,不可过大。
三阴交穴是女性比较重要的穴位,经常按摩可以缓解妇科疼痛。
推荐穴位
按摩神阙穴
位置:肚脐中央。
按摩方法:手掌心置于神阙穴上,以脐为中心,轻柔而缓慢,做顺时针方向旋转按摩2-3分钟,以腹部有热感为度,在饭后小时施行按摩为佳。
祛病功效:治疗肚脐周围冷痛、痛经、不孕等。
按揉八髎穴
位置:在骶椎上,分为上髎、次髎、中髎和下髎,左右共8个穴位,分别在第1、2、3、4骶后孔中,合称“八髎穴”。
按摩方法:用掌揉法或擦法自上而,下揉擦至尾骨两旁约2分钟,局部按压有酸胀感为度。
祛病功效:治疗产后腰腹痛等病症。
按揉三阴交穴
位置:小腿内侧胫骨后缘,内踝尖直上4横指,胫骨后缘处。
按摩方法:取坐位,小腿放于对侧大腿上,用拇指按于三阴交穴,顺时针方向按揉约2分钟,以局部有酸胀感为佳。
祛病功效:治疗月经不调、痛经、产后腰腹部隐痛、产后恶露异常、失眠、高血压等。
肾功能差常按什么穴位
1、肾功能差常按关元穴
位置:关元穴位于肚脐下3寸处
方法:首先以关元为圆心,左或右手掌做逆时针及顺时针方向摩动3-5分钟。然后,随呼吸按压关元穴3分钟。
效果:关元是男科保健的重要穴位,具有补肾壮阳、补虚益损等作用。
2、肾功能差常按肾俞穴
位置:肾俞穴位于人体的腰部,当第二腰椎棘突下,左右二指宽处。
方法:把双掌摩擦至热后,将掌心贴于肾俞穴,如此反复3~5分钟;或者直接用手指慢慢按揉肾俞穴,至出现酸胀感,且腰部微微发热。
效果:按揉肾俞穴对治疗腰膝酸软和性冷淡也有一定的效果。
3、肾功能差常按涌泉穴
位置:涌泉穴位于脚底中线前1/3交点处,即当脚屈趾时,脚底前凹陷处。
方法:将拇指或食指的指端放于足心涌泉穴处,来回按揉,每天揉100次为宜。
效果:经常按摩此养生穴位,可激发肾经的经气,疏通肾经的经络,调和肾脏的气血,调整和改善肾脏的功能和机能活动,使人肾精充足、耳聪目明、精力充沛、行走有力。
3、肾功能差常按太溪穴
位置:太溪穴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与脚跟骨筋腱之间的凹陷处。
方法:按摩此养生穴位时不必拘泥于方法,每次5分钟左右便可。
效果:按摩太溪穴有滋阴益肾,壮阳强腰的功效,适用于阴虚体质偏于肾阴虚的人。
4、肾功能差常按三阴交穴
三阴交,顾名思义,是肝经、脾经、肾经三条阴经交会之处。
三阴交穴本身属于脾经,位于胫骨内侧、脚内踝上约10cm处。针灸该穴主治遗精、阳痿、阴茎痛、小便不利、睾丸缩腹等,是治疗男子性功能障碍最常用的穴位之一。因此,经常用手指按摩此穴可增强男子性功能。
至阴准确位置图和作用 至阴常用配伍治疗
1.配次髎,合谷,三阴交,独阴,以理气催产,治疗气滞血瘀之难产。
2.配中极,气海,合谷,三阴交,昆仑,以行气活血,治疗血瘀之胞衣不下。
3.配关元,足三里,灸至阴,以补益气血,治疗气血不足之胎位不振。
4.配百会,风池,通天,太阳,以疏风通络,治疗外感风邪之头晕,头痛等症。
5.配风池,睛明,太阳,合谷,以疏散风热,清头明目,治疗风热目赤肿痛,头胀痛等。
6.配风池,迎香,尺泽,合谷,以清热利窍,治疗肺热鼻塞,鼻衄等。
7.配阳陵泉,昆仑,解溪,太冲,以舒筋通络,治疗经脉痹阻之脚膝肿痛,挛急,足麻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