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的十个典型症状
糖尿病的十个典型症状
视力下降:当出现眼睛易疲劳,看不清东西,站起来时眼前发黑,眼皮下垂,眼睛突然从远视变为近视等现象时,要立即进行检查,以防糖尿病的发生。
皮肤瘙痒:糖尿病引起的皮肤瘙痒,常常让人难以入睡。
手足麻木:糖尿病可引起末梢神经炎,出现手足麻木、疼痛以及烧灼感等现象。
口腔疾病:糖尿病引起口腔疾病的表现主要有:①口干口渴,口腔烧灼感;②皮肤黏膜可出现淤点、淤斑、水肿;③不易治愈或经常复发的牙龈炎、牙周炎、牙龈出血及牙痛等。
尿路感染:糖尿病引起的尿路感染有两个特点:①菌尿起源于肾脏,而一般的尿路感染多起源于下尿道;②尽管给予适当的抗感染治疗,急性肾盂肾炎发热期仍比一般的尿路感染发热期延长。
排尿困难:男性糖尿病患者出现排尿困难者约为21.7%。
腹泻与便秘:糖尿病可引起内脏神经病变,造成胃肠道功能失调,从而出现顽固性的腹泻与便秘,其腹泻使用抗生素治疗无效。
性功能障碍:糖尿病可引起神经病变和血管病变,从而导致男性性功能障碍,以阳痿最为多见。
体重下降:中年人的身体日渐肥胖,食欲也正常,一旦发现体重下降很快,应警惕糖尿病的可能。
全身倦怠无力:没有从事劳动或体育运动,身体就感到疲惫不堪、双腿乏力、膝盖酸软,尤其是上下楼梯的时候,应警惕糖尿病的可能。
怎样发现及早期预防糖尿病
糖尿病典型症状是“三多一少”,多数市民在出现多饮、多食、多尿和体重减轻这些糖尿病典型症状时,都会警觉是否该查一查血糖了。然而,并非每个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症状都是典型的“三多一少”,糖尿病除造成直接的代谢紊乱外,还可引发一系列“不典型”症状,并可促发和加重心脑血管疾病。
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病防治科彭元教授指出:很多糖尿病“不典型”症状,如:易疲劳、烦躁、视觉模糊,或是手足麻木与疼痛、皮肤刺痒、创口不易愈合、胃肠功能紊乱、免疫力下降、反复感染等都是容易被市民忽视的“警示信号”。老年糖尿病患者还可能以慢性并发症(如心脑血管事件等)为首发表现。不少患者针对自己的不适症状,“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如皮肤刺痒自行购买药物涂擦;创口不易愈合、反复上呼吸道感染则自行购买抗生素服用,在集中精力“对付”这些症状时,糖尿病病情却悄然进展,最终,不但这些“不典型”症状越来越严重,糖尿病的治疗也因此延误。
“因此,糖尿病的高风险人群,不论是出现三多一少的典型症状,还是“不典型”表现,都要高度警惕自己是否患有糖尿病。建议糖尿病高风险人群每年监测一次血糖,除进行常规空腹血糖检测外,还应重视餐后2小时血糖检测,必要时做糖耐量测定,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彭元教授强调。
“坚持运动,良好饮食”,健康生活方式减轻糖尿病危害
改善生活环境和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尤其是维持健康体重,适量身体活动,可有效预防2型糖尿病的发生。
糖尿病患者在饮食上应限制高糖、高脂食物,并减少食盐摄入,不宜饮酒;坚持每周5天日运动30分钟以上,选择适合自己身体运动的方式如体操、舞蹈、健身、打太极拳、骑车、慢步跑或快走等。规律的体育运动可增加胰岛素敏感性,改善血糖、血脂,减轻体重,增强患者的体力和心肺功能。
怎样判断糖尿病的类型
1、判断糖尿病的类型的方法
1.1、年龄:1型糖尿病大多数为40岁以下发病,20岁以下的青少年及儿童绝大多数为1型糖尿病,仅极少数例外;2型糖尿病大多数为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50岁以上的人患1型糖尿病很少。总之,年龄越小,越容易是1型糖尿病;年龄越大,越容易是2型糖尿病。
1.2、起病时体重:发生糖尿病时明显超重或肥胖者大多数为2型糖尿病,肥胖越明显,越易患2型糖尿病;1型糖尿病人在起病前体重多属正常或偏低。无论是1型或2型糖尿病,在发病之后体重均可有不同程度降低,而1型糖尿病往往有明显消瘦。
1.2、临床症状:1型糖尿病均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如多饮、多尿、多食等,即“三多”,而2型糖尿病常无典型的“三多”症状。
2、糖尿病的症状
2.1、多尿
典型症状:尿量多,24h尿量可达5000~10000ml,但老年人和有肾脏疾病者,多尿可不明显。
2.2、多饮
典型症状:经常感到口渴而多饮,多饮会进一步加重多尿。
2.3、多食
典型症状:食欲亢进,经常感到饥饿而多食。
2.4、体重下降
典型症状:体重持续下降,肌体明显消瘦。可通过对糖尿病的合理治疗,控制体重下降,甚至有所回升。
2.5、乏力
典型症状:全身乏力,精神萎靡。
2.6、视力下降
典型症状:视力下降,视物模糊,若血糖得到良好控制,视力可较快恢复正常。
牙周炎的7个典型症状
牙周炎首先是牙龈红肿、出血,这是病人主观上能够感觉到和观察到的,但是很多患者却因为这些症状没有疼痛感误认为对健康无害而忽略。导致发现牙周病的存在时病情已经较为严重,一旦急性发作,患者会出现发烧、面部肿胀等症状,痛苦不堪,后果严重。
牙周炎的七大标志症状
1、刷牙出血
刷牙出血是牙龈存在炎症的最早也是最好发现的症状。不论这种出血是间歇性的还是连续性的,是大量的还是少许的,是自发性的还是刷牙吃东西刺激性的,都代表着您的牙龈状况很不好,至少是患有牙龈炎症的,至于是否已累及到骨头,就需要牙周医生的专业检查以便早治疗早控制。
当然,有些牙周病患者的刷牙出血情况并不明显,比如长期吸烟的朋友,牙龈的颜色会比较苍白,质地也比较韧,出血倾向不明显。还有就是平时刷牙不太认真的患者,只刷咬东西的牙面从而对牙龈根本没有刺激。长期的科学研究已经表明,吸烟与牙周炎的关系甚为密切,它会促进炎症的发展,所以常规的牙周检查是预防和早治疗的关键。
2、牙龈肿痛
有个别位置的牙龈因为急性的炎症导致脓肿的产生,也会出现牙龈肿痛的症状。当患者前来就诊的时候,叙述牙龈上有个“大包”,也许是才起的,也许是反复肿的。这就是牙周炎症导致的“牙周脓肿”,它往往代表了下面局部的骨头有快而大量的破坏,所以一定要早处理。
3、持续性口臭
口臭是常见的口腔疾病,引起口臭的原因有很多,牙周炎是一个重要的原因。牙周炎会引起牙龈出血,组织发炎,致病菌产生的代谢产物都会造成口臭。
4、牙龈发胀、痒或不适
牙周病会导致牙龈肿胀,而一般情况下这种肿胀和破坏是不会产生疼痛的,所以我们叫它“沉默的杀手”。但是,有些患者会感觉牙龈的某个部位有胀痒感或不适感,甚至用牙签或用手指去触碰会有舒适感,这就代表您需要专业的牙周检查和治疗了。
5、牙齿松动甚至脱落
牙齿的松动就是炎症严重到一定程度的表征,有些松动在治疗过后是可以缓解的,而有些则可能效果不明显,这样的牙齿在嚼东西时或多或少都会影响您的生活质量。当您发现有个别牙齿甚至自行脱落时,一定要即使来进行牙周检查,口内其他牙的寿命就在您的一念之间。
6、感觉牙缝越来越大
牙周病会引起牙龈和下方牙槽骨的退缩,引起牙间本应由牙龈和牙槽骨占据的空间暴露出来,使患者感觉牙缝越来越大。
7、牙齿尤其是上下前牙的移位
有时牙齿的松动可能不很明显,但很多患者发觉自己的上或下前牙在一段时间内慢慢发生了位置的改变。比如门牙的中缝儿变大了,比如一个门牙发生了扭转,比如门牙往外龇出来了,再比如下前牙出现了散在的缝隙,等等这些都是牙周炎的症状。
温馨提示:牙周炎治疗之后,由于结石被清除以及原来肿胀牙龈炎症的消退,会让患者产生牙齿缝隙变大的感觉,也因此导致很多患者误认为洗牙是造成牙缝隙变大的主要原因。实际上,牙缝隙的产生是由于牙周病导致的牙槽骨吸收造成的,与洗牙无直接联系。
早孕的五个典型症状
症状之一 月经异常
如果女性的月经周期一直都是非常的正常,但是月经突然就出现推迟,而且时间在一周以上,之前也有过性行为,那么就要考虑到怀孕的可能了。因为确定怀孕之后月经停止是比较重要的一个信号,所以在生活当中女性一定要注重自己的月经情况。
症状之二 乳房有明显的膨胀酸痛感
如果发现乳房会变得比较的敏感,同时还伴有比较明显的胀痛感,乳晕的颜色也在逐渐加深,还能明显的感觉到乳房和之前存在比较多的差异,这也属于早期怀孕的症状表现。
症状之三 容易困乏贪睡
在这个时候你会发现自己很容易疲劳,有的时候甚至不想挪动身体不想做任何事情,或者是即使每天都早睡,有充足的睡眠时间,但是却总感觉永远都睡不够,尤其是工作到中午的时间段,睡觉的欲望就会更加强烈。
症状之四 恶心呕吐
大部分孕妇在怀孕早期的时候,由于生理变化,都会开始出现孕吐反应,尤其是在早晨或者空腹时候,恶心呕吐的情况会比较严重。开始油腻的食物非常抗拒,或者只要一闻到味道就会想吐。
症状之五 小便频率增加
这个时候会频繁的想上厕所,有的时候只要喝一点水,上厕所的频率就会更多。会出现这种尿频现象,其实是因为子宫膨胀从而压缩到膀胱,以及怀孕之后肾和膀胱会产生更多的液体,所以会让孕妇频繁的有尿意。
糖尿病肾病的典型症状
蛋白尿
蛋白尿是糖尿病肾病的第一个标志性症状。糖尿病肾病早期,尿中仅有微量白蛋白症状出现,为选择性蛋白尿,这种状态可持续多年。随糖尿病肾病的病情进展,患者开始出现持续性蛋白尿症状,肾小球的滤过率逐渐下降,肾脏病变严重程度也将进一步加重。此时,糖尿病肾病患者出现大量蛋白尿、肾小球滤过率低于正常时,患者的肾脏恶化进展将难以控制,很快会发展成为糖尿病肾功能衰竭。
血压
高血压在糖尿病性肾病患者中常见,这是糖尿病肾病晚期的症状,发生持续性蛋白尿时间较长的糖尿病肾病患者多出现高血压症状。初期,糖尿病肾病患者仅在运动后血压增高;当出现持续性蛋白尿时,血压多持续增高。高血压的出现将加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肾功能恶化进展速度,故有效的控制高血压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而言十分重要。
肾功能衰竭
糖尿病一旦出现肾脏损害,其病变过程是进行性的,最终发展成为氮质血症、尿毒症。糖尿病肾病早期阶段,为了适应机体排糖的需要,肾小球滤过率增加,血中尿素氮和肌酐的水平正常。一旦体内出现持续性蛋白尿时,患者的血尿素氮和肌酐浓度将增高,从而出现肾功能不全的表现,此时不加以控制,糖尿病肾病患者多在数年之内发展为尿毒症。
水肿和肾病综合症
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一般没有浮肿;当糖尿病肾病患者的24小时尿蛋白定量超过3克时,浮肿就会出现。一旦患者出现明显的全身浮肿,则糖尿病肾病的病情呈持续进展状态。糖尿病肾病病人出现身体水肿症状者超过患病人群一半以上,这可能是由于糖尿病肾病患者尿中丢失大量蛋白而引起低蛋白血症所致。糖尿病肾病患者病程越长,引起水肿的糖尿病肾病并发症出现越多,其中20%左右的糖尿病患者会有肾病综合症出现。
贫血
有明显氮质血症的糖尿病肾病患者,可有轻度至中度的贫血症状,用铁剂治疗无效。贫血为红细胞生成障碍所致,可能与糖尿病肾病患者长期限制蛋白饮食、发生氮质血症有关。
其它症状
随糖尿病肾病病程进展,患者可发生视网膜病变症状。尽管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非糖尿病肾病引发,但却常常与糖尿病肾病同时存在。此外,糖尿病肾病常伴有多种并发症症状:心衰与膀胱炎等糖尿病肾病的并发症常影响患者的肾功能;酮症酸中毒和高渗性昏迷伴循环衰竭时,糖尿病肾病患者还可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等等。
低血糖或是糖尿病的征兆
大多数人都知道,多饮、多尿、多食和体重减少的“三多一少”是糖尿病的典型症状,然而,典型症状非判断是否有糖尿病的唯一标准。
“三多一少”的典型症状都出现的并不多,有的患者甚至一个典型症状都没有,最后还是发现得了糖尿病。一些非典型症状包括体倦乏力、长期低血糖等。一般发生在糖尿病早期或前期,随着病情加重,症状会趋于典型。糖尿病低血糖与一般低血糖易混淆陈红梅告诉记者,低血糖不罕见,正常情况下,能量不够,消耗的糖分增多,血糖低于一个特定水平时,就发生了饥饿性低血糖,表现为四肢发冷、面色苍白、出冷汗、头晕、心慌、恶心等。但糖尿病也会有低血糖表现。“由于糖尿病,糖分利用不了,血糖在血液里,无法进入细胞,导致低血糖的发生。”
两者症状类似,但仔细分辨还是有区别的。“一般性低血糖多由于运动量突然增大或摄入量明显不足导致,顶多偶尔发生;但早期糖尿病患者常在第二餐餐前或餐后两到三个小时出现反应性低血糖,且这种情况会长期、反复出现。”陈红梅提醒,长期在餐后出现低血糖症状的人切勿掉以轻心,应建议尽快到医院进行检查以免延误治疗。
看了以上的知识,小编提醒有过低血糖症状的患者,去医院做一个检测,排除糖尿病的可能。大家进食的时候要注意时间点,不要不规律,这样健康的生活才能增强体质,抵御疾病的。
盆腔炎的14个典型症状
1、 盆腔炎常见的症状有高烧、寒战、头痛、食欲不振和下腹部疼痛。有腹膜炎时可出现恶心、呕吐、腹胀、腹泻的症状。炎症刺激泌尿道可出现排尿困难、尿频、尿痛的症状
2、盆腔炎发病之初始,患者表现出口干舌燥、头痛、欲饮,脉搏明显较正常时加快外,还有白带增多、月经紊乱,或阴道不规则出血等症状出现;少数患者有腹胀症状,出现尿频、尿急等膀胱刺激症状。
3、患了盆腔炎有哪些异常体现呢,全身症状多不明显,有时可有低热,易感疲劳。病程时间较长,部分患者可有神经衰弱症状,慢性炎症形成的瘢痕粘连以及盆腔充血,可引起下腹部坠胀、疼痛及腰骶部酸痛,常在劳累、性交、月经前后加剧。
4、盆腔炎患者腹痛多表现为双侧性的下腹部剧痛,有时则为一侧下腹痛较重,患者常因按下腹部有剧烈的痛感,而拒绝进行按抚检查。若右侧较重则可能被误诊为急性炎。
5、慢性炎症形成的瘢痕粘连以及盆腔充血,常引起下腹部坠胀、疼痛及腰骶部酸痛。常在劳累、性交后及月经前后加剧。
6、不孕及异位妊娠,输卵管粘连阻塞可致不孕和异位妊娠。急性盆腔炎后不孕发生率为20%~30%。
7、月经异常,子宫内膜炎常有月经不规则;盆腔淤血可致经量增多;卵巢功能损害时可致月经失调。
8、全身症状,多不明显,有时仅有低热,易感疲倦。由于病程时间较长,部分患者可出现神经衰弱症状,如精神不振、周身不适、失眠等。当患者抵抗力差时,易有急性或亚急性发作。
9、女性患慢性盆腔炎时,常常会出现下腹部坠胀、疼痛及腰骶部酸痛的症状,在劳累、性生活、月经前后疼痛会加剧。这是慢性盆腔炎的症状表现之一。
10、慢性盆腔炎患者由于盆腔瘀血,会出现月经量增多,卵巢功能损害等症状,可有月经失调、输卵管粘连阻塞等并发症,这些因素都可以导致不孕。
11、慢性盆腔炎患者的全身症状一般不怎么明显,有时会有低热、易感疲劳等症状,病程时间较长,部分的患者还会因此而有神经衰弱的症状。
12、盆腔炎常见的症状有高烧、寒战、头痛、食欲不振和下腹部疼痛。有腹膜炎时可出现恶心、呕吐、腹胀、腹泻的症状。炎症刺激泌尿道可出现排尿困难、尿频、尿痛的症状
13、盆腔炎发病之初始,患者表现出口干舌燥、头痛、欲饮,脉搏明显较正常时加快外,还有白带增多、月经紊乱,或阴道不规则出血等症状出现;少数患者有腹胀症状,出现尿频、尿急等膀胱刺激症状。
14、患了盆腔炎有哪些异常体现呢,全身症状多不明显,有时可有低热,易感疲劳。病程时间较长,部分患者可有神经衰弱症状,慢性炎症形成的瘢痕粘连以及盆腔充血,可引起下腹部坠胀、疼痛及腰骶部酸痛,常在劳累、性交、月经前后加剧。
血糖值多少是糖尿病
血糖值是糖尿病的重要指标。当血糖值高于一定水平,便会被诊断为糖尿病。那么,血糖值多少是糖尿病?下面一起来了解下吧。
1、具有典型症状,空腹血糖高于7.0 mmol/l或餐后血糖高于11.1 mmol/l,可以确诊为糖尿病。
2、没有典型症状,仅空腹血糖高于7.0 mmol/l或餐后血糖高于11.1 mmol/l,应再检查一次,仍达以上值者,可以确诊为糖尿病。
3、没有典型症状,仅空腹血糖高于7.0 mmol/l或餐后血糖高于11.1 mmol/l,糖耐量实验2小时血糖高于11.1mmol/l者可以确诊为糖尿病。
人体衰老7个典型症状
细节1:脸上毫毛变多
部分女性可能会有唇上方长胡子的困扰,这主要与遗传因素有关,而随着年龄的增长,一些女性会出现脸上毫毛变多的现象。纽约大学医学院皮肤科教授DorisJ. Day指出,这是由荷尔蒙问题引起的。年纪大了以后,女性体内的雌激素水平会下降,导致雌雄激素失衡,从而使得面部毫毛增多。
细节2:头顶头发变薄
50%的女性在绝经后会注意到头顶的头发显著变薄。纽约大学医学院毛发修复中心主任KenWashenik指出,50岁以后,男性和女性都会遭遇这样的尴尬。原因主要与保护头发的雌激素丢失有关。正常人每天都会掉头发,但如果你开始看到头顶变稀疏,说明脱发问题比较明显。
细节3:眉毛变稀疏
眉毛变稀疏也与体内激素失衡有关。很多人会选择用眉毛移植来解决这个困扰。在眉毛移植术中,医生一般会将后脑勺毛囊单位移植到眉部,但这种技术的缺陷在于,被移植的毛囊长出来的毛发可能会很长,像刘海一样。因此,有些眉毛整形专家建议,如果出现这种尴尬,选择比头发颜色淡一些的眉笔来画眉毛可能会更合适。
细节4:鼻子和耳朵变大、变垂
虽然人的耳朵在6岁时就能90%成型,但即便到了青年期,也还是在缓慢生长的,因此耳朵会随着年龄慢慢变大。关于鼻子的一个理论就是,鼻部皮脂腺丰富,细胞的新陈代谢快,因此鼻子也有不断生长的可能性。由于皮肤软组织的松懈和支撑结构的改变,耳朵和鼻子都会随着时间慢慢下垂,如果有戴耳环的习惯,情况更是如此。
细节5:开口笑时,牙白部分变多
与年轻时候相比,你也许会惊讶的发现,现在的你开口笑时,牙白部分变多了,牙龈似乎看不见了。这是因为你的牙龈正在退化和萎缩,包裹牙齿的部分越来越少了。正常门牙的平均长度一般为10~12毫米,牙龈退化后,它的长度能变成15~17毫米。和皮肤一样,牙龈的胶原蛋白纤维也会随着年龄的增长渐渐流失。
细节6:手背出现青筋和斑点
由于手部脂肪非常少,缺乏足够的组织支撑,因此皮肤很容易变薄,导致青筋突出。再加上双手暴露于外界环境的机会最多,经常受日晒影响,所以年纪大的人容易出现老年斑。青筋和老年斑都是衰老的征象。
细节7:双脚粗糙、变形
足部肌腱和韧带的弹性和灵活性会随着年纪增大逐渐降低,导致足部骨骼承受的压力变大,容易变形。常年穿高跟鞋尤其容易出现这样的问题,因此如非必要,建议爱美女性尽量少穿高跟鞋,以确保足部韧带能够充分伸展,维持其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