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教会孩子面对挫折
如何教会孩子面对挫折
要注重培养孩子的生存能力。
从孩子懂事开始,家长就应该帮助和教育孩子,学会一些基本技能,学会如何生存,学会独立做一些事情,比如自己吃饭、穿衣,自己刷牙、洗脸,自己整理书包、文具,而且要学会如何保护自己不受侵害,遇到伤害和困难如何避免。
要注意保护孩子的求知欲。
小孩子的好奇心非常强,因此,家长一定要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当孩子试图去做一些事情的时候,家长要积极鼓励,不要认为孩子无法驾驭这件事,就果断阻止孩子,让孩子畏手畏脚,扼杀了孩子的求知欲望和探索精神,也堵塞了孩子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
要注意保护孩子的自尊心。
对待孩子的错误,家长一定要有足够的耐心,简单粗暴的方式解决不了问题,而且更容易适得其反。孩子在做错事的时候,家长应该以平和的心态和平等的态度去对待孩子,引导孩子如何改正错误,而不是数落孩子,在控制情绪给孩子做好楷模。
要教会孩子团队协作能力。
无论任何人,单打独斗都很难成就事业,因此,小孩子从小就要学会团队合作意识,懂得依靠团队的力量去做事,做成事,并学会互相取长补短。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可以有意思让孩子配合家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并善于接纳不同意见的人。
要学会延时满足孩子的需求。
家长要注重培养提高孩子的忍耐力和控制力。对孩子的一些要求,家长不要急于去满足,可以通过刻意延时的方式,锻炼孩子的耐力和意志力。比如,孩子遇到了某些困难,家长要鼓励他坚持一下,而不是马上给予帮助,培养孩子忍受挫折的能力。
要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
孩子心理健康的标准主要有几个方面,比如孩子对自己的行为感到满意,举止活泼,心情愉快,适应能力强,人际关系融洽,面对困难积极应对,能独立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如果孩子有些方面有欠缺,家长要给予积极引导。
不要总是把孩子封闭在家里。
要让孩子多接触社会,接触形形色色的人,让孩子能够通过与人接触经受锻炼。有的家长喜欢将孩子护在身边,不让孩子外出见世面,长此以往的话,容易让孩子缺乏团队意识,将来也不能很好的适应社会。所以,家长要给孩子创造与人交往的机会。
要提高孩子多思考多动脑的能力。
当小孩子面对困难的时候,如果自己应付不了,家长可以给予帮助,但前提是不要替孩子去做,而是启发孩子去做,让孩子多思考多动脑,因为,很多时候孩子缺少的只是方法,只要家长多加注意,培养孩子勤于思考的习惯,下次遇到困难,孩子就会自己解决。
要注意树立孩子的自信心。
自信心来自于心理,家长要教会孩子一种积极的处世心态,在是任何事情的时候,家长都要引导孩子尽量争取成功,让孩子做事情首先不要去考虑失败了会怎样,而是如何去努力成功,只有树立自信心,才能更容易取得成功。
教会孩子正确的情绪发泄方式。
在孩子心情不好的时候,家长不要急于去干涉,也不要放任孩子这种情绪,防止孩子产生心理疾病,做好的方法就是,教会孩子正确的发泄情绪,从而使心情尽快平复,也就是教会孩子如何进行情绪管理,使不良情绪尽快释放。
你能忍耐多少挫折
根据我的观察,一般人在面对挫折时,不外乎下面几种反应。
遇到挫折就紧张不安的人,为了消除焦虑,往往会在还没想出最有效的解决方案前,就急着做决定。
遇到挫折就想找个「出气筒」,把情绪发泄到别人身上的人,多半很不成熟。一有麻烦,他们的脑子不会思考「如何解决问题」,只会寻找「谁可以当出气筒」。
遇到挫折就冷漠以对的人,表面上,一副「无所谓」的样子;事实上,内心可能痛苦得要命。
遇到挫折就脱离现实的人,会躲在自己幻想的世界里,用「虚拟」或「想象」的方式解决问题。希望做个梦醒来,挫折便自动消失。
遇到挫折就变成三岁小孩的人,会突然失去所有的行为能力,期盼别人能为他扛起所有的责任,收拾所有的残局。
遇到挫折就斗志高昂的人,会先接受现实,再分析自己有哪些能力可以克服困难。
还有一种人是「自找挫折」的人,由于不了解自我的能力、优点和兴趣,常会高估自己的能力,去挑战不可能的任务,结果当然徒增焦虑与痛苦!
在这几种面对挫折的反应中,哪一种人会有成就呢?
大多数人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只要历经几次挫折,就会觉得很沮丧。可是,取得近两千种发明专利权的爱迪生,几乎每样发明都要经历上万次的挫折。其中镍铁电池的发明,更是奋斗时间长达十年,前后经过五万次的实验失败,才终于成功。
五万次的失败挫折。别说自己亲身经历,光是用想的,就让人头皮发麻,全身无力。然而,平均每天工作十八个小时以上,并且不断面对挫折的爱迪生,却仍旧开心地说,「我一辈子没有工作过一天,我每天都在实验室里玩耍,快乐的不得了!」
想要成功,除了不畏挫折,还要越挫越勇,以战胜挫折为乐。
如何改变宝宝脆弱心理
脆弱,是一触即破的蛋壳心理的本质。而过分娇纵、百般溺爱是导致这种心理的最直接原因。孩子的这种蛋壳心理,是他们人生旅途上的隐患,对其一生都有危害。请您给孩子一份理智的爱,让蛋壳心理远离孩子。
经常听到一些孩子挨了批评,或是遇到一些不顺心的事情就会有极端的举动,甚至轻生。这让笔者再次想到“蛋壳心理”给未成年人所带来的危害。
蛋壳心理,也就是一触即破的心理。脆弱是它的本质。现在大多数孩子只能听赞美之词,听不得半点反对意见,对父母和老师的批评更是抱有逆反心理;很多孩子外表高傲,内心脆弱,敏感多疑;只能接受成功,却不能面对失败……那么,孩子这种蛋壳心理是怎样形成的呢?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蛋壳心理的形成也不是一两天的,它是多年的错误的教育所导致的。在中国, 无论是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多年来都是一味地注重书本知识,忽略了孩子行为能力的培养和心理健康教育。尤其不当的家庭教育是导致蛋壳心理产生的最根本原因。作为父母,谁也不愿意让孩子经历苦难,尤其是那些在艰苦岁月中长大的父母更是不想让孩子吃苦。因此,父母总是千方百计为孩子设计美好的明天;给孩子无微不至的关怀;对孩子百依百顺,有求必应;对孩子极尽赞美之词,却不舍得批评和管教……总之,过分娇纵、百般溺爱是导致这种心理的最直接原因。
孩子的这种蛋壳心理对其一生的成长都有危害,这也是他们人生旅途上的隐患。令人担忧的是,许许多多的父母尚未认识到这些,因此孩子蛋壳心理的形成有增无减。一些家长说现在的孩子真不好管、难教育。一位小学5年级学生的妈妈一脸无奈地说:“现在的孩子是打也打不得,骂也骂不得,动辄就以离家出走或自杀相威胁。”可见,娇纵孩子所引起的负面效应已开始困扰千千万万的家庭。
父母对孩子的爱毋庸怀疑,但生活是无情的,哪位父母又能保证,你的孩子一生不会受到挫折呢?在孩子的成长历程中,也许会有无数的灾难在等着他。你的孩子又如何承受呢?巴尔扎克说过:“苦难对人生是一块垫脚石,对于勇敢的人是一笔财富,对弱者则是万丈深渊。”一个受不了委屈,经不起挫折,害怕困难,是不可能面对激烈的竞争的。因此,与其为孩子安排一切,不如教会孩子面对一切。这才是对孩子真正的爱。
八大家教问题决定宝宝一生
关键问题1:让孩子树立乐观向上的心态
1.接受现实是走向乐观的第一步
2.培养乐观的性格,让孩子坦然地面对生活中的不幸
3.让孩子保持一颗平常心
4.孩子把大量的精力耗费在焦虑上,就不能发挥其固有的能力
5.幽默感看似“小伎俩”,实则“大本事”
关键问题2:让孩子学会感恩,懂得宽容
1.心胸狭窄只会让孩子一生痛苦
2.拥有爱心,就有了求知求美的动力
3.恶作剧会“惹祸”,及时引导孩子改正
4.及时消除孩子的残忍行为
5.懂得感恩,才会成长
关键问题3:培养孩子直面挫败的勇气
1.孩子是脆弱的,教他勇于正视失败
2.培养孩子的意志力不容忽视
3.对挫折感到陌生的孩子,很难融入社会
4.用自信取代自卑
5.总是责备孩子的失败,孩子将会变得“无能”
6.对孩子进行夸奖,但不要过度
关键问题4:教会孩子自我保护
1.教会孩子一些安全常识,冷静应对伤害
2.依靠父母的孩子,总免不了挨摔
3.孩子缺乏处世能力,随时都会有被生活吞噬的危险
4.过分地保护,就等于“伤害”
5.提高孩子的“免疫力”,从容面对诱惑
关键问题5:让孩子敢于梦想
1.有梦想才有创造
2.不要训斥孩子的“梦话”
3.孩子有梦想时,催促他向梦想迈进一步
4.拒绝孩子问的“为什么”,就等于剪断了他思维的翅膀
5.善待孩子的兴趣
6.善于创造的孩子,往往具有一个奔驰的头脑
关键问题6:培养孩子良好的沟通技巧
1.懂得社交礼仪的孩子,能够拥有好人缘
2.孩子善于谈吐,最能弓l起别人的兴趣和注意
3.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
4.孩子勇于承认错误,则错误已经改了一半
5.合作能力比知识更重要
6.懂得倾听的孩子具有人格魅力
关键问题7:教会孩子合理使用钱财
1.孩子越早接触和学会使用零花钱,长大后就越容易赚到钱
2.正确处理孩子的压岁钱
3.养成储蓄的习惯,让孩子终生受益
4.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
5.纠正孩子盲目攀比的心理
关键问题8:帮助孩子正确认识自我
1.鼓励孩子主动与人交往,消除孩子的孤僻
2.长期处在害羞之中,孩子容易产生自卑感
3.学会欣赏别人,才会欣赏自己
4.让孩子每天发现一个自己的优点
5.懂得“舍”才会有所“得”
让孩子健康成长的五件事
1、勿对孩子控制过严
作为家长,当然不能对孩子不加管教、听之任之,但是控制过严又可能压制儿童天真烂漫的童心,对孩子的心理健康产生消极作用。不妨让孩子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拥有不同的选择权。只有从小能享受选择权的孩子,才能感到真正意义上的快乐和自在。
2、鼓励孩子多交朋友
不善交际的孩子大多性格抑郁,因为时时可能遭受孤独的煎熬,享受不到友情的温暖。不妨鼓励孩子多交朋友,特别是同龄朋友。本身性格内向、抑郁的孩子更适宜多交一些开朗乐观的朋友。
3、让孩子爱好广泛
一个孩子如果仅有一种爱好,就很难保持长久的快乐感觉。试想:只爱看电视的孩子一旦晚上没有合适的节目时,心头必然会郁郁寡欢。相反,如果孩子看不成电视时爱读书、看报或做游戏,同样可乐在其中。
4、教会孩子与人融洽相处
和他人融洽相处者的内心世界较为光明美好。父母不妨带孩子接触不同年龄、性别、性格、职业和社会地位的人,让他们学会和不同类型的人融洽相处。当然,孩子首先得学会跟父母和兄弟姐妹以及亲戚融洽相处。此外,家长自己应与他人相处融洽,做到热情、真诚待人,不势利卑下,不在背后随意议论别人,给孩子树立一个好榜样。
5、帮助孩子面对困境
要帮助孩子对目前的困境进行分析,教会孩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要帮助孩子解决困难,但不是代替他们解决困难。孩子的心理健康对于孩子的性格塑造和个人人格的形成都是有很大的帮助的。因此家长一定要注意孩子的心理健康的培养。
孩子恐惧症症状是什么 过度的担心
有一些刚做父母的年轻人还缺少应有的经验,自己的内心还不够稳定,就要照顾自己的小宝贝了。于是他们会过度的担心自己是不是没有照顾好孩子,孩子是不是没吃好,没睡好,弄得自己筋疲力尽,还没有照顾好孩子。面对挫败也容易产生恐惧孩子的心理。
家教8个问题决定孩子一生
第—大关键问题如何让孩子树立乐观向上的心态
1.接受现实是走向乐观的第一步
2.培养乐观的性格,让孩子坦然地面对生活中的不幸
3.让孩子保持一颗平常心
4.孩子把大量的精力耗费在焦虑上,就不能发挥其固有的能力
5.幽默感看似“小伎俩”,实则“大本事”
第二大关键问题让孩子学会感恩,懂得宽容
1.心胸狭窄只会让孩子一生痛苦
2.拥有爱心,就有了求知求美的动力
3.恶作剧会“惹祸”,及时引导孩子改正
4.及时消除孩子的残忍行为
5.懂得感恩,才会成长
第三大关键问题培养孩子直面挫败的勇气
1.孩子是脆弱的,教他勇于正视失败
2.培养孩子的意志力不容忽视
3.对挫折感到陌生的孩子,很难融入社会
4.用自信取代自卑
5.总是责备孩子的失败,孩子将会变得“无能”
6.对孩子进行夸奖,但不要过度
第四大关键问题教会孩子自我保护
1.教会孩子一些安全常识,冷静应对伤害
2.依靠父母的孩子,总免不了挨摔
3.孩子缺乏处世能力,随时都会有被生活吞噬的危险
4.过分地保护,就等于“伤害”
5.提高孩子的“免疫力”,从容面对诱惑
第五大关键问题让孩子敢于梦想
1.有梦想才有创造
2.不要训斥孩子的“梦话”
3.孩子有梦想时,催促他向梦想迈进一步
4.拒绝孩子问的“为什么”,就等于剪断了他思维的翅膀
5.善待孩子的兴趣
6.善于创造的孩子,往往具有一个奔驰的头脑
第六大关键问题随培养孩子良好的沟通技巧
1.懂得社交礼仪的孩子,能够拥有好人缘
2.孩子善于谈吐,最能弓l起别人的兴趣和注意
3.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
4.孩子勇于承认错误,则错误已经改了一半
5.合作能力比知识更重要
6.懂得倾听的孩子具有人格魅力
第七大关键问题教会孩子合理使用钱财
1.孩子越早接触和学会使用零花钱,长大后就越容易赚到钱
2.正确处理孩子的压岁钱
3.养成储蓄的习惯,让孩子终生受益
4.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
5.纠正孩子盲目攀比的心理
第八大关键问题帮助孩子正确认识自我
1.鼓励孩子主动与人交往,消除孩子的孤僻
2.长期处在害羞之中,孩子容易产生自卑感
3.学会欣赏别人,才会欣赏自己
4.让孩子每天发现一个自己的优点
5.懂得“舍”才会有所“得”
孩子遭遇挫折爸妈不如旁观
现在很多家长对孩子过分保护,而孩子们对家长也十分依赖,凡事都由父母解决遇。可是,孩子终究要离开爸妈的怀抱,所以必须学习成长,否则一旦遇到挫折就很容易被打倒了。那么,家长应该如何展开挫折教育呢?
一、孩子遇到挫折,家长怎么做?
1.言传身教
日常可以告诉孩子自己遇到困难时如何直面并勇敢打败。家长可以引导或者提醒孩子,某类问题时的应对方法,孩子应该怎么做才能做好。言传身教胜于枯燥说教,这是一种有效教育方式。
2.客观理性对待
孩子遇到挫折,家长要比孩子冷静,然后抓住时机教育孩子,而不是紧张惊慌担心孩子受到伤害。只有用客观理性的态度去对待孩子的问题,教会孩子如何从挫折中站起来,这才是正确的教育方式。
3.安抚鼓励
孩子最需要父母的爱,特别是在孩子遇到挫折困难的时候,总希望家长可以给予安抚和鼓励。所以,家长可以多鼓励孩子,多安抚孩子失落的情绪。这样可以让孩子尽快调整好情绪,恢复到最佳状态去继续努力。
二、如何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
1.给孩子设置一些挫折和困难
逆水行舟方显本事,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所以,作为家长可以“狠心”地给孩子适当设置一些挫折和困难,不要给予太多的帮助,只需站在一边观察指导孩子正确的做法。孩子一次次地打败困难和挫折,会逐步养成越挫越勇的性格,这对于孩子未来的成长很有帮助。
2.树立孩子挫折教育意识
家长要给孩子树立挫折教育意识,不要让孩子长期处于养尊处优的状态。
3.鼓励孩子勇敢面对挫折
孩子遇到挫折,家长要多鼓励孩子勇敢面对,告诉他只要打败了困难就胜利了,而且,家长的鼓励对孩子来说是最大的动力。
面对逆境让孩子懂得如何生活
人在逆境中前进,肯定没有在顺境中前进得那么顺利,但是,只要达到了目的,说明这个人在逆境中也是可以很从容。我们在培养孩子的同时,要知道孩子遇到困难的时候,会不会独立去解决问题,光注重教育孩子的学习是不够的,还要让孩子懂得怎么生活和生存。
孩子处于逆境的常见表现
1.孩子通常会变得很慌乱,感觉很紧张不安。
2.孩子会变得很消极,而且对自己失去了信心。
3.孩子会想办法逃避,而不是勇敢去面对现实。
4.孩子需要花很长的时间去调整心态。
5.孩子总是希望能得到大人的帮助,自己不敢独自去尝试。
如何培养孩子的逆商
1.根据孩子的表现,家长要有针对性地引导孩子走出逆境。
2.孩子平时失败了,要让孩子学会总结经验,这样才不至于以后还犯同类型的错误。
3.孩子如果因为处于逆境而导致心理上的一些问题,家长应该多给孩子进行心理辅导,并且告诉孩子面对逆境该持有什么样的心态。
4.平时就多教会孩子如何在逆境中生存,要懂得自己去克服困难,而不是什么事情都等家长来帮自己解决问题的。
5.孩子处于逆境,家长不要继续伤害到孩子的感情和感受,应该多站在孩子的角度帮孩子设想,毕竟孩子的承压能力是没有大人那么强的,而且处理事情也没大人那么好,所以,家长应该多给点耐心,才能让孩子走出逆境。
6.孩子面对逆境表现得很慌张不安,那么要先找出原因,而不是马上给予孩子帮助,或者责备孩子。只有找出问题所在,才能根本地解决问题。
7.孩子在逆境中站起来了,家长要给孩子适当的鼓励和支持,这是给孩子最大的动力,而且孩子也会明白什么是越挫越勇。
8.平时教会孩子自己调整自己的情绪,不要一点小事就被打倒了,或者干脆选择逃避的做法,而是应该敢于去面对,勇于去承受。
夸孩子聪明不如夸他勤奋
我们说孩子天资聪明,说的是天分,其实孩子的成绩主要是勤奋劳动取得,不能都归功于天资。有句古话叫“笨鸟先飞”,实际上它是一句自勉的话,让后人理解反了。
先飞的鸟,它不怕风险,具有挑战精神,恰恰是我们的孩子应该具有的。人的智商本来相差不多,“笨”,大多是家长强加给孩子的。据介绍,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心理学家们选择412名11岁的儿童进行了六次实验发现:那些被誉为聪明的孩子恰恰过于重视考试成绩,将好的分数看得比什么都重要,一遇挫折就灰心丧气,不愿再努力选择新的和富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而那些被夸奖学习努力和刻苦的孩子,则富有持久的上进心和学习兴趣,他们认为智力及能力是可以通过学习来提高的,从而更愿意承担风险和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
所以,在评价孩子时,决不能用先天来否定后天。要明白,肯努力是一个最可贵的心理素质,有了它,所产生的动力就会无穷无尽。教会孩子发奋,教会孩子百折不挠地钻研,这才是家庭教育的主要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