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长秋痱注意这几件事
防长秋痱注意这几件事
1.控制环境温度
保持室内通风散热,以减少宝宝出汗和利于汗液蒸发;可通过空调、风扇等设备改善室内高温、湿热环境,室温最好保持在25℃左右,湿度也别超过60%。但要注意不要让空调、风扇直吹宝宝。
2.穿着轻薄凉爽
宝宝服装要轻薄、柔软、宽大一些,最好是吸水和透气好的纯棉织物,以减少衣服对皮肤的刺激,有利于身体热量的散发。千万不要因为已经进入秋季就开始给宝宝穿厚衣服,应该视具体天气情况给宝宝选择衣服。
3.保持皮肤干爽
宝宝好动,容易出汗,出汗后要立即用柔软纸巾或毛巾擦拭干净,尤其是婴幼儿颈部和胳膊、腿部关节等容易堆积汗液的地方。如果孩子活动量大,可增加洗澡次数,洗澡不但能清洁皮肤,还有利于排汗,洗澡后应立即擦干肌肤上的水。但切忌大汗之后马上用凉毛巾擦或用冷水冲洗,因为突然的冷刺激会使宝宝汗腺孔收缩,汗液不能排出,反而容易产生痱子。
4.饮食清淡
给孩子吃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营养适当,可多补充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品,饮食中还应补充适量盐分,要让宝宝多喝水,及时补充水分。
秋天宝宝长痱子别用痱子粉
长了痱子别再用痱子粉
“立秋过后,早晚会凉一些,不少人担心宝宝着凉,会给宝宝多加衣服。但这时的夏天暑气未消,尤其中午时温度很高,稍不注意孩子就容易被‘捂’着,秋痱、湿疹就是这样来的。”
痱子、湿疹往往容易发生在宝宝的大腿和小屁屁上,所以宝宝的“贴身衣物”纸尿片一定要选择能迅速锁水、保持干爽且透气性好的产品。专家建议妈妈们可以做个小实验:将几个品牌的纸尿裤拆开,加水测试,能迅速吸收且表面干爽的,就意味着尿液留在宝宝皮肤上的时间短。
专家提醒,宝宝生了秋痱应以清洁止痒为主:坚持用婴儿专用沐浴露每天给宝宝洗浴;看好宝宝的小手,别让宝宝抓伤自己;如果皮肤被挠破了,最好及时去医院就诊,以免化脓。如痱子已形成,最好不要使用痱子粉,以免阻塞毛孔,加重病情,痱子粉一般起预防作用。
洗澡太勤会刺激宝宝皮肤
初秋,气候逐渐变得干燥,宝宝出现秋燥症状比成年人明显。如果补水不及时,皮肤就很容易出现状况。如何给孩子补水?
首先,吃母乳的孩子,妈妈可以适当增加喂奶的频率;吃奶粉的宝宝,家长则可多给孩子补充一些白开水。
其次,宝宝洗澡的频次应该较夏天有所减少,一天洗一次就行。频繁的清洗会把起保护作用的皮脂洗掉,引起宝宝皮肤干燥,进而出现发红、发痒的症状。
夏天如何防止小孩长痱子
夏日炎炎,小孩一不小心就会捂出痱子。专家指出,痱子属于比较轻的小儿皮肤病,家长只要做好日常护理,就能达到预防的效果。
1.保持空气流通,凉爽、通风的环境才有利于发汗。
2.饮食清淡,不能让孩子吃得太饱。出痱子主要是因为肺胃郁热,消化不良的孩子更容易出痱子,家长要多加留意。
3.空调不宜开得过低。孩子夏天出汗出得多、出得透是好事,冬天不容易感冒、咳嗽。把孩子放在室温比较低的地方,反而汗不容易出来。夏天里外不透气,不仅仅是表现为痱子这么简单,还会引起秋后的咳嗽、冬天的咳喘等等。
4.少吃冰冷食物,凉茶也不宜多喝。
宝宝用爽身粉好还是痱子粉好
宝宝用爽身粉还是痱子粉,从成分上分析,爽身粉可能更胜一筹。
原因分析:
1、相同点:薄荷脑和水杨酸是痱子粉的原料,爽身粉不含这些物质,所以它对皮肤相对温和;而爽身粉的重要成分硼酸,在痱子粉中绝对不准使用的。
2、不同点:痱子粉含有滑石粉、香料,升华硫、薄荷脑和水杨酸;爽身粉则由滑石粉(有的品种已经被玉米粉、珍珠粉等取代)、硼酸及香料等组成。
宝宝用爽身粉还是痱子粉,从功效上分析,各有千秋。
原因分析:
1、相同点:它们的共同之处是都具备吸汗爽肤,保持干爽之功效。但它们在功效上也有诸多差异。
2、不同点:爽身粉以吸汗,干燥和凉爽皮肤为主,并没有祛痱止痒的功效;痱子粉用于痱子的预防,并可以抑制其复发,同时兼有抑制细菌生长的作用。
孩子长痱子怎么办
1、预防痱子,痱子患儿保持皮肤清洁。预防秋痱子,痱子患儿要讲究卫生,痱子患儿勤用温水洗澡,预防痱子,痱子患儿保持皮肤清洁干燥,使汗孔开张通畅,痱子患儿洗后可涂抹爽身粉,预防痱子。
2、预防痱子,痱子患儿合理选择衣物。预防痱子,建议给痱子患儿穿宽松、吸水和通风感好的棉麻制品,痱子患儿少穿化纤衣物,痱子患儿及时更换汗湿的衣服痱子患儿,保持皮肤清洁,预防痱子。
3、预防痱子,减少出汗。预防痱子,不要让痱子患儿在烈日下嬉戏,阴凉、通风的场所更适合玩耍。汗液多时,痱子患儿可用细软的毛巾擦干,帮助痱子患儿皮肤上的汗液蒸发。预防痱子,痱子患儿睡着时,应该帮助痱子患儿多翻身。
4、预防痱子要注意饮食。预防痱子,痱子患儿饮食不宜过饱,预防痱子要少吃糖和高脂肪的食物,预防痱子忌食辛辣及过热食物,痱子患儿多饮清凉解暑的饮料,预防痱子。
5、预防痱子可适当清肺热。预防痱子,可观察痱子患儿大便是否干硬。大便干硬,说明大肠有热,肺与大肠有关联,此时可以给痱子患儿饮食调理,预防痱子要多喝白开水,4个月以上的痱子患儿多喝自制的新鲜果汁等预防痱子。
5招搞定婴儿长痱子
不要用凉毛巾擦汗
要预防痱子,一定要保持皮肤清洁干燥,排汗通畅。但是生活中,有家长看见孩子出汗时,不由自主地拿起凉毛巾给孩子擦拭。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皮肤科主任李艳佳指出,冷水刺激可使汗腺口骤然关闭,更容易生痱子。
所以,孩子大汗淋漓时,应及时用干毛巾或温水毛巾擦干汗水;给孩子洗澡要用温水洗,洗澡时水温不宜过冷或过热,大约以38~42℃为宜,这样的温度水分蒸发快,有凉爽感。
“三豆汤”可防痱子
饮食对于防治痱子非常重要。河北省医科大学第三医院营养膳食部营养师雷敏建议,夏季多吃苦味的食品,苦瓜、苦菜等,不但增进食欲,清热解暑,而且还可预防痱子的发生。
还有,用绿豆、赤豆、黑豆煮 “三豆汤”,有清热解毒、健脾利湿的功效,尤其从入夏开始服用,可明显减少儿童生痱子。
爽身用品不可多用
在防治痱子上,家长往往认为多使用些爽身用品,可减少孩子生痱子,事实上,过多和频繁使用粉类爽身用品,反而容易与孩子的汗液混合,堵塞汗腺出口,导致出汗不畅,引起痱子。
此外,不可给孩子使用成人痱子粉,因为两者所含的成分、剂量都不相同。如成人痱子粉所含的薄荷脑、樟脑比小儿痱子粉多3~4倍,尤其是成人痱子粉中含有硼酸,而在小儿痱子粉中是禁放硼酸的。如果给宝宝误用成人痱子粉,会引起恶心呕吐、皮肤起红斑等。
给睡觉孩子翻翻身
孩子的衣服要清洁、柔软、宽松等等,这些家长都很清楚。但生活中,几个月的小宝宝,由于颇受家庭成员的喜爱,往往会被长时间抱在怀里,这样更易使孩子受热而长痱子。
预防痱子还要注意环境通风,避免过热,所以婴儿的房间不但要注意通风换气,而且婴儿睡觉时,家长别忘了多给孩子翻翻身。
勤给孩子修剪指甲
孩子生了痱子,一般无需服药,轻的痱子可用酒精轻轻涂抹消毒,以防感染扩展。但是忌用热水和肥皂洗,更不要用油膏类药物,以免阻碍汗液蒸发,加重症状。
此外,由于痱子刺痒感明显,家长别忘记要勤修剪孩子的指甲,并使孩子双手保持干净,以免因痱子瘙痒抓挠皮肤引起细菌感染,从而加重痱子。
夏季如何帮助宝宝预防痱子的侵扰
我们都知道,在夏季,有很多宝宝都会长痱子,让宝宝在夏季难受极了。虽然宝宝长痱子是常见现象,但是家长们千万不能忽视。如果痱子处理得当对宝宝的健康是无大碍的,反之会造成并发症,影响宝宝健康发育。
如何预防痱子
1、睡觉时注意翻身
夏天宝宝睡觉时,家长别忘了多给他翻翻身,防止受压面湿热生痱子。
2、痱子好发在头和脖子上
剪短发或剃光头发小宝宝的痱子好发在头和脖子上。把宝宝的头发剪短,或干脆头发剃光是最好的办法。稍大点的女孩,可以改发型,头发不要掩盖颈面部皮肤。
3、科学洗澡
科学洗澡给宝宝洗澡是保持皮肤清洁防止痱子最重要的措施,但一定要讲究科学。比如:一定不要用凉毛巾擦汗!天热时,家长看见孩子出汗,习惯用凉毛巾给孩子擦汗,结果冷水刺激使汗腺口骤然关闭,更容易发生痱子。宝宝出汗时,只能用干毛巾或温水毛巾擦干汗水。给孩子洗澡要用温水洗,洗澡时水温不宜过冷或过热,大约以38℃~42℃为宜,这样的温度水分蒸发快,有凉爽感。不可以用肥皂,以减少刺激。洗澡水中可加几滴花露水作用会更好。洗完后用毛巾轻轻擦干,再涂些爽身粉或者痱子粉,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4、合理穿衣很关键
衣服勤洗勤换痱子长在体表,合理穿衣很关键,一定要选轻薄、柔软、透气、吸汗的纯棉或真丝衣料,要肥大宽松,适当敞露;室温超过25℃时,宝宝应尽量裸露。决不可以用化纤材料做衣服,特别是内衣。有些材料看似轻薄,但不透气,影响汗液蒸发,还易发生过敏。
5、防止孩子抓挠痱子瘙痒
防止孩子抓挠痱子瘙痒,孩子喜欢抓挠,一旦抓破容易发生感染,红痱就可变成脓痱。应经常修剪宝宝的指甲,必要时给小手戴上纱布套,以防抓破皮肤。
6、避免人体肌肤接触
避免人体肌肤接触即使不能坐立的小宝宝,也不可经常抱在怀里,人体接触最易生痱子。可在凉爽通风的地方铺上凉席,让宝宝练习翻身滚爬,自由玩耍。
7、勤给宝宝换尿不湿
要避免尿布疹,最好的方法是接触空气,保持干燥和清洁。
专家温馨提示:宝宝的汗腺尚未发育成熟,且交感神经兴奋,更易出汗,所以更易长痱子。其实,无论冬夏春秋,只要宝宝出汗过多,散发渠道不畅通,皮肤欠清洁的话,都可能长痱子。冬季宝宝捂多了也会长痱子,尤其是胖宝宝。
肌肤保养做到位 痱子困扰
进入初秋,北方气候可能会变得凉快些,但在南方一些城市依旧会维持一段时间高温天气,白天依旧阳光灿烂。这种天气下,汗腺堵塞或者流汗过多,会容易导致身上长出许多痱子,尤其在身体容易出汗的部位,如腋窝、腹股沟这些地方都是痱子生长最频繁的地方。要除了痱子粉和宽松的衣物,适当用一些类防晒霜涂抹在患处也是不错的选择。如果长痱子部位在阳光下暴晒的话,就更要注意涂一些防晒霜,因为痱子对UVA非常敏感,不要因此忽视了防晒护理而导致症状加深。
7招应对宝宝冬季长痱子
入冬以后,天气渐渐凉快了,可这天,小李在给孩子洗澡的时候却发现孩子身上长了痱子。这是怎么回事?痱子不都是夏天才长的吗?
儿科专家表示,其实宝宝不仅在夏天容易长痱子,冬天也会长痱子。这时因为冬季,天气凉爽,不少家长担心宝宝受凉,因此会给宝宝多穿衣服。殊不知,此时,夏季的暑期微笑,虽然早晚温度较低,但中午的气温还是很高,衣服穿得太多,汗水不容易蒸发,汗腺排泄不畅被阻塞,加上不勤洗澡,就容易长痱子。
不过,家长也不必太过着急,宝宝长痱子,7招就可以应付:
1、保持皮肤清洁。预防秋痱子,要讲究卫生,勤用温水洗澡,保持皮肤清洁干燥,使汗孔开张通畅,洗后可涂抹爽身粉。
2、合理选择衣物。建议给孩子穿宽松、吸水和通风感好的棉麻制品,少穿化纤衣物,及时更换汗湿的衣服,保持皮肤清洁。
3、减少出汗。不要让宝宝在烈日下嬉戏,阴凉、通风的场所更适合玩耍。汗液多时,可用细软的毛巾擦干,帮助皮肤上的汗液蒸发。宝宝睡着时,应该帮助他多翻身。
4、注意饮食。宝宝饮食不宜过饱,少吃糖和高脂肪的食物,忌食辛辣及过热食物,多饮清凉解暑的饮料。
5、适当清肺热。观察宝宝大便是否干硬。大便干硬,说明大肠有热,肺与大肠有关联,此时可以给宝宝饮食调理,多喝白开水,4个月以上的宝宝多喝自制的新鲜果汁等。
6、观察皮肤变化。经常观察宝宝皮肤,看是否长出了小点点,即使长出了,也不要惊慌,只要注意卫生,避免抓破,过几天就会痊愈的。切忌针刺或手挤,因手挤痱子细菌易随血流而扩散,使感染加重。
7、必要时就医。假如疹子形成了脓疱,可以就诊皮肤科医生。
痱子怎么治疗
方法一:长痱子的部位首先用清水擦洗干净,最好是用温水,不要太热太烫,热烫水擦洗会使痱子发痒的。接着,可以用“郁美净儿童霜”擦在长痱子的部位,每天最少涂抹2次,大概两三天就可以治好了,而且不反复。
方法二、长痱子了还可以吃药治好的呢,一开始我也不相信,但是事实胜于雄辩,有一次,我的小侄子突然全身起了很多痱子,痛疼难忍,我们就听了隔壁阿姨说的方法,给他吃了藿香正气胶囊,第二天痱子就全消失了,至今再没生痱子。
方法三、马齿苋治痱子,今年夏天,我们村上有个小孩后背起了一层痱子,小孩的妈妈听老人讲,马齿苋能治。于是,她就到野地里采来一把,将其煮水,用煮过马齿苋的水擦洗痱子,早晚各一次,在擦第二遍后,痱子就开始消退了,擦了三遍,痱子消失。
夏天建议保持室内通风凉爽,勤洗澡;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多吃防暑水果(西瓜),还可以在家里煮些防暑的饮品,比如绿豆糖水、清凉糖水等。
痱子护理措施
一、初秋时分也可以吃点西瓜,西瓜不仅有清热解暑、凉血止渴的作用,还可以预防痱子的发生。
吃西瓜时,如果在冰箱内冷藏片刻再吃,效果更佳。
西瓜皮是中药,叫“西瓜翠衣”。将西瓜皮洗净切片熬汤,或制作菜肴,长期食用,对预防痱子也有良好的效果。
二、秋季提倡多吃苦味的食品,苦瓜便是最好的选择。苦瓜能增进食欲,清热解暑,多吃苦瓜还能预防痱子的发生。
如果发生了痱子,苦瓜也能大显身手。最简单的方法是将苦瓜捣烂取汁,擦涂患处,痱子翌日即散。
老中医则选用一根熟透了的苦瓜,掏出部分瓜瓤,灌入中药硼砂50克,硼砂溶化后会流出水来,用这种水涂擦患处,疗效极佳。
三、有三种豆子,即绿豆、赤豆、黑豆,这三种豆子放在一起很好看。
如果将它们煮熬成汤,中医称为“三豆汤”。
三豆汤有清热解毒、健脾利湿的功效,被誉为夏季小儿保健佳品。
护理宝宝有4大要点
一、立秋后 宝宝夜晚睡觉别吹空调
立秋标志着秋天的开始,是一年中气温由升到降的转折期,此后湿气逐渐减弱,之前让人难以忍受的桑拿天会逐渐减少。
但是,立秋不是真正秋天的到来,炎夏的余热未消,处暑节气也将在8月23日随之而来,因此防暑热依然必不可少。另外,入秋后人体抗病能力减弱,如果不注意很容易发生腹泻,尤其是婴幼儿是腹泻的易感人群,需要家长们特别注意防范。
立秋后许多家长还会保持夏季整夜开空调的习惯。但是,有这个习惯的父母要警惕了,因为此季节白天比较闷热,夜晚就会凉爽,如果白天受热晚上又突然受寒,最容易中“阴暑”,多表现为身热头痛、无汗恶寒、关节酸痛、腹痛腹泻等症状。宝宝的抵抗力较弱,很容易发生腹泻。
注意:立秋后,宝宝晚上睡觉时,爸爸妈妈们别再让吹空调或者电扇了,也最好不要让宝宝对着门窗睡,避免受到冷风侵袭,给宝宝加条毯子或薄被。
二、立秋后 谨防宝宝肺热咳嗽
立秋过后,秋天的天气渐渐变得凉爽干燥。而人体经过漫长暑日,体内热盛,黏膜组织充血,令细菌有机可乘。季节转换时,人体的免疫力下降容易咳嗽,宝宝的体质较弱,很容易不小心患上肺热咳嗽。
肺热咳嗽的症状是干咳、少痰、唇及咽喉干燥,家长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判断自己的宝宝是否有肺热症状:
1、眼屎。早晨起床时,睫毛被眼分泌物黏着,宝宝不容易睁开眼。
2、口气重,有异味,甚至有口臭。
3、咽部干痛,扁桃体红肿。
4、唇发红,像涂了口红一样又红又艳。
5、舌尖颜色明显比舌体要红。
6、大便是否干硬且臭。
遇有宝宝肺热症状,应该给宝宝多喝水,适当多吃一些水果,并让宝宝多休息,谨防感冒。家长也可熬制稀粥、面片汤等,以减轻宝宝肺热的症状和胃肠负担。
三、立秋后 宝宝饮食应以清淡为主
立秋之后,天气会渐变干燥,由于机体各系统和器官发育不完善,宝宝对气候的变化尤其敏感。他们的鼻喉黏膜娇嫩,鼻腔易干燥,喉部发痒,甚至出现干咳,引发感染;还有的宝宝则出现大便干结,便秘等症状。这就是中医所说的“秋燥”。因此,立秋后,宝宝的饮食要注意以下几点:
1、清热解暑要继续
清热解暑类食品既能消暑、敛汗补液,还能增进食欲。因此喝些绿豆汤,或者吃些莲子粥、百合粥和薄荷粥很有益处。多吃一些新鲜水果蔬菜,既可满足宝宝所需要的营养,又可补充经排汗而丢失的钾。
2、寒凉饮食适当少
西瓜、香瓜、黄瓜不能像盛夏一样毫无顾忌地大吃特吃了。经过一个夏天后,身体消耗很大。因此,寒凉类的食物,如西瓜、香瓜、黄瓜等,尽量都不要给宝宝食用了。
3、滋阴润肺以防燥
立秋后除多喝些开水、淡茶、菜汤、果汁及豆浆牛奶等之外,还可以让宝宝进食些具有润肺生津、养阴清燥作用的食物,如藕、百合、板栗、红枣、银耳、山药、荸荠等。
4、体重食欲需平衡
经过炎热的夏季,宝宝往往胃口大开,进食也较多。此时注意,别放纵了宝宝的食欲,若造成造成肥胖就不好了。
5、食物的多样化
夏季因气候炎热、食欲下降而导致的营养不足,应让宝宝多吃耐咀嚼富于纤维素的食物,如玉米等。
四、立秋后 仍要给宝宝防痱
立秋后还热,照顾宝宝,爸爸妈妈可不要偷懒哦!仍须坚持每天给宝宝洗澡,洗澡时可用宝宝专用的沐浴露。如果宝宝皮肤干燥,或有脱皮现象,可同时注入数滴婴儿润肤油于浴盆中,洗完后全身擦润肤露。
虽立秋未入秋,宝宝还是比较容易出汗,引起痱子。对付痱子以清洁止痒为主,用无芳香或者很少过敏的肥皂或沐浴露洗浴。
值得注意的是,爸妈们要看住宝宝的小手,别让他们抓伤自己。如果那些“小痘痘”破溃,应及时去医院就诊,以免化脓。痱子粉一般起预防作用,宝宝适宜在沐浴后擦抹。如果痱子已经形成,最好就不要使用了,否则会阻塞毛孔,加重病情。
宝宝夏天防痱子别入三个误区
剃了光头就能防痱子?
尽管剃光头能让宝宝凉快,长痱子的几率变小,但是感冒的几率会变大。如果痱子生在头颈部,可把宝宝的头发剪短,或改变一下发型,把头发往后梳,不要留在前额上。
事实上,浓密而富有弹性的头发可以在婴幼儿头部受到意外袭击或外界物体伤害时,防止或减轻头部的损伤,起到保护婴幼儿头部的作用。另外,头发能够帮助人体散热,调节体温。剃光头实际上减弱了人体的散热功能。
冲凉水澡就能防痱子?
冲凉水澡反而使皮肤毛细血管骤然收缩,汗腺孔闭塞,汗液排泄不畅,致使痱子加重。夏天要想让宝宝少起痱子,家长一定要给宝宝勤洗澡,洗澡时要用温水,水温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水温高会对有炎症的痱子产生刺激,反而使痱子加重。水温低在洗澡和刚洗完澡时感觉凉爽舒服,但会引起毛孔收缩,不利于汗腺分泌通畅。因此水温应控制在40℃以下。
搽痱子粉行得通吗?
如果痱子已经形成,最好就不要过多使用了,否则会堵塞汗腺的出口,造成排汗不良,宝宝更容易长痱子。痱子粉大多作预防之用,适宜在宝宝沐浴后搽抹。
防痱子试试这些
洗澡时可在澡盆里加入三分之一支十滴水,不要放得过多,因为十滴水里有辣椒,放多了会对宝宝的皮肤产生刺激。洗完澡后,待身上完全干燥后,换上干净、柔软、宽松、吸湿、透气的棉质衣服。
引起痱子的常见原因是什么呢
1、秋季凉爽只是大概的天气,还有很多时候气温是很高的,俗称“秋老虎”,在这样的天气,宝宝最容易长痱子,并且最容易被忽视。
2、秋季气温的变化比较的剧烈,父母没有给宝宝适宜的衣服穿,以致气温高的天气反而穿了厚衣服,同样出汗,浸渍皮肤。
3、洗澡不够勤快,秋天洗澡虽然不像夏天一样一天一次,但是半月一次还是太少了,特别是对生命力旺盛的宝宝来说,否则污垢太多,损害皮肤。
另外从中医的角度分析:是宝宝肺热造成的.在夏季,不长痱子的宝宝,不是肺脏功能最旺盛的时候,而是心脏功能最旺盛的时候,表明宝宝没启用肺脏表皮的排毒法,而采用其他内脏的排毒法。而到了秋季,有的宝宝长痱子(这时皮毛上的毛病一般与肺相关)。表明宝宝启用肺脏表皮排毒法,将体内的毒素排出。因为秋季宝宝肺脏功能更加旺盛,肺属金,主皮毛,在气候上属秋,在地理位置上属西,西边多高山,多寒冷,肺最怕热,最怕燥。
宝宝秋天长痱子怎么办 清洁止痒
宝宝秋天长了痱子,首先应当做好皮肤清洁工作,用温和的洗浴用品,防止皮肤汗渍沉积,保持皮肤的干爽。其次要避免宝宝抓挠,破坏皮肤,引起感染。一般情况不严重的话,做好护理措施可以自然愈合。还要注意,如果痱子形成了,就不要在使用痱子粉,避免堵塞毛孔。