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儿童易患脓疱疮
为什么儿童易患脓疱疮
脓疱疮俗称黄水疮,是一种最常见的化脓球菌传染性皮肤病,属于接触传染,蔓延迅速,多见于2岁~8岁的小儿,常流行于幼儿园及小学。我国每年自4月开始出现,至八九月为发病的最盛时期,一般无全身症状,经治疗即可痊愈,但重症者往往并发淋巴管炎、淋巴结炎,甚至引起急性肾小球肾炎。
儿童在炎热的季节易患脓疱疮,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因为儿童的皮肤薄嫩,皮脂腺发育不成熟,皮肤表面缺乏脂质膜保护,所以对细菌的抵抗力差。
二是气候温热潮湿,皮肤多汗,细菌容易繁殖,而且皮肤经汗液浸渍之后容易受伤,给细菌侵入打开了缺口。
三是儿童易发痱子、湿疹等皮肤病,同时也容易继发脓疱疮。
脓疱疮的临床表现
(一)寻常性脓疱疮(impetigo vu1garis) 亦称接触传染性脓疱疮(impetigo conta-giosa),常为金葡菌感染或与溶血性链球菌混合感染。传染性强,常在托儿所、幼儿园中引起流行。皮损好发于面部、头皮和四肢,面部以口周、鼻孔附近、耳廓为主,严重者可泛发全身。初发损害为红斑及水疱,迅速变为脓疱,粟粒至黄豆大小,疱壁薄,周围有红晕,初丰满紧张,以后可松弛,特别是呈半壶水状时,疮上半为清澈之液体,下半为浑浊之脓液,呈袋状坠积。疱破裂后露出糜烂面,干燥后上覆蜜黄或灰黄色痂。可因自我传播向周围蔓延,亦可融合成片,自觉瘙痒。单个脓胞于5~7日后可吸收,痂脱自愈。如不及时治疗,可迁延数日。重症者可伴发热,体温甚至高达39~40℃,可伴淋巴结或淋已管炎。严重者可并发败血症,由链球菌感染者还可并发急性肾炎。
(二)大疱性脓疱疮(1mpetigo bullosa)主要由噬菌体ii组71型金葡菌引起。多见于儿童。皮疹为散在性大疱,直径1~10mm或更大,壁薄,周围红晕不显,破裂后形成大片糜烂,干燥后结痂呈清漆状,不易剥去。有时大疱中央自愈。脓疱边缘向四周扩展呈环状,或多个相互连成回状。好发于颜面、躯干及四肢,亦见于掌跖。
本型好发于新生儿,又称新生儿脓疱疮(impetigo neonatorum)。多发于出生后3个月内,传染性强,易在新生儿中流行。发病急骤,脓胞进展迅速,,很快累及全身。常伴39℃以上高热,患儿精神萎靡、呕吐、腹泻。如不及时救治,可因败血症或毒血症而危及生命。
另外,尚有两种特殊类型的脓疱疮:
1.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staphylococcal scalded skin syndrome,ssss)系由凝固酶阳性噬菌体ii组71型金葡菌引起的婴儿急性表皮棘层坏死的严重型皮肤感染,亦称新生儿剥脱性皮炎及金葡菌性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staphy1ococccal toxicepidermal necro1ysis, ten)。本病常始发于患儿的口腔及眼周,红斑于1~2日内延及躯干及四肢。在大片红斑基础上出现松弛性大疱或大片表皮松解现象,轻轻摩擦即可致表皮脱落,呈鲜红糜烂面(nikolsky征阳性),局部有疼痛。轻者1~2周皮损干燥结痂痊愈,重者可伴高热、呕吐、腹泻,或并发败血症而危及生命。
2.深脓疱疮(ecthyma)又称臁疮。由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有时与金葡菌混合感染。本症多见于营养不良的儿童或老年人,好发于小腿与臀部。皮损初起为炎性水疱或脓疱,损害逐渐扩大向深部发展,中心坏死,表面形成黑色痂,如蛎壳状,痂脱后形成边缘陡峭的溃疡。自觉灼痛。损害数目多少不定。附近淋巴结肿大,约经2~4周结疤而愈。
脓疱病出现的并发症有:淋巴管炎、淋巴结炎、急性肾炎、甚至败血症等。
脓疱疮都有哪些症状表现
脓疱疮多发于出生后3个月内,传染性强,易在新生儿中流行。发病急骤,脓胞进展迅速,很快累及全身。常伴39℃以上高热,患儿精神萎靡、呕吐、腹泻。如不及时救治,可因败血症或毒血症而危及生命。
脓疱疮是夏秋季节中容易发生的疾病,尤其是儿童,不注意个人的卫生,同时身体对疾病的抵抗力较差,容易发生脓疱疮。导致脓疱疮的病菌主要是金葡菌或溶血性链球菌。脓疱疮的症状表现也是多样化的,一般有寻常性脓疱疮和大疱性脓疱疮两种。
脓疱疮的症状表现主要是初起为点状红斑或小丘疹,迅速变为粟粒、豌豆或更大的水疱,约l~2日后,水疱变为脓疱。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所致者,亦称大疱性脓疱疮。脓疱较大,壁薄而松弛,疱液浑浊,脓汁沉积于疱底部,成半月形的积脓现象,破后露出糜烂面,干燥后形成黄色脓痂。
脓疱疮由溶血性链球菌或与金黄色葡萄球菌混合感染者,亦称脓痂性脓疱疮。脓疱疱壁较厚,红晕显着,脓疱破后其渗液干燥结成蜜黄色厚痂。多发于颜面、四肢等暴露部位。自觉瘙痒,常因搔抓而不断接种新疹。
由于脓疱疮是儿童常见的疾病,为了减少疾病给患儿造成的危害,所以治疗该病是最好采用传统的中医治疗。治疗脓疱疮局部疗法以杀菌、消炎、收敛、干燥为原则,平时注意保持皮肤的清洁卫生。
而对新生儿脓疱疮的治疗,可采用暴露干燥疗法。对深脓疱疮,可先除去痂皮,再涂抗生素软膏,以促进溃疡愈合。隔离消毒婴儿室、托儿所、幼儿园如发现患病儿童,应立即隔离,患儿衣被用具等应及时清洗消毒,以防止接触传播。
生活中患儿的饮食也是很重要的,这是家长一定要注意的事项,脓疱疮有反复的特点,所以家长一定要重视疾病的治疗。
脓疱型痤疮的表现有这些特点
脓疱型痤疮是痤疮的类型之一,但是很多人对脓疱型痤疮不是很了解,所以,导致一些人错过了痤疮的治疗时间,那么,脓疱型痤疮的表现是什么呢?下面就请专家来为大家介绍下脓疱型痤疮的表现。
1.脓疱型痤疮的表现初起为点状红斑或小丘疹,迅速变为粟粒、豌豆或更大的水疱,约1—2日后,水疱变为脓疱。
2.脓疱较大,壁薄而松弛,疱液浑浊,脓汁沉积于疱底部,成半月形的积脓现象,破后露出糜烂面,干燥后形成黄色脓痂。
3.多发于颜面、四肢等暴露部位。自觉瘙痒,常因搔抓而不断接种新疹。这是脓疱型痤疮的表现之一。
4.好要发于2-7岁儿童,多见于夏秋季节、接触传染,可儿童中流行。
儿童肥胖生理危害大
1、肥胖儿童血脂高
肥胖儿童血脂明显高于正常儿童,而血脂紊乱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高危因素。
2、肥胖儿童易患呼吸道疾病
肥胖儿童胸壁脂肪堆积,压迫胸廓扩张受限,顺应性降低,横隔运动受限,影响肺通气功能,使呼吸 道抵抗力降低,易患呼吸道疾病。
3、肥胖儿童易诱发脂肪肝
重度肥胖儿童脂肪肝发病率高达80%,儿童肥胖是诱发脂肪肝的重要危险因素,高血压、高血脂是肥胖儿童发生脂肪肝的危险信号。
4、肥胖儿童易患消化系统疾病
肥胖儿童消化系统疾病的患病率是15%,明显高于正常儿童(4%)。
脓疱疹的护理方法
护理脓疱疮要隔离消毒婴儿室、托儿所、幼儿园如发现患病儿童,应立即隔离,脓疱疮患儿衣被用具等应及时清洗消毒,以防止接触传播,并对居住环境进行消毒。
脓疱疮流行于夏秋季节,多见于儿童及幼儿,易传染,因此预防本病的关键是注意皮肤卫生,及时治疗瘙痒性皮肤病。对患病儿童应隔离,防止接触传染,已污染的衣服用具应行消毒处理。平时注意保持皮肤的清洁卫生,并及时治疗痱子、虫咬皮炎等瘙痒性皮肤病及各种皮肤损伤。
寻常性脓疱疮亦称接触传染性脓疱疮,常为金葡菌感染或与溶血性链球菌混合感染。传染性强,常在托儿所、幼儿园中引起流行。皮损好发于面部、头皮和四肢,面部以口周、鼻孔附近、耳廓为主,严重者可泛发全身。初发损害为红斑及水疱,迅速变为脓疱,粟粒至黄豆大小,疱壁薄,周围有红晕,初丰满紧张,以后可松弛,特别是呈半壶水状时,疮上半为清澈之液体,下半为浑浊之脓液,呈袋状坠积。
小儿肥胖症的危害
1、肥胖儿童血脂高:肥胖儿童血脂明显高于正常儿童,而血脂紊乱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高危因素。
2、肥胖儿童易患呼吸道疾病:肥胖儿童胸壁脂肪堆积,压迫胸廓扩张受限,顺应性降低,横隔运动受限,影响肺通气功能,使呼吸 道抵抗力降低,易患呼吸道疾病。
3、肥胖儿童易诱发脂肪肝:重度肥胖儿童脂肪肝发病率高达80%,儿童肥胖是诱发脂肪肝的重要危险因素,高血压、高血脂是肥胖儿童发生脂肪肝的危险信号。
4、肥胖儿童易患消化系统疾病:肥胖儿童消化系统疾病的患病率是15%,明显高于正常儿童(4%)。
脓包疮的护理常识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脓疱疮这种病,患过这种病的人也应该知道,患上该病的滋味,可以这么说,脓疱疮这种病,不仅伤害的是患者的身体,同时,它还伤害患者的心灵,这特别是对于那些儿童来说,对于这种病除了治疗外,脓疱疮的家庭护理,也是不可缺少的。
脓疱疮的家庭护理
生活中,这种病感染传播多来自母亲、保姆或医务人员的手不洁净,其次是婴儿的衣服、尿布、包被等被污染。这些细菌到处都有,但在成人并不致病,而新生儿皮肤娇嫩,抵抗力差,不注意消毒隔离,不常洗澡,不勤换内衣就很容易发病。
对于患者来说,患病时先呈鲜红色斑疹或水疱,之后,疱内液体迅速由清变浊成为脓性,脓疱壁薄易破溃,破后显示鲜红湿润的基底,最终结痂。脓疱疹可以反复出现,脓疱疮若能及时正确治疗可很快痊愈,否则可迁延不愈,甚至发展为大脓痂或致大片表皮剥脱,极易并发脑膜炎、脓毒败血症等以至死亡。
通常的,这种病儿应每天更换衣物,换下来的衣服、尿布应煮沸消毒,在阳光下晾晒。注意保持皮肤清洁。同时,还应该要加强护理,减少新生儿与外界不必要的接触,接触新生儿人员的手要常用肥皂及水洗净,注意新生儿皮肤的清洁卫生,勤洗澡、更换衣服及尿布,大便后应清洗外阴。
总之,在对患者进行治疗的同时,从患者及其家人的角度来说,更应该要做好家庭中的护理,其实,得当的家庭护理,对于脓疱疮的治疗,有着很重要的辅助作用。
脓疱型痤疮有哪些特点
1.脓疱型痤疮的表现初起为点状红斑或小丘疹,迅速变为粟粒、豌豆或更大的水疱,约1—2日后,水疱变为脓疱。
2.脓疱较大,壁薄而松弛,疱液浑浊,脓汁沉积于疱底部,成半月形的积脓现象,破后露出糜烂面,干燥后形成黄色脓痂。
3.多发于颜面、四肢等暴露部位。自觉瘙痒,常因搔抓而不断接种新疹。这是脓疱型痤疮的表现之一。
4.好要发于2-7岁儿童,多见于夏秋季节、接触传染,可儿童中流行。
以上就是脓疱型痤疮的表现的相关介绍,仅供大家参考,如果出现了痤疮的表现,请及时去医院接受治疗,以免造成严重的后果。
脓包疮的治疗方法有什么
脓疱病也称接触性传染性脓疱疮,是一种常见的化脓性皮肤病,损害主要为浅在性脓疱和脓痂,有接触传染及自家接种特征,好发于儿童,易造成小区域流行。 初发损害为米粒至黄豆大水疱,内容初为黄色清澈,后迅速变混浊,并增大如蚕豆或更大。壁薄,疱周红晕较轻。数天后,疱壁由紧张变松弛,由于体位关系疱液沉积于疱底部,呈半月状坠积性脓疱,自觉瘙痒。
治疗原则:去除病因,积极治疗原发病灶。适当隔离患者,注意局部清洁,避免搔抓,以免扩散。除一般支持疗法外,应以局部治疗为主,重症患者可酌用抗生素。
1.全身治疗 对寻常性脓疱病患者、幼儿症状严重者及继发淋巴结肿大者可酌服青霉素V、红霉素或头孢菌素,连服5天,效果较好。对大疱性脓疱疮可给有效抗金葡菌药物,如红霉素、苯唑西林(新青霉素Ⅱ)、双氯西林(双氯青霉素)等。最好做脓液培养及药敏试验,以选择敏感抗生素。对继发肾小球肾炎者应积极进行相应处理。
2.局部治疗 应以杀菌、消炎、止痒、干燥为原则。对水疱或脓疱可抽出脓液后外用10%硫黄炉甘石洗剂、2%莫匹罗星等抗菌药物。脓疱疮泥膏外用,疗效显著。
3.中医疗法
(1)辨证用药及方剂:
①暑湿热蕴证:治法:解毒清暑热除湿。方药:五味消毒饮加减:双花10g、野菊花10g、蒲公英10g、藿香10g、佩兰10g、黄芩10g、白茅根15g、地肤子15g、赤芍10g、六一散15g。加减:心烦,口舌生疮者可加黄连6g,小便短赤者可加竹叶6g,灯心草2g。
②脾虚湿蕴证:治法:清脾除湿解毒。方药:清脾除湿饮加减:赤苓皮10g、生白术6g、枳壳6g、茵陈10g、泽泻10g、连翘10g、生苡米15g、栀子6g、蒲公英10g、生地15g、生甘草6g。
上面详细的为我们介绍了新生儿脓包疮的治疗方法,希望身为妈妈的你们在平时可以多去应用一些文章介绍的方法。如果你们在生活中遇到宝宝长脓包疮这种疾病,我们建议妈妈们应该要根据宝宝的皮肤特性去选择药物治疗,以免出现过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