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窦炎的检查方法有哪些
鼻窦炎的检查方法有哪些
1、询问病史:首先要详细询问病史,看以前是否已经确诊过是哪种鼻窦炎。
2、鼻腔检查:鼻粘膜慢性充血、肿胀或肥厚,中鼻甲肥大或息肉样改变,中鼻道变窄、粘膜水肿或有息肉。前组鼻窦炎的脓液位于中鼻道,后组鼻窦炎的脓液位于嗅裂,或下流积蓄于鼻腔后段或流入鼻咽部。
3、鼻内窥镜检查: 要注意检查鼻窦和窦口及其附近粘膜的病理改变,包括窦口形态、黏膜红肿程度、息肉样变及脓性分泌物来源等。
4、影像学检查鼻窦: CT扫描,可显示窦腔大小、形态以及窦内粘膜不同程度的增厚、窦腔密度增高、液平面或息肉阴影等。
5、上颌窦穿刺冲洗: 通过穿刺冲洗了解窦内脓液之性质、量、有无恶臭等,并行脓液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据此了解病变性质并选择有较抗生素,诊断性穿刺,同时也是一种治疗措施。
慢性鼻窦炎的诊断方式是什么
慢性鼻窦炎的症状不很明显,如果怀疑自己得了慢性鼻窦炎,如何诊断呢?
慢性鼻窦炎,亦称慢性化脓性鼻窦炎。常因急性化脓性鼻窦炎反复发作未能得到适当治疗所致。以多粘液或脓性鼻涕、鼻塞、头痛及嗅觉减退或消失为主要临床症状。现代西医学除穿刺冲洗、手术疗法外,尚无理想的治疗措施。
慢性鼻窦炎的表现
慢性鼻窦炎是以鼻塞、流脓鼻涕、头昏、头痛、嗅觉减退为主要表现的疾病。本病病程较长,可数年至数十年,反复发作,经久难愈。慢性鼻窦炎绝大多数是鼻窦内的多种细菌感染,致病菌以流感杆菌及链球菌多见。
慢性鼻窦炎的诊断主要靠前述鼻窦炎的症状以及医生详细的检查。必要时进行摄X线片,CT或者进行鼻窦内窥镜检查。
慢性鼻窦炎的诊断如下:
1、前述慢性鼻窦炎的症状。
2、耳鼻喉科医生的鼻腔检查。鼻部检查可有以下的表现:病变以鼻腔上部变化为主,可见中鼻甲水肿或肥大、或者有鼻息肉。有的有多发性息肉。前组鼻窦炎可见中鼻道及下鼻甲表面有粘脓性分泌物附着,后组鼻窦炎可见嗅沟及中鼻道后部存有粘脓液。
3、体位引流:医生如果怀疑有慢性化脓性鼻窦炎而中鼻道或嗅沟无脓液存留时,还会要求病人进行体位引流检查。
4、上颌窦穿刺冲洗术:上颌窦穿刺部洗既是对上颌窦炎的一种诊断方法,也是一种治疗措施。冲出液宜作需氧细菌培养。
5、X线鼻窦摄片:对诊断不明确或怀疑有其他病变者,可协助诊断。
6、牙的检查:在可疑牙源性上颌窦炎时,应进行有关牙的检查。
鼻窦炎检查的方法有哪些
有这样的一个现状,很多的鼻窦炎患者患病后,由于没有意识到鼻窦炎病情的严重性,也就没有放在心上,五官专家指出这样做是错误的。
1.鼻腔检查,注意粘膜有无肿胀,鼻道有无分泌物,中鼻道有无息肉、鼻甲肥厚或息肉样变。观察脓液流出的部位,必要时可充分收缩鼻腔粘膜后,作体位引流检查。
2.后鼻孔检查,注意有无息肉,鼻甲及中隔后端粘膜有无充血、肿胀、肥厚或分泌物附着。
3.注意上颌部牙齿有无病变、鼻窦区有无压痛。
4.鼻窦透照检查及上颌窦穿刺检查。
5.鼻窦X线摄片检查。必要时作鼻窦冠状位CT检查。
CT检查已经成为诊断鼻窦炎的重要手段,也是鼻窦炎手术前必须做的系列检查之一。
鼻窦炎经常和鼻息肉并存,CT可以显示鼻息肉、鼻窦炎的范围,为医生诊断和治疗鼻窦炎提供了重要的依据。通过CT还有助于鼻窦炎与其它疾病,如鼻窦癌等进行区别。
以上就是为鼻窦炎患者带来的关于鼻窦炎的一些文章,希望能帮助大家对鼻窦炎有更深的了解。
鼻窦炎都要做什么检查
1.鼻腔检查,注意粘膜有无肿胀,鼻道有无分泌物,中鼻道有无息肉、鼻甲肥厚或息肉样变。观察脓液流出的部位,必要时可充分收缩鼻腔粘膜后,作体位引流检查。
2.后鼻孔检查,注意有无息肉,鼻甲及中隔后端粘膜有无充血、肿胀、肥厚或分泌物附着。
3.注意上颌部牙齿有无病变、鼻窦区有无压痛。
4.鼻窦透照检查及上颌窦穿刺检查。
5.鼻窦X线摄片检查。必要时作鼻窦冠状位CT检查。
CT检查已经成为诊断鼻窦炎的重要手段,也是鼻窦炎手术前必须做的系列检查之一。
鼻窦炎经常和鼻息肉并存,CT可以显示鼻息肉、鼻窦炎的范围,为医生诊断和治疗鼻窦炎提供了重要的依据。通过CT还有助于鼻窦炎与其它疾病,如鼻窦癌等进行区别。
鼻窦炎和过敏性鼻炎的诊断方法有哪些
过敏性鼻炎常与鼻窦炎一起存在
鼻窦炎是指鼻窦粘膜的发炎,多由于鼻窦的粘膜绒毛清除分泌物的功能破坏所造成,鼻窦开口的阻塞则是此病理变化中关键的一环,而鼻窦开口的阻塞,则以上呼吸道感染、过敏性鼻炎和鼻息肉为最常见的病因,由此可知过敏性鼻炎和鼻窦炎的确存在有密切的关系。
鼻窦炎的病人临床上可见到,病人在上呼吸道感染后7至10天后,鼻塞、咳嗽的症状持续存在。在儿科的病人,因为对鼻腔分泌物的处理能力较差,常会出现鼻涕倒流的现象,症状尤其以夜咳为主,鼻水可以是清澈或黄脓样,而发热、鼻窦不舒服或头痛则较少。在病理学检查上可见到充血而且肿胀的鼻粘膜,有时也可见到脓性鼻涕,特别要注意的是在过敏性鼻炎合并鼻窦炎的病人身上,可能因此使得过敏性鼻炎的鼻腔粘膜表现变得不明显。
如何诊断鼻窦炎
1.鼻腔分泌物的细胞学检查:鼻窦炎以嗜中性球居多,有时甚至可见到细胞内病菌,若分泌物中嗜伊红性球大于百分之十,则要注意过敏性鼻炎的可能性,尤其是儿科病人。但检查没有发现嗜伊红性球仍不能排除过敏性鼻炎的可能性。
2.鼻内窥镜检查:需要病人的配合,检查时儿科病人有时候不好配合。
3.放射线检查:在急性或严急性鼻窦炎的病人,由于多侵犯上颌窦,可以照拍X片。但慢性鼻窦炎的病人则多侵犯筛窦为主,此时可考虑CT检查。
4.透光照射法:可以看出有无鼻窦炎,但由于许多人双侧鼻窦不一定都刚好十分对称,所以敏感性和特异性均差。
鼻炎鼻窦炎检查
1.急性鼻窦炎 (1)查体局部红肿及压痛:前组急性鼻窦炎由于病变接近头颅表面,其病变部位的皮肤及软组织可能发生红肿,由于炎症波及骨膜,故窦腔在体表投影的相应部位可以有压痛。后组急性鼻窦炎由于位置较深,表面无红肿或压痛。
(2)鼻腔检查鼻腔黏膜充血肿胀,尤以中鼻甲、中鼻道及嗅裂等处为明显。前组鼻窦炎可见中鼻道积脓,后组鼻窦炎可见嗅裂积脓,或脓液自上方流至后鼻孔。
(3)鼻内镜检查鼻腔内可见脓液,鼻腔黏膜充血水肿。
(4)体位引流如疑为鼻窦炎,鼻道未查见脓液,可行体位引流试验,以助诊断。
(5)X线鼻窦摄片X线鼻颏位和鼻额位摄片有助于诊断,急性鼻窦炎时可显示鼻窦黏膜肿胀,窦腔混浊、透光度减弱,有时可见液平面。因颅骨重叠,观察效果欠佳。
(6)鼻窦CT可见鼻窦内液平面或软组织密度影。CT由于其分辨率高,观察病变较为细致和全面,是目前诊断急性鼻窦炎的较好指标。
(7)鼻窦MRI可见鼻窦内长T2信号,可以与鼻窦软组织影相鉴别。
2.慢性鼻窦炎
(1)鼻腔检查病变以鼻腔上部变化为主,可见中鼻甲水肿或肥大,甚至息肉样变。有的可见多发性息肉。前组鼻窦炎可见中鼻道及下鼻甲表面有黏脓性分泌物附着,后组鼻窦炎可见嗅裂及中鼻道后部存有粘脓液,严重者鼻咽部可见脓性分泌物。
(2)辅助检查 ①鼻内镜检查即前、后鼻孔镜检查,用麻黄素收缩鼻黏膜,然后仔细检查鼻腔各部,可见水肿、脓涕或息肉。 ②体位引流疑有慢性鼻窦炎而中鼻道或嗅裂无脓液存留时,可行体位引流检查。 ③上颌窦穿刺冲洗术上颌窦穿刺冲洗既是对上颌窦炎的一种诊断方法,也是一种治疗措施。冲出液宜作需氧细菌培养和药敏。 ④X线鼻窦摄片对诊断不明确或怀疑有其他病变者,可协助诊断。 ⑤牙的检查在可疑牙源性上颌窦炎时,应进行有关牙的专科检查。 ⑥鼻窦CT诊断鼻窦CT有助于明确病变范围,有助于明确局部骨质变化情况,有助于与鼻腔肿瘤相鉴别。CT由于其较高的分辨率,观察病变较为细致和全面,是目前诊断慢性鼻窦炎的良好指标。 ⑦鼻窦MRIMRI对鼻窦内软组织和液体有较好的区分度,对术前制定完备的手术方案有益。
发生血管性头痛应该怎么检查
1、检查要突出重点,即根据问诊材料考虑到最大可能的某种或某几种疾病后,首先加以检查,以求尽快肯定或否定某些诊断。例如头痛而有呕吐的患者,一旦病史不符偏头痛、青光眼、癫痫、胃肠道病变等时,应即考虑到颅内病变,要尽快进行一系列神经系统和有关的实验室检查,直至澄清诊断为止。
2、检查要突出重点又不遗漏,注意有无视乳头水肿、复视、视物变形、视野缺损、平衡障碍、球麻痹、失认、肢体麻木、单瘫、偏瘫、交叉瘫、脑膜刺激征等神经系统体征;也应注意有无高血压、颈部淋巴结肿大、副鼻窦区压痛、眼压增高、心律失常、心脏杂音及脏器肿大等。
3、在明确头痛病因后,有时还需要进一步的检查,这是由于:①头痛原因可能不止一个,如偏头痛患者易患高血压;脑外伤后头痛除神经衰弱表现外,还可合并有其他类型的甚至颅内并发症的头痛。②一种头痛的病因可继发另一种病因的头痛。如副鼻窦炎可诱发眶上神经痛,中耳炎可继发颅内脓肿等。在临床中均应提高警惕。
4、头颈CT检查了解有无脑内占位病变及脑室系统扩大;脑电图检查了解有无异常脑电波;腰穿了解颅内压,查脑脊液细胞学、生化及寄生虫抗体等;X线副鼻窦摄片了解有无鼻窦炎,检查眼压有无升高;颈椎平片了解颈椎情况。
过敏性鼻炎与鼻窦炎的区别何在
很多人不清楚过敏性鼻炎与鼻窦炎的区别,自己患上过敏性鼻炎但是却当鼻窦炎来治疗,往往这样会贻误病情,得不偿失。
鼻窦炎是指鼻窦粘膜的发炎,多由于鼻窦的粘膜绒毛清除分泌物的功能破坏所造成,鼻窦开口的阻塞则是此病理变化中关鍵的一环,而鼻窦开口的阻塞,则以上呼吸道感染、过敏性鼻炎和鼻息肉为最常见的病因,由此可知过敏性鼻炎和鼻窦炎的确存在有密切的关系。
鼻窦炎的病人临床上可见到,病人在上呼吸道感染后7至10天后,鼻塞、咳嗽的症状持续存在。在儿科的病人,因为对鼻腔分泌物的处理能力较差,常会出現鼻涕倒流的現象,症状尤其以夜咳为主,鼻水可以是清澈或黄脓样,而发热、鼻窦不舒服或头痛则较少。
在病理学检查上可见到充血而且肿胀的鼻粘膜,有时也可见到脓性鼻涕,特別要注意的是在过敏性鼻炎合并鼻窦炎的病人身上,可能因此使得过敏性鼻炎的鼻腔粘膜表現变得不明显。
过敏性鼻炎和鼻窦炎的区别
鼻窦炎的诊断大多是由临床上详细的病史和细心的理学检查而得,但由于症状大多不具特异性,因此我们也可藉其他方法来协助诊断包括:
1。鼻腔分泌物的细胞学检查:鼻窦炎以嗜中性球居多,有时甚至可见到细胞内病菌,若分泌物中嗜伊紅性球大于百分之十,则要注意过敏性鼻炎的可能性,尤其是儿科病人。但检查没有发現嗜伊红性球仍不能排除过敏性鼻炎的可能性。
2。鼻内窥镜检查:需要要病人的配合,检查时儿科病人有时候不好配合。
3。透光照射法:可以看出有无鼻窦炎,但由于许多人双侧鼻窦不一定都刚好十分对称,所以敏感性和特异性均差。
4。放射线检查:在急性或严急性鼻窦炎的病人,由于多侵犯上颌窦,可以照拍X片。但慢性鼻窦炎的病人则多侵犯筛窦为主,此时可考虑CT检查。
头疼应做什么检查呢
应该注意用点调节神经的药物进行对症的治疗看看的 可用点谷维素 刺五加进行对症的治疗看看的
有可能鼻窦炎引起的,建议到医院耳鼻喉科检查是否需要鼻内窥镜手术。
这种情况一般考虑神经血管性头痛的可能指导意见:可以服用布洛芬、脑清片等药物治疗试试,建议去医院检查有无鼻窦炎的情况这种情况是应注意看是不是交感神经兴奋的情况引起的 建议你注意用点谷维素 刺五加进行调节神经看看的 另外就是这种情况还可用点知柏地黄丸进行对症的治疗看看的
鼻窦炎都要做什么检查
1.鼻腔检查,注意粘膜有无肿胀,鼻道有无分泌物,中鼻道有无息肉、鼻甲肥厚或息肉样变。观察脓液流出的部位,必要时可充分收缩鼻腔粘膜后,作体位引流检查。
2.后鼻孔检查,注意有无息肉,鼻甲及中隔后端粘膜有无充血、肿胀、肥厚或分泌物附着。
3.注意上颌部牙齿有无病变、鼻窦区有无压痛。
4.鼻窦透照检查及上颌窦穿刺检查。
5.鼻窦X线摄片检查。必要时作鼻窦冠状位CT检查。
6.CT检查已经成为诊断鼻窦炎的重要手段,也是鼻窦炎手术前必须做的系列检查之一。
鼻窦炎常规检查
鼻窦炎向来在人们生活中影响颇大。关于鼻窦炎,人们或多或少都知道一些相关知识。早发现、早治疗对鼻窦炎来说更具有实用价值。早发现需要人们首先感到有疑似病症,然后到医院进行正规检查方能确诊。那么鼻窦炎的常规检查有哪些呢?
鼻窦炎的常规检查包括哪些
1.鼻窦透照检查及上颌窦穿刺检查。
2.鼻窦X线摄片检查。必要时作鼻窦冠状位CT检查。CT检查已经成为诊断鼻窦炎的重要手段,也是鼻窦炎手术前必须做的系列检查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鼻窦炎经常和鼻息肉并存,CT可以显示鼻息肉、鼻窦炎的范围,为医生诊断和治疗鼻窦炎提供了重要的依据。通过CT还有助于鼻窦炎与其它疾病,如鼻窦癌等进行区别。
3.鼻腔检查,注意粘膜有无肿胀,鼻道有无分泌物,中鼻道有无息肉、鼻甲肥厚或息肉样变。观察脓液流出的部位,必要时可充分收缩鼻腔粘膜后,作体位引流检查。
4.后鼻孔检查,注意有无息肉,鼻甲及中隔后端粘膜有无充血、肿胀、肥厚或分泌物附着。
5.注意上颌部牙齿有无病变、鼻窦区有无压痛。
鼻窦炎对人们来说有是疑难杂症,因为一旦耽误了治疗的最佳时期,鼻窦炎就会永生相随。想想都有一种恐怖的感觉。所以人们一定要在生活中预防好鼻窦炎,早发现它,早治疗。
鼻窦炎检查的几大步骤
1.局部红肿和压痛:急性上颌窦炎表现为颌面、下睑红肿和压痛;急性额窦炎则表现额部红肿以及眶内上角压痛和额窦前壁叩痛。
2.鼻腔检查:鼻腔粘膜慢性充血、肿胀或肥厚,以鼻腔上部粘膜最明显,中鼻甲可有肿胀、肥厚或息肉样变,中鼻递交窄,粘膜水肿或有息肉形成,前组鼻窦炎可见中鼻道积脓,后组鼻窦炎可见嗅裂或鼻腔后部有脓涕滞留。
3.X线利CT检查:CT检查已经成为诊断鼻旁窦炎的重要手段,也是鼻旁窦炎手术前必须做的系列检查之一,CT扫描分为冠状扫描和水平位扫描,鼻旁窦炎经常和鼻息肉并存,CT可以显示鼻息肉、鼻窦炎的范围,清晰显示各鼻窦及其比邻区域的细微结构,为医生诊断和治疗提供了重要的依据。通过CT,还有助于鼻旁窦炎与其他疾病如鼻窦癌等进行区别。
4.鼻窦穿刺冲洗:多用于上领窦,冲洗用的脓液进行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便于制订治疗方案。
5.鼻窦超声波检查:用于上颌窦与额窦,A型超声波可发现窦内积液、息肉或肿瘤。
6.鼻、鼻窦内窥镜检查:用以了解粘膜、窦口与窦内粘膜病变与分泌物的分布情况。
鼻窦炎头痛的不同规律
急性鼻窦炎引起的头痛,通常鼻内充血肿胀,阻塞鼻窦开口,通气引流不畅,可引起阻塞性头痛。当窦内空气吸收是负压时又可引起真空性头痛;如窦内负压过久,粘膜扩张、渗出,窦内充满液体,每当压力增高,又可出现张力性头痛。鼻源性头痛还与时辰有关。上额窦炎时在面颊区痛,上午轻下午重;额窦炎痛在额区,上午重下午轻;筛窦炎时痛位于耳根及内眦部,眼球活动时疼痛加重;蝶窦炎时痛在头顶、颞或枕区。有时伴恶心和眩晕。
慢性化脓性鼻窦炎由于细菌的毒素作用可引起头痛,但一般较轻,多位于额部或鼻根,有时放射至头顶、颞部或枕部。
萎缩性鼻炎时鼻腔宽大,大量空气流入,刺激鼻粘膜可引起反射性头痛。鼻腔内平性痂皮阻塞合并继发感染时,不仅鼻通气不顺畅而且有臭味,此时可引起阻塞性头痛。
鼻中隔偏曲易阻塞鼻窦开口,妨碍鼻窦通气和引流,可引起阻塞性头痛。高位鼻中隔偏曲,嵴突或钜状突压迫鼻甲粘膜可引起反射性头痛。
鼻部蝶腭神经痛,又称sluder综合征,原因不明,与鼻腔炎或鼻窦炎时对蝶神经节及其分支的压迫有关。本病好发于40-60岁女性,疼痛位于颜面下半部且反复发作,每次持续数小时至数天。疼痛包括眼眶、鼻根、颊部、耳后、上下牙列区或波及耳、颈、肩、上臂和手,可能伴耳鸣或眩晕。
筛前神经痛又称嗅沟综合征。病因不明,可能与筛前神经受压迫或炎症有关。本病常发于40岁以上成年人。疼痛位于额部、眼眶和耳根;同时伴分泌物增多、结膜充血、上睑充血肿胀、溢泪、局部压痛等,常常被误诊为急性额窦炎。检查时鼻腔无异常,鼻窦x线拍片正常。
翼管神经痛。原因不明,可能与器管神经受压迫或炎症有关。本病的头痛为一侧性,常常在夜间发作。表现为鼻、颜面、眼、耳、头颈和肩部的剧烈疼痛。鼻腔表麻后疼痛不减,此类患者常伴筛窦或蝶窦炎。
治疗鼻炎之前需要做哪些检查
1、CT检查:
CT既能检查鼻窦,又能检查颅脑,因此对有致命危险的鼻窦疾病的诊断是一种重要方法。鉴别早期的良性与恶性病变,可通过CT值的检查来区别血管性、脂肪、坏死、出血、囊性或钙化病变,有利于对病因的分析。
2、鼻腔一般检查:
注意鼻腔黏膜色泽、鼻甲、鼻道、嗅沟等情况。急性鼻炎时膜急性充血,伴水肿,鼻道有清水样、黏液性、脓性分泌物。慢性鼻炎,黏膜暗红、肿胀,鼻道有黏涕。变态反应性鼻炎、血管运动性鼻炎,鼻黏膜苍白略带紫灰色。急、慢性鼻窦炎,中鼻道及嗅沟有脓液。
3、鼻及鼻窦内镜检查:
鼻腔的前鼻镜或后鼻镜的常规检查,对鼻腔的检查范围都很有限。鼻内许多重要部位,如各鼻窦的开口都是位于狭窄、隐蔽的沟或窝内无法直视,给病情判断和临床诊断带来困难。鼻及鼻窦的内镜检查,除筛窦以外,其他诸窦都可用这种方法直视窦内情况。可以明确脓性分泌物的来源,也可以对脑脊液鼻漏的瘘孔定位诊断。
4、鼻分泌物检查:
过敏性鼻炎有嗜酸性白细胞或肥大细胞增多;急性鼻炎则有大量的嗜中性白细胞。如果做变态反应皮肤试验,过敏性鼻炎为阳性反应;急性鼻炎则为阴性反应。
如何辨认过敏性鼻炎和鼻窦炎
1.鼻腔分泌物的细胞学检查:鼻窦炎以嗜中性球居多,有时甚至可见到细胞内病菌,若分泌物中嗜伊紅性球大于百分之十,则要注意过敏性鼻炎的可能性,尤其是儿科病人。但检查没有发現嗜伊红性球仍不能排除过敏性鼻炎的可能性。
2.鼻内窥镜检查:需要要病人的配合,检查时儿科病人有时候不好配合。
3.透光照射法:可以看出有无鼻窦炎,但由于许多人双侧鼻窦不一定都刚好十分对称,所以敏感性和特异性均差。
4.放射线检查:在急性或严急性鼻窦炎的病人,由于多侵犯上颌窦,可以照拍X片。但慢性鼻窦炎的病人则多侵犯筛窦为主,此时可考虑CT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