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老年人流感是怎么引起的

老年人流感是怎么引起的

(一)发病原因

流感病毒分甲、乙、丙三型,通过飞沫传播。流感病毒属正黏病毒科,系RNA病毒。流感病毒与众不同的是抗原性经常变化,尤其是甲型流感病毒的抗原性几乎每年都有变化,变异病毒株引起的疾病在人群中很少有抵抗力。所以,流感几乎每年都发生流行。

(二)发病机制

带有流感病毒的飞沫在病人咳嗽或喷嚏时喷出,相对低温、低湿度的环境有利于流感病毒生存。当病毒颗粒落在易感者的呼吸道上皮后,通过血细胞凝集素连接到细胞受体上,进而穿透上皮细胞并在细胞内大量复制,病毒的复制周期为4~6h,细胞坏死前释放出病毒又感染周围细胞。如此一来,大量呼吸道纤毛上皮细胞受染、变性、坏死、脱落,产生炎症反应。呼吸道黏膜的分泌性IgA、非特异性核蛋白及正常的纤毛运动可以阻止病毒穿透细胞。老年人,尤其是患有慢性支气管炎者分泌性IgA、非特异性核蛋白减少,纤毛受损,局部防御屏障减弱,故易感染流感。

流行感冒的临床表现 肺炎型流感

肺炎型流感是流感病毒向下呼吸道蔓延引起的,可以由单纯型流感转来,亦可在流感病毒感染后直接发生。肺炎型流感主要发生于老年人、婴幼儿、慢性心、肾、肺疾病患者或用免疫抑制剂治疗者、孕妇等免接力低下的人群。肺炎型流感轻症者发病时类似单纯型流感,但发热持续时间较长,咳嗽、胸痛较剧,咯片块状谈灰色粘痰,一般可在1—2周后症状逐渐消失,炎症消散。重症者发病1—2日后病情加重,出现持续高热、剧烈咳嗽、呼吸急促、紫组、血痰等症状,病程可达3—4周,重者可在5—10天内因心力衰竭或循环衰竭而死亡。

流行性感冒有哪些特点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流感的最主要特点是流行,可引起区域性、全国性,甚至世界性的大流行,流感是由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的,病原体为甲、乙、丙3种类型流行性感冒病毒,通过飞沫传播。

临床上有急起高热、乏力、全身肌肉酸痛、眼结膜炎明显和轻度呼吸道感染症状,老年人及伴有慢性呼吸道疾病、心脏病者易并发肺炎。由于流感病毒非常容易发生变异,因此每一年发生的流感的病毒株,或病毒血清型往往是不同的,一般3年一个流行高峰,发病人数多,全身症状严重,影响健康和劳动能力。

哪些老人最容易导致流感

进入十一月,天气渐凉。很多有慢性病的老年朋友会担心寒冷季节流感侵袭。

对于患有慢性病的老人来说,冬季是疾病的高发期和加重期。这时,机体就需要补充更多食物和能量,以提高耐寒和抗病能力。

对老年人来说,特别是患有心血管病、上呼吸道疾病及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老年人,流感是他们冬季健康生活的主要威胁之一。流感对老年人的危害是相当大的,通常会引发多种并发症。因为病毒进入呼吸道后,会先破坏机体防御能力,可以继发感染,引起肺炎、心肌炎、心内膜炎、哮喘等,还会加重原有的慢性病,如肺病、心脏病、肾功能不全、糖尿病等的病情。

这些并发症很容易导致老年人发生死亡。有数据显示,患流感后,0-59岁的死亡率为6%,60-69岁的死亡率为12%,70-79岁的死亡率为28%,80岁以上的死亡率为54%,其中因流感引起的死亡94%都发生在60岁以上的老年人身上。

那么,老年人如何在入秋之后预防慢性病发作和流感侵袭呢?对于一些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因其机体免疫力下降,抗病毒能力降低,可根据个体情况接种流感疫苗,给身体加上一道防护门。

世界卫生组织在包括中国在内的11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监测点,每年由各监测点把所监测到的有代表性的毒株,送到世界卫生组织,进行全面分析,根据分析结果,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一个比较有代表性的毒株,预测出在下一年度中可能会流行的毒株。用它来制造疫苗,会取得很好的预防效果。

接种流感疫苗是目前世界上公认的有效预防流感的措施之一,特别是儿童、老人及一些慢性病患者都是流感易患人群。如果在每年流感流行前一两周接种一针,就可以比较安全地度过流感流行期。目前适合老年人接种的有裂解型疫苗如葛兰素史克公司的“福禄立适”等,其特点是免疫原性高、副作用少、安全性好。而且接种一支可防护一年,特别适合老年人接种。所以建议患有慢性疾病的上了年纪的人群可以接种该流感疫苗来预防流感。

甲流和普通流感有什么区别

甲流和普通流感区别: (1)普通流感是指已知的流感病毒引起的感冒。冬春季节多发; (2)甲流特指甲型H1N1流感。是一种新的甲型H1N1病毒,在它的基因里包含猪流感、禽流感、人流感3种流感基因片段,引起了流感大流行。

禽流感的早期临床表现

禽流感是由禽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潜伏期一般为七天以内,早期表现为流感样症状,出现高热,持续一到七天不等,伴有咳嗽、咳痰、咽痛、流涕、鼻塞、头痛、肌肉酸痛和全身不适,大多数患者治疗后恢复良好,但老年人、治疗过迟的患者、合并有基础疾病的患者,病情会迅速加重进展为肺炎,甚至出现急性呼吸窘迫、胸腔积液、肺出血、败血症、休克、衰竭等多种并发症,严重者可导致死亡。

老年人警惕流感演变肺炎

老人流感容易诱发肺炎,而流感组合肺炎对于老年人健康具有很大威胁。因此,在冬春流感流行到来之前,60岁以上老年人,尤其是患有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呼吸道疾病等慢性疾病的老人,应把流感和肺炎联在一起预防,最好在接种流感疫苗的同时接种肺炎疫苗。

在中国健康教育协会流感预防主题研讨会上,刘又宁介绍了老年流感演变成肺炎的情况。他说,国外最新研究表明,65岁以上老年人因流感导致肺部感染的可能性是每千人1.25到2.28;对于那些患有慢性疾病的老人,因流感诱发肺炎的可能性更大,为每千人4.76到6.36。这些数字都远远高于其他人数。

肺炎在老年人群中的病死率也比较高。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资料显示,因流感导致严重并发症,甚至死亡的人群中,90%左右是老年人和慢性疾病患者,其中大多数是因流感诱发肺部感染所致。

流感会导致肺部发炎吗

流感病毒感染可以由单纯型转为肺炎型,或直接表现为肺炎型,肺炎型系因流感病毒感染自上呼吸道继续向下呼吸道蔓延引起,原发性流感病毒性肺炎容易发生于有潜在肺部及心脏疾病患者(特别是风湿性心脏病,左房室瓣膜狭窄患者)、孕妇或处于免疫缺陷状态的人群,但也有多达一半的病例报道尚未确认有潜在疾病。

典型的肺炎型流感发病后,高热持续不退,迅速出现呼吸困难、发绀、剧咳、泡沫黏液痰或痰中带血症状;查体发现双肺呼吸音低,满布哮鸣音,但无实变体征。胸透肺部双侧呈散在絮状阴影,由肺门向四周扩散;其表现与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一致,患者可因心力衰竭或外周循环衰竭而死亡。病程可长达3~4周。血气分析显示明显的低血氧。

痰液中易分离到流感病毒,痰涂片革兰染色可见到许多嗜中性多核粒细胞;但痰与血培养均无致病菌生长,抗菌治疗亦无效,病死率可超过50%。婴幼儿及老年人患流感常波及下呼吸道,尤以导致肺炎时病情严重,在因下呼吸道感染住院的小儿病例中约1/4为流感病毒引起。老年人流感肺炎和支气管炎的发生率随年龄增长而有增加,60~69岁组发生率为36%,70岁以上组高达73%。老年人流感肺炎往往缺乏初期症状,易被忽略,发现肺炎时常已伴明显脱水、酸中毒或意识障碍等危重情况。

老人流感容易诱发肺炎

老年流感演变成肺炎的比例较高,肺炎在老年人群中的病死率也较高,老年人应该适时接种流感及肺炎疫苗。

老人流感容易诱发肺炎,而流感组合肺炎对老人健康风险更大,所以在冬春流感流行到来之前,60岁以上老年人,尤其患有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呼吸道疾病等慢性疾病的老人应把流感和肺炎联在一起预防,在接种流感疫苗的同时接种肺炎疫苗。

老年流感演变成肺炎的比例较高。国外最新研究表明,65岁以上老年人因流感导致肺部感染的可能性是1.25-2.28/千人,对于那些患有慢性疾病的老人,因流感诱发肺炎的可能性更大,为4.76-6.36/千人。人们不要以为这个数字小,倘若放大到一个大的人群基数中,其严重程度是惊人的。 肺炎在老年人群中的病死率也比较高。美国肺病协会的最新研究表明,流感和肺炎不仅是导致美国65岁以上老年人死亡的第5大诱因,也是导致所有死亡的第6大原因。

流感诱发的肺炎可以由流感病毒和细菌引起,但大多数情况是由一种叫肺炎球菌的病菌引起。由病菌引起的肺炎可以通过抗生素治疗,但疗程比较长,治疗成本较高,原因是由于抗生素近年来使用过度,导致很多细菌对抗生素产生不同程度的耐药性。所以,肺炎更为积极的预防方法是接种肺炎疫苗,尤其是老年人和有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疾病的患者。

肺炎疫苗每5年接种一次,不需要年年接种,而且多数身体健康的老人只需接种一次就可以,而身体虚弱多病的老人则需要在首次接种5年后进行第二次补种。

流感极具潜在危害的呼吸道传染病

流行性感冒(流感)是由流感病毒感染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任何年龄段的人都可能感染流感,但儿童、65岁以上老年人和其他患有慢性疾病的成年人是流感最易感的人群,也是流感的高危人群。

虽然流感的某些症状初期和普通感冒有些相似,但流感和感冒不同,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而普通感冒一般由细菌引起。流感的主要症状为持续发热、头痛、肌肉酸痛、全身乏力、鼻塞、咽痛和干咳,儿童有时会伴有肠胃不适或腹痛。值得的注意的是流感的早期症状与“非典”有些相似,发病初期在鉴别诊断上比较困难。

流感病毒主要通过空气(飞沫在人与人之间)传播,而且流感病毒的传播速度非常快,在当今交通高度发达的时代,流感可以在10天左右的时间里从一个地区传染到另一个地区,而在20世纪初期,流感从一个地区传染到另一个地区需要6-12个月的时间。

流感的发病和流行具有一定的季节性,我国北方地区的流行一般均发生在冬季,主要集中在每年的11月到次年的3月份左右;南方四季都有病例发生,发病高峰在夏季和冬季。

流感对人类健康的最大危害是引发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儿童、老年人和其他患有慢性疾病(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哮喘和免疫系统疾病等)的成年人是流感的高危人群。流感会加重潜在的疾病,如心肺疾患等,或者引起继发性细菌性肺炎或原发流感病毒性肺炎,老年人以及患有各种慢性病或者体质虚弱者患流感后容易出现严重并发症,病死率较高。

感冒和流感的区别

很多人以为感冒和流感是一回事,其实不然。流感与感冒的概念是不同的,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通过飞沫传播,也可以通过被病毒污染的手帕或衣物传播,具有变异特性,容易造成暴发流行或世界性大流行。而感冒是由病毒或细菌等感染呼吸道引起的。流感的高危人群是儿童、老年和患心血管病等慢性病的成年人。

自己患的到底是感冒还是流感,患者可以通过症状加以粗略辨认———流感发病突然,会在24小时内出现寒战、高热(可达39~39.5℃),其它症状还有头痛、畏光、感觉眼球后胀痛、咳嗽、咳痰等,它的潜伏期通常为48小时,一般发病2~3天后急性症状迅速消退,发热终止,但容易导致肺炎、脑炎、心肌炎、中耳炎、呼吸衰竭等并发症,甚至造成死亡。

感冒通常只有轻微的上呼吸道感染症状,一般不会发生严重并发症,不会引起大流行,常见症状是鼻塞、流鼻涕、咽痛,一般不出现全身极度乏力,全身疼痛也会比较轻微。

感冒和流感的区别:一旦身边有人感冒,不必有恐慌情绪,正确的做法还是让房间、办公室多通风,避免劳累、少到人群聚集的地方长时间逗留。

老人怎么预防流感肺炎

老人流感容易诱发肺炎,而流感组合肺炎对老人健康风险更大,所以在冬春流感流行到来之前,60岁以上老年人,尤其患有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呼吸道疾病等慢性疾病的老人应把流感和肺炎联在一起预防,在接种流感疫苗的同时接种肺炎疫苗。

老年流感演变成肺炎的比例较高。国外最新研究表明,65岁以上老年人因流感导致肺部感染的可能性是1.25-2.28/千人,对于那些患有慢性疾病的老人,因流感诱发肺炎的可能性更大,为4.76-6.36/千人。刘主任解释说,人们不要以为这个数字小,倘若放大到一个大的人群基数中,其严重程度是惊人的。 肺炎在老年人群中的病死率也比较高。美国肺病协会的最新研究表明,流感和肺炎不仅是导致美国65岁以上老年人死亡的第5大诱因,也是导致所有死亡的第6大原因。

流感诱发的肺炎可以由流感病毒和细菌引起,但大多数情况是由一种叫肺炎球菌的病菌引起。他指出,由病菌引起的肺炎可以通过抗生素治疗,但疗程比较长,治疗成本较高,原因是由于抗生素近年来使用过度,导致很多细菌对抗生素产生不同程度的耐药性。所以,肺炎更为积极的预防方法是接种肺炎疫苗,尤其是老年人和有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疾病的患者。

肺炎疫苗每5年接种一次,不需要年年接种,而且多数身体健康的老人只需接种一次就可以,而身体虚弱多病的老人则需要在首次接种5年后进行第二次补种。

慢性病老人更要防流感

立冬以后,天气骤冷。对老年人来说,特别是患有心血管病、上呼吸道疾病及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老年人,流感是他们冬季健康生活的主要威胁之一。1998年底北京地区发生的大规模流感,患病人数超过了100万,其中许多老人因患流感而没能度过那个冬天。流感对老年人危害相当大,通常会引发多种并发症。因为病毒进入呼吸道后,会先破坏机体防御能力,可以继发感染,引起肺炎、心肌炎、心内膜炎、哮喘等,还会加重原有的慢性病,如肺病、心脏病、肾功能不全、糖尿病等的病情。这些并发症很容易导致老年人发生死亡。有数据显示,患流感后,0-59岁的死亡率为6%,60-69岁的死亡率为12%,70-79岁的死亡率为28%,大于80岁的死亡率为54%,其中94%因流感引起的死亡都发生在60岁以上的老年人。

那么,老年人如何在入冬之后预防慢性病的发作和流感的侵袭呢?具体方法包括调整生活规律、合理饮食和适量运动等。这样就能提高机体免疫力,减少疾病。对于一些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因其机体免疫力下降,抗病毒能力降低,可根据个体情况接种流感疫苗,给身体加上一道“防护门”。

接种流感疫苗是目前世界上公认的有效预防流感的措施之一,世界卫生组织在包括中国在内的11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监测点,对各监测点监测到的有代表性的毒株进行全面分析,预测出在下一年度中可能会流行的毒株,用它来制造疫苗,会取得很好的预防效果。特别是儿童、老人及一些慢性病患者都是流感易患人群,如果在每年流感流行前一两周接种一针,就可以比较安全地度过流感流行期。目前世界卫生组织推荐老人接种裂解型疫苗,建议患有慢性疾病的上了年纪的人群可以接种流感疫苗来预防流感。

老年人打流感疫苗的原因

一、减少老年人超额死亡人数。冬季是老年人疾病爆发和住院的高峰期。一般冬季老年人的发病死亡人数也大大高于其他三季,其中流感是导致这些超额死亡的重要因素。因此有针对性的接种流感疫苗已成为许多国家老年人的共识。

二、保护个体,抵制传播。专家指出,当流感疫苗接种率达到75%以上时,才能基本控制流感病毒的传播,在我国目前这一目标远远没有达到。有研究报告显示,每接种270名老人可以减少1名老人因流感造成的超额死亡。

三、减少家庭和社会医疗财政开支。从重治疗转向重预防是当前医疗观念的新趋势。疫苗接种的成本效益分析报告指出,每花费1元接种流感疫苗可以节省3-4元的医疗花费。对老年人来说,由于接种流感疫苗,感染呼吸道疾病的几率大大降低,从而更有利于避免因流感引发的并发症带来的住院、家庭成员误工等经济上的损失,也节省了社会医疗财政开支。

​提醒老人流感肺炎一起防

老人流感容易诱发肺炎,而流感组合肺炎对老人健康风险更大,所以在冬春流感流行到来之前,专家提醒60岁以上老年人,尤其患有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呼吸道疾病等慢性疾病的老人应把流感和肺炎联在一起预防,在接种流感疫苗的同时接种肺炎疫苗。

老年流感演变成肺炎的比例较高。国外新研究表明,65岁以上老年人因流感导致肺部感染的可能性是1.25-2.28/千人,对于那些患有慢性疾病的老人,因流感诱发肺炎的可能性更大,为4.76-6.36/千人。

人们不要以为这个数字小,倘若放大到一个大的人群基数中,其严重程度是惊人的。肺炎在老年人群中的病死率也比较高。美国肺病协会的新研究表明,流感和肺炎不仅是导致美国65岁以上老年人死亡的第5大诱因,也是导致所有死亡的第6大原因。

流感诱发的肺炎可以由流感病毒和细菌引起,但大多数情况是由一种叫肺炎球菌的病菌引起。他指出,由病菌引起的肺炎可以通过抗生素治疗,但疗程比较长,治疗成本较高,原因是由于抗生素近年来使用过度,导致很多细菌对抗生素产生不同程度的耐药性。所以,肺炎更为积极的预防方法是接种肺炎疫苗,尤其是老年人和有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疾病的患者。

肺炎疫苗每5年接种一次,不需要年年接种,而且多数身体健康的老人只需接种一次就可以,而身体虚弱多病的老人则需要在首次接种5年后进行第二次补种。

相关推荐

流感怎么引起

流感因为流感病毒所导致的,这种病毒不耐热,在100℃中1分钟或56℃中30分钟内灭活,对常用消毒剂敏感(1%甲醛、过氧乙酸、含氯消毒剂等),对紫外线敏感,耐低温和干燥,在真空干燥或在-20℃以下仍然可以存活。其中甲型流感病毒经常会发生抗原变异,传染性大,传播迅速,极易发生大范围流行。

冬季易患流感的人群

儿童 流感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一种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的疾病。病毒直接从人传播给人,生存于鼻腔或咽喉黏膜上的病毒,因咳嗽、打喷嚏和黏液一同飞散在空气中,侵入别人的鼻腔、咽喉而传染。儿童本来抵抗力就比较弱,再加上学校人群密集,一旦有人染上流感就容易相互传染。 孕妇 孕妇不同于其他人群,在怀孕后,由于免疫力降低,容易受到病毒的侵袭患上流感。有的孕妇由于抵抗力较弱,自身免疫系统不能抵抗病毒感染时,病毒就会长驱直入,处理不及时有可能会引起严重的并发症,所以对孕期流感应给予高度重视。 老人 “老年人

流行性感冒的症状

1.潜伏期 潜伏期一般为1~7天,多数为2~4天。 2.表现 (1)单纯型流感 常突然起病,畏寒高热,体温可达39℃~40℃,多伴头痛、全身肌肉关节酸痛、极度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常有咽喉痛、干咳,可有鼻塞、流涕、胸骨后不适等。颜面潮红,眼结膜外眦轻度充血。如无并发症呈自限性过程,多于发病3~4天后体温逐渐消退,全身症状好转,但咳嗽、体力恢复常需1~2周。轻症流感与普通感冒相似,症状轻,2~3天可恢复。 (2)肺炎型流感 实质上就并发了流感病毒性肺炎,多见于老年人、儿童、原有心肺疾患的人群。主要表现

秋冬交替老人养生要注意什么

1、流感和感冒 “秋冬交替时气温降低、昼夜温差变大,老年人最需提防的就流感和普通性感冒的侵袭。”周主任说,“流感的最大危害引发并发症,它会加重潜在的疾病如心肺疾患。老年人以及患有各种慢性病或者体质虚弱者患流感后容易出现严重并发症,病死率较高。普通性感冒如果治疗不当也很容易发展成支气管肺炎。” 周主任介绍,一般来说,流感表现为起病急骤、畏寒、高热、头痛、肌肉关节酸痛、全身乏力、鼻塞、咽痛和干咳,发烧在39摄氏度以上,还会引发肺炎等并发症,年老体弱者、患有慢性病者和免疫力低下的人容易被流感或感冒找上门来。

甲型流感和普通感冒的区别什么

甲型H1N1流感和普通流感的对比 甲型流感 甲型H1N1流感、禽流感和普通流感的对比 传播途径 该病毒非常活跃,可由人传染给猪,猪传染给人,也可在人群间传播。人群间传播主要以感染者的咳嗽和喷嚏为媒介。 人际传播,空气飞沫传播为主,流感患者及隐性感染者为主要传染源。发病后1~7天有传染性,病初2~3天传染性最强。 症状 人类感染猪流感的最明显症状“最初出现类似普通流感症状,但体温突然超过39度,肌肉酸痛感明显增强,伴随有眩晕、头疼、腹泻、呕吐等症状或其中部分症状。 普通人流感与人感染猪流感后的症状相似

普通感冒,流感,甲型H1N1流感的关系

流感与感冒的关系--流感和普通感冒都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均易发于冬季,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热和呼吸道症状,但两者完全不同的疾病。 普通感冒的病原可以病毒,更常见的则细菌等,所以普通感冒一年四季都可能发生。而流感流感病毒引起的,主要见于冬春季节,一旦发病常会引起暴发或流行。 两者之间最重要的区别则各自危害不同。普通感冒如没有并发症,1周内可自愈,很少危及生命安全。流感则会导致很多严重并发症如肺炎等,从而增加了死亡率。 流感与人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之间的关系--流感病毒分为甲、乙、丙三型,其中甲型

老年人流感的症状有哪些

常见症状:发烧、头痛、打喷嚏、流眼泪、周身关节肌肉酸痛、咽喉肿痛。咳嗽咳痰 潜伏期1~3天,症状大多比较典型,突起寒战、发热、头痛、肌肉痛、不适、厌食等。老年流感的发热不像青壮年那么高,早期最突出的头痛、关节痛和肌肉痛。肌痛主要表现在四肢和背部的长肌。眼向外侧视时常有眼肌疼痛。老年患者常见有畏光、眼红肿及烧灼感、恶心、厌食、腹胀、腹泻。上呼吸道卡他症状如鼻塞、流涕等相对比较轻微,常被全身毒血症状所掩盖。2~3天后,发热及全身症状逐渐减退,咳嗽,无痰,常有胸骨后烧灼感,有时有气急、心慌。查体早期可见面色潮

造成墨西哥疫情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新病毒吗

甲型流感病毒有H1N1、H1N2、H3N1、H3N2和 H2N3等亚型,以往曾经发生过人感染甲型H1N1流感 的事件,但未发生人传人的案例。2009年4月中旬,墨西 哥公布发生人传人的甲型H1N1流感案例,造成此次疫 情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一种新型变异病毒,包含有禽流感、猪流感和人流感三种流感病毒的基因片段,同时 拥有亚洲猪流感和非洲猪流感病毒特征。因此,可以认为2009年墨西哥发生的新型甲型H1N1流感一种新 病毒的感染。

流感的危害

流感一种由A型猪流感病毒引起的猪呼吸系统疾病,该病毒可在猪群中造成流感暴发。 通常情况下人类很少感染猪流感病毒。近年在美国等地也出现过人感染猪流感病例,患者大多为与病猪有过直接接触的人。人可能通过接触受感染的生猪或接触被猪流感病毒感染的环境,或通过与感染猪流感病毒的人发生接触。 人感染猪流感后的症状与普通人流感相似,包括发热、咳嗽、喉咙痛、身体疼痛、头痛、发冷和疲劳等,有些还会出现腹泻和呕吐,重者会继发肺炎和呼吸衰竭,甚至死亡。

流感防治知识

流感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由于流感病毒性传染病,没有特效的治疗手段,因此预防措施非常重要。专家对公众提出如下建议: ●要保持良好的个人及环境卫生,勤洗手,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并用流动水洗手,不用污浊的毛巾擦手。双手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如打喷嚏后应立即洗手。 ●打喷嚏或咳嗽时应用手帕或纸巾掩住口鼻,避免飞沫污染他人;流感患者在家或外出时佩戴口罩,以免传染他人。 ●要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休息,避免过度疲劳。 平时还要多注意运动,增强免疫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