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小儿厌食推拿处方 小儿厌食辩证论治

小儿厌食推拿处方 小儿厌食辩证论治

乳食不香,食量极少;或不饥不食,甚至厌恶进食,食则啼闹;面色萎黄,神倦,自汗,声低气短,大便溏稀,舌淡苔白,脉弱,指纹淡红;或多饮水而不乳食,面唇嫩红,午后夜晚潮热,五心热,盗汗,小便短少,舌红少苔,脉细数,指纹淡紫。

小儿厌食表现有哪些呢

爸爸妈妈们该如何判断孩子是否厌食的呢?其实家长们只要了解了小儿厌食症的表现,就可以了。那么,小儿厌食表现有哪些呢?

说到小儿厌食,有的妈妈深有体会,我们来看一下小儿厌食都有哪些表现?

专家: 小儿厌食可以轻、可以重,轻的则是消化功能紊乱,重的则视为小儿厌食,轻症不少于两周,重症在2个月内。小儿厌食的表现是:不想吃饭、没有食 欲,每餐吃得很少,一天下来吃得也很少,对任何食物都没兴趣,也不饿;有时有点干呕、呕吐,甚至腹泻、腹胀、大便干燥,有时大便里有血;体重在一段时间不 增加或者反而有些下降,从外表看皮肤比较干燥,头发枯黄稀少没有光泽;对周围事物不感兴趣,不活泼,可能会有些贫血,易生病,抵抗下降。

因此,家长们可以掌握这些内容,知道该怎样判断孩子的,做好预防。

小儿厌食症中药良方来帮忙

厌食症属于中医所说的脾胃病(也就是消化系统病)。常常表现为宝宝几个月,甚或更永劫间不爱用膳。一到用膳时父母发愁,想方设法追着喂、逗着喂、骗着喂也吃不了几口饭。在小儿童园虽然比在家好一些,但也是总剩饭。有的孩子是因为慢性疾病引起厌食,比如贫血、佝偻病、肝炎等慢性病,有可能造成永劫间厌食,这时候应该检查清晰,把慢性病疗治好了以后,食欲才可以得到改善。

1.山楂陈皮治疗小儿厌食

[配 方] 山楂6克,陈皮5克,白术4克。

[制用法] 将上述3味共研细粉,米汤调糊,敷于脐窝,盖上纱布,外用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2次,3~5日为1疗程。

[功 效] 治疗小儿厌食。

2.白术茯苓饮治疗小儿脾虚厌食

[配 方] 白术6克,茯苓6克,党参6克,陈皮6克。

[制用法] 水煎服。

[功 效] 健脾和胃。治疗脾虚型厌食。症状表现为面色苍黄,形体消瘦,不思饮食,好卧懒动,疲倦少语,大便稀不成形,舌质淡,苔少,脉象细弱无力。

3.韭菜籽治疗小儿厌食

[配 方] 韭菜籽9克,面粉适量。

[制用法] 将韭菜籽研末,调入面粉和匀,制成饼,蒸熟,日分 3次服用,连服3-5日。

[功 效] 适用于兼见自汗、面白等症的小儿食欲不振症。

4.木香治小儿厌食

[配 方] 木香15克,砂仁15克,六曲60克,炒麦芽60克, 焦山楂60克,炒槟榔40克,炒莱菔子40克,炒青皮30克,胡连 20克,黄芪90克。

[制用法] 共为细面,炼蜜为丸,每丸重4克,每服1丸,每日 2次,奶水各半送服。如服药面亦可,每次服2克,日2次。

[功 效] 用治小儿厌食,症见见食则烦,体弱发稀。

5.党参治小儿厌食

[配 方] 党参3~6克,白术3-6克,茯苓6—10克,陈皮3—6 克,苍术3-6克,山楂6—10克,鸡内金3-6克,枳壳3~6克,甘草 2~3克。

[制用法] 药物用清水浸泡30分钟,再煎煮15~20分钟,上药 可研细末,6克空腹服,日服两次。

[功 效] 健脾开胃。用治小儿厌食。

6.大黄治小儿厌食

[配 方] 大黄3克,槟榔6克,陈皮6克,砂仁5克,焦山楂 10克,建曲10克,炒麦芽10克,甘草3克。

[制用法] 每日1剂,水煎服。

[功 效] 理气醒脾,消食开胃。用治小儿厌食症。

7.山药治小儿厌食

[配 方] 山药200克,神曲150克,茯苓100克,丁香20克。

[制用法] 为细末,每次冲服15克,日3次。

[功 效] 治小儿厌食。

8.香薷治小儿厌食。

[配 方] 香薷、砂仁、草果、陈皮、五味子、甘草各10克。

[制用法] 共为细末,每次冲服3克,日2—3次。

[功 效] 治小儿厌食。

9.苍术治小儿厌食

[配 方] 苍术1份,陈皮1份,鸡内金1份。

[制用法] 共研细末,以适量蜂蜜调和后开水冲服即可。1日3 次,2岁以下每次1克,3-5岁每次1.5克。

[功 效] 治小儿不思饮食,腹胀,泄泻,舌苔白腻。

10.山药山楂治小儿厌食

[配方] 山药10克,山楂、鸡内金、白扁豆各5克,甘草4克。

[制用法] 用水煎沸15分钟,滤出药液,再加水煎20分钟,去渣,两煎所得药液兑匀,分服,日1剂。

[功 效] 治小儿厌食症。

小儿厌食推拿处方 小儿厌食推拿方解

脾土,胃经,脾俞,胃俞,捏脊等有健脾胃,促进纳运的作用,其中脾俞,胃俞对调节脾胃功能有较好的效果。平运内八卦,推四横纹,平肝木等以调畅气机,平衡阴阳,以助纳运。另可加摩腹,揉脐等手法直接作用于脾胃,可增强疗效。偏于脾气虚者应加强补气力量,如补脾土,揉脾俞等,加推三关,揉外劳,关元等温热类穴位以温阳益气;偏于胃阴虚者,清胃经,揉胃俞宜重宜久,阴虚多热,故揉内劳,清天河水等以滋阴退热;若气阴两虚,则需气阴双补,可二者同用。

小儿厌食症需要查血吗 小儿厌食症能治疗吗

小儿厌食症是可以治疗的。

小儿厌食症是由一系列的原因引起的,常见的包括疾病的影响,药物的影响,缺乏微量元素,气候影响。要找到导致孩子厌食的主要因素,对症下药。

小儿厌食症的症状

小儿厌食症主要的症状表现为小儿食欲减退抗拒进食,除此之外,厌食症患儿还会出现频繁呕吐、便秘、腹胀、腹痛、腹泻、便血等症状。

小儿厌食症其实并非一种独立的疾病,而只是一种症状。小儿厌食症又称消化功能紊乱,在小儿时期很常见。小儿厌食症会有一系列症状表现,这些症状不仅反映消化道的功能性或器质性疾病,且常出现在其他系统的疾病时,尤其多见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或精神障碍及多种感染性疾病时。因此必须详细询问有关病史,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对其原发疾病进行正确的诊断和治疗。小儿厌食症的症状表现如下:

积滞不化:患儿不思纳食,或食物无味,拒进饮食,形体偏瘦,而精神状态尚可,二便基本正常;

脾胃气虚:患儿精神较差,面色萎黄,厌食、拒食,若稍进饮食,大便中夹有不消化残渣,或大便不成形,容易出汗,舌苔薄白等;

胃阴不足:患儿口发干,宁愿多喝饮料而不喜进食,皮肤干燥少润泽,大便多干结,舌苔少,舌质偏红等。

由于不同原因引起的小儿厌食症症状表现也不一:

1、由于乳食喂养不当引起的厌食症,患儿常吐奶,口中有酸味,脘腹胀满,大便酸臭,舌质红、苔白腻。患儿常呕吐酸腐食物残渣,按压腹部可感到剧痛,大便腥臭,舌苔白腻,指纹多见紫滞。

2、痰湿滋生型厌食,患儿形体消瘦或虚胖,不思饮食,呕吐痰涎,大便稀,面无光泽而苍白,舌苔白腻,脉濡滑,指纹淡红。

3、虫积伤脾型厌食,患儿面色苍黄,肌肉消瘦,精神不安,不欲饮食,嗜食异物,睡眠时磨牙,腹痛腹胀,大便不调,巩膜上有蓝斑,面有白斑,唇口生白点等。

宝宝不爱吃饭脾胃不和在作怪

常言道“民以食为天”,是什么让孩子们茶饭不思,厌食偏食的呢?中医认为,小儿厌食偏食的原因归根结底是因为脾胃不和。小儿的脾胃功能受伤失调了,消化吸收就容易出问题,表现出来的就是小儿厌食、偏食的症状。

那么,父母应该如何有效防治小儿的厌食偏食?《幼科发挥》有言道:“脾胃壮实,四肢安宁,脾胃虚弱,百病蜂起,故调理脾胃者医中之王道也。”防治小儿厌食偏食的关键就是要从根源着手,从调理脾胃开始,.

小儿厌食症的中药配方有哪些

1治疗小儿厌食症这种疾病的药物是有很多的,但是如果想要给孩子采用中药治疗的话,那么建议在选择的时候先带上孩子到中医药做个这种疾病的辩证过后对症的治疗,医生会根据孩子不同的症状来选择不同的药物。

2在中医方面,针对这种小儿厌食症的类型是有很多的,有的小儿在厌食的同时还会出现口臭,大便臭秽,夜卧不宁等方面的症状,这样的现象出现过后建议给孩子采用小儿增食丸来做及时的治疗。

3治疗小儿厌食症疾病的中药还有很多,如药物中的小儿化食丹、小儿消食至宝丹、香砂六君丸、山楂健脾丸、健儿散等方面的药物,所以在给自己孩子治疗厌食症疾病的时候必须要对症的选择药物。

小儿厌食推拿管用吗 小儿厌食病因病机

胃主受纳而降浊,脾至运化而升清,纳运旺盛,升降和调,则水谷能化,自能知饥能食。若因喂养不当或长期偏食,导致胃伤不食,脾伤不运,故而不饥不食。

相关推荐

厌食的宝宝有心理障碍

洋洋两岁了,可体重只有9千克,体形消瘦,典型的营养不良的样子,而且经常感冒。问起缘由,妈妈说她做了很多好吃的,可洋洋就是不吃。相反,他只喜欢吃薯条、方便面、煎炸食品,即使给他这些食品,他也只吃一点点。 像洋洋这样的小儿长期食欲减退、挑食、偏食,在医学上统称为小儿厌食症。厌食的小儿身体瘦弱,易感冒、腹泻,可导致营养不良,很多家长带小儿到处求医,往往见效甚微。对于小儿厌食,必须先找出引起其厌食的原因。一般来说,导致小儿厌食的三大因素是疾病、饮食和心理,引起厌食的常见病有贫血、佝偻病、营养素缺乏症、乙肝、胃肠道

小孩厌食怎么办

如果厌食的话那么儿童就会拒绝食物,但是饮食又是给他们身体提供营养的一个重要过程,所以说这期间都会产生很大的联系,因此家长们应该学会通过一些方法,帮助儿童提高自己的食欲,摆脱厌食现象。 中成药巧治小儿厌食 现在,很多家长生怕自己的宝宝长得不快,怕宝宝不吃东西,常常硬塞给他们吃,结果造成宝宝厌食。其实,适当服用一些中成药有助于加强宝宝的进食量。以下是常用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一些中成药——— 健儿消食口服液:具有健脾益气,理气消食的功效,适用于小儿厌食。3岁以内每服5~10ml,3~6岁每服10~20ml,日服2次

治疗小儿厌食 如何调理脾胃

小儿厌食是小儿常见脾胃病,其表现为长期食欲不振,厌恶进食。由于喂养不当,饮食失节而致脾胃运化不健所引起。小儿厌食症以1~6岁较为常见,城市儿童发病率较高。长期厌食者,可导致气血化生不足,抗病力减弱,易患他病,甚至发展为疳证。 治疗小儿厌食应先辨明证候 若仅见食欲不振,其他症状不明显者,多为脾胃不和证;若伴精神不振,面色萎黄,大便溏薄者,为脾胃气虚证;若伴口干,舌红苔少,食少饮多,大便偏干者,为脾胃阴虚证。在治疗上以调理脾胃为总则,脾胃不和者运脾和胃,脾胃气虚者健脾益气,脾胃阴虚者滋脾养胃阴。 如何调理脾胃

什么是厌食症

厌食(anorexia)是较长期的食欲减退或消失。主要有两种病理生理因素:一种因局部或全身性疾病影响消化功能,使胃肠平滑肌张力低下,消化液分泌减少、酶的活性降低;另一种是中枢神经系统受人体内外环境刺激的影响,使对消化功能的调节失去平衡。厌食是精神性的疾病,主要发生在小儿至三十岁的年轻女性,但也有约十分之一的患者为男孩和年轻男子。 小儿厌食症是指小儿(主要是3-6岁)较长期食欲减退或食欲缺乏为主的症状。它是一种症状,并非一种独立的疾病。小儿厌食症又称消化功能紊乱 (disorders of digestiv

推拿治疗小儿厌食

由于小儿推拿操作简便,容易掌握,家长可通过学习,在家里为孩子做保健治疗。 1.补脾经 位置:脾经在拇指末节螺纹面。 操作:患儿取坐位,家长用右手拇指螺纹面在患儿左手拇指螺纹面上作顺时针方向的旋转推动,用力要均匀,频率约每分钟200次。 次数:100—200次。 2.摩腹 位置:腹部。 操作:患儿取仰卧位,家长在患儿右侧,用右手掌对整个腹部作顺时针方向按摩,频率约每分钟120次。操作时需在腹部放少许滑石粉或爽身粉。 时间:2—3分钟。 3.捏脊 位置:整个脊椎骨。 操作:患儿取俯卧位,家长在患儿左侧,用两手

引发小儿厌食症的九大凶手

孩子为什么不吃饭还容易哭闹?有没有想过可能是得了厌食症?小儿为什么会得厌食症呢?下面介绍了引发小儿厌食症的九大凶手,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1、大多数的厌食症与不良的饮食习惯有关。零食过多、餐前饮用大量饮料、进食时注意力不集中(如边听故事、边看电视边吃饭)等等不良的习惯,可以扰乱或抑制胃酸及消化酶的分泌,从而使患儿食欲减退。 2、家长长期强迫进食的恶果。这些家长他们常常过分担心小儿营养不足,体重增长不快,进食量过小等,强迫小儿进食。大大影响了小儿的情绪,产生了进食等于受罪的错觉,并逐渐形成了条件反射性拒食,

小儿厌食症的食疗方

粥类 1、白术猪肚粥 配料:白术30克,生姜2克,槟榔10克,猪肚1个,粳米60克。 用法:猪肚同白术、槟榔、生姜共煮,至肚熟时,取汁,以汤入粳米煮粥。以麻油、酱油拌猪肚,佐餐药粥。 功效:健脾益气,消食和胃。主治脾胃虚弱,消化不良,不思饮食,脘腹作胀,大便泄泻。 2、麦芽粥 配料:麦芽50克,粳米50克。 用法:麦芽与粳米煮粥食用。 功效:健脾开胃消食。主治小儿厌食症,乳食停滞者。 3、小儿消食粥 配料:山楂片10克,高粱米50克。 用法:将山楂片和高粱米一起置于铁锅,文火炒焦,取出压碾成粗粉,置于沙锅

儿厌食吃什么好

一、小儿厌食症的危害 小儿处于不断生长发育中,相对比成人需要更多的各种营养素供给。如果各种营养素供给不足,不但会影响小儿的正常生长发育,严重时使生长发育停滞,体内脏器萎缩,这样必然会影响小儿的正常免疫系统。如由于厌食导致的严重的蛋白质--热能不足营养不良患儿,可出现细胞免疫功能紊乱和血清抗体减少,因而容易发生各种细菌、病毒和真菌等感染,且感染往往持续,迁延不愈,甚至危及生命。表现为反复感冒、发烧,或反复咳嗽、不吃、不好动,体重不增,个儿不长,故决不可轻视发病率高、影响面大、危害儿童身体健康的厌食症。 二、

夏季警惕小儿厌食

厌食是小儿常见的一种病症,主要表现为较长时间的食欲不振,食量明显减少,甚至拒食。如果小儿营养发育状态较好,只是偶尔食欲低下,则不属于小儿厌食症。下面介绍一下。 夏季警惕小儿厌食症 夏季人的胃肠功能减弱,胃液分泌减少,其中含有的消化酶也相应减少,小儿表现得更加明显。家长要注意不能以瓜果、饮料来代替饭菜,而应将食物品种多样化,用合理的搭配来提高小儿的食欲。 很多年轻的父母,有了孩子以后都是忙碌不堪,不知道怎样做才能使宝宝更舒服、更健康。特别在喂食方面,更是带有一定的随意性,饮食不定时、不定量,人工喂食次数过于

小儿厌食的按摩手法 第二步:揉板门

位置:板门穴位于小儿拇指掌侧的大鱼际处, 推拿方法:将小儿的手掌握住,掌心向上,使大鱼际处暴露,按摩时用右手拇指腹着力,按揉大鱼际处50次。 功效作用:按摩板门穴具可以宽胸利膈、消食化痰,对小儿厌食、食欲不振有很好的调节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